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合集下载

科三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

科三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

科三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作为一名高中生,历史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高考中,历史作为一门必修科目,是不可避免的。

其中,科三历史所包含的知识点更是不容忽视。

以下是科三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是历史上的重要部分。

作为高中生,理解和掌握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是必不可少的。

1.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封建君主制、官僚制、科举制等。

其中,封建君主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核心。

2. 孔子思想及其影响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发展、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

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文化高中生应当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1.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手工业也很发达。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分化,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之间产生了严重的阶级矛盾。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历史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中庸、和谐、儒雅、厚重等等。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经济与国际关系1.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发展,可以说是各个朝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封建社会,经历了不同形式的对外贸易、战争和文化交流。

而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交流过程中,中外各国相互影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2.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也是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代表有:四大发明、火药的制造、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的制造等。

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科三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精讲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精讲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精讲[重点点拨]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

它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包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行政制度、选拔官吏制度,少数民族政权制度的政治制度等内容,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古代历史考查的热点。

[考点分析]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1)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主要指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2)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

2.产生原因(1)理论来源:法家思想。

战国时期,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X,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2)经济根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

中国是农业大国,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私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3)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新兴地主阶级为反对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改革变法,封建制逐渐形成。

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结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属于政治X畴,属上层建筑X围,应注意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方面考虑。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历史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者,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故事,领悟人类的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背诵必备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些高三历史复习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经历了从部落联盟到封建制度的演变过程。

熟悉以下几个时期的国家制度架构是复习的重点:1.封建制度:战国时期成为各诸侯国特有的政治制度,采用了封建等级制度来确立皇权。

诸侯国的君主以封地为基础,依附于中央君主。

这一制度也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秦汉制度:秦代实行郡县制,由秦始皇设立三十六个郡,统一全国。

汉代沿袭了郡县制,但加强了中央集权。

3.唐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分设左街右街,省、军、州、县四级行政单位。

地方官员选拔上,采取乡试、府试、殿试的制度。

二、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主要有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

1.农业经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手工业经济: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发展比较早,制陶、铸造、纺织等手工业都有相当高的水平。

尤其是宋代的手工业经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世界上工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3.商业经济: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商品得以流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商业经济的兴起也对整个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自强运动的一部分,兴办新式工业、新式军队和维新思想的兴起都是洋务运动的表现。

这一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2.戊戌维新:戊戌维新是中国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次资产阶级变革运动。

维新思想的兴起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社会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教版2017年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史 背诵完

人教版2017年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史 背诵完

人教版2017年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背诵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祖国境内的的远古居民1、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1)时间、地点: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云南元谋县。

(2)生产: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2、北京人:(1)时间、地点: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2)生产生活状况:会打造器,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3)身体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3、山顶洞人:(1)时间:生活年代距今约18000年。

(2)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里。

(3)生产生活状况:会打造石器,己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进入氏族社会。

(4)身体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二、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居民的原始农耕(1)时间、地点: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

(2)工具:使用磨制石器、耒耜。

(3)生产:原始农耕,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生活:住干栏式房子,挖掘水井。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时间、地点: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

(2)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器、骨器。

(3)生产:原始农耕,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懂得纺线、织布、制衣,制造彩陶。

(4)生活:住半地穴式房子,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

(5)文化;陶器上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学者认为这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三、华夏之祖1.炎帝和黄帝的传说:(1)黄帝和炎帝: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联盟首领。

(2)蚩尤:我国传说中东方部落的首领。

(3)涿鹿之战:黄帝、炎帝部落联合战胜蚩尤部落。

(4)华夏族:涿鹿之战后,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2.“人文始祖”¬——黄帝:传说中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黄帝妻子嫘祖,教妇女养蚕、缫丝。

3.禅让制:尧、舜、禹是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相传,尧、舜、禹采用民主推举方式产生部落联盟首领,这种方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有哪些?你都知道多少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有哪些?你都知道多少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有哪些?你都知道多少
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种社会形态,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也经历了很多的政治制度,以其中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最为丰富。

奴隶社会政治制度
秦朝政治制度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除了上面中国主流王朝出现的政治制度外,在南北朝时期还有盛极一时的九品中正制,清朝后期,实行过君主立宪制度,但是那是为了挽回风雨飘摇的清帝国而采取的亡羊补牢的措施,最后当然是失败了。

当然现在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也是目前最好的政治制度。

高三历史等级考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 2017

高三历史等级考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 2017
——范祖禹(1041—1098)《范太史集》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 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 过,莫不溃散。
——朱熹(1130—1200)《朱子语类》 (1)“本朝之法”指的是什么?是在怎样形势下出台的?(4分)
宋代文官体制;针对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武将屡屡篡夺皇位的现象 或者赵匡胤夺取政权后,为避免“陈桥兵变”的历史重演。
3、明成祖选拔翰林学士入文渊阁,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内阁 逐渐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
职责:
人数不等,起草诏敕、票拟批答、咨询顾问、密疏进言等。
实质:
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旨意行事,不得妄提建议,不准自行 其事,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与前朝宰相不可同日而 语。
1、秦朝时期,确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中央设 丞相,是百官之长,对皇权构成一定的制约。
弊: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 实学。
科举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积极影响——隋唐建立时,是一种优越的 选官用人制度。
消极影响——明清时,八股取士,钳制思 想,严重阻碍了人才的选拔;清末,科举 制度严重阻碍科技文化的发展,阻碍新型 人才的成长。
科举制对世界的影响:
1、东亚地区长期实行过科举制: 古代越南和朝鲜都仿照中国,以科举制选拔官 员,考试科目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元史·百官志七》
重赋根大税据民征上政收述事制材务度料需;,呈军概报政括要中元务书代需省行呈,省没报制枢有度密来的院自形,中成没央过有的程来诏。自旨中,央不的能诏更旨改, 也结不合能所调学动知军识队,;请行从省行官省员权要力定运期行觐的见角皇度帝说,明向元皇代帝行述省职制;中 央度以是监如察何机加构强进中行央监集督权;的采。取省官互迁。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国家,其政治制度也非常独特。

本文将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知识点总结,以帮助高一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演变过程。

一、封建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封建制为主。

在封建制度中,君主是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他们通过授予诸侯王侯爵位的方式来维系统治秩序。

诸侯藩国作为君主的下属,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必须向君主效忠并支付赋税。

二、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的某些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这种制度下,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他们通过设立官僚机构来管理国家事务,并派遣官员到各地进行管治。

这种制度的代表是秦朝的郡县制和汉朝的三公九卿制度。

三、儒家思想与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儒家思想强调君主与臣民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和谐共处,主张君主要以身作则,以仁德治理国家。

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中推崇,并与中央集权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政治体制。

四、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特有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大规模的推行。

按照科举制度,士人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来晋升官职。

这种制度对于士人阶级的晋升具有重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府官员的公正和能力。

五、地方官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还包括地方官制,即设立各级地方政府来管理地方事务。

根据历史时期的不同,地方官的名称和职权也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是由中央政府任命的。

六、丞相制度与宰相制度丞相制度和宰相制度都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与君主关系最为密切的职位。

丞相是负责辅助君主处理政务的高级官员,而宰相则是负责处理国家重大决策的首席官员。

丞相制度在秦朝开始,宰相制度则在汉朝时期成为主流,并延续到明清时期。

七、军事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与军事制度密切相关。

在封建制度下,各地的武装力量由地方官员控制,并向中央政府纳贡。

另外,高士争相为各地提供安全保障,形成了以地方势力为基础的地方军事制度。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4分)读表: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3.(4分)读表: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旧唐书•高祖本纪》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旧唐书•太宗本纪》旋。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 .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 .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 .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4.(4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5.(4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一、专题知识归纳1、基本制度——封建独裁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萌芽于战国内容:①理论上,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独裁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独裁国家。

②实践上,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建立于秦朝内容: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特点:把独裁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3)巩固于西汉内容: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独裁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于隋唐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全周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创建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调剂和健全了府兵制。

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提拔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于北宋内容: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相互牵制。

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相互牵制。

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负地方司法人员。

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控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革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6)发展于元朝内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收理制度。

(7)强化于明清内容: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2017届高三历史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学生)

2017届高三历史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学生)

专题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高考考点】1.政治制度: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军机处的设立、清朝的边疆政策2.社会经济: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繁荣、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商帮形成与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海禁”与“闭关锁国”3.思想文化:王阳明的心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传统科技的发展、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小说、京剧)【时代特征】一、阶段特点:封建社会由盛转衰1.总特征: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2.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3.经济:①封建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农产品商品化;手工业发展,私营超过官营;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区域性的商人形成商帮,江南工商业市镇兴起.②政府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闭关政策,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4.文化:①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中西方差距逐渐拉大;②政府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文字狱),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③文学艺术繁荣,市民文化发展,并深刻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④京剧形成,文人画占统治地位。

5.中外关系:①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②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

二、中外对照1.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时期(14-17世纪中期,相当于元末至明朝)(1)政治:天主教会统治,等级制度;欧洲民族国家形成;资产阶级开始反封建斗争。

(2)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进入工场手工业时期;英国圈地运动;重商主义。

(3)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兴起(天文学革命)。

(4)对外:新航路的开辟;西、葡、荷、英早期殖民;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全球化开端)。

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时代(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相当于清朝前期)(1)政治: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英国议会改革。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17届高考一轮复习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17届高考一轮复习

• 〖思维评析〗 只要发展基层民主,就能保证人民行使管 理国家的权力
• ⑴ 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 作,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有利于 增强和提高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更好地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⑵ 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选举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代表人民 的利益和意志,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⑶ 保证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必需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 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一 单元
第二 单元
第三 单元
单元线索:
国家性质
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 二大政策: 宗教政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大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根本”、三“基本”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最根本要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 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返回
(5)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 区别: 后者是前者的常设机关,在前者闭会期间行 使其部分权力,后者对前者负责。但是我国乡 镇一级人大不设人大常委会,设人大主席团。
近年来,全国人大先后组织了多个执法检查组, 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预算审查工作质量,增加预算 监督力度,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增设了预算工作委员 会。以上材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A.既是权力机关,也是执行机关 B.既是立法机关,也是执行机关 C.既行使立法权,也是行使监督权 D.既产生行政机关,也监督行政机关
不能说是互相监督、领导与被领导、上下级的关系
• 〖思维评析〗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政府由 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代表 大会。 •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由 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 •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府由人大 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的监督,这有利于保证人民当 家作主的权利。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 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 。 • ③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 民负责的基本原则,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接受人民的监督 ,依法行政,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 ④综上所述,题中说法是不确切的。

高考历史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高考历史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历史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1.王位世袭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2.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3.军功授爵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4.皇帝制秦统一六国后,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原则,赢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5.士族制度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

6.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续沿用并使之完备。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封建国家政府工作效率。

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也使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7.行省制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

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8.八股取士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

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的见解;文体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

八股取士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

高中历史规律性知识1、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制度。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共同纲领》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954年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大会制度。

3、人大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

一是有利于人民民主的实现,具有制度合理性。

人大制度从根本上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政治价值,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制度形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以法律制度化的形式确立。

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有选举、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的权力,人大代表的民主选举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作的基础。

①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②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③昭示着中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4、曲折发展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时趋于停顿。

②“十年文革”间,名存实亡。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恢复和发展。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1、合作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2、指导思想:1956年提出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

5、角色变化:1954年宪法颁布之前,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责,1954年宪法颁布后,全国政协成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舞台。

6、曲折发展: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干扰了政协的正常工作。

②“十年文革”中,政协工作陷于瘫痪。

③文革后,政协恢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7、1982年中共提出的政协工作的新的指导思想(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实行原因:由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决定。

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之中国的政治制度

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之中国的政治制度

A
D
C
C
分封制
1.目的: 巩固政权,有效统治 2.基本内容:
(1)分封对象和主要诸侯国: A.对象:王族为主(姬姓贵族)、功臣、先代贵族等; B.诸侯国:燕、鲁、宋、齐、卫、晋 C.内容:除王僟以外的土地及人口 (2)诸候的权利与义务:世袭统治权;朝贡、军赋、力役 (3)评价: A.积极作用: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 诸侯国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 B.弊端: 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宗法制
巩固政权,有效统治,保证王权巩固 1.目的:
2.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严格的等级 3.特点: 周天子---诸候---卿大夫---士 (各等级之间形成大、小宗从属关系:血缘 政治) 4.实质: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5.影响: (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 (3)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家谱、祭祖)
B A
B
C
C
秦灭六国形势图
燕 赵 齐


韩 楚
秦灭六国形势图
燕 赵 齐



秦灭六国形势图
燕 齐



秦灭六国形势图
燕 齐


秦灭六国形势图
燕 齐

秦灭六国形势图


秦灭六国形势图
时间:前230年——前221年
方式:远交近攻 领导者:嬴政

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阳
秦朝直道
九原郡
皇帝
集 中
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 地方:行省制度、路府州县 中央:二府三司制

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梳理-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梳理-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一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商周秦汉魏晋-宋元明清内容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代表的早期政治制度体系,将政治隶属关系与血缘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框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确立和巩固时期。

秦朝在全国范围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西汉通过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发展时期。

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包括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枢权力机构、以科举制为主选官制度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阶段。

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清代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主旨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以血缘为纽带,“家国一体”。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其特点是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政治的发展特点。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先秦的含义:先秦时代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是指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

狭义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围,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

1.总体特征: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2.表现:夏: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商:内外服制度:含义:特点:商王朝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西周:(1)分封制:目的:拱卫王室,维护周朝统治。

对象:①同姓贵族(主体):姬姓(晋/燕/卫/鲁)②异姓功臣(齐)③旧贵族(宋)内容:授民授疆土。

特点:①层层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森严②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③诸侯享有较大的独立性(为以后割据混战埋下隐患)影响积极①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②巩固王权(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统治③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局限:地方有较大独立性,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解体: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正妻长子)。

高考历史热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热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归纳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战国时期起源(1)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

(2)商鞅变法时,秦国采取废分封、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措施:①政治方面: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②经济方面: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驰道。

③文化方面;书同文;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作用: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秦朝的地主阶级凭借皇帝的专制权威,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3.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完善(1)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2)创立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4.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1)措施:①集中军权: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削减地方节度使的实权,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枢密院有调兵权而不直接统领军队,统领军队的将帅无调兵权;实行更戍法;各地军队的精壮之士都选人禁军。

②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派遣文官担任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两者互相牵制。

这样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③集中财权和司法权:规定地方税收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这就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规定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中央复审核准,这就把地方的司法权收归中央。

高三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高三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高三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这一制度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入手,详细分析其特点、演变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特点1. 家族制度与宗法制度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以家族制度和宗法制度为基础。

家族制度强调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以家长为核心,家族成员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关系。

宗法制度则规定了世袭制度,权力和地位的继承必须遵循血缘关系。

这种制度特点使得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在家族和宗族手中。

2.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核心。

封建制度将国家划分为若干封建领地,由诸侯王公统治。

诸侯王公必须服从中央政权的领导,向中央政权交纳贡品,并参与中央政权的决策。

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政权与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紧密相连。

3.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度强调才能和学识的重要性,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的特点是公平竞争、选拔人才,使得社会底层人民也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

这一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1.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起源阶段。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采用了封建制度,由夏王统治。

商朝和周朝继承了夏朝的封建制度,并逐渐形成了家族制度和宗法制度。

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是以家族和宗族为基础,权力高度集中在统治家族手中。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阶段。

这一时期,诸侯割据,战争频繁,封建制度开始出现瓦解。

各国纷纷进行改革,试图建立更加稳定和有效的政治制度。

齐国的齐桓公、楚国的楚庄王等诸侯王公成为了实际的统治者,政治权力逐渐从家族和宗族手中转移到诸侯王公手中。

3.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统一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共同纲领》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954 年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大会制度。

3、人大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

一是有利于人民民主的实现,具有制度合理性。

人大制度从根本上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政治价值,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制度形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以法律制度化的形式确立。

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有选举、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的权力,人大代表的民主选举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作的基础。

①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②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③昭示着中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4、曲折发展
①1957 年反右斗争扩大化时趋于停顿。

②“十年文革”间,名存实亡。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恢复和发展。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1、合作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