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暴力的另类传播效果_关于就业类信息过度报道的思考_杨雪团

合集下载

社会负面电视新闻报道视角下传播效果的实证分析

社会负面电视新闻报道视角下传播效果的实证分析

社会负面电视新闻报道视角下传播效果的实证分析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思想等多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电视新闻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内容的时效性和着重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存在着明显的负面倾向。

这些负面倾向表现为强调暴力犯罪、诈骗、灾害事故等社会问题,这些报道往往会引发观众的不适、焦虑和恐惧。

因此,本文旨在从社会负面电视新闻报道视角下对传播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一、社会负面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社会负面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表现为三方面:(1)内容上突显负面情况。

社会负面电视新闻报道内容往往强调社会问题、暴力犯罪、诈骗、灾害事故等负面事件。

这些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危害和影响力,容易引发观众的不适、焦虑和恐惧。

(2)报道方式上以刺激和惊悚为主。

社会负面电视新闻报道具有强烈的惊悚感,且往往采用直播、实景拍摄等方式进行报道,进一步增强其视觉冲击和现场感。

(3)传播效果上容易激发观众情绪。

由于社会负面电视新闻报道具有强烈的惊悚感和现场感,因此传播效果往往是容易激发观众情绪,进而导致观众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增加。

二、社会负面电视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1)对观众情绪的影响。

社会负面电视新闻报道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尤其是对于那些易受刺激、情绪波动的人群,比如儿童、老人等观众群体,对其情绪的影响更为显著。

(2)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社会负面电视新闻报道由于其内容的负面倾向和报道方式的刺激性,容易引起社会的担忧和负面情绪,进而影响社会心理的稳定和和谐。

(3)对观众行为的影响。

社会负面电视新闻报道也会对观众的行为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具备判断力和分辨力的人群,容易受到报道的影响导致行为的不合理和危险。

三、传播效果实证分析为了考察社会负面电视新闻报道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对500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在观看社会负面电视新闻报道后的情感变化和行为表现。

暴力广告感悟心得体会

暴力广告感悟心得体会

暴力广告感悟心得体会暴力广告是指那些在内容、形式或表达方式上含有暴力元素的广告,它们通过暴力画面、语言或行为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以达到宣传产品或服务的目的。

然而,这种广告方式往往会引起公众的反感和批评,因为它不仅违背了社会道德和伦理,还可能对社会和个人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暴力广告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严重。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暴力广告中的暴力元素可能会误导青少年,使他们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其次,暴力广告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

广告作为一种广泛传播的媒介,其内容和形式对社会风气有着重要的影响。

暴力广告的传播可能会导致社会暴力行为的增加,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暴力广告还可能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和抵制,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暴力广告的存在也反映了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为了迅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不惜采取极端的手段,这是一种短视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需要我们从社会、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来思考和解决。

从社会层面来看,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广告内容的监管,制定严格的广告法规,禁止暴力广告的传播。

同时,社会也应该提高对暴力广告的警惕性,形成抵制暴力广告的社会氛围。

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商业伦理观,坚持诚信经营,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

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从个人层面来看,消费者应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学会辨别和抵制不良广告。

在面对暴力广告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批判的态度,不被其表面的吸引力所迷惑,同时也要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和举报暴力广告,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和谐的广告环境。

总之,暴力广告的存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和解决。

我们应该提高对暴力广告的警惕性,抵制其传播,同时也要关注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加强监管、树立正确的商业伦理观和提高媒介素养等措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广告环境。

媒介暴力现象分析——以新浪河南对虐待儿童事件的报道为例

媒介暴力现象分析——以新浪河南对虐待儿童事件的报道为例

媒介暴力现象分析——以新浪河南对虐待儿童事件的报道为例作者:康登慧来源:《新媒体研究》 2017年第24期摘要在现实社会中,媒介行为的暴力带来的“人肉搜索”“大众逼视”等不良影响不仅对被报道者的隐私权造成了侵害,对其身心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而在报道媒介暴力事件时,大众传媒报道时不避讳使用过激的语言和血腥的图片,在吸引大众注意力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文章用采样分析的方式,揭示媒介暴力对受众以及对社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媒介暴力;Gunter ;反抑制;模仿;涵化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4-0037-021 绪论Gunter 在1994 年提出媒介暴力7 种影响的分析,分别是宣泄净化作用、唤起作用、反抑制作用、模仿作用、脱敏作用、培养涵化作用和恐惧作用。

在认识这7 种影响之前,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媒介暴力。

学界对媒介暴力的解释不一,一种将媒介暴力划分为“真实暴力”和“幻想中的暴力”两种。

真实暴力是指媒介对现实中的暴力事件做出的报道;幻想中的暴力是指一些娱乐节目和电视电影中出现的暴力场景。

更为普遍的解释,是将媒介暴力分为“显性暴力”和“隐性暴力”两种。

显性暴力多为媒体定义为不正当的、非法的暴力行为,可能是新闻节目中报道的家庭暴力、校园暴力等真实的暴力事件,也可能是电视剧、电影等节目中的反映出的暴力情节和场景。

这两种媒介暴力现象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受害者遭受身心的伤害,而施暴者受到严惩。

这种报道强调的是暴力事件后果的严重性,受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会对暴力事件产生一定的抵触和反面的情绪,而只要报道的表达方式恰当,就会使受众对暴力事件产生宣泄净化作用甚至是一定的抑制作用。

隐性暴力是指暴力卡通、暴力游戏、暴力图片和影视等媒体中被合理化的暴力行为,给受众带来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暴力伤害,对受众行为的影响则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人们往往以宣泄情感为由而漠视它的影响,这种隐形的暴力也更易得到受众的赞同。

媒介暴力的另类传播效果_关于就业类信息过度报道的思考_杨雪团

媒介暴力的另类传播效果_关于就业类信息过度报道的思考_杨雪团
需要指出的是, 以上的三个事例中, 当事者都是还未真正毕业的学生,在还未
真切感受就业市场的“严酷”的时候,就在 舆论的持续压力之下开始了对将会到来 的“严酷”的持续恐惧。 有少数的极端者, 选择了放弃,或者结束自己的生命;有多 数的平常者, 在迈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天, 就开始为四年之后的就业而历练。
五、结语 所谓 “中等程度的恐惧”, 即常态恐 惧, 不需要花大篇幅大肆渲染问题的严 峻, 也避免轻描淡写忽略已经存在的问 题。 或许这样,社会才会一方面意识到就 业的艰难,另一方面也不会有极端的举动 来宣泄无形中的压力。 笔者在开篇时就指 出,所谓的媒介暴力,不一定要有血腥和 暴力,那些看似用心良苦的报道,也会在 客观上对受众造成恐惧和伤害,而伤害的 内容不仅包括所有言语上能感受得到的 伤害,也包含潜在的心理上的伤害。 有些
据 《南 方 周 末 》3 月 19 日 第 八 版 特 别 报道,挣扎于内疚、自责中两年半后,喜欢 唱 “big big world”的 女 大 学 毕 业 生 刘 伟 , 在 1 月 23 日下午 3 时多, 自 溺 于 一 个 倾 倒垃圾的狭小水池。 文章指出,家庭的重 负、生活的困窘、性格的内向、青春期的烦 恼,都持续困扰着这位农村女孩,而就业 压力,则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西北大学新闻传 播 学 院 2006 级 传 播 专业硕士生在杨立川教授的指导下,系统 地研究了媒介暴力问题,他们认为媒介暴 力指的是“大众媒介传播对受众造成显性 的或者是隐性的,身体上或者心理上伤害 的行为”。 认为无论造成的伤害是有意的 还是无意的,只要在客观上对受众造成了 伤害;而伤害的内容不仅包括所有言语上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过度报道 媒介暴力 恐惧诉求
一、媒介暴力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出 发点

网络传播时代下媒介暴力产生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传播时代下媒介暴力产生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传播时代下媒介暴力产生的影响及对策作者:秦培玲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10期【摘要】大众媒介是社会的公器,媒介在提供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惑,媒介逼视、人肉搜索等媒介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当事人的生活甚至整个社会的安宁,文章将通过电影《白雪公主杀人事件》,对网络传播时代下媒介暴力的含义、产生的影响及如何应对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媒介暴力;媒介逼视;人肉搜索日本电影《白雪公主杀人事件》是根据日本推理小说家凑佳苗的作品改编,电影讲述了“白雪公主香皂“公司的美貌职员三木典子离奇被害,郁不得志的电视台员工赤星雄志得到与死者共事的大学同学狩野里沙子的关于案情的小道消息,赤星雄志根据猜测以及采访死者的同事,断定凶手就是被害人死后失踪的同事城野美姬。

揣测城野美姬是凶手的节目播出后,在网络上引起了空前热议,更加大了社会对杀人案件的高度关注,赤星雄志的工作受到重视与认可,但是城野美姬却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处,一时间杀人嫌疑的矛头全部指向她,城野美姬的个人情况、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等个人隐私遭到“人肉搜索”全部曝光。

被冤枉陷害的城野美姬在看到铺天盖地的不实报道与指责谩骂后精神崩溃,写下遗书道出事情经过后准备自杀。

就在此时,电视上又报道了真正的凶手其实是死者同事狩野里沙子,一时间舆论的导向急转,城野美姬在关键时刻洗刷了冤屈,没有含冤而死,而报道失实的赤星雄志则自食恶果反被推上舆论风口。

电影反应的媒介暴力问题是全球范围的问题,电影中把所有人物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是一起杀人事件的报道,虽然电影的结尾处城野美姬并没有因流言而死,报道失实的赤星雄志也自食恶果,但不实报道带来的怀疑揣测、指责谩骂已经对城野美姬造成了莫大的伤害,随着社会对案件的高度化关注,由此造成的媒介逼视、人肉搜索,更是对其造成了第二次伤害。

暴力化的媒介产生了媒介暴力,这种隐形的暴力,会悄无声息的对受害者乃至全社会产生负面效应,其危害性值得我们去关注、深思。

传播学视野下网络舆论暴力现象探析

传播学视野下网络舆论暴力现象探析

传播学视野下网络舆论暴力现象探析【摘要】网络舆论暴力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现象,通过传播学视角来分析这一现象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本文首先对网络舆论暴力的定义进行了阐述,然后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包括信息传播方式的特点、传播主体的特点等。

接着探讨了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的影响因素,例如社会心理、传播平台的影响等。

在应对策略方面,可以从加强舆论监管、引导网络舆论氛围等方面进行探讨。

展望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的未来趋势,提出对应对策,指出传播学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网络舆论暴力现象,为未来的舆论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传播学、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定义、分析、影响因素、应对策略、未来趋势、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网络舆论暴力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出现的一种针对特定个体或团体的恶意攻击、谩骂、造谣传谣等行为。

这种行为往往会导致受害者遭受精神和心理上的伤害,甚至会对其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网络的发展,网络舆论暴力现象日益猖獗,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传播学的视角下,网络舆论暴力现象不仅是一种道德和法律问题,更是一种信息传播的现象。

在网络舆论暴力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之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了解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的定义、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应对策略以及展望未来趋势,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现象。

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对网络舆论暴力现象进行深入探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的定义网络舆论暴力是指通过网络传播渠道,以攻击、谩骂、恐吓等虐待性言论和行为对特定个体或群体展开的攻击性行为。

这种行为常常具有极端暴力色彩,不仅有可能给受害者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伤害,甚至可能演变成现实中的暴力行为。

网络舆论暴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恶意评论、网络暴力视频、恶搞图片等。

这些言论和行为往往具有攻击性、挑衅性和侮辱性,不仅损害了被攻击者的名誉和利益,也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论新闻媒体对残酷、血腥、暴力内容的报道

论新闻媒体对残酷、血腥、暴力内容的报道
通过分析,笔者的结论是,在对新闻 报道内容中涉及残酷、血腥、痛苦的内容 取舍时,要考虑以下角度:是否尊重受害 人并保护其家属;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188
学子论文选登 NEWS WORLD
对受众是否具有启发、教育、警示意义的 角度(是具有教育意义呢,还是仅仅满足 猎奇心态)。
首先,笔者认为新闻媒体报道中出现 残酷、血腥、暴力内容的前提是尊重受害 人并保护其家属,尽可能征得相关当事人 同意,才可以采用。在满足这个前提后,我 们才需要对新闻内容是否适宜进行探讨。
NEWS WORLD 学子论文选登
论新闻媒体 对残酷、血腥、暴力内容的报道
○朱励骁
【摘 要】当今我国新闻媒介领域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些报道中,或因过分要求新闻真实性,或因过分追求画面的刺激 性,提升传播效果,对残酷、血腥、暴力内容存在着过度表现的现象。本文对如何界定与报道含有这类元素的新闻展开探讨。
从方法论上看,2006 年的《图片编辑 手册》 提出了以下的新闻内容发表前的 思考路径:1、是否有可以替换的照片;2、 刊登这张照片的真正价值所在;3、对受众 的影响。其所遵循的核心思想是:一定要 最大限度地有利于信息传递,而最小限度 地减少伤害。其中第三点为我们提供了一 个取舍新闻内容的标准:即兼顾新闻价值 与新闻伦理道德。
三、具体分析
1、媒体报道残酷、血腥、暴力内容有
无必要?有何尺度?
为了研究新闻媒体报道中的残酷、血 腥、痛苦内容是否有必要,笔者首先进行 了一个参与人数为 20 人的访谈。
在给参与者看过上海某频道对南京 一车祸专题报道视频之后,问及“看完该 视频是否令你对新闻所表达的主题有了
新的体会”时,受访者大多萌生了一种诸 如“千万不能酒后开车啊”一类的感慨, 甚至有一名受访者甚至表示 “我本来就 坚持不能酒后驾车,看了这视频,几乎上 升到信仰高度,成为我自我约束的信 条”,另有一位受访者表示:“这种报道比 单纯地灌输受众交通法规要有效得多。”

媒体过分报道社会冷漠新闻的影响

媒体过分报道社会冷漠新闻的影响

媒体过分报道社会冷漠新闻的影响关于媒体过分负面报道对社会冷漠的影响的研究报告研究背景近年来,大量的负面报道涌现,如“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于是,关于国民冷漠的言论被炒得沸沸扬扬。

我们不免冷静下来思考,“社会冷漠”的现状媒体到底该负多大的责任。

鉴于媒体负面报道所产生的影响,未来媒体此类报道该采取何种态度与方法值得我们研究。

课题现状过分负面报道的表现形式是,遇到突发性负面新闻,媒体就借机炒作,夸大事实,以求得较大的社会反响、社会轰动、受众回应,而恰巧忽视了这种回应是对社会的失望,对现状过度失望。

研究的具体内容一、概念界定负面报道:负面新闻信息是指“消极的(或不好的、有害的)新闻信息”。

它针对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冲突、失衡、不和谐的变动,表现出的是非人性的特质。

如各种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意外事故以及现实中人性的虚假、贪婪、萎靡、落后、愚昧等等。

负面报道的影响:破坏功能。

负面新闻传播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

负面新闻信息所释放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是消极的,对它的传播延展了负面作用的空间;瓦解功能。

它会造成人精神松懈、意志涣散。

负面新闻信息会败坏情绪,瓦解人的心理防线,甚至使受众精神崩溃;腐蚀功能。

媒体频繁传播负面新闻信息,长此以往,人们对现实社会逐渐产生怀疑,失去信任感,逐渐改变人的观念,甚至道德发生倾斜;煽情功能。

一些暴力犯罪、色情隐私等负面新闻的传播,有意无意地起到教唆、煽动人心的不良欲望或情绪,甚至付诸行动,产生对社会的消极影响。

但是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又必不可少。

新闻传播要为受众描绘真实、全面的社会图景,就应从宏观上保证反映社会生活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社会冷漠:百姓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是注重个人利益,却忘记了西方个人主义中所说的团队意识。

加之社会人普遍对国家政治和社会整体的冷漠。

受众反应与反馈:媒体把信息传播出去,受众在接收到信息后会做出反映,这种反映又反向传播到媒体那里,这个过程就叫受众反馈。

当记者遇到网络暴力与虚假新闻

当记者遇到网络暴力与虚假新闻

当记者遇到网络暴力与虚假新闻记者是一个重要的职业,他们的工作是为公众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揭示事实真相,促进社会进步。

然而,在当今社会,记者常常面临网络暴力和虚假新闻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记者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网络暴力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辱骂、威胁等行为。

记者在报道敏感话题或持不同观点时,往往成为网络暴力的目标。

这种暴力不仅对记者个人造成伤害,也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独立性。

为了应对网络暴力,记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首先,记者应该保持冷静和专业。

面对网络暴力,记者不应陷入情绪化的回应,而是要以冷静的态度对待。

他们应该坚守职业道德,坚持事实真相,不受外界干扰。

同时,记者可以与同行、上级或专业组织合作,共同应对网络暴力,保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记者可以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来保护自己。

网络暴力往往通过匿名账号或虚假身份进行,记者可以学习一些网络安全知识,加强自己的隐私保护能力。

同时,他们可以使用加密通讯工具、设置强密码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性。

此外,记者可以通过与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来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

记者应该积极与读者、观众、听众保持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公众对记者的信任度,也可以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

虚假新闻是指故意编造或歪曲事实的新闻报道。

虚假新闻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也使记者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记者应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虚假新闻。

首先,记者应该加强事实核实能力。

在报道新闻之前,记者应该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核实,确保所报道的信息真实可靠。

他们可以采访多个来源、查阅多个资料,以确保报道的准确性。

其次,记者可以加强与专业组织的合作。

专业组织通常有严格的新闻伦理准则和事实核实标准,记者可以与这些组织合作,共同打击虚假新闻。

同时,记者可以通过参加培训和研讨会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新闻素养和专业水平。

最后,记者应该积极与公众分享事实真相。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以校园暴力事件为例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以校园暴力事件为例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以校园暴力事件为例袁博;石静
【期刊名称】《今传媒(学术版)》
【年(卷),期】2016(024)009
【摘要】随着大众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暴力表述方式日趋多样化,媒介的暴力呈现与现实生活的暴力图景之联系也日益复杂。

近年来,校园暴力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逐步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众多学者研究媒介暴力的方向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媒介暴力研究的相关论争,从媒介暴力的定义入手,通过大众媒介的特点来分析媒介暴力的手段,并借助数据与调查寻找出媒介暴力与受众攻击行为的关联,以便寻求媒介暴力研究的积极意义。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袁博;石静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甘肃兰州 730100;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甘肃兰州 73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6
【相关文献】
1.媒介暴力现象分析r——以新浪河南对虐待儿童事件的报道为例 [J], 康登慧
2.媒介暴力现象分析——以新浪河南对虐待儿童事件的报道为例 [J], 康登慧;
3.从大众传播媒介看“二代”议程的发展--浅析“富二代”社会现象 [J], 李婧;陈
满儒
4.探析女性议题报道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J], 吕君怡
5.基于大众传播学理论和消费主义视角浅析“网红”现象 [J], 郑梦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众传播中暴力信息的传播效果分析

大众传播中暴力信息的传播效果分析

新闻学x i nw e nxue 大众传播中暴力信息的传播效果分析□李雨潇摘要: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特别是2G、3G以及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介受众正在从更多渠道、更广范围接触多元化的信息。

在这一过程中,媒介传递暴力信息对受众的影响也随着人们接触、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的变化而悄然增大。

本文从大众传播的几种效果类型出发,分析媒介暴力产生的几类效果,进一步提出如何培养应对媒介暴力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媒介暴力;媒介素养;传播效果作者:李雨潇,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

媒介暴力(media violence)指“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报刊等媒体含有或刊载暴力内容,并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

一般来说,大众传播携带的暴力内容分为两种形式:真实的暴力和虚拟的暴力。

真实暴力指媒介对社会上发生的暴力现象的真实呈现;虚拟暴力则是指媒介传播中虚构的暴力内容,如影视剧、电子游戏中的暴力画面,通俗小说中的暴力情节等。

一、行为示范效果近年来,随着网络覆盖区域的不断扩大,私人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能轻而易举接触到身边的网络媒介。

网络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在国外,关于青少年模仿影视作品和电脑游戏犯罪的案例屡见不鲜;而在我国,网络暴力诱发的犯罪也呈上升趋势,犯罪者多为青少年。

网络游戏通过其声像结合的符号系统,运用语言、音乐、音响、图文、影像等渲染暴力行为,这些虚拟的暴力信息会对人的感官造成全方位的冲击。

最受男孩子们欢迎的网络视频游戏以格斗型、体育竞技型、冒险型为主,其中大都包含暴力元素。

青少年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容易混淆现实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将网络世界中崇尚暴力的世界观纳入现实的生活轨迹,进而造成一系列家庭、社会问题。

由于大众传播具有“地位赋予”功能,一种行为如果得到传媒大范围的报道,获得受众相当的关注,往往会成为人们效仿和学习的对象。

对沉迷于网络世界的青少年而言,游戏中反复出现的虚拟暴力行为成为一种“行为示范”,长期暴露在其中,很容易引发对暴力行为的模仿。

和谐社会中大众传媒发展的不良倾向及其改善建议

和谐社会中大众传媒发展的不良倾向及其改善建议

和谐社会中大众传媒发展的不良倾向及其改善建议和谐社会是每个国家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标,而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承担着引导公众舆论、传递信息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职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传媒技术的进步,大众传媒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比如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煽动情绪等问题,这些不良倾向对社会和谐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有必要探讨和谐社会中大众传媒发展的不良倾向及其改善建议。

一、不良倾向1. 虚假信息传播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虚假信息的传播已成为大众传媒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些媒体不负责任地发布没有经过核实的信息,导致公众产生误解和恐慌,甚至煽动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2. 低俗内容泛滥在追求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大众传媒倾向于发布低俗内容,如暴力、色情、恐怖等,这些内容严重损害了公众的精神和道德观念,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3. 煽动情绪有些大众传媒为了赢得眼球和点击率,不惜煽动社会不良情绪,制造民粹主义、仇恨情绪,这不仅会加剧社会的矛盾和分裂,还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

二、改善建议1. 强化责任意识大众传媒应当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不仅要提供真实、客观、公正的信息,还应当对所发布的内容负起社会及道德责任,避免不负责任的行为。

2. 提高专业素养大众传媒从业人员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新闻伦理意识和责任感,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坚守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以提高信息发布的质量和水平。

3. 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厉打击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煽动情绪等不良倾向,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和谐稳定。

4. 增加监管力度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切实保护公众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5. 提倡正能量大众传媒应当积极传播积极向上、正能量的内容,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中大众传媒的发展不良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只有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专业素养、强化法制建设、加强监管力度,才能有效纠正和改善大众传媒的不良倾向,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4年媒体“轰动效应”_传导机制、经济后果与声誉惩戒——基于“霸王事件”的案例研究》范文

《2024年媒体“轰动效应”_传导机制、经济后果与声誉惩戒——基于“霸王事件”的案例研究》范文

《媒体“轰动效应”_传导机制、经济后果与声誉惩戒——基于“霸王事件”的案例研究》篇一媒体“轰动效应”_传导机制、经济后果与声誉惩戒——基于“霸王事件”的案例研究媒体“轰动效应”:传导机制、经济后果与声誉惩戒——基于“霸王事件”的案例研究一、引言媒体轰动效应,是现代传媒社会中常见的现象,它以迅速传播、广泛影响为特点,对公众的注意力产生巨大吸引力。

本文以“霸王事件”为案例,深入探讨媒体轰动效应的传导机制、经济后果以及声誉惩戒的影响。

二、案例背景“霸王事件”是一起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重大事件。

该事件因涉及多个利益方、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高曝光度,在媒体上引发了强烈的轰动效应。

本文旨在通过此案例,深入分析媒体轰动效应的内在机制及其对经济和声誉的影响。

三、媒体轰动效应的传导机制1. 信息传播: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如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等)迅速传播信息,引发公众关注。

2. 情绪共鸣:事件中涉及的情感元素容易引发公众共鸣,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

3. 舆论形成:公众在信息传播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形成舆论,对事件进行评判。

四、经济后果分析1. 直接影响:媒体轰动效应可能导致企业股价波动、销售额下降等直接经济损失。

2. 间接影响:媒体轰动效应还可能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消费者信任度等,进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3. “霸王事件”案例分析:该事件对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后果,包括股价大跌、销售额锐减、品牌形象受损等。

五、声誉惩戒的影响1. 法律责任:涉及违法行为的企业或个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声誉损失:媒体轰动效应可能导致企业或个人的声誉受损,影响其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3. 消费者信心:声誉损失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降低市场信心。

4. “霸王事件”中的声誉惩戒:该事件导致企业声誉严重受损,消费者信心下降,对企业形象造成长期负面影响。

六、案例启示与建议1. 加强信息披露:企业应积极公开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媒体轰动效应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媒体行业中虚假新闻的传播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与解决方案

媒体行业中虚假新闻的传播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与解决方案

媒体行业中虚假新闻的传播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与解决方案一、引言在现代信息时代,媒体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向公众传递新闻和信息。

然而,在这个数字化时代,虚假新闻的传播变得越来越普遍。

虚假新闻不仅扰乱了公众对事实的认知,还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本文将探讨媒体行业中虚假新闻传播所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虚假新闻对社会的影响1. 扰乱公众对事实的认知虚假新闻常常以真实消息的形式出现,并往往具有极大吸引力,容易引发大规模传播。

由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技术手段的广泛使用,虚假新闻能够快速传播,并迅速获得大量点击和分享。

这导致了许多人在未经事实核实之前接受并相信这些内容,进而扭曲了他们对事件真相和基本事实的判断能力。

2. 削弱媒体信任度虚假新闻的传播也削弱了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

当公众发现自己曾经相信并支持的一些报道是虚假的,他们对整个媒体行业产生质疑和怀疑。

这种不信任感可能导致公众不再相信媒体报道,只关注自己所支持观点的信息源,加深了信息过滤和信息分化的现象。

3. 社会分裂与对立加剧虚假新闻在社会舆论引导中起到了严重破坏性作用。

通过散布具有特定目的和倾向性的虚假报道,可以制造社会分裂、挑起民族、宗教或政治对立。

这样的虚假信息能够撕裂社会纽带,并引发冲突和暴力事件。

三、解决方案1. 加强媒体自律与责任意识媒体机构应加强自身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新闻发布流程。

规范新闻采编制度,明确真实性审查标准,并设立专门负责事实核实工作的职位。

同时,媒体工作者应提高自身责任意识,秉持公正、客观和真实的原则,坚决抵制虚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

2. 加强媒体教育与培训面对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和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手段,媒体从业人员需要持续接受教育与培训以提升其专业素养。

这些教育和培训应包括信息验证技巧、事实检验方法、公正报道原则等方面的内容,帮助他们识别虚假信息并加强自我约束。

3. 引导公众接受媒体素质教育推行全民媒体素质教育是解决虚假新闻问题的重要一环。

广播电视媒体应对新媒体冲击的策略分析

广播电视媒体应对新媒体冲击的策略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以迅猛之势快速发展,计算机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在此推动下,近年来,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技术也飞速发展。

新媒体以其传播形式及内容多元化、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传播效率高等优势,对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形成了强烈冲击,因此,必须探索出应对新媒体冲击的策略,才能使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1新媒体的产生带来的积极作用当今时代已进入数字时代,新媒体技术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影响日益加深,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媒体的产生使得受众群体对于信息的抓取更加深入,得到更大程度上的互动,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其中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

1.1传播形式及内容多元化,拓宽了传播途径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新媒体具有强大的融合性,以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的融合。

包含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元素,并能把各部分融合于一体,还可以通过链接,实现信息的分享与拓展。

从传播形式上,新媒体更灵活、更多元。

相较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不仅能以广播电视媒体的声音、视频等方式传播信息,也可以通过报刊的声音、图画来实现信息传播,还能把各种传播形式融于一体,大大拓宽了信息的传播途径。

从传播内容上,新媒体更丰富、更实时。

新媒体融合了声音、画面、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可以把信息内容变得更丰富、更直观。

同时,借助于先进的数字技术,新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信息的传播和更新,大大保障了信息的实效性。

1.2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效率高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比如,一则新闻从发生到传播的过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需要制作、印刷等流程,而新媒体可以完全不受这些因素的限制。

尤其是一些移动互联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发布最新信息,并能快速更新补充。

同时,由于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多元,受众很容易获取资讯,并能通过互动交流,了解掌握更全面、更实时的信息。

论新闻媒体对残酷、血腥、暴力内容的报道

论新闻媒体对残酷、血腥、暴力内容的报道

论新闻媒体对残酷、血腥、暴力内容的报道作者:朱励来源:《新闻世界》2014年第11期【摘要】当今我国新闻媒介领域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些报道中,或因过分要求新闻真实性,或因过分追求画面的刺激性,提升传播效果,对残酷、血腥、暴力内容存在着过度表现的现象。

本文对如何界定与报道含有这类元素的新闻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闻报道新闻价值残酷血腥暴力一、研究背景如今网络上特别是微博中所传播的新闻纪实类报道,往往打着同情的旗号,却大肆渲染其中的一些涉及血腥、暴力的残酷场景,并在网络中广泛传播。

例如杭州两大“车祸门”发生后,血腥图片在各大门户网站都有转载,并且在很多电视节目中也都有所涉及,那些没有经过技术处理的画面让人不寒而栗。

我国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规定“严格禁止运用新闻手段煽动暴力;宣传凶杀暴力”,然而,关于具体的新闻刊发要求,这其中还有很多难以判断的地方。

在进行研究之前,笔者首先针对新闻媒体对残酷、血腥、暴力内容的报道问题,对一些受众进行了访谈,从访谈结果来看,受众毫无意外的对这类新闻报以恐惧与厌恶的心理。

在下文中,笔者将主要从新闻题材选取、新闻内容发布方式两个方面,剖析一下新闻媒体在残酷、血腥、暴力内容报道上问题。

二、理论基础从理论上看,新闻真实性所追求的是一种“有限度的真实”。

对于媒体而言,“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固然应当坚守,但从公众的角度来讲,全面、公正、客观地报道事实真相才是“以公众利益为重”。

“新闻传播活动中的真实性原则并不是一般科学认识活动中的‘求真原则’,它不仅仅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还必须回答‘应该如何’的问题。

”从而使受众从悲剧中感受到的不只是血腥暴力,激起的也不仅是感官的刺激,而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

从方法论上看,2006年的《图片编辑手册》提出了以下的新闻内容发表前的思考路径:1、是否有可以替换的照片;2、刊登这张照片的真正价值所在;3、对受众的影响。

其所遵循的核心思想是: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有利于信息传递,而最小限度地减少伤害。

和谐社会中大众传媒发展的不良倾向及其改善建议

和谐社会中大众传媒发展的不良倾向及其改善建议

和谐社会中大众传媒发展的不良倾向及其改善建议【摘要】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其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良倾向。

大众传媒存在偏见报道、低俗化倾向,导致信息传播失真和社会价值观偏离。

大众传媒存在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倾向,影响其公共服务功能和社会责任。

为了改善这些不良倾向,首先需要加强新闻伦理建设,倡导客观公正报道,拒绝虚假信息和敏感话题的渲染。

大众传媒应该加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公共服务意识,推动社会正能量的传播。

政府应该建立更加健全的监管制度,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和规范,促进其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以上改善措施,大众传媒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众传媒、和谐社会、不良倾向、改善建议、引言、背景介绍、正文、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大众传媒作为主流媒体渠道,在推动社会发展、传播正能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进步,大众传媒也面临着一些不良倾向。

这些不良倾向包括信息失真、低俗化倾向、过度商业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精神文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大众传媒的发展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接下来将分析这些不良倾向,并提出改善建议,以期引领大众传媒向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不良倾向分析不足、提示等。

谢谢!在和谐社会中,大众传媒的发展如日中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

一些媒体过于商业化,为了吸引眼球和赚取利润,不择手段地追逐煽情和低俗内容,影响了社会风气和价值导向。

一些媒体存在着偏见和不客观的报道倾向,偏向于特定政治势力或利益集团,造成信息传播的失衡和不公正。

一些媒体缺乏自律和责任感,频繁传播虚假信息和谣言,给社会带来了恐慌和混乱。

在和谐社会中,大众传媒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

需要加强对媒体的监管与规范,防止媒体的不良倾向进一步加剧。

媒体暴力对新闻价值的异化——电影《搜素》引发的思考

媒体暴力对新闻价值的异化——电影《搜素》引发的思考

作者: 尚文静
作者机构: 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44
出版物刊名: 新闻界
页码: 30-33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7期
主题词: 媒体暴力 新闻价值 异化
摘要:新闻价值作为新闻传播的核心概念,也是媒体进行新闻选择的重要依据,“媒体暴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未能正确的认知和遵循“新闻价值”的规律。

本文通过对《搜索》为代表的“媒体暴力”现象的分析,从新闻的真实性以及客观性等方面,探讨了“媒体暴力”现象对新闻价值的异化;并从兼顾媒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出发,探讨了媒体在报道过程,应该如何重新审视并正确认知“新闻价值”。

媒介暴力的另类传播效果——关于就业类信息过度报道的思考

媒介暴力的另类传播效果——关于就业类信息过度报道的思考

媒介暴力的另类传播效果——关于就业类信息过度报道的思

杨雪团
【期刊名称】《新闻爱好者》
【年(卷),期】2009(000)010
【摘要】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在去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峻,矛盾更加突出.如何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成为重要问题被提上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与此同时,有关就业方面信息的报道,开始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笔者随机抽取了近期<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各一份报纸,通过对这两份报纸的就业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探求其中的报道规律,同时借用相关的媒介议程设置等理论,分析媒体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话题的过度报道将会带来的另类媒介暴力.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杨雪团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
【相关文献】
1.广西农村政策类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J], 赵小兰
2.将文学叙事技巧引入新闻写作——对特稿类深度报道写作技巧及传播效果的思考
[J], 沈谦
3.将文学叙事技巧引入新闻写作——对特稿类深度报道写作技巧及传播效果的思考[J], 沈谦
4.自媒体时代舆论引导和传播效果提升探析--由“浑水泡面”报道引发的思考 [J], 王亮
5.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思考 [J], 熊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256916.html 2.《今传媒》,2007 年第三期。 3.李 岩 :《媒 介 批 评— ——立 场 、范 畴 、命 题 、 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第 185 页。 4.沃 纳·赛 佛 林 、 小 詹 姆 斯·坦 卡 德 著 , 郭 镇 之等(译 ):《传 播 理 论— ——起 源 、方 法 与 应 用 》, 华夏出版社,第 185 页。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据 《南 方 周 末 》3 月 19 日 第 八 版 特 别 报道,挣扎于内疚、自责中两年半后,喜欢 唱 “big big world”的 女 大 学 毕 业 生 刘 伟 , 在 1 月 23 日下午 3 时多, 自 溺 于 一 个 倾 倒垃圾的狭小水池。 文章指出,家庭的重 负、生活的困窘、性格的内向、青春期的烦 恼,都持续困扰着这位农村女孩,而就业 压力,则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DOI:10.16017/ki.xwahz.2009.19.028
传媒观察
XINWEN AIHAOZHE 2009·10(上半月)
媒介暴力的另类传播效果
— ——关于就业类信息过度报道的思考
□杨雪团
摘要:自 1999 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尤其在去年,由美国的次 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峻,矛盾更加突出。 如何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成为重 要问题被提上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 与此同时,有关就业方面信息的报道,开始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 笔者随机 抽取了近期《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各一份报纸,通过对这两份报纸的就业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探求其 中的报道规律,同时借用相关的媒介议程设置等理论,分析媒体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话题的过度报道将会带来 的另类媒介暴力。
贾碧峰等学者在《媒介暴力的表现形 式及其类型》一文中,根据媒介暴力对现 实暴力行为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将媒介暴 力划分为“显性暴力”与“隐性暴力”两种。 其中,显性暴力,指“在媒体中被描述为不 正 当 的 、 非 法 的 暴 力 行 为 ”; 而 隐 性 暴 力 , 则指“在媒体中被合理化的暴力行为”。 这 两种媒介暴力的界定都与“血腥”、“武力” 等字眼相联系,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 暴力形式。 而李岩在《媒介批评— ——立场、 范畴、命题、方式》一书中,将媒介暴力与 媒介权力联系起来, 说,“称之为暴力,是 因为媒介权力失控后悬殊的力量对比给 对方造成的不能承受之重”。 这就上升到 对媒介暴力的一种抽象的理解上了,因为 不只是拳打脚踢才是所谓的“暴力”,一句 话、一个眼神或者是一种观点都可能带来 暴力的效果。
大学生在求职
比较明显。 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北 电力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近几年的统计 则显示,农村新生的比例最高时也不超过 1 / 3。
而笔者所在的高校,每年 3 月份的开 学前两周,都定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周, 在两周的时间内, 学生不需要进教室学 习, 而是进行相关的兼职或实习工作;对 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甚至专门有一个月 的实践月, 通过在各个公司企业的实习, 为脱离学校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而四年制 的本科教学,在最后的一年,学校将不会 再安排任何教学活动,处于“准毕业”状态 的学生,完全将一年的时间都投入到寻找 工作当中。
西北大学新闻传 播 学 院 2006 级 传 播 专业硕士生在杨立川教授的指导下,系统 地研究了媒介暴力问题,他们认为媒介暴 力指的是“大众媒介传播对受众造成显性 的或者是隐性的,身体上或者心理上伤害 的行为”。 认为无论造成的伤害是有意的 还是无意的,只要在客观上对受众造成了 伤害;而伤害的内容不仅包括所有言语上
来源于《人民日报 》的 数 据 显 示 ,1999 年至 2001 年的 3 年间,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的 农 村 新 生 比 例 均 在 39%左 右 , 但 自 2002 年 起 ,农 村 新 生 的 比 例 开 始 下 降 ,2007 年 跌至最低,仅为 31.2%。
南开大学近 3 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6 年 农 村 新 生 比 例 为 30%,2007 年 这 一 数 据 为 25%,2008 年 为 24%,下 降 趋 势
2. 如 果 是 报 道 大 学 生 求 职 的 成 功 案 例,则将其定为“正面求职”;
3. 如 果 是 报 道 大 学 生 求 职 的 失 败 案 例,则将其定为“负面求职”;
4. 如 果 是 业 内 专 家 对 求 职 给 予 的 指 导建议,则将其定为“就业指导”;
5. 如 果 是 给 求 职 者 提 供 的 相 关 报 道同一个事件,并给予该事件不 同于一般的关注度的时候,同样 会给受众带来对该事件的重要 性认识。媒体的观点、倾向、对问 题的认识等无疑将会成为一个个个体头 脑中的图像。
而在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接收到了 媒体所不断呈现的信息,即就业难,就业 形势异常严峻,国家要加快出台促进大学 生就业的政策, 大学生本人要学会主动 “放下架子,摆正位置”等这些事实性消息 的时候,对升学、就业的态度将会发生什 么样的改变呢?
贾尼斯和费什巴赫在研究影响受众 态度改变因素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种叫做 “恐惧诉求”的方式,并得出一个结论,即 一则消息中或高或低程度的恐惧都将导 致少量的态度改变;而中等程度恐惧的消 息将导致最大量的态度改变。
相关的媒介暴力效果的影响,笔者没 有做具体的实证研究,但是从以下的几个
事例中,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这种隐性的 暴力所在。
伤害不一定是在现场就可以发 现的,或许是经历一段时间之后 才会显示出来。我们所要思考的 是,即便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 的重中之重,需要举全社会之力 来助毕业生走上满意的工作岗 位 ,但 是 否 有 必 要 花 上 超 过 1/4 的篇幅来持续关注这个问题?留 一点空间给毕业生以及有一天 终将会毕业的学生,给他们一个 平常的心态,营造一种相对轻松 的舆论环境,或许才是媒体所应 该做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过度报道 媒介暴力 恐惧诉求
一、媒介暴力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出 发点
谈及暴力,通常的理解是指本人或所 属群体通过强制的手段侵犯他人的极端 行为,通常与血腥、武力密切相关。 而媒介 报刊等媒体含 有或刊载暴力内容,并对人们的正常生活 造成某种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
能感受得到的伤害,也包含潜在的心理上 的伤害,而有些负面影响不一定是在现场 就可以发现的,或许是经历一段时间之后 才会显示出来。
这正是笔者研究的出发点。 与电视暴 力对儿童的影响等的研究不同, 笔者认 为,一段时间内媒体对某件事情的过度集 中报道,比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即便报 道的内容中完全没有显性或隐性的暴力 因素,并且出发点都是出于对社会高度的 责任意识,比如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就业 信息, 报道他人的成功之路以资借鉴,或 者是对处于懵懂状态的毕业生进行职业 生涯的规划等,但所有这些预期完全有可 能达不到目标,相反累积的报道还会形成 一定的媒体暴力,给已经毕业或即将毕业 的大学生,以及相关人群带来不可承受的 压力。
四、从研究中看媒介暴力的异类传播 效果
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研 究中,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 传播只要对一些问题给予重视、 集中报道,并忽视或掩盖对其他 问题的报道, 就能影响公众舆 论。而人们则倾向于关注和思考 大众传播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 并按照大众传播给各个问题确 定的重要性的次序,分配自己的 注意力。
编校:杨彩霞
新闻爱好者 13
12 新闻爱好者
XINWEN AIHAOZHE 2009·10(上半月)
传媒观察
积极的报道,却掩饰不住实际就业岗位稀 缺的尴尬。
自主创业以及低标准就业成为大学 生就业的主流。 在这两份报纸有关求职的 正面报道中,青年报“大学生回乡种出花 样生活”、“与其城里混, 不如回家办个养 猪场”、“大学生草根创业脸谱”以及“金志 武不当教师当猪倌”等四则报道,无一不 是自主低标准创业的典范。 而教育报的五 则成功就业的报道,要么就是当“卖饭郎” 的低标准就业,要么就是在相关政策援助 之下终于“顺利”就业。 同时在两份报纸的 “就业指导”内容中,鼓励学生“放低标准, 摆正位置”也成为主流的观点,除了“用信 心、用智慧引导自己、武装自己”外,“调整 自己的收入预期”与“生存底线选择”都成 为“就业指导”的热点内容。
三、研究结果分析 大学生就业成为近期媒体关注的焦 点 。 单 纯 从 数 量 上 来 看 ,3 月 25 日 《中 国 教 育 报 》 所 报 道 的 新 闻 或 消 息 总 数 为 47 条,其中涉及大学生就业信息的 有 24 条 , 后者占前者的比例为 51%;从版面大小来 看, 这一比例约为 74%。 而 3 月 23 日的 《中 国 青 年 报 》, 从 数 量 上 看 , 这 一 比 例 是 25%;从面积上看,则约为 24%。 即便排除 教育报本身定位方面的局限性,单纯从青 年报本身的倾向性来看, 能够花 费 近 1/4 的版面来报道同一内容的事件,不论从何 种意义上来说,都显示了媒体对该事件极 大的关注度。 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在两份报 纸中,相关的政策及就业指导等空洞性内 容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而真正涉及大学生 就业的案例却少而又少。 正面的、求职成 功的或者说是有利于求职者的消息,教育 报总共报道了 5 例,青年报为 4 例;而负 面的、求职失败的或者说是不利于求职者 的消息,教育报总共报道了 2 例,青年报 为 2 例。 单纯从数据上看,似乎成功远远 大于失败,但是真正求职成功的,要么就 是 “大学生周凡当上卖饭郎”, 要么就是 “与其城里混, 不如回家办个养猪场”,尽 管报纸对这种择业方向都进行了肯定和
二、研究过程 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法, 随机抽取了 2009 年 3 月 23 日 的 《 中 国 青 年 报 》 以 及 2009 年 3 月 25 日 的 《 中 国 教 育 报 》 两 份 报纸,对报纸中涉及的大学生就业内容进 行了比较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比较 的内容仅仅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而排除其 他任何人等, 比如农民工等人的就业问 题。 比较的项目包括报纸每个版面中有关 大学生就业的内容、相关内容属于何种类 别,以及该内容在数量和面积上分别占该 版的比例四大项。 其中,“类别”指的是相 关的就业报道属于何种性质,综合近期媒 体报道的倾向和特点,笔者将其归结为以 下五大“类别”: 1. 如 果 是 国 家 或 地 方 出 台 的 相 关 促 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则将其定为“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