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学考集市】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学考集市】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f4cd91da1c7aa00b42acb03.png)
第2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答∶语言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传播手段,它的产生是人类传播摆脱动物状态的决定性的一步。
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
其原因分析如下∶(1)劳动中的相互协作产生了对语言的需要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它使互相支持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
这种相互协作需要凭借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由此产生了对语言的需要。
(2)劳动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正是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
而在这个过程中,脑髓和感觉器官也不断趋于发达。
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
人类社会及其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正是在这种永不枯竭的动力的推动下,不断走向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的。
综上所述,正是劳动产生了对语言的需求并促进了语言产生所需要的人类器官的发达。
因此是劳动创造了语言。
2.人类语言具有哪5个特点?答∶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
日本著名生物学家水野为武曾经对人类的语言与动物发出的声音信号进行过详细的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人类语言的5个特点∶(1)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
(2)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
(3)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
(4)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
(5)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
3.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答∶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是能动性和创造性。
具体来说,人类语言具有以下一些根本的特性∶(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动物的信息传播只是一种本能行为或对条件刺激做出的反应,他们只能理解具体的和眼前的事物,无法表达抽象的、过去的和未来的事物。
02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02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7c5576cddccda38376baff6.png)
因此,施拉姆说:
“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 ,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是空白 ,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 一天的最后7分钟。”
2
托夫勒的
“第800代人”比喻
从智人算起,人类历史有5万年 62年=一代,迄今共 800代 前650代人,生活在山洞中 第730代人,开始使用文字 第794代人,掌握了印刷术 第798代人,发明了电动机
?
网络传播
电子传播 印刷传播 文字传播 口语传播
约4万年前 BC 3000 AC 1045 19世纪中 20世纪末
T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实 用电报机 1858年—横跨大西洋的海 底电缆建成使用 „„
印刷传播 文字传播 口语传播
约4万年前 BC 3000 AC 1045 19世纪中 20世纪末
– 美国物理学家H· 艾什在巴西发现,当地的热带蜂群 能用单音长短来传递食物场所的远近。
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
1.气味 2.发光 3.超声波 4.声音 5. 动作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与人类传播的区别:
– 先天的本能行为,而非后天的系统学习; – 基于条件反射,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
小结
动物传播到人的传播:两者的区别 人类传播发展演进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依据媒介产生和发展脉络,人类传播可分为:
网络传播
电子传播 印刷传播 文字传播 口语传播
约4万年前 BC 3000 AC 1045 19世纪中 20世纪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口语的产生是人类彻底的摆脱了动物的状态, 开启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口语传播也是人类最 基本、最常用、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 局限: 网络传播 传输距离有限。
传播学第二章
![传播学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3071b4252f60ddccda38a022.png)
思考如下问题: 1、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 的关系? 2、什么是信息社会?它具有哪些特点?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动物世界的信息传播现象是丰富多彩的, 动物传递信息的常用信号有: 1、气味 2、发光 3、超声波 4、动作 5、声音
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1、动物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其 能力更多地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 基因,而不是后天的系统学习。 2、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 反射原理的过程,而不是伴随复杂的精神 和思维活动。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几个观点
1、信息传播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 凡是有物种和生命存在的地方都会有传播。 2、传播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人类生来 就具传播的能力,传播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和首要条件。 3、人类传播是在动物传播的基础上进化和 发展而来的。
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
二、文字传播时代 三、印刷传播时代 四、电子传播时代
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圣才出品)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d09a614960590c69ec376c8.png)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视频讲解]2.1 知识框架图与重点导读【知识框架】【本章要点】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二、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三、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2.2 重难点解读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1.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主要有:气味(分泌特定气味的荷尔蒙——一般草食和肉食动物)、发光(萤火虫求偶)、超声波(蝙蝠)、动作(灰雁动作信号,蜜蜂的“8字舞”)、声音(鸟语)。
这些信号被动物学家称为动物社会的“语言”。
2.动物传播的局限性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动物的信息传播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其能力更多地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不是后天的系统学习。
(2)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而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
即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的因素。
受过训练的黑猩猩也无法表达抽象的、过去的和未来的事物。
3.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从传播学的角度上看,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
(1)劳动中的相互协作产生了对语言的需要;(2)劳动协作产生的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
4.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1)从外部现象上看,人类语言有五个特点:①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②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③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④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⑤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
(2)从本质上看,人类语言的特性包括:①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②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③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④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人类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以文字或其他符号的形式加以记录和保存;人类还创作出了生活语言、科学语言、艺术语言、手语、计算机语言等语言形式。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圣才出品】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dd8b5256ccbff121dd3683a5.png)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本章概要】本章梳理了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的相关知识,重要程度两颗星。
本章须记忆和理解的考点包括:动物传播和人类传播、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本章的重点包括:人类传播活动发展的四个阶段、哈特的传播媒介分类。
【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动物传播和人类传播(见表2-1)★表2-1 动物传播和人类传播考点二: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可以区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见表2-2),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见图2-1)。
表2-2 人类传播活动发展的四个阶段发展阶段意义局限性图2-1 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进程考点三: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1.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1)哈特的传播媒介分类(见表2-3)表2-3 哈特的传播媒介分类媒介类型具体内容(2)传播媒介进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①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
其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
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
②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进一步增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由此产生。
2.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1)信息爆炸媒介发达带来的最为直观的社会结果是信息的绝对量的增加。
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迎来全新的信息社会。
(2)信息社会(见表2-4)表2-4 信息社会要点具体内容2.2 课后习题详解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答:语言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传播手段,它的产生是人类传播摆脱动物状态的决定性的一步。
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学概论 教学PPT课件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学概论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d06b0176a20029bc642d21.png)
14
2. 传播媒介进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著名观点:媒介即讯息
• 从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具体传播内容,而 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
• 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群落内的信息传播
9
二、文字传播时代 意义: 1.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 2. 文字打破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3.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 文字作为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
8
第二节 人Leabharlann 传播的发展进程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 人类传播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重要意义:1.口语具有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
号系统。2.口语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促进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 展的进程。
• 局限性:近距离传递和交流 声音符号转瞬即逝,记录性差
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能力两个方面都有了质和量的飞跃。 d.1电2 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 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 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 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
13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5
二、人类的传播现象
1.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 • 劳动中的相互支持和共同协作产生了语言的需要。 • 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 器官的进化,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
传播学教程新版分章节重点
![传播学教程新版分章节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a09c2a2af90242a895e5b3.png)
传播学教程分章节重点目录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3)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0)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5)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9)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22)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25)第七章大众传播 (30)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33)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38)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41)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46)第十二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53)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58)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61)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68)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
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
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传播学原理习题(含答案、资料)
![传播学原理习题(含答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09ae6f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6.png)
传播学教程习题库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名词解释1. 传播: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3.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理解错误。
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4.双重偶然性:指传播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就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填空题1、(库利)(填写人名)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社会学传统,(皮尔士)(填写人名)开创了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2、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提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它们分别是(信源)、(讯息)和(信宿)。
判断题(判断正误,不需说明理由)1、传播学正式成为一门社会科学的时间和新闻学的产生时间大致同期。
(❌)2、任何传播活动都有双重偶然性。
(❌)3、任何传播活动都能达成信息的共享。
(❌)单项选择题1、对传播学的理解,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A、是一门新兴学科;B、是马克思的精神交往理论的具体化;C、是一门交叉学科;D、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入我国。
2、对英文communication的传播学理解,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C)A、传播的内容为非物质形态的信息;B、传播的意图是为了信息共享;C、一般而言,传播者具有主动性,受传者具有被动性;D、中译名“传播学”没有准确表达原有单词的交流含义。
3、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提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以下选项哪一个不符合要求?(C)A、信源;B、讯息;C、媒介;D、信宿。
4、对信息的传播学理解,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A、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不仅包括人类信息,而且包括自然和生物意义的信息;B、人类社会的信息不同于自然和生物意义信息;C、人类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提纲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18205d4581b6bd97e19ea43.png)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提纲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复习章节:1――12章主要题型:1、填空题4个共15分2、连线题5个共 10分3、名词解释4个共20分 4、简答共2个共30分 5、论述题1个共25分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传播:是信息的形式,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所处的群体、组织、社会,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反馈行为的总称。
即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的运行。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传播)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①口语传播时代②文字传播时代③印刷传播时代④电子传播时代知道信息与讯息的区别讯息:有一组相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完整的表达某种意义的信息。
信息:信息是对环境中不确定性或不确定性的亮度、无规则的测定。
比较:信息包括讯息在内,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完整的表达某种意义;讯息指向具体的事物,信息时讯息的本质,讯息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符号的定义:是意义与形式的统一体,是特定指示对象的代表物,是信息表达和传播过程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P50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美 H.拉斯韦尔①“5W”模式或者“拉斯韦尔程式”:②香农―韦弗模式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①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②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③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传播过程的特点:(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3、掌握系统模式P55①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②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第五章人内与人际传播主要的传播类型包括: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分清属于哪类传播)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第2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第2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ddddfbc7e21af45b207a86a.png)
4、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人类语言具有超越时空的作用。 可以表现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类语言具有灵活性。 表达具体的、抽象的、虚构的。
发音具有经济性。 最小的体能消耗
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新的词语、新的概念、新的含义。
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 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
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的形成,是一个体内 信息功能体外化和社会化的过程。
发光
动物依靠发光繁衍后代;有的海洋动物依靠发光来狩猎
超声波
海豚蝙蝠等动物依靠声波定位来确定物体位置
动作
动物依靠动作传递丰富的信息
声音
动物依靠声音传递丰富的信息,如杜鹃啼血。
2、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被动适应。
(1)动物的信息行为是先天的本能行为。取决于 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 ,而不是靠后天的学习。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前言
认识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认识人类社 会的发展过程本身。
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 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 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程碑似的事件: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电子 时代奠下了第一块基石;
-1837年,美国画家莫尔斯受电磁理论的启发,研制成了 有线电报,1844年又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之间的第一条电 报线路上,成功拍发了第一封电报,内容是《圣经》里的 一句话:“上帝,你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1858年,第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铺设完成,沟通 了欧美两大洲的电讯联系;
传播学教程第二章第二节教案试讲
![传播学教程第二章第二节教案试讲](https://img.taocdn.com/s3/m/b321ddf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a.png)
传播学教程第二章第二节教案试讲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一.本节学习意义及重难点传播活动的发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出现在人类身上,动物之间也有传播。
但是人类传播与动物传播有何不同?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过程?人类进入现代信息社会之后的传播又有何特征。
带着问题我们走进今天的领读。
本节重难点: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过程二.本节知识框架三.干货笔记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1.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1)从信息传递和沟通的角度而言,传播并不是人类的特有现象,而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有现象。
(2)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有以下几种:气味、发光、超声波、动作、声音。
2.动物传播的局限性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的因素。
3.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
4.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特性:(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的事物。
(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以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以有限的几十种元音和辅音,配之以声调变化,能够组合成数十万以上的语音单词。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人类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言转换成文字或其他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
综上所述,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
二、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
1.口语传播时代(1)口语的发展及意义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
传播学第二章
![传播学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975d5e1dfad6195f312ba6a9.png)
在口语传播时代,人们使 用一些早期的体外化媒介 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如 结绳、图形、擂鼓、烟火 等。这些原始媒介的传播 功能接近于文字,意味着 人类传播不再单纯依赖体 内信息系统,而开始向一 个功能更强、效率更高的 体外化信息系统迈进。 显然,这些体外化媒介打 破了口语传受双方必须 “共时”的局限,其“历 时”性使信息得以记载而 保存久远。从图画传播媒 介中我们可以窥视出早期 文字的影子。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马克思认为,人类最早的传播媒介--语言的产生与 人类的劳动是分不开的。 首先,劳动产生了语言出现的社会需要。 “随着手的发展,随着劳动,人开始了对自然的统 治,……。另一方面,劳动的发达必然帮助各个社 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 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这种共同协作的 好处对于每一个人都一目了然了。简单来讲,这些 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来彼此间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 步了。”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公元前1700年,居 住在波斯湾以北的 苏美尔人,发明了 楔形文字 。 公元前1200年左右, 希腊发展出了人类 第—套完整的字母 文字系统。
古埃及人很早就发明了莎草纸,它们可以被 成卷地制造出来,用于创制很长的文献。 从早期的石壁、石器、陶器、青铜器,到甲 骨、竹简和木简,再到汉代蔡伦发明的纸张, 中国文献记录的材料不断趋于轻便和廉价易 得。 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在与中国通商的过 程中掌握了造纸术。13世纪,阿拉伯人又把 中国的造纸术传到欧洲。
第二章
第三节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 与发展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新版《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课后答案
![新版《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408b04581b6bd97f19eabd.png)
《传播学教程》课后答案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2)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4)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5)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5)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6)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7)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 (8)第四章人类传播过程与系统结构 (9)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11)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13)第一节群体传播 (13)第二节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 (14)第三节组织传播 (15)第七章大众传播 (15)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16)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18)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21)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23)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27)第十二章集中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30)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36)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答:①这是由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提出的。
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无知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可以将信息分成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②社会信息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也是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与其他信息一样具有物质属性。
而社会信息及传播又有其他信息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就是它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
第一,社会信息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第二,即便是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的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
(社会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异同点)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也就是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PPT课件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64dd48f705cc1754270969.p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1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2
知识目标:
人类传播与动物传播的区别 人类传播发展的五个阶段 五个阶段的特征 媒介技术的作用
3
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自然界的传播现象
传播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 植物界以一些特有的方式传递着信息。
如向日葵总是“朵朵花儿向太阳”,而其一枯一荣 则代表着生命的轮回;
“夜来香”,“昙花一现”,“八月桂花遍地开”, “冬虫夏草”, 等等,植物在自然而然表达着自己 的生命状态。
4
向日葵 冬虫夏草
桂花
昙花一现
夜来香
5
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气味
发光
6
超声波 声音
动作
7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 动物世界传递信息是自然界信息传播的相 对高级的形态。动物世界传递信息的常见 方式或信号有以下几种:
• 1.分泌气味或体液 • 2.发光 • 3.发声 • 4.动作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其能力 更多的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不是 后天的系统学习;
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 (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人类能以最小体
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能力。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 号系统的根本特征。
12
第二节 到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前语言传播时代
13
一、口语传播时代
14
二、文字传播时代
但是,正是意义日益丰富的姿态传播开启了人类传播的 闸门。人类传播的媒介日益高级,并一步一步脱离身姿, 实现体外化。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6412ddfdd36a32d727581f8.png)
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信息成为与物质、能源同等重 要甚至更为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 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以发展的社会。
• 2.2.3 信息社会的特点
• 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 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 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 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 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2.2.4 高度信息化阶段的来临
• 1993年,美国率先提出了“全国信息高速公路” 设想。 • 1993年,我国开始实施“三金”(金桥、金卡、金关)
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信息系统工程。 • 1997年,我国又进一步提出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
针。 • 1998年,我国政府提出了发展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的战
第二章 人类传播
•2.1.1 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阶段
• 口语传播时代 文字传播时代 • 印刷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时代 • 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是一 个依次叠加的进程。
•2.1.2 口语传播时代
• 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的传 播手段。
•2.1.3 文字传播时代
•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 • 文字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
巴勒克拉夫概括了文字发明的重要意义
(1)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 (2)文字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 (3)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2.1.4 印刷传播时代
•“地球村 ”
•2.2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2.2.1 哈特把传播媒介分为三类:
2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
![2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https://img.taocdn.com/s3/m/d5b8071159eef8c75fbfb3ed.png)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的直接推动力, 也是猿与人的分界线。有了语言,人类个体的经验才能 得以交流,为社会成员所共享;上一代的知识才能传授 给下一代,成为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
语言与思维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思维就是
内向操作语言。
无线系统
地上波传输
卫星传输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电子传播是通过电子信号传输实现的。20世纪中期以 后,电子信号的传输开始了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进军。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
四、电子传播时代 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的变革并不仅仅是空间和速度上的 突破。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媒介还在 另外三个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 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文化构成上,中国民族书面语言——汉字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活 字印刷术在汉文印刷中应用时,速度与价值远逊于它在西方拼音文字印 刷中的应用。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
三、印刷传播时代
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创造 金属活字排版印刷,使文字信息的机械 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 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 动—— 劳动。
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
官的进化。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 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 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
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进一步增 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 媒介发达带来的最为直观的社会结果是信息的绝对 量的增加。
❖ 信息量正在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以5年为 周期来计算,在今后不到70年的时间内,人类积累 的信息量将达到我们今天信息量的100万倍。
三、印刷传播时代
蔡伦造纸术 毕昇印刷术
三、印刷传播时代
❖ 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创造 金属活字排版印刷,使文字信息的机械 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 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 元。
❖ 印刷机的出现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 伴随着读写能力的普及,印刷媒介开始 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 要的角色。
电子传播是通过电子信号的传输实现的。20世纪中期以后, 电子信号的传输开始了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进军。 数字化生存时代
四、电子传播时代
❖ 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的变革并不仅仅是空间和 速度上的突破。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发展的角度来 看,电子媒介还在另外三个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 像信息系统。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 (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
息的媒介,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
媒
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介
❖ (2)再现的媒介系统。在这一类系统中,对
即
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
讯
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
息
❖ (3)机器媒介系统。这些媒介,不但传播一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 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有以下几种 : ❖ (1)气味 ❖ (2)发光 ❖ (3)超声波 ❖ (4)动作 ❖ (5)声音
蜜蜂“8字舞” 灰雁动作信号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 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 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的因 素。
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 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 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资料片
❖ 人类进化史诗——突变(中)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 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把迄今 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口语传播 文字传播 印刷传播 电子传播
❖ 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 像信息系统。
❖ 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 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 所谓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 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 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 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
二、文字传播时代
❖ 文字是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 文字发明的重要意义: ❖ 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 ——时间。 ❖ 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 ——空间。 ❖ 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
和文献依据 。
❖ 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 产生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 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 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
❖ 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 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 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能够表 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
❖ 局限性:口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只能适 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 播。
❖ 动物的信息传播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其能 力更多地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不 是后天的系统学习;
❖ 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 过程,而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 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三、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 在信息社会中,社会的核心资源是信息。 ❖ 从媒介普及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分为两个阶段: ❖ 初级信息化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 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 活动——劳动。
❖ 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 音器官的进化。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越来越清楚 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 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 的推动力。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 人类语言的特性:
❖ 全新的数字印刷传播时代
三、印刷传播时代
❖ 资料片:BBC.文艺复兴的秘密——古登堡印刷术
四、电子传播时代
❖ 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 离快速传输。
❖ 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 电报机。
❖ 1844年,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莫尔斯发出了世界 第一封电报。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 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 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 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在于劳动 。 ❖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通过劳动不仅改
造了自然界,也改造了人本身,改造了人类 社会的传播,使它具备了其他动物界传播所 不具备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 1858年,大西洋海底电缆宣告竣工,实现接近于实 时速度的远距离信息传递。
四、电子传播时代
有线系统
以莫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和贝尔等人 在上世纪70年代研制的电话系统为标志
无线系统
以意大利人马可尼1895年的无线电通信实验 获得成功为标志
地上波传输 卫星传输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 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 构和形态,并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信息社会。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 信息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社会经济主体的主导地位 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成为劳动力主体 交易结算主要依靠信用 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贸易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