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牛郎织女
13《牛郎织女》精品PPT课件
![13《牛郎织女》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84f76f960590c69fc3767e.png)
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 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思考这篇课文主 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述了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 助下与天宫织女相识、相恋,他们男耕女 织,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王母娘娘知道 后,拆散了他们,用玉簪划出的天河将他 们隔开,只能在每年的七月初七在鹊桥相 会。
tiǎn
zhuài
心地善良
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 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个湖,湖 边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你会 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可别错过 了这个机会呀!
忠厚善良
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 咱们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 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赶紧 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
质朴忠诚 知恩图报
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 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 女。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地抓住妈妈 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 跌到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齐飞 向天宫。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 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读第四部分(8-10),思考下面问题:
1、 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找出描 写她的举动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从中可 以看到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的感想又如何?
王母娘娘恨织女有意败坏她的门风, 损害她的尊严,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 严厉惩罚。
王母娘娘的动作:“抓住”、 “狠 狠一推”、“带着”、“一划”,从中看 出王母娘娘是一个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 辣的专制家长。
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去。
相依为命:在困难的环境里互相依靠着 过活。 富丽堂皇:华美壮丽、气象宏大。
拗不过:无法改变。
• 第一段(1-2):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孩子,与老
牛相依为命.
人牛情深
• 第二段(3-5):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
苏教版十一册13课牛郎织女
![苏教版十一册13课牛郎织女](https://img.taocdn.com/s3/m/8bebac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1.png)
文化传统的体现
牛郎织女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农耕 社会,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生活 的观察与思考。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们对忠贞不渝 的爱情和家庭生活的向往。
民间传说的流传
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经过口口 相传和不断加工,逐渐形成了完整的 故事情节。
故事发展
01
02
03
3
牛郎织女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需要勇气和坚持,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克服困难,实 现美好的爱情。
对社会不公的反抗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反映了古代社 会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他们因 为身份和地位的差异而无法在一
起。
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通 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实现
了美好的爱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社会不 公,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反抗,
专横霸道
王母娘娘对天宫的管理非常严格, 不容许任何人违背她的意愿。她总 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不顾及他 人的感受和需要。
04
牛郎织女的故事寓意
对爱情的追求
1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执着和坚 守,即使面临种种困难和阻挠,他们仍然坚定地 追求着彼此。
2
这种对爱情的追求不仅体现了人类对真挚情感的 向往,也揭示了爱情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
牛郎织女
目录
• 课程导入 • 牛郎织女的故事背景 • 牛郎织女的人物分析 • 牛郎织女的故事寓意 • 课程总结与思考
01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
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讲述了牛郎和织女两人在天上和人间发生的 爱情故事。这个传说在中国文学、艺术和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经过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 现今广为人知的故事情节。
(精选)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 牛郎织女课件 苏教版
![(精选)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 牛郎织女课件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cf92b7561252d381eb6e06.png)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 怎样度过的?
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 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 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 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 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 间,脉脉不得语。
这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取材于牛郎 织女的传说故事,描述了织女一边织布一边 思念牛郎的情景,借以抒发世间女子离别相 思之情。
再见!
19.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挖了个坑,然后义无反顾的跳进去。坑是自己挖的,跳也是自己跳的,最后爬不出来的也是自己。 12.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 42.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 15.不想认命,就去拼命!付出就会有收获,或大或小,或迟或早,始终不会辜负你的努力!有一种落差是,你总是羡慕别人的成功,自己却不敢开始!立即行动,永远不晚! 41.我们总是把陌生人给的一些小恩小惠当做是大恩大德,却把身边那些死心塌地对你好的人当做理所当然。 33.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 92.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 4.如果我们做与不做都会有人笑,如果做不好与做得好还会有人笑,那么我们索性就做得更好,来给人笑吧! 27.成功不是凭梦想和希望,而是凭努力和实践。 68.不是因为生活太现实,而对生活失望;而是知道生活太现实,所以更要用心的活下去。给自己一个拥抱。 43.当你成功了,怎么说都是对的!因为,大家看见你台上的风光、头顶的光环!没成功的时候,怎么解释都是错的,因为人们相信眼见为实!所以,你就埋头干吧,别把时间浪费在解释上!没有委屈 就没有成长,没有挫折就没有成功! 59.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的更有价值。 56.你要做的就是让成功的速度大于父母老去的速度。 55.一个人只有在全力以赴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 44.你现在活的越欢,将来命运越会给你拉清单。 2.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最美好的日子。 37.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31.以锻炼为本,学会健康;以修进为本,学会求知。以道德为本,学会做人;以适应为本,学会生存。 66.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13.牛郎织女
![13.牛郎织女](https://img.taocdn.com/s3/m/8af8a45df7ec4afe04a1df48.png)
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
它有一个特点,它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
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
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
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
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的天河隔开。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想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
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3、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从而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各小组按以上要求进行预习课文。
三、检查自读情况:1、朗读生字,正音。
2、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一段:1、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
3、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4、思考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小组讨论)五、学习第二段: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2、老牛又讲了什么话?3、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4、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
13牛郎织女
![13牛郎织女](https://img.taocdn.com/s3/m/4b4e7f97227916888586d720.png)
为什么写《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银河
织女星
牛郎星
迢迢牵牛星
【朝代】汉
tiáo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zhuó
zhá
zhù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mò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 年年织杼(zhù)役,织成云锦天衣。 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 嫁后遂废织纴(rèn)。天帝怒,责令 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 一会。”
《孟姜女》“孟姜女的真情感动了天地,一时间电闪雷 鸣,长城不断倒塌,她在倒塌的城墙里,找到了万杞良的 尸骨和葫芦坠。招魂台上,孟姜女在祭奠亡夫之后,一跃 跳入东海,追随她的爱人,去了。”
为什么写《牛郎织女》这个爱情故事?
为什么写这些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就是要表达人与人之间,人与 万物之间,追求和谐生活与美满感情的决 心,歌颂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荆楚岁时记》
故事名称
《牛郎织 女》
《白蛇传》
《孟姜女》
《梁山伯 与祝英台》
牛郎
许仙
范桤良 梁山伯
Hale Waihona Puke 男主织女白素贞 孟姜女 祝英台
女主
主要人物 老牛
小青
孟老伯 师母
红娘
王母娘娘 法海
马文才 秦始皇
追求美满的爱情, 向往美好的生活。
第三者
《牛郎织女》“七月七日晚上,满天喜鹊向着天河扑去, 搭成一座鹊桥。牛郎一手拉着金哥,一手拉着玉妹上了桥, 织女也从桥那边过来了,走到鹊桥中间,一家人相会了。”
《白蛇传》“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 终打败了法海,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 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13牛郎织女
![13牛郎织女](https://img.taocdn.com/s3/m/5138089bb9d528ea81c77996.png)
13 牛郎织女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会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会民间故事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感受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2.从表达方法上,感受民间故事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段,体会牛郎与老牛的感情深厚。
授课时间:月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读准“牛郎”)2.介绍这是一则民间故事。
《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二、了解作者资料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自学生字,疏通课文1.学生自学生字词语,检查生字是否读准。
嫂子牛棚衰老趁机挣扎波涛汹涌舔舔手拽着嬉戏衣裳彩锦笑嘻嘻眉开眼笑心急如焚2.初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主要人物?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给人物简单归类:“人”类:牛郎与兄嫂;“神”类:王母与织女“动物”类:老牛和喜鹊“人间”:牛郎与兄嫂的故事;“天上”:王母与织女的故事小结:民间故事用奇异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人与动物的种种关系,从生活出发又可以超越现实,往往包含着超自然,异想天开的成份,老牛做媒、喜鹊搭桥就是表现手段。
苏教版语文13、牛郎织女
![苏教版语文13、牛郎织女](https://img.taocdn.com/s3/m/19f737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e.png)
教学方法与手段推荐
•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朗读、写作等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推荐
使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音频等 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提 高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
通过情境模拟、场景再现 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表现和问题进行 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 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苏教版语文13、牛 郎织女
目录
• 牛郎织女的故事背景 • 课文内容解析 • 文学手法与艺术特色 • 牛郎织女在现代文化中的影响与意义 • 教学建议与拓展学习
01
牛郎织女的故事背景
古代神话传说
01
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情 传说之一,源于汉代,经过多个 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 现今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
反对封建礼教和传统 观念的束缚,追求自 由和真爱。
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 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
强调忠贞不渝、坚定 不移的爱情观。
03
文学手法与艺术特色
叙事结构
线性叙事
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从牛郎 织女相识、相恋,到被王母拆散 ,再到每年的七夕相会,情节连 贯,一气呵成。
悬念与伏笔
文中多次埋下伏笔,如牛郎的身 世、老牛的来历等,使故事情节 跌宕起伏,吸引读者。
如“天上银河现,地上彩楼出”,使 语言更加工整、优美。
04
牛郎织女在现代文化中的 影响与意义
影视作品改编
电影《牛郎织女》系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背景,融入现代元素,展现出新的视
觉效果和故事情节。
电视剧《天仙配》
六年级第13课《牛郎织女》
![六年级第13课《牛郎织女》](https://img.taocdn.com/s3/m/f02d1d29b7360b4c2f3f640a.png)
故事三:(6-7)临终叮嘱
故事四:(8-10)隔河相望
故事五:(11-12)鹊桥相会
第四板块:品读第一段(8分钟)
学习单:
①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从哪些词语看出牛郎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
②牛郎与老牛的关系怎样?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
③自学时间:3分钟。
2.展示。(5分钟)
(1)预设:牛郎的孤苦伶仃。
(2)“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没有名字”
(3)说说表示关系密切的词语:和睦相处、相依为命、形影不离、不离不弃、情同手足。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五版块:学习第二段(6分钟)
1.预设: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
交流听说过的民间故事。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
1.“嫂”平舌音;“棚挣汹”后鼻音;“舔趁”前鼻音;“拽衰趁挣扎”翘舌音
2.《习字册》上描红、书写。
●预习作业2
1.朗读词语。
2.说说词语的意思。
预设:
暴跳如雷:跳脚呼喊,像打雷一样猛烈。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惩罚: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以警戒的意思。
天上的明星现了,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是不甚宽广。定然在天街闲游。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学生经验:有阅读民间故事经历。
预习
设计
1.自学生字新词,读准下列字音:嫂棚挣扎汹舔趁拽衰簪。
(2)指导书写: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13牛郎织女|苏教版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13牛郎织女|苏教版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f148d78762caaedd33d4ce.png)
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孟 姜 女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源自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 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 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就是“牛郎星”和 “织女星”。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 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其主要代表作有小 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 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 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 教育论著。
苏教版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 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在人民群众中间产生、 流传的口头创作。它是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 背景,通过人们丰富的想象,以鲜明的人物 形象、完整曲折的情节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 愿望的口头文学作品。
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1. 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2.我国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选一 个你熟悉的讲给别人听。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牛郎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2.牛郎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3.王母娘娘知道他们的事后又是怎么做的? 4.读完这篇民间故事。你对故事中的各个 人物一定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和同学交 流交流。
牛郎:心眼好,能吃苦,勤劳善良。 织女:心灵手巧,美丽善良,具有反抗意识 。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不讲骨肉亲情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第13课《牛郎织女》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第13课《牛郎织女》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9bf0a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8.png)
(一)学生特点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前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神话传说故事。此外,他们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习惯上,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式,但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启发。
(二)学习障碍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互动反馈等方式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分析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2.反思课堂互动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寻找提高课堂互动效果的方法和策略。
3.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我会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边读边解析课文内容,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接着,我会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如牛郎的勤劳、织女的善良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人公的品质。此外,我会通过讲解课文中的优美文字和表达方式,让学生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以促进他们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1.通过多媒体展示,如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神话传说的了解和看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设置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分析课文结构、解读生字词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4.结合学生的兴趣,引入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和文化知识,让学生在了解文化背景的过程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这些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来源于现代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苏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 13 牛郎织女》公开课课件_5
![苏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 13 牛郎织女》公开课课件_5](https://img.taocdn.com/s3/m/4e5f60b3a0116c175f0e48c1.png)
牛郎织女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 杼①劳役②,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 许嫁③河西牵牛郎,嫁后遂④废⑤织衽⑥。 天帝怒,责令⑦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⑧七日,鹊首无故⑨皆⑩髡⑾,相 传是⑿日河鼓⒀与织女会于汉⒁东,役⒂乌 鹊为梁⒃以⒄渡,故⒅毛皆脱去。
银河的东岸住着织女,她是天帝的女儿,年年 在织布机前织布,劳苦操作,织成了云锦一般漂 亮的天衣。天帝可怜她独自生活,允许将她嫁给 河西的牛郎。哪知道她婚后却把织布的事情荒废 了。天帝恼怒,责令她仍旧回到河东去住,只允 许她一年和牛郎相会一次。
根据人物关系图,简述故事。
老牛 牛郎
(孤)
织女
( 乐) 王母(牛皮)
天河相隔
(悲 )
情节曲折 想象奇特
鹊桥相会
( 喜)
(四)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 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 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每逢这一天, 喜鹊也确实少了许多,据说他们都到天 河那儿搭桥去了。
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 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 星和织女星。
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乌鹊的头 顶突然秃去。(这是什么缘故呢?)相传这天牵牛和 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驱使喜鹊做桥梁从它们 头顶上走过去,所以乌鹊头上的毛都被踩脱了。
组内交流课前圈画的不同之处,
读一读、比一比,归纳完成下表。
《牛郎织女》 语言
情节
主题
口语化
民间故事 通俗易懂
(一)
有个孤儿跟着哥哥嫂嫂过日子。
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
穿破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
山放牛。他没有名字,大家都叫他
牛郎。
神
劳动人民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3.牛郎织女PPT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3.牛郎织女PPT](https://img.taocdn.com/s3/m/b177910acfc789eb172dc892.png)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 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 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 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 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民 间故事是在人民群众中间产生、 流传的口头创作,特点是有完整 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 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 息和地方色彩。
读课文,找出描写牛郎、织女、
老牛和王母娘娘的句子,思考从中
可以看出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很久和久以前,有个孤儿 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 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 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 放牛。他没有名字,大家都叫他 牛郎。
孤苦伶仃
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 ,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 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 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那头老牛跟他 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 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
(照看老牛很周到、不抱怨,不怀恨, 吃苦耐劳。坦白,诚实,不隐瞒)
(3)织女的勤劳、勇敢、善良。
从此,牛郎 在地里耕种,织 女在家里纺织。
男耕女织
《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按故事 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理解人物的象征意义
牛郎勤劳能干、织女善良贤惠,他们两人 是劳动人民的典型代表。
王母娘娘是封建统治者、封建势力的代表。
13、牛郎织女
第二课时
简单的述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穷苦的庄稼人牛郎, 通过老牛的指点遇到偷偷下凡游玩的织 女并相爱,结合在一起。王母娘娘发现 了织女下嫁,强行将织女抓回天庭。牛 郎披上老牛的牛皮,带着两个儿女飞上 天庭追赶织女。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天 河,将牛郎织女分隔,只有每年七月初 七两人才能鹊桥相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3 牛郎织女课时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
4.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
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具
准备
课文插图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课文导入:
1.提问:喜欢过节吗?喜欢哪些节日呢?
2.老师:“对了!那同学们又清不清楚每个民间节日所不同的习俗呢?
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3.出示,请同学们为它们连线
七夕节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正月十五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七月初七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九月初九拜月乞针线
中秋节八月十五看灯吃汤圆
4.“现在同学们知道了,每个民间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为什么会不
一样呢?这可跟他们产生的缘由有密切的关系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他们之中的一个:七夕节的由来。
”
二、人物认识:
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同学们观察,图中有哪些人物?
2.初步介绍文章的主要人物:牛郎和织女。
三、介绍文体:
《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四、感知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边读边做记号。
2.自主学习: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相识前相识中、相识后)
五、学习前两部分
1.再读课文,思考:
牛郎是怎样的孩子?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2.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小组内交流。
全班汇报。
3.分析探究:老师与同学共同分析课文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答案允许多样化,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板书
设计
教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