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旗 高清大图 正反面
中国历代国旗国歌及国徽-PPT文档
民国北洋政府
辛亥革命成功后,十七省代表在南京开会,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代表们拟定为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象征汉、蒙、满、回、藏 五个民族共和。1912年1月11日,由孙中山临时大总统颁布各省通用。
中华帝国
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也定制了中华帝国国旗,成为一场闹剧
民国南京政府
由国父孙中山先生以革命先烈陆皓东先生所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为蓝本, 加上红色为底色,而形成「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民国十七 年,北伐成功,全国统一,十二月十七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正式经 由国民政府立法通过,颁行全国使用。青色代表光明纯洁、民族和自 由;白色代表坦白无私、民权和平等;红色代表不畏牺牲、民生和博 爱。白日的十二道光芒,代表着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也 象征着国家的命脉,随着时间的前进永存于世界;更鼓舞国人与时俱 进,自强不息。
国歌
清末
《巩金瓯》 1911年10月4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三日)清政府“谕旨颁行”了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巩金瓯》,严复作词,名义上爱新觉罗溥 侗谱曲,曲谱实际来自康熙时期的皇室音乐,依照康熙及乾隆时代登 基的礼乐编曲,郭曾炘修订。歌词是文言文。大意是:承蒙上天保佑, 永远保佑我们固守疆土。老百姓都欢欣鼓舞,庆幸自己生逢盛世,生 活幸福、吉祥,心情舒畅。大清帝国有上天保佑,会像苍天一样永远 不会塌下来,像大海一样永不枯干。巩,即巩固的意思。金瓯在中国 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但这首国歌诞生6天后,辛亥 革命爆发,大清帝国很快就灭亡了。中华民国否认《巩金瓯》曾经是 国歌。
民国北洋政府
国歌: 《五旗共和歌》1912年1月3日,孙中山在南京组成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对公众征求国歌,后来颁布了中华民 国临时国歌,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国歌拟稿,歌 名《五旗共和歌》 《卿云歌》第一次卿云歌为1913年4月8日第一届正式国 会开会典礼时暂用临时国歌,后两句为汪荣宝所添加。 《中华雄立宇宙间》 袁世凯于1915年5月23日令颁采用,王露作曲,荫昌 作词。1916年,袁世凯垮台后,北洋政府总统如走马灯般 更替,张作霖执政时,又将国歌改为《中国雄立宇宙间》 《卿云歌》(第二次)1920年,段祺瑞政府教育部征集国 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作曲家萧友梅作曲,词取自 《尚书大传·虞夏传》,由汪荣宝改写,是为第二次卿云 歌。卿云歌全歌仅四句16字,并由教育部下令于1921年3
中国近现代国旗(精)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取消三色旗。1920年 苏维埃政府采用新国旗,由红、蓝两色构成, 左边为垂直的蓝条,右边的红色旗面上有一颗 五角星和交叉着的铁锤和镰刀。此旗后为俄罗 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
神圣罗马帝国国旗
• 拿破仑战争和德国解放战争时 期
莱因同盟
•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倒塌,很多前 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加入了由拿破 仑支配的莱茵同盟。当时使用绿- 白-蓝三色旗,表示它效忠于其" 保护者"拿破仑一世. • 1813年由吕佐夫志愿军为主力的德 国反对拿破仑的解放战争暴发。这 只军队主要由反对法统德国的学生 组成。 他们是从德国各地自愿集 中于普鲁士少将阿道夫· 冯· 吕佐夫 的徽下,因此他们的军装是各式各 样,为了统一,军服最终全部使用 黑色。在加上金色(黄铜色)钮扣 和红色的翻领和滚边后,正好和前 神圣罗马帝国旗基色相同(金盾金 色、鹰身黑色、喙和爪为红色)。 • 这三种颜色的组合同时也成为 了解放战争的格言:“通过流血 (红色)的抗争从被奴役的黑暗 (黑色)中得到自由的金色光 芒原英格兰的白底红色正十 旗、苏格兰的蓝底白色交 叉十字旗和北爱尔兰的白 底红色交叉十字旗重叠而 成。
.中世纪时期
• 1804年拿破仑一世成立法兰西 第一帝国。为了和其抗衡,哈 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皇帝弗 朗茨二世宣布他的个人领地为 奥地利帝国并自称为奥地利的 弗朗茨一世。而奥地利帝国的 国旗也就使用和神圣罗马帝国 的标志一样的黑色和金色。由 于拿破仑于1806年强迫帝国解 散,弗朗茨二世是神圣罗马帝 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之后奥地 利国旗到1918年为止一直是黑 色和金色的。
→
德意志帝国国旗
二战后的东德国旗
沙俄时期 俄罗斯帝国国旗(1914—1917)白、蓝、红三色旗来自1697年彼得大帝 在位期间采用的红、白、蓝三色旗,红、白、蓝被称为泛斯拉夫颜色。 1699年彼得大帝到荷兰学习造船术时,他意识到需要为俄国的海军设 计一面军旗。他因此效仿荷兰国旗设计,但颜色是另选的(当时的荷 兰国旗是橙-白-蓝三色)。彼得大帝当时选择的颜色是红、白、蓝三 色,也就是后来的泛斯拉夫颜色。
中国国旗
关于中国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国旗设计的时间和设计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于1949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开始征求国旗图案。
1949年8月20日,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共收到了2992幅国旗图案。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通过了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议案,设计者——曾联松。
国旗颜色和五角星的含义:红色象征革命。
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国旗尺寸规格:长方形,其长与高比为3:2,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
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
关于五星红旗与民族自豪的故事:1、利比亚撤侨事件2、故事背景:非洲的马里,一个战乱不断的国家。
随着2018年8月份马里总统大选的临近,那里的安全形势顿时紧张起来。
各派系之间的武装冲突再起,就连马里境内的联合国人员也未能幸免,多次遭袭。
6月8日,三名联合国雇员被恐怖分子开枪击伤,被送到中国维和部队的二级医院救治。
维和二级医院的血源不够,需从大城市空运过来,但血源抵达机场后,需要维和医院自行去取。
而此时,医院至机场的这段路程,已经不再安全!李庆昆和战友接到命令后立即出发,赶赴机场取回血源。
出发不久,两辆没有派别标志的武装皮卡车就拦住了去路。
李庆昆下车准备进行交涉,只是刚下车,几支黑洞洞的枪口直接对准了他的脑袋和胸口。
李庆昆心头咯噔一下。
肤色不同,语言不通,翻译在后一辆车上还未过来。
作为曾夺得过全军特种部队比武个人综合第一的“兵王”,瞬间变镇定下来,“我们是中国军人!”李庆昆表明着自己的身份,同时对司机使了个眼色。
司机当即领会。
电光石火间,李庆昆已经有了应对之策:一旦情况有变,司机就将车子往前开,自己找机会翻滚到车子的另一边,避开武装分子的枪口。
中国历代国旗国歌及国徽
民国北洋政府
国歌: 《五旗共和歌》1912年1月3日,孙中山在南京组成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对公众征求国歌,后来颁布了中华民 国临时国歌,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国歌拟稿,歌 名《五旗共和歌》 《卿云歌》第一次卿云歌为1913年4月8日第一届正式国 会开会典礼时暂用临时国歌,后两句为汪荣宝所添加。 《中华雄立宇宙间》 袁世凯于1915年5月23日令颁采用,王露作曲,荫昌 作词。1916年,袁世凯垮台后,北洋政府总统如走马灯般 更替,张作霖执政时,又将国歌改为《中国雄立宇宙间》 《卿云歌》(第二次)1920年,段祺瑞政府教育部征集国 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作曲家萧友梅作曲,词取自 《尚书大传· 虞夏传》,由汪荣宝改写,是为第二次卿云 歌。卿云歌全歌仅四句16字,并由教育部下令于1921年3
国歌
清末
《巩金瓯》 1911年10月4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三日)清政府“谕旨颁行”了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巩金瓯》,严复作词,名义上爱新觉罗溥 侗谱曲,曲谱实际来自康熙时期的皇室音乐,依照康熙及乾隆时代登 基的礼乐编曲,郭曾炘修订。歌词是文言文。大意是:承蒙上天保佑, 永远保佑我们固守疆土。老百姓都欢欣鼓舞,庆幸自己生逢盛世,生 活幸福、吉祥,心情舒畅。大清帝国有上天保佑,会像苍天一样永远 不会塌下来,像大海一样永不枯干。巩,即巩固的意思。金瓯在中国 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但这首国歌诞生6天后,辛亥 革命爆发,大清帝国很快就灭亡了。中华民国否认《巩金瓯》曾经是 国歌。
民国南京政府
歌词为国父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时,对全校五百名师生颁布的训 词。 民国十三年(1924年)六月十六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国父特亲 临致词并主持开训。在开学典礼前,党国元老胡汉民、戴季陶、廖仲恺及邵 元冲等先生一致认为应该为中山先生准备一份文告,做为训词之用。当时胡 汉民先生首先提笔说:「第一句话,应该是『三民主义,吾党所宗』」,然 后戴、廖、邵诸人,纷纷表示意见,继而串连起来,成为一篇训词,训词的 全文,成为后来的国歌歌词。北伐成功之后,民国十七年,中国国民党选择 三民主义歌歌词为党歌并公开征求伴随音乐。程懋筠先生的作品,获评审委 员一致认同,在139名参赛者中选为第一名,得到500银圆奖金。该曲自民国 十八年(1929年)二月一日起,成为中国国民党党歌。民国十九年(1930年) 三月二十四日,暂代国歌,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六月三日,中央常务委 员会批准了提案。民国三十二(1943年),《三民主义歌》正式成为中华民 国国歌。 《三民主义歌》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被选择为世界最佳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广网04年09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
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该法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旗的诞生1949年6月16日新政协筹备会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并于当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纸发表征稿启事。
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初选委员会将收到的3012幅图案选了38幅印发全体代表讨论。
经全体代表分组讨论后,9月25日晚毛泽东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
关于国旗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
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全体代表通过决议,选定了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决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更换国旗旗杆竖立在天安门广场的旗杆曾更换过一次。
第一根国旗旗杆是1949年开国大典毛主席升旗时用的那根旗杆,高22米。
1991年5月1日重新修建了国旗旗杆,高度达32.6米。
更换旗杆基于两种考虑,一是已站立了42年的国旗旗杆确实有些老化;二是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大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堂修建起来了,旗杆的高度已明显显低,与之不相衬。
改建后的国旗杆基座颇有讲究,共分为三层:内层四周是高80厘米的汉白玉栏杆,东西两边各有2米宽的出入通道;第二层是环绕基座的2米多宽的赭色花岗岩带,象征“人民江山万代红”;第三层是5米宽的绿化带,四季常青,象征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国旗基座四周是用56个黄色铜墩连成的护栏,象征56个民族手拉手心连心,团结在国旗下。
中国的国旗
中国的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
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于1949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开始征求国旗图案。
1949年8月20日,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共收到了2992幅(一说为3012幅)国旗图案。
1949 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通过了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议案。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由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首次升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红色象征革命。
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991年3月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并于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徽的诞生1949年6月16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了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常委会领导下设立6个工作小组。
第6小组的任务是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等方案,马叙伦,副组长叶剑英、沈雁冰任组长。
1949年7月10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拟就《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对国徽设计提出要求:“(甲)中国特征;(乙)政权特征;(丙)形式须庄严富丽。
”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会议,协商国旗、国徽、国歌等问题。
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国徽应征图稿都不满意。
毛泽东最后说:国旗决定了,国徽是否可慢一点决定,原小组还继续设计,等将来交给政府去决定。
9月27日召开的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旗、国都、纪年、国歌4个决议案。
大会主席团决定,邀请专家另行设计国徽图案。
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收到了政协的邀请,分别组成了由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领导的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组和以美术家张仃为首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展开设计竞赛。
1950年6月20日,国徽审查小组召开会议,最后一次评审清华大学营建系与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提出的方案,最终确定清华大学营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师设计的国徽方案中选,并送政协大会表决。
此后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意见,改进了国徽的稻穗细部形象。
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主持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的报告和所拟定的国徽图案。
9月2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