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发现肝癌的首选检查——B超+血清甲胎蛋白检测 解放军458肝病中心
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诊断进展
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诊断进展王静;石明伟【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临床诊断于血清学标志物和相关影像学技术. 甲胎蛋白作为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的肝细胞癌肿瘤标志物,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筛检、早期诊断及治疗过程. 但是临床中约有1/3 的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正常,对于这部分患者,分析甲胎蛋白阴性肝癌病理特征,相关新的特异性标志物的探索,影像学技术的合理应用,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Primary liver cancer is one of the more common malignancies in China ,an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currently depends on serological markers and related imaging techniques .Alpha-fetoprotein( AFP) as a hepatic celluler cancer tumor marker of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s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screen-ing,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However,about one-third of total cases of liver cancer have normal level of AFP,for these patients,analyzing of pathological features,and exploring new specific markers,rational application of imaging techniques are needed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6(022)002【总页数】5页(P269-273)【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诊断【作者】王静;石明伟【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太原030001;安徽省急救中心,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增和死亡肝癌病例中约一半发生于中国[1]。
反映肝癌标志的指标
反映肝癌标志的指标至今已发现80余种肿瘤标记物,较为常用的有30余种,其中一部分对肝癌的诊断有指导意义肝细胞癌的血清标志可分为:①特异性较高的有甲胎蛋白(AFP)、谷氨酰移换酶同工酶Ⅱ(GGTⅡ)等;②非肝癌特异的但对消化道癌有诊断价值的有谷胱甘肽-S-移换酶、γ-谷氨酰转肽酶、α1-抗胰蛋白酶、α1-抗糜蛋白酶、铁蛋白和酸性铁蛋白等。
(一)特异性较高的指标1.AFP血清AFP是肝细胞癌最重要的标志,阳性率60%~70%,但30%左右肝癌AFP阴性,需依靠其他标志。
AFP对肝癌(主要是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高度的专一性,被认为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特异指标,有肝占位病变证据者,AFP>20μg/L者即有诊断意义。
但即使用最敏感的方法,AFP的假阳性率仍可在10%左右。
动态检测AFP可避免漏诊和提高诊断率。
另外胚胎性AFP及良性肝病AFP尤其需要鉴别,如血清AFP>400μg/L(RIA),持续4周,转氨酶正常,应高度怀疑肝细胞癌;对非癌性肝病引起的血清AFP升高,可以借AFP变异体检测进行鉴别。
AFP变异体中刀豆素A(conA)结合型升高主要见于肝细胞癌和肝硬化,conA非结合型升高多见于胚胎癌和转移性肝癌,有鉴别意义。
扁豆凝集素(lectin,LCA)结合型则多见于癌性AFP,LCA 型>30%以肝癌为多,<30%多见于良性肝病如肝硬化和慢性肝炎。
AFP变异体在小肝癌中极有用,甚至接近正常的轻度AFP增高,亦可进行变异体测定。
2.GGTⅡ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梯度电泳,血清GGT可分成11~13条区带,其中Ⅱ带即GGTⅡ对肝细胞癌具有诊断价值。
笔者等发现GGTⅡ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达86%~90%,特异性为97.1%;AFP<50ng/ml的患者GGTⅡ阳性率也达70.8%,提示两者联合检查具有互补价值。
对GGT Ⅱ阳性而无肝癌其他依据的患者随访2年,发现24.2%发展为肝癌,直径<5cm的小肝癌,GGTⅡ阳性率达78.6%,提示GGTⅡ对肝癌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肝癌血清学早期筛查与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
肝癌血清学早期筛查与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柏兆方;董方;柴煊;崔鹤荣;王洪波;肖小河【摘要】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恶性程度极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期最为有效的手段,但目前多数肝癌确诊时已是晚期,极大限制了肝癌临床治疗的可用手段.目前常规的早期筛查与诊断策略是利用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结合超声检测对肝癌高危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进行定期筛查.但AFP灵敏度较低,超声检测又高度依赖医师的临床经验,导致肝癌的早期检出率大大降低.血清标志物筛查作为更符合我国国情的肝癌早期筛查与诊断策略,具有低侵害、低成本、样本易得、患者易于接受等独特优势,已经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形成了包括单分子蛋白、MicroRNA、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种类型标志物.本文对上述类型血清学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以期为肝癌血清学早期筛查与诊断标志物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卷),期】2016(025)005【总页数】5页(P589-593)【关键词】肝癌;血清学标志物;单分子蛋白;MicroRNA;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作者】柏兆方;董方;柴煊;崔鹤荣;王洪波;肖小河【作者单位】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100039;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100039;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100039;解放军302医院肝胆外科二中心;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10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在所有恶性肿瘤中,肝癌的男性发病率居第5位,死亡率居第2位;女性发病率居第7位,死亡率居第6位[1]。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DOI:10.19368/ki.2096-1782.2024.02.005血清α- L-岩藻糖苷酶、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尚应春邳州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苏邳州221300[摘要]目的分析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时采取血清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 AFU)、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 AFP)、异常凝血酶原Ⅱ(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 PIVKA-Ⅱ)检测的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及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疾病类型不同,分为良性组(肝硬化患者41例)、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患者42例),另选择8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检测3组血清AFU、AFP、PIVKA-Ⅱ指标,分析上述指标水平,同时通过ROC曲线分析单项以及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
结果两组患者AFU、AFP、PIVKA-Ⅱ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FU、AFP、PIVKA-Ⅱ指标水平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联合检测时,AUC提升至0.912,灵敏度提升至89.63%,特异度提升至99.10%,高于单独检测。
结论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采用联合AFU、AFP、PIVKA-Ⅱ检测方式,有较为理想的诊断价值,能够为完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可以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血清α-L-岩藻糖苷酶;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4)01(b)-0005-04Value of Serum α-L-fucosidase, Alpha-fetoprotein and Abnormal Pro⁃thrombin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SHANG Yingchun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Pi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izhou, Jiangsu Province, 221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α-L-fucosidase (AFU), α-fetoprotein (AFP), 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 (PIVKA-Ⅱ)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83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liver cirrhosis admitted to Pi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August 2022 to August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sease type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benign group (41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observation group (42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83 healthy people as control group. Serum AFU, AFP and PIVKA-Ⅱ indexes were detected in the 3 groups, and the levels of the above index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value of single and combined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was analyzed by ROC curve. Results AFU, AFP and PIVKA-Ⅱ indexes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s of AFU, AFP and PIVKA-Ⅱ index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benig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 (all P<0.05). In the combined detection, the area under curve (AUC) was increased to 0.912, the sensitivity was increased to 89.63%,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increased to 99.1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detection. Conclusion In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the combination of AFU, AFP and PIVKA-Ⅱ detection has ideal diagnostic value, which can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reatment plan, and can be used a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for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作者简介] 尚应春(1982-),男,本科,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为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AFP、AFP-L3、Fer、TSGF检验的准确性
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1月第59卷第2期·肿瘤医学·原发性肝癌是临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显示[1-2],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中最常见的是40~49岁群体,具体划分为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肝癌,如未及时诊断治疗,极易危及生命,因此探寻经济、有效及可行的诊断方法,逐渐成为医学界研究热点。
孙艳华等[3]认为,诊断原发性肝癌时,主要依赖于测定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经流行病学显示, 10%的肝癌未有AFP产生、30%的肝癌存在AFP含量较少,诱导该指标呈阴性、低浓度,因此单纯AFP 指标检测未能预测疾病是否发生,临床应用受限。
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AFP、AFP-L3、Fer、TSGF检验的准确性黄维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广东佛山528300[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早期诊断中应用甲胎蛋白(AFP)、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铁蛋白(Fer)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检验的准确性。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早期诊断中均接受AFP、AFP-L3、Fer、TSGF检验,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①观察组AFP、AFP-L3、Fer、TSG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AFP(3.85%)、AFP-L3(3.85%)、Fer(5.12%)、TSGF(3.85%)、联合检测阳性率(1.28%)均低于观察组的76.92%、79.49%、78.21%、79.49%、97.44%(P<0.05);③联合检测准确度(98.70%)、特异度(90.80%)、灵感度(77.50%)、阳性预测值(86.40%)、阴性预测值(88.20%)均高于AFP(86.40%、90.80%、77.50%、86.40%、88.20%)、AFP-L3(89.50%、91.50%、79.40%、87.80%、90.10%)、Fer(87.20%、91.50%、78.30%、82.50%、89.60%)及TSGF(88.30%、93.20%、78.20%、85.20%、89.70%)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53、CA199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血清甲胎蛋白㊁癌胚抗原㊁CA153㊁CA199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裴建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一医院体检中心,河北省承德067000)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HC )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 )㊁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㊁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的表达水平及四项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㊂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9年11月间临床确诊的PHC 患者80例为PHC 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非肿瘤性肝病患者50例(非肿瘤性肝病组)及正常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㊂比较各组患者血清AFP ㊁CEA ㊁CA153㊁CA199水平,比较不同Child-Pugh 分级PHC 患者血清AFP ㊁CEA ㊁CA153㊁CA199水平,应用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分析AFP ㊁CEA ㊁CA153㊁CA199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㊂结果PHC 组血清AFP ㊁CEA ㊁CA153㊁CA199显著高于非肿瘤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 <0.05);非肿瘤性肝病组CA153㊁CA199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PHC 组中Child-Pugh C 患者血清AFP ㊁CEA ㊁CA153㊁CA199显著高于Child-Pugh B 及Child-Pugh A 患者(P <0.05);Child-Pugh B 患者血清AFP ㊁CEA ㊁CA153㊁CA199高于Child-Pugh A 患者(P <0.05);PHC 组血清AFP ㊁CEA ㊁CA153㊁CA199阳性率高于非肿瘤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 <0.05);非肿瘤性肝病组AFP ㊁CEA ㊁CA199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下,AFP ㊁CEA ㊁CA153㊁CA199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ROC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 )(0.837)㊁敏感度(87.63)㊁特异度(92.19)均明显高于AFP (0.768,72.45,75.09)㊁CEA (0.685,42.68,51.13)㊁CA153(0.674,44.87,50.45)㊁CA199(0.796,55.49,62.78)单独检测结果(P <0.05)㊂结论AFP ㊁CEA ㊁CA153及CA199在PHC 患者血清中均具有高表达,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PHC 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㊂ 关键词: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53; 糖类抗原199; 原发性肝癌; 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48(2020)10-0029-04作者简介:裴建华(1991-),女,检验技师(初级)㊂从事肿瘤标志物研究工作㊂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是起源于肝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进展快㊁侵袭性强㊁预后差等临床特点,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据相关数据统计报道显示,我国每年大约30~35万人死于肝癌〔1-2〕㊂目前,PHC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普遍认为与遗传㊁环境㊁黄曲霉素以及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3〕㊂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早期确诊的PHC 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4〕㊂但由于该病无明显临床症状表现,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期,从而导致预后较差㊂因此,如何对PHC 患者在早期进行确诊,对于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㊂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㊁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㊁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等均为临床诊断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肿瘤标志物,但单一指标的临床诊断效能较低〔5-6〕㊂本研究通过分析PHC 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水平表达情况,探讨了上述四项联合检测对PHC 的早期诊断价值㊂现报道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9年11月间临床诊断为PHC 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PHC 组)㊂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版)“〔7〕中PHC 的诊断标准,并经病理组织学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年龄>18岁,临床资料完整,本次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㊂排除标准:合并胆囊炎㊁胆囊结石㊁血液系统及其他肿瘤性疾病,严重感染,入组前已接受放化疗及其他治疗者㊂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7.34±7.22)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11±2.08)kg /m 2㊂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非肿瘤性肝病患者50例(非肿瘤性肝病组)及正常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对照研究㊂非肿瘤性肝病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6.87±6.65)岁;BMI:(22.89±1.97)kg /m 2㊂健康对照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7.25±6.87)岁;体质量指数(BMI):(22.67±1.85)kg/m2㊂三组患者性别㊁年龄级BMI指数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有可比性㊂1.2 研究方法1.2.1 观察指标 ①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标志物水平;②比较不同Child-Pugh分级PHC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水平;③比较PHC组中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单独检测的阳性率;④应用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㊂1.2.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采集血清前均要求禁食禁饮8h以上,分别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3~5mL, 3000r/min离心10min,收集血清,即刻进行检测或放置在-60℃超低温环境下保存待检㊂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仪器为贝克曼库尔特ACCESS2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定标物及相关试剂均来自雅培公司,检测操作步骤均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㊂各指标正常范围值:AF P<15ng/mL㊁CEA<10ng/mL㊁CA153<32.4U/mL㊁CA199<37U/mL㊂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其中,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等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各指标阳性率以例或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ROC曲线评价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等指标的诊断效能,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各组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水平比较 PHC组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水平显著高于非肿瘤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肿瘤性肝病组CA153㊁CA199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肿瘤性肝病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AFP㊁CE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2.2 不同Child-Pugh分级PHC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水平比较 Child-Pugh C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水平显著高于Child-Pugh B及Child-Pugh 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B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水平高于Child-Pugh 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2.3 各组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单独检测阳性率比较 PHC组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检测阳性率高于非肿瘤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肿瘤性肝病组AFP㊁CEA㊁CA199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3㊂2.4 PHC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的ROC 曲线分析 ROC曲线下,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㊁敏感度㊁特异度均明显高于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单独检测结果(P<0.05)㊂见表4㊁图1㊂表1 各组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水平比较(⎺x±s)组别n AFP(ng/mL)CEA(ng/mL)CA153(U/mL)CA199(U/mL)健康对照组50 1.73±0.34 1.55±0.44 5.87±2.03 5.16±1.78非肿瘤性肝病组50 2.05±0.41 1.96±0.687.41±2.16a29.33±8.47a PHC组80176.45±52.23ab7.57±1.35ab23.45±6.27ab98.78±25.65ab F值244.500453.600378.100246.800 P值<0.001<0.001<0.001<0.001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 P<0.05,与非肿瘤性肝病组比较:b P<0.05表2 不同Child-Pugh分级PHC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水平比较(⎺x±s)组别n AFP(ng/mL)CEA(ng/mL)CA153(U/mL)CA199(U/mL) Child-Pugh A2259.56±17.58 4.34±1.4514.87±3.2552.31±12.43 Child-Pugh B38168.42±48.77a 6.54±2.16a21.41±5.44a75.56±23.62a Child-Pugh C20350.33±87.45ab21.57±6.38ab43.12±10.57ab178.47±48.79ab F值145.000148.900136.400152.000 P值<0.001<0.001<0.001<0.001 注:与Child-Pugh A比较:a P<0.05),与Child-Pugh B比较:b P<0.05表3 各组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单独检测阳性率比较(n,%)组别n AFP CEA CA153CA199健康对照组500(0.00)0(0.00)0(0.00)0(0.00)非肿瘤性肝病组503(6.00)a3(6.00)a0(0.00)14(28.00)a PHC组8063(78.75)ab17(21.25)ab19(23.75)ab41(51.25)ab χ2值65.151 5.49713.911 6.814P值<0.0010.019<0.0010.009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 P<0.05),与非肿瘤性肝病组比较:b P<0.05表4 ROC曲线下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指标AUC敏感度(%)特异度(%) AFP0.76872.4575.09 CEA0.68542.6844.13 CA1530.67444.8750.45 CA1990.79655.7962.784项联合检测0.837a87.63a92.19a 注:与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单独检测比较:a P<0.05图1 血清AFP㊁CEA㊁CA153㊁CA199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ROC曲线3摇讨论 由于PHC具有起病隐匿㊁病情进展快㊁转移风险高㊁预后差等特点,因此,临床上早发现㊁早诊断㊁早治疗对于提高PHC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㊂目前,病理组织学检查是PHC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该法为有创操作,故而其在临床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此外,超声检查㊁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手段虽然对中晚期PHC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仍对于早期PHC的诊断价值有限〔8-9〕㊂血清肿瘤标志物是由于各种恶性肿瘤细胞分泌的大分子物质,根据其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是否正常可作为判断恶性肿瘤病灶是否存在的依据㊂当前,血清AFP㊁CEA㊁CA153及CA199等是临床公认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㊂AFP是一种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分泌合成的糖蛋白,在胎儿血液循环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出生后则下降,之后基本被人体白蛋白替代,血液中较难检出,尤其是在正常成人的血清中含量极低,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部分肝细胞会恢复产生AFP的功能,导致其浓度升高〔10〕㊂临床研究证实,AFP与肝癌及胃癌㊁肺癌㊁胰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多种恶性肿瘤的阳性检测标志物,在肝癌中的阳性率可达到80%左右〔11-12〕㊂CEA是一种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性的酸性糖蛋白,存在于由内胚层细胞分化而来的癌症细胞表面,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及周围体液中㊂临床研究发现,CEA作为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在转移性肝癌㊁肠癌及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阳性率,但其单独诊断的特异度较低〔13〕㊂CA153及CA199均是由消化道肿瘤细胞分泌的一类与腺癌高度相关的糖脂抗原,临床上也称为胃肠癌相关抗原,研究发现,CA153及CA199在PHC患者血清中具有高表达,其中, CA199在肝癌患者中的阳性率高达50~70%,而CA153阳性率相对较低〔14〕㊂任珊等〔15-16〕报道了CEA㊁AFP㊁CA153及CA199等指标在PH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肿瘤性肝病患者及健康人群,各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㊁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果,提示上述指标对于早期PH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㊂本研究结果显示,PHC组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及CA199水平显著高于非肿瘤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HC组中Child-Pugh C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及CA199水平显著高于Child-Pugh B及Child-Pugh A患者,同时,Child-Pugh B 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及CA199水平高于Child-Pugh A患者㊂与代伟伟等〔17〕相关报道相近㊂结果提示,PHC患者血清AFP㊁CEA㊁CA153及CA199水平具有高表达,且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越高的患者上述指标表达水平越高,为早期PHC的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㊂各组各指标阳性率结果显示,PHC组患者AFP㊁CEA㊁CA153及CA199检测阳性率高于非肿瘤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其中,AFP 阳性率达到78.75%,CA199阳性率为51.25%,同黄文成等〔18〕报道相近㊂但CEA㊁CA153阳性率较低,单独检测时不具有临床诊断意义㊂ROC曲线下AFP㊁CEA㊁CA153及CA199四项联合检测的AUC㊁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各单项指标,同朱壹澎等〔19-20〕相关报道一致㊂结果提示,AFP㊁CEA㊁CA153及CA199四项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PHC的诊断效能㊂综上所述,AFP㊁CEA㊁CA153及CA199在PHC 患者血清中均具有高表达,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PHC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值得在早期PHC的临床诊断中推荐应用㊂参考文献:〔1〕 MA C L,SUN R J,LI J.Short-term effect of metronomic chemotherapy of low-dose Tegafur o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8,22(12):3742.〔2〕 樊嘉.我国肝癌诊疗和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39(10):1010.〔3〕 雷海科,李小升,赵玉兰,等.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附3106例报告)〔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0,19(2):179.〔4〕 王舰涛,游玉峰.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8,43(12):1441.〔5〕 凌线峰.探究糖类抗原㊁甲胎蛋白㊁癌胚抗原三项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黑龙江医学,2019,43(2):158.〔6〕 高鹏飞,杨豪俊.不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1):85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37(7):705.〔8〕 NAMIKAWA T,ISHIDA N,TSUDA S,et al.Successful treatment of liver metastases arising from early gastriccancer achieved 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 by nivolumab〔J〕.Surg Case Rep,2018,4(1):71.〔9〕 肖金海,郑屹峰,沈小勇.多层螺旋CT和MRI在混合型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8):1479.〔10〕 ATTIA M S,YOUSSEF A O,KHAN Z A,et al.Alpha fetoprotein assessment by using a nano optical sensorthin film binuclear Pt-2-aminobenzimidazole-Bipyri⁃dine for early diagnosis of liver cancer〔J〕.Talanta,2018,186:36.〔11〕 SUN DF,LI HJ,LI MJ,et al.Electrochemical immu⁃nosensors with AuPt-vertical graphene/glassy carbon e⁃lectrode for alpha-fetoprotein detection based on label-free and sandwich-type strategies.〔J〕.Biosens Bioel⁃ectron,2019,132:68.〔12〕 WANG S,ZHENG Y,LIU J,et al.Analysis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ecurrence follow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J〕.J InvestigMed,2018,66(5):1.〔13〕 ZHANG YD,QIU DR,LI RH,et al.Preparation of a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the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glypican3.〔J〕.Mol Med Rep,2019,19(5):3889.〔14〕 郑琼燕.血清AFP CA125CA153CA199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意义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0):1395.〔15〕 任珊,徐鹏,任敏玮.血清AFP㊁CEA和CA199联合检测在老年丙肝相关肝硬化和肝癌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7):111.〔16〕 刘志华.AFP㊁CEA㊁CA199联合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8):36.〔17〕 代伟伟,刘正新,徐宝宏.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CA125㊁CA199㊁AFP和CEA水平变化〔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7,20(1):81.〔18〕 黄文成,黄浩,梁艺华,等.血清AFP㊁CEA㊁CA125㊁CA199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17,46(A03):127.〔19〕 朱壹澎,卢高峰,黄丽娜,等.血清CA125㊁CA199㊁CEA㊁AFP检测在肝炎与肝硬化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9,59(1):46.〔20〕 王铮.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1):90.(收稿日期:2020-05-05;修回日期:2020-08-31)。
临床医学检验:体液肿瘤标志物考点巩固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体液肿瘤标志物考点巩固真题1、多选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不够敏感,但在肿瘤的预后判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肿瘤标志物有()A.甲胎蛋白B.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C.癌胚抗原D.前列腺特异抗原E.癌基因e(江南博哥)rbB-2编码蛋白正确答案:B, E2、多选下列属癌基因(onecgene)的是()A.p53B.N-rasC.bcl-2D.c-erbB-2E.N-myc正确答案:B, C, D, E3、多选肿瘤是失去了正常生物调控的异常生长、分化的细胞和组织,其区别于其他疾病的临床特征是()A.肿瘤的局限生长B.肿瘤的转移特性C.晚期肿瘤无症状D.早、中期肿瘤无症状E.肿瘤早期即可诊断正确答案:B, D4、问答题简述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1)肿瘤的早期发现物理仪器检测肿瘤的最低检测限是1cm(10^9个肿瘤细胞),而生化标志最低检测限为10^8细胞。
理论上,利用生化标志能在亚临床期较早地发现肿瘤。
目前能用于肿瘤筛查的标志只有两个,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甲胎蛋白(AFP)。
(2)肿瘤的鉴别诊断与分期肿瘤标志物常用于鉴别良、恶性肿瘤,且其升高水平常和肿瘤的大小和恶性程度有关,因此定量检测可以有助于临床分期。
(3)肿瘤的疗效监测大部分肿瘤标志物和肿瘤治疗效果相关,标志物的下降程度反映了治疗成功程度。
(4)肿瘤的预后判断有一些标志物专用于观察预后,如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类似的还有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癌基因erbB-2编码蛋白。
(5)肿瘤的复发预报术后肿瘤病人应每隔2~3个月测定一次肿瘤标志,至少连续两年,在未再给予治疗时,至少连续二次肿瘤标志物呈直线上升,可认为肿瘤复发。
5、多选临床上可用于乳腺癌诊治的糖蛋白抗原类肿瘤标志物有()A.CA15-3B.CA19-9C.CA549D.CA72-4E.CA27-29正确答案:A, C, E6、单选患者,男,52岁,乙肝“小三阳”20余年,B超体检发现肝区结节状肿块数个。
血清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及糖类抗原199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血清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及糖类抗原199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黄艳青;成建军【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 199)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临武县人民医院经病理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35例及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各组血清AFP、CEA、CA 199水平,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浓度为(827.14±92.18)μg/L,CEA浓度为(21.58±3.24)μg/L,CA 199浓度为(42.16±10.24)KU/L;肝炎肝硬化组AFP浓度为(35.46±11.04)μg/L,CEA浓度为(4.25±1.04)μg/L,CA 199浓度为(19.18±6.06)KU/L;健康体检组AFP浓度为(10.02±1.19)μg/L,CEA浓度为(2.28±0.84)μg/L,CA 199浓度为(8.24±2.77)KU/L。
原发性肝癌组与健康体检组和肝炎肝硬化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其敏感性提高到94.29%,与各个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有所下降。
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CEA、CA 199对原发性肝癌的病情评估、疗效评价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单一的检测。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4(000)020【总页数】2页(P51-51,52)【关键词】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原发性肝癌【作者】黄艳青;成建军【作者单位】湖南 424300 临武县人民医院;湖南 424300 临武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原发性肝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病起病急且致死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AFP、CEA、CA199以及CA125四种血清抗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早期诊断)作用,以及它们与单一指标相比,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诊断;糖类抗原原发性的肝癌是医学临床时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病发病的时候很急而且致死率非常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期的体检更是作为人们想要早期筛查各类疾病的“保险”,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预期目标。
在各位先驱的不懈探索下,锁定了一些存在于人体血清的蛋白类物质在发生疾病时水平会大幅增高或降低,这就为早期筛查疾病提供了思路。
甲胎蛋白(AFP)常常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高敏感性诊断原发性肝癌,但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临床中仍会出现一些例外情况,浓度不够检测到或假阳性。
已经发现的肿标大约有几百种,而与原发性肝癌关联较强的不多,有些不仅敏感性不高;而且特异性也不理想。
组合检测或许会提高筛查某些恶性肿瘤的成功率,本研究欲取四个有价值的指标,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
将四个指标通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以期找到它们在原发性肝癌检测过程中的优势。
寻找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因为特异性越高,意味着诊断价值越高。
越来越多的政策提倡定期进行体检,肿瘤标志物一旦筛查出来,并进行及早干预,可大大提高癌症生存率,提升国民幸福感。
在多种肿瘤标志物中,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确诊原发性肝癌率高达73%,临床为了提高确诊率,降低假阳性、错诊率,常通过B超联合血清学甲胎蛋白筛查,然而一些临床研究发现,并非所有患者甲胎蛋白指标均升高,这就大大影响了甲胎蛋白筛选肿癌的敏感性,进而影响治疗时机。
甲胎蛋白是已知临床上诊断原发性肝癌较特异性的指标。
甲胎蛋白:治疗肝癌的新靶点
甲胎蛋白:治疗肝癌的新靶点朱明月;李孟森【摘要】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在肝癌发生过程中所起的生物学作用一直是个谜.由于其是肝癌细胞高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临床上作为诊断肝癌的金标准,但是AFP在肝癌发生过程有何功能并不清楚.最近我们的研究发现,AFP具有信息调控分子样作用,AFP不仅能与维甲酸受体-β(RAR-)结合,阻遏RAR-β进入细胞核内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同时也能抑制Caspase-3的活性,阻断凋亡信号的传递,更重要的是AFP激活PI3/AKT等生长信号途径,提示AFP具有抗凋亡诱导的功能,靶向抑制AFP表达能增加肝癌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敏感性,新发现AFP的这些功能,预示它是肝癌细胞耐药的新靶点,为肝癌的生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4(025)001【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甲胎蛋白;肝癌;治疗;新靶点【作者】朱明月;李孟森【作者单位】海南省肿瘤发生和干预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99;海南医学院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99;海南省肿瘤发生和干预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99;海南医学院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99;海南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是癌症发病谱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肿瘤相关性死亡因素中排名第三,全球每年有超过60万新发病例。
肝癌的发生与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由于我国是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国家,因而我国肝癌发病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1]。
由于肝癌发生过程有很大的隐蔽性,且有易发生早期转移、浸润至邻近及更远组织的倾向,所以肝癌的预防和治疗是世界性医学难题,至今仍缺乏有效防治手段。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的意义
P C组 的 AF — 3 L PL
敏 感 性 和 中 位 水 平 分 别 为 8 . 2 和 1 . 5 高 于 良性 肝 病 组 ( 4 1% 68 , P< O 0 ) 2 < AF < 2 0n / 时 AF — 3的 敏 感 性 为 .5 。 0 P 0 g mI PL
基金 项 目:福 建省 医学 创 新 课 题 (0 7C -) 2 0 一 XB5 作者简介:陈燕 (93 ) 1 6  ̄ ,女 , 主任 医师 ,硕 士 生 导 师 ,主 要 从 事 肿 瘤 临 床 研 究 ;E i a s9 s a cr mal n 9 @ i .o :y n n
( ) l . 1 5 1 6
[ ]金 辉 喜 ,李 金 荣 . 田基 黄 对 人 舌 癌 细 胞 株 S C 5 C a细 胞 毒 作 用 的
注 :与 模 型 组 相 比 , * P< O 0 , # P< O 0 ;与 5 F 组 相 .5 .1 -U
比 , △ P< 0 05 . 。
2 05 5 ( ) 9 7 . 0 , 8 2 :6 — 3
表 6 田 基 黄 联 合 5F 组 脾 质 量 及 脾 指 数 的 E 较 ( 士s -U E i )
[]《 2 中华 本草 》编委会. 中华 本草 [ .上海 :上 海科学技术 出 M]
版 社 , 1 9 :5 8 9 9 9.
参 考 文 献
注 :与 模 型 组 相 比 , * P< 0 0 , # P< 0 0 ; 与 5F 组 相 .1 .5 -U
比 , △ P< 0 0 。 . 5
[]MioI efz ,Ka plae ,e 1 C ntei rds l n 1 k ,S roo J p e yr n J t . a a h  ̄u e e pe b rsre ?R sl f2 一ere p r n s[ ] Ma yS b epeevd eut o 0ya x ei t J . s me g e ,
甲胎蛋白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血清AFP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住院的肝病患者336例和正常对照102例,进行AFP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AFP检测阳性率肝癌组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肝硬化组较慢性肝炎组为高。
结论 AFP有助于高危人群肝癌早期诊断及治疗预后判断。
【关键词】 AFP 肝癌肝硬化甲胎蛋白(AFP)是常用血生化检测项目之一,它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病情预后判断。
本文通过对本院住院的336例急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AFP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2008年在本院住院的患者336例。
男183例,女153例,平均年龄50.6岁。
其中急性肝炎56例,慢性肝炎128例,肝炎肝硬化88例,原发性肝癌64例。
诊断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
病原诊断:HBV(+)301例;HCV(+)9例;其他26例。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经影像学或病理学诊断。
另外选择102例为正常对照组。
1.2检测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仪器使用Roche Elecsys2010电发光仪。
检测标准0-20ng/ml为正常参考值。
2 结果各组病例AFP检测结果见表一表一各组病例AFP检测结果AFP检测阳性率肝癌组明显高于肝硬化组。
肝硬化组较慢性肝炎组为高。
3 讨论甲胎蛋白(AFP)是胎儿时期肝脏内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成人后血清中水平很低,而发生恶变的肝细胞则可恢复其合成的能力。
因此检测AFP的血清含量变化对肝癌的早发现,疗效的检测有重要意义[2]。
我国专家在《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中指出,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对下列危险人群应特别关注:中老年男性中HBV载量高者、HCV感染者、HBV和HCV重叠感染者、嗜酒者、合并糖尿病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
确诊肝癌的检查方法
确诊肝癌的检查方法肝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目前临床已应用多种检查方法来诊断肝癌,如甲胎蛋白的检查、非损伤性超声、CT、MRI检查,血液酶学检查等,为肝癌的诊断提供更多方位的辅助诊断依据。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肝癌的检查方法。
肝癌的免疫学检查:甲胎蛋白(AFP)的检测是肝癌早期诊断、诊断原发性肝癌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特异性较高。
酶学检查:酶学检查r-谷氨酰转肽酶及同工酶(GGT-II)在肝癌时可明显升高,GGT-II阳性率可达90%,作为肝癌诊断的一种辅助方法。
肝癌的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测有助于了解肝癌病人肝功能代偿情况,对指导肝癌的治疗、预测预后等有重要价值。
(1)血清胆红素升高,说明是肝细胞损伤严重,多提示为肿瘤晚期,肝功能失代偿。
(2)白球比值倒置,多为肝癌晚期大量肝细胞受侵坏死或合并肝硬变所致,是肝功能失代偿的指标之一。
(3)凝血酶原时间的延长及纤维蛋白原的异常增多,多为肝癌晚期肝功能损伤严重。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肝癌的诊断作用非常重要。
其对肝癌主要起定位诊断作用和价值。
(1)超声B超检查:为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是肝癌普查与定位诊断的最常用检查方法,超声检查最小可检出1-2㎝的占位,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与部位,诊断准确率约为90%。
(2)X线、CT检查:可显示直径1.0cm以上的肿瘤。
(3)同位素扫描:肝脏体积呈不规则增大,形态异常,肿瘤部位出现稀疏或缺损区。
肝癌的肝组织活检:肝穿活组织检查:可在B超或同位素定位下穿刺活检,阳性率76.1%~92.3% 可抽腹水查找癌细胞,转移淋巴结活检,剖腹探查取活组织检查。
活体组织切片检查为确定肿瘤性质的唯一、确切的方法。
确诊肝癌要尽早治疗,癌症治疗上也是中西医结合比较好,中成药人参皂苷rh2效果是不错的,1983年,北川勋首次从红参中分离出20(S)-人参皂苷-Rh2。
现在已经证实人参皂苷Rh2具有诱导癌细胞凋亡、分化及调控细胞周期的抗癌活性,通过增强人体的自然免疫能力,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和血清异常凝血酶原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和血清异常凝血酶原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摘要】甲胎蛋白是肝细胞癌的常见标志物,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
本研究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和血清异常凝血酶原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研究发现,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血清异常凝血酶原也是一个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联合检测两者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样本实验结果分析显示,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
本研究为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深入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和异常凝血酶原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
临床实践推广建议包括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规范诊断流程。
【关键词】关键词: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血清异常凝血酶原、肝细胞癌、临床诊断、联合检测、临床实验、研究方向、临床实践、推广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肝细胞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在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准确的临床诊断是至关重要的。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特异性肝癌标志物,其在肝细胞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单独检测AFP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肝病病变、妊娠等。
近年来,研究表明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的检测对肝细胞癌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甲胎蛋白异质体是由于糖基化改变引起的不同分子量的甲胎蛋白,其比率在肝细胞癌患者和非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结合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与AFP水平的检测,可以提高肝细胞癌的诊断准确性。
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也被广泛应用于肝细胞癌的诊断中。
异常凝血酶原是一种未被carboxylated的凝血酶原,其水平在肝细胞癌患者中显著升高。
结合检测PIVKA-II和AFP水平,可以有效提高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和血清异常凝血酶原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2024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20241、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甲胎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
甲胎蛋白在胎儿血液循环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出生后则下降,至生后2~3月甲胎蛋白基本被白蛋白替代,血液中较难检出,故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
甲胎蛋白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运输功能、作为生长调节因子的双向调节功能、免疫抑制、T淋巴细胞诱导凋亡等。
甲胎蛋白与肝癌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多种肿瘤中均可表现出较高浓度,可作为多种肿瘤的阳性检测指标。
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350~400 ng/ml。
2、癌胚抗原(CEA)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肝癌、肺癌、卵巢癌、泌尿系肿瘤等。
但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肠道憩室炎、直肠息肉、结肠炎、胰腺炎、肝硬化、肝炎、肺部疾病等,15%~53%的患者血清CEA也会升高,所以CEA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在诊断上只有辅助价值。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术前或治疗前CEA浓度能明确预示肿瘤的状态、存活期及有无手术指征等。
术前CEA浓度越低,说明病期越早,肿瘤转移、复发的可能越小,其生存时间越长;反之,术前CEA浓度越高说明病期较晚,难于切除,预后差。
CEA检测还可对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使CEA恢复正常的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监测其复发和转移。
通常采用以下方案:术后第六周一次;术后3年内,每月一次;3~5年每三月一次;5~7年每半年一次;7年后一年一次。
若发现升高,两周后再测一次,两次都升高则提示复发和转移。
3、癌抗原125(CA125)CA125最常见于上皮性卵巢肿瘤(浆液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其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
黏液性卵巢肿瘤中不存在。
肝癌诊断的方法是什么
肝癌诊断的方法是什么【诊断】(一)早期发现早期发现系指肿瘤生长至3~4cm前即被发现,也就是说发现肝癌于亚临床阶段。
是肝癌早期诊断和根治手术实施的重要环节,AFP和B型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高危人群的普查是发现早期肝癌的重要方法。
1、高危人群:是指年龄>40岁,有下列情况之一者:5年以上肝炎病史或乙肝血清抗原标记阳性者;有5~8年以上酗酒史并有慢性肝病临床表现者;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
2对高危人群每半年普查一次,因为有研究最快速生长的肝癌B超显示从1cm 进展到5cm需4~6个月;对高危人群AFP低浓度阳性者(50~200g/L),应每半月复查一次,进行动态观察直至排除或明确诊断;有部分小肝癌AFP可阴性,故最好B超与AFP同步筛选检查。
(二)早期诊断1、定性检查(1)AFP定量检查 AFP在200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
并排除假阳性情况。
按此标准小肝癌占42。
8%,被国内学者推崇。
AFP异质体检查增加了肝癌诊断的特异性。
(2)其他:目前比较成熟的、可与AFP互补的有GGT-2,ALP。
AFP在低浓度时也有较高的阳性率65%~70%,能使小肝癌检出率达84.2%。
2、定位诊断首选B超或CT检查,如不能肯定选择肝动脉造影。
(三)诊断标准1、若无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免疫法阳性或放射免疫法400g/L,持续4周。
并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性胚胎源性肿瘤、转移性肝癌者。
2、影象学检查肝内有明确的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能除外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AFP200g/L; 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象学表现;无黄疸而GGT-2、ALP明显增高; 其他器官有明确的转移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鉴别诊断】(一)继发性肝癌:AFP一般为阴性;关键在于肝外原发癌的证据和病理检查。
(二)肝硬化:PHC多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二者鉴别常很困难,若肝硬化病人出现进行性肝脏肿大,明显的肝区疼痛,可扪及质地坚硬的结节,应高度疑诊肝癌进一步检查。
肝癌的检查方法都有哪些
肝癌的检查方法都有哪些文章目录*一、肝癌的检查方法都有哪些*二、如何预防肝癌*三、肝癌患者的护理需要注意什么肝癌的检查方法都有哪些1、肝癌的检查方法都有哪些1.1、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检查是这几年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检查方式,过去来说核磁共振没有ct检查那么理想,现在随着核磁共振的技术不断发展,扫描时间越来越快,分辨率也越来越高了,对于肝脏的一些小病灶也能作为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现在核磁共振对于肝癌的检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1.2、甲胎蛋白检查:当b超和/或ct等成像检查怀疑是早期肝癌时,一般会建议做个甲胎蛋白检查辅助诊断。
甲胎蛋白检查也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检查方式,看有没有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对于检查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是我们临床上也发现一部分病人的甲胎蛋白不一定高,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可以是高,但是甲胎蛋白不高的患者也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
2、肝癌症状表现有哪些2.1、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饭后上腹饱胀、恶心等是肝癌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其中以食欲减退和腹胀最为常见。
腹泻也是肝癌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较高,易被误认为慢性肠炎。
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所致的门静脉高压及肠功能紊乱可致腹胀、大便次数增多,腹胀亦可因腹水所致。
胃肠功能紊乱还可导致消化不良、暧气、恶心等症状。
2.2、发热相当一部分的肝癌患者会出现出汗、发热。
多数发热为中低度发热,少数患者可为高热,在39℃以上,一般不伴有寒战。
肝癌的发热多为癌性热,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后释放致热原进人血液循环所致。
肿瘤患者由于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合并感染,亦可出现发热,与肝癌的癌性发热有时不易区别,需结合血象并观察抗菌治疗是否有效才能判定。
3、肝癌疾病的诱发原因3.1、已知的肝炎病毒至肝少有A,B,C,D,E,G等类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关系主要为乙型与丙型肝炎即HBV与HCV.肝癌患者中约有1/3的病人有慢性肝炎史,澳抗(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发区,目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乙型的感染一样,与肝癌发病有密切的关系,乙肝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肯定是促癌因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发现肝癌的首选检查——B超+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解放军458肝病中心
很多人在体检时把做B超、抽血查甲胎蛋白、CT作为筛查肝癌的方法,到底这是否有效呢?解放军第458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刘树人说,在肝癌的早期筛查中,可以通过做B超检查,抽血查甲胎蛋白(AFP),CT、MRI、PET-CT、肝组织活检都能诊断肝癌。
但由于肝脏病情复杂,单纯只用B超,很有可能造成误诊。
同样,病毒生长在肝细胞内,有些机理还不明确,只有病毒量大到一定程度,在血液中有一定浓度,才能被检验出来,有的甚至已是明显肝硬化,但反应肝纤维化的指标还是阴性,所以采用抽血查甲胎蛋白也可能对早期肝癌漏诊。
刘树人称,单纯地想一种检查方法的心态来进行肝癌筛查是不科学的,他分析了不同检查方法的弊和利——
(1)B超:容易对大肝癌误诊
刘树人介绍,单纯腹部B超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难以确定肿块的性质。
而且B超对于大肝癌与超大肝癌容易误诊,因为B超穿透力有限,视窗小,分辨率低,如是大肝癌,由于肝癌体积过大,容易有误诊的可能。
而且B超检查结果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和分辨的限制,也会影响诊断结果。
有报道说单纯腹部超声检查诊断肝癌有15%漏诊,所以不提倡单一检查B超诊断肝癌。
(2)甲胎蛋白:存在假阴性的可能
甲胎蛋白检查能较早地发现肝癌,能在肝癌症状出现之前8个月就可呈现阳性,因而在没有症状出现时,检查甲胎蛋白就可能发现早期肝癌。
但单独用甲胎蛋白普查会使20%左右的肝癌患者漏诊,因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也就是说单纯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
(3)CT:肝癌呈弥漫性时,CT早期不易发现
用CT检查肝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手段,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
但当肝癌组织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肝癌呈弥漫性时,CT不易发现。
而且CT区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时有一定的困难。
(4)MRI: 空间分辨率不高
MRI诊断与CT相仿,对良、恶性肝内占位病变,特别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
MRI也存在不足之处,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而且对于有上金属节育环的妇女、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某些部位有金属异物的患者都不能作MRI的检查。
(5)PET-CT:辐射大价格贵
PET-CT(计算机体层显像)将PET和CT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可通过CT对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又可由PET反映肝脏占位组织的生化代谢信息,并同时进行全身扫描可了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转移情况,是早期肝癌的检查方法之一。
但价格昂贵,辐射大,而且PET-CT目前只在少数医院开展。
(6)肝组织活检:创伤性的检查
肝组织活检是诊断肝癌最可靠方法,但缺点是有创伤性的检查,只有在其他检查后无法诊断又高度怀疑肝癌的情况下才不得已采用的诊断办法。
通过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可以了解肝脏的纤维化程度,有效地判断患者病情,指导治疗。
刘树人表示,由于肝组织活检对身体的创伤性比较大,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于身体的损伤,一定要到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
首选检查
B超+
血清甲胎蛋白检测
刘树人表示,根据多年的临床实验证明,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对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高危人群,刘树人建议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腹部B超+血清甲胎蛋白检查,健康者可隔6个月做一次,做到及早发现患肝癌的可能性,每位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必须认识到,这种检查是关系其健康乃至生命的必要检查。
在临床上发现,约有30%的肝癌患者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能够治愈的,尤其对高危人群(有家族遗传背景、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定期普查无疑是及早发现、及早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