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军总医院新门诊医技大楼、空勤大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空军总医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周边路网发达,紧邻西钓鱼台公交车站和规划地铁十二号线二期西钓鱼台站。

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院区西北角,北临阜成路,南靠现门诊用房,西接裕龙国际酒店。

大楼将建成与日门诊量12000人次相匹配的门诊医技大楼和为航空航天提供可靠卫勤保障的空勤大楼。

30000平米地下室的建成,将解决停车场严重不足,营院安全管理压力大的问题。

二、设计依据
1、《空军总医院新门诊医技大楼、空勤大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书》
2、《空军总医院新门诊大楼建筑群设计单位入围及方案竞标通知》。

3、《关于新门诊楼设计布局的建议》
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04征求意见稿)
5、《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年修订版报批稿)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汽车库、停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0、《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装备标准》(2008年版)
11、国家及省市有关环保、卫生、消防、防疫、交通、市政、绿化等部门的法规及规范
三、规划原则:
1、规划设计体现出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人性化,特色化,现代化,开放化,生态化,景观化理念;
2、强调建筑模块式划分与功能的完善,有利于日后医院发展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3、提高规划院区的土地利用率,为以后发展预留空间;
4、明确院区的功能划分,探寻医务作业流程的最优化,以达到最佳的人性化设计;
5、合理利用建筑朝向、通风、采光、建筑材料、废物的利用及当地地理气候和基地小气候的分析,以达到最佳的生态节能设计;
6、提高院区的绿化率;
7、有效组织道路交通,按综合医院的流程要求合理划分人、车及洁、污流线;
8、坚持以人为本,本着满足当前需要,服务长远的原则,做到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卫生安全、经济高效、具有前瞻性,以及建筑设计构思新颖等,从人流、物流、空间布局、色彩分区、无障碍技术措施、信息诱导标识系统及生态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9、合理组织交通流线,科学规划建筑平面布局及出入口设置,并注意避免周边市政道路噪声、环境对院内诊疗环境的影响。

10、创造合理的分期建设规划;
四、规划目标
立足现实,尊重流程,保证营运,低碳发展。

1、协调完善城市设计
针对建设地段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周边的建筑环境和景观环境,对场地内的各种复杂因素进行分析、整合,注重城市设计。

通过仔细分析周边环境和基地内的医疗建筑的关系,在规划布局、建筑造型及景观环境设计中采取多样的手段予以呼应。

2、先进的医疗建筑设施
在特定的基础上提出最佳的现代化医院的设计标准,在保持功能分区合理的基础上,融入一些现代化的医院设计手法,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建筑系统和信息管理技术,强调医院内部的高效率运转的医疗服务模式。

3、创造简洁、清晰的交通体系
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简捷,导向性清晰。

明确区分公共空间、医务空间、病患空间。

为本次设计追求的目标,同时也为医院的高效运转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4、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块化式规划
为适应医院未来发展的灵活性、满足医院对未来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满足医院的功能分区明确、功能更加完善,本设计采用区域性的模块化式建筑布局,使未来建成的医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扩展性和导向性。

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模式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充分的余地。

5、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在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建筑细部处理上,本设计在各种空间处理上充分体现了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以病人为中心,同时也兼顾医护人员的设计原则。

在每个候诊空间均设计了采光的候诊廊,并配以一定的病人休息空间,内部空间尺度宜人,为病人带来家的温馨的感受:同时每个医疗单元也单独设计了医护人员区域,体现了建筑设计对病人、医护人员的同等关怀。

五、规划布局
空军总医院位于寸土寸金的北京城中心城区,土地资源宝贵。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们以拆除与新建结合的方式,地面地下统筹利用,在提升环境品质前提下,提高场地利用率。

目前院区人流量最大的门诊入口蜗居于一狭窄胡同中,而院区内唯一广场成为停车场,为了改善环境品质,特别是大流量门诊需要的开阔广场空间进行人员集散,设计中将临阜成路军需仓库及礼堂拆除,设计为院区主广场。

广场、地面停车及景观统筹安排,形成气势磅礴的院区主入口。

现有院区大门东移,与新广场、综合病房楼、西楼、飞行员康复训练室、新制剂楼共同形成贯穿整个院区主轴。

院区主广场同时成为住院广场及门诊广场,满足院区人员集散要求。

新门诊医技、空勤大楼建成后,拆除原门诊楼建筑群,规划成院区花园,与综合病房楼东侧花园形成院区景观轴线。

院区东南角老制剂楼、发热门诊、传染科、战备物资库、营养科均为上世纪70、80年代建设,占地面积大,楼层较矮,土地利用率偏低。

本规划拆除这群建筑,新建六层后勤大楼。

在阜城路设置院区主要车行出入口,沿西北侧胡同开设急救出入口,西南侧胡同设置住院探视入口,解决住院探视人流及物流。

用地南侧设置污物出口。

院区环路系统解决车行交通问题,并且将各种内部、外部不同性质的人车流分开,使得院内交通更加顺畅,也减轻了对城市交通的压力。

六、总体交通、环境设计
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院内复杂的流线,使其互不干扰。

本着医患分流、人车分流、洁污分流、患患分流的原则,将各种性质的人群有效分流,使病患及医护人员能够便捷快速到达各功能组团。

机动车流、步行流线两种流线分离,互不交叉。

门诊流线:由门诊大厅进入,设置一条医疗街,各个科室的候诊空间面向医疗街展开。

通过明晰的标识系统,使得就诊流线简单明了。

急诊,急救流线:急诊病人和急救车辆设独立出入口,病人通道和医护通道分离。

住院探视流线:设置探视出入口,方便人流进入住院楼,经门、急诊检查过的患者也可以医疗街方便到达住院楼。

探视流线:西南侧胡同设置探视出入口。

污物流线:洁污流线分离,互不交叉。

消防流线:环形消防流线,车道通畅高效。

消防登高面:满足国家相关的规范要求。

七、建筑设计理念
基于对本基地城市设计条件和地块周边环境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设计策略:
首层及二层建筑直接落地,四角微向外倾斜,用最为坚固的斜向支撑形体形成坚如磐石的基础,结合多个入口的进退关系,形成丰富立面效果,对城市空间表现出一种包容接纳的积极态度,延续历史又自信展示未来。

此两层立面截取北京古城墙元素,并且选用了与院区主体建筑色彩类似的石材,表达庄重、大方、开放、和谐内涵。

在坚如磐石的基础之上是与院区综合病房楼、东楼折线型形体类似的塔楼。

表达空军雄鹰展翅之意。

为使塔楼轻盈,跳出桎梏,在立面上采用了简洁语汇,富有韵律的横向遮阳体系,勾画出伸向蓝天的两双翅膀,自然光线通过漫反射,射入建筑,令建筑内洒满阳光。

因用地局限,除了南北方向稍稍开阔外,东西方向较为局促,我们摒弃了将门诊主入口设置于基地北侧的常规做法,将门诊主入口设置在用地东侧,面对未来院区主广场,解决门诊人流集散。

同时在场地北侧退让出院区急诊广场,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留足够空间。

用地南侧适度留有空勤大楼入口广场,形成丰富、宜人的步行空间。

在建筑中嵌入多层次的、尺度宜人的中庭与院区主广场连接,形成整体流动的公共空间体系,将人流自然引入大楼内部;三层平面稍稍后退,在二层裙房顶设置为半开放屋顶花园,适度向公共人群开放,为诊疗空间带来活力。

塔楼结合功能要求,划分成相应的功能模块。

各模块连接处为丰富的空中花园体系,在提升诊疗品质的同时,将绿化空间分享给院区和城市,自然塑造出独特的、有吸引力的门诊医技大楼形象。

用具有生态效应的外遮阳表皮将塔楼和裙房包裹,在大大降低运行能耗的同时,形成现代、时尚的建筑形象;裙房与塔楼、石材与铝板,两种体量、两种材料的对比、叠加,空间的穿插,产生独特的艺术张力,形成让人过目不忘的人文景观。

我们将对项目功能的图解直接反应在建筑的形态上,嵌入由多层次、尺度宜人的中庭、绿化平台、纵街组成的整体流动的公共空间体系。

并且尽量减少首层的建筑覆盖率,通过架空、绿化、悬挑等手法取得建筑面积扩容和景观环境改善之间的平衡,在顺应规划导则和经济实用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多元化、充满活力时尚又新颖的空军总医院形象。

八、单体交通设计
本项目采用人车分离的交通组织方式,合理安排车行流线、地下车库出入口和落客区。

车行交通设计
基地仅有北侧阜成路、西侧胡同两条城市道路,基地车行流线设计结合院区主入口统一考虑。

安排两进两出的地库出入口格局,大大加强了本地块的可达性;从阜城路过来车辆可沿中心道路分别进入本地块南北两侧地库入口,来自胡同的车辆从西南侧院区次入口直接进入基地南侧地库入口。

而地库出口分别安排在基地南北,车辆可以在不干扰院区交通情况下快速离开。

人行交通设计
门诊人流的设计上,重视患者动线设计,结合院区主广场,在大楼东侧布置门诊主入口及儿科、体检入口;通过合理高效的门诊动线设计,将人流导向门诊中庭空间。

在场地北侧结合城市步行人流来向设置急诊入口,结合急救车行来向在大楼西北侧设计急救入口,使急诊急救人流能最迅速快捷到达功能单元。

空勤大楼人流从南侧专用大厅进入,抵达空勤各个楼层。

各个塔楼均设置了医护专用电梯,与患者电梯分组分厅。

空勤大楼及门诊楼各设污物电梯,地下室设置垃圾收集站,通过分时管理,避免对院区和城市的干扰。

九、无障碍设计
本方案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进行无障碍设计,在入口、通道、电梯、卫生间等公共部分严格按规范设计,满足使用要求。

十、消防设计
1、总图
沿建筑物周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门诊楼及空勤楼作为消防登高面,满足规范大于1/4周长的消防要求。

消防控制中心设在高层建筑的一层,设有直通室外的出入口。

地下车库有四个7米的双车道,满足地下车库的疏散要求。

2、裙房区
裙房区建筑为三层,根据消防规范规定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和组织安全疏散系统,并通过防火卷帘解决门诊大厅与使用房间的分隔问题。

3、主楼区
主楼标准层划分成一个防火分区。

4、地下室
地下室按功能分区和规范规定合理布置,其设备用房、人防等用房按1000平方米一个防火分区设计;汽车库按4000平方米一个防火分区设计,其人员疏散组织和车辆进出等均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十一、生态节能
在本方案的设计中,我们从建筑布局、建筑空间、遮阳立面表皮的处理、屋顶绿化的处理、中水系统的收集和再利用,冰蓄冷空调系统等方面来综合考虑节能设计,用务实的态度,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来降低运营能耗,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部分结构专业设计说明
一、项目简介
该项目地处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0号(钓鱼台)。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95800㎡,楼高80m。

新增建筑功能如下:空军总医院新门诊楼、医技楼、空勤大楼及地下车库工程。

二、设计依据
1、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现行的规范和规程,主要有:
2、风荷载:
基本风压值 0.50 kN/m2<n=100>
0.45 kN/m2 <n=50>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

建筑按基本风压WO=0.50kN/m2计算结构水平位移、周期、内力及配筋;
3、地震作用:本工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三、结构设计
1.主要设计参数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类别:甲类;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
基础设计等级:甲级;
2.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初步确定荷载见下表。

首层考虑施工荷载10 kN/m2(荷载分项系数取1.0)。

发电机房、配电房、水泵房、冷却塔及其它设备用房和特殊用途的部位按实际采用,其余有关使用荷载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及建设方提供的荷载资料取用。

四、结构抗震设防
本工程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类别:甲类,抗震措施提高一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地震作用按8度考虑,抗震措施按9度考虑。

五、结构概述及结构体系选型
建筑平面尺寸大致约为90x124m,由三幢建筑物及4层地下室组成,分别为12层门诊楼、9层医技楼、12层空勤大楼,主要柱网为8.0*8.0m,层高 3.8~4.5m。

本项目属高层建筑,门诊楼和空勤大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与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

地下室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体系,每隔30~40m设置后浇带。

结构分缝:地下室考虑建筑防水、结构埋深等问题,±0.00以下不设伸缩缝,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及温度应力通过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设置后浇带和加强构造配筋的方法解决。

地上建筑物之间于连廊及坡道处设置伸缩缝,使结构尽量规则,满足规范要求。

六、基础选型和基坑支护
建设场地尚未进行岩土工程勘查,根据上部结构状况及相邻建筑的地基情况初拟采用桩基础。

本工程有一层地下室,根据工程特点和场地现场环境条件,场地四周为建筑物和马路,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定为一级,建议采用桩锚支护,且应在地下室施工前考虑四周已有建筑物和道路的安全,需专门进行地下室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

七、主要结构材料
1)混凝土
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60。

2)钢筋
柱钢筋采用 HRB 400,箍筋采用 HRB 400;
梁钢筋采用 HRB 400,箍筋采用 HRB 400;
板钢筋采用采用 HRB 400;
钢材采用Q235B,焊条采用E43型。

八、计算软件
本工程拟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系列软件进行结构主体及基础计算。

九、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本工程基坑开挖前,需作基坑支护及基坑降水专业设计,并送交有关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施工。

2、基础施工前应探明地质情况,并做好相应处理方案及措施,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及有关规范,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地下水影响基坑和基础的施工。

场地平整时应采取
措施保证土体的完整性,避免削弱开挖后形成的边坡或基坑的安全度。

第三部分空调通风专业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6;
3、参照《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10年报批稿);
4、《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设计规范》(GB50333-2002);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
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
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
13、设计招标文件;
14、建筑及其他专业条件。

二、设计范围
1.全院全年舒适性中央空调设计;
2.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三、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空军总医院新门诊楼、空勤楼、地下车库项目,建筑总面积9541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6467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30744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门、急诊医技楼、空勤大楼和地下影像中心、设备用房及停车场。

本项目为一类高层建筑,建筑防火等级分类为一类。

四、室内、外主要设计参数
1、室外设计参数(北京市)
2、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45~65
3、人员计算密度
4、通风要求
五、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方简述
1.空调冷、热源及水系统设计
本次设计仅考虑本期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

空调总面积约为69885 m2,夏季总冷负荷约为11182kW,冬季总热负荷约为12300kW。

采用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

1.1、大楼冷、热源设置:
全大楼采用3台制冷量为2815KW(约800冷吨)的带热回收的螺杆式冷水机组,每台热回收量234KW。

螺杆式机组夏季进/出水温度为19/14℃。

相应配备4台冷冻水泵(三用一备)、4台冷却水泵(三用一备)、三台冷却塔等设备。

制冷机房设在地下一层,冷却塔设在门诊办公楼12层屋顶上。

系统在夏季制冷的同时,可回收702KW的热量,可用于医院的卫生热水,达到节能的目的。

冬季采用市政热水管网提供的热水作为大楼空调系统的热源,采用板式换热器将其转换成60度的热水供冬季空调使用。

空调系统采用高温热回收主机+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风热回收系统+室内干盘管的系统,其系统整体COP值较常规的系统高50%以上,亦即可节能50%以上。

同时干盘管也可避免因潮湿的表冷气表面凝水造成的通过空调途径导致的二次感染。

1.2、水系统设计:
一般的诊室、检查室、办公等区域的空调冷水系统采用两管制,立管设在管道井里。

在末端设备采用先进的动态平衡技术(即:在风
机盘管的回水管采用定流量阀、在风柜的回水管设动态平衡式比例积分调节阀),故各系统管道均按异程式设计,从而节约大量的管道。

冷/热水系统采用开式膨胀水箱定压方式,水箱设在住院楼屋顶。

冷/热水系统、冷却水系统拟采用旁流水处理系统和臭氧添加系统相串联以杀菌灭藻、排出悬浮物。

2.空气处理系统
2.1、小型诊室、办公、门厅、候诊、药房等采用干式风机盘管加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热回收系统,内区房间增设排风系统。

采用集中的新风系统,新风机组置于各层新风机房内,新风经机组集中处理后经新风管道送至各空调区域。

新风机和排风机均采用双温新风热回收系统。

每个房间可独立调节温度与风量。

新风机自带冷、热源,不需要制冷机提供。

2.2、大空间区域采用低速单风道全空气系统,采取上送上回(或下回)风方式。

2.3、为防止交叉感染,在普通场所的风柜系统的每个空调回风口设置纳米触媒净化杀菌装置,可吸附98%以上的室内空气悬浮物,从而消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切断其传播途径。

房间风机盘管回风口上设置光触媒滤尘杀菌过滤网。

2.4影像中心、计算中心等场所根据布局情况,在每个大型医疗设备的区域设置独立的恒温恒湿机房专用空调系统。

六、通风系统设计
1、地下车库设机械通风系统兼排烟系统,排烟(排风)量按6次/h的换气次数计算。

补风量按排风量的85%计算。

每个防火分区按防烟分区设机械排风、送风系统/机械排烟、补风系统。

2、电梯机房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和分体式空调机,当室外温度较高排风系统不能满足要求时,开启空调器降温。

排风机选用轴流风
机吊装。

3、柴油发电机房、高低压配电室采用气体灭火,因此在该区域不设排烟系统,只设平时通风系统。

4、其它各设备用房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5、卫生间、治疗室,处置室,污洗间等散发臭味的房间以及药房等味道较浓的场所均设置单独机械排风系统排至室外。

6、各实验室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

7、通风、排烟、空调系统的管道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均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七、管材、阀门与保温
1、空调风管、通风、防排烟风管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不同类型的风管厚度应满足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的要求。

2、冷凝水管采用镀锌钢管,水平管应有不小于0.008的坡度。

3、空调风管保温材料采用橡塑发泡隔热材料,耐火级限达到GB8624-2006新标准规定的B级,导热系数为0.038W/(m·℃)(在0℃
工况)。

4、冷冻水管、冷凝水管保温材料采用橡塑发泡隔热材料,耐火级限达到GB8624-2006新标准规定的B级,导热系数为0.038 W/(m·℃)
(在0℃工况)。

八、空调通风专业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
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TB50045-95)(2005版)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版)
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
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998版)
2.消防设计
2.1、没有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设置正压送风系统。

当大楼某处发生火灾时,该处烟感器向消防控制
室报警并立即自动(亦可手动)打开着火层前室及其上下邻层前室共三层的常闭多叶送口,同时连锁启动前室及消防楼梯间加压送风机,向楼梯间和前室送风。

2.2、地上超过100m²不具备自然排烟的房间及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设置排烟系统。

其排烟量将按所负担最大防烟分区面积
120m³/h.m²计算。

地下车库设有机械排烟的区域相应设置补风系统,补风量按排烟量按不小于50%考虑。

2.3、净高超过12米的中庭,体积小于17000 m³按体积的6次/h计算排烟量。

2.4、空调风管穿过空调机房和防火墙处均设70℃防火阀。

所有排风系统支管接入竖井前均安装70℃防火阀。

排烟系统排烟风机
前均安装280℃防火阀。

2.5、火灾时所有与消防无关的通风、空调机全部停机,所有防排烟风机的运行状态应在消防控制室集中控制并有灯光显示;
2.6、其他:
所有排烟机、排烟口(阀)均能遥控开启,也能就地手动开启,并在消防控制中心显示启闭信号。

所有通风机房进出风管上设有70 O C的防烟防火阀。

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风管用不燃超细玻璃棉进行隔热。

九、空调通风专业环保设计:
1、厨房预留油烟处理间,其油烟经处理后排至大气,以避免污染环境;
2、太平间、药房等有异味产生的房间设有机械排风系统,该部分排风机吸入端均设电子消毒净化器,过滤后经竖向排风井道排至裙楼屋面、高空排放;
3、所有吊装在设备均设减振吊架;座地式空调机组下均垫200x200的防腐垫木和SD橡胶减振垫,冷(热)水机组、空调水泵及柜式空调机组的进出水管处均安装不锈钢波纹减震器;
4、所有空调机房内壁均贴吸音材料,其隔墙采用密度较高的隔音材料砌筑、隔音门;空调送回风管进出机房均设消声器,消声器构造及形式、风速、长度等根据空调机组噪声频段分布及其声功级经详细计算确定;
5、医院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避免患—医、患-患交叉感染和如何避免空调系统成为滋生细菌温床和传播病毒的通路。

保证室内压力梯度与医—患流向方向相协调,医生经常活动和停留的地方,如医生通道、诊室等,始终处于正压,而患者经常活动和停留的地方始终处于负压;
6、一般传染病区和诊室,将空调新风通过机械式定风量阀“定量的”送到需要处于正压的地方,如医生通道、诊室等、将排风设于需要处于负压的地方,如病患通道等、让空调新风—排风的流向与医生的流向相同而与患者的活动方向相反,是避免患—医的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

这些场所的排风需要通过管井升至屋顶高空排放,或者经过特别过滤消毒处理后再排至室外。

选用无风扇冷却塔,极大地减少了冷却塔的噪声。

第四部分电气专业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规范标准
1)方案设计说明书的相关要求;
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8)《高层民用建筑物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2)其它相关国家及地方现行规程、规范。

二.供配电方案
1、工程概况及负荷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