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动物防疫法》
2021版《动物防疫法》解读二

2021版《动物防疫法》解读二
2021版《动物防疫法》是一部立法范畴仅限于动物防疫的法律,对于动物防疫事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以下是对该法的解读:
1. 该法将动物防疫纳入法定范畴:《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了动物防疫的法定属性,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2. 动物防疫目标:《动物防疫法》规定了动物防疫的目标,包括保护人畜安全,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传播,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和质量;
3. 动物疫病的监测与报告:该法明确规定了对动物疫病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动物防疫机构和个人必须及时、准确地报告发现的动物疫病疫情,从而保障公共安全;
4. 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动物防疫法》规定了防控动物疫病的具体措施,包括隔离和治疗病害动物,禁止传播病害动物,加强养殖管理等,以减少疫病的传播和蔓延;
5. 动物疫病溯源与调查:该法规定了动物疫病溯源和调查的要求,要求相关部门和机构对动物疫病的起源和传播进行追踪和调查,并提出有关措施以减少病害传播的风险;
6. 动物防疫监管:《动物防疫法》加强了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监管,规定了动物防疫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了明确的处罚规定,从而提高了动物防疫工作的规范性和有
效性。
总之,《动物防疫法》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意义。
它为维护动物健康、保障人畜安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并加强了对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新版《动物防疫法》解读

新版《动物防疫法》解读新版《动物防疫法》是我国针对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法律法规,于20XX年XX月XX日正式实施。
该法对于保护和促进动物健康,维护公众健康,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新版《动物防疫法》进行解读。
首先,《动物防疫法》明确了动物防疫的基本原则。
根据该法,动物防疫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加强动物疫病的监测、报告、处置和防控工作,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机构和部门职责,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责任。
其次,《动物防疫法》对动物疫病的监测和报告进行了规定。
法律规定,动物防疫部门和动物所有者有监测动物疫病的义务,并将监测到的动物疫病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
同时,法律强调了信息共享和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动物防疫部门建立动物疫病信息数据库,并将相关疫情信息及时通报给上级部门和公众。
再次,《动物防疫法》对动物疫病的处置和防控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该法,一旦发现动物患有或疑似患有疫病,相关部门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包括隔离、治疗、扑杀等措施。
同时,该法规定了疫情防控期间的交通限制、封控措施等,以防止疫情的扩散和传播。
此外,《动物防疫法》还强调了加强动物疫苗研发和应用的重要性。
该法规定,国家应当加强动物疫苗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促进疫苗供应体系的建设,提高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动物疫苗的注册和备案制度,加强对动物疫苗的监管,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
最后,《动物防疫法》还规定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法律明确规定,对于违反动物防疫法规定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包括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吊销相关许可证件等。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相关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对于严重违法行为将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动物防疫法》是我国重要的法律法规,对于加强动物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新版《动物防疫法》明确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机构职责,规定了动物疫病的监测、报告、处置和防控措施,强调了动物疫苗的研发和应用,规定了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为健全我国的动物防疫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
2021版《动物防疫法》解读二

2021版《动物防疫法》解读二第一章概述1.1 引言2021年新版《动物防疫法》的颁布,为我国的动物保护和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法律依据。
本文将就该法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1.2 动物防疫法的重要性动物防疫法作为一部关乎社会公共卫生和动植物健康的法律,在农业发展和动植物保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和管理,可以有效保障人类健康和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法律条款解读2.1 动物疫病的定义和分类在新版《动物防疫法》中,对动物疫病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
对于不同类型的动物疫病,法律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和处理办法,以保障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
2.2 动物检疫和防治措施新法对动物检疫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包括检疫范围、检疫程序、检疫标准等内容,以保障动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对于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也做出了具体规定,为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提供了有力支持。
2.3 动植物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产品质量安全是《动物防疫法》关注的重点之一,新法规定了对于动植物产品的检验、监管和标准制定等内容,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三章个人观点和理解3.1 法律的及时修订和完善新版《动物防疫法》的颁布,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动植物保护和疾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们应当密切关注该法律的实施和执行情况,积极参与到动物保护和疾病防控工作中,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3.2 责任意识的强化新法对于动植物保护和疾病防控提出了更为严格和细致的要求,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文明养殖和合理饲养,积极配合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相关工作,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第四章总结与回顾4.1 本文所涉及的内容只是新版《动物防疫法》的冰山一角,读者朋友们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该法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以更好地保障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和社会公共卫生。
2021版《动物防疫法》解读

2021版《动物防疫法》解读
《动物防疫法》是指在防止和控制动物传染病、提高动物养殖、饲养水平,保护人类和动物健康,维护生态安全的法律法规。
2021版《动物防疫法》是对原有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完善,以
下是对该法的主要内容解读:
1. 守住病源防线:新版法律要求加强对动物从进口、运输到出售的全过程监管,加强野生动物交易、流通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以及监管野生动物市场的开办、关闭和经营活动等方面。
2. 疫情报告和应急:加强对重大动物疫情的预警、监测和报告制度,要求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及时报告疫情信息,动物饲养单位要报告疫情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国家和地方能够及时有效应对疫情。
3. 动物疫苗管理:规范动物疫苗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加强动物疫苗的质量监管,保障动物的免疫安全。
4. 动物防疫知识普及和培训:加强对动物养殖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动物防疫意识和能力。
5. 动物养殖标准和环保要求:加强对动物养殖场的规划和管理,标准化养殖行为,减少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6. 惩罚措施:加大对违反动物防疫法规的处罚力度,对于故意传播疫病、偷运、骗取检验检疫证书等行为,将予以严厉的处
罚。
总体来说,2021版《动物防疫法》在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保
障人畜安全、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有了更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水平。
新《动物防疫法》对兽医机构职责的规定

新《动物防疫法》对兽医机构职责的规定新《动物防疫法》对兽医机构职责的规定在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的《动物防疫法》中,除了增加三章二十七条、修订了大部条款外,对各兽医机构的名称、职能也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与原修订前相比较,原法中的"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改为了"兽医主管部门"。
原法中笼统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一分为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统一了两个机构的名称,将改变目前各地区动物防疫机构名称杂乱的现状,也使各单位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协调、和谐的动物防疫管理体系。
一,兽医主管部门职责新《动物防疫法》中,规定兽医主管部门的职责有12条(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有十三条,多了制定并公布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具体病种名录)。
大体可分为制定免疫、监测计划,组织实施免疫计划,动物疫情的认定、发布及扑灭,动物防疫条件、兽医从业人员动物诊疗许可证审核、注册等四大类。
(一)机构的设立第七条国务院主管全国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二)制订本行政区域的强制免疫、疫情监测计划1、制订本行政区域的强制免疫计划第十三条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确定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制订本行政区域的强制免疫计划;并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增加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2、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动物疫病监测计划。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动物疫情监测。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十一条内容解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
五十一条内容解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十一条内容为:屠宰、经营、运输的动物,以及用于科研、展示、演出和比赛等非食用性利用的动物,应当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应当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
解读如下:
1.根据《动物防疫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屠宰、经营、运输的动物,以及用于科研、展示、演出和比赛等非食用性利用的动物,应当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应当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
2.同样可以要求狗贩出具这些动物的检疫证明、检疫标志。
如果犬只已经在运输途中,根据《动物防疫法》第52条的规定,经航空、铁路、道路、水路运输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托运人托运时应当提供检疫证明;没有检疫证明的,承运人不得承运。
从事动物运输的单位、个人以及车辆,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备案,妥善保存行程路线和托运人提供的动物名称、检疫证明编号、数量等信息。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制定。
可以要求承运人提供检疫证明、行程路线、动物名称和数量等信息,以
及车辆备案信息。
如果承运人无法提供,农业农村部门同样需要介入调查执法。
2023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专业解读

2023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解读目录2023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解读 (1)解读一:《动物防疫法》修订的主要背景 (1)解读二:总则 (5)解读三:动物疫病预防、报告、控制 (9)解读四:检疫与无害化处理 (14)解读五:动物诊疗与兽医管理 (16)解读六:监督管理、保障、法律责任、附则等 (20)解读一:《动物防疫法》修订的主要背景一、宏观背景熟悉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法律制度演进的读者都清楚,动物防疫法的前身是国务院于1985年发布实施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
长期以来,社会上有很多声音质疑《动物防疫法》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在野生动物、水生动物、宠物的监管上存在缺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其实,从《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到《动物防疫法》的立法变迁,是解释、理解上述情况的一把钥匙。
但这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1997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工作立法层次从行政法规上升为法律;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对动物防疫法第一次修订,后历经2013年、2015年两次修正,本次是对动物防疫法的第二次修订。
每一次法律修订或者修正,都有其诱因或背景。
2007年第一次修订,最大的背景是2004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和随之而来的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次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实践以及国务院文件的出台,确立了行政管理、监督执法和技术支撑"三驾马车"的动物防疫机构设置框架,国务院和省市县三级地方人民政府均设立了兽医主管部门,县级兽医主管部门可以向乡镇派驻站点、人员,在乡村建立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具体承担强制免疫注射工作,这些都在2007年修订时吸收到法律规定中。
第一次修订的《动物防疫法》于2008年实施后,全国动物防疫工作得到加强,法律在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模式创新发展,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逐步提高;饲养畜禽和消费畜禽产品的体量持续攀升,生猪常年饲养量达到10亿头(存栏+出栏),占全球一半,肉类和禽蛋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而生产单元以分散的小规模饲养经营场户为主体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庞大的饲养规模与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对法律保障和支持力度的需求更加迫切。
新版《动物防疫法》解读

新版《动物防疫法》解读
《动物防疫法》是我国针对动物疫情防控制定的法律法规,于2021年5月1
日正式实施。
该法的出台旨在加强对动物疫情的预防、监测、报告和处置,保
护动物健康,维护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安全,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版《动物防疫法》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重要的解读和规定:
1. 疫情监测和报告:法律要求养殖场、兽医机构、动物疫病监测机构等单位要
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动物疫情,确保疫
情的及时控制和防范。
2. 动物疫苗管理:新法规定了动物疫苗的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管理要求,加强了对动物疫苗质量的监管,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提高动物免疫力,降低
疫病传播风险。
3. 动物疫病的处置:法律明确了对发生动物疫病的处置措施,包括隔离、封控、扑杀、消毒等,以及对疫情防控期间的交通、销售等限制措施,旨在迅速控制
疫情蔓延,保护人畜健康。
4. 防疫责任和处罚:新法规定了养殖场、兽医机构等单位和个人的防疫责任,
要求加强防疫宣传教育,提高防疫意识和能力。
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将
依法给予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等。
总体来说,新版《动物防疫法》加强了对动物疫情防控的监管和管理,提高了
防疫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安全。
这将
有助于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公众健康。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亮点浅析

57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亮点浅析吴礼清(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池州 247000)摘 要:随着动物防疫工作的不断发展,修改有关法律以适应新时期动物防疫工作需要成为当务之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就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简称《动物防疫法》)进行了修订,这意味着我国动物防疫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动物防疫工作也会更加规范。
从微观角度来看,其价值体现在构建科学、合理、健全的动物防疫法律体系,调整了动物防疫方针和动物防疫责任,加强了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控,健全完善了无害化处理、强制免疫、动物疫病净化消灭等制度,明确了野生动物利用和犬的管理,强化了法律责任。
关键词:动物防疫法;防疫制度;法律责任;新修订2021年1月22日,《动物防疫法》再次被重新修订,自2021年5月1日起实施。
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共12章113条,比原《动物防疫法》增加2章28条。
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对一些缺失的制度进行了弥补,对原不完善的制度进行了完善,对原先薄弱环节进行了加强,可谓亮点纷呈。
笔直认真研读了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对修改的内容及亮点梳理归纳如下。
1 调整动物防疫方针长期以来,“预防为主”是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方针,这的确使得很多大规模动物疫病的发生得到了控制,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动物及其产品跨区域大范围流动频繁,仅仅依靠单一的预防方式来做好动物病原体变异风险控制工作,其难度系数是比较大的。
因此就需要建立对应的控制机制,净化机制,消灭机制,以确保畜牧业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确保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几率不断降低。
而在国际上通行做法是预防控制和净化消灭相结合。
为此,根据动物防疫自身规律,借鉴国际先进做法,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的确表现出其先进性,将原本的预防为主的方针,改变为预防为主,预防和控制净化消灭相互结合的方针,很明显这是在引导防控工作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这对于驱使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优化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动物防疫法》解读1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主要职责
(一)依法实施辖区内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 疫 (二)对辖区内有关单位和个人执行本法及 有关动物卫生法律规范的技术规范的情况 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纠正和处理违反动物卫生法律、法规 和规章的行为,决定动物卫生行政处理、 处罚 (四)负责动物诊疗和执业兽医的监督管理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职责
《动物防疫法》解读
一、涉及主体
管理主体: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军队、武警部队动物卫生监督职能部门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被管理主体:
从事与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个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责
动物卫生证章标志管理办法(草案) 乡村兽医从业管理办法(草案) 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草案) 执业兽医管理办法(草案) 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畜禽及畜禽产品防疫检疫收费管理办法 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 (试行) 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暂行) 动物防疫法的授权性规定
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 的职责
(一)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 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组织本管辖区域内饲养动物的单位和 个人做好强制免疫工作 (三)依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组织 防治和净化三类动物疫病
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职责
(一)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二)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强制免疫计划 (三)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动物疫病流行情况 增加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 (四)制定动物疫病监测计划 (五)发布动物疫情预警 (六)认定重大动物疫情 (七)根据授权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疫 情
《动物防疫法(2021年修订版)》重点条款解读(二)

《动物防疫法(2021年修订版)》重点条款解读(二)第十五条,关于风险评估制度。
在原法中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动物防疫措施,本次修订后上升为动物防疫制度,在国家动物防疫全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风险评估的有关规定可在后续制定配套法规规章时作充实细化。
本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风险评估,进一步凸显了国家层面对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
第三款明确规定省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会同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风险评估,推动风险评估工作从国家向地方全面延伸,进一步压实省级部门的职责。
第十六条,关于强制免疫制度。
强制免疫是国家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基础措施和关键制度安排。
本条有一处重要修改,即今后国家层面只确定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不再制定下发年度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赋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便于各地根据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强制免疫工作,构筑有效防疫屏障。
第十八条,关于对强制免疫的监督检查和效果评估。
为切实做好强制免疫工作,确保免疫效果,本条新增了两项重要制度性规定,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一是对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履行强制免疫义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对本行政区域内强制免疫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通过明确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权,纠正基层强制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饲养主体缺位、监管主体越位、责任主体错位的问题,动物饲养者依法承担强制免疫主体责任,主管部门通过监督检查落实监管责任。
通过开展效果评估和公示,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用评估结果倒逼、促进强制免疫工作质量的提升,推动免疫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实现真苗、真打、真有效,也可以为动物检疫等其他动物防疫措施的实施提供更充分的支撑。
第二十条,关于落实边境省份和有关部门的监测责任。
本条为新增条款,聚焦进一步做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工作。
第一款明确规定陆路边境省区人民政府合理设置监测站点,健全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落实边境省份地方政府在防范境外动物疫病传入方面应当承担的职责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解读 ppt课件

三、动物防疫工作的管辖
❖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 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屠 宰、经营、运输动物或者生产、经营、加工、 贮藏、运输动物产品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 构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 和动物、动物产品,并处同类检疫合格动物、 动物产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其中依法应当检疫而未检疫的,依照本法第 七十八条的规定处罚。
❖ (一)对动物、动物产品按照规定采样、留验、 抽检;
❖ (二)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动物产品及 相关物品进行隔离、查封、扣押和处理;
❖ (三)对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实施补 检;
❖ (四)对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 具备补检条件的实施补检,不具备补检条件的予 以没收销毁;
❖ (五)查验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 ❖ (六)进入有关场所调查取证,查阅、复制与动
❖ (二)健全完善兽医工作体系,提高防控重大 动物疫病能力和水平。
❖ (三)实行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积极推 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
❖ (四)坚持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分离 原则,强化动物诊疗管理。
❖ (五)加大财政扶持,建立稳定的动物防 疫投入机制。
二、基本概念
❖ 第三条 本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 获的其他动物。
物防疫有关的资料。
十五、法律责任
❖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不按照国务院 兽医主管部门规定处置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 染疫动物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 体,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 装物、容器等污染物以及其他经检疫不合格 的动物、动物产品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责令无害化处理,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 人承担,可以处三千元以下罚款。
《动物防疫法》解读(一)

《动物防疫法(2021年修订版)》解读(一)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净化、消火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防控人畜共患传染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制泄本法。
解读:这一条是关于立法目的。
立法目的是提纲挈领、牵头抓总的条款,修法最核心的要点在本条表述变化中集中体现。
本条有两处重要修改,一是将“预防、控制和扑火动物疫病”修改为“预防、控制、净化、消灭动物疫病”:二是增加了'‘防控人畜共患传染病”的表述。
第一处修改体现了国家动物防疫总体思路和实现路径的重大转变,与第三条动物防疫定义、第五条动物防疫方针相互衔接。
原法中“扑灭”的泄义,更多与具体疫情处置相关,是动物疫病控制措施的一种,不宜与预防、控制并列。
如新版《动物防疫法》第十四条里就使用了“动物疫情扑火”的表述。
净化、消火是国际上广泛运用的动物防疫策略,是在预防、控制基础上逐步根除疫病病原的进一步措施,与预防、控制共同构成动物防疫的主要内容。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均有实施动物疫病净化消火的表述,后者明确提出“实施动物疫病净化计划,推动动物疫病防控从有效控制到逐步净化、消火转变”,可见在国家层而早已明确实施净化、消火措施。
本次修法将净化、消火纳入动物防疫范畴,是对我国动物防疫工作内涵与链条的重要完善,是对新发展阶段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方向指引,应引起动物防疫工作者的重视。
第二处修改是在三审过程中增加的。
如前文所述,《动物防疫法》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项立法修法工作讣划后,涉及人畜共患病防治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强化,此处修改也是一个具体体现。
第三条本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捕获的其他动物。
本法所称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件、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包括寄生虫病。
解读新动物防疫法PPT课件

背景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动物防疫法制化建设,1997 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并 于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现行《动物防疫法》 的实施,对于加强动物防疫工作,预防、控制和 扑灭动物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保护人民群众 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 动物疫病的防控难度越来越大。
动物防疫的法律武器
----解读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7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已由中华人民共 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 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公布,自2008年1 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六是明确动物防疫条件。动物饲养场 (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 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 所,应当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合格
证(集贸市场不发证)。
二、关于疫情的报告、认定和公布
一是明确疫情报告主体。规定从事动 物饲养、屠宰、诊疗等活动的单位和个 人发现动物染疫、疑似染疫的,要立即 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 构或者兽医技术机构报告,任何单位和 个人都不得瞒报、谎报、迟报,也不得 阻碍他人报告。
四是建立无规 定动物疫病区制 度。新修订的 《动物防疫法》 借鉴国外经验, 明确提出国家对 动物疫病实行区 域化管理,逐步 建立无规定动物 疫病区。
五是实行动物疫病风险评估。规定“国务院兽医主管 部门对动物疫病状况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 相应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措施和技术规范”,这是
《国际动物卫生法典》的要求。
2021版《动物防疫法》解读

2021版《动物防疫法》解读在2021年,新版的《动物防疫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对于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2021版《动物防疫法》进行深度解读,从法律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这部法律。
一、法律背景2021年的新版《动物防疫法》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变化的背景下出台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有必要对原有的《动物防疫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二、法律内容新版《动物防疫法》共分为八章,包括了法律的总则、动物防疫行政管理、动物防疫监测和报告、动物疫病的防治控制等内容。
在这部法律中,对于动物防疫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做出了详细规定,包括了动物防疫的主体责任、监测体系建设、疫病的监测与报告、疫病的防治措施等方面。
三、法律影响新版《动物防疫法》的实施将对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这部法律的实施将有利于强化动物防疫工作的法制基础,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新版《动物防疫法》的出台将有助于加强对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有效遏制动物疫病的传播和蔓延。
这部法律的实施还将促进我国动物产品质量的提升,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四、个人观点作为动物防疫领域的从业者,我对于新版《动物防疫法》的出台表示热烈欢迎。
这部法律的实施将为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提供更为严格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有助于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对2021版《动物防疫法》的解读,我们对这部法律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这部法律的出台,对于提高我国的动物防疫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在新的法律框架下,我国动物防疫工作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上是根据您提供的主题,撰写的关于2021版《动物防疫法》的文章。
希望能够满足您对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文章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财政投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把动物防疫纳入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将所需工 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应当储备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的防 疫物资; 对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强制扑杀的动物、销 毁的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免疫应激死亡 的动物,要给予补偿。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10
解读新修订《动物防疫法》
牡丹江市畜牧局
王义杰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1
一、新修订《动物防疫法》的背景
1、 现行《动物防疫法》 1997年7月3日第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 通过的,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2 、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 《动物防疫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17
饲养者和经营者的责任
第七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转让、 伪造或者变造检疫证明、检疫标志或 者畜禽标识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没收违法所得,收缴检疫证明、检疫 标志或者畜禽标识,并处三千元以上 三万元以下罚款。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18
八、推行官方兽医、明确职责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7
动物诊疗许可对象
1、从事宠物疫病诊疗的动物医院、动物诊 所等。 2、从事畜禽疫病诊疗的兽医院、门诊部等。 3、动物养殖场和动物园等单位内设的动物 疫病诊疗部门对外提供诊疗服务的。 4、科研、教学、检疫等单位对外提供诊疗 服务的。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16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饲养者和经营者的责任
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 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兴办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 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 未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 (二)未办理审批手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 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 (三)未经检疫,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动物、动 物产品的。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20
十、贯彻落实新修订《动物防疫法》
1、加强学习宣传
2、抓好《动物防疫法》的培训工作
3、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21
谢谢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22
《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
革的若干意见》对推行官方兽医制 度也作出明确要求,在法律中明确 其地位,有利于官方兽医制度的推 行。官方兽医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出 具动物、动物产品检疫等证明文件。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19
九、规定动物疫病状况和风险评估
在《动物防疫法》第十一条规定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对动物疫病 状况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 制定相应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措 施”,这对提高我国动物疫病预防 控制各项措施的科学性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七、新修订《动物防疫法》强化操作力度
1、强化政府主管部门的责任
2、明确饲养者、经营者的责任
3、加大了处罚力度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1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及工作人员
1、未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2、对不符合条件的颁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
证、动物诊疗许可证,或者对符合条件的 拒不颁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动物诊疗 许可证的; 3、其他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2
二、新修订《动物防疫法》新增内容
1、疫情风险评估 2、疫情预警 3、疫情认定 4、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 5、官方兽医 6、执业兽医管理 7、动物诊疗 8、动物防疫保障机制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3
三、在预防方面有哪些新的规定?
现行《动防法》 :动物饲养场、贮存场所、 屠宰厂、肉类联合加工厂、其它定点屠宰 场(点) 。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5
四、疫情报告、认定和公布的新要求
1、明确疫情报告主体
2、明确疫情认定程序
3、规范疫情公布制度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6
五、动物诊疗管理新规定
1、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专门加大了对 动物诊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明确了动物诊 疗许可的内容、程序和期限; 2、建立了执业兽医制度,规定具有兽医相 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可以申请参 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并经注册 后,方可从事动物诊疗、开具兽药处方等 活动; 3、进一步规范了动物诊疗活动。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12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 产品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或者对检疫 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拒不出具检疫证明、加施 检疫标志的; 2、对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的动物、动物产品 重复检疫的; 3、从事与动物防疫有关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在国 务院财政部门、物价主管部门规定外加收费用、 重复收费的; 4、其他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15
饲养者和经营者的责任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 改正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代作处理,所需处 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以处一千元以下罚 款: (一)对饲养的动物不按照动物疫病强制免 疫计划进行免疫接种的; (二)种用、乳用动物未经检测或者经检测 不合格而不按照规定处理的; (三)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在装载前 和卸载后没有及时清洗、消毒的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13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1、未履行动物疫病监测、检测职责或者伪 造监测、检测结果的; 2、发生动物疫情时未及时进行诊断、调查 的;
3、其他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14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瞒报、谎报、迟报、漏报或者授意他人瞒 报、谎报、迟报动物疫情,或者阻碍他人 报告动物疫情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 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 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 处分。
8
六新修订《动物防疫法》队伍保障机制
1、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 。 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动物 防疫工作的需要,向乡镇或区域派驻兽医 机构。 同时要求县级人民政府、乡级人民政府应 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 设。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9
六新修订《动物防疫法》队伍保障机制
1、动物必须强制免疫并建立档案 2、全市建立动物疫情监测网络 3、涉及动物场所必须核发防疫合
格证 4、全面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
牡丹江市畜牧局 兽医科 王义杰 4
涉及核发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场所
新修订《动防法》:动物饲养场(养殖小 区)、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 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