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暴力的另类传播效果_关于就业类信息过度报道的思考_杨雪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过度报道 媒介暴力 恐惧诉求
一、媒介暴力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出 发点
谈及暴力,通常的理解是指本人或所 属群体通过强制的手段侵犯他人的极端 行为,通常与血腥、武力密切相关。 而媒介 暴力(media violence),在百度词条中,指的 是“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报刊等媒体含 有或刊载暴力内容,并对人们的源自文库常生活 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
编校:杨彩霞
新闻爱好者 13
2. 如 果 是 报 道 大 学 生 求 职 的 成 功 案 例,则将其定为“正面求职”;
3. 如 果 是 报 道 大 学 生 求 职 的 失 败 案 例,则将其定为“负面求职”;
4. 如 果 是 业 内 专 家 对 求 职 给 予 的 指 导建议,则将其定为“就业指导”;
5. 如 果 是 给 求 职 者 提 供 的 相 关 行 业 信息,则将其定为“行业解析”。
二、研究过程 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法, 随机抽取了 2009 年 3 月 23 日 的 《 中 国 青 年 报 》 以 及 2009 年 3 月 25 日 的 《 中 国 教 育 报 》 两 份 报纸,对报纸中涉及的大学生就业内容进 行了比较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比较 的内容仅仅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而排除其 他任何人等, 比如农民工等人的就业问 题。 比较的项目包括报纸每个版面中有关 大学生就业的内容、相关内容属于何种类 别,以及该内容在数量和面积上分别占该 版的比例四大项。 其中,“类别”指的是相 关的就业报道属于何种性质,综合近期媒 体报道的倾向和特点,笔者将其归结为以 下五大“类别”: 1. 如 果 是 国 家 或 地 方 出 台 的 相 关 促 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则将其定为“政策”;
三、研究结果分析 大学生就业成为近期媒体关注的焦 点 。 单 纯 从 数 量 上 来 看 ,3 月 25 日 《中 国 教 育 报 》 所 报 道 的 新 闻 或 消 息 总 数 为 47 条,其中涉及大学生就业信息的 有 24 条 , 后者占前者的比例为 51%;从版面大小来 看, 这一比例约为 74%。 而 3 月 23 日的 《中 国 青 年 报 》, 从 数 量 上 看 , 这 一 比 例 是 25%;从面积上看,则约为 24%。 即便排除 教育报本身定位方面的局限性,单纯从青 年报本身的倾向性来看, 能够花 费 近 1/4 的版面来报道同一内容的事件,不论从何 种意义上来说,都显示了媒体对该事件极 大的关注度。 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在两份报 纸中,相关的政策及就业指导等空洞性内 容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而真正涉及大学生 就业的案例却少而又少。 正面的、求职成 功的或者说是有利于求职者的消息,教育 报总共报道了 5 例,青年报为 4 例;而负 面的、求职失败的或者说是不利于求职者 的消息,教育报总共报道了 2 例,青年报 为 2 例。 单纯从数据上看,似乎成功远远 大于失败,但是真正求职成功的,要么就 是 “大学生周凡当上卖饭郎”, 要么就是 “与其城里混, 不如回家办个养猪场”,尽 管报纸对这种择业方向都进行了肯定和
来源于《人民日报 》的 数 据 显 示 ,1999 年至 2001 年的 3 年间,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的 农 村 新 生 比 例 均 在 39%左 右 , 但 自 2002 年 起 ,农 村 新 生 的 比 例 开 始 下 降 ,2007 年 跌至最低,仅为 31.2%。
南开大学近 3 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6 年 农 村 新 生 比 例 为 30%,2007 年 这 一 数 据 为 25%,2008 年 为 24%,下 降 趋 势
贾碧峰等学者在《媒介暴力的表现形 式及其类型》一文中,根据媒介暴力对现 实暴力行为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将媒介暴 力划分为“显性暴力”与“隐性暴力”两种。 其中,显性暴力,指“在媒体中被描述为不 正 当 的 、 非 法 的 暴 力 行 为 ”; 而 隐 性 暴 力 , 则指“在媒体中被合理化的暴力行为”。 这 两种媒介暴力的界定都与“血腥”、“武力” 等字眼相联系,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 暴力形式。 而李岩在《媒介批评— ——立场、 范畴、命题、方式》一书中,将媒介暴力与 媒介权力联系起来, 说,“称之为暴力,是 因为媒介权力失控后悬殊的力量对比给 对方造成的不能承受之重”。 这就上升到 对媒介暴力的一种抽象的理解上了,因为 不只是拳打脚踢才是所谓的“暴力”,一句 话、一个眼神或者是一种观点都可能带来 暴力的效果。
贾尼斯和费什巴赫在研究影响受众 态度改变因素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种叫做 “恐惧诉求”的方式,并得出一个结论,即 一则消息中或高或低程度的恐惧都将导 致少量的态度改变;而中等程度恐惧的消 息将导致最大量的态度改变。
相关的媒介暴力效果的影响,笔者没 有做具体的实证研究,但是从以下的几个
事例中,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这种隐性的 暴力所在。
大学生在求职
比较明显。 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北 电力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近几年的统计 则显示,农村新生的比例最高时也不超过 1 / 3。
而笔者所在的高校,每年 3 月份的开 学前两周,都定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周, 在两周的时间内, 学生不需要进教室学 习, 而是进行相关的兼职或实习工作;对 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甚至专门有一个月 的实践月, 通过在各个公司企业的实习, 为脱离学校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而四年制 的本科教学,在最后的一年,学校将不会 再安排任何教学活动,处于“准毕业”状态 的学生,完全将一年的时间都投入到寻找 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http: / / zhidao.baidu.com / question / 36256916.html 2.《今传媒》,2007 年第三期。 3.李 岩 :《媒 介 批 评— ——立 场 、范 畴 、命 题 、 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第 185 页。 4.沃 纳·赛 佛 林 、 小 詹 姆 斯·坦 卡 德 著 , 郭 镇 之等(译 ):《传 播 理 论— ——起 源 、方 法 与 应 用 》, 华夏出版社,第 185 页。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西北大学新闻传 播 学 院 2006 级 传 播 专业硕士生在杨立川教授的指导下,系统 地研究了媒介暴力问题,他们认为媒介暴 力指的是“大众媒介传播对受众造成显性 的或者是隐性的,身体上或者心理上伤害 的行为”。 认为无论造成的伤害是有意的 还是无意的,只要在客观上对受众造成了 伤害;而伤害的内容不仅包括所有言语上
伤害不一定是在现场就可以发 现的,或许是经历一段时间之后 才会显示出来。我们所要思考的 是,即便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 的重中之重,需要举全社会之力 来助毕业生走上满意的工作岗 位 ,但 是 否 有 必 要 花 上 超 过 1/4 的篇幅来持续关注这个问题?留 一点空间给毕业生以及有一天 终将会毕业的学生,给他们一个 平常的心态,营造一种相对轻松 的舆论环境,或许才是媒体所应 该做的。
能感受得到的伤害,也包含潜在的心理上 的伤害,而有些负面影响不一定是在现场 就可以发现的,或许是经历一段时间之后 才会显示出来。
这正是笔者研究的出发点。 与电视暴 力对儿童的影响等的研究不同, 笔者认 为,一段时间内媒体对某件事情的过度集 中报道,比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即便报 道的内容中完全没有显性或隐性的暴力 因素,并且出发点都是出于对社会高度的 责任意识,比如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 信息, 报道他人的成功之路以资借鉴,或 者是对处于懵懂状态的毕业生进行职业 生涯的规划等,但所有这些预期完全有可 能达不到目标,相反累积的报道还会形成 一定的媒体暴力,给已经毕业或即将毕业 的大学生,以及相关人群带来不可承受的 压力。
DOI:10.16017/j.cnki.xwahz.2009.19.028
传媒观察
XINWEN AIHAOZHE 2009·10(上半月)
媒介暴力的另类传播效果
— ——关于就业类信息过度报道的思考
□杨雪团
摘要:自 1999 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尤其在去年,由美国的次 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峻,矛盾更加突出。 如何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成为重 要问题被提上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 与此同时,有关就业方面信息的报道,开始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 笔者随机 抽取了近期《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各一份报纸,通过对这两份报纸的就业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探求其 中的报道规律,同时借用相关的媒介议程设置等理论,分析媒体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话题的过度报道将会带来 的另类媒介暴力。
需要指出的是, 以上的三个事例中, 当事者都是还未真正毕业的学生,在还未
真切感受就业市场的“严酷”的时候,就在 舆论的持续压力之下开始了对将会到来 的“严酷”的持续恐惧。 有少数的极端者, 选择了放弃,或者结束自己的生命;有多 数的平常者, 在迈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天, 就开始为四年之后的就业而历练。
五、结语 所谓 “中等程度的恐惧”, 即常态恐 惧, 不需要花大篇幅大肆渲染问题的严 峻, 也避免轻描淡写忽略已经存在的问 题。 或许这样,社会才会一方面意识到就 业的艰难,另一方面也不会有极端的举动 来宣泄无形中的压力。 笔者在开篇时就指 出,所谓的媒介暴力,不一定要有血腥和 暴力,那些看似用心良苦的报道,也会在 客观上对受众造成恐惧和伤害,而伤害的 内容不仅包括所有言语上能感受得到的 伤害,也包含潜在的心理上的伤害。 有些
当一段时间内媒体同时报 道同一个事件,并给予该事件不 同于一般的关注度的时候,同样 会给受众带来对该事件的重要 性认识。媒体的观点、倾向、对问 题的认识等无疑将会成为一个个个体头 脑中的图像。
而在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接收到了 媒体所不断呈现的信息,即就业难,就业 形势异常严峻,国家要加快出台促进大学 生就业的政策, 大学生本人要学会主动 “放下架子,摆正位置”等这些事实性消息 的时候,对升学、就业的态度将会发生什 么样的改变呢?
12 新闻爱好者
XINWEN AIHAOZHE 2009·10(上半月)
传媒观察
积极的报道,却掩饰不住实际就业岗位稀 缺的尴尬。
自主创业以及低标准就业成为大学 生就业的主流。 在这两份报纸有关求职的 正面报道中,青年报“大学生回乡种出花 样生活”、“与其城里混, 不如回家办个养 猪场”、“大学生草根创业脸谱”以及“金志 武不当教师当猪倌”等四则报道,无一不 是自主低标准创业的典范。 而教育报的五 则成功就业的报道,要么就是当“卖饭郎” 的低标准就业,要么就是在相关政策援助 之下终于“顺利”就业。 同时在两份报纸的 “就业指导”内容中,鼓励学生“放低标准, 摆正位置”也成为主流的观点,除了“用信 心、用智慧引导自己、武装自己”外,“调整 自己的收入预期”与“生存底线选择”都成 为“就业指导”的热点内容。
据 《南 方 周 末 》3 月 19 日 第 八 版 特 别 报道,挣扎于内疚、自责中两年半后,喜欢 唱 “big big world”的 女 大 学 毕 业 生 刘 伟 , 在 1 月 23 日下午 3 时多, 自 溺 于 一 个 倾 倒垃圾的狭小水池。 文章指出,家庭的重 负、生活的困窘、性格的内向、青春期的烦 恼,都持续困扰着这位农村女孩,而就业 压力,则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从研究中看媒介暴力的异类传播 效果
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研 究中,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 传播只要对一些问题给予重视、 集中报道,并忽视或掩盖对其他 问题的报道, 就能影响公众舆 论。而人们则倾向于关注和思考 大众传播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 并按照大众传播给各个问题确 定的重要性的次序,分配自己的 注意力。
一、媒介暴力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出 发点
谈及暴力,通常的理解是指本人或所 属群体通过强制的手段侵犯他人的极端 行为,通常与血腥、武力密切相关。 而媒介 暴力(media violence),在百度词条中,指的 是“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报刊等媒体含 有或刊载暴力内容,并对人们的源自文库常生活 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
编校:杨彩霞
新闻爱好者 13
2. 如 果 是 报 道 大 学 生 求 职 的 成 功 案 例,则将其定为“正面求职”;
3. 如 果 是 报 道 大 学 生 求 职 的 失 败 案 例,则将其定为“负面求职”;
4. 如 果 是 业 内 专 家 对 求 职 给 予 的 指 导建议,则将其定为“就业指导”;
5. 如 果 是 给 求 职 者 提 供 的 相 关 行 业 信息,则将其定为“行业解析”。
二、研究过程 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法, 随机抽取了 2009 年 3 月 23 日 的 《 中 国 青 年 报 》 以 及 2009 年 3 月 25 日 的 《 中 国 教 育 报 》 两 份 报纸,对报纸中涉及的大学生就业内容进 行了比较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比较 的内容仅仅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而排除其 他任何人等, 比如农民工等人的就业问 题。 比较的项目包括报纸每个版面中有关 大学生就业的内容、相关内容属于何种类 别,以及该内容在数量和面积上分别占该 版的比例四大项。 其中,“类别”指的是相 关的就业报道属于何种性质,综合近期媒 体报道的倾向和特点,笔者将其归结为以 下五大“类别”: 1. 如 果 是 国 家 或 地 方 出 台 的 相 关 促 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则将其定为“政策”;
三、研究结果分析 大学生就业成为近期媒体关注的焦 点 。 单 纯 从 数 量 上 来 看 ,3 月 25 日 《中 国 教 育 报 》 所 报 道 的 新 闻 或 消 息 总 数 为 47 条,其中涉及大学生就业信息的 有 24 条 , 后者占前者的比例为 51%;从版面大小来 看, 这一比例约为 74%。 而 3 月 23 日的 《中 国 青 年 报 》, 从 数 量 上 看 , 这 一 比 例 是 25%;从面积上看,则约为 24%。 即便排除 教育报本身定位方面的局限性,单纯从青 年报本身的倾向性来看, 能够花 费 近 1/4 的版面来报道同一内容的事件,不论从何 种意义上来说,都显示了媒体对该事件极 大的关注度。 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在两份报 纸中,相关的政策及就业指导等空洞性内 容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而真正涉及大学生 就业的案例却少而又少。 正面的、求职成 功的或者说是有利于求职者的消息,教育 报总共报道了 5 例,青年报为 4 例;而负 面的、求职失败的或者说是不利于求职者 的消息,教育报总共报道了 2 例,青年报 为 2 例。 单纯从数据上看,似乎成功远远 大于失败,但是真正求职成功的,要么就 是 “大学生周凡当上卖饭郎”, 要么就是 “与其城里混, 不如回家办个养猪场”,尽 管报纸对这种择业方向都进行了肯定和
来源于《人民日报 》的 数 据 显 示 ,1999 年至 2001 年的 3 年间,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的 农 村 新 生 比 例 均 在 39%左 右 , 但 自 2002 年 起 ,农 村 新 生 的 比 例 开 始 下 降 ,2007 年 跌至最低,仅为 31.2%。
南开大学近 3 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6 年 农 村 新 生 比 例 为 30%,2007 年 这 一 数 据 为 25%,2008 年 为 24%,下 降 趋 势
贾碧峰等学者在《媒介暴力的表现形 式及其类型》一文中,根据媒介暴力对现 实暴力行为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将媒介暴 力划分为“显性暴力”与“隐性暴力”两种。 其中,显性暴力,指“在媒体中被描述为不 正 当 的 、 非 法 的 暴 力 行 为 ”; 而 隐 性 暴 力 , 则指“在媒体中被合理化的暴力行为”。 这 两种媒介暴力的界定都与“血腥”、“武力” 等字眼相联系,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 暴力形式。 而李岩在《媒介批评— ——立场、 范畴、命题、方式》一书中,将媒介暴力与 媒介权力联系起来, 说,“称之为暴力,是 因为媒介权力失控后悬殊的力量对比给 对方造成的不能承受之重”。 这就上升到 对媒介暴力的一种抽象的理解上了,因为 不只是拳打脚踢才是所谓的“暴力”,一句 话、一个眼神或者是一种观点都可能带来 暴力的效果。
贾尼斯和费什巴赫在研究影响受众 态度改变因素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种叫做 “恐惧诉求”的方式,并得出一个结论,即 一则消息中或高或低程度的恐惧都将导 致少量的态度改变;而中等程度恐惧的消 息将导致最大量的态度改变。
相关的媒介暴力效果的影响,笔者没 有做具体的实证研究,但是从以下的几个
事例中,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这种隐性的 暴力所在。
大学生在求职
比较明显。 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北 电力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近几年的统计 则显示,农村新生的比例最高时也不超过 1 / 3。
而笔者所在的高校,每年 3 月份的开 学前两周,都定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周, 在两周的时间内, 学生不需要进教室学 习, 而是进行相关的兼职或实习工作;对 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甚至专门有一个月 的实践月, 通过在各个公司企业的实习, 为脱离学校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而四年制 的本科教学,在最后的一年,学校将不会 再安排任何教学活动,处于“准毕业”状态 的学生,完全将一年的时间都投入到寻找 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http: / / zhidao.baidu.com / question / 36256916.html 2.《今传媒》,2007 年第三期。 3.李 岩 :《媒 介 批 评— ——立 场 、范 畴 、命 题 、 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第 185 页。 4.沃 纳·赛 佛 林 、 小 詹 姆 斯·坦 卡 德 著 , 郭 镇 之等(译 ):《传 播 理 论— ——起 源 、方 法 与 应 用 》, 华夏出版社,第 185 页。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西北大学新闻传 播 学 院 2006 级 传 播 专业硕士生在杨立川教授的指导下,系统 地研究了媒介暴力问题,他们认为媒介暴 力指的是“大众媒介传播对受众造成显性 的或者是隐性的,身体上或者心理上伤害 的行为”。 认为无论造成的伤害是有意的 还是无意的,只要在客观上对受众造成了 伤害;而伤害的内容不仅包括所有言语上
伤害不一定是在现场就可以发 现的,或许是经历一段时间之后 才会显示出来。我们所要思考的 是,即便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 的重中之重,需要举全社会之力 来助毕业生走上满意的工作岗 位 ,但 是 否 有 必 要 花 上 超 过 1/4 的篇幅来持续关注这个问题?留 一点空间给毕业生以及有一天 终将会毕业的学生,给他们一个 平常的心态,营造一种相对轻松 的舆论环境,或许才是媒体所应 该做的。
能感受得到的伤害,也包含潜在的心理上 的伤害,而有些负面影响不一定是在现场 就可以发现的,或许是经历一段时间之后 才会显示出来。
这正是笔者研究的出发点。 与电视暴 力对儿童的影响等的研究不同, 笔者认 为,一段时间内媒体对某件事情的过度集 中报道,比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即便报 道的内容中完全没有显性或隐性的暴力 因素,并且出发点都是出于对社会高度的 责任意识,比如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 信息, 报道他人的成功之路以资借鉴,或 者是对处于懵懂状态的毕业生进行职业 生涯的规划等,但所有这些预期完全有可 能达不到目标,相反累积的报道还会形成 一定的媒体暴力,给已经毕业或即将毕业 的大学生,以及相关人群带来不可承受的 压力。
DOI:10.16017/j.cnki.xwahz.2009.19.028
传媒观察
XINWEN AIHAOZHE 2009·10(上半月)
媒介暴力的另类传播效果
— ——关于就业类信息过度报道的思考
□杨雪团
摘要:自 1999 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尤其在去年,由美国的次 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峻,矛盾更加突出。 如何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成为重 要问题被提上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 与此同时,有关就业方面信息的报道,开始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 笔者随机 抽取了近期《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各一份报纸,通过对这两份报纸的就业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探求其 中的报道规律,同时借用相关的媒介议程设置等理论,分析媒体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话题的过度报道将会带来 的另类媒介暴力。
需要指出的是, 以上的三个事例中, 当事者都是还未真正毕业的学生,在还未
真切感受就业市场的“严酷”的时候,就在 舆论的持续压力之下开始了对将会到来 的“严酷”的持续恐惧。 有少数的极端者, 选择了放弃,或者结束自己的生命;有多 数的平常者, 在迈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天, 就开始为四年之后的就业而历练。
五、结语 所谓 “中等程度的恐惧”, 即常态恐 惧, 不需要花大篇幅大肆渲染问题的严 峻, 也避免轻描淡写忽略已经存在的问 题。 或许这样,社会才会一方面意识到就 业的艰难,另一方面也不会有极端的举动 来宣泄无形中的压力。 笔者在开篇时就指 出,所谓的媒介暴力,不一定要有血腥和 暴力,那些看似用心良苦的报道,也会在 客观上对受众造成恐惧和伤害,而伤害的 内容不仅包括所有言语上能感受得到的 伤害,也包含潜在的心理上的伤害。 有些
当一段时间内媒体同时报 道同一个事件,并给予该事件不 同于一般的关注度的时候,同样 会给受众带来对该事件的重要 性认识。媒体的观点、倾向、对问 题的认识等无疑将会成为一个个个体头 脑中的图像。
而在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接收到了 媒体所不断呈现的信息,即就业难,就业 形势异常严峻,国家要加快出台促进大学 生就业的政策, 大学生本人要学会主动 “放下架子,摆正位置”等这些事实性消息 的时候,对升学、就业的态度将会发生什 么样的改变呢?
12 新闻爱好者
XINWEN AIHAOZHE 2009·10(上半月)
传媒观察
积极的报道,却掩饰不住实际就业岗位稀 缺的尴尬。
自主创业以及低标准就业成为大学 生就业的主流。 在这两份报纸有关求职的 正面报道中,青年报“大学生回乡种出花 样生活”、“与其城里混, 不如回家办个养 猪场”、“大学生草根创业脸谱”以及“金志 武不当教师当猪倌”等四则报道,无一不 是自主低标准创业的典范。 而教育报的五 则成功就业的报道,要么就是当“卖饭郎” 的低标准就业,要么就是在相关政策援助 之下终于“顺利”就业。 同时在两份报纸的 “就业指导”内容中,鼓励学生“放低标准, 摆正位置”也成为主流的观点,除了“用信 心、用智慧引导自己、武装自己”外,“调整 自己的收入预期”与“生存底线选择”都成 为“就业指导”的热点内容。
据 《南 方 周 末 》3 月 19 日 第 八 版 特 别 报道,挣扎于内疚、自责中两年半后,喜欢 唱 “big big world”的 女 大 学 毕 业 生 刘 伟 , 在 1 月 23 日下午 3 时多, 自 溺 于 一 个 倾 倒垃圾的狭小水池。 文章指出,家庭的重 负、生活的困窘、性格的内向、青春期的烦 恼,都持续困扰着这位农村女孩,而就业 压力,则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从研究中看媒介暴力的异类传播 效果
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研 究中,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 传播只要对一些问题给予重视、 集中报道,并忽视或掩盖对其他 问题的报道, 就能影响公众舆 论。而人们则倾向于关注和思考 大众传播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 并按照大众传播给各个问题确 定的重要性的次序,分配自己的 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