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现状.docx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现状的分析(doc 8页)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现状的分析(doc 8页)计规范不完善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会计规范下生成的会计信息能否绝对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二是会计规范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是否达到了目前供给能力的顶点。
由于会计理论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绝对真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往往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追求。
另外,由于会计信息供给者的自我保护倾向、规范实际制定者有限理性的限制,制定出来的规范也总会存在着种种不足。
这种原因造成会计规范的不完全性,即便会计人员完全遵循了规范要求,所提供的信息质量也不可能100%地达到目前供给能力的要求,存在着失真情形。
(二)技术性失真。
技术性失真是指会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会计工作需要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技术性失真是否会发生依各国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在英、美等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高的国家,因技术性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概率一般较小,而在我国由于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很多人难以达到准则要求和实际会计工作的需要,技术性原因也会导致相当一部分会计信息失真。
(三)违法性失真。
违法形式真实指有关企业或个人故意违反法律规章制度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会计信息造假。
此种行为虽然并不都是以个人利益为目的,但具有欺诈的倾向,以蒙蔽股东、债权人或政府部门等。
最终会破坏会计的真实性,使利益关系人的判断和决策错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安全。
从以上三类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规范性和技术性失真主要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且这类信息失真由于没有明确的利益导向,所造成的危害也相对较小,也容易被发现和纠正。
违法性失真即会计信息造假则主要是由会计信息披露者主观因素造成的,有着通过操纵会计信息以便从中牟利的明确利益导向,其舞弊手段很难被发现,结果往往误导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决策,所造成的危害极大,也是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最主要原因。
本文关于我国情况的分析就主要是针对违法性失真而言的。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Word版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一、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真实性概述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后所提取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信息。
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赖以决策的基础,它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政府对微观企业的监控等都密切相关。
因此,会计信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的成效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影响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
因此,会计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等质量特征,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核心真实性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之一,它要求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数据可靠。
会计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是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各个方面做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经济决策的失误。
因此,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应有的质量特征被动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愈演愈烈,其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超出常人想象二、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特征与危害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核算主体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与会计核算主体的实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不符,会计信息资料缺乏应有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相关性,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利益方造成误导及损失,影响政府部门的宏观决策会计信息失真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两方面。
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人员依据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而产生的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情况。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危害及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危害及原因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贸易的日益繁荣,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会计信息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基础,对于企业的经济运行和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逐渐凸显,给企业经营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在当今社会,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企业往往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者通过虚假信息来掩盖真实的经营状况,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出现数据造假、隐瞒损益等行为。
这种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误导企业管理层做出错误的决策,还有可能影响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导致市场的混乱和不稳定。
面对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必须深入探讨其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蔓延,保障企业经济的稳健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
在本文中,将重点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危害以及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以强调其重要性。
1.2 问题提出在当今社会,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虽然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频繁发生。
而这种失真不仅会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造成市场的不稳定和社会的不公平。
我们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危害及原因,以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规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屡见不鲜。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可能会故意隐瞒部分财务信息,虚报利润或资产,以此来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还可能诱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破坏市场秩序。
一些会计人员在处理财务报表时可能存在不正当行为,也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和管理,以保障企业和社会的利益。
2. 正文2.1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在会计过程中出现虚假、错误或误导性的信息,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财务报表造假、资产负债表不平衡、利润数据虚增等。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危害及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危害及原因会计信息的失真是指企业在编制报表时,故意或者无意地对财务数据进行篡改、错误录入或遗漏,导致财务报表不真实、不准确的情况。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对企业和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管理层压力、道德风险、市场竞争压力、人为因素等。
本文将详细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危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会计信息失真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某些行业和企业中更加突出。
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压力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管理层的利益冲突、个人利益至上等因素,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在一些企业中,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而且一些企业还通过各种手段来掩盖和隐瞒实际的经营状况,使得外部利益相关者无法真实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不仅是个别企业的问题,而且已经对整个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些企业因为会计信息失真,导致投资者和股东的利益受损,一些企业因为违规会计行为而面临被监管部门处罚的风险。
这些都显现出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和社会带来的重大危害。
1. 投资者的损失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投资者的决策,导致投资者因为错误的信息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一些公司因为虚假的财务报表吸引了投资者的投资,但最终导致了投资者的损失。
特别是一些小型投资者往往没有能力对财务报表进行深入的分析,很容易被虚假的会计信息所欺骗。
2. 股东权益的受损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东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
一旦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导致公司的股价受到影响,股东的权益也会受到损失。
一些公司为了掩盖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通过虚假会计信息来提升股价,导致股东权益受损。
3. 监管部门的处罚一旦企业因为会计信息失真被监管部门查处,就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监管部门一般会对违规企业进行罚款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这对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4. 社会信任度下降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企业的声誉受损,进而影响到社会对企业的信任度。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分析.docx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分析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及大众资产性投资的兴起,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当前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低劣,不仅相关性不高,而且可靠性缺失,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所谓会计信息失真,从广义上理解,是指会计信息没有达到质量特征的要求;从狭义上理解,是指会计信息反映得不真实、不完整、主观性大,经不起严格的验证,也就是会计信息没有达到可靠性的质量特征的要求。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会计信息失真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规范性失真、技术性失真和违法性失真。
(一)规范性失真。
规范性失真是指由于会计规范不完善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会计规范下生成的会计信息能否绝对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二是会计规范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是否达到了目前供给能力的顶点。
由于会计理论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绝对真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往往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追求。
另外,由于会计信息供给者的自我保护倾向、规范实际制定者有限理性的限制,制定出来的规范也总会存在着种种不足。
这种原因造成会计规范的不完全性,即便会计人员完全遵循了规范要求,所提供的信息质量也不可能100%地达到目前供给能力的要求,存在着失真情形。
(二)技术性失真。
技术性失真是指会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会计工作需要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技术性失真是否会发生依各国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在英、美等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高的国家,因技术性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概率一般较小,而在我国由于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很多人难以达到准则要求和实际会计工作的需要,技术性原因也会导致相当一部分会计信息失真。
(三)违法性失真。
违法形式真实指有关企业或个人故意违反法律规章制度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会计信息造假。
此种行为虽然并不都是以个人利益为目的,但具有欺诈的倾向,以蒙蔽股东、债权人或政府部门等。
会计信息的失真成因与治理对策.doc

会计信息的失真成因与治理对策摘要:企业的会计财务失真在生活屮时常会遇到,它造成的现象十分多,原因不同,失真的形式也各不相同。
企业会计财务失真已经严重危害了大众生活,也给企业生产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有效地遏制会计财务失真是势在必行的,预防和阻止失真意义重大.关键词:会计财务;财务信息;失真措施力会计财务信息可以为经营者提供精准可靠的信息,经营者通过这些数据及信息可以明确企业的资产现状,是亏损还是盈利一目了然,同时,这些信息也为经营者的未来经营策略以及市场定位提供了参考,有远见的经营者甚至可以依靠这些信息进行市场预测并制定岀合理的决策。
然而现实中这种高瞻远瞩往往会受到扼杀。
而企业的会计财务失真则是悬在各大企业头上的利刃。
丿1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失真问题的原因探讨1。
1企业会计存在造假行为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就是因为企业会计的造假行为。
会计造假的目的一般是相关人员能屮饱私囊或者造假能有利于自身利益。
造假主要有工作上出现错误,夸大企业的业绩以及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了包庇纵容的行为。
会计造假有很多情况,--般表现在下述情况:企业逃税,企业相关部门捞“油水“,受贿,私自挪用企业的资产,设置私有金库等等。
丿1 o 2会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对于企业而言,会计至关重要,良好的会计管理制度能大大减少会计失真,使企业提升经济收益,经营者也能制定合理的计划,预测未来市场,进行以及有效操纵的运行,提高收益。
失败的管理制度会使企业陷入泥潭,阻碍企业的发展。
所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采取合适自身发展的会计管理系统,并配备相应的人员进行管理.然而,这些人员并非是的而是从企业内部人员进行选拔指定,他们本身就是企业管理阶层的中下部分,有的时候,为了迎合上级或者迫于上级威压,他们就会进行造假,导致数据不准确甚至与实际情况截然相反。
列lo 3企业会计监督体系不够完善造假信息是很容易被发现的•而发现与否则取决于府。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doc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会计作为一项基本的经济管理工作,其理论、政策、制度以及适应的方法和程序都应该与客观经济环境相适应,只有会计政策与经济环境相一致,会计核算产生的会计资料才会真实。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一)一、出现建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及原因1.工程结算收入失真。
由于建安企业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工程价款结算的多样化。
根据工程所在的地区和项目的类型不同情况,项目部多采取的结算方式也不同,大都采取按月结算,分段结算,单体工程结算,竣工一次结算等形式,其中按月结算方式是通常采用最多的形式。
对于完整的建筑产品而言,已完分项部分工程只是整个过程中的半成品,只有整个工程竣工,经过综合验收合格,并且交付使用后,才能最终实现使用价值,同时经过有资格的中介部门审计甲乙双方办理价款结算才实现其价值。
而项目部按月结算根本不能实现上述结算要求,任何甲方都不可能给出据证明让你结算,只能是项目部根据当月完成的情况大体况算以下能有多少工程量而已,分段结算一般是按层或分项目单项结算,往往整个工程结束后有大量收尾验收工程量需要做,会出现只有成本没有产值。
竣工后一次性结算按现行的工程价款结算手续非常繁琐,涉及到的有关部门多达十几个,有的建设单位有钱不付,为了拖延付款时间,故意找理由拖延结算时间,有的一拖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还不结算。
企业为了及时办理年度决算,对一些久欠拖不决的工程结算,只有采取预结工程结算收入的办法,这样就形成了企业年度工程结算收入的差额。
另有一些企业对质量重视不够,收尾不彻底,质量出了问题不及时解决,致使建设单位将大量的拖欠款扣下不预结算,造成中间结算不实,助长了企业潜亏挂帐,节盈调整水平的可塑性,有些经营承包单位和承包人为了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承包产值利润的指标,为了能得到承包奖或晋级,往往故意以工程费用调整系数,调增材料价差等为借口,多报工作量虚报产值,从而虚增工程结算收入,更有一些总承包企业将工程细分后再承包给有资质的专业队伍,造成了重复计算的产值收入即某个工程造价5亿元经层层分包给不同专业资质的队伍后,上报给统计部门的汇总数字可能达到8亿元以上。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docx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突出表现在:(一)原始凭证失真。
很多企业据以入账的原始凭证审核流于形势,对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的原始凭证仍据以入账,还有的甚至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地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
(二)财务账目失真。
有的企业不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和使用会计科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
(三)会计报表失真。
利用报表编制技巧和会计制度的缺陷,对外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这是一种较为泛滥的会计信息作假方式,其危害性也最大。
(四)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
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表现在少计、漏计成本费用或虚列、多列成本费用。
(五)企业业绩失真。
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粉饰业绩,逃避责任的现象,费用、资产损失等潜亏挂账。
(六)私设“小金库”、账外账。
对账外账、“小金库”已检查多年,国家三令五申,仍屡禁不绝,手段也愈加隐秘。
形成账外账、“小金库”的渠道主要有:各种手续费收入、房租收入、大额存单的利息收入、资产变价收入、虚列费用套取现金等。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一)会计信息失真误导国家的宏观调控会计信息失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数据。
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国家在宏观调控上决策的失误。
比如目前普遍的虚增利润,就会导致国民收入超量分配等不良后果。
同时,失真的会计信息掩盖了许多经济问题,国家不能及时的制定政策解决,一旦问题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虚增成本,多列费用,截留收入是企业惯用的偷税漏税手段,因为虚假的会计信息,国家每年损失巨额的税收收入,不利于国家以税收为手段调节收入分配,也阻碍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普遍、范围广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普遍,涉及到的单位数量多、范围广,涵盖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单位,既包括上市公司,也包括非上市公司;既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集体和私营企业;既包括企事业单位,也包括行政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等。
例如:2007年财政部共检查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8398户,就对其中1092户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处理处罚,同时对145户企事业单位移送主管部门及司法部门处理,对215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行政处罚,并对498名注册会计师进行了处罚,这里面还不包括情节轻微、不作处理处罚的单位。
而财政部对各单位2001年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被检查的192户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资产不实、所有者权益不实和利润不实等问题;对各企业2002年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被检查的152户企业也都全部存在资产不实、利润不实等问题。
又据国家审计署2005年的一份报告称,2004年5月至9月国家审计署共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质量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的37名注册会计师出具的19份审计报告存在失实或疏漏等问题。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深、危害严重近些年,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较深,会计作假的数额大,企业的资产、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严重失实,影响深远,对国家和社会公众造成的损失巨大,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秩序。
例如:财政部对部分企业2001年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发现,被检查的192户企业,共查出资产不实1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4.2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
2003年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152户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本次检查共查出152户企业资产不实85.88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41.38亿元,利润不实28.72亿元。
财政部对部分抽检企业2007年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时,共查补税款10.7亿元、收缴罚款2152万元,并对一些事项进行了调账处理,对一些单位移送给有关主管部门和司法部门处理。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危害及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危害及原因1. 引言1.1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的背景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在会计报告中存在的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信息,可能导致股东、投资者、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做出错误的决策。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愈发普遍,不仅给企业和市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影响了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市场的开放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监管。
许多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和股价增长,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进行财务造假和欺诈。
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漏洞,从事各种操纵市场、洗钱等违法活动。
会计信息失真除了对企业的经济利益产生直接影响外,更严重的是其对市场的信任和稳定造成的破坏。
投资者如果无法获得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就难以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最终导致市场的不正常波动和恶性循环。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仅是企业管理层和监管机构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这也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
1.2 问题的重要性会计信息失真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会计信息在企业决策、投资者决策、政府监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将给企业经营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企业经营决策,导致企业盲目投资或决策失误。
企业在制定战略、扩张市场、选择投资方向等方面需要依赖准确的会计信息作为基础,如果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管理者将无法正确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陷入错误的经营决策中,最终导致企业的亏损甚至破产。
会计信息失真对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
投资者在购买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产品时往往需要依赖企业的财务报表,如果这些财务报表存在失真,投资者将无法准确判断企业的价值和风险,从而可能造成投资收益的损失。
会计信息失真还会影响政府的监管和税收征收工作。
政府需要依靠企业提供的准确会计信息来监督企业的经营状况、征收税收等,如果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将影响政府对企业和市场的监管,甚至导致税收漏税问题的出现。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5篇).doc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5篇)第一篇:会计信息失真多层次探讨摘要: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它的质量对于我国的经济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最根本的要求,而我国甚至世界现在都存在大量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本文从多方面进行对遇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的探讨,并就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多层次探讨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和危害(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现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存在着不足的地方。
许多相关的人员就想着不同的办法来获取一些利益,造假账,编假报表,欺骗人民、国家和投资者,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1.会计信息失真会对企业的管理产生误导,导致决策失误。
2.会计信息失真会严重侵犯投资者利益,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也会影响债权人在企业中的权益与地位。
3.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的可能会扰乱经济秩序,有的时候可能还会导致经济方面的犯罪。
4.会计信息失真会使得会计工作者的信誉遭受到严重的损害,以致于丧失公众的信任。
5.会计信息失真在某些程度上来说削弱了国家相关法律的权威。
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多层次探讨国内会计学界对于会计信息失真进行了很多的探讨,有的学者认为,企业经营者应对会计信息失真承担主要责任,他们认为,会计人员素质低,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及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利益不完全一致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动因。
有的学者则认为,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会计环境以及法律环境,不良的社会风气、内部控制监督的不够完善以及会计法律制度的漏洞都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一)从产权与治理结构角度看,经营者与投资者的利益有冲突从企业自身内部来看,经营者与投资者的利益有着不小的冲突,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一个企业的真正拥有者是它的投资者,但在实际运营与管理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却是企业的经营者,经营者与投资者的利益有着一定的冲突,从而使一部分会计信息发生失真的现象。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摘要】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危害,影响企业经营决策和市场稳定性。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加强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准则、加强监管力度和强化会计师责任等对策。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保障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
在共同努力下,各方应该共同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各方的密切合作和监督来解决这一严重的问题。
【关键词】。
1. 引言1.1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着虚假、不完整或误导性的情况,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和投资者都会带来严重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导致投资者对企业的价值判断出现偏差,进而引发投资风险。
会计信息失真会损害企业的信誉和声誉,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甚至导致企业面临财务危机。
会计信息失真也会造成税收漏税问题,影响国家税收秩序。
对企业内部管理层来说,会计信息失真可能导致管理混乱,使企业无法有效运作,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不容小觑,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对企业和社会的危害,进一步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难题。
通过研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和预防会计信息失真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研究还可以为企业管理者和监管部门提供参考,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和市场稳定。
本研究旨在为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管和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和社会都具有严重的危害,可能导致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做出错误决策,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市场信誉,甚至引发金融风险。
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论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论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现状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记录中所表述的事项与实际情况不符,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我国目前存在着以下几种类型的会计信息失真:1. 误报收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虚假销售、虚假借款、虚构业绩等。
这种情况的后果是企业收入被高估,从而导致公司的财务状况出现偏差,投资人基于错误的财务数据做出的决策也会变得不准确。
2. 资产负债表失真资产负债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描述的一种方式,而资产负债表失真主要指企业的负债被低估而资产被高估。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被误导至实际情况相反的地方。
3. 虚假会计记录企业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在会计记录中故意隐瞒实际情况,甚至制造虚假的会计记录,以欺骗投资者、监管机构等。
虚假会计记录不仅让企业资金流向不清,还会降低企业内部控制效果,提高内部各种欺诈的风险。
成因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国的会计法规刚刚起步,各类规章制度尚未完善,存在漏洞容易被一些不良企业利用。
2. 内部控制不完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容易产生会计信息失真。
3. 监管力度不够现阶段我国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很多漏洞,而监管机构的力量又有限,针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处罚缺乏有效的威慑力。
4. 企业文化失范一些企业和企业家的道德和价值观念比较歧异,缺乏社会责任感,容易出现追求短期利益,无所顾忌地操作会计信息的现象。
对策针对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和成因,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问题: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我国会计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善监管机构功能,提高处罚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和诚信评价体系。
2.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力度,严格执行化内控条例,完善会计核算的管理制度,对重要财务账目进行科学的评估。
3. 加强监管加强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对违法者进行有效打击,使其无法获得非法收益,从而起到打击违法行为的震慑作用。
论文范文: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doc

论文范文: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论文范文论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摘要本文指出,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经济飞速发展、政治民主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切都是在以“改革开放”为口号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进中取得,然而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财政收支混乱等,集中反映为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是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防范经营风险的主要依据。
会计信息失真将会给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复杂性迫使对其治理手段的多样性,诚然笔者的理论水平有限,不敢奢求在一篇文章中就可以对此问题有多么深刻的见解,但求一番努力能为会计改革做点贡献,也不负恩师的教诲。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探讨对策前言在市场经济时代,真实的会计信息除了能如实恰当的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外,还能向外界展现企业的文化形象,向企业内部员工展示企业精神,提升企业合力。
一个诚实守信的企业也是一个会计信息真实的企业,其良好的会计信息信誉充分展现了企业的财务支撑力,能更好的集攒社会口碑。
靠拙劣管理或弄虚作假出成绩的企业其会计信息本身就不会真实,不足以服人。
同样,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不是一个管理成功的企业,其企业领导层的管理能力与其自身的诚信度值得人们怀疑。
本文拟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与成因,进而初步探讨会计信息、会计诚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建立会计诚信的必要。
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有目共睹,国内有“琼民源”、“银广夏”等,国外有“安然”“阳光”等,其造假金额之大,令人咋舌;作假手段也五花八门,从会计确认、计量到会计报表编制,都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行为,对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规范管理构成了严重威胁,损害了社会和公众利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是当今会计界的热门话题,会计信息虚假的现实也使人们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
亦谈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docx

[摘要]尽管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然而会计信息失真状况仍旧相当严峻。
而近两年的很广厦事务与纵横国际事务,更是让人骇人动目。
作者就此谈点看法。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会计信息越来越重要。
不管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部门,或者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等有关各方,都须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并作为相应决策的依据。
假如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状况,不仅无法满意有关各方了解企业经营与财务状况的须要,而且将严峻误导会计信息运用者。
1996年财政部对全国重点调查了83.9万个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有16.3%的单位会计信息失真。
1999年上半年财政部组织对I1.O户酿酒企业会计信息状况进行了抽查,信息不实的达抽查总户数的92.7%。
1999年末财政部组织各驻地财政监管专员办事处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共抽查了外贸、电信、汽车、机械等行业的159户企业,资产不实的有147户,全部者权益不实的有155户,利润总额不实的有157户。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壕由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一)单位领导指导思想不正。
单位领导本应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然而一些单位领导的指导思想不正,为了小集团或个人的利益,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甚至强令会计人员作假,导致会计信息严峻失真。
(二)会计人员素养不高。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这种“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素养凹凸干脆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然而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养却不高。
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业务素养不高:在一线从事财会工作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数甚少,会计后续教化缺乏力度,很多会计师并不熟识新的会计制度,一些年轻的会计人员缺乏丰富的专业学问和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对较困难的会计业务很难较好地处理;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不高: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敢于同违规违纪作斗争的少,相反对违规违纪熟视无睹,甚至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的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信息失真现状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突出表现在:
(一)原始凭证失真。
很多企业据以入账的原始凭证审核流于形势,对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的原始凭证仍据以入账,还有的甚至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地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
(二)财务账目失真。
有的企业不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和使用会计科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
(三)会计报表失真。
利用报表编制技巧和会计制度的缺陷,对外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这是一种较为泛滥的会计信息作假方式,其危害性也最大。
(四)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
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表现在少计、漏计成本费用或虚列、多列成本费用。
(五)企业业绩失真。
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粉饰业绩,逃避责任的现象,费用、资产损失等潜亏挂账。
(六)私设“小金库”、账外账。
对账外账、“小金库”已检查多年,
国家三令五申,仍屡禁不绝,手段也愈加隐秘。
形成账外账、“小金库”的渠道主要有:各种手续费收入、房租收入、大额存单的利息收入、资产变价收入、虚列费用套取现金等。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会计信息失真误导国家的宏观调控
会计信息失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数据。
会计信息失真会误导国家在宏观调控上决策的失误。
比如目前普遍的虚增利润,就会导致国民收入超量分配等不良后果。
同时,失真的会计信息掩盖了许多经济问题,国家不能及时的制定政策解决,一旦问题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虚增成本,多列费用,截留收入是企业惯用的偷税漏税手段,因为虚假的会计信息,国家每年损失巨额的税收收入,不利于国家以税收为手段调节收入分配,也阻碍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三)会计信息失真导致资源浪费,信用危机
虚增利润,粉饰业绩,把投资列入问题企业,导致了银行、广大投资者与股民的巨额损失,也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信用危机。
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使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得不到资金,延缓了它们的发展。
(四)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弱化了其竞争能力企业正常经营需要对公司进行财务分析,这才能知道公司的现状,对公司的财务分析是建立在对公司会计资料分析基础上的。
失真的会
计信息会导致失真的分析结果,企业以其作为经营决策的参考无疑是危险的。
失真的会计信息成为企业帐目上的漏洞
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一)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制度是一个多重的、系统的博弈的结果,是相关的利益集团力量“均衡”的结果。
有效的制度能降低市场交易中的不确定性,抑制机会主义行为。
而我国的会计制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我国的会计准则,法规的制定总是滞后于会计问题的出现,使会计工作特别是会计核算中遇到的新问题无明确规定,不同的人对此又有不同的理解和计量方法,给企业的经营者操纵会计信息以可乘之机。
(二)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的原因
企业外部的资源所有者将其拥有的资源委托给企业经营人员经营管理,并对代理人进行监督和控制,所有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称为公司治理结构。
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同时为委托代理双方所使用,但是会计信息是由代理人编制的,代理人通过向委托人提供会计信息来解除对委托人的受托责任。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必然导致投资者与管理层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会计造假的诱因之一。
(三)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弱化的原因
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制度,现代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薄弱、观念弱化、监督手段比较落后,主要集中在事后稽核、会计检查上,定性检查的多,定量检查的少,工作缺乏规范。
另外,会计监督运行体制制约了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
(四)外部会计监督失效方面的原因
外部会计监督包括政F部门会计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
政F监督方法过于行政化,不注重市场化,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通过行政手段在巨大监督成本的制约下,无法解决信息质量所存在的问题。
(五)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业务水平较低,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
有些不具备会计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员业务不熟,对会计核算的原则、方法认识不全面,实际操作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导致会计核算资料不真实。
XX范文网
四、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完善和创新会计法规制度体系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利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去检验准则体系,以确定哪些准则过时、哪些准则内容需改进、哪些问题准则尚未涉及,并按轻重缓急逐一解决。
更重要的是,准则制定机构要允许和鼓励用户参与准则的制定,维护准则的中立性。
要继续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体系。
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并存是我国的明显特色。
(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控制
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一是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责、权、利,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代理关系;二是理顺委托方和代理方的利益关系,解决国有股产权主体虚位问题;三是通过权利分配、权利制衡和信息披露等机制,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上减少会计造假的风险;四是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
(三)促进相关主体认真学习,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素质不高是众多主体进行造假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
一、继续实行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会计人员的年检不能流于形式而要落到实处,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继教育,着重介绍新的会计知识和会计处理方法,提倡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
二、加强学习并全面贯彻和实施新《会计法》。
无论是政F工作人员、单位负责人、企业教育者、注册会计师,还是一般会计人员,都要认真学习掌握新《会计法》,提高法律素质,做到懂法守法。
(四)加大会计违法打击力度,提高其造假成本从而减少其预期收益
会计造假者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他们为了经济利益常常铤而走险。
另一方面,由于会计违法打击力度不够,会计造假的风险成本远小于其风险收益,造假行为自然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