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计划

现代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所谓“德”包括了思想与道德;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对成才、塑造完美人格乃至建功立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的教学工作,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其特点是“渗透”,而我们教文科的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德育渗透,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勤劳俭朴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质等等。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工作特点与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针对本学科特点,拟定本学科渗透德育教育计划如下:

1、在历史教学中紧扣教材,自然渗透。德育渗透要从教材实际出发,寓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如果生拉硬扯,像贴标签一样贴上去,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这一过程我们在德育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那种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把握历史的学科特点,增强渗透的生动性。要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把握住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如在讲述香港与澳门回归这一部分时要求学生掌握

回归的时间、内容等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信心,中国在一步步的走向强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日常行为教育等。

3、寻求最佳结合点,增强针对性。德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结合,而且要选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要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古代史复习过程中,我总结到本册教材中有爱国爱民、舍生取义的英雄,也有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的败类;有戎马倥偬、艰苦创立的开国之主,也有养尊处优、昏庸荒淫的亡国之君。学生就会思考,并对号入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憎分明的道德感情。

4、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应注重渐进性。应该说,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含有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量不一定大,但一定有。渐进性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忌讳的是一曝十寒,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锲而不舍像滴水穿石。

总之,我们只有在平日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和渗透,一定会开创出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