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法律法规及案例分析知识讲座
电力工程安全法律法规和电力建设规章制度讲座
![电力工程安全法律法规和电力建设规章制度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60586a5ab8f67c1cfbd6b863.png)
2008年电网建设安全管理培训班安全生产法规制度讲座第一部分安全生产法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安全生产法第三部分其它安全生产相关法规第四部分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第五部分电力建设工程工程分包、劳务分包及临时工管理规定(试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安监部许永刚2008年3月25日第一部分安全生产法规基础知识一、安全生产法规的概念安全生产法规是指调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同劳动者或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及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安全生产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通常说的安全生产法规是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规程、条例、规范的总称。
安全生产法规的特点:1)保护的对象是劳动者、生产经营人员、生产资料和国家财产;2)安全生产法规具有强制性的特征;3)安全生产法规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因此具有政策性特点,又有科学技术性特点。
安全生产法规立法的意义及作用:1)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提供法律保障。
2)加强安全生产的法制化管理。
3)指导和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4)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保证企业效益的实现和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特征:权力性-是由国家立法或行政机关制定的。
强制性-是由国家执法和行政主管部门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规范性-是对生产经营相关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规范。
科学性-立法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稳定性-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效力具有稳定性。
安全生产执法的5条原则1)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2)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3)坚持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二、安全法规发展与现状(一)安全生产法规的发展第一阶段,初建时期(1949-1957年)主要指建国三年初创时间和第一个五年发展时期《共同纲领》1949第一部《宪法》1950一九五六年颁布了三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1956《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1956《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1956《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技术教育的决定》《关于编制安全技术安全生产措施计划的通知》《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第二阶段,调整时期(1958-1966年)大跃进及三年调整时期《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国营企业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第三阶段,动乱时期(1966-1978)“十年动乱”是安全生产工作遭到根本破坏的时期第四阶段,恢复发展时期(1978-1990年)拨乱反正、恢复发展,加强管理依法监察1980年国务院处理“渤海二号”沉船事故1982国务院《矿山安全条例》、《矿山安全监察条例》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条例》等1983国务院批转劳人部、经委、全总《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1984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1987卫生部、劳人部、财政部、全总《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第五阶段,逐步完善时期(1991年-1999年)1991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75号令)1992新《工会法》1994人大《劳动法》1995《矿山安全法》、《煤炭法》、《乡镇企业法》1997年《建筑法》1998《消防法》第六阶段,新的发展时期(2000年-今)2001年国务院《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2001年《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安全生产法》2003年《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6年《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2007年4月《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是一个包含多种法律形式和法律层次的综合性系统 ,从法律规范的形式和特点来讲,既包括作为整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的宪法规范,也包括行政法律规范、技术性法律规范、程序性法律规范。
电力法律法规及案例分析知识讲座 PPT
![电力法律法规及案例分析知识讲座 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2cf475551810a6f52486c7.png)
(4)签订供用电合同时注意的相关问题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规定因供电设施计划检修施需要停电时,应 事先通知用户或公告。签订合同时,应在合同中明确公示通知或专门 通知的具体方式。比如,在合同中约定采用电话通知、书面通知或新 闻媒体公告。
第八章 违章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断供电(用户违法用电)
第九章 窃电行为中止供电(用户违法用电)
第十章 逾期未交付电费停止供电
第十一章 负荷控制自动断电
第十二章 电力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电力运行 事故断电
第十三章 其它原因造成电力运行事故断电 第十四章 因紧急避险中断供电 第十五章 电力企业职工故意对用户停电 第十六章 高度危险作业侵权
到3月31日,王某仍未缴纳电费,供电公司在催缴无效的情况下,对王 某的餐馆进行停电处理。导致王某餐馆停止营业1天,以及观赏鱼死亡。
审判:人民法院以供电公司未按照法定程序停电为由,要求供 电公司对王某的损失进行赔偿。
案件分析:
一、供电公司是否有权对王某采取停止供电措施?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二条 用电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
(2)停电的次数问题 计划检修停电的次数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
停电的次数部随意的, 而是法定的。《供电营业规则》五十七条规 定:" 供电企业应不断改善供电可靠性,减少设备检修和电力系统事 故对用户的停电次数和停电持续时间。供电设备计划检修应做到统一 安排。供电设备计划检修时,对35千伏及以上电压的用户的停电次数, 每年不应超过一次;的10千伏及以上的用户,每年不应超过三次。"
电力法培训课件课件
![电力法培训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4658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8.png)
02
电力法的主要内容
电力法的核心概念
电力
指通过电磁感应而获得的电能,是一种能源形态 。
电力法
指调整电力开发、生产、供应、使用和管理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电力设施
指用于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的设施,包括电 力线路、变电站、配电所等。
电力法的重点条款解释
电力规划与建设
01
主要涉及电力发展规划、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工程设计施
05
电力法的展望与未来发展
电力法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01
电力法实施细则的完善
目前电力法的实施细则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以确保法
律执行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02
强化电力安全和环境保护
电力法应更加注重电力安全和环境保护,制定更严格的法规和标准,
以防止事故发生和对环境造成损害。
03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电力市场和电力企业的监管力度,防止市场操纵和不正当竞争
电力法案例分析
电力法案例一
总结词
环境保护是电力设施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电力设施建设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 法规,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详细描述
在电力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当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例如在施工前进行环境影 响评估,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等。同时,应当遵守国家及地方的环境保护法 律法规,确保电力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与环境保护法的关系
环境保护法主要调整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关系,而电力法主要调整电力领域的法律关系, 两者在调整对象上存在差异。
与能源法的关系
能源法是调整能源领域的综合法律规范,而电力法是能源法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在调整 范围上存在差异。
03
电力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电力案件法律法规分析(3篇)
![电力案件法律法规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a6e62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8.png)
第1篇一、引言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能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案件也日益增多,涉及电力供应、电力设施建设、电力设备生产等多个领域。
为了规范电力市场秩序,保障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电力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电力案件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以期为电力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电力案件法律法规体系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电力行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宪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国家保障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
”2. 电力法《电力法》是我国电力行业的母法,于2005年4月通过,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该法规定了电力行业的基本制度、电力市场、电力设施建设、电力生产、电力供应、电力调度、电力设施保护、电力用户权益保护、电力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3. 电力监管条例《电力监管条例》是我国电力行业的重要行政法规,于2005年2月通过,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明确了电力监管机构的职责、电力监管程序、电力市场准入、电力价格监管、电力设施保护、电力用户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4.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是我国电力设施保护的重要行政法规,于1987年通过,自1988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规定了电力设施保护的范围、电力设施保护措施、电力设施保护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5.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是我国电力供应与使用的重要行政法规,于2007年通过,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规定了电力供应与使用的基本原则、电力供应与使用合同、电力供应与使用纠纷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6. 电力市场交易规则电力市场交易规则是电力市场运行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电力市场交易主体、电力市场交易品种、电力市场交易方式、电力市场交易价格、电力市场交易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三、电力案件类型及法律法规分析1. 电力供应纠纷案件电力供应纠纷案件主要包括电力供应合同纠纷、电力供应质量纠纷、电力供应中断纠纷等。
电力法规案例分析
![电力法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43eeb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1.png)
电力法规案例分析一、电力设施保护的对策分析1.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就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来说,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牵涉到社会的很多方面,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帮助。
所以,各级政府都要肩负起对于电力设施保护的监督和检查方面的工作。
作为电力企业来说,要积极主动的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以及输电线路沿线的乡镇的工作的联系,从而让输电线路的保护工作信息变得畅通起来,积极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建立巡查制度,及时找出存在的设施安全隐患,减少电网故障。
最大化的减少因为过失破坏、故意破坏造成的电力设施的问题,电力企业也要向政府部门积极争取相应的政策,来保护其应有的权利。
1.2推行属地管理机制电力资产是国家委托给电力企业来管理的,基本的产权跟用电者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公众使用的电力是通过这些电力设施来输送的,只有保护好电力设施,才能保证群众的日常生活用电。
作为公用设施来说,其特点决定了线路比较长,网点比较多,单纯的依靠电力企业去督查和管理,力量是比较薄弱的。
需要尽可能的推广电力设施属地管理,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结合经济杠杆的作用,实施划片承包,并加大与公安机关的联防力度,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群众的参与程度,保证电力设施的安全。
1.3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力度在电力设施保护过程中,要不断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老百姓明白电力设施的重要性,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深入持久的进行电力法律和条例的宣传,正确取得各级政府的支持和进一步的关注,形成全方位的保护,依法保护电力设施,维护正常的供电秩序。
1.4建立长效保护机制首先要建立一支良好的保护队伍,这是肩负起电力设施保护责任的主力军,要保证这支队伍的思想和业务都要跟得上,保证整体素质,这对于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其次是要不断充实专业的运行人员,实施岗位责任制,专人专线,制定巡视周期,一旦出现巡视设备不到位的情况,要及时通告,对于经常性出现电力设施破坏的地区,要加大巡视的次数,定期汇报电力设施安全状况。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法律知识讲座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法律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81f27285bceb19e8b8f6ba22.png)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法律知识讲座近两年来,三台境内电力设施遭受破坏的情况十分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发生人为破坏电力设施案件达71件,造成的设施损失达一百多万元,造成事故损失无法计算。
具体来讲,较典型的破坏电力设施案件如:案例:犯罪嫌疑人刘庆富,男,生于1964年12月30日,汉族,初中文化,农民,三台县芦溪镇永江5村5组人。
刘犯于2005年8月至10月5日期间携带榔头、扳手等作案工具,在三台县芦溪镇永江5村老屋基山上的绵阳至三台110KV输电线路铁塔上,多次盗窃塔上角钢、铁片、螺杆、螺帽等,致使铁塔于2005年10月6日倒塌。
造成绵阳丰谷国网220KV站设备被烧,三台电网瓦解,全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全部停电,永安电厂前池溢流坝底被冲毁,四户村民房屋被水淹等,共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189万余元。
刘庆富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八条之规定,犯破坏电力设备罪,被三台县人民法院(2006)三台刑初字第48号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电力设施保护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国务院发布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条例》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是保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法律武器。
在《刑法》中对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作出了法律规定,把破坏电力设施作为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电力法》对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相应地作出了禁止规定,而《条例》则是对上述两法规定的具体规定,反映了保护人民利益、打击破坏电力设施行为的愿望和要求。
由此可见《条例》丰富了国家关于保护电力设施,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公共安全的法律内容,在这里主要讲一讲《条例》中什么是电力设施和保护的范围;应遵守的规定和法律禁止的行为。
一、电力设施保护范围的含义和内容1、什么是电力设施:所谓电力设施,是指一切发电、变电、输电、配电设施的总称。
也就是说,凡是发电厂、变电所(站)区域内的发电设施、变电设施、输电设施以及厂、所区域外的供电、输电设施和辅助设施等,都属于电力设施。
电力法培训课件
![电力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85b73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8.png)
电力法的发展历程
初步发展阶段
现代化阶段
我国电力法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 ,初步建立了电力管理体制和法规体 系。
近年来,我国电力法逐步向现代化方 向发展,注重与国际接轨,推动电力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阶段
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电力体制 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电力法不断得 到完善和修订,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
案例二:某地电力供应与使用纠纷案例
总结词
电力供应与使用的法律规范
详细描述
某地因电力供应不足导致居民用电受限,引发用户投诉。通过案例分析,介绍电 力法中关于电力供应与使用的规定,以及纠纷解决机制,引导各方依法解决纠纷 。
案例三:某地电力监管案例
总结词
电力监管的实践与挑战
详细描述
某地电力监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电力监管的实践经验与改进方向, 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
电力法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X-12-22
目录
• 电力法概述 • 电力法的主要内容 • 电力法的实施与监督 • 电力法案例分析 • 电力法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 结语
01
电力法概述
电力法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电力法是调整电力系统中发电、 输电、配电、供电等环节中,各 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电力法的展望和建议
加强立法和监管
推动市场化改革
加强电力法的立法和监管,确保电力市场 的公平竞争和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打破 垄断,引入竞争,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率和 服务质量。
加强清洁能源的推广
电力法律法规及案例分析知识讲座.ppt
![电力法律法规及案例分析知识讲座.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40ad2f227916888486d7d5.png)
第四章 供电设施与受电设施产权分界
案情简介: 2016年8月,因东莞市黄江镇某小区的变压器
发生故障,导致该小区内部分住户的家用 电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
20
第一节《合同法》规定 第一百七十八条 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地点,按照当事人约定;当 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为履行地点。
17
第四节 计划检修中断供电应注意的问题 ⑴、事先通知或公告的时间问题 供电企业一般常用通知方式是公告通知用户。发布计划检修停电 通知时,停电公告的提前期限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有的供电单位 不按照法律规定的事先通知或公告的时间提前7天进行。有的计划检 修停电的只是提前三天公告。有关经办单位严格遵守发布停电通知的 提前期限,依法供电,避免失误。
18
(2)停电的次数问题 计划检修停电的次数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
停电的次数部随意的, 而是法定的。《供电营业规则》五十七条规 定:" 供电企业应不断改善供电可靠性,减少设备检修和电力系统事 故对用户的停电次数和停电持续时间。供电设备计划检修应做到统一 安排。供电设备计划检修时,对35千伏及以上电压的用户的停电次数, 每年不应超过一次;的10千伏及以上的用户,每年不应超过三次。"
26
二、侵权责任免除与减轻
(一)侵权责任免除抗辩
1、受害人故意
盗窃电能——直接故意;
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或者 因其他犯罪行为而引起触 电事故;在电力设施保护 区从事法律、行政法规所 禁止的行为——间接的故 意
2、不可抗力。
一是指自然灾害。
二是指社会事件
《侵权责任法》第73条,从事 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 者使用高速运输工具造成他人 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 责任【无过错责任】,但能够 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 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被侵权人对损害发生有过失的, 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
2024年电力安全知识讲案(三篇)
![2024年电力安全知识讲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60df5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4.png)
2024年电力安全知识讲案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3、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要求佩戴、使用。
6、电力生产与电网运行应当遵循安全、优质、经济的原则。
7、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8、电网运行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电网调度。
9、国家提倡电力生产企业与电网、电网与电网并网运行。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电力生产企业要求将生产的电力并网运行的,电网经营企业应当接受。
并网运行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电力行业标准。
闭幕式网双方应当按照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和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并网协议,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网双方达不成协议的,由省级以上电力管理部门协调决定。
电力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规定,对电力设施保护区设立标志。
10、事故调查必须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在查清事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
11、职工干私活发生伤亡不作为电力生产伤亡事故,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作为干私活:1)、具体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是由上级(包括班组长)安排的;2)、具体工作人员的行为不是以个人得利为目的。
关于电力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关于电力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4ac95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1.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电力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期间,违反国家电力监管规定,擅自提高用电电压,导致供电质量下降,给周边用户造成了严重损失。
经调查,该公司在未取得电力管理部门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供电电压从220伏提高到250伏,使得供电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
当地电力管理部门在接到举报后,立即进行调查,并依法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
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电力企业应当遵守国家电力监管规定,保证供电质量,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2.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电力用户应当遵守国家电力监管规定,按照规定用电,不得擅自改变用电方式、用电设备容量、用电电压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决定。
”三、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定性本案中,该公司擅自提高用电电压,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二十二条和《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属于擅自改变用电电压的违法行为。
2. 违法行为后果该公司擅自提高用电电压,导致供电质量下降,给周边用户造成了严重损失。
根据《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电力用户因供电质量不合格而受到损害的,有权要求电力企业赔偿损失。
3. 行政处罚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当地电力管理部门依法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
具体处罚措施包括:(1)责令该公司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恢复供电电压至220伏;(2)对该公司进行罚款,罚款金额为违法所得的1倍;(3)将该公司违法用电行为纳入不良信用记录,并在相关媒体上进行曝光。
四、案例分析结论1. 本案中,某电力公司擅自提高用电电压,违反了国家电力监管规定,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2. 电力管理部门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依法履行了监管职责,维护了电力市场的秩序。
电力安全生产培训法律法规课件
![电力安全生产培训法律法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77376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2.png)
01
02
03
监督方式
行政监察、群众监督、舆 论监督等。
监督内容
电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 执行情况、安全生产责任 制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管 理情况等。
监督程序
举报、调查、处理、反馈 等。
电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处罚措施
01
02
03
04
行政处罚
警告、罚款、吊销许可证等。
刑事处罚
对违法行为人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力行业的进步,电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将进一步健全 和完善,更加注重预防和应急处置,加强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02
电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电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
80%
预防为主原则
强调预防措施在电力安全生产中 的重要性,要求企业采取必要措 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他处罚
如限期整改、停产停业整顿等 。
处罚程序
立案、调查取证、听证、决定 、执行等。
04
电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总结词
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
详细描述
某电厂未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安全检查,导致设备故障引发事故,被相关部门处以 罚款和整改的处罚。
案例二
总结词
未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详细描述
某供电局在施工过程中未按规定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导致一名工人触电身亡。该供电局被追究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设施建设
要求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设施建 设,确保设施完备、可靠。
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规定企业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教 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
要求企业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及 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电力建设安全管理讲座通用课件
![电力建设安全管理讲座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88b25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9.png)
发生事故后,及时报告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通过事故分析 ,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04 电力建设安全教育与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通过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充分 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 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定期进行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
改和消除安全隐患。
02 电力建设安全风险识别与 评估
风险识别方法与流程
风险识别方法
包括初步危险源分析、工作危害 分析、安全检查表等。
风险识别流程
包括信息收集、危险源辨识、风 险评估和风险评价等步骤。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
电力建设安全管理讲 座通用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电力建设安全概述 • 电力建设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 电力建设安全技术与管理措施 • 电力建设安全教育与培训 • 电力建设安全文化与责任 • 电力建设安全案例分
01
02
03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电力建设过程中涉及高电 压、大电流等危险因素, 确保安全是首要任务,以 避免人员伤亡。
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强化安全责任 落实。
3
安全文化建设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营造全员参与的安全文 化氛围。
企业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电力建 设安全规章制度,规范安 全管理流程。
电力建设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组织机构
建立专门负责电力建设安全的 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职责。
安全制度管理
制定和完善电力建设安全管理 制度、操作规程等,确保制度 的有效执行。
电力法律的案例及其分析(2篇)
![电力法律的案例及其分析(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f0de2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a.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电力公司”)是一家地方电力企业,主要从事电力生产、输送、销售业务。
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在供电过程中,电力公司因管理不善,导致违法用电现象频发,引发了一系列纠纷。
本文将以一起电力公司违法用电纠纷案为例,分析电力法律问题。
二、案例经过2019年5月,某居民小区业主委员会(以下简称“业主委员会”)向当地电力管理部门投诉,称电力公司在小区内违规建设配电设施,造成安全隐患,且存在违法用电行为。
经调查,电力公司在小区内建设了一座10千伏配电室,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也未向业主委员会进行公示。
此外,电力公司在配电室内的变压器、电缆等设备存在严重老化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在调查过程中,电力管理部门发现电力公司在小区内违法用电现象严重。
电力公司擅自调整了小区内的用电负荷,导致小区内部分业主用电不稳定,甚至出现停电现象。
同时,电力公司在小区内私自增设了变压器,扩大了用电范围,但未向当地电力管理部门申报。
针对上述问题,电力管理部门依法对电力公司进行了处罚,并要求其立即整改。
电力公司对此表示不服,遂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例分析1. 违法用电的法律依据本案中,电力公司存在以下违法用电行为:(1)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擅自建设配电设施;(2)擅自调整用电负荷,导致小区内部分业主用电不稳定;(3)私自增设变压器,扩大用电范围,但未向当地电力管理部门申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四十一条等规定,电力企业应依法办理相关手续,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电力企业应按照电力管理部门的要求,合理调整用电负荷,保障电力供应。
未经批准,电力企业不得擅自增设变压器、扩大用电范围。
2. 电力公司的法律责任本案中,电力公司因违法用电行为,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吊销电力设施使用许可证等;(2)赔偿因违法用电行为给业主造成的损失;(3)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
电力安全宣讲课件
![电力安全宣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2fd0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5.png)
确保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完好无损,符合安 全标准,且在有效期内。对于有问题的工 具或设备,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制定作业计划
了解现场环境
根据任务和目标,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 包括人员分工、作业步骤、安全措施等, 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在作业前应对现场环境进行了解,包括现 场的布局、危险源、安全出口等,以便在 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应对。
事故原因
设备老化、维护不到位、操作 失误等多方面原因导致。
事故教训
加强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完 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加 强人员培训和演练,提高安全
意识。
某输电线路故障处理案例分析
故障概述
某输电线路发生故障,造成大 面积停电和损失。
故障原因
极端天气、设备老化、外力破 坏等原因导致。
详细描述
配电设备主要包括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配电开关等。为了确保配电设备的安全,需要加强设备的日常巡检和 维护,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同时,应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配备安全防护装置等。
03
电力作业安全
作业前的准备
明确任务与目标
检查工具与设备
在开始电力作业之前,必须明确作业的任 务和目标,以便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操 作流程。
作业中的安全措施
佩戴防护用品 在进行电力作业时,必须佩戴相 应的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护 目镜、耳塞等,以确保作业人员 的安全。
注意观察与沟通 在进行电力作业时,作业人员应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及 时与同事进行沟通,确保作业的 安全进行。
遵循操作规程 在进行电力作业时,必须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更改操作 步骤或省略安全检查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第一章 供电人的用电人中断供电的含义 第二章 发、供电系统非正常的情况下紧急停电 第三章 因供电设施计划检修中断供电
第四章 因供电设施临时检修中断供电 第五章 因依法限电中断供电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用电检查 供电设施与受电设施产权分界 违章用电中断供电(用户违法用电) 窃电行为建成电厂至变电站35千伏输电线 路。架设该条线路时,线下为空地,为×村一组所有,属 非居民区。该输电线路导线对地距离约9米,符合架空送电 线路运行规程要求。99年9月,×村一组将一院地皮200平 方米出让给王×并经城建部门办理了准建证。该院地皮位于 ×供电局拥有产权的35千伏输电线路下。后王×在此修建房 屋,建筑形式为一层砖混结构,房顶距高压线不足3米。 01年10月24日,王×因房顶渗水,雇佣张×进行修理,在 施工中,张×触及高压线,触电后立即被雇主王×送至医院 抢救无效当日死亡。事故发生后,雇主王×进行了适当赔偿, 但死者张某之父认为,×供电局属电力设施产权人,在高压 线旁未设立明显标志,×县城建局批准建房时未会同电力部 门协商,留下安全隐患,均应承担相应责任。死者张×未尽 到小心作业责任,愿意承担30%责任。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诸 被告赔偿死亡补偿费、赡养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共计 36000元。
争议焦点:供电人在采取计划停电措施时 需要采取何种措施通知用电人?
判决:涪陵区人民法院认为,供电公司采取在其单位门口 张贴公告的形式发出停电公告,但以该方式进行公告并不 能确保大部分用电人知悉该停电通知。甲公司的罐头厂在 林场处,其地址离供电公司较远。因此,认定供电公司没 有告知甲公司停电安排,应当赔偿甲公司的损失。
第三章
因供电设施计划检修中断供电
第一节 计划检修中断供电的法定程序 《合同法》第一百八十条(一)款:“ 供电人因供电设施计划检 修、临时检修、依法限电或者用电人违法用电等原因,需要中断供电 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事先通知用电人。…… ” ;《电力法》 第二十九条规定,"…… 因供电设施检修、依法限电或者用户违法 用电等原因,需要中断供电时,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事先 通知用户。";国务院《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二十八(三)款规 定:"因供电设施计划检修需要停电时,供电企业应当提前7天通知用 户或者进行公告。
因此,当王某不按照约定缴纳电费的,供电人可以采取中止供电措施。
注意,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
二、该供电公司采取中止有何不恰当之处?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 第二十七条规定,逾期未交付电费的,供电企业 可以从逾期之日起,每日按照电费总额的1‰至 3‰加收违约金,具体比例由供用电双方在供用电 合同中约定;自逾期之日起计算超过30日,经催 交仍未交付电费的,供电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 的程序停止供电。
二、侵权责任免除与减轻
(一)侵权责任免除抗辩 1、受害人故意 盗窃电能——直接故意; 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或者 因其他犯罪行为而引起触 电事故;在电力设施保护 区从事法律、行政法规所 禁止的行为——间接的故 意 2、不可抗力。 一是指自然灾害。 二是指社会事件
《侵权责任法》第73条,从事 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 者使用高速运输工具造成他人 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 责任【无过错责任】,但能够 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 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被侵权人对损害发生有过失的, 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
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采用 的是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法》第69条规定,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 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77条规定,承担高度危险责任,法律规 定赔偿限额的,依照其规定。 【部分被修订】《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 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 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 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 民事责任。
第十章 逾期未交付电费停止供电 第十一章 负荷控制自动断电
第十二章 电力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电力运行 事故断电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其它原因造成电力运行事故断电 因紧急避险中断供电 电力企业职工故意对用户停电
第十六章 高度危险作业侵权
第一章
供电人对用电人"停电"的法律含义
第一节 供电的连续性 众所周知,用户对供电具有连续性客观要求,《电力法》对此作 了规定。《电力法》第二十九条(一)款规定“供电企业在发电、供 电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应当连续向用户供电,不得中断"。因供电设 施检修、依法限电或者用户违法用电等原因,需要中断供电时,供电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事先通知用户。 第二节 “停电”的含义 在供用电关系的实际中,由于供电企业在主客观因素,存在对用 户的"不连续"供电的情况,我们统称为"停电"。这里指的"停电"是指 供电人与用电人在供用电关系中,供电企业故意或非故意停止了对用 电人的电能供应。 “停电”及即中断供电。包括中止供电、停止供电和终止供电。
第五章 高度危险作业侵权
一、高度危险作业侵权概述
(一)高度危险作业基本问题
人们的财产或人 身的安全状态
1.高度危险作业是对周围环境 能造成高度危险的作业。 2.高度危险作业的范围是不特定的。
高空 高压 易燃 易爆 剧毒 放射性 高速运输工具 3.如何判断某种行为是否构成高度危险作业?
(二)高度危险作业侵权确认 1、构成要件 (1)是否有高度危险作业的行为。 (2)是否有损害后果或严重危险的存在。 (3)高度危险作业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 系。
电力法律法规及案例分析 知识讲座
黄江镇法律服务所 刘文辉 二O一六年九月
序
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的法制建设也不断 完善,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电力法律、法规及规章,保障 和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维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使用者 的合法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在学习电力法律法 规中,对用电检查及中断供电的含义、法定程序、法律责任 和在签订供用电合同应注意的相关的问题等进行了初步的分 析研究和整理。把体会介绍给供电企业职工,在处理用电检 查及停电的问题上提供参考的法律依据,防止工作失误,减 少供电企业的经营风险,做到依法经营。 由于水平有限,对法律理解得不深,当中难免有不当之 处,欢迎批评指正。 编者 :刘文辉
电力法第六十条规定,“因电力运行事故给用户或者第 三人造成损害的,电力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电 力运行事故由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电力企业不承担赔 偿责任:(1)不可抗力;(2)用户自身过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 题的解释》第三条又将电力法第六十条规定的2项免责 事由具体解释为4项:(1)不可抗力;(2)受害人以触电方式 自杀、自伤;(3)受害人盗窃电能,盗窃、破坏电力设施 或者因其他犯罪行为而引起触电事故;(4)受害人在电力 设施保护区从事法律、行政法规所禁止的行为。
第四章
供电设施与受电设施产权分界
案情简介: 2016年8月,因东莞市黄江镇某小区的变压器 发生故障,导致该小区内部分住户的家用 电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
第一节《合同法》规定 第一百七十八条 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地点,按照当事人约定;当 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为履行地点。 第二节《供电营业规则》规定 第四十七条 供电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范围,按产权归属确定。 责任分界点按下列各项确定: 1、公用低压线路供电的,以供电接户线用户端最后支持物为分 界点,支持物属供电企业。 2、10千伏及以下公用高压线路供电的,以用户厂界外或配电室 前的第一断路器或第一支持物为分界点,第一断路器或第一支持物属 供电企业。 3、35千伏及以上公用高压线路供电时,以用户厂界外或用户变 电站外第一基电杆为分界点。第一基电杆属供电企业。
第一节 含义 发电、供系统的设施发生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不得不停止运行, 或发生事故不得不抢修,无法连续供电的情况下的紧急停电。 第二节 紧急停电的法定程序 法律法规没有规定供电企业在发电、供系统电非正常情况下紧急 停电事先通知的程序问题。 第三节 紧急停电供电企业的法律责任 供电企业紧急情况下未 事先通知停止供电不承担法律责任。但 供电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抢修。未及时抢修,造成用户损 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四节 计划检修中断供电应注意的问题 ⑴、事先通知或公告的时间问题 供电企业一般常用通知方式是公告通知用户。发布计划检修停电 通知时,停电公告的提前期限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有的供电单位 不按照法律规定的事先通知或公告的时间提前7天进行。有的计划检 修停电的只是提前三天公告。有关经办单位严格遵守发布停电通知的 提前期限,依法供电,避免失误。
(2)停电的次数问题 计划检修停电的次数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 停电的次数部随意的, 而是法定的。《供电营业规则》五十七条规 定:" 供电企业应不断改善供电可靠性,减少设备检修和电力系统事 故对用户的停电次数和停电持续时间。供电设备计划检修应做到统一 安排。供电设备计划检修时,对35千伏及以上电压的用户的停电次数, 每年不应超过一次;的10千伏及以上的用户,每年不应超过三次。" (3)恢复供电的时间问题 《供用电营业规则》第六十九条规定:“引起停电或限电的原因消除 后,供电企业应在三日内恢复供电。不能在三日内恢复供电的,供电 企业应向用户说明原因。” (4)签订供用电合同时注意的相关问题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规定因供电设施计划检修施需要停电时,应 事先通知用户或公告。签订合同时,应在合同中明确公示通知或专门 通知的具体方式。比如,在合同中约定采用电话通知、书面通知或新 闻媒体公告。
结论:细节决定成败,中止供电措施会对 用电人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采取该措 施时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