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与探索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d3a03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8.png)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1. 引言1.1 初中历史课堂现状分析初中历史课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参与性;学生passivity,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教学方法传统,重视文本传授,忽视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师生互动不足,学生缺乏参与感和责任感;评价方式单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缺乏兴趣和激情,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历史,缺乏对历史知识认识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不能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因此,有必要对初中历史课堂进行改革和创新,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价值,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
1.2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人物心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他们在参与历史情境模拟中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情境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历史教学中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探究和思考。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和收获,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刻的体验。
2. 正文2.1 情境教学的概念及特点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创设真实生活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学生置于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并解决问题。
情境教学的特点包括情感体验、情境交互、情感参与和情感回顾等。
情境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2ed57c1050876323112126c.png)
初中历史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之我见黄兰秋【内容摘要】:故事教学情境、视频教学情境、表演教学情境、音乐教学情境、问题教学情境等众多的情境教学方法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对实践新课程理念,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面对存在的问题,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实效,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历史教学情境有效创设【正文】:教学情境,就是能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和情感的氛围与环境。
采用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优化认知过程,构建历史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具体、形象、生动是教学情境的显着特征。
初中学生正是形象思维成熟、抽象思维发展的时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思想活跃,接受和模仿能力很强,而且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烈,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同时由于历史史实具有很强的过去性,学生不可能亲身经历和感受,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再现历史,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历史的亲近感、真实感,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义务教育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新课程理念实施的重要方法。
以下是我在创设教学情境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创设故事教学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穿插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故事,是一条非常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途径。
在导入新课时,说一段神话故事或成语典故,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7a61d0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e.png)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近年来,历史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通过情境化教学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
情境化教学是以生活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为素材,通过情境创设和情境引导,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探索、实践和体验,达到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的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化教学方式呢?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助力情境创设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影像、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有效创设情境,加强学习效果。
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于展示历史事件、人物、文物等,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进入历史环境中,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知。
二、利用文化活动创设情境文化活动是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安排文化活动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走访周边的历史文化景点,既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能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生活环境和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
三、借助游戏化教学促进情境式学习游戏化教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来设计课堂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并且在游戏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情景模拟能力。
例如,设计一款探险类游戏,让学生模拟历史人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搜集和分析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信息,向真实历史脉络进发,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知。
四、利用角色扮演深入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是指让学生扮演某个角色,体验不同人物的生活、思维与文化,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模拟历史人物,解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与结果。
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践
![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82996d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3.png)
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践一、引言历史是初中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让学生了解过去,还帮助他们理解现在,预测未来。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记忆和背诵,忽视了历史事件的背景和人物的情感,导致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情景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深入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
本文旨在探讨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以期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二、情景教学的应用1.创设历史情境创设历史情境是情景教学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将学生带入到历史场景中。
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时,教师可以播放纪录片片段,展示日军暴行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历史。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情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要历史人物或事件,让学生扮演并模拟当时的情况,让他们亲身体验历史人物的想法和行为。
例如,在讲述唐朝文化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唐朝的宴会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文化氛围。
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情景教学中常用的互动方式。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三、实践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其次,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
情景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还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学生的历史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通过亲身感受历史情境和角色扮演,学生更加珍视和平,对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反思与改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情景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素材和组织活动。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89dfc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d.png)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理解的重要环节。
如何在教学中创设生动、丰富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在能动性,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情境创设的定义、意义和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情境创设策略进行深入探索。
一、情境创设的定义和意义情境创设是指教师通过创造一种具有真实性和意义的环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
情境创设是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和组织,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情感和认知等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更容易对所学内容进行接纳和理解。
情境创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创设真实的历史环境和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情境创设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当中。
情境创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历史学习中更具深度和广度。
通过情境创设,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1. 利用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工具来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教师可以准备历史文物、图片、影视资料等来展示历史的真实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历史情境,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
2. 探究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历史事件或问题,并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调研来进行解决。
通过这种情境创设的方法,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创设历史情境。
教师可以扮演历史人物,或者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来重新演绎历史事件。
通过这种情境创设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历史,增强他们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624d1a0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b.png)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历史文化意识的重要环节。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历史教学需要创设具有情境感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探索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包括创设情境、引入问题、解决问题、角色扮演和评价反思等方面。
创设情境是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结合相关的文物和图片等教具,营造出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情境。
在讲授二战时,可以利用图片和视频来再现二战爆发时的壮观场面,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严重性。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引入问题是教学情境创设的另一个重要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或一系列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在讲授中国古代农业时,可以提问:“古代中国农民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古代的农田水利工程有哪些特点?”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考深度。
解决问题是情境创设的核心环节。
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分析和归纳数据和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图表、档案、文献等多种资源,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在讲授中国历史文化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筛选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历史文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解决问题。
“角色扮演”是情境创设中的一种重要策略。
学生可以通过扮演历史人物的角色,体验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增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可以扮演古代皇帝、将军、文士等角色,在课堂上模拟历史事件的重要场景,解决问题和决策,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历史情境,增强历史学习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评价反思是情境创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回答问题的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情境创设(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情境创设(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5f91a7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17.png)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情境创设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情境创设在当今社会,历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初中历史教学更是培养学生们人文素养、国家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的关键阶段。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本文将详细阐述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课程情境的创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和理解力。
一、情境创设的意义1.激发学生兴趣: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生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起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和关注。
2.增强学习动机:情境教学使学生在情感上与学习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学习动力和自我驱动力。
3.深化历史理解:通过情境模拟,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4.培养人文素养: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感受历史的生动性,增强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共情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二、情境创设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情境创设应尽可能贴近历史真实,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受历史的真实存在。
2.互动性原则:情境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互动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创新性原则:情境创设应注重创新,避免单一枯燥的模式,采用多种形式丰富教学手段。
4.情感性原则:情境教学应注重情感的融入,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历史的深刻内涵。
三、情境创设的方法1.历史故事讲述:通过讲述历史故事,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感受历史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历史人物,通过第一人称的体验,深入理解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思想。
3.实物展示:利用历史文物、图片等实物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情境。
4.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动画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学习情境。
5.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感受历史。
四、情境创设的实践案例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为例,可以采取以下情境创设方法:1.故事导入:教师讲述一个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故事,如“八百壮士守四行仓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https://img.taocdn.com/s3/m/29c0389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1.png)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场景中进行学习和思考,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综合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1. 以历史事件为情境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来创设教学情境,比如中国古代的战争、政治变革、文化传播等。
通过模拟当时的情景和角色,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影响,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
在教学明清时期的历史时,可以通过创设一场皇帝和官员的对话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了解当时的政治体系、社会秩序和人文风貌。
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创设历史人物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思想和影响。
在教学纪念天翼的历史时,可以通过创设一个天翼和他的学生的对话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天翼的学术思想和对社会的关怀,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他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
在教学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可以通过创设一个商人和客户的交易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丝绸之路的贸易、文化传播和人文交流,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二、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1. 角色扮演2. 情境模拟可以通过模拟当时的政治会议、商贸交易和文化传播等情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三、情境教学的意义和效果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历史教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2.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场景中进行学习和思考,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 确定教学内容在使用情境教学时,需要事先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作为情境教学的对象,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营造(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营造(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886b8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3.png)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营造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情境营造历史教学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塑造未来。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历史课程变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
教学情境营造的理论基础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活动。
情境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
1. 引入真实历史事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历史纪录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历史事件。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生动性。
2. 角色扮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思想,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3.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利用历史遗址和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和博物馆,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真实存在。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5. 开展历史主题班会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历史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6. 创设互动式教学氛围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尊重学生的观点。
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实践案例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为例,本册主要讲述了夏商西周的更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境:1. 引入真实历史事件教师可以播放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
在观看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思想。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7154d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4.png)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一、引言历史教学是学生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而情境创设是帮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进行认知探索的有效手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情境创设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是当前需要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展开探讨,探索如何有效地利用情境创设策略,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二、情境创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广泛,包括古代史、近现代史等内容,而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对学生来说可能显得陌生而抽象。
通过情境创设,可以将抽象的历史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
2. 提高学习效果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历史事件,使其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可以展开自己的认知探索,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在历史事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思考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1. 利用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情境创设中常用的策略之一。
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历史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或普通民众,亲身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和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事件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当时的各国国君,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六国争霸的历史场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利用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一种很好的情境创设策略。
通过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遗迹和文物,使抽象的历史事件具体化,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和认知深度。
在讲授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农村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古代农业生产的工具、方法和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情境创设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情境创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2b828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3.png)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情境创设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而历史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情境创设方法,旨在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引言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本文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情境创设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二、历史情境创设方法1.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多媒体技术是创设历史情境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图片、音乐等多媒体素材,将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抗日战争时期的纪录片、图片和音乐等,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角色扮演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模拟历史人物的行为和语言,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历史情境中,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唐玄宗时期的历史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唐玄宗时期的一些宫廷生活场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那个时期的社会风俗和文化。
3.利用故事和语言创设情境故事和语言是创设历史情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和语言,将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中,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三国时期的历史时,教师可以讲述一些三国时期的故事和语言,如“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
4.利用问题创设情境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创设历史情境的手段之一。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https://img.taocdn.com/s3/m/de5408a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5.png)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情境教学是一种基于实际情境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场景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方式及其作用。
一、情境教学的创设方式1. 制定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在讲解关于古代战争的内容时,可以创设一个模拟战场的情境,让学生们体验战争的紧张和残酷,从而更好地理解战争对历史的影响。
2. 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扮演历史事件中的各种角色,让他们亲身经历历史事件的情感和思维。
学习关于古代政治斗争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当时的政治人物,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讨论问题,增强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
3. 模拟考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模拟考察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历史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古代社会生活的内容时,可以安排学生们到博物馆或古迹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古代社会的风貌,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
4. 制作教学素材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教学的素材,比如图片、视频、实物等,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学习历史知识。
通过图片展示古代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和讨论中了解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和技术。
二、情境教学的作用1. 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历史事件的紧张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历史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事件的真实场景,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和技能。
三、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1. 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情境教学时,需要首先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情境教学方法和手段。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情境创设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情境创设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86c568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2.png)
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情境创设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情境创设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历史教学课程情境创设成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情境创设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初中历史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情境创设的内涵及意义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
2.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促进认知发展。
3.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境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情境创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情境创设的方法与策略1.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短视频、音频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刺激,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体验历史事件。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性格、动机和行为,从而提高历史素养。
3.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让学生走进历史现场,亲身感受历史氛围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古迹、纪念地等,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感受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4.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教师可以针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5.故事讲述:故事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历史知识融入故事中,让学生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历史魅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经验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94cd264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b.png)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经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技巧就像一位巧妙的导演,引导学生们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让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出自己的角色。
想象一下,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不再是传统的书本知识,而是一个充满故事、冲突与发现的舞台。
教师不仅仅是讲述者,更是情境的编排者,通过生动的场景设定,把学生带入到历史的实际环境中。
首先,情境创设的核心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
用历史剧本的方式展示事件,能让学生像演员一样融入其中。
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对话和互动体验历史事件。
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历史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其次,利用现代科技工具也是情境创设的重要手段。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学生带入到古代战场或历史事件的现场,使他们感受那种时代的氛围。
通过3D模拟,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的发生过程。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历史,更是经历历史。
历史课堂的情境创设还可以通过故事讲述来实现。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叙述方式,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生活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结合适当的音效、图片和短视频,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引入游戏化元素也是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法。
设计历史情境的游戏,如历史模拟比赛、知识竞赛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在游戏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解决问题,这种互动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此外,情境创设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讨论和反思,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历史,更是在理解历史背后的社会背景和人文情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历史事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帮助他们从历史中获得更深刻的见解和启发。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创设不仅仅是为了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是为了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通过角色扮演、科技工具、故事讲述、游戏化元素和情感体验等多种方式,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历史学习环境。
初一年级历史课程中的情境教学实践
![初一年级历史课程中的情境教学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4ba5f4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f.png)
初一年级历史课程中的情境教学实践在初一年级的历史课堂上,情境教学如同一位智慧的引导者,它轻柔地将学生带入历史的长河,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知识的脉动。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传授信息,而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能够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
历史课程的情境教学,首先需要营造一个生动的学习环境。
教室里,教师如同导演,将各种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呈现在学生面前。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历史剧等多种形式,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想象一下,学生们化身为古代的帝王将相,或是普通百姓,在一个个虚拟的场景中,体验着不同阶层的生活与挑战。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不仅增强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同理心和批判性思维。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探险家,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未知的历史领域。
教师设计的情境任务,如调查历史事件的真相或辩论某一历史人物的功过,是对学生思维的挑战。
他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寻找证据,形成自己的观点。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也锻炼了他们的信息整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将情境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忆,它与当下的社会息息相关。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当代社会中的历史遗址、文化传统等元素,让学生意识到历史的延续性。
例如,通过参观博物馆或者历史遗址,学生不仅能看到实物,更能通过解说、讨论,理解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意义。
这种实践活动,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加深对历史的认知。
情境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思维的框架。
在初一年级的历史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历史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影响及其对今天的启示。
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不仅学会如何分析历史事件,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批判性思维。
这种能力的培养,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情境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1c714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5.png)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情境教学是一种以情境为背景,通过创设场景和情境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创设情境时,可以选择一些跟历史相关的故事或事件,以及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
通过创造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可以通过制作历史角色扮演的小剧场,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增强他们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情境教学中,还可以运用一些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来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历史事件和人物。
在学习《世界两大文明古国》这个历史主题时,可以通过播放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建筑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和辉煌。
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在学习《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强》这个历史主题时,可以设计一个情境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竞赛,通过调查研究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强中的具体事件,分析其原因、影响和启示,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合作中学习,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应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实地考察、博物馆参观等,让学生与实际的历史环境接触,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体验。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bf5552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e.png)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
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他们的历史知识水平,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历史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
通过观察历史图片、实地考察历史遗址或模拟历史场景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历史人物的生活。
教学晋国和齐国的历史,可以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扮演晋文公和齐桓公进行争霸,从而让学生深入体验晋齐两国君主之间的斗争与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历史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扮演具体的历史角色,如考生、考官、监考官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科举考试的严峻与压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历史情节演绎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教学明清两代的历史时期,教师可以设计一段历史情节,让学生按照角色扮演的方式,通过对话或辩论等形式,思考明清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原因和影响。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历史文化体验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古迹,参加传统工艺制作,穿戴传统服饰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师在情境创设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与合作,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历史问题探究。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从不同角度给出答案。
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彼此的观点中获取新的历史知识和思维方式。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6c2547b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c.png)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历史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历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预测未来。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往往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情境创设策略,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历史场景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策略进行探索和分析。
一、情境创设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和构建一个具体的情境,以使学生在其中体验和感受历史事件或人物,以达到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在情境创设中,关键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知识更容易被接受和掌握。
情境创设的基本理念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教学都应当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历史知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创设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能够主动思考、实践和探究。
二、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和方法1. 利用历史文物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带领学生观看古代建筑、器物等历史文物,并就文物的来龙去脉、文化内涵等进行相关教育。
在学校或博物馆内开展一些“文物之夜”、“文物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物,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
2. 模拟历史场景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角色扮演、剧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场景,亲身感受历史事件中的情感与冲突。
在学习中国封建时期的科举制度时,可以让学生扮演科举考生和考官,体验考试的紧张和压力;在学习近现代史时,可以模拟革命运动中的各种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够生动地展现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增强历史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f8b20c5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7.png)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情境教学是一种将学习者置身于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来完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
它是以情境为载体,以学习者的情感和体验为中心,不仅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还能够帮助学习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来模拟历史事件或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历史事件,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古代战争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们扮演古代军队的士兵,通过角色扮演来了解古代战争的战术和策略,体验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损失,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战争对社会的影响和历史的演变。
又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古代贸易活动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古代商人,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贸易活动对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为了更好地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教师在实施情境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策略。
教师要注重情境的设计,要根据历史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引人入胜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教师要注重角色的设定,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任务,通过角色扮演和体验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展示,要在情境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来探索历史事件和文化,激发他们的创新和思考能力。
教师要注重总结和反思,要在情境结束后及时总结和反思所学知识和体验,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营造(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营造(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a39d2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8.png)
初中历史教学情境营造第一篇范文在历史教学中,情境营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教学情境的营造。
一、贴近生活,激发兴趣历史教学情境的营造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
例如,在讲解古代商业发展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消费习惯,探讨古代商业的变迁,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再现历史现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视频、音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现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的残酷,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
三、角色扮演,体验历史角色扮演是一种富有参与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角色扮演,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体验历史。
例如,在讲解古代帝王制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皇帝、大臣等角色,进行一场模拟朝会,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古代帝王的权力和责任。
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考。
例如,在讲解辛亥革命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跨学科整合,拓宽历史视野历史教学应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跨学科的教学体系。
教师可以结合地理、语文、政治等学科,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例如,在讲解古代丝绸之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地理特点、沿途的风土人情,以及相关的文学作品,从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
六、注重情感教育,传承历史精神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情感教育,传承历史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之我见黄兰秋【内容摘要】:故事教学情境、视频教学情境、表演教学情境、音乐教学情境、问题教学情境等众多的情境教学方法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对实践新课程理念,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面对存在的问题,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实效,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历史教学情境有效创设【正文】:教学情境,就是能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和情感的氛围与环境。
采用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优化认知过程,构建历史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具体、形象、生动是教学情境的显着特征。
初中学生正是形象思维成熟、抽象思维发展的时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思想活跃,接受和模仿能力很强,而且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烈,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同时由于历史史实具有很强的过去性,学生不可能亲身经历和感受,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再现历史,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历史的亲近感、真实感,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义务教育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新课程理念实施的重要方法。
以下是我在创设教学情境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创设故事教学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穿插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故事,是一条非常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途径。
在导入新课时,说一段神话故事或成语典故,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如在讲述吴越争霸时,引入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来表明越王立志雪耻的决心;讲述古罗马时,插入一段有关罗马城由来的神话故事——母狼乳婴,再过渡到教材内容,学生就会兴趣陡增。
在介绍新知识的过程中引入故事,同样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讲述商鞅变法时,引入商鞅“南门立木”的故事,来揭示商鞅变法取信于民;讲述三国鼎立时,引入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来说明刘备爱惜人才善于用人的可贵品质。
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开启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创设视频教学情境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借助多媒体,利用视频资料导入新课,能起到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速引入学习主题的作用,从而为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幻灯片、电影、电视等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如在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课内容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电影《开国大典》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隆重而庄严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引入学习主题。
在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我先播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的视频资料,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然后提出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时间、主要决议及历史意义,学生有兴趣地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在学习《改革开放》一课时,我先播放了小岗村承包土地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从视频里获取与教学相关的信息,知道中国农村的改革先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然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要在农村实行改革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学生学习起来不至于很抽象,难以理解。
在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时,我播放了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的配乐诗朗诵视频资料,在优美的意境中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这一学习主题上来,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在讲述土尔扈特部回归时,我播放了电影《东归英雄传》中的一段视频,在那首电影插曲《鸿雁》的音乐烘托下,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震撼,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三、创设表演教学情境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要求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突出能力的培养。
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设计表演情境,对于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有很大作用。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
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或扮演角色,使历史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而是自己或自己班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历史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内心的体验。
与此同时,学生的说话、观察、模仿、思维、想象、分析、理解等能力在不断开发,并且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设计这样的表演情境:假如你是……你准备怎么办?让学生进入角色进入思维。
如在上世界近代史《南北战争》一课中,为使学生理解《解放黑奴宣言》颁布的作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演情境:假如你是南方的一个黑奴,看到这个宣言后,你决定怎么办?当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思维也相当活跃:有说决定立即逃跑、投奔北方的;也有决定就地起义的;更有决定不露声色留下来,等待时机一举摧毁南方奴隶主的势力的。
学生们个个讲得有声有色,如此一来,教材上那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黑奴的革命积极性”的描述,学生就理解得非常透彻了。
四、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在授课过程中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能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讲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内容时,我先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用音乐特有的激荡力把学生带进那局势动荡、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
在讲述红军长征这一内容时,播放《长征组歌》,一幅幅艰苦卓绝的长征画面浮现在学生的面前,深深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在讲述“九.一八事变”这一内容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在凄凉、悲怆的歌声中,学生们仿佛看到了东北3000万同胞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在日寇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的情景,也从歌声中感受到东北同胞不愿做亡国奴,誓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的坚强决心。
在学习《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时播放宋祖英的歌曲《越来越好》,通过音频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速引入学习主题。
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商品精了价格活了,心情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在激情的歌声中带学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五、创设问题教学情境一般来说,成功的课堂教学往往在于教师能巧妙地利用各种信息、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探究的主动性,使其不断地有所知、有所悟,并在此基础上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剪辑过的视频、图片进行思考,也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引出问题进行思考,达到知识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对教材内容进行巧妙处理,创设问题情境,层层设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如在讲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这一内容时,我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组织学生讨论:烽火戏诸侯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闹剧最终害了谁?导致了什么结果?我还尝试利用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如对于曹操的评价,结合京剧中曹操的脸谱、《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形象的描写以及一句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以这些历史上对曹操的不同看法为切入点设置问题,让学生学会正反两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明确文学描写和历史史实的不同,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
事实上,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上也难免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在一节课中,创设情境太多太杂,学生面对情境中丰富的历史信息而无暇思考分析,导致情境的无效创设;二是创设情境中蕴含的有效信息量太少,无以促动学生的深层思维;三是情境的创设未能切中课堂的重点难点,情境创设游离了课堂;四是情境的创设脱离学情,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那么面对存在的问题,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实效呢?以下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的一些看法。
首先,教师要认真备课,不能在课堂上临时发挥,否则创设的情境失真,也就起不到情境教学应有的生动形象效果,导致情境创设的无效。
其次,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围绕课堂教学的目标精确切入。
我们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对情境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创设的情境不能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
第三,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能否突出,难点能否突破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我们创设历史情境,就是为了帮助解决课堂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情境的创设要能突出教学主题,紧扣教学的重难点,否则情境的创设只能是流于形式。
第四,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
历史是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要有启发性、引导性、探究性,要蕴含一定的思维深度,富含激发学生想象的信息,以此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并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情境信息,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充分激发出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常用的历史情境有视频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但无论哪种情境的创设,都不能使学生只做“听客”和“看客”,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中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展示个性,展示综合素质,建立起“我能学”的自信心,实现“我会学”的信念,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的有用学科,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鲜活、生动、有趣的课堂。
总而言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对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只有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创新,教学情境的创设才会有更多的突破,它的运用才会给历史教学注入持久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