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阅读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比较阅读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并参考有效教学方法,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进行
分析阐述。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比较阅读,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形式,触摸文字
内涵,最终打通阅读和写作间的通道富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比较阅读方法运用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运用于学习中,逐渐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又何曾不是今天与昨天的比较?在比较中,我们增长了知识。

通过每天的阅读,我们增长了
见识,同时也提高了阅读水平,提升自我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
生不仅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学会独立运用多种方法,使阅
读变得丰富有趣。

比较阅读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
也非常广泛。

本文将详细讲解几种课堂常用的比较阅读方法,望对后期教育工作者有帮助。

一、词语替换法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不经意间用其它词句替换原来的词句。

此刻,不要否
定自己的错误,而是静下心来,认真揣摩词句的意义。

每位作者在遣词造句时都
是非常用心的,每个词句出现在文章里,那是它最能表达作者当时的一种心境。

在反复阅读中,你更能体会作者的情感线路。

运用于小学阅读中,学生的理解能
力还不健全,教师可以通过此法,反复替换词语,让学生反复阅读后,发表自己
的感受、想法,并提出不同用语之间的差别。

这样反复下去,学生不仅能掌握原
有用词的意义,更能了解不同词语的不同用法。

在阅读的同时,掌握了基本语法
用词原则。

二、增减词语法
同样,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时难免会不经意间漏读一些词语或词句。

此时,也不要责怪自己的粗心大意,因为,或许自己的一时大意,能让你发现一两
种意境,是超出作者之外的意境。

我们会发现,一句话或一段话,我们删减一些后,不仅不影响句子的结构性,而且还会出现另一种意思。

所以,阅读过程中,
增减词语比较法,能让读者领会到不同的表达含义,更明白作者用词表达的深刻
含义。

增减词语比较法阅读,指导学生通过同一语句在去掉某一词语前和去掉某
一词语后的比较阅读来品味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三、语气替变法
在阅读中,好的朗读是带有丰富情感的。

运用不同感情去阅读,其表达的效
果会不一样。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的褒贬等感情色彩上领会作者
在课文语言运用中的妙处,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课文《珍珠鸟》中,有这样一段话:“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
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

词语“神气十足”本身是个贬义词,但用
在这里却刚好表现出小鸟的生气勃勃。

四、情景交融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情景,揣摩作者意境非常重要。

学生在
反复阅读过程中,结合作者写作情景,更能走入作者内心世界,体会文章的主旨。

例如诗句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
风雨潇潇的夜晚,鸟鸣不停,还能知道花落了多少。

这一静、一动的对比,让我
们领略春夜雨的凄凉,及作者内心的不平静。

五、断句比较法
阅读中,体现阅读功底的又一方法就是断句。

不同断句,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

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位置,能够起到不同的表达效果,所表达的情感及书面理
解都会因为标点符号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时特训》上有这样一句话:“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
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在“河”的前面有破折号后面又有感叹号,作者想表达什么?学生思考后茅塞顿开,原来作者在表达他见到河之后的满心喜悦——草原的心脏就是河。

结束语:在反复阅读过程中,通过不断比较法,我们可以在同一作者不同的
作品中,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的起伏,看到他们不平凡的经历。

也可以通过同一
作品的不同版本,发现不同作者的匠心独运。

更能在同一主题不同表达效果中,
体验作者的创作特点。

在对比阅读中,运用比较阅读中各种阅读方法,让学生更
加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体会文章的意境,表达作者内心世界。

并在理解文
意的同时,学生掌握了阅读技巧,提升了阅读能力;对语法知识上的运用,更是
拥有独到的见解。

参考文献
[1]朱绍禹庄文中主编《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从书.本国语文卷》.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

[2]何文胜《从能力训练角度论中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香港:香港文化教育出
版社,2012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4]陈怡《人教版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度
在职人员申请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0年,8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