某110kV变电站改造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某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资料讲课稿
某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资料讲课稿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1 总的部分1.1 概述1.1.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等。
3)沧州正元化肥有限公司关于本工程的设计委托书。
1.1.2 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1.1.2.1 工程建设规模电压等级:110kV/10kV。
主变压器:规划规模2×40+63MVA三相、双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本期建设2×40MVA。
110kV:规划出线2回,单母线三分段方式,本期一次建成,电缆进线。
10kV:规划出线40回,单母线三分段接线方式,本期20回,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电缆进线。
10kV无功补偿:本期每台主变低压侧补偿(3000+5000)kvar,本期建设2×(3000+5000) kvar。
10kV接地补偿:本期每台主变低压侧配置400kVA接地变消弧成套装置,其中消弧线圈容量为315kVA,接地变兼做站用变容量为100kVA;终期安装1台315kVA接地变消弧成套装置。
1.1.2.2设计范围与分工a、我院负责变电站站区围墙以内的生产及辅助生产工艺和建筑设计。
其中各级电压配电装置的电缆引出线设计到站内对外的引出线端子(但不包括引出电缆及终端盒)。
b、站内给排水系统。
c、进站道路。
d、系统继电保护、通信及远动的站内部分。
e、工程概预算部分。
f、列入概算投资,但不包括在本院设计范围的项目:(1)站外市话联络通讯及线路等。
(2)由本类型变电站建设引起的站外系统线路改造工程。
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
国家丙级证书号: xxxxxxx市110kVxx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B01LS0702C-A0101-01XX电力设计有限公司2007年01月XX审定:XX审核:XX校核:XX、XX、XX 编写:XX、XX、XX目录第一章总的部分 (1)1.1 工程项目设计依据 (1)1.2 站址概况 (1)1.3 设计范围及建设规模 (1)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第二章电力系统 (3)2.1 xx电网现状 (3)2.2 建设的必要性 (3)2.3 项目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4)2.4 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 (4)第三章电气一次部分 (4)3.1 电气主接线 (4)3.2 主要设备选择 (5)3.3 电气总平面布置 (8)3.4 站用电及照明 (8)3.5 防雷接地 (9)3.6 电缆防火 (9)第四章电气二次部分 (9)4.1 电气二次线 (9)4.2 直流系统及电源 (10)4.3 综合自动化系统 (11)4.4 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 (11)第五章远动 (13)5.1 概述 (13)5.2 xx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 (14)5.3 远动系统设计要求 (14)5.4 远动设备电源 (14)第六章系统通信 (15)6.1 概述 (15)6.2 相关专业对通道的要求 (15)6.3 xx地区光纤通信现状 (15)6.4xx变电站通信建设要求 (16)第七章图像监视 (17)第八章土建部分 (17)8.1 站址自然条件及设计主要数据 (17)8.2 所区规划和总平面布置方案 (20)8.3 主要建筑材料 (23)8.4 建筑与装修 (23)8.5 结构与地基处理 (25)8.6 通风及噪声防治 (26)8.7 给水与排水系统 (27)8.8 安全防范 (27)8.9 消防 (27)第九章控制造价的措施 (27)第一章总的部分1.1 工程项目设计依据本初步设计编制依据:1)广东电网公司文件(广电规[232]号)《关于xx110kV南三等11项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xx110kVxx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相关变电站设计规程规范。
A01-01北塔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9.25
南充北塔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北塔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5、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本工程站内设分层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完成对站内电气设备的控制、测量、信号及远动功能。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功能逻辑上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组成。
监控、保护和直流等设备均采用集中布置在二次设备室方式,10kV部分保护测控装置采用就地分散布置于开关柜上。
6、系统保护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文件国家电网基建[2011]58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新建变电站设计补充规定>的通知》,本站按智能变电站设计,采用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
果州—北塔线路,配置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
嘉陵南—北塔线路,配置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
龙东线—北塔T接线路,配置距离保护。
7、调度自动化本站监控系统的远动功能具有常规RTU的全部功能,功能及性能指标符合部颁《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信息内容满足《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和《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
至县调、地调、地备调的通讯口分别要求按两个通讯口配置,即一主一备方式并列运行,实现一发三收功能。
通讯规约按地调、地备调要求设置。
2.2接入系统方案本期北塔110kV接入系统方案为:果州至北塔1回,导线型号LGJ-300mm2,线路长度4.5公里;嘉陵南至北塔1回,导线型号LGJ-300mm2,线路长度9.5公里;河东站至龙女站线路T接北塔1回,导线型号LGJ-300mm2,线路长度2.4公里。
北塔变电站110kV接入系统示意图2.3建设规模2.3.1主变规模1、最终规模:3×50MVA,本期规模2×50MVA有载调压变压器。
2.3.2出线规模1)110kV出线:终期出线4回,本期3回。
2)10kV出线:最终36回,本期24回。
2.4无功补偿装置10kV无功电容补偿:本期2×(4008+6012)kVar;最终3×(4008+6012)kVar。
110kV变电所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总述1.1概述1.1.1设计依据1)某省电力有限公司文件电计 [200 ] 号《关于委托开展220kV送变电工程等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函》,见附件1。
2)某省电网公司文件电计 [200 ] 号《关于某市110kV变电所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见附件2。
1.1.2 扩建工程规模1)主变压器:变电所原设计终期建设两台主变压器,一期已建设一台40MV A的主变,本期工程扩建三相三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一台,容量为40MV A,电压等级为110/35/10.5kV三级,以及扩建主变压器三侧进线间隔。
2)110kV部分:变电所原设计终期110kV进线两回,一期工程原有110kV进线一回(某市中心变~某市城北变),为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本期110kV进线回路数保持不变,完善110kV母线,更换110kV母线电压互感器,即将原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换成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3)35kV部分:一期建设35kV I、II段母线,本期扩建35kV母线分段间隔和一个P.T间隔;原设计35kV终期出线八回,一期建设六回,本期扩建一回35kV出线间隔(线)。
4)10kV部分:原设计10kV终期出线十六回,一期建设九回,并建设10kV I段母线及分段间隔,本期完善II段母线,扩建一个P.T间隔、一个所变间隔、两个电容器间隔及六个10kV出线间隔(城北小区、前进线、七一、岳湾塘、杨家、北门)。
5)无功补偿:本期扩建10kV并联补偿电容器两组,每组电容器容量2×4200kvar。
1.1.3 设计范围本期工程的设计范围为扩建一台40MV A的主变压器、各级电压出线等相应设备的电气及土建设计,包括相应的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就地测量及控制设备以及电缆设施等。
1.2所址1.2.1所址概况某市城北110kV变电所位于某市县县城北面约3km,距桂黄一级公路约600m,距县城至水晶岗水电站公路约150m,在某市县的发展规划边缘,交通便利;该变电所一期工程已经按终期建设规模征地,总面积为10525m2,变电所围墙内场地已经按两台主变压器所需面积考虑,且场地已经平整,本期扩建设备在原工程已建设的基础上按一期工程所定尺寸进行布置。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docx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1章原始资料该课题来源于工程实际,建设此变电站是为了满足该地区输变电的需要。
本次设计的变电站高压侧从相距 6.5km 的 PX110kV变电站受电,经过降压后分别以35kV、10kV 两个电压等级输出。
它在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变换电压、汇集和分配电能的电网环节,可以降低输电时电线上的损耗,主要的作用是将高压电降为低压电,经过降压后的电才可接入用户。
1.1 建站规模(1)、变电站类型:待建电站属于110kV 变电工程。
(2)、主变台数及容量:待建DK110kV 变电站主变台数及容量为:本期2×31.5MVA,远景规划: 2× 31.5MVA。
(3)、主变台数及容量:待建DK110kV 变电站主变台数及容量为:本期2×31.5MVA,远景规划: 2× 31.5MVA。
(4)、进出线:待建DK110kV变电站从相距6.5km 的 PX110kV变电站受电,线径 LGJ-240;变电站进出线 ( 全部为架空线 ) ,110kV共 2 回;35kV 共 4 回;10KV 共16回。
(5)负荷情况:待建 DK110kV变电站年负荷增长率为 5%,变电站总负荷考虑五年发展规划。
(6)无功补偿:待建DK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采用电力电容两组,容量为 2×3000kvar 。
(7)建站规模:待建DK110kV变电站所占地面积可采用半高型布置。
1.2 、短路阻抗系统作无穷大电源考虑,归算到本站110kV 侧母线上的阻抗标幺值X1= X 20.06 , X 00.154 (取 S B100 MVA, E S 1.0 )。
1.3 、地区环境条件待建 DK110kV变电站所在地区年最高气温35℃,年最低气温- 15℃,年平均气温 15℃。
第 2 章电气主接线设计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线路和用户组成。
张家口张北西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设说明书
批准:李巍审核:赵汝或王永宏汤青松校核:赵楠曾丰王永永设计:王静张辉汤青松目录1.总的部分...............设计主要依据..........................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工程项目名称及划分....................工程建设规模.......................设计范围及分工.....................站址状况............................站址自然条件.......................征地拆迁及设施移改内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技术原则及存在问题......................主要技术原则.......................主要技术方案.......................对可研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通用设计、通用设备和通用造价应用情况.. 主要技术方案和经济指标.................................2.电力系统...............张家口电力系统概述......................张北县电网概述.........................接入系统方案..........................对可研阶段的规模和设备参数校核..................建设规模...........................主变规模.........................出线规模.........................无功补偿装置.......................主要电气参数..........................主变压器容量及台数选择...................短路电流计算........................ 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目录1.总的部分 (1)1.1设计主要依据 (1)1.2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2)1.2.1工程项目名称及划分 (2)1.2.2工程建设规模 (2)1.2.3设计范围及分工 (2)1.3站址状况 (3)1.3.1站址自然条件 (3)1.3.3征地拆迁及设施移改内容 (4)1.3.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 (4)1.4技术原则及存在问题 (8)1.4.1主要技术原则 (8)1.4.2主要技术方案 (9)1.4.3对可研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10)1.4.4通用设计、通用设备和通用造价应用情况 (10)1.5主要技术方案和经济指标 (12)2. 电力系统 (13)2.1张家口电力系统概述 (13)2.2张北县电网概述 (15)2.3接入系统方案 (16)2.4对可研阶段的规模和设备参数校核 (16)2.5 建设规模 (17)2.5.1主变规模 (17)2.5.2出线规模 (17)2.5.3无功补偿装置 (17)2.6主要电气参数 (18)2.6.1主变压器容量及台数选择 (18)2.6.2短路电流计算 (18)2.6.3中性点接地方式 (19)2.6.4 35kV弧线圈的补偿容量 (19)2.6.5 10kV接地变容量的选择 (20)3.电气部分 (21)3.1电气主接线 (21)3.1.1建设规模 (21)3.1.2电气主接线方案 (21)3.2.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21)3.2.1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原则和依据 (21)3.2.2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结果 (21)3.3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24)3.3.1 110kV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 (25)3.3.2 35kV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 (25)3.3.3 10kV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 (25)3.3.4 雷过电压保护 (25)3.4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 (26)3.4.1电气总平面布置 (26)3.4.2配电装置 (26)3.5站用电及照明 (26)3.6防雷接地 (27)3.6.1防直击雷保护 (27)3.6.2接地 (27)3.7电缆选择敷设及电缆防火 (28)4.二次系统 (28)4.1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28)4.1.1一次系统概况 (28)4.1.2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9)4.1.3系统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29)4.1.4备用电源自动投切装置 (30)4.1.5对相关专业要求 (30)4.2系统调度自动化 (31)4.2.1现状 (31)4.2.2远动系统 (31)4.2.3关口计量系统 (32)4.2.4调度数据网通信接入设备 (32)4.2.5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示意图 (33)4.4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34)4.4.1管理模式 (34)4.4.2监测、监控范围 (35)4.4.2网络结构 (36)4.4.3配置方案 (36)4.4.4与其他设备接口 (37)4.4.5高级应用 (38)4.5元件保护和自动装置 (39)4.6站用交直流电源系统 (41)4.6.1直流系统 (41)4.6.2交流系统 (43)4.6.3通信电源 (43)4.6.4交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 (44)4.7其他二次系统 (44)4.7.1全站时钟同步系统 (44)4.7.2非关口计量系统 (44)4.7.3辅助系统 (44)4.7.4光缆选择 (46)4.7.5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二次参数选择 (46)4.7.6二次设备的接地、防雷、抗干扰 (47)4.8二次设备组柜及布置 (48)4.8.1二次设备室布置方案 (48)4.9 系统通信 (48)4.9.1设计依据: (48)4.9.2通信要求: (48)4.9.3 通信现状与规划 (49)4.9.4系统通信方案 (52)4.9.5.通道组织 (61)4.3.6.通信系统主要设备清册与估算(单位万元) (62)5 土建部分 (63)5.1站区总布置与交通运输 (63)5.1.1站区总体规划和总平面布置 (63)5.1.2站区竖向布置 (65)5.1.4道路及场地处理 (66)5.2建筑 (66)5.2.1主要设计规范 (66)5.2.2建筑设计的范围 (67)5.2.3主要建筑材料 (67)5.2.4大门、围墙 (68)5.3结构部分 (68)5.3.1设计依据 (68)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一览表 (69)5.3.2设计原则 (69)5.3.3屋外配电设备支架 (69)5.3.4主要建筑结构 (69)5.3.5地基处理 (69)5.4采暖、通风与空调 (69)5.4.1设计范围 (69)5.4.2设计依据及原始资料 (70)5.4.3气象资料 (70)5.4.4设计形式 (70)5.5给排水 (71)5.5.1概述 (71)5.5.2生活给水系统 (71)5.5.3排水系统 (71)6. 消防部分 (72)6.1设计依据 (72)6.2消防措施 (72)6.2.1消防设计主要原则 (72)6.2.2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72)6.2.3水消防系统 (72)6.2.4其他灭火系统 (73)7.节能及环保 (74)7.1节能及环保主要原则 (74)7.2节能及环保措施 (74)7.2.1电气部分 (74)7.2.2防止水土流失措施 (75)8.劳动安全卫生 (76)8.1主要依据 (76)8.2防火、防爆 (77)8.3防毒防化学伤害 (77)8.4防电伤、防机械伤和其他伤害 (77)8.5防署、防寒 (77)8.6防噪音 (77)9. 概算部分 (78)9.1概算编制依据 (78)9.2概算编制说明 (78)9.3概算主要指标 (78)1.总的部分1.1设计主要依据(1)冀北电发展〔2015〕113号《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关于冀北张家口云计算等110 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2013年版)(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标准和物资采购标准(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220kV线路分册》(2011年版);(5)国家电网公司文件国家电网科[2011]12号“关于印发《协调统一基建类和生产类标准差异条款》的通知”;(6)国家电网公司文件国家电网基建〔2011〕58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2011 年新建变电站设计补充规定的通知”;(6)国家电网公司文件国家电网基建〔2011〕539 号《智能变电站优化集成设计建设指导意见》;(7)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8)国家电网公司文件发展规二〔2011〕89号“关于加强智能变电站可研有关工作的通知”。
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卷册检索号2014GSC-110吉安清江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总说明书吉安电力勘察设计所有限公司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证书编号A2360059392014年12月吉安签署页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目录1 总的部分 (6)1.1 概述 (6)1.2 站址概况 (9)1.3 技术原则及存在问题 (12)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9)2 电力系统 (21)2.1 电力系统概述 (21)2.2 建设规模 (26)3 电气部分 (30)3.1 电气主接线 (30)3.2 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择 (31)3.3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33)3.4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 (37)3.5 站用电及照明 (39)3.6防雷接地 (41)3.6.1防直击雷 (41)3.6.2接地线和接地极的选用 (41)3.6.3接地 (42)3.6.4 接地模块 (43)3.7 电缆设施 (44)4 二次系统 (46)4.1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46)4.2 系统调度自动化 (53)4.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60)4.4 元件保护 (78)4.5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81)4.6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82)4.7 其它二次系统 (88)4.8 二次设备组柜及布置 (98)5 土建部分 (101)5.1 站区总布置与交通运输 (101)5.2 建筑 (106)5.3 结构 (111)5.4 给排水 (118)5.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120)5.6 计算项目及其深度要求 (123)6 消防部分 (123)6.1 概述 (123)6.2 消防措施 (124)6.3 消防给水系统 (126)7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节能减排 (126)7.1 环境保护 (126)7.2 水土保持 (128)7.3 节能减排综述 (128)8 劳动安全卫生 (131)8.1 概述 (131)8.2 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131)9施工条件及大件设备运输方案 (134)9.1 施工条件 (134)9.2 大件设备运输方案 (135)10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135)11投资分析 (154)11.1工程概况 (154)11.2 编制原则和依据 (155)11.3与典型方案比较 (157)11.4初步设计与可研批复对比 (159)11.5 概算表 (160)附件1、清江110kV变电站设计采用通用设计方案对照表 (1)附件2、清江110kV变电站设计两型一化落实对照表 (2)附件3、清江110kV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 (9)附件4、清江110kV变电站电气应用国网通用设备表 (13)附件5、110kV 清江变电站智能化方案情况表 (14)附件6、支持性文件一览表 (16)1 总的部分1.1 概述1.1.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1.1.1 工程执行的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章1. 国家电网公司有关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相关文件2. 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设计导则3. 国家电网基建[2008]603号《关于印发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抗震设计要点的通知》4.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2008]96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变电站电缆防火设计和建设工作的通知》5.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6.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方案110kV变电站分册7.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典型规范8. 国家电网基建[2011]58号《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新建变电站设计补充规定》9. 国家电网科[2010]530号《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10.国家电网科[2011]12号《协调统一基建类和生产类标准差异条款》1.1.1.2 工程设计有关的规程、规范1.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429-20092.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55-2001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20064.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5003-20055.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6. 《35~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7.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8.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9.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10.《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11.《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0412.《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9513.《变电所建筑结构技术规定》NDGJ96-9214.《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1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16.《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200117.《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200118.《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383-201019. 《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Q/GDW393-201020.《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Q/GDWZ410-20102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Q/GDW441-20101.1.1.3 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核准的文件1.赣电经研规审〔2014〕134号《关于江西吉安清江等3项110kV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意见》(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2.安福县人民政府等部门关于110kV变电站建设站址的确认函1.1.2 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1.1.2.1 工程建设规模主变容量:远期3×50MV A(三卷变)本期1×50MV A(三卷变)110kV出线:远期出线4回,本期3回(至五里亭1回、社上水电站1回、瓜畲1回),备用1回(洋溪1回)35kV出线:远期出线6回,本期3回(至武功山1回、泰山1回、章庄1回),备用3回(至洋溪1回、坳上1回、泰南1回)10kV出线:远期出线30回,本期6回10kV无功补偿:远期3×(4800+3600)kVar本期1×(4800+3600)kVar1.1.2.2 设计范围与分工⑴负责变电站站区围墙以内的生产及辅助生产工艺和建筑设计。
110kv线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文本书
工程编号:J06002工程名称:XX-XX110kV线路设计阶段:初步设计建设单位:XX供电公司XX-XX110kV线路工程初步设计综合部分总说明书XXXX电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主任工程师: 专业工程师: 主设人:编写:本工程初步设计卷册目录1. 综合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及附图说明书目录1.总论1.1设计依据1.2工程名称及编号1.3设计范围1.4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线路路径2.1路径概况2.2路径概述2.3推荐路径方案2.4路径说明2.5线路经过的行政区和交通情况2.6主要交叉跨越统计2.7变电所进出线布置3.气象条件3.1气象条件的选择3.2地形概况3.3气象条件选择结论4. 导线和地线4.1导线4.2地线5.绝缘设计及金具选择5.1绝缘设计5.2金具选择6.防雷设计6.1防雷措施6.2接地装置6.3接地电阻7.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7.1对地距离7.2交叉跨越7.3与弱电线路交叉角7.4线路与房屋﹑树木的最小距离8.杆塔与基础9.通讯保护10. 附件1.总论1.1工程设计依据1.1.1关于《XX建平22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
1.1.2XX供电公司计划处:XX电网十五规划1.2工程名称及编号工程名称: XX变至XX变110kV线路.简称XX-XX110kV线路.工程编号:J060021.3设计范围1.3.1兴茅110kV线路本体设计.1.3.2工程概算书的编制1.4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1.4.1《供用电技术规程汇编》1.4.2《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1.4.3《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GJ62-841.4.4《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SDGJ94-901.4.5中国华北电力集团公司文件华北电集生[2001]12号关于印发《2001年2月京津唐电网污闪分析总结会议纪要》的通知.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1线路额定电压:110kV1.5.2回路数及线路长度:单回路线路全长23km。
推荐-110KV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精品
图号:CSD11-J01-001XXXX110kV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第三卷输电部分设计说明书XXXX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十月目录1 总的部分1.1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XX市电力公司部室文件:渝电发展[20XX]147号《关于XX电网巴南白鹤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2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评审文件。
3本工程设计中标通知书。
4工程设计有关的规程、规范。
1)《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545-20XX)2)《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和外绝缘选择标准》(GB/T 16434-1996)3)《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XX)4)《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XX)5)《送电线路对通信线路干扰影响设计规程》(DL/T5063-1996)6)《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1996)7)《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DL/T51859-20XX)8)《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1997)9)《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1.2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1.2.1工程建设规模1)线路起止点:起于110千伏涪杨一回线37#塔,至于XX110千伏XX变电站2)电压等级:110kV3)导、地线型号导线:全线采用2×JL/G1A-300/25钢芯铝绞线。
地线:采用两根24芯OPGW-24B1-90架空光缆。
4)架空线路长度:1.3千米,曲折系数:1.38。
5)回路数:同塔双回架设。
6)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接地1.2.2设计范围(1)、开断110kV涪杨一回(楼梯湾处)至拟建110kVXX变电站新建线路本体设计。
同塔双回架设,导线型号为2×JL/G1A -300/25 mm2,地线为两根OPGW 复合地线OPGW-24B1-90;线路全长1.3kM。
110KV变电站设计说明书和计算说明
110KV变电站设计说明书和计算说明第1章概述1.1设计题目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设计1.2原始资料1.2.1 系统参数:系统至110KV母线的短路容量为3984MV A,110KV架空线路,长22km。
1.2.2 变电所A资料35KV出线4回1、负荷7-10MW,线路长30km,1回2、负荷6-8MW,线路长25km,1回3、负荷5-8MW,线路长20km,1回4、负荷4-7MW,线路长15km,1回功率因数0.8510 KV出线4回1、负荷1.5-2MW,线路长10km,1回2、负荷1.6-2.2MW,线路长12km,1回3、负荷0.5-1.2MW,线路长7km,1回4、负荷0.7-1.5MW,线路长9km,1回负荷同时率0.75待建变电所考虑15%的负荷发展余地,地形平坦无污染,环境温度θ=35℃,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5000h/年。
1.2.3110KV线路电抗按0.4欧姆/km计。
1.2.4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如图所示。
图1-1 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G—汽轮发电机QFQ-50-2,50MW,Xd”=0.124,cosφ=0.8;T---变压器SF7-40000/121+2*2.5%;L1:70km,L2:60km;L3:40km;1.3设计任务1、计算负荷,选择主变的容量和台数;2、确定电气一次主接线方案;3、短路电流计算;4、选择各级导线型号和截面;5、选择一次电气设备;6、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计算;7、继电保护计量装置配置;8、编写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设计计算书;9、设计图纸:包括电气主接线图、电气总平面布置图、各电压等级电气间隔断面图、继电保护测量配置图、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布置图、屋内配电装置图第2章电气主接线的设计2.1原始资料分析本设计的变电站为降压变电站,有三个电压等级:高压侧电压为110kv,有二回进线;中压侧电压为35kv,有四回出线。
低压侧电压为10kv,有四回出线。
某110kV变电站改造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10kV 共11 回出线,备用出线6回,接线方式为单母分段,无电容器 等无功补偿配置。 1.4.2配电装置布置型式
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中型布置方式,布置在站区北侧,向北架空 出线;本次保持原有布置,不作改造。
根据电网调度管理规定:统一调度、分层管理的原则,110kV**变 电站属地调调度,调度自动化等信息需分别传输至地调、备调。 1.5遵循的主要规程规范
GB50229-200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5056-2007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103-1999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 GB50059-1992 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程 DL/T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GB50060-2008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3)远动信息的传输和通道要求 a)**变远动信息远传本期建设为数据网络和常规远动传输相结合 的方式。变电站至地调和备用调度的远动通道按主备通道考虑,远动信 息以数据网络传输方式为主通道,以专线通道为备用通道。
b)在利用数据网络作为传输方式时,应用层规约可采用 IEC60870-5-104 规约。传输速率为 64k-2Mbit/s;采用远动专用通道 作为传输方式时,采用 DNP3.0、IEC60870-5-101。传输速率为 1200bit/s。在信噪比为 17dB 时,通道的误码率应不大于 10-5。 4.2.2远动信息内容
110kV变电站配置说明及方案设计
大容量变压器一般采用强迫油循环风冷却。
在水源充足,为了压缩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大容量变压器也有采用强迫油循环水冷却方式的。强迫油循环水冷却方式散热效率高,节约材料,减少变压器本体尺寸,其缺点是这样的冷却方式要有一套水冷却系统和有关附件,冷却器的密封性能要求,维护工作量大。
本方案的变电站的三个电压等级分别为110kV、35kV和10kV,所以选用主变压器接线组别为Yo/Y/△-12-11。
5、容量比的选择
本方案预计35kV和10kV侧负荷容量比都比较大,所以容量比选择为100/100/100。
6、主变冷却方式的选择
主变压器一般采用的冷却方式有自然风冷却、强迫油循环风冷却、强迫油循环水冷却、强迫导向油循环冷却。
在生产和制造中三绕组变压器有自耦变压器、分裂变压器以及普通三绕组变压器。自耦变压器与同容量的普通变压器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如耗材料少,造价低,有功和无功损耗少,效率高,由于高中压线圈的自耦联系,阻抗小,对改善系统稳定性有一定作用,还可扩大变压器极限制造容量,便于运输和安装。自耦变压器虽有上述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自耦变压器公共绕组的容量最大只能等于电磁容量,因此在某些运行方式下,自耦变压器的传输容量不能充分利用,而在另外一些运行方式下,又会出现过负荷,由于自耦变压器高、中压绕组间的自耦联系,其阻抗比普通变压器小,它的中性点要直接接地,所以使单相和三相短路电流急剧增加,有时单相短路电流会超过三相短路电流,造成选择高压电气设备的困难和通讯线路的危险干扰。同时,自耦变压器零序保护的装设与普通变压器不同。自耦变压器的高、中压两侧的零序电流保护,应接于各侧套管电流互感器组成的零序电流过流器上,并根据选择性的要求装设方向元件。自耦变压器中的冲击过电压比普通变压器要严重得多,其原因是高、中压绕组有电电的联系,高压侧出现的过电压波能直接传到中压测。另一个原因是从高压侧绕组上进入的冲击波加在自耦变压器的串联绕组上,而串联绕组的匝数通常比公共绕组的匝数少得多,因此在公共绕组中感应出来的过电压大大超过侵入波幅值普通变压器,当一次电压波动时,为了得到稳定的二次电压,一次绕组的匝数作相应调整,以维持每匝电势不变,以及维持铁芯磁通量密度不变,如高压侧电压升高则应增加高压绕组,而中性点调压的自耦变压器则要减少匝数,亦维持二次电压不变,这就导致每匝电势增加,亦即导致铁芯更加饱和,当中、低压侧负荷都较大时,不宜采用自耦变压器。
某地区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设计CAD施工图纸
A01-01北塔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9.25
南充北塔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北塔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5、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本工程站内设分层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完成对站内电气设备的控制、测量、信号及远动功能。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功能逻辑上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组成。
监控、保护和直流等设备均采用集中布置在二次设备室方式,10kV部分保护测控装置采用就地分散布置于开关柜上。
6、系统保护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文件国家电网基建[2011]58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新建变电站设计补充规定>的通知》,本站按智能变电站设计,采用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
果州—北塔线路,配置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
嘉陵南—北塔线路,配置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
龙东线—北塔T接线路,配置距离保护。
7、调度自动化本站监控系统的远动功能具有常规RTU的全部功能,功能及性能指标符合部颁《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信息内容满足《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和《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
至县调、地调、地备调的通讯口分别要求按两个通讯口配置,即一主一备方式并列运行,实现一发三收功能。
通讯规约按地调、地备调要求设置。
接入系统方案本期北塔110kV接入系统方案为:果州至北塔1回,导线型号LGJ-300mm2,线路长度4.5公里;嘉陵南至北塔1回,导线型号LGJ-300mm2,线路长度9.5公里;河东站至龙女站线路T接北塔1回,导线型号LGJ-300mm2,线路长度2.4公里。
北塔变电站110kV接入系统示意图建设规模2.3.1主变规模1、最终规模:3×50MVA,本期规模2×50MVA有载调压变压器。
2.3.2出线规模1)110kV出线:终期出线4回,本期3回。
2)10kV出线:最终36回,本期24回。
无功补偿装置10kV无功电容补偿:本期2×(4008+6012)kVar;最终3×(4008+6012)kVar。
(2)智能终端及合并单元配置方案采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分散布置于配电装置所在间隔就地智能控制柜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kV 避雷器:YH5WZ-51/134W 穿墙套管:CWWB-35/2000 母线铜排:TMY-100x10 (4)10kV 部分 10kV 保持原有,不作改造。 3.2.4 导体选择 各电压等级的导体在满足动、热稳定、电晕和机械强度等条件下进 行选择。35kV配电装置引线按回路通过的最大电流选择导体截面,并按 发热条件校验。 3.4站用电及照明 3.4.1站用电交流系统 本站采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3.4.2照明 由于全站照明线路设施老化且照度不满足要求,本期对全站照明进 行重新设计。
事故照明采用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由直流屏供给。 3.5 防雷接地
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DL/T620-1997) 采用氧化锌避雷器作为限制雷电过电压措施,并以此电压作为绝缘配合 的依据。 3.6电缆设施
本次综合改造工程电缆沟道尽量维持原状,在控制室新增电缆沟, 为了防止电缆火灾和缩小电缆火灾的范围,尽可能减少电缆火灾造成的 损失,对电缆防火、灭火采取如下措施: 1) 在同一沟道中,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分层布置。 2) 电缆沟与电缆竖井连通处,在电缆沟中设防火墙隔断。 3) 从电缆沟到电气设备的电缆穿入电缆保护管。 4) 控制屏、保护屏、配电屏、专用屏、落地式端子箱底部均采用耐火
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除与一次系统的网架结构,继电保护的快 速,正确动作有关外,还应装设安全自动装置,以防止系统稳定破坏或 事故扩大,造成大面积停电或对重要用户的供电长时间中断。设置低频 低压装置一套。 4.1.3 设备汇总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设备材料详见“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4.2 远动系统 4.2.1远动系统方案
根据电网调度管理规定:统一调度、分层管理的原则,110kV**变 电站属地调调度,调度自动化等信息需分别传输至地调、备调。 1.5遵循的主要规程规范
GB50229-200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5056-2007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103-1999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 GB50059-1992 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程 DL/T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GB50060-2008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今。蓄电池容量已没有冗余。 1.4.4照明
全站照明设施老化,且照度不满足要求,本期对全站户内外照明需 进行重新设计。 1.4.5过电压保护及防雷接地
本变电站在35kV母线上均设置有氧化锌避雷器,对35kV设备的接地 引下线进行改造,对全站二次设备的接地进行改造。 1.4.6微机监控系统、系统保护及元件保护
35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二层布置,断路器布置于一层,母线及隔离 开关布置于二层。本次改造仅更换35kV电气设备,保持原有布置方式。
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高压开关柜单层布置方式,二次室及辅助厂 房与10kV配电室毗邻,本次保持原有布置,不作改造。 1.4.3站用电及直流系统
110kV**变现装设一套 DLE-2000 型直流系统,自 2002 年使用至
6) 35kV线路保护 本期更换原有35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6套,35kV分段及备自投保护
装置1套,按分段组2面屏安装, 7) 10kV线路保护
本期更换原有10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9套,10kV分段及备自投保护 装置1套,集中组3面屏安装。 8) 本工程更换原有故障录波柜,布置在中控室。 4.1.2安全自动装置配置方案
**变按照无人值班建设,为保证变电站远动信息采集完整性,地调 所需远动信息内容配置按 DL/T5103《35~110kV 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 程》执行,其具体内容如下:
(1)遥测量 a.主变压器各側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流和有功电能量。 b.110kV线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线路电流、有功电能量。 c.110kV母线电压。 d.35kV及格10kV各段母线电压;分段断路器三相电流。 e.35kV及10kV出线电流、电度量。 f.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无功功率、电流。 g.主变油温。 (2) 遥 信 a.全站事故总信号。 b.所有断路器位置信号。 c.线路主保护,后备保护及重合闸动作信号。 d.母线保护动作信号。 e.刀闸位置信号。 f.主变中性点刀闸位置信号。 g.主变压器保护综合总信号。 h.总变压器抽头位置信号。 i.压力信号。 j.监视信号。 k.接地信号。
表5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
短路 短路
点 类型
编号
三 d1 相 d2 短 路 d3
短路点位置
短路点平 均电压 (kV)
短路电 流周期 分量有 效值 (kA)
110kV母线
115
5.68
35kV母线
37
8.21
10kV母线
10.5
9.52
短路电 流冲击 值(kA)
短路全 电流最 大有效 值(kA)
14.49 20.94
材料封堵。 5) 屏下、防火墙两侧电缆涂刷1.5-2米耐火漆或防火涂料。 4.二次系统 4.1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4.1.1系统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本工程继电保护配置原则如下: 1)110kV 线路保护测控柜
(a)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 (b)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 (c)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 (d)四段零序方向电流保护及三相一次重合闸; (e)三相断路器操作回路; (f)双回线相继速动; (g)不对称故障相继速动; (h)无故障快速复归; (i)GPS对时接口; (g)各种数据通信接口:RS232、RS422/485、以太网等数据通信 光纤接口模件; (k)测控装置。 2)110kV 母差保护 双母线接线应配置一套母差保护,单母线分段接线可配置一套母差 保护。 3)110kV旁路保护测控装置 按110kV线路保护配置。 4)110kV电压并列装置(计量与保护插件分开) 5)主变压器主保护、高中低后备保护、非电量保护及测控装置。 本期更换1#主变保护屏、2#主变保护屏及1#、2#主变保护测控柜, 设置1#主变保护测控装置、2#主变保护测控装置各1面。
35kV 共 6 回出线,备用出线 2 回,为户内二层布置,断路器布置 于一层,母线及隔离开关布置于二层,接线方式为单母线分段。 c)10kV配电装置
10kV 共11 回出线,备用出线6回,接线方式为单母分段,无电容器 等无功补偿配置。 1.4.2配电装置布置型式
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中型布置方式,布置在站区北侧,向北架空 出线;本次保持原有布置,不作改造。
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T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T5044-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DL/T5136-2001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5202-2004电能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5147-2001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1.6环境保护 本工程为110kV综合改造项目, 主要进行全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及 35kV电气设备进行更换,站区生活污水、噪音等均符合现运行国家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等规 定。 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2.电力系统 2.1电力系统概述 2.2建设规模 110kV**变装设两台有 2 台10MVA主变, 型 号 分 别 为 SFSL10000/110 型 、SSZ9-10000/110 型,三相三绕组变压器。 1)110kV配电装置 110kV 为户外布置,共 3 回出线,备用出线 1 回,接线方式为单 母隔离开关分段带旁母(旁路兼母联)。 2)35kV配电装置 35kV 共 4 回出线,备用出线 2 回,为户内二层布置,断路器布置 于一层,母线及隔离开关布置于二层,接线方式为单母线分段。 3)10kV配电装置 10kV 共 5 回出线,备用出线 6 回,接线方式为单母分段,无电容 器等无功补偿配置。
1)远动与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统一考虑。保证远动信息的实时 性要求,变电站监控自动化系统选型时,应考虑远动信息流的合理性和 远动信息上传调度的出口时间应满足远动要求,必须保证远动信息直采 直收。远动数据不应经过站控主机处理,在局域网上设置专门的远动工 作站负责汇总调度所需的远动信息。
2) 本变电站接入地调主站时,地调主站除相应增加硬件接口设备 外还应考虑建立相应调度有关数据库、画面及系统网络拓扑和应用软件 的修改。
1.总的部分 1.1设计依据 1.2.建设规模及设计范围 1.2.1建设规模
1.2.2 本期设计范围 1.3站址概况 本变电站为综合改造项目,故无需征地及拆迁。 1.4主要设计原则 1.4.1电气主接线
110kV**变装设两台30MVA主变 a)110kV配电装置
110kV 为户外布置,共 3 回出线,备用出线 1 回,接线方式为单 母隔离开关分段带旁母(旁路兼母联)。 b)35kV配电装置
原有 2 台变压器保持原有,不作改造。 (2)110kV 部分
110kV 保持原有,不作改造。 (3)35kV 部分
根据短路计算结果进行各级电压的设备选择及校验,本次改造的 35kV 设备按照开断电流为 25kA 选型,设备选择如下:
35kV 真空断路器: ZW7-40.5 35kV 隔离开关(户内母线侧): GN2-35/1250A 35kV 隔离开关(户内线路侧): GN2-35 ID/1250A 35kV 隔离开关(户外): GW4-40.5 IIDW/1250A
8.58 12.40
24.27 14.37Fra bibliotek由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相关站点母线短路电流水平不高。 本次35kV设备开断电流为25kA选型能够满足要求。 3.2.2 污秽等级
本变电站按III级污秽设计,电气设备的泄漏比距按2.5cm/kV(按 系统最高工作电压计算)。 3.2.3主要设备选择 (1)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