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染料上染率修订稿

合集下载

分散染料染锦纶对染料性能的要求

分散染料染锦纶对染料性能的要求
常温常压 ( 0 ℃ )条件下 ,只要染浴 的p 值 <8 染 10 H , 料 的水解 性就 很 小 ,就 不足 以对 染色 结果 构成 负面
影响 。
生产厂家
品种
江 苏 亚 邦 H w系列染料: F 分散嫩黄Hw —F分散黄棕Hw —F
染 料 股 份 分散大红Hw 分散红Hw —F —F分散 红玉H W —F
而锦 纶 的结构 相对 松 弛 ,在 水 中的溶 胀度 比涤
纶要大得 多。所 以,无论是低温 型 ( 型 )染料 ,还 E 是 高温型 ( 型 )染料 ,上染都 比较 容易 。即,不 同 S 温 型 的分散 染料 染锦纶 ,其 上色 同步 性 比染涤纶 要 好得 多。
较 低 ,染深 性 与色牢 度较 差 。所 以,通 常总 是用 来 染锦纶 浅淡色 泽,而不用来染锦纶深浓色泽。 分 散染 料染 锦纶 ,虽有匀 染 性特 别突 出 ,中性
染 料与 酸性 染料无 法相 比的优势 ,但 并非 所有 的分 散 染料 都适 用 。因为 ,许 多常用 分散 染料 染锦 纶存 在着性能缺 陷。因而 ,需要严格选择 。
因此 ,单是 染色 而论 ,分 散染料 染 锦纶 ,对 染
料温 型 的选择 范 围相 对较 宽 ,对染 料温 型 的配伍 一
离 子键 结合 。所 以,分散 染料对 锦 纶 的上 染 量 ,不 但 受锦 纶 自身氨基 ( N , - H )含 量多少 的影 响小 ( 盖 遮
杭州吉华化 HF X系列染料: 分散橙HF X分散红H F X 工有限公司 分散艳蓝HF分散藏青HF分散黑HF X X X 上海安诺其 安诺可隆M系列染料:分散嫩黄M s s分散黄棕M S
致性要求较低 。 然而 , 实验显 示 ,分散 染料 沸染 锦纶 ,依 然 是

多组分分散染料的增效作用和应用

多组分分散染料的增效作用和应用

化 学结 构 大 体 相 同 ( 别基 团 不 同 ) 分 散 染 料 的 个 的
混合 物 , 不 包 括 染 料 制 备 过 程 中产 生 的异 构 体 。 但 多组 分一 般 是 两个 以上 , 分 之 间有一 定 比例 。 组 对 多组 分 分 散 染 料 的 增 效 作 用 机 理 尚在 探 索 之 中 , 能 是 以下 诸 原 因所 致 : 可
A组
O2 N
C.. 散 紫 9 I分 3 C I分 散 蓝 2 1 . 9 C.. 散 橙 7 I分 6 C.. 散 黄 1 3 I分 6 C.. 散 橙 6 I分 1

3 H ./ 1 . 3 5 1 3 16=1 .7 2 0 6 3 8 ./ 3 . 5 8 4 3 14=1 .0 0 8 2 3 ./ 9 . 9 9 7 2 5 3=1 .8 0 1 3 4 ./ 2 . 5 0 5 3 9 6=1 7 0.4 3 2 ./ 9 . 0 8 9 2 5 3=1 .5 0 2
0 O ∞

m O
() 12种 以上 不 同 的 染 料 混 合 在 一 起 , 用 两 利
物质在特定 的 比例下存 在 最低 共 熔点 的特 性 , 可
改善 分 散 染 料 对 热 熔 温 度 的 敏 感 性 , 而 降 低 热 从
熔 温度 , 固色率 曲线趋 于平坦 , 高匀染 性 能。 使 提 这 有 利 于 竭 染 和 提 高 染 料 对 纤 维 的 亲 和 力 , 染 使 料 具 有 更 好 的 染 色 性 能 。 这 样 2种 染 料 混 合 在 一
1 多组 分 分 散 染 料 增 效 作 用 的机 理
近 年 来 , 科 研 和 生 产 中 多 组 分 分 散 染 料 的 在

分散染料染色—分散染料对其他纤维的染色

分散染料染色—分散染料对其他纤维的染色
超细纤维具有显色性低、染色牢度低、上染速率快的特 点,故易染色不匀。一般常规涤纶所用的分散染料对超细纤维 的染色不完全适用。
超细纤维的染色性能
纤维比表面积大, 表面反射光强
比表面积大,染料 吸附速率快
比表面积大,与光接 触面增加,纤维表面 聚集染料量多
难染深色 匀染性差 染色牢度较差
解决途径 •采用吸尽率高、提升力高、发色效果好的染料 •纤维表面粗糙化处理:无机微粒纺丝、等离子处理 •工艺上:控制匀染、增进移染、加强水洗 控制匀染:合理选择匀染剂、适当降低始染温度、控 制升温速率、提高染色温度、加强染液与织物循环、 选择移染性好的染料、中深色采用还原清洗
2、染色工艺说明
1)锦纶分子结构不像涤纶那样紧密,吸湿性和 在水中的膨化程度比较好,玻璃化温度较低 (50-60℃),所以只要在常压沸点染色即能获得 满意效果。 2)一般用醋酸调节pH=5-6。 pH值过高或过 低都将使分散染料水解,发生色变或上染率下 降。
2、染色工艺说明
3)分散染料染锦纶时,可以和弱酸性染料或中性 染料拼混染色,以调整色光并增进匀染度,达到取 长补短的目的。 4)阴离子型分散剂容易被纤维吸收而降低分散染 料悬浮液的稳定性,最好加入非离子型分散剂,或 使用阴离子和非离子复合型分散剂。
常用的染色方法: 酸性浴染色、碱性浴染色
注:碱性浴染色需选择耐碱性好的分散染料,对改善 织物手感、去除织物上油脂、减少齐聚物析出、提高 染色重现性有一定作用,但日耐牢度有所降低。
三、染氨纶
氨纶分子中不含亲水基和强极性基,有一定数量的 弱极性基,可与染料形成范德华力和氢键的结合。但氨 纶中的硬链段含极性基团多,结构紧密,染料难于进入 ,软链段结构松驰,染料易进入,但含极性基团少,与 染料结合能力弱,在湿热条件下易解吸出来。因此,分 散染料上染氨纶平衡上染百分率低,湿处理牢度较差。

分散染料 色光和强度的测定-最新国标

分散染料 色光和强度的测定-最新国标

分散染料色光和强度的测定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分散染料色光和强度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分散染料色光和强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74-2017 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GB/T 6687 染料名词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 668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原理采用试样与同品种的标准样品于同一条件下,在标准规格的纯涤纺织品或醋酸纤维织物上进行染色或印花,以标准样品的得色强度为100分,色光为标准,进行目测比较或仪器测量比较,评定试样的色光和强度。

着色方法分高温高压染色法、热熔染色法、印花法、醋酸纤维染色法四种。

5 试剂和材料所用试剂和材料应符合GB/T 2374-2017中第3章的规定。

6 设备所用设备应符合GB/T 2374-2007中第4章的规定:a)热熔机:实验室用热熔轧染机组或电热恒温鼓风烘箱;b)轧染机:实验室用小型轧染机;c)印花机:实验室用小型印花机;d)高温高压染色机:实验室用小型高温高压染色机;e)酸度计。

7 试验方法一般条件染色或印花的一般条件应符合GB/T 2374-2017的有关规定。

着色方法的选择须根据具体品种、性能,以给色力最高为原则。

着色深度根据具体品种选定,以符合分档清晰为原则。

高温高压染色法7.2.1 纯涤纶纱或涤纶织物的前处理(如适用)可在下列条件下对纯涤纶织物进行前处理:净洗剂MA:2g/L;浴比:涤纶纱1∶50;涤纶织物1∶100。

于70℃~80℃处理10min,取出清洗,甩干,备用。

7.2.2 染料悬浮液的制备准确称取染料试样及标准样品若干克(精确至0.0005g),分别置于400mL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调成浆状,再加蒸馏水约200mL,充分搅拌使染料完全均匀分散,移入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绿色分散染料产品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绿色分散染料产品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HG/T xxxx —20209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方法A.1 染料合成收率染料合成收率按式(A.1)计算:%100⨯⨯=CY M CM K ····························(A.1) 式中:K —— 收率,% ; C —— 产品纯度,% ;M Y ——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一年)产品的实际得量,t ; M C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一年)产品的理论得量,t 。

A.2 新鲜水消耗量每生产1t 产品所消耗的新鲜水量,主要包含生产工艺用水和车间清洁用水,不包括办公生活用水。

新鲜水指从各种水源取得的水量,各种水源包括取自地表水、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从市场购得的蒸馏水等产品,按式(A.2)计算:ciM V V =…………………………(A.2) 式中:V ——每生产1t 产品的新鲜水消耗量,t/t ;V i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一年)产品生产用新鲜水量, t ; M c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一年)产品的总产量, t 。

A.3 水的重复利用率生产过程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按式(A.3)计算。

%100⨯+=tr rV V V K …………………………(A.3)式中:K ——水的重复利用率,单位为百分率(%);V r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一年)产品使用的重复利用水的总量,单位为立方米(m 3);V t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一年)产品使用的新鲜水总量,单位为立方米(m 3)。

10 A.4 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每生产1吨产品产生的废水量,按式(A.4)计算。

cg M V V j =…………………………(A.4)式中:V j ——废水产生量,t/t ;V g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一年)产品生产产生的废水量,t ; M c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一年)产品的总产量,t 。

涤纶纤维环保型染色载体苯甲酸苄酯的应用性能

涤纶纤维环保型染色载体苯甲酸苄酯的应用性能

涤纶纤维环保型染色载体苯甲酸苄酯的应用性能贾梦莉;王春梅【摘要】采用苯甲酸苄酯作为载体对涤纶纤维染色以降低其染色温度,探讨了苯甲酸苄酯对涤纶纤维的结构及染色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载体苯甲酸苄酯对涤纶纤维有增塑作用,且不会对纤维造成损伤;苯甲酸苄酯的加入可以提高分散染料的平衡上染百分率及上染速率,缩短半染时间,且对分散染料雅特隆蓝AQE的移染性能有较大影响。

载体苯甲酸苄酯染色效果与高温高压法染色效果相近,但对皂洗牢度之沾色牢度及升华牢度之沾色牢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This paper uses benzyl benzoate as dyeing carrier to decrease dyeing temperature of polyester fiber and studied the impact of benzyl benzoate on the structure and dyeing properties of polyester fib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benzyl benzoate as carrier has a plasticizing effect on polyester fiber without damages to the polyester fiber. Adding benzyl benzoate can improve equilibrium dye uptake and dye rate of disperse dye, reducing half-dyeing time, and has big effect on the migration of Artelon blue AQE. The dyeing effects of benzyl benzoate are similar to these with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process, however, it has som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taining fastness of soaping fastness and sublimation fastness.【期刊名称】《丝绸》【年(卷),期】2016(053)004【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苯甲酸苄酯;涤纶;载体染色;分散染料;染色性能【作者】贾梦莉;王春梅【作者单位】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南通226019;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南通226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3.57涤纶纤维性能优良,应用广泛,但其结构紧密,结晶度高,染色困难,常采用高温高压法染色。

基于SVM理论的涤纶织物分散染料上染率模型研究

基于SVM理论的涤纶织物分散染料上染率模型研究

相应工艺参数, 使染料充分上染 , 是提高染色一次成 功 率 的有效 途径 l _ 2 一 。
目前 国 内在染 色 工艺 因素 与染料 上染率 的数学
模 型方 面研 究较少 , 国外在 这方 面虽有 一些进 展 , 但 主要针 对 温 度 因素 对 上 染 率 的影 响而 建 立 染 色 温 度 ~上 染 率单 因素模 型 , 忽 略 了其他 工 艺 因 素对 上
文 章 编 号 :1 6 7 3 — 3 8 5 1( 2 0 1 3 )0 1 — 0 0 1 6 - 0 5
基于 S V M 理 论 的涤 纶 织物 分 散 染 料 上 染 率模 型 研 究
巫 静 ,田彦杰 ,汪 澜 ,林俊雄
( 浙 江理 工 大 学 ,a .先 进 纺 织材 料 与 制 备 技 术 教 育 部 重 点 实验 室 ;b .机 械 与 自动控 制 学 院 , 杭州 3 1 0 0 1 8 )
浙江理 工 大学 学报 , 第3 O卷 , 第 1期 , 2 0 1 3年 1月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 a n g S c i — T e c h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O ,No . 1 ,J a n .2 0 1 3
而 增加 了 额 外 的 能 耗 和 排 放 。在 纺 织 品染 色 过程
( S VM) 理论 , 该 理论 是 建 立 在 统计 学 习 理 论 的 VC
维理 论 和结构风 险 最 小原 理 的基 础 上 , 即 根 据有 限 的样 本信 息在模 型 的复杂 性 和学 习能力之 间 寻求最 佳折 衷 。S VM 理论 能 够 尽 量 提 高学 习机 的推广 能 力, 即使 由有 限数据 集 得 到 的 判 别 函数 对 独 立 的测 试集 仍 能够得 到 较 小 的误 差 。与其 他 学 习 机相 比 , S VM 具有 较好 的泛 化能力 、 非线 性处 理能 力及 高维 处 理能 力跚 , 故 特别适 合 用于影 响 因素多 、 且样 本 不

载体对芳砜纶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载体对芳砜纶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Ab t a t sr c :Dip r e d e n f o y uf n m ie f e s wa a r d o t i o r a r r fa o s e s y ig o ls l a d i r s c ri u t f u r e s o r ma i e h r r m a i ac h l r - p o b e w h c i t t e ,a o c t lo o 。a o c
Efe t fc r i r i d eng b ha i r fp l s lo a i e fb r ih dipe s y su f cs o a re sO l y i e v o s o o y u f n m d e s w t s r e d e t f i Z U Qn.ig SIN Y n H i q . I og g n - E
( oeeo hmsya dC e cl ni e n h nh i n e o E gnen c ne S ag a 06 0 C i ) C lg l fC e ir n hmi gn rgt ag a i r f n i r gSi c , h n hi 12 . hn t aE ei S U vs ei e 2 a

染 (0 0N .1 2 1 o 2 )
W WW. d n. OI. n c f C II c
载体对芳砜纶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祝 青青, 沈 勇
( 上海工程技术 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上海 2 12 ) 0 6 0

要: 选用芳香醚 、 芳香醇 、 芳香 ( ) 芳香酯等 四类载体对芳砜纶 纤维进行分散染料 常压( 0 烷 酮、 10℃ ) 和
染 色 时 , 项 色 牢 度 均相 当 。 各 关 键 词 : 色 ; 散染 料 ; 染 分 载体 ; 香族 聚 酰 胺 纤 维 芳 中 图分 类 号 : S 9 .3 T 13 6 8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4 1 (00 2 00 00— 0 7 2 1 ) 1— 04—0 4

仿棉FDY长丝分散染料染色工艺参数的探讨

仿棉FDY长丝分散染料染色工艺参数的探讨

仿棉FDY长丝分散染料染色工艺参数的探讨仿棉FDY长丝分散染料染色工艺参数的探讨摘要:这些年以来,棉花资源被用的越来越多,导致了我国棉花的价格越来越高,这样厂家为了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性能。

就这样开始研究新的仿棉纤维来替代棉花。

本文是为了探究仿棉FDY的染色性能对其的影响。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浓度对染色性能是有着非同的影响,随着浓度从2%到5%的增加它的染色效果会越来越好。

温度也是对其染色性能有所影响的,本实验探讨了温度在85℃、90℃、95℃和100℃时它的上染率会有何种变化,通过实验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其上染率也会有所提高。

随着时间的变化,它的上染率会越来越高,但是达到某种平衡时上染率会一直维持到一定数值,甚至会有所下降。

关键词:仿棉;FDY;聚酯;分散染料Discussion on Dyeing Process Parameters of Disperse Dyes for FDY Filament Imitating CottonAbstract:Over the years, more and more cotton resources have been used, leading to higher and higher prices of cotton in China, so that manufacturer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manufacturing costs of products,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products. In this way, we began to study new imitation cotton fibers to replace cotton.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dyeing properties of imitation cotton FDY.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experiment that the concentration has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dyeing performance. As the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from 2 % to 5 %, its dyeing effect will become better and better. The temperature also has an impact on its dyeing performance. This experiment discusses how its dyeing rate will change at temperatures of 85 °C, 90 °C, 95 °C and 100 °C.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dyeing rate will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Over time, its dyeing rate will become higher and higher, but when it reaches a certain balance, the dyeing rate will remain constant to a certain value, or even decrease.Keywords: Imitation Cotton; FDY; Polyester, Dispersive dye前言在此之前仿棉FDY长丝很少有人去研究其染色性能与特性,所以我觉得我对仿棉FDY长丝在分散染料的染色性能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关于分散红SE-3B与FB的性能比较

关于分散红SE-3B与FB的性能比较

关于分散红SE-3B和FB(E-3B)的性能比较一、实验目的分散红FB和分散红E-3B是同品种而力分(红FB是E-3B的190%)不同的两只染料。

红E-3B是常用的低温型浅、中三原色之一,应用广泛,红FB因其高力分而往往作为深艳红色使用。

这只染料具有较高的日晒牢度(浅色)、较好的匀染性和条花覆盖性。

其缺陷为:不能拔白(难剥色)、升华牢度较差、对钙、铁离子非常敏感,在水质不好的情况下易出现染料聚集的蓝斑现象。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特此通过以下的数据,推介中温型分散红SE-3B这只具有与以上两个染料色调、同色异谱性能相近、具有良好的染深性、耐升华牢度、较好光照牢度性能优良品种:性能见下表(以分散红E-3B,为标准,比较FB和SE-3B)*同色异谱指数定义:在主光源总色差为零时,辅光源的总色差就是对应光源的同色异谱指数。

上表列出的数据证明了:1、染料的力分关系为:E-3B:FB:SE-3B=1:1.9:3.7,红SE-3B的色深相当于红E-3B的3.7倍,由于在等深的情况下,染料用量的大幅降低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染色物的色牢度,尤其是干摩擦色牢度;2、三只染料的色调相近,同色异谱指数相近(因力分差异出现等差);3、单价(元/公斤)比E-3B:FB:SE-3B =20.0:37.5:60,折成相等力分则为:1:0.98:0.84;因此通过比较可以认定,红SE-3B其具有与E-3B和FB相近的色调和高染深性,可以作为深艳红色调的替代品,性价比优良。

二、染料索引号、分子结构类型及分子量:分散红E-3B和FB是C.I.分散红60蒽醌结构,分子量331.32;分散红SE-3B 是C.I.分散红343,偶氮结构,分子量410.49,其具有可拔白性(易剥色);三、酸、碱性染色强度比较四、常、高温扩散性能(130℃)五、条花覆盖性据绍兴万丰公司提供的测试数据表明:分散红FB具有良好的匀染性和条花覆盖性,而分散红SE-3B的匀染性和条花覆盖性为一般水平。

2023年我国分散染料行业政策:属于鼓励类项目 发展前景可观

2023年我国分散染料行业政策:属于鼓励类项目 发展前景可观

我国分散染料行业政策概述
场景 设定
场景 设定
场景 设定
场景 设定
场景 设定
场景 设定
场景 设定
场景 设定
场景 设定
01
分散染料行业政策鼓励类项目发 展前景可观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policy encouraged projects in the dispersed dye industry are promising
综上所述,我国分散染料行业政策属于鼓励类项目,发展前景可观。政策的支持将有助于该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分散染料行业政策发展
TEAM
THANK YOU
ChatPPT Generation
分享人:Alexande
2023/9/11
分散染料行业政策鼓励类 项目发展前景可观
分散染料行业政策:发展前景可观
分散染料行业政策鼓励类项目发展前景可观
分散染料行业政策:发展前景可观
02
分散染料行业政策背景及发展趋 势
Policy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Disperse Dye Industry
分散染料行业政策影响
1.分散染料行业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广阔
分散染料行业政策影响 据行业报告显示,我国分散染料行业政策属于鼓励类项目,发展前景可观。具体来说,该行业受到了以下政策的影响:
2. 税收优惠: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分散染料行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总额达到了1.5亿元人民 币,同比增长了22%。这一数据表明,国家对于该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财政补贴:国家财政对于分散染料行业的补贴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2021年该行业获 得的财政补贴总额达到了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5%。这些补贴主要用于支持企业的技术研发、节能减排 等方面。 4. 产业政策:国家对于分散染料行业的产业政策也在不断优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加强 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等,以推动该行业行 业政策概述

涤纶筒子纱D/S比与染色不匀性

涤纶筒子纱D/S比与染色不匀性
染 色 的结 果 是 所 有 的染 料都 集 中 在 内 层 , 种 情 况 下 不 匀 率 是 这 极高 的。
另一种情况是染料 的供应 非常充足 , 当染液在穿透整个筒 子时 , 料浓度没有 明显变 化 。因此 , 染 外层 简纱吸 附的染料 量
与 内层 的 基 本 相 同 , 匀 率 就 很 低 。 不
液中染料 量的 1 ~ % 具有 重要 意义 , 可适 用 于大多 数染 % 2 且 料、 织物和设备 。 而对 分散染 料来说 , 况就 相对 复杂 些 。一 些专 家指 出, 情
溶解 度增加 1 , 倍 则染料 的供应 量也增加 1 。因为只有溶解 倍
状态 的染料才 能进 入纤 维 , 以必须 考虑的是溶解状 态的分散 所 染料浓度 , 而不是包括颜料状态 在内的总浓度。 这就 是分散染 料 与水溶 性染 料之 间 的关 键 区别 。当采用
好的解释 , 必须 区分 以下两 种情 况 : 第一 种是 织物 和染 色处 方 不变 , 仅仅通过改变 温度 梯度 或染 机 内染液 和/ 织物 的循 环 或 频率来改变上染速率。如将 同一种纤 维放在特 定染机 内 , 用 采
4种不 同 的 温 度 梯 度 染 卡 其 色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理 论 分 析
1只在 10o 3 C保温染 色 6 i。所有 的布样都在还原清洗后再 0mn 测定吸光度 ( D tel , Rt, nh 仪器等 ) 如 a oo X—i Mio a a r e 。最简单 的
类似。
本文 的 目的是为了从试验 的角度来 验证不匀率 , 以从需 可 求量和供应量 比值 ( / D S值) 来计算 , 供大生产参考 。染料 的供 应量和需求量应采用 相 同的物理 单 位 , 具有 可 比性 , 才 一般采

分散染料在涤纶上拼染艳绿色时的相容性

分散染料在涤纶上拼染艳绿色时的相容性

各 染料上 染速率 基本相 同,在 染浴 中的分散 以及在 纤 维上 的吸 附、解吸和 扩散 等性能就 较接近 ,则染 色 织物 的色光便 容易控 制 。因此 ,研 究分散 染料 的
用黄色和蓝色染料拼混进行染色 。 涤纶 制 品采 用黄色 和蓝色 染料拼 染绿 色 ,这 就
要 涉 及 拼 混 染 料 的 相 容 性 问题 。 相 容 性 是 指 在 染 色
摘要 :通过升温上染速率 曲线、色相 角随时 间变化 曲线、 色度 图 ( ~( △L) △c 一 )评价 了分散 染料在涤纶 上拼染艳绿 色的拼 色相客性 。结果表 明:上染速 率曲线的吻合程度可以作 为初步选择拼混染料的依据 , 色相角法
和 色度 图重叠程度 法能较好地评价分散染料拼 色的相容性 ,色度 图重叠程度法的准确性更高。不同时间取样样品 与不同染料浓度取样样品的色度值在 色度 图中的重叠程度越大,拼混染料的相容性越好 。
A — E 分 散 黄 s 6 、 分 散 蓝 B R F r n s 一 R QL、 一G —、 oo蓝 E2、
P l n 蓝 G S C 、K y l n aai 1 L — F a a o Mi F e t r A — E co se蓝 Q L 、
S m r n 蓝 S G 。 u ia o 翠 k — L
子 型 染 料 ,最 早 用 于 醋 酯 纤 维 染 色 , 而 现 在 主 要 用
作用 外 ,染 料 间也 发生相 互作用 ,结果会 使染料之 间发 生竞相 争夺纤维 染座 的现象 ,如果混拼 染料 的
上 染 速 率 随 染 色 进 程 存 在 较 大 的差 异 ,染 色 过 程 对
于聚 酯纤维 的染色 。分散染 料色谱 齐全 、品种多 ,

分散染料提高色牢度的生产实践

分散染料提高色牢度的生产实践

近年来,由于国际纺织行情艰难以及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都要求以技术创新、新材料、新工艺等作为支撑来升级企业产品、优化结构、提升档次、差别化功能性产品等[1]。

涤纶纤维强力大、快干和易打理等特点,在服装和家纺等领域应用广泛[2]。

涤纶由于结晶度高、无定形区少,染色过程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一般采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法、热熔染色法、常压沸染法等。

染色牢度与坯布品质、染料及助剂性能、染整设备及工艺、水质、定形工艺等[3]关系密切。

色牢度要达到较高等级,首先要筛选染料,一般分散染料的粒径较大,扩散性和分散性较差,中浅色应尽量选择分子质分散染料提高色牢度的生产实践摘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染色浴比、染色助剂、工艺控制等因素,染色面料的色牢度起伏较大,特别是普通染料要达到高色牢度难度很大。

尝试用普通分散染料、染色助剂、绳状水洗机的后处理得到较高色牢度的面料。

结果表明:与传统皂洗后处理工艺相比,经过绳状水洗机后处理的涤/氨针织面料具有更高的色牢度,可以达到国标一等品标准。

经过20缸涤/氨针织面料的生产实践,采用绳状水洗机进行后处理可节省时间18.6h ,节约电405.9kWh ,节约蒸汽8.9t ,节约水118.2t 。

关键词:涤/氨针织面料;分散染料;色牢度;绳状水洗机中图分类号:TS193.7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23)04-0038-04Abstract: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due to factors such as mechanical equipment,dyeing bath ratio,dyeingauxiliaries and process control,the color fastness of dyed fabrics fluctuates greatly.Especially,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ordi⁃nary dyes to achieve high color fastness.The fabric with high color fastness is obtained by using common disperse dyes,dyeing auxiliaries,and post-treatment in rope washing machine.The results reveal that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soaping process,the polyester/polyurethane knitted fabric treated by rope washing machine has higher color fastness and can meetthe national standard for first-class products.After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of 20cylinders of polyester/polyurethane knitted fabric,using rope washing machine for post treatment can save a total of 18.6h,405.9kWh of electricity,8.9t of steam,and 118.2t of water.Key words:polyester/polyurethane knitted fabric;disperse dyes;color fastness;rope washing machineProduction practice of improving color fastness with disperse dyes收稿日期:2022-06-14作者简介:丁仁金(1965—),男,浙江杭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相关的工作。

分散染料上染率精编版

分散染料上染率精编版

分散染料上染率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涤/氨双组分织物分散染料染色的研究钱红飞,宋心远(1﹒东华大学,上海200051﹔2﹒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作者简介﹕钱红飞(1964-),女,浙江嵊州人,教授,东华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印染加工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摘要﹕研究了分散染料在涤纶/氨纶双组分织物上的上染规律,并对不同品种的分散染料在两组分上的分配进行了探讨。

研究发现,在低温阶段,分散染料主要对氨纶组分上染﹔随着温度的上升,分散染料开始从氨纶组分转移到涤纶组分。

分散染料对涤纶/氨纶两组分的分配因分散染料的品种而异,浅色品种对氨纶组分表现出较高的上染率,深色品种则对涤纶表现出较高的上染率。

关键词﹕染色﹔分散染料﹔织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氨基甲酸酯纤维0前言目前,涤纶/氨纶弹力织物染色主要采用分散染料。

由于很多分散染料对氨纶的亲和力高、可染性好,因此分散染料对氨纶的沾染严重[1]。

在服用过程和耐洗牢度测试时,氨纶上沾染的分散染料很容易从纤维中迁移出来,影响涤纶/氨纶纺织品的湿处理色牢度。

很多分散染料在涤纶上具有良好的耐洗和耐光色牢度,但在氨纶上的耐洗牢度只能达到中等水平,这使得对耐洗色牢度要求高的产品在染色加工中存在较大的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一般有[3]﹕在现有的分散染料中进行筛选,选用对氨纶亲和力较小,或对氨纶染色具有较好沾色牢度的分散染料[4,5]﹔开发专用染色助剂,即氨纶沾色防止剂(防染剂),减轻分散染料对氨纶的上染﹔加强还原清洗,洗除沾污在氨纶上的分散染料。

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对分散染料在涤纶/氨纶上的上染规律与分配情况进行了初步探索,期望有助于生产实践。

1试验1﹒1材料与仪器材料4﹒4tex(Lycra)氨纶裸丝﹔11texDFY+8﹒25texPOY涤纶织物,168g/m2。

染料分散红3B、分散红SE2GF(200%)、分散大红SBWFL、分散大红GR、分散红玉S2GR、分散黄H3GFL、分散黄RGFL、分散黄棕S2RFL、分散黄棕SE2RL、分散黄棕2RLW、分散嫩黄SE4GL、分散嫩黄H4GL、分散蓝2B、分散深蓝EXSF、分散翠蓝SGL、分散紫HRFL、分散蓝2BLN、分散深蓝HGL、分散蓝SE2R(以上均为商品染料)。

DIN 54231-2005纺织品分散染料检测 草根中文版 [1]

DIN 54231-2005纺织品分散染料检测 草根中文版 [1]

DIN 54231:2005纺织品分散染料检测目录页码前言 .................. ............. ......... ....................... .. (3)1范围 ............................. . . . . . . ..... .......... (3)2引用标准...................................... ....... ... ..... .. (3)3简单步骤说明 .......... .... .. ... . .. ........ . 3 4试剂 .................. ......... ......... . (3)5样品处理的设备和工具 ....... ...... ...... ...... (4)6取样.................... ....... . ..... (4)7提取.................. ........... ...... ...... (5)8色谱检测.............. ....... ....... ....... ....... . (5)9检测报告............. ......... ......... ......... (9)附录A (informative)LC色谱图实例 .. ......... ......... . (10)图像图形A.1-混标[10mg/l]外标法+LCMS色谱图(定量法)图形A-2-混标[10mg/l]LC-DAD 色谱图............ (11)申明:此版本为本人根据英文版DIN54231-2005(英文版的DIN54231-2005据说是用google 翻译直接从德文翻译过来,您看着办哈哈)业余翻译,仅作参考,具体以德文版的DIN54231-2005为准,由于本文翻译错误而给您带来的损失一概不付任何责任,请慎重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散染料上染率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涤/氨双组分织物分散染料染色的研究
钱红飞,宋心远(1﹒东华大学,上海200051﹔2﹒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作者简介﹕钱红飞(1964-),女,浙江嵊州人,教授,东华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印染加工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摘要﹕研究了分散染料在涤纶/氨纶双组分织物上的上染规律,并对不同品种的分散染料在两组分上的分配进行了探讨。

研究发现,在低温阶段,分散染料主要对氨纶组分上染﹔随着温度的上升,分散染料开始从氨纶组分转移到涤纶组分。

分散染料对涤纶/氨纶两组分的分配因分散染料的品种而异,浅色品种对氨纶组分表现出较高的上染率,深色品种则对涤纶表现出较高的上染率。

关键词﹕染色﹔分散染料﹔织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氨基甲酸酯纤维
0前言
目前,涤纶/氨纶弹力织物染色主要采用分散染料。

由于很多分散染料对氨纶的亲和力高、可染性好,因此分散染料对氨纶的沾染严重[1]。

在服用过程和耐洗牢度测试时,氨纶上沾染的分散染料很容易从纤维中迁移出来,影响涤纶/氨纶纺织品的湿处理色牢度。

很多分散染料在涤纶上具有良好的耐洗和耐光色牢度,但在氨纶上的耐洗牢度只能达到中等水平,这使得对耐洗色牢度要求高的产品在染色加工中存在较大的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一般有[3]﹕在现有的分散染料中进行筛选,选用对氨纶亲和力较小,或对氨纶染色具有较好沾色牢度的分散染料[4,5]﹔开发专用染色助剂,即氨纶沾色防止剂(防染剂),减轻分散染料对氨纶的上染﹔加强还原清洗,洗除沾污在氨纶上的分散染料。

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对分散染料在涤纶/氨纶上的上染规律与分配情况进行了初步探索,期望有助于生产实践。

1试验
1﹒1材料与仪器
材料4﹒4tex(Lycra)氨纶裸丝﹔11texDFY+
8﹒25texPOY涤纶织物,168g/m2。

染料分散红3B、分散红SE2GF(200%)、分散大
红SBWFL、分散大红GR、分散红玉S2GR、分散黄H3GFL、分散黄RGFL、分散黄棕S2RFL、分散黄棕SE2RL、分散黄棕2RLW、分散嫩黄SE4GL、分散嫩黄H4GL、分散蓝2B、分散深蓝EXSF、分散翠蓝SGL、分散紫HRFL、分散蓝2BLN、分散深蓝HGL、分散蓝SE2R(以上均为商品染料)。

试剂氢氧化钠、保险粉、碳酸钠、硫酸铵、丙酮(以上均为化学纯)。

仪器L24H1振荡染色机、722型分光光度计、FA2104S电光分析天平、H24CF快速试色机。

1﹒2试验方法
1﹒2﹒1前处理
氨纶裸丝用平平加O1g/L,浴比为1︰30,85℃下处理30min,自然晾干﹔涤纶织物用精练剂2g/L,纯硷
1g/L,浴比为1︰30,85℃下处理30min,水洗晾干。

1﹒2﹒2染色
染色处方/%(owf)
分散染料2
硫酸铵/(g/L)1
浴比1︰50
1﹒3测试
1﹒3﹒1分散染料在氨纶组分中上染率的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分散染料对涤/氨染色的升温上染规律
采用低温型分散蓝2BLN、中温型分散蓝SE2R和高温型分散深蓝HGL,在不同温度下对涤/氨(95/5)双组分样品进行恒温染色,保温60min。

染后用热水洗,晾干,分别测定两组分上染率,其结果见图1~3。

由图1、2可看出,低温阶段,随着温度的上升,分散染料在氨纶组分中的上染率升高较快,在涤纶组分中的上染率上升较慢﹔当温度上升至90℃或110℃后,上染到氨纶组分上的分散染料开始向涤纶组分转移,氨纶组分中分散染料的上染率开始回落,而涤纶组分中分散染料的上染率继续上升。

这是由于氨纶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很低(-50~-30℃)[2],温度较低时,纤维中的软链段已经发生运动,染料分子可以比较容易地扩散进入纤维﹔而涤纶纤维的玻璃化温度为80℃,只有当温度超过90℃以后,无定形区的链段才开始运动,上染率开始明显提高。

分散染料品种不同,其上染规律也有所不同。

低温型分散染料分散蓝2BLN由于分子体积较小,所以在较低的温度(90℃)下,其在氨纶组分中的上染率就开始下降﹔分散深蓝HGL在110℃才开始回落﹔中温型分散染料分散蓝SE-2R则一直呈上升趋势。

但是,染色温度超过90℃之后,其在涤纶组分中的上染率提升比在氨纶组分中快。

从图3可以发现,分散染料在氨纶与涤纶两组分上的分配,也随温度变化而呈现一定的规律。

低温阶段,分散染料在氨纶上的上染率高于在涤纶上的上染率,三种染料的氨纶上染率之比分别于70℃、90℃和80℃后开始回落。

当温度达到130℃时,三种染料在两种织物的上染分配系数为0﹒056、0﹒10、0﹒083,均高于氨纶与涤纶双组分纤维的重量
比(5︰95),即一般染色情况下,分散染料对氨纶组分的上染要高于涤纶组分。

2﹒2分散染料品种与涤/氨上染分配的关系
采用18种常用分散染料,对涤/氨(95︰5)两种纤维进行染色。

室温开始染色,以3℃/min升温至6120℃,保温30min。

染后分别用热水清洗或还原清洗,测定各分散染料在两组分中的上染率(见表1)。

表1中,除几个黄色品种,如分散嫩黄SE4GL、分散嫩黄H4GL和分散黄H3GRL对涤纶、氨纶两组分
上染率均很低外,大多数黄色染料对氨纶具有较高的上染率,如分散黄棕S2RFL、分散黄棕SE2RL和分散黄棕2RCW等,它们在氨纶组分上的上染率均达20%以上。

深色品种除分散蓝HGL(对氨纶上染高达11﹒00%)外,其它一些染料,如分散蓝2BLN、分散紫HRFL、分散深蓝EXSF、分散翠蓝SGL和分散蓝SE2R等,对氨纶上染较少,最高也不超过9%。

红色品种则介于黄色与深色品种之间,即对氨纶的上染比黄色少,但比深色品种多。

将染色样品进行还原清洗,发现所有分散染料对氨纶的上染率均有所下降。

有些分散染料,如分散大红SBWFL、分散黄H3GRL和分散蓝2B等,对氨纶的上染率明显下降,而某些染料品种染色氨纶,经过还原清洗后,氨纶上染率下降并不明显,这与分散染料的分子结构及上染情况密切相关。

3结论
氨纶的玻璃化温度较低,所以在低温阶段,分散染料对氨纶组分有较高的上染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分散染料在氨纶、涤纶两组分中的上染率均有明显升高﹔达到一定温度时,氨纶上的分散染料开始向涤纶转移,氨纶中分散染料的上染率降低,而涤纶中分散染料的上染率提高。

一般情况下,分散染料对氨纶组分上染比涤纶组分要多。

不同分散染料品种对涤纶、氨纶两组分的上染也不同,黄色及个别红色品种分散染料对氨纶有较高的沾染,深色品种分散染料对氨纶沾染相对较轻。

染色后进行还原清洗,普遍会降低分散染料在氨纶组分上的得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