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_黄昱方
创业团队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双调节模型共3篇
![创业团队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双调节模型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0a25f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3.png)
创业团队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双调节模型共3篇创业团队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双调节模型1创业团队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双调节模型近年来,随着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创业者们也开始涌现。
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科技型新创企业面临巨大风险和挑战。
其中,创业团队的异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企业绩效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从双调节模型的角度出发,研究创业团队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
首先,分析了创业团队异质性的内在构成和作用机制。
其次,介绍了双调节模型,并详细探讨了创业团队异质性作为一个调节变量的作用。
最后,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创业团队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调节变量的影响范围和作用方式。
创业团队的异质性,指的是在团队成员中存在着不同的技能、知识、经验、背景和价值观等因素。
在科技型新创企业中,创业团队的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非常显著。
首先,创业团队的异质性能够带来更广泛的视角和更多的知识资源,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创业团队的异质性能够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了企业的团队凝聚力和效率。
双调节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用于探讨两个变量对第三个变量的影响,并研究其中一个变量作为另一个变量的调节变量的作用。
在本文中,创业团队异质性被认为是一个调节变量,用来研究其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究其他潜在的调节变量。
实证研究表明,创业团队异质性能够显著提高科技型新创企业的绩效,尤其是在具有明确产品定位的企业中,创业团队异质性的作用更为显著。
同时,团队规模和团队组合对创业团队异质性的调节作用也在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总之,创业团队的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的绩效影响巨大。
采用双调节模型,可以更为准确地探究创业团队异质性的影响机制及其调节作用。
在未来,需要更为深入地研究创业团队的异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帮助科技型新创企业更好地发展综上所述,创业团队的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的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具有明确产品定位的企业中。
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
![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a42663daaea998fcc220eb8.png)
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作者:李慧敏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09期摘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团队异质性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梳理了团队异质性的概念界定及分类情况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团队异质性与团队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团队异质性;分类;团队绩效一、团队异质性概念界定异质性是对个体之间差异的概念化(Williams&O’Reilly,1998;Jackson&Joshi,2004)。
关于异质性的内涵,不同的学者从自己的研究角度给出了相应的定义。
从外国学者研究来看,Bhu(1977)认为,异质性是指团队中人员特点的多元性,是指团队成员在人口统计特征上的分散程度。
Jackson(1991)认为,团队异质性除了包括人口统计学方面的特征,还包括个体的个性等相关属性,主要指团队中成员的态度、教育背景或职能经验等。
Katzenbach和Smith (1993)认为,团队的异质性指的是组成团队的每个人,在自身特点、擅长的领域和对事物的观点看法方面都有所不同,并且这些不同会对团队成员完成团队任务、提升团队绩效产生影响。
lackson,Stone和Alvarez(1993)认为,异质性的定义是团队中的领导者在组建团队时对某些不同属性特征的偏好,并且还提出,这些不同的属性除了包括人口统计学的特征以外,还包括个体的个性等方面的特征;人口统计学的特征是指与生俱来的、从出生就不可改变的特征,例如性别、种族、年龄等,而个人特性则包括了专业背景、教育水平、职能经验等动态特性。
从国内学者来看,王道平(2004)在研究中指出,团队异质性是指团队成员在年龄、性别、专长和职能经验等方面都大不相同,并且得出结论团队异质性与团队绩效显著相关。
刘嘉,许燕(2006)认为,异质性又称多样性,一般是指成员们在自身一些特征方面的分布情况,比如各成员在性别、年龄、种族、职能背景、价值观等方面的特征差异是比较大还是比较小。
这一定义被后来很多学者采用。
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
![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b5c84cf2cc58bd63186bd45.png)
创业 团队 成员 的必要 条 件 。例如 ,K l a m,S u a , n h m n S ee 和 N r k (9 0 将 创业 团队 界定 为 “ 个 egr ui 19 ) e 两 或 两个 以上 的个 人经 过 构想 和实践 构 想 阶段 后 ,决 定共 同创业并 参 与企 业创 立 的过程 ,且 投 入相 同 比 例的资金 ” 。这个定 义着重 于参与创业 的时 间和资金
n l e a ,19 ) 团队 创业 已 逐 渐取 代 个 人 创 业 al t 1 9 7 , / . 成为 创业 的主要形 式 。创 业 团 队 构成 及 其异 质 性 问 题是创 业团 队研究 的基 础性 问题 。本 文 拟就 近 年来 国内外创业 团队异 质 性 的相 关 研 究进 行 梳 理 ,为创
21 o0年第 l 6期
s i … dT c 眦 e
… 【e R
2 1 o1 o0N .6
文 章编 号 :10 79 (00 1 04 0 0 0— 6 5 2 1 ) 6— 12— 4
创业 团队异质 性 研 究综 述
黄昱方 ,秦 明青
( 江南大学商学院 ,江苏无锡 24 2 ) 1 12
Ab ta t B s d o h td f ee a t a e sr c : a e n te su yo lv n p m,a d t ec n lso f h e e rh 01 ee o e et f oe g n o s r p n o cu in o er s ac 1 h tr g n i o r in a d d me - h t y f t nr p e e r l e m ,wes mma iet re rs a c o txs e eo me t r ge sa d s ot o n so T h trg n i i e t rn ui a c e at u r e e e r h c n e t ,d v lp n o r s n h r mig f ee o e e- z h p c E t. We h p h t u a e a r vd ee e c o e f t r td fh tr g n i fte e t p e e ra a y o e ta rp p rc n p o ie a r fr n ef rt uu e su y o ee o e et o nr rn u lt m. o h y h e i e Ke r s e t p e e r lta h t rg n i ;e t p e e r e fr n e v nu e g o t rc s y wo d : n e r n u a e m eeo e et r i y n r rn u i p r ma c ; e tr r w h p o e s e l a o
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新能力研究:文献回顾与整理
![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新能力研究:文献回顾与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9c6d4c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3.png)
卢俊美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通过文献回顾提炼了创业团队异质性和创新能力的内涵、维度与常用测量方法,梳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归纳了现有研究中团队异质性对创新能力的直接作用与间接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创业团队;异质性;创新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2-000040-02一、引言创新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更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而创业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随着创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大量出现,创业团队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沿袭高管团队的研究经验,学术界对创业团队成员异质性及其与创新、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给予了大量关注。
本文拟就近年来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整理回顾,为相关话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创业团队异质性的内涵、维度与测量1.创业团队异质性的内涵与维度Finkelstein和Hambrick 1996年提出团队异质性指团队各个成员在主要人口特征以及重要的价值观、认知观念、社会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1]。
以往的研究归纳了团队异质性的诸多内容并不断丰富,包括种族、国籍、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工作经验、职能背景、任期,价值观、认知、人格特征、兴趣爱好等。
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维度划分,较为流行的有以下几种方式:按测量的难易、可观察的程度,分为显性与隐性、外在与内在(Jackson,Stone 和Alvarez,1993)、人口统计学特质与深层特质特质(Finkelstein和Hambrick,1996)、易观察与不易观察(Milliken和Martins,1996);按照内容类别分为社会异质性、信息异质性与价值观异质性(Jehn,1999);按照与工作相关程度分为低工作相关与高工作相关(Pell,1999)[2]。
2.创业团队异质性的测量对异质性的测量主要存在两种方式。
一是以个人为对象运用现有成熟量表,通过李克特5级、7级打分法进行主观打分测量,常用的量表基础包括Jehn和Neale 1999年、Zimmerman 2008年、熊立2008年、Amrit 2005年的研究成果;另一种方式是以团队为单位,收集团队各成员信息后采用异质性指数测算团队的异质性水平,其中广泛采用的为Blau(1977)的异质性指数:(1-∑n i-1Pi2),Pi 是某特性第i个类别的比例[3]。
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_黄昱方
![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_黄昱方](https://img.taocdn.com/s3/m/5f122377168884868762d61c.png)
2010年第16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0No.16收稿日期:2010-04-07,修回日期:2010-06-30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新形势下江苏高端人才引进战略研究”(09JD008)文章编号:1000-7695(2010)16-0142-04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黄昱方,秦明青(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摘要: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国内外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的三条脉络以及研究的进展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创业团队异质性;创业绩效;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识码:AReview on the Heterogeneity of Entrepreneurial TeamHUANG Yufang ,QIN Mingqing(Business School of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Jiangsu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of relevant papers ,and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on heterogeneity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entrepreneurial team ,we summarize three research contexts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shortcomings of ET heterogenei-ty.We hope that our paper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study of heterogeneity of the entrepreneurial team.Key words :entrepreneurial team heterogeneity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venture growth process随着创业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出现,创业现象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
团队异质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团队异质性研究回顾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e62076e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6e.png)
团队异质性研究回顾与展望在当今社会,团队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团队成员之间的异质性也越来越受到。
团队异质性是指团队成员在人口统计学、专业背景、经验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为团队带来丰富的资源和创新的思维,但同时也可能带来冲突和沟通障碍。
因此,本文将对团队异质性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团队异质性是指团队成员在人口统计学、专业背景、经验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表现在年龄、性别、种族、国籍、教育背景、职业经历等多个方面。
团队异质性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多样性:团队成员在人口统计学、专业背景、经验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属性,这些差异使得团队具有多样性。
相对性:团队异质性是相对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似性而言的。
尽管团队成员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他们仍然可以拥有相似的价值观、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共同点。
互动性:团队异质性不仅存在于团队成员之间,还表现在他们与团队环境之间的互动。
这种互动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但也可能会带来冲突和沟通障碍。
团队异质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下是对当前团队异质性研究现状的概述:团队异质性与绩效关系研究:大量研究表明,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适当的团队异质性可以提高团队的创造力和创新性,同时可以促进团队的沟通和合作,从而提高团队绩效。
然而,过度的团队异质性也可能导致冲突和沟通障碍,对团队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团队异质性形成机制研究:团队异质性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的是团队成员的组成和特点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组织变革、人员流动等原因引起的。
研究团队异质性形成机制有助于理解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过程,从而更好地管理团队。
团队异质性管理策略研究:针对团队异质性的管理策略研究主要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干预措施,优化团队异质性,从而提高团队绩效。
这种策略可能包括招聘和选拔合适的团队成员、制定有效的沟通机制、提供培训和支持等。
人格异质性角度的创业团队成员“冲突”关系研究
![人格异质性角度的创业团队成员“冲突”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d7ef62aa32d7375a417807e.png)
人格异质性角度的创业团队成员“冲突”关系研究作者:李正文刘彩凤王娟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4期摘要:本研究在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了理论模型构建的方法,对人格异质性对创业团队成员“冲突”关系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而揭开了其中的神秘影响“暗箱”,并探讨了态度变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具有以下贡献:理论上,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对以后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参考点;实践上,对创业团队的管理具有重大的切入点,第一,在创业团队成员选择过程中,首先是要对拟选择的成员之前的经验、态度、关键事件、长期所待环境等进行评估,以此推断其所形成的内隐性态度,进而推断其人格特质;第二,内隐性态度的表达或收敛,会受到现时环境的影响,创业者若要更好的管理创业团队关系,则要着重充分利用现时环境的构建。
关键词:人格异质;创业团队;态度0引言创业团队进行开展创业活动相对于创业者个人创业有着天然的益处,比如,能力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等。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同时是其短处,若团队成员之间没有一个情感基础或者是沟通机制,又或者是没有一个心理契约,甚至是缺乏团队管理文化,则团队成员之间也就容易引起冲突。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上,而没有深入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本研究基于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采用了理论模型构建的方法对人格异质性对创业团队成员“冲突”关系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便发掘两者内在的作用机制机理。
1理论回顾1.1创业团队Shonk(1982)最早将团队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为完成任务而协调行动的个体所构成的群体。
国内学者胡桂兰等人认为,创业团队是致力于创建和管理一个新创企业的一群人。
创业团队是联合起来创立一个企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这些个体有着共同的财务利益,而且在企业的前创业期就已经存在。
Cooney(2005)在完善Kamm等(1990)提出、后经Watson 等(1995)修正的定义的基础上,把创业团队定义为积极参与企业发展且有重大财务利益的两个或更多的人。
创业团队异质性、内部社会资本和创新绩效的关系
![创业团队异质性、内部社会资本和创新绩效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2ce08f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2.png)
创业团队异质性、内部社会资本和创新绩效的关系
朱青松;王平
【期刊名称】《现代商业》
【年(卷),期】2017(000)036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开展,创业团队形成是关键.本文通过对创业团队异质性、内部社会资本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探讨了创业团队异质性差异如何通过内部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影响创新绩效.
【总页数】2页(P93-94)
【作者】朱青松;王平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商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四川大学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团队异质性、外部社会资本对团队成员创新绩效影响的跨层次研究 [J], 侯楠;杨皎平;戴万亮
2.创业团队异质性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团队成员关系为调节变量 [J], 郭见玲;陈进
3.科技型创业团队异质性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J], 丁奕文; 徐谡
4.东部地区大学生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以创业行为作中介变量 [J], 张子涵
5.高管团队职能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创业板企业的实证分析 [J], 朱晋伟;赵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业团队研究综述
![创业团队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1ef5d3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d.png)
创业团队研究综述
叶余建
【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创业团队逐渐成为创业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指出了创业团队研究的重要性,对创业团队的定义、创业团队的关键特征、创业团队的类型和形成过程、创业团队的发展过程和创业团队的以往研究思路进行梳理和总结,最后指出创业团队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趋势.
【总页数】3页(P92-94)
【作者】叶余建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杭州,3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创业团队研究综述 [J], 李梦寅;王建中
2.创业团队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J], 张金连;余露
3.大学生创业团队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r——以\"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创业团队为例 [J], 黄雪娇
4.创业导向下国外团队簇及管理研究综述 [J], 许成磊;赵娅;赵雅曼
5.创业团队:团队视角下的创业研究综述 [J], 何秋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ef6f1a580216fc700afd8a.png)
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作者:唐慧慧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第04期摘要:为促使创业团队能够安身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凭借团队知识异质性增强竞争力,构建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和创业绩效的关系模型,研究团队建言氛围在其中的影响作用。
运用SPSS软件和多重回归分析法,根据对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表明,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团队建言氛围,在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团队建言氛围;创业绩效一、引言随着全民创业热潮的掀起,个体创业的成功率远低于团体创业。
Timmons认为团队创业可以弥补个体创业者在技能、经验、资源等方面的不足,通过优势互补帮助创业企业更好地提升绩效。
创业团队实质就是最大限度地运用成员的知识储备来实现新知识、新技术的创新过程。
因此,创业团队成员的知识储备将会正向作用于创业绩效。
创业团队成员通过在教育背景、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对创业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Jehn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创业团队的信息(知识)异质性对团队绩效产生的积极影响。
而谢凤华等人提出知识的异质性对创业绩效没有确切的关系。
此外,Ensley 等人的研究发现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与企业绩效之间是负相关的关系。
在探究团队的异质性特征和创业绩效的关系时,江岩提出可以引入其他的中介或者调节变量。
团队异质性特征也包含知识异质性。
本文想要尝试增加团队建言氛围这一中介变量,希望可以打开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创业绩效影响机制的黑匣子。
创业团队成员在具备较高知识异质性水平的前提下,如果成员们没有积极有效的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能形成一种积极开放的决策交流氛围,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就不能被及时分享,创业团队在这种环境下就不能长期从自身的知识异质性这一特质中获益。
而这种交流沟通的氛围正是本文中引入的中介变量团队建言氛围形成的过程。
由此可见,这一中介变量团队建言氛围在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影响不可小觑。
创业团队文献综述及比较研究
![创业团队文献综述及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7171ec941ea76e58fa0499.png)
1 9 7 5 年, 一篇名为《 创业团队是美 国的梦想还是噩 终形成统一 的概念 。 梦? 》 在美 国一个期 刊上 发表 , 从 而揭 开 了学术 界 的众 1 . 1 国外 的 研 究 多学者关于创业 团队 的广 泛讨论 。十年 之后 , 当学者 目前 , 国外学者基于创业 团队 的不 同研究角度 , 其 们发现创业团队实际上是一种 可 以整合更多 的资源 的 定 义 主要 可 分 为 以下 两类 : 创业形态时 , 创业团队的研究受 到越来越多 的关注 。 ( 1 ) 从所 有权 的角度 : 最初 , K a mm 和 Nu r i c k在 定
义创业 团队的概念 时 , 就强 调 了所有 权 的问题 。G a r t — n e r 则 是在 Ka mm 等人 的基 础 上 , 认 为 创业 团 队除 了 创业团队的概念最初是在 团队的基础上 发展而来 的, 尽管取得 了一定 的研 究成果 但 由于理 论界 的研究 上述 人员之外 还 应 当包 括一 些对 公 司 的发展 战略 产 而 这 些 人 可 能 是 拥 有 一 定 股 权 的 投 资 时间 尚短 , 在很 多问题 上还不 能达成一致 , 因而没能最 生 影 响 的 人 ,
参 考 文 献
[ 1 ] 草根 阶 层  ̄ E B / O L ] . 百 度 百科 h t t p : / / b a i k e . b a i d u . c o n r / v i e w /
1 0 2 7 0 9 5 . h t r n .
1 - 2 ]浙江大 学学报 : 人文社会 科
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战略变革——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战略变革——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cb2d58d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8.png)
Human Resources人力资源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67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战略变革——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代志勇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632摘要: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高管团队异质性如何影响企业战略变革。
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年龄和任期异质性与企业战略变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教育水平和职能背景异质性与企业战略变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企业战略变革;高管团队;异质性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1)05-0067-03一、引言企业战略变革是战略研究领域的重要核心议题,是维持组织竞争优势和保证组织长期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现有战略变革研究建立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上,即环境和管理者在决定组织命运上的作用。
决定论观点认为,在战略变革中管理者的作用相当有限;能动性观点假设管理者对战略变革有相当大的影响。
学者们尤为关注管理者在战略变革方面的作用,而且很多研究都关注高管的个人特质(何瑛等,2019)。
高管团队能推进战略变革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其成员背景的多样性,如年龄、经验、任期和教育(张明等,2020)。
与同质的高管团队相比,异质性高管团队思维更开阔,更倾向于从环境中寻找机会,对环境需求有更大的反应组合,能够更好地识别战略机会和识别战略变革的需要。
同时,高管团队的异质性程度导致了认知冲突,抑制了战略共识的达成,可能不利于企业战略变革。
二、理论与假设(一)企业战略变革企业战略变革的概念界定有理性、学习和认知视角(杨林和张敏,2008)。
在理性视角下,根据业务、企业或集群战略的离散变化来考察并测度企业战略变革。
在学习视角下,企业战略变革被视为一种迭代过程,管理层通过一系列作用相对较小的考察环境和企业所采取的步骤来影响战略变革。
在认知视角下,战略内容变革可根据管理者行为和认知来进行推断。
现有研究从外部环境、企业和管理者三个层面探讨了影响企业战略变革的相关因素与机制(连燕玲等,2019)。
项目团队异质性与团队效能的关系研究——以天元网络公司为例的开题报告
![项目团队异质性与团队效能的关系研究——以天元网络公司为例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051d6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e.png)
项目团队异质性与团队效能的关系研究——以天元网络公司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团队效能作为团队协作和组织绩效的重要指标,是一个评估团队工作效率、团队目标达成水平的重要方法。
在实际团队工作中,由于团队成员的个体差异、经验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团队成员之间的异质性较大。
因此,团队成员异质性与团队效能之间的关系成为相关领域日益关注的问题。
天元网络公司作为一家具有商业实践经验的IT企业,其团队异质性与团队效能的研究意义在于,能够深入了解企业团队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企业提高团队效能、优化团队构成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在团队建设和管理中,合理配置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团队潜力的重要性也得到更多的认识,因此本研究对企业团队的发展和相关学科研究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将以天元网络公司为例,旨在研究团队异质性对团队效能的影响,探讨团队构建和管理的有效策略。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团队成员的异质性特点,探究如何优化团队构成;2. 探讨团队成员异质性与团队效能之间的关系,明确团队成员异质性对团队操作方式和协作效果的影响;3. 提出针对天元网络公司团队异质性和团队效能的相关对策,为企业提高团队效能和组织绩效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天元网络公司中开发团队进行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将主要负责收集实际工作中团队成员的异质性数据,以及评估团队效能的相关指标数据。
主要问卷内容包括:团队成员年龄、学历、专业背景等基本信息,团队操作方式、沟通效率、工作氛围等方面的情况。
接着,通过实际访谈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了解团队的管理模式、沟通协作方式、团队目标等信息。
访谈工作包括:团队管理者对团队成员异质性的认识、团队管理、成员培养、团队操作过程中成员表现等方面。
基于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研究员对问卷结果与实地访谈结果的对比及联合分析,本研究将得出天元网络公司团队异质性与团队效能之间的关系、优化团队构成的策略等方面的结论。
团队异质性对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团队异质性对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5f42f7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3.png)
团队异质性对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王君
【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本文在阐述团队异质性理论内涵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团队异质性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研究发现,团队异质性通过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增进内外部交流来促进企业思维、技术、市场和制度方面的创新,进而促进企业管理创新。
【总页数】3页(P152-154)
【作者】王君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杭州 31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4
【相关文献】
1.团队异质性影响企业内部知识转移过程机制研究--以设计型知识工作团队为例[J], 余呈先
2.高管团队职能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论企业高管团队注意力的中介作用 [J], 陈守明;孙晶晶
3.团队异质性对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J], 王君
4.高管团队异质性特征界定与作用机制研究 [J], 何霞
5.创业团队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战略柔性和制度环境的作用 [J], 任迎伟; 毛竹; 张碧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业团队外部社会网络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创业团队外部社会网络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2b4130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6.png)
创业团队外部社会网络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黄昱方;柯希正【期刊名称】《经济与管理》【年(卷),期】2013(000)008【摘要】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 theory, the paper dissects the analysis of influence mechanism of en-trepreneurial team external social network to the innovation ability.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team external social net-work ties strengt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negative correlation,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team external social network structural hole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eam external social network ties strength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innovation ability , team external social network structural holes is positive related to th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rust contract plays an intermediary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m external social network and innovation ability.%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剖析创业团队外部社会网络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TMT异质性理论近十年研究回顾与评述
![TMT异质性理论近十年研究回顾与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3f81a75ddd3383c4ba4cd2d2.png)
Review and Comment on TMT Heterogeneity
Theory from 1999 to 2009
作者: 芦慧[1];陈红[1];柯江林[2]
作者机构: [1]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2]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华东经济管理
页码: 139-14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5期
主题词: 异质性构成;团队过程因素;情境因素;组织产出因素
摘要:在人力资源管理或公司治理领域,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理论都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
文章选取1999-2009年时间段的研究内容作为综述对象,在回顾的基础上探讨和比较国内外研究的内在规律,并进行评述,进一步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的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团队学习的中介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的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团队学习的中介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6698af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1.png)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的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
——团队学习的中介作用
王金斌;谢汉;邱宇涵;曹舒婷
【期刊名称】《荆楚学刊》
【年(卷),期】2022(23)1
【摘要】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构建以团队学习为中介变量,考察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知识异质性、团队学习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
通过对175份高校创新创业团队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团队知识异质性会正向影响团队创造力;(2)团队学习在团队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团队知识异质性部分通过团队学习间接正向影响团队创造力。
【总页数】7页(P90-96)
【作者】王金斌;谢汉;邱宇涵;曹舒婷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大学生挑战杯团队知识异质性与任务绩效的关系研究——以团队内外部学习能力作为中介变量
2.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团队建言氛围的中介作用
3.领导者自恋与目标导向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团队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4.领导创新支持对大学生团队科学\r创造力的作用机理\r——团队积极
情绪和团队创新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5.知识异质性对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知识整合能力的中介作用和主观关系体验的调节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事监督对团队绩效的影响r——团队信任和努力的双中介模型
![同事监督对团队绩效的影响r——团队信任和努力的双中介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7cb1ba3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8.png)
同事监督对团队绩效的影响r——团队信任和努力的双中介模型黄昱方;王君【摘要】根据情境强度理论,本研究探讨了中国情境下同事监督对团队绩效的直接影响,并分析了团队信任和努力的双重中介作用.采用来自我国东部的10家企业的69个工作团队共571份调查数据,其中包括主管和团队成员两个不同来源,应用中介检验方法,结果表明:同事监督会促进团队绩效;同事监督积极影响团队信任和努力;团队信任和努力同时在同事监督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的发现有利于拓展同事监督在中国组织情境中的作用效果研究.【期刊名称】《工业技术经济》【年(卷),期】2017(036)008【总页数】8页(P109-116)【关键词】同事监督;团队信任;努力;团队绩效;情景强度【作者】黄昱方;王君【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商学院,无锡 214000;江南大学商学院,无锡 2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2.92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团队逐渐成为组织工作的重要方式。
但是,在现实的团队工作模式中,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以及管理者和团队成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团队中极易出现“搭便车”现象。
搭便车行为的存在意味着团队中的个体成员不对团队利益付出努力或者努力程度低于其他成员,却能够分享其他成员共同为团队创造的利益。
常见的搭便车行为包括滥竽充数、得过且过磨洋工、只愿意搜集他人提供的知识而不愿意向他人分享自己拥有的知识等。
搭便车行为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破坏团队成员的公平感知,挫伤团队成员继续为团队投入努力的意愿以及进行团队合作的积极性,引发搭便车行为在整个团队中扩散,进一步导致团队绩效降低。
因此,如何抑制团队中的搭便车现象就成为团队管理的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团队中的“搭便车”问题,学者们开始从同事监督的角度进行研究[1]。
同事监督的大量研究主要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团队成员之间存在的利益共享或连带责任激发他们之间相互监督,这使个体成员提高努力水平以避免遭受同事制裁[2]。
基于创业者认知的创业孵化环境构成要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创业者认知的创业孵化环境构成要素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9a962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8.png)
基于创业者认知的创业孵化环境构成要素的实证研究
黄昱方;祝江燕
【期刊名称】《企业经济》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它通过提供一系列创业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本文从创业者认知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数据分析出构成创业孵化环境的主要要素,即创业政策支持、创业孵化网络、创业辅导培训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时,提出了深化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孵化服务体系的可行性建议.【总页数】4页(P64-67)
【作者】黄昱方;祝江燕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
锡,2141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6.44
【相关文献】
1.财富积累速度、制度环境感知与创业者进取心——基于分析师调研报告的实证研究 [J], 叶文平;朱沆;李新春
2.创业者视角下创业孵化园评价指标的实证研究 [J], 曾三燕;叶靖宜;李张宇;吕千千
3.创业者视角下创业孵化园评价指标的实证研究 [J], 曾三燕;叶靖宜;李张宇;吕千
千;
4.创业者制度认知对新技术采用的影响及\r政府关系的调节作用\r——基于全球创业观察的实证研究 [J], Shi Yunluo;Cheng Yuan
5.农民创业:农村创业环境对创业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甬舟地区236份农户创业调查的实证研究 [J], 周梦迪;全永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16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0No.16收稿日期:2010-04-07,修回日期:2010-06-30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新形势下江苏高端人才引进战略研究”(09JD008)文章编号:1000-7695(2010)16-0142-04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黄昱方,秦明青(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摘要: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国内外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的三条脉络以及研究的进展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创业团队异质性;创业绩效;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识码:AReview on the Heterogeneity of Entrepreneurial TeamHUANG Yufang ,QIN Mingqing(Business School of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Jiangsu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of relevant papers ,and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on heterogeneity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entrepreneurial team ,we summarize three research contexts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shortcomings of ET heterogenei-ty.We hope that our paper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study of heterogeneity of the entrepreneurial team.Key words :entrepreneurial team heterogeneity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venture growth process随着创业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出现,创业现象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
创业的形式可以分为个人形式的创业和团队形式的创业。
Albach and Huns-dieky (1987)对德国180家创业企业做的调查发现,43%的团队形式创业是成功的,而只有20%的个人形式的创业是成功的。
Picot 等(1989)对德国52家创业企业以销售额作为绩效指标做了调查,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团队创业比个人创业更成功(Cooper&Bruno ,1977;Mayer et al.,1989;Timmons ,1990;Kamm et al.,1990;Vyakar-nam et al.,1997),团队创业已逐渐取代个人创业成为创业的主要形式。
创业团队构成及其异质性问题是创业团队研究的基础性问题。
本文拟就近年来国内外创业团队异质性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为创业团队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1创业团队的界定1.1创业团队成员的构成关于创业团队(Entrepreneurial Team )的界定,理论界目前尚无定论。
对创业团队界定的焦点分歧主要集中在创业团队的人员构成方面。
早期的观点认为,团队成员是否拥有共同的财务目标,以及是否在企业设立前加入团队,是判断创业团队成员的必要条件。
例如,Kamm ,Shuman ,Seeger 和Nurick (1990)将创业团队界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经过构想和实践构想阶段后,决定共同创业并参与企业创立的过程,且投入相同比例的资金”。
这个定义着重于参与创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并要求创业成员在创立的企业中拥有相同的股份。
随着创业过程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定义开始强调创业团队成员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和对创业过程的参与。
Ensley&Banks (1992)、Gartner ,Shaver ,Gatewood 和Katz (1994)提出创业团队还应“包括对战略选择有直接影响的个人”。
Ensley ,Carland 和Carland (1998)则认为个体必须符合三个标准才能成为创业团队的成员:(1)他们一起建立一个公司;(2)有共同的财务利益;(3)对公司的战略选择有直接影响。
Gaylen N Chandler 及Steven H Hanks (1998)则提出,创业过程不应当仅仅限定在企业设立之前,还应当包括企业设立之后的早期阶段。
相应的,创业团队成员也不应仅包括创业准备阶段参与且发挥作用的人们,还应当包括公司成立后执掌公司内部职能的人或是营运前两年加入的主要成员(不包括没有所有权的雇员在内)。
黄昱方等: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Mitsuko Hirata(2000)强调团队成员的能力以及他们对创业团队所能做的贡献,认为创业团队由那些全部参与且全心投入企业创立过程,并共同分享创业的困难及乐趣的成员组成,该团队的目标是全心全意达成企业的成长,至于律师、会计师等外部专家,他们仅部分参与企业创立,不应算是创业团队成员。
1.2创业团队异质性的内涵早期的团队异质性的研究主要基于团队成员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Tajfel、Turner(1981、1986)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奠定了团队异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所在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是产生群体行为的基础和最低条件,个体对某群体的意识会严重影响他的知觉、态度和行为。
创业团队异质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扩大了异质性的研究范围和深度。
Finkelstein和Hambrick (1990)认为团队异质性指标既应当包括团队成员之间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水平、任期等人口统计学特征的不同,也应当包括成员认知、经验、价值观等深层特质的差异化。
Jackson等人(2003)按异质性测量的难易程度将团队的异质性分为外部的异质性和内部的异质性。
他们认为,创业团队外部异质性是容易观察、测量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经验、教育水平和职业背景等;内部异质性则是不易被观察、判断的特征,是基于认知、价值观、偏好、态度的不同而产生的成员之间的差异化。
研究人员试图寻找创业团队成员的外部及内部异质性对创业过程和创业结果的影响。
2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业绩效关系的影响研究Hambrick(1984)最早从团队异质性角度对高管团队成员构成特征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开辟了团队异质性和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先河。
Hambrick(1997)认为,虽然对高管们的个人特征的认识有时不够完整、不够精确,但根据高管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可以有效地推测其认知框架。
其后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作为个体的高管以及高管团队成员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组织的战略业绩高度相关(Boeker,1997;D’Aveni,1990;Eisen-hardt&Schoonhoven,1990)。
对创业团队异质性的早期研究,借鉴了高管团队异质性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的方法,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创业团队异质性和创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更多地考虑了创业发展过程的特点和团队融合的因素。
针对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业绩效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创业团队的外部异质性对创业绩效的影响。
例如,Zenger和Lawrence (1989)发现,年龄相近的团队成员沟通较为顺畅,而团队成员年龄相差较大,则沟通频度降低,不利于创业绩效的提高。
随后O’Reilly、Snyder和Boothe(1993)对24个创业团队研究显示,年龄差异化小的团队更能开展开放式讨论,因而有助于创业绩效的提高。
Wiersema(1992)则发现教育水平、教育专业异质性越大的团队,其经验、技能就越丰富,分析问题的视角也多种多样,因而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规避不确定性,更有利于促进企业成长。
Reynolds和White(1997)指出,创业团队规模越大,团队成员的经验越不相同,就越有互补性,新创企业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
Williams和O’Reilly(1998)认为性别、教育背景、经验等外部异质的创业团队能产生多元的想法和观点,更利于创新,较易产生适当紧张和冲突,更有助于创业团队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会产生较好的决策和绩效。
Cooper和Daily(1996)发现,以团队的形式创业使得创业企业对某个个人的依赖降低,可减弱因该人的能力缺陷或离开对企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Austin(1997)认为,当创业团队异质性提高时,由于背景不同造成认知架构差异,创业团队成员会对同一情境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样就会产生不同的处理方法和认知结果,为创业团队提供多元化的综合效益的可能就会增强。
第二阶段的研究,主要特征仍然是关注外部异质性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但是,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开始引入企业发展过程作为调节变量,以期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创业现象的复杂性要求。
Richard (2000)以企业发展状况为调节变量,研究发现当企业处于发展壮大阶段时,种族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提高是有利的,而当企业处于规模缩小时期,种族异质性的作用则是有害的。
Flynn(2001)做了类似的研究,发现创业团队成员年龄、性别和种族等社会属性的差异化在创业团队成立之初有可能导致认知差异化,使团队缺乏合作规范,进而影响团队的工作绩效。
Harrison(2002)认为在创业团队创建初期,那些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的外部异质性影响着团队功能,但随着团队的成长和发展,成员认知、态度、风险偏好等内部异质性指标对团队绩效和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第三阶段的研究特征,是关注创业团队内部异质性和外部异质性的交互作用对创业绩效的影响。
Chatman、Polzer、Barsade和Neale(1998)以团队价值观作为调节变量,对258名MBA进行了调查研究。
他们的研究显示当创业团队拥有集体主义价值观时,年龄、教育等人口统计特征多元化对团队生341黄昱方等:创业团队异质性研究综述产力和创造力的正面影响作用更大。
Ely和Thomas (2001)则发现某些突出的外部异质性特征可以使内部异质性发挥作用,因而提出多样化的成员构成对形成创业管理新范式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学者石磊(2008)在回顾了以往创业团队异质性的文献后,把创业团队构成的异质性分为社会属性多元化、信息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认知风格多元化和职能背景多元化五个方面,他认为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环境下创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成员的优势互补。
他的研究显示创业团队职能背景多元化和信息多元化下能够有效弥补团队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促进创业绩效;社会属性多样化和价值观多元化容易发生团队成员之间的人际冲突,不利于创业绩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