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和研究
葛根素的现代分子药理学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葛根素的现代分子药理学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0f17bc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c.png)
甘肃医药2020年39卷第8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0,Vol.39,No.8葛根为临床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葛根具有解肌退热、升阳透疹,生津止泻的功效,葛根素是葛根本属的特有成分且含量最高[1]。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素具有调节心脏代谢、保护神经细胞、降血糖及抗炎等作用,其中以维护心脑血管健康的作用尤为显著,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2]。
深入了解葛根素的现代药理学作用机制,可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以进一步深入扩展其临床应用价值。
1葛根素现代药理学作用机制1.1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1.1.1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s )的异常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介入后再狭窄等血管增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而降低VSMCs 异常增殖可有效地缓解该类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有研究表明[3],葛根素可抑制同型半胱氨酸所诱导的VSMCs 增殖,其浓度在10-7~10-5mol/L 时,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并对VSMCs 增殖周期中S 期及G0/G1期细胞均有抑制作用,提示葛根素抑制VSMCs 增殖作用与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葛根素对VSMCs 增殖抑制作用与抑制凝血酶受体mRNA 表达及c-fos 与bcl-2基因表达有关[4],但宁尚秋等[5]通过实验发现,葛根素可有效地降低细胞核抗原表达,从而减少VSMCs 增殖。
因此葛根素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其对VSMCs 增殖抑制作用有关,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可能是通过对上述通路的抑制而发挥作用。
1.1.2内皮功能保护作用。
血管内皮功能不全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改变。
动物实验表明[6],葛根素能明显降低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 ,Ang )Ⅱ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水平,减轻Ang Ⅱ引起的动脉内膜增厚和心肌细胞肥大,削弱动脉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避免内皮功能及靶器官的损伤;同时能改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逆转Ang Ⅱ引起的蛋白量变化,其机制可能和自身抗氧化及上调p-e NOs 的作用有关。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解析及临床应用分析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解析及临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7c6a7add3383c4bb4cd2f6.png)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解析及临床应用分析目的研究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83例心脑血管病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丹参组和葛根素组两组。
丹参组以常规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葛根素组以葛根素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
结果葛根素组相比于丹参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似(P>0.05);治疗后葛根素组相比于丹参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
结论葛根素用于心脑血管病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情况,作用安全,值得推广。
标签:葛根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效果葛根为甘葛藤干燥根本或豆科植物野葛,有生津、退热和升阳止泻作用,对治疗发热、眩晕、热痢以及消渴、头痛等症状有良好作用。
其中,葛根以异黄酮为主要有效成分,属于活性成分,药效活性强,药理作用复杂,在多年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其对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效果确切[1]。
本研究对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83例心脑血管病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丹参组和葛根素组两组。
42例葛根素组患者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65.17±2.75)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67±1.32)年;体重41~82 kg,平均体重(63.74±1.25)kg;心血管疾病15例,脑血管疾病27例。
41例丹参组患者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5.26±2.14)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8.62±1.35)年;体重41~82 kg,平均体重(63.15±1.24)kg;心血管疾病16例,脑血管疾病25例。
葛根素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及存在问题分析
![葛根素制剂的药理和临床应用及存在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317c0752ea551810a6873d.png)
p oo y a d p t o o y d r g a o t ss b ne a t g wi t f sn h l g n ah lg u n p po i y i t r ci t mi u i s i n h o
医 研 杂志 2 2 月 学 究 0 年1 第4卷 第1 1 1 期
了葛根 素对 重 症 急 性 胰腺 炎 ( A ) 损 伤 的保 护 作 SP 肺 用 , 果表 明葛 根 素对 急 性 胰 腺 炎 有 一 定 的治 疗 作 结
用 , 有效减 轻 重症 急性 胰腺 炎大 鼠胰 腺及 肺组 织 的 能 病 理性 损 伤 , 降低血 清 和肺组 织 中磷 脂 酶 A 、 肿瘤 坏 死 因子 ( N T F一仪) 白细 胞 介 素 一1 I 、 (L一1 、 ) 白细 胞 介 素 一 (L一6 水 平 。有 研 究者 研 究 证 实 葛 根 素是 6I ) 治疗 慢 性 肺 心 病 急 性 发 作 期 的 有 效 药 物 之 一 … 。
用 度低 , 兔 和 大 鼠体 内 的 绝 对 生 物 利 用 度 约 为 在 5 ~ % , 口服葛 根 素 的生 物 利 用度 更 低 , 绝 对 % 6 犬 其 生 物利 用 度 约 为 3 , 葛 根 素 往 往 通 过 注 射 给 % 故 药 。 目前 , 根 素注 射 剂是 临 床 上应 用 最 多 的一 葛
2 1 2 1 :8 0 0, 4( ) 1 3—1 8 8 ( 收稿 :0 1— 6一】 21 0 5)
葛根素的功效与作用
![葛根素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126114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8.png)
葛根素的功效与作用葛根素,又称为大豆异黄酮、大豆苷元,是大豆中的一种天然植物雌激素,具有广泛的保健与药用价值。
葛根素是一种类黄酮化合物,可从大豆中提取得到,并且被证明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首先,葛根素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研究表明,葛根素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葛根素还可以减轻血管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其次,葛根素具有抗氧化作用。
葛根素可以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
研究发现,葛根素可以减少脑、心脏、肾脏等组织器官的氧化损伤,并且能够延缓机体的衰老过程。
此外,葛根素还可以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
第三,葛根素具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
研究表明,葛根素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减少神经元的死亡,改善记忆和学习能力。
此外,葛根素还可以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神经元的氧化损伤,从而对中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此外,葛根素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葛根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阻断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从而减少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发现,葛根素对乳腺癌、肺癌、胃癌、大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对肿瘤的耐药性也有一定的逆转效果。
此外,葛根素还具有抗炎作用、降血糖作用、降脂作用、保护肝脏作用、抗菌作用等多种药理效应。
例如,葛根素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葛根素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总之,葛根素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的保健品和药物成分。
它可以保护心脑血管、抗氧化、保护神经系统、抑制肿瘤等,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等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
中药注射液葛根素治疗早期糖尿病临床观察
![中药注射液葛根素治疗早期糖尿病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962ae7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9.png)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观察
总结词
葛根素注射液在早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轻微。
详细描述
在临床观察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皮疹等,但发生率较低且症状轻微,多数患者 可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或死亡病例发生。
04
结论与讨论
Chapter
研究结论
总结
根据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在治疗早期糖 尿病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同 时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反应。
通过使用葛根素注射液,早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胰 岛素抵抗指数均得到明显改善,促进胰岛素分泌并降低胰岛 素抵抗的不良影响。
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变化
总结词
葛根素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和血压等代谢指标具有积极的影响。
详细描述
与常规治疗相比,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总胆固醇、甘油 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此外,还 能够降低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水平。
中药注射液葛根素治疗早期糖尿病
临床汇报观人: 察
日期:
目录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 临床观察结果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Chapter
早期糖尿病的危害
01
02
03
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脏受 损,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 衰竭。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 的风险较高,如冠心病、 心肌梗死等。
观察指标与评估方法
观察指标
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水平、 肝功能等。
评估方法
采用生化分析法检测血糖、胰岛 素抵抗、血脂水平、肝功能等指 标,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葛根素结构式
![葛根素结构式](https://img.taocdn.com/s3/m/6c3de23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b.png)
葛根素结构式简介葛根素是一种从葛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保健品领域。
葛根素结构式是用化学式的方式来描述葛根素的分子结构。
本文将深入探讨葛根素的结构式以及与其相关的研究成果。
葛根的简介葛根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其学名为Pueraria lobata。
它被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并且被用作传统草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葛根被认为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包括止咳化痰、降压血脂、抗炎等作用。
葛根素的提取与分离葛根素是从葛根中提取和分离出来的,其提取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采集葛根:选择新鲜的、质地坚实的葛根进行采集。
2. 清洗处理:将采集到的葛根进行清洗并去除杂质。
3. 研磨粉碎:将清洗好的葛根研磨成细粉。
4. 萃取:采用合适的溶剂对葛根进行提取,一般常用的溶剂有乙醇、水等。
5. 分离:利用适当的分离方法,如薄层层析、柱层析等,分离出葛根素。
葛根素的化学结构葛根素的化学结构可以用以下结构式表示:结构式葛根素的分子式为C21H20O9,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
它的结构中包含苷基和苷基葡萄糖两部分。
苷基是指由糖基(糖苷)与其他有机化合物连接而成的结构。
葛根素中的苷基部分来自于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葛根素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它被认为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
以下是葛根素的一些主要药理活性及其相关研究成果:1. 抗氧化作用葛根素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氧化反应。
研究发现,葛根素可以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
2. 抗炎作用葛根素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炎症相关疾病的症状。
研究表明,葛根素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和活性,发挥其抗炎作用。
3. 促进心血管健康葛根素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葛根素可以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等,从而促进心血管的健康。
4. 降血脂作用葛根素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和吸收,从而减少血脂水平的升高。
现代医学研究:中药葛根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现代医学研究:中药葛根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3430f2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b.png)
现代医学研究:中药葛根的药理作⽤与临床应⽤
葛根为⾖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燥根,主要产于辽宁、河北、河南等
地。
葛根性凉,味⽢、⾟,具有解表退热、⽣津、透疹、升阳⽌泻等功效。
其主要化学成分有
葛根素、葛根素⽊糖甙、⼤⾖黄酮、⼤⾖黄酮甙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具有改善⼼脑⾎
管循环,降糖、降脂,解痉等作⽤。
葛根现代药理及临床应⽤⼴泛,疗效确切,值得⼤⼒开发。
其化学成分复杂,但⽬前对其成分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且作⽤机理的研究尚不够深⼊。
因此,应进⼀步深⼊研究葛根的活性成
分,阐明作⽤机理,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研究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d696016c175f0e7cd1376e.png)
症大 鼠血 压和 产生 调节 血脂 的作用 ,并 改善 糖耐 量 ,呈现 一定 的
l _ 7 保 护肝 细 胞作用 :葛 根素 可通 过抗氧 化 、有效 清 除氧 自
量 效关 系。葛 根素 可提 高胰 岛素 抵抗 大 鼠脂肪 细胞 G L U T 4蛋 白表 由基 、减轻 对 肝细 胞的 损害 、保护 肝 细胞 的完 整性 等途 径 ,对有 达水平 , 且 能够 改善其 转位机 制 , 从 而加 强葡 萄糖 的摄取 和利用 。 机 磷农 药 中毒 时的肝 脏起 保 护作用 。因此 可用 于有机 磷农 药 中毒 1 . 2 改 善微循 环作用 :慢性 缺氧 损伤 可导 致心肌 酶及 超微 结 的辅助 治疗 。对 酒精 中毒 患者 ,葛根 素有 明显减轻 头晕 、头痛 、
增加 。 与对 照组 比较 , 使 冠心病 患者 的血 浆胰 岛素浓度 减少 。 所 以, 黄 嘌 呤氧化 酶 系统 、H O 。 及紫 外线 照 射三 种方 法 引起 的细 胞膜 脂
葛根 素在 治疗 高血 压 的同时 ,能逆 转左 心 室肥 厚,改 善左 心室 舒 质 过氧化 产物 丙二醛 的生成均 有抑 制作用 , 其作 用呈剂 量依赖 性 。 张功 能和胰 岛素抵 抗 ( I R ) 。葛 根素 亦具 有 降低胰 岛素抵抗 综合 所 以, 葛 根素对 自由基 引起 的细胞膜 脂质 过氧化 损伤有 防护作 用 。
人血 压显 著下 降 ,左 室质 量指 数较 治疗 前减 低 ,舒 张 期末 室间 隔 物 质具 有较 强 的抗氧 化 作用 ,可 以阻 断脂 类 的 自动 氧化 过程 ,能
保护生 物膜不 受氧化 损伤 。 葛根素 对黄嘌 呤 、 厚度和 左心 室 后壁 厚度变 薄 ,左心 室舒 张末 内径缩 小 ,射血 分数 有 效地பைடு நூலகம் 除氧 自由基 ,
葛根素代谢产物
![葛根素代谢产物](https://img.taocdn.com/s3/m/503e64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0.png)
葛根素代谢产物葛根素是一种来自于葛根的天然植物化合物,被广泛用作保健品和药物。
它具有多种生理活性,通过代谢产物发挥作用。
本文将探讨葛根素的代谢产物,并介绍它们的生理功能和药理作用。
葛根素是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它在体内经过一系列代谢反应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首先,葛根素被代谢成为葛根苷。
葛根苷是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化合物,它可以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并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葛根苷还可以促进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血压。
葛根素的另一个代谢产物是葛根皂苷。
葛根皂苷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研究还发现,葛根皂苷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抗癌活性。
此外,葛根皂苷还能抑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葛根素还可以代谢为葛氏黄素。
葛氏黄素是一种强效的抗衰老物质,它可以减少皮肤的皱纹和色斑,使皮肤更加年轻和健康。
此外,葛氏黄素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除了上述代谢产物,葛根素还可以生成其他一些活性化合物。
例如,葛根素可以代谢为黄酮类化合物,如葛根黄酮和葛根黄酮苷,它们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
此外,葛根素还可以产生类黄酮化合物,如葛根甙和葛根甙苷,它们具有抗血栓和抗过敏作用。
葛根素的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药理作用。
它们可以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等。
这些作用使得葛根素成为一种重要的天然药物资源。
未来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探索葛根素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为葛根素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同时,应加强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估,确保葛根素及其代谢产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葛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葛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ac91c25aa00b52acfc7caec.png)
葛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1、概述葛根又名鸡齐、鹿藿等,为豆科藤本植物野葛的干燥根,自古以来主作中药,葛根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有葛根素、葛根黄酮类、三萜皂苷类、香豆素类及葛酚苷类化合物。
其在增强免疫力、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血糖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对突发性耳聋、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和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也有特殊功效。
本文综述了葛根的药理作用以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葛根提供更广泛的途径和理论依据。
2、药理作用文献报道葛根具有多种药理作用,Zhang [1]等对52只冠状动脉结扎大鼠随机分组,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治疗组和对照组,30天后观察血管密度、梗死面积以及VEGF等的表达情况,表明葛根素可通过诱导治疗性血管的生成,对缺血心肌产生保护作用;葛根黄酮、大豆苷元和葛根乙醇提取物对乌头碱等所致的心律失常有明显对抗作用[2];葛根对正常和高血压动物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静脉注射葛根素、总黄酮等均能使正常狗的血压短暂而明显的降低;口服葛根水煎剂、酒浸膏或口服葛根素对高血压狗有一定的降压作用[3];葛根黄酮具有较好的抗凝血作用,可不同程度地抑制ADP诱导的鼠血小板聚集[4];体外肿瘤试验表明:葛根提取物对H22肝癌腹水型、EAC腹水瘤、S180肉瘤腹水型均有抑制作用;体内抗肿瘤作用也初步表明:葛根对Lewis肺癌、S180、H22肝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且未表现出细胞毒样性质[5];朱庆磊等[6]研究表明葛根能清除超氧阴离子,抑制过氧化氢引起的红细胞溶血和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保护乳头肌免受超氧阴离子的损伤,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并能预防性对抗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引起的氧化性损伤。
3、临床应用3.1 冠心病心绞痛李亚萍[7]用葛根素治疗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现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心电图改善,具体方法是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葛根素400mg,对照组给予天门冬氨酸钾镁40ml,治疗组总有效率96.7%。
葛根素药理作用机制探讨及临床应用
![葛根素药理作用机制探讨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fabea4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0.png)
葛根素药理作用机制探讨及临床应用一、本文概述葛根素,作为一种来源于传统中药材葛根的有效成分,近年来在医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机制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使得葛根素成为了医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葛根素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我们将从葛根素的化学结构出发,解析其分子特征,为进一步理解其药理作用奠定基础。
随后,我们将重点分析葛根素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以及这些作用背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我们还将对葛根素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领域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以期全面展现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全貌。
在临床应用方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葛根素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情况,包括其在治疗感冒、咳嗽、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中的疗效。
我们还将关注葛根素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尤其是在抗肿瘤、抗氧化应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葛根素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认识,为其在未来的医药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葛根素的药理作用机制葛根素,作为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广泛存在于葛根等植物中,近年来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药理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葛根素在心血管系统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保护作用。
它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同时,葛根素还能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有效缓解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其机制可能与葛根素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有关。
葛根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葛根素还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多种炎症性疾病如肺炎、关节炎等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葛根素还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葛根素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它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脑功能,对治疗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老年痴呆等具有一定的潜力。
葛根素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作用
![葛根素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800adedc8d376eeaeaa3140.png)
葛根素是中药葛根 的主要 有效成分之一 , 葛根素化学名为 4 , 7一 二羟基 一 8 素可显著减少缺氧性 内皮细胞凋亡 , 此作用部分通过抑制 C a s p a s e 一 3的表达而 1一 3 d 一葡萄糖基异 黄酮, 分子式为 C 2 1 1 : 1 2 0 0 9 , 相对分子质量为 4 1 6 , 呈 白色针 实现葛根素具有保护 、 修复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 阻止动脉 粥样硬化 , 防止 血栓形 状结晶 , 微溶于水 , 可溶于丙酮、 D M S O等有机 溶剂 中, 其 溶液呈无 色或微 黄色。 成 的作用 。 葛根素药理作用广泛, 常用于 治疗心血 管疾病 , 并 取得 了一定 的J 』 缶 床 效果。现 3 .非内皮依赖 性舒 张血管作 用 就其对心血管系统的药 理作用阐述 如下 。 3 . 1 减少钙离子 内流。葛根素能舒张 由苯 肾上腺素 ( P E) 预收缩 的血 管环 ,
曼 2 0 t 4  ̄ F - i 薹 望
蔡 媛 珍
( 浙 江 省 东阳 市 中 医院 浙 江 东 阳 3 2 2 1 0 0 )
【 中图分类号】 R 4
药物与临床
葛 根 素 在 治 疗 心 血 管疾 病 中 的药 理 作 用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 6 3 2 — 5 2 8 1 ( 2 0 1 4 ) 0 8
率, 降低 心肌耗 氧量 。 肌超级化 , 产生舒张血管作用 。 4 改善血液流变 、 抗 血 栓 及 抗 凝血 的作 用 1 . 3扩张冠状血管 , 改善正常和缺 血心肌代谢 。葛 根素明显扩 张冠状血管 , 可使正常及痉挛冠状血管扩张 , 作 用随剂量增加 而加强。葛根素 注射狗冠状 动 高尔等L j 研究发现 , 正 常雄性 家兔静 注葛根 素 ( 3 0 m g / k g ) 3 0 m i n后 , 红细 脉及静脉 , 均能使冠状血管 血流量 增加 , 血管 阻力降低 。给大 鼠腹腔 及皮下 注 胞 比容、 全血 比黏度 、 血浆 比黏度、 全血还原 黏度 、 红细胞 电泳 时间、 血 沉等 血液 射葛根酒浸膏 , 腹 腔注射其 水煎剂 及葛根 中提出 的结晶 , 对垂 体后 叶素所 引起 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此外 , 葛根 素还 可明显抑制 凝血酶原诱 导的血 小板 的心脏缺血反应均有保护作用。 中的 5一 H T释放 , 对急性瘀血模型大 鼠的红细胞 和血小板 的聚集性产生 抑制作 1 . 4抑制动脉硬化 , 促使血管软 化 , 改善脑循环 。葛根素 能降低糖 尿病大 鼠 用, 延长大鼠体 内血栓形 成时间和 凝血时 间, 具有 明显 的抗血 栓形 长大 鼠体 内 的甘油三脂 、 胆 固醇、 低密度脂 蛋 白、 糖化血 红蛋 白和糖化 低密 度脂蛋 白 , 升高 血栓形成时间和凝血时间 , 具有 明显 的抗血栓形 。 高密度脂蛋 白, 降低 主动脉基膜粘连蛋白 B 1 m R N A表达 , 具有确切 的主动脉保 综上所述 , 葛根素在 心脑 血管 系统疾病 的治疗 中发挥重要 作用 。其 毒副作 护作用 。此外 , 葛根素还具有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作用 。 用小 , 安全有效 , 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是很有 发展 前途的药物。 1 . 5抗心律失常 。苗维纳等 2 J 推测 葛根 素在 细胞 水平 上可能是 通过 抑制 延迟整流钾通道来延长 A P D 5 0和 A P D 9 0 , 延长心肌 细胞有效 不应 期, 发 挥其抗 参考文献 心律失常 的作用 。郭晓钢等 l 3 J 发现葛根 素可 以抑制大 鼠心室肌 细胞 的 L一型 [ 1 ] 陈沪生 , 王培仁 , 邵建华 , 等. 葛根素的 降压效果及其机理 的研 究[ J ] 山东 医 钙离子通道 电流 , 使 L一型钙通 道的电流 一电压 ( I —V ) 曲线 上移 , 提示 葛根素 科 大 学 学 报 ,1 9 8 7, 2 5 ( 3) :2 8 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 与抑制 L一型钙离子 通道 电流有关 。邓 春玉等 4 J 应用 [ 2 ] 苗维纳 , 沈 映君, 曾晓荣 , 等. 葛根 素对豚 鼠心 室肌 细胞钾 离子通道 的影 响 膜片钳全细胞记 录技术研 究葛根 素, 结果 表 明葛 根素能 明显增 加钠通 道 电流 , [ J ]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 2 0 0 2 , 1 8 ( 2 ) : 1 5 5 —1 5 8 但对失活和复活 曲线无 明显影响 。不 同浓度 的葛根素 均能延 长豚 鼠乳 头肌细 [ 3 ] 郭 晓钢 , 陈君柱 , 张雄 , 等. 葛根 素对大 鼠心肌细胞型钙 离子 通道 的影 响[ J ] . 胞动作 电位 时程 ( A P D ) , 能 抑制延迟 整流钾 电流 , 这是其 抗心律失 常 的电生理 中国中药杂 志, 2 0 0 4 , 2 9 ( 3 ) : 2 4 8— 2 5 1 机制 [ 。 [ 4 ] 邓春玉 , 林曙光, 钱卫 民, 等. 葛根素对大 鼠心 室肌细胞钠通 道的影响 [ J ] . 岭 2血 管内皮保护作 用 南 心血 管病 杂 志 , 2 0 0 5, 1 1 ( 2) : 1 2 9—1 3 2 研究发现 J 葛根 素通过 非 内皮 依赖途径 引起血 管舒 张 , 1 0 1 x m o l / L的葛根 [ 5 ] 陈悦, 黄霞, 卫琮玲. 葛根素对豚 鼠乳头肌 动作 电位及延 迟整流钾 电流 的影 素, 能 明显增强 硝普 钠诱 导的舒 血管 作用。而 加入一 氧化 氮合酶 抑制剂 L— 响[ J ] . 中国医学杂志 , 2 0 0 6 , 4 1 ( 1 O ) : 7 4 7— 7 4 9 . N A ME或用 T r i t o n X破坏 内皮细胞后 , 该作用并未受 到影 响。另一方面 , 通过促 [ 6 ] 石瑞 丽, 张建军 葛根 素对缺氧 性血 管内皮 细胞凋亡 的保 护作用[ J ] . 药学学 进 内皮恢 复功能, 增强 P G l 2合成酶活性 , 葛根素能抑制血小板凝聚 , 纠正血栓素 报。 2 0 0 3 , 3 8 ( 2 ) : 1 0 3— 1 0 7 ( T X A 2 ) / P G I 2的 比值 _ 6 J , 扩张外周 血管 , 改善微 循环 , 进一 步保 护血管 内皮 功 [ 7 ] 高 尔, 谭 爱美, 刘振威 , 等. 乳化 葛根素对 家兔血 液流 变性和微 循环 的作 用 能 。另外 , 葛根索还能使 内皮细 胞羟脯氨 酸代谢减 慢 , 使 内壁的 胶原 和胶原含 [ J ] . 中国微循环 , 2 0 0 4 , 8 ( 5 ) : 2 9 1 — 2 9 2 量相对减少 , 可防止血小板黏附 、 聚集 和血栓形 成。石瑞 丽等 _ 0 J 研究 发现葛 根
葛根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葛根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aecfcce6bd97f192379e9be.png)
葛根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本研究主要根据文献检索和作者的实践所得,对葛根的来源、主要化学成分葛根素、葛根总黄酮、大豆甙元的解热、解毒、止泻、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松弛血管平滑肌、降血糖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用于治疗发热、腹泻、冠心病、心肌缺血、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有限的归纳与整理,以方便医务人员在今后的医疗实践或社会生活中借鉴与参考,使葛根这一天然植物的药用价值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标签:葛根;药理研究;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中药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药学的实践总结,葛根的药理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途径和理论依据。
葛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异名鸡齐、鹿藿等。
为豆科藤本植物葛的根,味辛甘、性凉,具有解肌退热、升阳止泻、发表透疹、生津止渴等功效。
葛根的药效成分主要是葛根素、葛根总黄酮、大豆甙元[1]、三萜皂苷、乙酰胆碱等[2]。
葛根醇浸液灌服,对菌苗所致的家兔实验性发热有较强的解热作用;葛根总黄酮注入颈内动脉后使麻醉犬的脑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表明有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的作用;葛根总黄酮、葛根素和大豆甙元能扩冠状动脉,并能对抗垂体后叶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改善其冠脉循环的作用;兔静脉注射葛根素40.8 mg/kg,能明显增加尿量,5~10 min尿量增加达最高,说明葛根素具有利尿作用[3];口服葛根水煎剂或酒浸膏或总黄酮和葛根素,对高血压狗有降压作用[4];口服葛根素能使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明显下降,说明葛根有降血糖作用[5];葛根素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6],具有确切的降血脂作用;葛根提取物对ESC瘤、S180肉瘤及Lewis 的肺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7];葛根中的大豆甙元对氯仿诱导的小鼠室颤、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率失常及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率失常均有保护作用,说明葛根具有抗心率失常作用[8]。
另外,葛根尚有解酒及改善学习记忆力的作用。
葛根素临床作用及疗效观察
![葛根素临床作用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113dfe0a5e9856a561260f6.png)
葛根素临床作用及疗效观察摘要】近年来通过药理实验研究,证明我国常用的中草药之一的葛根中含有多种活性药理成分。
主要有效成分为葛根素,化学名为4’7-二羟基-8-β-D-葡萄糖异黄酮。
1其药理作用为治疗头晕头痛,高血压,心绞痛和突发性耳聋等疾患。
具有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心率失常,降血糖,降血脂,益智,解酒,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及抗肿瘤等作用。
【关键词】葛根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用途葛根素其多种药理作用应用于临床,现将其临床用途如下:1 心血管系统治疗作用1.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0例。
男30例,女20例。
年龄35—70岁。
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
年龄为38—75岁。
两组均口服肠溶阿司匹林50mg,1次/d;消心痛10mg。
3次/d。
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用葛根素400mg加人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结果葛根素治疗组的疗效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另有报道,葛根素能抑制肾上腺素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作用。
1.2治疗脑梗塞将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
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
治疗组中用葛根素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共14d。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63.7%(P<0.05),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无继发出血等副反应,葛根素注射液能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中风血NO含量,降低ET含量,可能为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作用机理之一。
由此证明,葛根素具有改善脑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适用于脑梗塞的治疗。
2 治疗突发性耳聋随机抽取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分为3组,每组20例。
1组为葛根素组,2组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3组为联合组(1+2组)。
这3个组年龄、性别、发病至就诊时间及其伴随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
1组用葛根素注射液2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2组以1%利多卡因10ml加维生素B12注射液500μg星状神经节阻滞,1次/d;3组使用1组和2组方法联合治疗。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解析及临床用途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解析及临床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791b399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2.png)
139CH INA FO REIGN MEDIC AL TRE ATMENT 中外医疗药 物 研 究1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1.1 激素样活性作用根素作为一种弱雌激素,他能够通过与激素受体相结合,发挥雌激素效应。
当雌激素水平较高时,它占有雌激素受体表现出抗雌激素样作用;当源性雌激素水平较低时,它表现为雌激素促效剂作用。
1.2 降眼压作用葛根素具有广泛的β手提阻断和改善微循环的双重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眼压。
葛根素滴眼液可以使巩膜静脉突周围的小血管和收缩睫状肌扩张,改变滤帘结构,增加房水的排出,从而使眼压下降;并且可以直接阻断儿茶酚胺对分泌细胞的刺激作用,减少房水的生成,从而使眼压下降。
1.3 抑制蛋白非酶糖化针对蛋白非酶的糖化,葛根素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使丙二醛(MDA)含量得到有效的降低,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得到显著的增强,清除氧自由基。
所以,葛根素可能是中药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有效药物。
1.4 抗脑缺血作用葛根素可以对抗tACPD(反式-氨基环戊基-1,3-二梭酸)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在整体动物,葛根素预处理可以减轻tAC PD引起的脑组织水含量及Na +含量的增加,且能减轻tAC PD 引起的脑组织K +变化的趋势。
葛根素可以对抗tACP D(反式一氨基环戊基-1,3-二梭酸)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在整体动物,葛根素预处理可以减轻tACPD引起的脑组织水含量及Na +含量的增加,且能减轻t AC PD 引起的脑组织K +变化的趋势。
1.5 其他作用除了以上四种作用外,葛根素还具有对抗D一半乳糖的致老化作用、清除氧自由基和抗氧化性损伤、调节NOS活性使NO增高、降低血桨儿茶酚胺(CA)及内皮素(ET)的含量的作用。
2 葛根素的临床应用2.1 治疗高血压龚坚、滕秋叶将60例符合WHO确定的高血压诊标准的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葛根素治疗组每日进行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疗程为7d后。
7d后,通过分享数据对比分析,疗效以葛根素组为优。
葛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
![葛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51bc2e0e009581b6bd9eb62.png)
葛根素 4 0 g , 周一个疗程 ,观察 两组 心绞痛环节情况及心 电图改变情况 。结果 :①治疗组 心绞痛缓 解情 况显效 2 人 0m /4 d 8
(0 , 7 %)总有效 3 (75 ; 5人 8 .%)对照组心绞痛缓解情 况有效 1 3人( 25 , 3 .%)总有效 2 9人 (25 。②心 电图改善情况 , 7 .%) 治疗组 显效 2 6人(5 , 6 %)总有效 3 4人( 5 ; 8 %)对照组显效 1 (75 , 9人 4 .%)总有效 2 8人 (0 。两组结果 比较 P O0 , 7 %) < .5具有统计学意 义。结论: 葛根素是葛根的有效药 物成分 , 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 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 关键 词】 葛根素 ; 心绞痛 ; 冠心病
组 心绞痛缓解情 况显效 2 8人 (0 ) 总 有 效 3 7% , 5人 (75 ; 照 组 心 绞 痛 缓 解 情 况 有 效 1 ( 2 %) 总有 8 .%)对 3人 3 . , 5 效2 9人 ( 25 ) 心 电 图 改 善 情 况 ,治 疗 组 显 效 2 7. ; % 6人 (5 , 有 效 3 6 %)总 4人 (5 ; 照组 显 效 l ( 75 , 8 %)对 9人 4 .%)总 有效 2 人 (0 。两组结果 比较 P 00 , 8 7 %) < .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葛根 素可 以作用于血管 内皮细胞 ,促进血管内皮释放 内源
1 统计学方 法 : 3 计量资料 以( 。 +s 形式表示 , ) 应用 S S PS 1. 1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组间差异的 比较采用 t 检验 , < . P0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2 结 果
性N O,使血管 扩张 ,葛根素还可 以纠正病理性 E T增加 , PI G2减少 和 T A X 2的增多 , 除毛细血管 痉挛 , 解 从而改善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68a6c42cf84b9d528ea7a99.png)
基 酸 和 多种 微量 元 素 葛根 素 为葛 根 中提 取 的 一 种 异 黄 酮 类
化合 物 , 文 名 为 P ea n 又 名 普 乐 林 . 学 名 为 4 7 二 羟 英 u rr . i 化 .- 基一 一 — 一 喃 葡 萄 糖 醛 基 异 黄 酮 , 子 式 为 C . 。 分 子 8BD 吡 分 , 0, H 量 为 4 63 ( 结 构 式 如 图 1 根 素 具 有 扩 张 冠 脉 和 脑 血 1. 其 7 )葛
血 有保 护 作用 淑霞 等目 用 腹 腔注 射链 脲 佐菌 素 (5 gk 刘 采 6 m .g)
诱 发 大 鼠糖 尿病模 型 . 日腹腔 注 射葛 根素 注 射液 . 1 每 共 6同 对 葛 根素用药 组 的肾皮质蛋 白表达进行 测定 . 现肾皮质 M - 0 发 MP 1 、 T M - mR A蛋 白的表 达降 低明 显 f< . )I 型胶 原及 L Ipl N P0 5 . 0 V N表
耳 聋 等 疾 病 。 药理 作 用主 要 为 : 脏 器组 织 的保 护 、 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 、 善 血 液 流 变 学指 标 、 控 骨代 谢 、 制 钙 超 载 、 其 对 抗 改 调 抑
降 眼压 、 激 素 样 作 用等 : 雌 葛根 素 资 源丰 富 , 格 低 廉 , 价 药理 活 性 强 , 效 明 确 , 床 应 用 前号 广 阔 药 临 今 后 对 其研 究 应 着重 于
减轻 示 葛 根素 对 恼 缺 血 损伤 有 保 护 作 用 提 223 抗 肝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 李 涛 等 1 大 鼠 建 立 全 肝 缺 血 .. 9 ] 用 再灌 注模 型 . 血前 1 m n经静 脉 注 射 葛 根 素 , 现 葛 根素 组 缺 0 i 发 反 映 肝 损 害 的指 标 AL E 一 、 A 和 细 胞 总钙 均 较 对 照 组 T、 T 1 MD
葛根素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葛根素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282c2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b.png)
葛根素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7-01T01:30:38.92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0期作者:尹双萍[导读] 葛根素是一种来自于豆科植物葛根中的成分,在冠心病、肾病等疾病中应用较多。
尹双萍承德市隆化县医院 068150摘要:葛根素是一种来自于豆科植物葛根中的成分,在冠心病、肾病等疾病中应用较多。
而其主要来源于葛根的干燥根,也被称之为野葛,在《药品化义》中对其的认知是它的根能够甘主散表,用两三钱的葛根素就能够治疗肌肉处存在的疾病,葛根的味道甘苦,性心凉,对于伤寒、发热等症状能够有效的缓解,鼻干口燥,眼睛痛失眠等情况。
从葛根的干燥根中提出的物质目前被制作成注射剂、胶囊、滴眼液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深受医疗人员、患者的喜爱,特别是在糖尿病、眼病中效果良好。
关键词:葛根素;药理学;临床应用第一章葛根素的药理学的研究进展1.1 葛根素的药理学介绍葛根这类植物中含有八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能够清热解毒、扩张血管,抗癌等效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葛根素对于人体来说,能够有效的降低血浆内的皮素及血小板表面的活性,对于血小板而言能够有效的抑制其聚集、黏附,从而降低其胆固醇、血脂等;其次葛根素对于人体而言能够促使其血管的扩张,改善血管内细胞功能;当然对于人体冠状动脉而言能够得到扩张,加大其血流量,从而有效的改善人体缺血区的血流情况,从而保障心肌耗氧量,提供氧的供应量。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葛根素还能产生一种较为强劲的β受体阻断作用,且能够有效的抑制急性心脑缺血发作,导致体内NO(一氧化氮)酶的重新合成,提高了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正常机体中的生物活力,导致含有CA2+在神经细胞腔内得到抑制和堆积,从而对正常脑神经组织中继续发挥起着较好的神经保护的功能,使各种急性脑梗死灶得到尽可能多的抑制减少;并且还可以通过使东莨菪碱所引起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出现障碍的情况变得更好。
葛根素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葛根素的功能主治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84323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e.png)
葛根素的功能主治与作用一、葛根素的简介葛根素是一种从葛根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葛根素的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抗氧化、抗衰老、抗炎以及调节血脂、血糖等多种作用。
二、葛根素的主要功能1. 抗癌作用葛根素含有丰富的异黄酮类物质,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并对多种肿瘤具有抗肿瘤活性。
研究发现,葛根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多种途径来抗癌。
2. 抗氧化作用葛根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机体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
氧化应激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葛根素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 抗炎作用葛根素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并且可以抑制多种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
葛根素可通过调节细胞信号通路的活性和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等机制发挥抗炎作用。
4. 调节血脂和血糖葛根素可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和调节脂肪代谢来降低血脂水平。
此外,葛根素还可以促进胰岛素的释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调节血糖水平,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葛根素的主要主治1. 肿瘤治疗葛根素对于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肿瘤的药物。
葛根素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等方式来减少肿瘤负荷。
2. 心血管疾病葛根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显著的效果。
葛根素可以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扩张血管,从而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3. 糖尿病葛根素可以调节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阻抗,具有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4. 神经系统疾病葛根素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5. 免疫系统调节葛根素可以促进机体免疫力的提高,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预防和治疗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四、葛根素的使用方法葛根素可以通过口服剂、胶囊、颗粒、注射剂等多种剂型进行使用。
葛根素的功能主治与作用是什么
![葛根素的功能主治与作用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199c9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4.png)
葛根素的功能主治与作用是什么1. 葛根素简介葛根素是从葛根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植物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2. 葛根素的主要成分葛根素是由葛根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混合物,主要包含以下成分: - 葛根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炎、解毒等功效。
- 葛根苷:具有调节血压、降血脂、抗菌等作用。
- 天然蛋白质:富含氨基酸,有助于促进肌肉修复和增强免疫力。
- 天然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对身体健康有益。
3. 葛根素的功能主治葛根素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葛根素对心血管健康的作用•降低血压:葛根素中的葛根苷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以帮助控制高血压。
•降血脂:葛根素中的葛根黄酮可以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改善血脂异常。
•抗血栓:葛根素中的成分可以阻止血小板凝聚,减少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的形成。
3.2 葛根素对抗炎作用•抗氧化:葛根素中的葛根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
•抗炎:葛根素中的葛根黄酮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症状和疼痛反应。
3.3 葛根素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改善认知功能:葛根素中的成分能够改善脑功能,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抗抑郁:葛根素中的葛根苷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3.4 葛根素对肝脏健康的保护作用•解毒:葛根素中的成分具有解毒作用,可以帮助肝脏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保护肝脏健康。
4. 葛根素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葛根素时,根据医嘱或产品说明进行剂量控制。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头晕、皮肤过敏等。
•对葛根素过敏者禁用。
5. 总结葛根素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丰富营养价值的天然植物成分。
其功能主治主要包括心血管健康、抗炎作用、神经系统保护以及肝脏健康保护等方面。
在使用葛根素时,需要根据医嘱或产品说明进行正确的剂量控制,并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姓名:XXXXXXXXXX学号:专业:临床医学年级:二○○九级层次:专升本完成日期:2011.7.23指导教师:XXXXXXXXXX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葛根素 (Puerarin)系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提取物,其化学名为 8-β- D葡萄吡喃糖 - 4, 7 二羟基异黄酮。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葛根素可通过抗交感样作用、钙拮抗作用及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扩张血管、降血糖、血脂、抗氧化,具有通络活血、抗氧化、益智作用。
本文将从药理作用及治疗心脑血管、糖尿病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健词:葛根素;药理;临床应用葛根素(Puerarin)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葛根素中含有六种黄酮成分,其化学名为 8-β-D葡萄吡喃糖- 4,7 二羟基异黄酮。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葛根素可通过抗交感样作用、钙拮抗作用及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扩张血管、降血糖、血脂、抗氧化,保护心、肝、肾等方面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具有通络活血、抗氧化、益智作用。
1. 药理作用1.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葛根素可明显扩张正常和痉挛的冠状血管,使血流量增加。
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加强[1]。
慢性缺氧损伤可导致心肌酶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并且与病情程度成正比,而葛根素注射液可明显减轻其改变。
其中有效成分黄酮苷,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使自律性降低,不应期延长,故在临床上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均能延长豚鼠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 (APD),并发现此作用是通过抑制外向整流 K+ 电流完成的。
马佳佳等[2]发现,葛根素呈现内皮依赖性舒血管效应,该作用与一氧化氮(NO)系统等有关。
其还能明显减少缺血引起的心肌乳酸的产生,降低缺血与再灌流时心肌的氧消耗量与心肌水含量。
1.2.改善肾功能葛根素可通过扩血管及抗凝作用来改善肾小球的血流供应及滤过,还能降低其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尿蛋白,降低血肌酐。
刘淑霞等[3]采用链脲佐菌素(65mg/kg)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
发现葛根素用药组肾皮质 MMP-10, TIMP-1 mRNA 蛋白的表达降低明显,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也说明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的肾结构和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1.3.解酒及肝保护作用张兆志[4]等用葛根素注射液对 90 例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并作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重度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葛根素,能使患者迅速清醒,缩短病程,且效果确切可靠,副作用小。
也有研究表明,葛根素能明显减轻中毒者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 ALT和 AST[5]。
此外,其可通过抗氧化等途径减轻对肝细胞的损害,因此可用于有机磷中毒的辅助治疗[6]。
1.4.促进骨形成有研究报道,葛根素具有减少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而在刺激子宫组织增生不良反应方面远较雌激素为轻-。
有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发现葛根素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分化,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 OPG、mRNA 的表达[7];对 ALP 活性也有较好的刺激作用,这就提示葛根素具有提高成骨细胞骨形成的功能[8]。
1.5.抗氧化活性作用葛根素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它可以阻断脂类的自动氧化过程,能有效地清除羟自由基(- OH),抑制红细胞膜、肝、脾、脑组织的氧化损伤,说明葛根素可用于生物膜免受氧化损伤[9]。
其通过抗氧化与提高 NO含量,可抑制在灌注后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肺损伤[10]。
此外,葛根素可抑制脂质过氧化物所致衰老退行性病变[11]。
1.6.降血糖、血脂作用及血粘度作用用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大鼠,结果表明其既可有效控制糖浓度,又可阻止蛋白糖基化的进程,减少血清糖基化物的形成,下调其受体表达。
提示葛根素有降低血糖、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血管发症的作用[12],还可在一度提高肺组织中 SOD的活性,从而减轻糖尿病致肺微和肺组织结构的损伤[13]。
此外,有实验表明它还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14],提示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能明显改善急性血淤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作用和抑制异常增高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2.临床应用1.1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高俊荃〔l2]将常规组给予消心痛10mg/次,3次/d;依那普利 5mg/次,2次/d;美托洛尔25mg/次,2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次,1次/d,治疗4周。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疗程。
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情况及心电图改善情况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5)。
陶向辉〔13〕等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治疗组59例,葛根素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ICAM-1、TNF的水平,而且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在传统治疗心绞痛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可使患者心绞痛症状减轻,运动耐量增加。
心电图改善明显,表明葛根素可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其心电图表现,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应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2治疗脑血管系统疾病章金梅[14]等将13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S例,治疗组静滴葛根素注射液与纳络酮,对照组静滴盐酸培他定注射液,治疗14d后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行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检查。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血液流变学参数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改善;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纳络酮能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改善血液砧稠度。
何俊标〔15]将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90例;治疗组50例给予葛根素静脉滴注,20d为一疗程;对照组4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静脉滴注,20d为一疗程。
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
葛根素注射液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理想药物之一。
褚长荣〔16〕将治疗组用葛根素注射液250ml静滴2次/d,共14d;同时口服天舒胶囊4片,3次/d,共12周。
对照组予5%葡萄糖液250ml+丹参注射液30ml静滴1次/d,共14d,同时口服天舒胶囊4片,3次/d,共12周。
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头痛持续时间分别为(20.31士1.23)h和(20.92士1.46)h,每月发作次数为(4.94士1.26)次和(4.86士1.39)次。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头痛持续时间分别为(n.31士2.23)h和(17.23士1.96)h,每月发作次数为(3.13士1.01)次和(4.52士0.94)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果表明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天舒胶囊具有协同作用。
对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
1.3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张云峰〔17〕等整理临床资料,统计应用葛根素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112例,治疗2周,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效果显效58例 (51.79%),好转42例(37.5%),无效12例(10.71),总有效率为89.29%;结论:二者联合能提高组织血液灌流量,改善缺氧状态,恢复周围神经有功能。
1.4治疗急性乙醉中毒及双硫仑样反应赵湘娥〔18〕将56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0例用纳洛酮与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治疗;纳洛酮组26例单用纳洛酮治疗。
观察2组患者症状消失和重症清醒时间。
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重症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纳洛酮组(尸均<0.05)。
结论:纳洛酮与葛根素注射液联用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有效药物,使用方便,作用迅速,疗效可靠,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葛根素作为葛根中含量较多的有效成分之一,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药效明确,安全低毒,临床应用广泛,且葛根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因此,葛根素的广泛应用研究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1]倪秀芹,李星,赵玲辉等.葛根素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梗死部位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12):968- 970[2]马佳佳,马恒,王跃民等.葛根素对大鼠腹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 (24):2231- 2234[3]刘淑霞,陈志强,何宁等.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MMP- 10 与 TIMP- 1 表达的影响[J].中草药,2004,35(2):170[4]张兆志,王利红,李广琪等.葛根素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 90 例临床疗效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6,15(2):143- 14[5]孙霞.葛根素治疗慢性酒精中毒 68 例疗效观察[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27:291- 292[6]杜艳秋,赵敏.葛根素对敌敌畏中毒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腹部疾病杂志,2005,5(6):408- 409 [7]郭辉,刘奕深.葛根素对大鼠成骨细胞代谢调控机制的实验研究[J].现代中医药,2008,28(1):48- 50 [8]藏洪敏,陈尹长,刘亦恒等.葛根素对成骨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4):1947- 1949[9]张元荣,蒋企洲.葛根素的抗氧化活性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5):92- 93[10]郝卯林,徐正价,王方岩等.葛根素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35(2):92-95[11]徐晓虹.葛根素抗 D- 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66[12]高俊荃.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天津医药,2009,37(l):67.[13]陶向辉,郑定容,周伟.葛根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09,6(7):81-82.[14]章金梅,曾宪恩.葛根素联合纳络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5):59一60.[15] 何俊标.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3):1.[16] 褚长荣.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3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3):4113.[17]张云峰,郭先科.葛根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 DPN112例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5(l):47-48.[18]赵湘娥.纳洛酮与葛根素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1):1464-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