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命 科 学 导 论

合集下载

生命科学导论-1-生命的起源

生命科学导论-1-生命的起源
大约137亿年前奇点大 爆炸,元素的形成。 奇点(singularity) : 宇宙的起始点,无限小, 无限热,密度无限大 在虚无中→随机“能量 脉动” →相邻“质点”, 相互能够成为对方的“过 去” →“时空”就被启动。
大爆炸视频
奇点大爆炸
星体被黑洞吸入
元素的粒子组成 /view/19519.htm
18
② 感受并应答环境变化
应激性,生命体接受 外界刺激后会发生反 应。
捕蝇草的应激
复活节岛的石像
眼睛蛇的应激
19
③能从环境捕获,转换和利用能量
生命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不断地吸收外界 的物质,转换成能量,维持分子的有序性和数量 变化。新陈代谢和稳态(homeostasis)
稳态:调节并维持 内部环境(如温度、 pH 等)恒定的特 性。
牛吃草,转化为肉和奶
20
④自我复制,组装能力
2000多年前的石鼓文早 已斑驳不堪,而一亿年前的 生活活蚂蚁依然鲜活。 生命以遗传物质为指导, 不断自我复制,延续。
</n 秦代石鼓文(小篆) ews/newsmor..
蚂蚁 基因组相同的蚂蚁群体
21
它们有生命么?
饮食
流行疾病
生命科学知识
旅游 旅游
疫苗接种
日常生活
健康
宠物
医疗 遗传病筛查
14
二. 生命的起源
1. 生命的定义
2. 生命的特征
3. 生命的起源
①大爆炸理论 ②生命的元素组成 ③生命起源假说 ④化学起源的证据
15
1. 生命的定义
●生命(live systems) 是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 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 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 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 种现象。

生命科学介绍

生命科学介绍

生命科学介绍生命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存在和生命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进化论等。

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体。

生命科学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功能对于生命的维持和发展至关重要。

比如,人类的身体由多个器官组成,它们相互协调合作,保持机体的正常运转。

另外,生物的细胞也是生命科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由细胞组成,细胞内的各种分子和细胞器对于生物体的各项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生物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环境中的气候、土壤、水质等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通过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生命科学还研究生物的遗传信息和遗传变异。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和基因在生物个体和物种进化中的作用。

通过遗传学的研究,人类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遗传机制,培育高产品种和改良人类的基因。

生命科学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是生命科学的两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生物医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和治疗各种疾病,延长人类的寿命。

而生物工程则是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和利用生物体的能力,例如,利用细菌来产生药物,利用植物来提取有用的化合物等等。

总之,生命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生命的起源、发展和演化,关注生物的结构、功能、遗传与变异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生命科学的研究,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类健康和改善生活品质做出贡献。

研究生助教在“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研究生助教在“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研究生助教在“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何磊(),吴敏,唐建军,陈欣,王国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58摘 要:浙江大学的“生命科学导论”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是面向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程。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该课程采取研究生助教参与指导实验课程和组织小班讨论的形式。

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研究生担任助教指导“生命科学导论”实验和讨论,不仅提高了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增加了研究生的教学经验;而且提升了研究生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推行研究生助教制度(选拔、培训、考核等)过程中还发现一些不足与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

关键词:研究生助教,生命科学导论,实验教学,课程讨论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 in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Life ScienceHE Lei (),WU Min,TANG Jian -jun,CHEN Xin,WANG Guo -qiang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China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年8月,8(4):12-15ISSN 2095-1574 CN 11-9307/R  DOI 10.3868/j.issn 2095-1574.2018.04.003教改纵横收稿日期:2018-02-05;修回日期:2018-04-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0411);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6KFJJ02)通讯作者:何磊,E -mail:helei8705@1 引言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面向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配套的实验课程[1],集“基础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学科交叉性”于一体[2,3]。

生命科学导论研讨课总结(共8篇)

生命科学导论研讨课总结(共8篇)

生命科学导论研讨课总结(共8篇):生命科学导论研讨研讨课活动总结开展音乐研讨课作用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篇一:2013年生命科学导论学习心得作为文科生,我在高中时所学的生物较为浅显,但一直以来对生物总是充满了好奇。

怀揣着一颗兴趣盎然的心,这学期我选了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

还记得第一节课我坐在第一排听着老师讲绪论,我对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充满了敬畏:感觉生命真的好神奇,感觉生命科学真的好博大精深,感觉自己对生命竟然一无所知,好无知!这门课让我明白: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我,一个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理应有生命科学基础,而不应该成为“生物盲”!此时此刻,面对着复杂系统的许多问题,科学界将把目光转向生命科学,积极地寻求新的概念,新的观点,新的思路,面对着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愈益严重的人口,粮食,环境,资源,健康等社会问题,我们将终意识到是时候从生命科学中去寻求出路了!因为是选修课,课时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了解到了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我知晓了细胞与细胞工程的神秘;我惊叹了基因与基因工程的作用,端正了对转基因产品的看法;我理解了遗传病的根源;我知道了信息传递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内容,神经系统在信息传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理解了激素系统和细胞信息的传递;我冲破了癌症的迷雾重重,深刻的认识了癌症这种可怕的疾病;我解除了对人禽流感(human avian influenza)的种种疑惑,提高了自己的预防意识;我深化了对微生物的认识,了解到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残忍”的破坏;我接触到了纳米科学,看到了并纳米在生物及医学方面的应用与发展;我真正理解了雾霾天气的形成因素及危害,体会到了牺牲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后,人类自食恶果的无奈。

简单的概括涵盖不了通过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我所学到的知识;也不能充分说明我的受益匪浅;更加不能表达我对这门课的感谢之情。

这门课让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种种不良的生活习惯,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摒弃那致命不良习惯的必要性。

生命科学导论04-生命的基本化学组成

生命科学导论04-生命的基本化学组成

(2)无机盐
一般以离子状态存在,Na+、K+、Ca2+、Mg2+、 Cl-、HPO4 2-
作用:
(1)对细胞的渗透压和PH起着重要作用 内环境稳定:PH值
生物生存3~8.5,各种生物、各种组织均有 适宜的PH范围,细胞中的离子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作用: (2)酶的活化因子和调节因子,Mg++,Ca++ (3)合成有机物的原料, PO4 3 -合成磷脂、核 苷酸 (4)动作电位、肌肉收缩等, Na+、K+、Ca2+
磷脂是生物膜脂质双层的主要成分,也是
代谢中的一种甲基供体。
类固醇 类固醇也称甾类,以环戊烷多氢菲为基础,不 含脂肪酸,但具有脂类性质, 不同化合物只是在母核上连上不同的侧链基 团和取代基团。
生理功能
参与血液循环中脂类的运输; 是细胞膜的组分; 帮助油脂消化吸收; 性激素均是甾类化合物; 皮质激素也是甾类化合物,调节糖代 谢和水盐平衡
4.4 蛋白质 蛋白质的主要种类和功能
1. 2. 3. 4. 结构蛋白:生物结构成分,如胶原蛋白、角蛋白等; 伸缩蛋白:收缩与运动,如肌纤维中的肌球蛋白等; 防御蛋白:如免疫球蛋白、金属硫蛋白等; 贮存蛋白:贮存氨基酸和离子等,如酪蛋白、卵清蛋白 、载铁蛋白等; 5. 运输蛋白:运输功能,如血液中运送O2与CO2的血红蛋白 和运送脂质的脂蛋白;控制离子进出的离子泵等; 6. 激素蛋白:调节物质代谢、生长分化等,如生长激素; 7. 信号蛋白:接受与传递信号,如受体蛋白等; 8. 酶:催化功能,包括参与生命活动的大多数酶。
2.1.2
生物体的主要分子
不同的生物体,其分子组成也大体相同
无机分子:无机盐和水。 有机分子:蛋白质、核酸、 脂类和多糖是组成生物体 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清华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 -绪论

清华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  -绪论

征文:
题目:生命科学——我的科学 或:生命科学时代——我的时代 500-1000字 范文发表
课外活动小组
1 特别喜爱生命科学;2 作文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强, 特别喜爱生命科学;2 作文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强, 曾在作文竞赛中获奖;3 曾在作文竞赛中获奖;3 在中学时生物学课程学习成绩好; 4 英文阅读能力强;5 擅长网页制作;6 擅长美术绘图; 英文阅读能力强;5 擅长网页制作;6 擅长用绘图软件绘图;7 擅长美术创意或漫画;8 擅长用绘图软件绘图;7 擅长美术创意或漫画;8 喜欢上 网、摄影等;其他特长。 摄影等;其他特长。
胞4细胞器 分子4原子 细胞器4分子 原子
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
脏肌肉收缩) 乙酰胆碱 电流刺激 诺贝尔奖 控制和启动肌肉的收缩
Loewi 迷走神经 复活节 小夜曲
心脏跳动(心 “迷走素”
神经系统分泌化学物质作为信号
What
Why
Which
and How
1.5 展望与预测 展望与预测: Potato Tomato 生物技术 光合作用 Tobacco 茄科植物
现代生物学导论
现代生物学导论
主讲:吴 庆 余 教授 王 喜 中 教授 阎 永 彬 博士
大 家 好! Welcome to
the study of biology 1 绪论—生物及生命科学
1.1 什么是生命?
生命的特征是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病毒除外)
生命(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探索生命奥秘,其乐无穷
当今世界,最富有挑战性的学科 当今世界,最富有挑战性的学科 课题的难度、复杂性、高新技术与理论、意义 2001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2001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4/10 纳米技术 Science 主编

生命的起源学习心得

生命的起源学习心得

生命的起源学习心得生命的起源学习心得篇一:生命科学与导论心得体会学习生命科学与导论的感想通过对生命科学与导论这门课程的深入学习,我了解了生命的起源,发展与进化,学习了营养与健康,转基因食品与生态学这些与现代生活密不可分的知识,掌握了现代生物科技的基本知识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博大精深而又复杂繁琐的学科,从对生命科学的学科分类就可以见得,但它的学习过程非常有趣。

生命科学与导论给了我许多启发,它的启发并不仅仅局限于生命科学上,还有就是科技上,医药卫生上,农业上等,正如老师所说“生命科学导论是学科间高度的沟通与交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这门课涉及了我中学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常识,把我所学的零碎知识连成一线,使我的知识框架更加清晰合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高中的生我学习与大学时期的生物学习有着太大的不同,高中时期,我们就像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教多少知识,我们就学习多少。

现在则有很大不同,多媒体的教学丰富了学习过程的兴趣。

所以我觉得生命科学既然是一门实验科学,那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创新问题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

在生命科学的海洋中徜徉,我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大自然那伟大的力量。

从千奇百怪的动物植物,到晦明变换的大千气象我了解了生命,认识了现代生物科技,让我觉得踏入生物殿堂就如同开启了一个奇幻的世界那里有太多我所不了解,那里有太多需要我去探索,去发现篇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心得体会_文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心得体会、今天给八年级学生讲授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节课。

上完本节课后我感到很成功。

为什么呢?因为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以来对于学生就是充满神秘而又传奇色彩的章节,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每个人的的生命都是由父母给予的,所有人的生命都是由他的父母给予,那么生命到底来源于哪里呢?我们东方的女娲造人和西方的上帝造人等神话故事学生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生命科学导论(生物学导论)全复习整理

生命科学导论(生物学导论)全复习整理

生命科学导论第一章绪论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应有生命科学基础,而不应该成为“生物盲”。

一.什么是生物学?1. 定义生物学(biology)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又称为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

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形态、构造、行为、机能、演变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等问题。

2.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正在日渐加深和扩大,不仅要研究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也要研究自然界的动物、植物。

生物学还要研究人类自己,因为人类也是一种生物。

生物学还要研究小至生物大分子的基团行为,广至地球表面的生物圈(bio-sphere)的将来动态,延伸至玄古生命的发生和宇宙中生命存在的问题。

3. 生物学的分科根据研究对象分为: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人类学。

根据研究角度分为:分类学,形态学,生理学,胚胎学,古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根据研究范围分为: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生物学,器官生物学,个体生物学,群体生物学等。

二.生物学的历史和发展从传统生物学到现代生命科学(1)描述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主要从外部形态特征观察、描述、记载各种类型生物,寻找他们之间的异同和进化脉络。

代表人物: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2)实验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3)创造生物学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的物种。

(4)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从微观到宏观分子→细胞→整体水平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辨证统一现代生物学的高度分化,各学科的相互渗透,新学科或边缘学科的产生。

三.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与描述方法外部观察和外部形态描述:分类学。

《尔雅》、《本草纲目》、亚里士多德对500种动物的描述分类、林奈的双名法等。

2. 比较方法比较解剖学:脊椎动物各类群的器官和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进行解剖,加以比较,为生物进化论提供证据。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

生命科学导论阅读报告草长莺飞,花开花落,万千生命以其独特的方式勾画出那乐趣无穷的四时之景。

人类身处其中,享受着生命之美,探求着科学微妙。

通过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程,走近了生命科学那个蓬勃进展的学科,了解到了很多。

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科学?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繁衍、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和对刺激产生反映等复合现象。

科学是运用范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聪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

生命奇异复杂,科学普适严谨。

作为一门前沿科学,生命科学,用科学的来阐释生命,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发育和起源进化和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依照研究对象,可分为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等,依照研究内容,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生物的五光十色、绚丽多彩与人类的迷惑不解、不断研究使这门学科在帮忙人类了解和欣赏自然世界的同时充满梦幻与神奇。

另外,作为一门自然科学,通过对十大主题:自然特点,细胞,可遗传信息,结构与功能,与环境彼此作用,调控/反馈,一致性与多样性,进化,科学需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它为生物技术、医药、生物医学技术,生命系统技术、食物加工、环境、生物医疗仪器等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生命科学的进展和人类的以后息息相关,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又是一门很苛刻的学科,除因为生物系统的庞大复杂,还因为生命科学是交叉学科,要求很多化学、物理和数学知识作为支撑。

令人叹为观止的生命现象和复杂严谨的生命科学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无数未解之谜等待着咱们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由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复杂性,似乎很难找到哪一门学科像它如此高度地调动了人类的各类认知和研究手腕,制造了如此丰硕多彩的实验技术。

就普遍意义的科学方式而言,生命科学研究方式大致能够分为三大类型:1、观看与描述2、生物学实验3、生命现象的人工模拟。

其科学方式步骤为:观看现象,利用归纳推理成立假说说明现象,进一步观看来测试假说,进而成立更为深切的理论说明现象,利用演绎推理从理论预测现象,然后测试理论。

中医药院校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思政元素的引入与融合探索

中医药院校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思政元素的引入与融合探索

广东化工2021年第3期· 238 · 第48卷总第437期中医药院校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思政元素的引入与融合探索刘畅,刘雄伟,俸婷婷,丁晶鑫,田又平,周英*(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在高等教育多维度育人的“思政”理念导向下,本文立足于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特点,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中。

本文将从课程思政元素的引入、思政融合手段及融合案例等方面挖掘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思政元素,探索在课程的知识点、科学发展史、历史故事、重大历史事件等融入思政元素,力求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为今后全面实施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思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中图分类号]G641;Q-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1)03-0238-02Introduce and Explorat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Life Science Introduc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Liu Chang, Liu Xiongwei, Feng tingting, Ding jingxin, Tian youping, Zhou Ying*(College of pharmacy,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 of multi-dimensional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fe science introduction course, integrat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ourse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o explo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 life science introduction course will take the introd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egration means and integration case. To fully 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course knowledge points,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cience, historical stories, social hot spots, and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and strive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future.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life science introduc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要将立德树人充分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协同前行,构筑育人大格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生命科学导论题库

生命科学导论题库

生命科学导论题库第一章、生物与生命科学一、填空题1. 本章提出了生命的5个最基本特征,如果每个特征仅用2个字代表,它们分别应该是()、()、()、()和()。

2. 生命科学是研究()及其()的科学。

广义的概念还包括生物技术、医学、农学、生物与环境、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

3. ()、()和()是生命的本能;生物体内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物质被合成,又有一些物质不断被分解,这就是(),包括()和();其本质是()的转化。

4. 除()之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

5. 细胞内最重要的结构体系包括()、()和()。

6. 在生物体内,以()为代表的化学能不断地被合成和分解,维持着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和平衡。

7. 噬菌体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寄生于()中。

8. 生物繁殖包括()、()等形式。

9. ()和()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10. 由()分子构成的基因负责将亲代特征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并决定了蛋白质分子的(),从而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

11. 探索生物个体从出生到发育成熟以及衰老和死亡的规律是()的研究内容,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最主要的内容。

12. ()、()、()、()、()与()形成基础生物学研究的一条主线。

13. 很多人预测,以()、()和()为特点的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全球下一轮新的经济生长点。

14. 把握基本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通过()、()和()3个线索。

15. 双蛙心灌流实验中传递迷走神经信息的化学物质是()。

16. 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为()。

17. 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经历了()、()和()3个阶段。

其中()和()都是以非生命的客观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而()的对象是包括人在内的生命本身。

18. 科学研究经常采用()和()两种基本的系统思维方式。

()就是应用一般的法则或定律去推论出一个新的特殊结论或假设。

()就是应用一些特殊的观察或实验来获得一个新的一般法则或定律。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七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七

《生命科学导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七181.保护组织保护组织(protective tissue)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茎、叶、花、果实)表面的表皮由保护组织构成。

一般只有一层细胞。

细胞排列紧密,犬牙交错,没有细胞间隙,紧密镶嵌,形成具有保护功能的细胞薄层。

保护组织的细胞特点是细胞质少、液泡大。

叶、茎等表皮层外面有角质层,其上常有蜡质,可防止水分过度蒸发,也可保护植物免受真菌等寄生物的侵袭。

182.输导组织输导组织(conductingtissue)植物体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组织。

它是由多种组织形成的复合组织。

输导组织也称维管组织(vasculartissue)。

维管组织是高等植物特有的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构成。

木质部(xylem)是高等植物体内具有输导水分和支持功能的一种复合组织。

在被子植物体中由导管(vessel)、管胞(tracheid)、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构成。

导管由许多简状、端壁有穿孔的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构成导管的细胞称为导管分子(vesselelement)。

导管分子为长形细胞,随着细胞的成熟,细胞的次生壁不均匀加厚,细胞壁木质化:当细胞成熟后,原生质体瓦解死去,同时细胞横壁(端壁)穿孔形成了中空的长形管道。

导管是被子植物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组织。

导管因壁增厚情况不同可形成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孔纹导管和网纹导管。

而且导管的口径大小也不同,口径越大,输导水分的效率就越高。

管胞是植物体内另一种输导水分的组织。

构成管胞的细胞是两头尖的长形细胞。

在细胞成熟过程中细胞次生壁加厚并木质化,原生质体在该过程中消失。

细胞成熟后死去,在两个管胞间不形成穿孔,而是靠细胞壁上的纹孔相连。

因细胞口径小,输导水分的能力比导管小。

在裸子植物体内没有导管,故管胞是裸子植物输导水分的主要组织。

韧皮部(phloerm)是高等植物体内具有输导营养物质和支持功能的一种复合组织。

在被子植物中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纤维组成。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第1章一、名词解释生命新陈代谢基因组生物多样性二、判断题1、假说和理论没有明确的分界。

( )2、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 )三、单项选择题正确的生物结构层次是()A.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B. 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细胞器、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C.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器官、生物体、生态系统D. 原子、分子、细胞、细胞器、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四、问答题生物同非生物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第2章一、名词解释蛋白质变性结构域碳骨架糖类二、判断题1、肌糖原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量源。

()2、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三、单项选择题1、每个核苷酸单体由三部分组成,下面哪项不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基团()A. 一个己糖分子B. 一个戊糖分子C. 一个磷酸D. 一个含氮碱基2、蛋白质的球形结构特征()。

A.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B.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C.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D.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或四级结构3、蛋白质变性中不受影响的是()。

A、蛋白质一级结构B、蛋白质二级结构C、蛋白质三级结构D、蛋白质四级结构4、下列细胞器中,作为细胞分泌物加工分选的场所是()。

A. 内质网B. 高尔基体C. 溶酶体D. 核糖体四、问答题叙述提取DNA的常规操作及原理第3章一、名词解释去分化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内膜系统染色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检验点二、判断题1、细胞学说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组成;(2)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

( )2、随着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也相应增大。

()3、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阶段和幼体发育过程中。

()4、生物体细胞与细胞之间是有各种连接的,它们对细胞的功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生命科学绪论

生命科学绪论
15、2005年,获亚太种子协会(APSA) “杰出研究成就奖”;
16、200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 士。
(2) 2000年 人类基因组工作框 架图功能,标志着基因组时代到 来。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 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 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 美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
1、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1984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
科技专家”称号; 3、1992年,获湖南省“功勋科学家”
荣誉称号; 4、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199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 者”称号;
6、1999年,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 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1)活力论
活力论 认为:生物体具有与物理化学过 程不同的生命力。
汉语词典将活力解释为:旺盛的生命力。 活力用英语表示为“vigor”,意为身体或精 神上的力量或能量。目前约定俗成的活力涵 盖了以上两种解释,包括:个体感到他们拥 有的体力、情绪能量和认知灵活性三方面内 容。 活力由三个维度的能量组成,即体力、 情绪能量、认知灵敏性。
就体力而言,有活力的人表现 出身体健康强壮,感觉精力充沛, 饮食、睡眠良好等。就情绪能量而 言,有活力的人通常表现为情绪稳 定,积极乐观,能站在别人的角度 思考问题,关心他人、同情他人等。 就认知灵活性而言,有活力的人表 现出思维敏捷,工作效率高,坚强 自信、动机强烈等。
(2)机械论
机械论认为:生命问题说到底 是物理和化学问题,一切生命现象 都可以用物理和化学定律做出解释, 生物体内没有什么与物理化学力不 同的生命。
6、《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1990年获全 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4年获国家图 书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生命科学导论学习感受

生命科学导论学习感受

生命科学导论学习感受计科三班段力玮20112466在本学期的生命科学导论选修课上,我初步了解了生命科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最简单的生命(病毒)到最复杂的生物(如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命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它们各自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为什么要学习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发展的需要,是生命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提高科学素养和弘扬科学精神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经过学习,我也了解到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与经济、医疗、制药、农业、环保、发酵都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我们所要学的《生命科学导论》的主要内容是:生物多样性与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生命的起源与物种进化,生态系统、环境与健康,现代生命科学与人类未来,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以及生命科学的体系。

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对最基本的生命现象和有关生命科学的基础定律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在这过程中,我感叹神奇的大自然造就了多姿多彩的生命形态,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令人叹服的复杂的功能器官和组织,各种各样的生物体之间在长期演化中形成的各种生物链和依存、竞争关系,我们的地球因为这些生命的存在而独一无二。

同时,我也看到了生命科学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影响,我们研究人类自己、环境以及和我们处于同一环境的生物,如果没有生命科学知识,我们将无法获知生命活动和行为会带来的后果和影响,无法获知发展方向,不能控制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二十一世纪已经逐渐成为生命科学的世纪。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二十多种,其中有些含量较多,有些含量很少。

组成生物体的二十多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生命科学导论重点

生命科学导论重点

第一章绪论生命的基本特征: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2、严整有序的结构3、新陈代谢4、生长、发育与生殖5、遗传、变异、进化6、感应性和运动生命科学的发展:1、直观和经验阶段2、实验生物学阶段3、现代生物学阶段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对比、描述:用感官或借助工具客观地反映和记录结构和现象。

2、实验:在人为控制和干预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表现出的现象进行的观察。

3、人工模拟:在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实验的情况下,用模型(包括实物模型和抽象模型)代替研究对象进行的实验。

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化学基本:1、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常量元素:C、N、P、S、Na、K、Ca、Mg、Cl十一种;微量元素:Fe、Zn、Cu、Mn、Mo、Co、Cr、V、Ni、Sn、F、I、B、Si、Se十五种。

2、生物体的主要分子:①无机分子:无机盐(离子—调节生命的环境;对细胞的渗透压和pH 起着重要作用;酶的活化因子和调节因子Mg2+、Ca2+;合成有机物的原料,合成磷脂核、苷酸;动作电位、肌肉收缩等, Na+、K+、Ca2+)和水(生命的源泉)。

②有机分子:蛋白质(遗传信息的表达者、生命机器、生命过程的催化剂(酶))、核酸(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者、生命信息载体)、脂类(生物体的重要构件和储能物质、构件、储能)和多糖(物体主要供能物质、生命过程的能源)是组成生物体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遵循共同的建成和分解规律:生物大分子由简单的单体小分子脱水缩合而成;分解时是通过水解反应;碳原子的不同排列方式和长短是生物分子多样性的基础;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或成环,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

(碳原子具有不同寻常的成键能力,提供生物大分子的碳链骨架;不对称性;含碳化合物共价键中贮藏大量的能量。

)重要生命物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核酸):1、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分子是由氨基酸首尾相连缩合而成的共价多肽链,但是天然蛋白质分子并不是走向随机的松散多肽链。

生命的起源学习心得(范文)

生命的起源学习心得(范文)

生命的起源学习心‎得生命的起源学‎习心得篇一‎:生命科‎学与导论心得体会‎学习生命科学与‎导论的感想通过‎对生命科学与导论‎这门课程的深入学‎习,我了解了生命‎的起源,发展与进‎化,学习了营养与‎健康,转基因食品‎与生态学这些与现‎代生活密不可分的‎知识,掌握了现代‎生物科技的基本知‎识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博大精深而‎又复杂繁琐的学科‎,从对生命科学的‎学科分类就可以见‎得,但它的学习过‎程非常有趣。

生命‎科学与导论给了我‎许多启发,它的启‎发并不仅仅局限于‎生命科学上,还有‎就是科技上,医药‎卫生上,农业上等‎,正如老师所说“‎生命科学导论是学‎科间高度的沟通与‎交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这门课涉‎及了我中学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常‎识,把我所学的零‎碎知识连成一线,‎使我的知识框架更‎加清晰合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高中的生我学习与‎大学时期的生物学‎习有着太大的不同‎,高中时期,我们‎就像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教多少知识,我‎们就学习多少。

现‎在则有很大不同,‎多媒体的教学丰富‎了学习过程的兴趣‎。

所以我觉得生命‎科学既然是一门实‎验科学,那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创新‎问题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

‎在生命科学的海洋‎中徜徉,我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大自然‎那伟大的力量。

从‎千奇百怪的动物植‎物,到晦明变换的‎大千气象我了解了‎生命,认识了现代‎生物科技,让我觉‎得踏入生物殿堂就‎如同开启了一个奇‎幻的世界那里有太‎多我所不了解,那‎里有太多需要我去‎探索,去发现‎篇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心得‎体会_文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心得体会、今‎天给八年级学生讲‎授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节‎课。

上完本节课后‎我感到很成功。

为‎什么呢?因为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以来对于‎学生就是充满神秘‎而又传奇色彩的章‎节,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哈尔滨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哈尔滨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每个核苷酸单体由三部分组成,下面哪项不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基团(A)A. 一个己糖分子B. 一个戊糖分子C. 一个磷酸D. 一个含氮碱基2.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不是多糖( B )A. 纤维素B. 麦芽糖C. 糖原D. 淀粉3.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E)A. 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B. 碱基相同,核糖不同C. 碱基不同,核糖不同D. 碱基不同,核糖相同E. 以上都不是4.下面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 酶可以缩短反应时间B. 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C. 许多酶还需要非蛋白的辅助因子和辅酶才能完成催化功能D. 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5.酶的竞争性抑制剂能够( B )A. 与酶的底物结合,使底物不能与酶结合B. 与酶的活性位点结合,使底物不能与酶结合C. 与酶的特殊部位结合,破坏酶的活性D. 同时和酶与底物结合,使酶无法和底物直接结合6.糖酵解的最终产物是(A)A. ATPB. 葡萄糖C. 丙酮酸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7.下列对酶的描述正确的是(C)A. 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B. 酶可以改变反应的方向C. 酶的变构位点经常和反应抑制有关D. 酶的催化专一性通常比化学催化剂的专一性差8.Griffith和Avery所做的肺炎链球菌实验是为了( C )A. 寻找治疗肺炎的途径B. 筛选抗肺炎链球菌的药物C. 证明DNA是生命的遗传物质,蛋白不是遗传物质D. 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9.1952年Hershey和Chase利用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完成的噬菌体实验中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C )A. PCR技术B. DNA重组技术C.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D. 密度梯度离心技术10.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 B )A. 细胞核B. 核糖体C. 线粒体D. 类囊体11.蛋白质的合成是直接以( C )上的密码子的信息指导氨基酸单体合成多肽的过程()A. 单链DNAB. 双链DNAC. mRNAD. tRNA12.在DNA复制时,序列5′-TAGA-3′合成下列(A)互补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导论
学习心得
学院:音乐学院
专业:2010级音乐学
姓名:范丹婷
学号:1014114002
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是以生命现象-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和人类社会为主线,概述了生命科学中重大而基本的内容,介绍了生命科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动态,阐述了生命科学与人类社会的主要关系。

内容涉及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基础、生命的结构、生命的本质、生命科学与农业、生命科学与工业、生命科学与医药、生命科学与健康、生命科学与生活、生命科学与发展等领域。

这学期通过对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的学习,大大地拓宽了我的生物视野!这门课不仅让我了解到了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让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

通过李金亭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感受到许多生活与生物的联系,更加有益于我的全面发展。

例如讲到细菌时,李金亭老师通过对细菌结构的讲解,延伸至微生物工程,让我们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用品如味精、酱油、酸奶等与生物息息相关。

这就是视野的拓宽!本质的了解!在这学期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当时高中学习生物是老师在上面拼命地描述某个生物的构成图,感觉当时的我们成了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那时老师教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掌握多少。

我们学到的知识都是死的。

现在则不同,多媒体的教学让我们在学习过程有了那么一点点兴趣。

所以我觉得生物学科既然是一门实验科学,那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
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李金亭老师,组织我们去参观生物标本馆,李金亭老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

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依据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认识规律,在各个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才能。

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进行分析,并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于生命科学大家早已不陌生,在高中生物课本上就讲过很多关于细胞、动植物、细菌病毒、遗传、生态环境、生物制药、基因工程、蛋白质、酶、抗生素、干扰素等知识。

究其本质,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而生命科学导论在延续高中知识点的前提下,着重于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与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些紧迫问题,例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与资源问题、克隆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应用前景以及安全性等问题,在介绍生命科学最新进展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使我们在对生命科学有一个基本了解得同时,加强了对生命科学基本概念和内在联系与规律的了解,大大地提高我们主动探索生命奥秘的积极性,让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应用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些紧迫问题,并能提出解决的方法。

学习生命科学导论的同时,使我了解到更多关于人体的相关知识,让我感受到人日常生活膳食的安排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人体由许多物质组成,而组成物质的最终则是元素。

人体的元素组成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有11种,分别是:O、C、H、N、Ca、P、S、K、Na、Cl、Mg。

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微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铁、锌、碘、硒、铜、铬、锰等。

微量元素含量尽管很少,但却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微量元素摄入过多对人体也不利。

我们日常食物大体分为粮食类、肉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

粮食类为主食;肉、豆、蔬菜类为副食;水果为佐食。

主食富含糖类和蛋白质,也有少量维生素,主食要注意粗粮与细粮的搭配。

副食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也有一定量的维生素,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豆类脂肪优于肉类脂肪。

副食注意荤菜与素菜相搭配,避免同一类食品的重复搭配。

营养学家推荐下列五组食品,即粮食类、肉蛋类、奶制品、豆制品、蔬菜水果类。

通过学习生命科学导论,我结合了课堂老师所讲解的知识与日常所积累的知识,总结了科学地安排膳食可获得合理的营养:
(一)人每天应该摄入300—500克谷类食物,这主要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是
人体热能最主要的来源。

在食用谷类食物时,应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些粗粮、杂粮。

(二)人每天应食鸡蛋或鸭蛋1个(40—60克),鱼肉100—200克。

蛋类可提供极为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A、D以及钙、磷、铁等。

鱼肉中含蛋白质约为15%—20%,鱼肌纤维较短,脂肪含量少,易为人体消化吸收,鱼肉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A、B2,海鱼含丰富的碘、钙等。

此外,每天还应摄入油脂25克。

(三)人应该每天食豆类及其制品100—150克。

豆类中含有的氨基酸,其组成接近人体的需要,且富含粮食中较为缺乏的赖氨酸。

此外,还含有较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B1、B2等。

(四)人每天应吃蔬菜400—500克,水果100—200克。

蔬菜和水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蔬菜种类颇多,但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和一般水果,它们是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叶酸、矿物质(钙、磷、钾、锌、铁)、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的主要来源。

虽然水果中的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含量比不上新鲜蔬菜,但水果中含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等物质都比蔬菜丰富。

红、黄色水果,如柿子、柑橘、鲜枣和杏等是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丰富来源。

在合理安排好健康饮食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癌症!癌症是目前世界上难以攻克的疾病之一。

其存在的实质是因为在细胞内有专门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遗传信息DNA片断(基因),而当这些基因受到干扰发生程序紊乱或生理功能失衡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就会失常。

正常情况下细胞分裂不会超过50~60次,如果失控就会形成肿瘤和癌。

癌细胞就是一团失去正常生理功能的恶性增殖的细胞群。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目前来讲,人类已在环境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但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随着出现在人类面前。

大气严重污染,水资源空前短缺,森林惨遭毁灭,可耕地不断减少,大批物种濒临灭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处在危机之中。

日益恶化的环境向人类提出:保护大自然,维持生态平衡是当今最紧迫的问题。

我们
再为未来的建设者,应当认识到当前环境问题的突出性、紧迫性,我们应该把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作为自己的理念,那么在未来的人类发展与环境发展中,将是一片祥和!
人类的不断发展,意味着需求的不断扩大。

那么发展新的可利用资源就成为了当代世界共同探讨的问题,生物技术的突破,让我们看到了曙光。

但是生物技术在带给人类新的社会、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由于生物技术的对象是生命,使其因在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进行人为的相互转移,目前人类对这种基因调整后的结果尚无十足的把握’,因而其负面影响可能会超越以往任何一种技术,可能危及生命或环境;另一方面则与人类自身的问题有关,社会存在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很难确保他们对生物技术成果进行正确合理的操作和运用,进而危害人类和社会安全。

就其本质而言,生物技术是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在这发展过程之中要经过很多的实验,在做这些实验的时候,难保不会出现问题,说不定会因为一时的失误,科学家自己创造出了新的物种,因为这种新物种的适应能力太强了,会取代很多旧的物种,造成生物的大灭绝。

并且现代的生物技术已经出现了这种问题,基因工程研究出的新小麦品种,如果给其它品种授粉的话,产生的种子无法发芽或无法正常发芽。

其次,如果未来的某一天,生物技术也可以用于人类的改造,必然会产生一大批新的更适应未来要
求的人,那么传统意义上没有经过改造的人类要怎么办呢?也许会因为不再有合适的工作更失业,然后找不到配偶,就这样一点点的被自然界淘汰;也许会出现另一个“希特勒”,对已经落后的传统人类进行一次种族灭绝的大屠杀。

对于这门课程我有很多感兴趣的地方,由于课程设置时间比较短,不能够面面俱到,但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广泛的阅读相关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