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和体育课程化、科学化 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和课程化 启蒙运动时期,提倡并重视人的理性及人的价值;教育得到重视,学校体育逐步完成从“活动”向“课程”的转化。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并确立学年和班级授课制度,以及教学的原则。 英国教育家洛克:首次提出教育包括“体智德”三部分;有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他还从医学的角度提出科学的保健身体的主张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自然体育思想的内容: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体育应普及为主,竞技次之; 竞技运动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训练; 运动种类多种形式,以培养兴趣;5、勤奋练习,讲究体育卫生; 重视国家体育水平的提高。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自然体育思想对当时中国体育产生的影响: 废除兵式体操,形成以田径、球类、游戏、普通体操为内容的教材; 体育在培养人、发展人方面受到重视; 一批教育家重视体育教学,对人的全面发展过程的研究,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促进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德国博爱派教育家巴泽多在德绍创办第一所博爱学校。将古希腊体操、传统骑士项目结合起来,创造 “德绍五项” 而闻名于世。 “德绍五项”的创办,形成体育课程的雏形,也是近代学校体育的开端。他最大贡献是解决如何对大多数儿童实施体育教育的方法问题。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博爱教育家古茨穆茨被誉为“德国体操之父”;主张全民体育,创造体操----八项运动。成为近代学校体育的模式。 古茨穆茨两大贡献: 一是首创体育场(近似现在的体育学校):进一步发展学校体育课程形式;如按年龄、能力分组上课;课程分为:导入、观察、矫正、助成、测定、评价等部分。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一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一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并掌握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特别是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简述一、古代学校体育(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概况(史前~1840年)1、在原始社会,当各种生产劳动手段成为祭祀的一种仪式时,标志着体育活动的萌芽。

2、我国古代学校从奴隶社会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夏代的“校”、“序”、“痒”到商代的“大学”“痒”,到西周的“国学”“乡学”,中国的学校成为完备的系统。

殷代主要是宗教和军事两方面,习射及传习多种武艺是教授的主要内容,西周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学内容。

这其中的射和乐都包含有体育的成分,这些内容正是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的开端。

3、春秋战国时期,“为政尚武”的宗旨被“文武兼学”“文武分途”的教育逐渐取代,学校体育得到了较大发展。

其中先秦儒教对学校体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约在公元前136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学校教育以诗、书、礼、乐、春秋、易六经为基本内容,使学校体育一蹶不振。

开重文轻武之先河。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清谈”盛行,重文轻武的思想日盛,使古代学校体育衰败不堪。

6、唐代,“兵士唯习弓马”是正业,使古代体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7、宋明朝代,“居敬穷理”、“主静倡敬”、“八股取士”,以至“衣冠之士羞与武夫齿”,重文轻武登峰造极。

但统治者出于政治、军事和玩乐的需要,宋代的“武学”“武举”,明代的“儒生习武”,较大地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复兴。

8、清代“射骑立国”,一向“尚武”,国学、官学中体育占有重要地位,使古代学校体育得到一定的发展。

纵观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延绵未断,随战争而得到相应的发展,应统治阶级的需要而受到压制,但一直呈发展趋势。

(二)古希腊教育中的体育与思想古希腊教育提供了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的完整典范,对近现代体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希腊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述(1840年~1949年)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办洋务”,“兴西学”,近代体育运动传入洋务学堂,进入中国。

[学校体育学]习题

[学校体育学]习题

《学校体育学》习题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学校体育2.学校体育思想二、填空题1. 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有、、。

2. 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正式将学校“”改为“体育课”。

3.“新体育”学说是在教育学说和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国学者托马斯·伍德和赫塞林顿提出的体育理论,它也被称之为自然体育学说。

4. 年,清政府颁布了,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

5.在西周作为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教育内容的“六艺”,其中具有体育性质的有、和。

6.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一文,对体育的意义、功能和锻炼的原则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7.1922年,《壬戍学制》的出台标志着在我国的没落。

8.1952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中正式规定,从到均开设课,每周学时。

三、判断改错题1.我国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

“六艺”中只有射和御具有体育的性质。

()2.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在学校体育方面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它把“体育课”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

()3.我国的《体育锻炼标准制度》和《劳卫制》,是为改善我国学生健康严重不良状况,在锻炼身体、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热潮推动下,借鉴日本《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的经验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四、简答题1.简述军国民体育思想的特征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2.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前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之间的异同?五、论述题1.试分析我国体育思想的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一、名词解释1.社会体育2.社区体育3.竞技体育4.竞技运动教材化5.终身体育6.大众传播媒介7.大众传播二、填空题1. 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改造工作可以概括为———。

2.竞技运动教材化要遵循的原则有、、和。

3.终身教育思想是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在中提出的。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1.学校体育:是以适宜的身体练习和卫生措施为媒介,以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以全面发展青少年儿童身心为目标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校教育活动。

2.斯巴达VS雅典:斯巴达是一个军事化的城邦国家,特点:注重军事体育。

目的:体格健壮的武士。

主要内容(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

雅典重视文化,雅典学校分为四级: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体操学校、国家体育馆、青年军事训练团。

主要内容(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

3. 1)夸美纽斯,被誉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捷克2)巴泽多在德绍创建了第一所博爱学校。

他把体育列为正式课程,创造了著名“德绍五项”(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德国3)古茨穆茨,被誉为“德国近代体育之父”。

把体操视为“披上快乐外衣的劳动”,创造了自己的体操体系——八项运动4.“新体育”:新体育学说是在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和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美国学者托马斯·伍德和赫塞林顿提出的体育理论,它也被称之为“自然体育学说”5.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经:礼、乐、诗、书、春秋、易。

6.比较有代表性的“学制”和“研究”主要有?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将“体操”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并规定大中小学堂每周分别设置2—3学时的体操课。

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北洋政府颁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将学校“体操”改为“体育课”。

也因此成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1940年3月《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1917年6月毛泽东《体育之研究》在《新青年》上发表7.简述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核心内涵及其深刻的影响?(1)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脱胎于军国民教育思想,军国民教育是军国主义思想在教育上的体现,即对学生施行军事训练与教育,灌输民族沙文主义思想,使之充当统治者的侵\ 略工具(2)影响:①军国民体育思想带动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改变②对学校体育地位的确立,以及学校体育体制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③还推动了体育专门学校的建立。

学校体育—第一篇 知识点

学校体育—第一篇  知识点
第三节: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
一,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启蒙。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启蒙于清王朝末年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从改良主义运动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思潮中,对学校体育再教育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得到加强。
二,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移植与借鉴。
(一)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引入及其影响
1、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
(二)竞技运动教材化要遵循的原则。
1、简化性原则:简化竞技运动的技战术难度,适当降低负荷量。
2、普及性原则:改制的竞技运动要适合全体学生参与,以参加中体验乐趣,体会体育文化为要旨。
3、适应性原则:要适合学校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等条件。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改变运动方式。
4、教育性原则:强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1952年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明确指出我国学校体育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质,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
1952年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体育学院——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改为上海体育学院)
1953年5月,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学体育成绩暂时考察办法的通知》。
4、基础性:身心基础(体质基础、心理素质水平);提高认识;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应试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反映。
1、面向少数学生的英教育。
2、应付考试。
3、智育至上,知识中心。
4、片面追求升学率。
(三)学校体育贯彻素质教育的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2、树立全面的质量观。
3、加强体育课程与教材建设。
1954年参照苏联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公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

《学校体育学》考研课件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学校体育学》考研课件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体育和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传播
二、自然体育学说 的传入及其影响
托马斯·伍德
三、凯洛夫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 育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 一、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
约翰·奈斯比特
二、终身教育与学校体育的新发展
三、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一节 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 学校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身体活动(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 运动奠定了现代体育的思想基础。
11—15世纪骑士七艺
• 《教育论:论体育》讨 论了体育课程的性质任 务与内容,认为游戏与 自然运动优于体操。
三、20世纪学校体育思想的发 展
(一)20世纪前期的学校体育 思想
高尔霍费尔(1885—1941), 奥地利体育课程的设计者。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 学生自己活动的原则 教材内容乡土化原则 体育课采取合科教授的原则
班级授课制
卢梭
(1712——1778)是法国 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 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 物
自然的教育
1762年首次出现“体育” 一词physic eduque
• 巴塞多
• 德意志德绍学校
• 德绍五项(跑步、 跳高、攀登、平 衡、负重)
• 最早把体育课作 为学校的正式课 程
• 古茨姆茨 • 德国体操之父 • 体育教育家 • 体育方法体系化
• 19世纪裴斯泰洛 齐创立和谐教育 与要素教育理论。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三.1949年~1979年间的学校体育思想
重要事件 主要思想
重要事件
新中国成立
前苏联的学校体育思想
基本观点 主要特征 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基本观点
前苏联的学校体育思想主要是竞技体育思想,体育教学以技术教学为主,追求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技术,注重教师、教材以及课堂为中心。
(1) 特征: ① 注重体育过程中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② 教学中重视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 ③ 注重老师和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 ④ 课程结构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 ⑤ 教学原则和方法基本采用了凯洛夫的直观性、自觉性与积极性、巩固性、系统性和连贯性的五大教学原则。
代表人物
伍德和赫塞林顿 高尔霍夫尔
特点
自然体育思想是20世纪前、中期欧洲各国体育的主流思想。
二、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思想发 展的新趋势 1.动因 2.重大事件 3.特点
动 因
信息社会的到来 教育改革
重大事件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
(2) 高尔霍夫尔的学校体育改革 奥地利教育家高尔霍夫尔设计了一种较为符合学生需要的体育实践形式,进一步促进了学校体育改革。 他提出了学校体育必须遵循生理学规律,符合学生需要的主张;建立了以保健和促进青少年发育为特色的教材体系;在教学方法上提出要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儿童中心主义(尊重儿童的运动需求),在授课安排上,他第一次提出要系统地考虑速度、耐力和灵敏的运动学特性。
一 、原始社会的学校体育
一方面:在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教师,也就没有学校教育;没有学校教育,也就没有学校体育。 另一方面:原始社会劳动技能的传授实际上就是一种身体的教育,即体育。
二 、 奴隶社会的学校体育
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第⼀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学习⽬标] 了解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了解并掌握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特别是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第⼀节我国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简述⼀、古代学校体育(⼀)我国古代学校体育概况(史前~1840年)1、在原始社会,当各种⽣产劳动⼿段成为祭祀的⼀种仪式时,标志着体育活动的萌芽。

2、我国古代学校从奴⾪社会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夏代的“校”、“序”、“痒”到商代的“⼤学”“痒”,到西周的“国学”“乡学”,中国的学校成为完备的系统。

殷代主要是宗教和军事两⽅⾯,习射及传习多种武艺是教授的主要内容,西周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学内容。

这其中的射和乐都包含有体育的成分,这些内容正是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的开端。

3、春秋战国时期,“为政尚武”的宗旨被“⽂武兼学”“⽂武分途”的教育逐渐取代,学校体育得到了较⼤发展。

其中先秦儒教对学校体育产⽣了积极的影响。

4、约在公元前136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学校教育以诗、书、礼、乐、春秋、易六经为基本内容,使学校体育⼀蹶不振。

开重⽂轻武之先河。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清谈”盛⾏,重⽂轻武的思想⽇盛,使古代学校体育衰败不堪。

6、唐代,“兵⼠唯习⼸马”是正业,使古代体育得到了⼀定程度的恢复。

7、宋明朝代,“居敬穷理”、“主静倡敬”、“⼋股取⼠”,以⾄“⾐冠之⼠羞与武夫齿”,重⽂轻武登峰造极。

但统治者出于政治、军事和玩乐的需要,宋代的“武学”“武举”,明代的“儒⽣习武”,较⼤地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复兴。

8、清代“射骑⽴国”,⼀向“尚武”,国学、官学中体育占有重要地位,使古代学校体育得到⼀定的发展。

纵观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延绵未断,随战争⽽得到相应的发展,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受到压制,但⼀直呈发展趋势。

(⼆)古希腊教育中的体育与思想古希腊教育提供了西⽅奴⾪制国家教育的完整典范,对近现代体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长河中的重要议题。

在远古时代,人们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生活方式也与现代社会有着极大的差异。

然而,体育在各个文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娱乐方式,更是培养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世界各地文明的发展,学校体育也逐渐走向了现代化。

我们如今所熟知的学校体育,起源于古希腊的体育教育。

古希腊被誉为体育的发源地,那里的人们非常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古希腊人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人的体魄和意志,使其具备战斗力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因此,他们在公共场所兴建了许多体育场馆,让人们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同时,他们还开设了学校来教授体育课程,以培养年轻人的体质和品德。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体育教育实践。

古代中国有许多武功名家,他们通过传授武艺,培养后代的身心健康。

同时,中国的皇家学校也有体育课程,以培养优秀的将领和官员。

古代中国人非常重视身体的锻炼,认为健康的身体是实现理想和追求幸福的基石。

然而,学校体育的真正发展始于近代。

在19世纪,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体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许多国家开始将体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以培养学生的体质和全面发展。

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体育运动的组织和赛事,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各种校际比赛。

这些活动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

20世纪以来,学校体育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投入大量的资源来改善学生的体育教育环境。

许多先进的方法和理念也被引入到学校体育中,如体育锻炼的科学化管理、多元化的体育课程和体育教练的职业化培养等。

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

然而,学校体育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难题和挑战。

一方面,一些学生因为学业繁重或其他各种原因缺乏体育锻炼的机会,导致体育水平的下降和健康问题的出现。

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在对待体育教育上缺乏足够的重视,重点放在学术成绩上,忽视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1990年3月12日,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② 重视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术气氛空前活跃。 ③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改革大量兴起。 ④ 学校课外运动训练工作不断发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⑤ 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较快。 ⑥ 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备建设有所加强。 ⑦ 港澳回归后促进了两个地区的学校体育的发展。
育和体育的实施,推动了人们研究体育和教育的热情。 c. 英国资产阶级学者斯宾塞在《论教育》一书中指出:健康教育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他的思想促进了体育的进一步科
学化,对后来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
(3)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来的学校体育 ① 1774年,德国博爱派教育实践家巴泽多在德绍创建了第一所博爱学校。他把体育列为正式课程,并 创造了著名的“德绍五项”(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 ② 博爱派教育家古茨穆茨被誉为“德国近代体育之父”。他主张全民体育,并创造了自己的体操体 系—-八项运动,使学校体育彻底改变了贵族的性质。 ③ 19世纪初,在博爱派致力于学校体育实践的同时,欧洲各国开始发展自己的学校教育。多个国家先 后将体操规定为中小学必须课程。 ④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美、德、法、英等国颁布了许多关于学校体育的法案,标志着学校体育 体制的确立。
为主,偏重德育、智育,教育思想重文而轻武。唐代实行文举、武举分开的科举制度,宋朝开始兴办 武学,文武教育截然分途。但该时期的武举制度主要是为了选拔和训练军事人才,与学校体育无太大 关系。直到清朝末年,学习日本和欧美各国,在开办的新式学校中才开始有了体操(相当于体育)的 教育内容,社会上开始有了西方式的体育活动。
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
(1)从希腊化时期到中世纪神学统治时期的学校体育 ①希腊化时期

2第一篇 学校体育总论

2第一篇 学校体育总论

卢梭和博爱派教育家的影响

卢梭以他著名的教育小说《爱弥 尔》,对整个19世纪教育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深受卢梭教育思想 影响的博爱派教育家巴塞多、古 兹姆茨等人,使体育成为了学校 的正式课程。 卢 梭
(1712-1778 )
巴塞多:教育实践家
贡献:1774年,他在德意志的德绍创
建了一所博爱学校,他把体育列为正
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的区别
第一,就城邦对教育的态度而言,斯巴达:采取严格 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有;雅典:在教育上则采 取宽松的政策。 第二,就培养目标而言,斯巴达:以训练勇敢善战的 士兵为主;雅典:竭力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 第三,就教育机构而言,斯巴达:教育机构多为统一 的、尚武的特点;雅典:教育机构崇尚文武并举。 第四,就课程而言,斯巴达:以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 为主。雅典:于体育习武之外,着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第五,就教育方法而言,斯巴达:强调要服从师训、 刻苦习练。雅典:对启发诱导比较重视。 第六,就师资队伍而言,斯巴达:本国统治者;雅典: 本国统治者或来自别国的智者。
第一篇 学校体育总论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2)中世纪——神学主宰一切与体育退 出学校的舞台。
中世纪神学统治时期
基督教宣扬“身体罪恶论”、“肉体是灵魂 的监狱”等; 体育几乎退出了学校教育舞台,其身影只能 在“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骑士教 育”中闪现。(骑士七艺?)
斯巴达的教育目的
斯巴达是农业为主的城邦 斯巴达立法者为了适应其特殊的社会政 治经济生活的需要,建立了一套以培养 军人为唯一目的的教育制度。这种教育, 专门以军事训练为其中心内容,很不重 视发展人的智慧和才能。 重要措施:优生、优育、优选

学校体育学 第一章

学校体育学  第一章
.
• 20世纪70年代,学校体育中出现了为终身 体育和健康的休闲体育活动服务的新趋势。 1978年日本文部省《学习指导纲要》提出: 应将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结合起来,教师 不仅要在锻炼学生体力和塑造人格上下功 夫,而且要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让学生 热爱体育运动。
.
二战以后各国学校体育的新特点:
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竞技性、表演性、游戏内容比重提高;增加舍内课程;健 身内容比例增多。
• 1774年,德国博爱派教育实践家巴泽多把体育列 为正式课程,将古希腊体操、传统骑士项目和民 间游戏柔和在一起加以发展,创造了著名的“德 绍五项”(跑步、跳高、攀爬、平衡、负重)。 学校按年龄选用教材和分组教学,出现了近代最 早的体育教师。
.
• 1759—1839年,古茨穆茨(德国近代体育 之父),主张全民体育,创造了自己的体 操体系——八项运动,成为了近代学校体 育的普遍模式,学校体育彻底改变了贵族 的性质。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夏志琴
.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标: • 了解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 理清近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主要脉络和特点 • 了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 重点: • 理清近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主要脉络和特点 难点: • 了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
.
第一节 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
.
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高氏的学校体育思想及实践是西方近代 以来学校体育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变革, 对世界学校体育得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 193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学 校体育逐渐转而注重对运动技术和体力增 长的研究与教育。日本1968年颁布的《学 习指导纲要》中规定,学校体育的目标为: 促进学生的体力发展,保持和增进学生健 康,培养学生进行运动和劳动所需要的身 体能力,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学校体育学(本科教学) 首都体育学院周登嵩教授(46)

学校体育学(本科教学) 首都体育学院周登嵩教授(46)

5. 课余体育广泛开展
• ――广大学生参加的课间操及课外锻炼, 形成制度;
• ――部分学生的校内课余体育锻炼及运 动竞赛;
• ――校际间、地区间与全国性、国际间 学校运动比赛。
第二节 中国学校体育的 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学校体育
(一)奴隶社会的贵族学校,实施“六艺” 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含有体育成分――文武合一教育。
② 出现最早的体育教师 ③ 古茨穆茨(1759-1839)― ―“德国近代体育
之父”,主张全民体育,创立“八项运动”的体 操体系。
2.欧洲各国先后发展学校体育(丹麦最早定 为必修课),19-20世纪初期,欧美各国 重视学校体育、确立制度,通过法案,培 养体育师资――有一定军事色彩。
3.主要代表人物与体育理论观
(三)《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实施
• 1. 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标准》,改 体操为体育课(至今未变);
• 2. 内容上废除兵操,改为现代体育项目, 球类、田径等内容,更受学生欢迎;
• 3. 指导思想由军国民体育思想变为自然主义体育 思想;
• 4. 1940年国民政府公布《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 (近代史上第一个较全面的学校体育实施方案, 但未真正实行);
(三)改革开放与发展阶段(1977-2001年) 六个改革成果(略)
(四)素质教育与体育新课程实施阶段(2001-) 1.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1999年发文) 2. 2001年推出“体育课程标准”(新课标) 3.课程改革带动学校体育其它各项改革
第三节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 (把握变迁要点与趋向)
二、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
(一)古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334-100)
• 以雅典为代表的学校体育进一步发 展,全面发展学生身体,淡化军事训 练色彩。(理想化教育模式)

《大学生体育教程》第1章 大学体育概述 教学课件

《大学生体育教程》第1章 大学体育概述 教学课件

第二节 高校体育的地位与目标
(三)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体育是大学生文化娱乐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一 种外向型的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热情乐观、精力 充沛、学习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高校体育锻炼内 容丰富、具体现实、直观形象,很符合学生的身心 特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也能使其取得较好的效 果。高校体育在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 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
第三节 高校体育的地位与目标
一、现代化的高校体育教育精英理念
01
02
03
(一)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涵盖教育价值、 功能与目的的综合体,是定 位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在尺度。
(二)人才观
高校体育教育精英理念的最 终目的是培养“ 现代化的 人”。
(三)质量观
质量观是决定高校体育教育 质量的前提,是高校体育教 育精英理念的内涵所在。
第二节 高校体育的地位与目标
一、高校体育的地位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高校 体育在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与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实现高等教育 目标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与社会教育的交叉点和结合部,既是全民健身的 基础,也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高校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 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章节我国学校体育演变与发展-精品文档209页

一章节我国学校体育演变与发展-精品文档209页

• 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主要有负荷量和 负荷强度两个方面。
• 负荷量是指完成练习的数量、次数、时 间、距离和重量等;
• 负荷强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 用力量的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包括 练习的密度、完成练习的速度、一次练 习的重量、投掷的距离、跳高的高度等 等。
例子
• 课上,进行100米跑练习,跑5次.其中: • 5次是量,100米是强度,所以,本次课运
的规律
第四节 体育教学原则
• 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
• 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是 长期体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体育教学 工作必须遵循的要求与准则。
• 体育教学原则包括: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 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合理安 排运动负荷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为终身体 育打基础原则、全面效益原则。
成就之二:学校体育改革 逐步深化
• (三)体育师资培养改革 • 1.明确体育教育专业考生文化素质与专
业素质的关系 • 2.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学科与
术科的关系问题 • 3.关于体育师资培养中“一专”与“多
能”的问题
第四节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趋势
• 讨论题2 • 你认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还存在
哪些问题?
第四节 学校体育发展趋势
• 一、学校体育思想的多元化趋势 • 二、学校体育的阶段性效益和长远效益并重趋
势 • 三、学校体育的系统化和整体化发展趋势 • 四、学校体育管理的科学化趋势 • 五、学校体育国际化与民族化融合的趋势 • 六、发展有中国特色学校体育的态势
第二章 体育教学基本原理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论”。
• 2.主张体育教育的统一性。 • 3.重视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术技能。 • 4.强调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一篇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一篇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课次3教学内容:国内外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教学目标:了解国内外学校体育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历程;掌握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特点,理解和把握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教学手段:讲授与讨论第一篇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概况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开始出现,从而为学校体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性条件。

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的完整而典型的代表希腊的教育:斯巴达教育:斯巴达人偏重军事,不注重文化教育,保守、落后、狭隘雅典教育:雅典教育把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结合起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古代奥林匹克体育竞技活动是当时希腊的主要社会活动之一,由于它的存在,也极大地推动了当时学校体育的发展。

国外学校体育产生初期,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指导思想都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二、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一)从希腊化时期到中世纪神学统治时期的学校体育希腊化时期——体育作为教育的内容之一,不再以服务于军事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发展学生身体使之健康为主要任务被征服后——社会崇尚演说雄辩才能,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受到排挤(骑士教育——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宗教神学思想的统治——体育几乎完全退出了学校教育(二)从文艺复兴时期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学校体育文艺复兴——讴歌人的能力与作用宗教改革——文化知识与身体教育并重的教育主张(夸美纽斯——适应自然的教育原则——近代学校体育之父)启蒙运动——充分肯定体育在教育中的价值(工业革命、自然科学发展)(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来的学校体学校体育体制开始确立——颁布关于学校体育的法案博爱派教育家巴泽多——德绍五项(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采用按年龄选用教材和分组教学的方法——出现近代最早的体育教师 博爱派教育古茨穆茨——八项运动(跑步、跳高和跳远、投掷、角力、悬垂、平衡、力量性运动、序列运动),适应大工业对劳动者身体素质的要求 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军国主义体育思想(帝国争霸)——新体育学说(自然体育学说)——终身体育思想学校体育的新特点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竞技性、表演性、游戏、室内讲授、健身内容等——多样化的个人项目为主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分班、分组教学;循环练习、程序教学、小集团学习、创造性学习、电化教学等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体育测试达标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课间操、运动俱乐部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六艺”教育射、御、乐有体育的性质基本被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述思想政治文化运动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一)初创阶段(1949----1957年)——健康状况、体育课、劳卫制(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年)——体质下降、两课两操两活动(三)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年)——混乱和停滞(四)改革开放新的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1、加强了体育法规制度建设,颁布实施一系列学校体育的法规制度2、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得到重视,学术气氛空前活跃3、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4、学校体育课外运动训练不断发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5、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较快6、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备建设有所加强7、促进港澳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第三节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一、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启蒙二、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移植与借鉴(一)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引入及其影响1、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1)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立论基础(2)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3)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2、影响:爱国保家捍卫主权;学校体育地位确立;体操课、体育专门学校(二)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传入及其影响1、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1)强调体育育人的教育目的(2)强调体育融于生活(3)推崇自然活动作为体育的重要手段2、影响:重视体育的教育价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活跃体育教学气氛;注重对体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三)前苏联社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引入及其影响1、前苏联社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1)强调学校体育的阶级性和工具性(2)强调学校体育管理制度的统一性(3)强调学校体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手段(4)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技能技巧的传授2、影响:重视学校体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确立学校体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的社会主义方向;重视传授知识技能;强调学校体育工作的计划性、组织性、纪律性;明确提出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三、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初步形成“国粹主义”学校体育思想“苏联模式”本土化“体质教育”“终身体育”四、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一)以为素质教育服务为主线——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1、在时空观层面,拓展学校体育的“界限”2、在学生观层面,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3、在活动观层面,对“体育运动”将有更深刻的理解(二)关注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学校体育的最基本职能之一——传递文化思考题:P28 1/5/6/7。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一、世界学校体育和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一)世界学校体育发展概况1.夸美纽斯提出了养生之道的若干原则,即:有规律、有节制地生活,尤其是适度的饮食、运动,以及必要的睡眠与休息。

被誉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

2.洛克认为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

他对锻炼身体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无论冬夏,儿童的衣服不宜过暖;每天用冷水洗脚,洗冷水浴,游泳;饮食应清淡、简单等。

3.卢梭继承洛克的思想,奠定了近代身体训练说的基础。

培养“自然人”是卢梭的教育目标。

他认为,强健的体魄是“自然人”不可缺少的素质。

(二)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我国古代所谓的“学校”从奴隶社会就开始出现,学习内容主要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其中乐、射、御都是体育。

2.近代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学堂都设体操科。

《壬戌学制》于1922年出台。

参照美国“六三三”的形式,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它的出台,标志着军国主义教育在我国的没落。

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公布,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1.改革开放前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1953年,毛泽东发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号召。

2.改革开放后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199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2002年,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优选全文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优选全文

• 教学要求与考核
前言
• 学校体育学的发展概况
• 1、建国前(旧中国): 颁发和出版过体育教学细目,体育教材教法等
方法方面的文件和书籍。引进欧美的《体育原理》 著作。 • 2、建国初(50年代初):
引进前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 这些引进的理论都是别的国家根据自己的具体实 践编写的,我们在运用时就存在一个问题,那就 是和我国的实践不相符。
• (二)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1979-2011)
小结
• 4、 学校体育将进一步与社区体育、竞技体育相 融合,并进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开放程度越 来越高。
• 5、学校体育管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节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概况
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 • 1、古代学校体育:产生于奴隶社会,西周
最为典型,其教学内容为“六艺”,即礼、 乐、射、御、书、数。 • 2、封建社会,学校体育几乎被排除在学校 教育之外,典型的教育内容为“六经”, 即诗、书、礼、乐、春秋、易。
学校体育与学校体育学
• 1、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 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以及社会的需求,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 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措施为手段,通过多 种组织形式,有计划、有组织的锻炼学生身体、 增强体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
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教育过程。
事教育,16-18岁进入军队。
二、古希腊学校体育的起源
体育产生于? 原始社会
学校体育产生于? 奴隶社会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几大文明古国产生,人类进入 奴隶社会,文字出现,同时也有了教育的专门场所-----学 校,(几大文明古国出现宫廷学校、祭司学校、神庙学校、 文士学校以及古儒学校等),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骑马 射箭、军事作战技能等,这些内容和体育极为相似相近, 因此,学校体育产生于这个时期-------奴隶社会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章学校体育的产⽣与发展第⼀章学校体育的产⽣与发展【教学内容】第⼀节国外学校体育的产⽣与发展【教学⽬标】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能说出国外学校体育的重要历史,懂得有选择性地借鉴其历史为当下学校体育发展所⽤,并清楚发展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同时,通过结合体育⽣活实践激发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思想家的体育观点,⾃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学校体育历史【授课学时】2课时【教学⽅法和⼿段】1.多媒体教学⼿段。

2.启发式教学、⽐较法、想像法等教学⽅法融合。

3.讲授法【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与⽅法】⼀、国外学校体育的产⽣1、东⽅⽂明国家的学校体育印度宫廷学校学习内容:箭术、乘象术、骑马术、驾车术等埃及学校学习内容:射箭、投掷标枪、⼑剑、打猎(仆⼈、法⽼跟随)。

拓展知识:通过印度和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分析其当时的社会经济现状,透过现象,分析其本质。

2、西⽅⽂明国家的学校体育斯巴达的学校教育的特点:是⼀个军事化的城邦国家,全民服兵役,培养体格健壮的武⼠。

军事体育训练的内容为“五项竞技”。

主流价值观是培养体格健壮的⼈。

雅典的学校教育的特点:教育内容与⽅法丰富、充实和灵活;学校教育类型多级别多层次。

主流价值观是培养具有⼀定⽂化⾳乐修养的⾝型健康的⼈运⽤想像法,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和想象能⼒,分析这个城邦培养出来的⼈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运⽤⽐较分析法,分析不同国家不同城邦的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及不同学校类型等⽅⾯,探讨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国外学校体育为奴⾪主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内容具有⽐较鲜明的军事⾊彩。

⼆、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1、希腊化到宗教神学希腊化:体育不再服务于军事,⽽是发展学⽣⾝体使之健康为主要任务。

罗马时期:学校包括7-12初级学校,12-16⽂法学校,16以后是修辞学校。

主流价值观强调:演说雄辩。

体育被排挤。

宗教神学宣扬⾁体是灵魂的监狱,体育不被重视。

2、⽂艺复兴到资本主义初期①意⼤利教育家维多利亚对体育的观点:教育的最终⽬的是培养精神、⾝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 (4)军国民体育思想(1903—1919) • ①主要内容是: • “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 神的培养和军事素质的训练,使他们 具有军人的品德和素质,以达到抵御 外辱,强民救国的目的”的体育思想。

25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 ②军国民体育思想的意义: • 宣传尚武精神,批判文弱教育;促进和普 及武术,形成习武、尚武氛围,促进了学 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 对体育课程的确立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发展了体育课程的功能(政治、军事、振 兴国家)。
11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二是使体育教学方法体系化:对教材进行分类: 按运动项目、按运动性质、按运动解剖学、按运 动类型; • 按照体操方法又进行分类:基本体操、手工体操 和游戏。 • 伟大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 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 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这一伟大理论,按照儿童个性特点,自然法则全 面发展儿童。他把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 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 是他对人类教育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30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 (6)、凯洛夫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
思想的影响
• 凯洛夫提出教育的任务:包括智育、综 合技术教育、德育、体育、美育; • 教学中的三个中心:教师、教材和组织 形式;
21
第一章 • • • • •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二战后的学校体育思想: 主要表现在: 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 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 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22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 第二节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形成和发展 • 1、西方体育和体育思想的早期传播 • (1)在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学校, 开展和传播体育活动。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中,主 张学习西方,兴办西学,创办西方式的学堂(包括 军事学堂)。把西方体育引进学堂,把体操规定为 学堂的学习课程,内容主要有瑞典式、德国式、日 本式的普通体操、兵式体操和游戏等。同时开展各 种课外体育活动,从而是中国近代学校教育首次出 现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
15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 (6)古茨姆茨出版了《青年体操》,从运动医学 角度研究人体运动; • (7)斯宾塞提出构建科学主义课程理论的完整体 系,在他《教育论.论体育》中提出课程的性质、 任务、内容,论述了人的自我锻炼与保健,提出身 体健康的科学知识、方法。 • (8)19世纪初,在丹麦、瑞典、法国、德国、美 国等国家先后出现体操学校、体育学校,培养体育 师资;哥本哈根大学建立了解剖学、生理学以及体 操原理学课程。这标志着学校体育课程趋于科学化 方向发展。
7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二、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和体育课程化、科学化 1、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和课程化 • 启蒙运动时期,提倡并重视人的理性及 人的价值;教育得到重视,学校体育逐步完 成从“活动”向“课程”的转化。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并确立学年和班级授 课制度,以及教学的原则。 英国教育家洛克:首次提出教育包括“体智德”三 部分;有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他还从 医学的角度提出科学的保健身体的主张
19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 2、20世纪中期学校体育思想 • (1)1923年,原苏联规定各中小学必须开设 体育课,并颁布《学校体育教学基本法条 例》,1927年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1931年 颁布《劳动与卫国体育条例》。为社会主义 国家学校体育提供经验。 • (2)1947年日本颁布《学校体育指导纲要》, 确定了日本学校体育目标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 博爱教育家古茨穆茨被誉为“德国体操之 父”;主张全民体育,创造体操----八项运 动。成为近代学校体育的模式。 • 古茨穆茨两大贡献: • 一是首创体育场(近似现在的体育学校): 进一步发展学校体育课程形式;如按年龄、 能力分组上课;课程分为:导入、观察、矫 正、助成、测定、评价等部分。
• 自然体育思想对当时中国体育产生的影响: • 1、废除兵式体操,形成以田径、球类、游 戏、普通体操为内容的教材; • 2、体育在培养人、发展人方面受到重视; • 3、一批教育家重视体育教学,对人的全面 发展过程的研究,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促 进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
29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12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 由于很多博爱教育家的体育思想、理论, 以及他们的实际行为,在19世纪后期, 欧洲各国大力发展学校体育,丹麦、瑞 典、德国等国家制定政策法规,把体操 规定中小学校的必修课程。确立学校体 育课程 。
13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 2、学校体育思想的体育课程的科学化
•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体育的基本目 的在于育人,主张人的个性张扬,推崇自然活 动,到大自然中从事自己所爱好的各项活动, 否定那种预先设计好的活动,尤其反对“非自 然的”、“人工的”、“呆板的”体操,注重 发挥学生的生理能动性,注重体育教学气氛的 活跃性和娱乐性,注重体育内容的实用性和趣 味性,注重体育对人心理的培养,强调体育在 适应社会生活能力方面的教育价值。
23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 (2)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 派积极提倡西学,认为各级学校都应重视儿 童、少年身体发育和健康,提倡德、智、体 三育并重。 • (3)1903年,清政府推进新政的过程中颁布 了《奏定学堂章程》,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 校都要设立”体操科”,小学堂每周3学时, 中学堂2学时;高等学堂每周3学时;结束了 中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基本没有体育历史。
26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 (5)自然主义体育思想(1919——1929) • 该理论认为: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一种 教育活动,‘体’字意味着整个机体的活 动,而不仅只有智力才是教育的手段。教 育既不是单为身体,也不只为精神,而是 实现人类的一切能力。体育包括:机体教 育、神经肌肉教育、品德教育、智力教育。
16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 三、20世纪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 1、20世纪初学校体育思想
• (1)高尔霍费尔教育思想 提出自主活动原 则、乡土化原则、综合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应 用;同时他指出:要按照儿童生长发育的规 律、体育课程的价值、儿童的体育兴趣设计 体育课程;他注重教材保健和促进儿童发育 的功能等思想。
• (1)从 “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到“灵肉一致” 的思想转变,对人和人体运动科学认识逐步形 成,是对体育进行科学研究和发展的基础。 • (2)1543年,意大利维萨里发表《人体的构造》 一书,批判神学观点;塞尔维特发现人体间的 小循环等,否认神学的错误观点,为科学研究 人体和人体运动奠定基础。
14
第一章
6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3、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的学校体育产生深 远影响。对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学校体育的 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 宗教改革时期,批判灵肉二元论。批判教会 重灵魂、轻身体的思想,将体育作为教育的 重要内容 。形成了从“肉体是灵魂的监
狱”到“灵肉一致”的思想转变,对人 和人体的研究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5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 2、文艺复兴时期: • 文艺复兴运动给人们带来新的观念。抨击 神权,讴歌人的能力和作用,这一时期, 形成“抑神扬人”思想。人文主义教育盛 行,提出体魄健美,恢复古代体育制度, 体育有了一定的发展,获得了重要的地位。 • 3、启蒙运动时期,提倡并重视人的理性及 人的价值;学校体育得到发展,逐步完成 从“活动”向“课程”的转化。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 (3)17世纪初,英国生理学家哈维发表《动物的心 血运动及解剖学研究》一书。对人体内血液循环进 行新的研究和发现。 • (4)17世纪后期,阿· 波雷利发表《论动物的运动》 一书,对人体运动时的机械运动进行了论述。 • (5)1757年,生理学家哈勒,对人体的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肌肉系统、运动系统运动的关系,以及 肌肉受激反应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重大贡献。
18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 伍德、赫塞林顿的“新体育理论”: • “新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是人的本性、本 能性活动,主张体育要使人“个性自然发展, 要从儿童的自然天性和兴趣出发”。体育包 括:机体教育、神经肌肉活动教育、品德教 育、智力教育。他强调“育”;“体”是整 个机体,教育包括实现人的一切能力。 • “新体育理论”促进体育的科学化、社会化, 促进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过程的研究
8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 法国启蒙思想教育家卢梭:提出自然主义教 育和体育思想,批判了中世纪“禁欲论”, 直接影响了19世纪以后的教育和体育的实施 。 •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论教育》中对人的养 护与锻炼的内容,强调了解人体结构、生理 卫生知识,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他的体育 思想进一步促进了体育思想科学化,对后来 的学校体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学 校 体 育 学》
主讲人:陈维科
1
《学校体育学》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2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 沿革与思想演变
• 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学校体 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了解中 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特点,深入 理解与把握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3
第一章
• • • • • • • •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