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蜡烛燃烧有气体生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红磷燃烧只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无气体生成,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D。
13.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百度文库
D.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则保持不变,图像描述 正确。 B、刚开始加热就有高锰酸钾分解,直到分解完全,图像描述加热很长时间才开始分解,质 量开始减少,故图像描述错误。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和氧气,因此剩余固体不可能减少到 零,故图像描述错误。 D、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产物,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在不断增加,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 后质量不再变化,故图像描述错误。 故选 A。
12.采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下列物质最适宜选用的是
A.铁丝
B.木炭
C.蜡烛
D.红磷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采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所选物质必须只与氧气反应,且不生
成气体物质。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木炭燃烧有气体生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答案】A 【解析】 【分析】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铁丝在氧 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详解】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 A 不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 B 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 C 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 D 正 确。故选 A。 【点睛】 实验现象是在做实验过程中眼睛观察到,和感受到的,和实验结论是有区别的,实验结论 是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出来的。
5.2019 年 3 月 28 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 2019 年 3 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 新闻发言人表示,截至 27 日 10 时,事故点下风向 1 公里出现苯超标现象,2 公里和 3.5 公里处各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标准限值。下列有关苯(C6H6)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D.每个苯分子里含有 3 个氢分子和 3 个氧分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10.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氧气时,如图表示,某变量 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y 表示的是( )
A.生成氧气的质量 B.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答案】B 【解析】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A、当 y 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时,生成的氧气质量逐渐增加,然后不变,图像与事实不符, 错误; B、当 y 表示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时,反应后生成氧气逸出,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始反 应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最后不能为 0,图像与事实 相符,正确; C、当 y 表示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时,固体中氯元素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固体质 量逐渐减小,氯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然后不变,图像与事实不符,错误; D、当 y 表示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时,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会改变,反应过 程中固体质量逐渐减小,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然后不变,图像与事实不符,错
误。故选;B。 点睛:图像的意义要抓住 5 点:①横坐标的意义,②纵坐标的意义,③图像的起点④图像 的终点⑤图像的变化趋势。
11.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用硫或木炭代替 C.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 O2,生成固态的 P2O5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 N2、O2、CO2 和稀有气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红磷的量足,能耗尽氧气,当氧气耗尽后,反应停止,水位不会继续上升,故 A 不正 确; B、因硫或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物都为气体,不能用于该实验,故 B 不正确; C、因红磷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态 P2O5,固体生成物的体积对实验结果几乎没有 影响,因此 C 正确; D、该实验中红磷只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所以只能确定空气中有氧气,剩余气体的成分不 能确定,因此 D 不正确。故选 C。
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化学式书写方法是各元素化合价总和为零书
写。
【详解】
A、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只能表示微观概念,表示几个该原子,2 个氢原子可以写成
2H,故 A 正确;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在数字前,正负号在后,带 1 个点电荷时,1 要省略;3 个亚铁离子应该写成 不正确;
7.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2Cr2O7 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 B.K2Cr2O7 属于氧化物 C.C2H5OH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C2H5OH 中 C、H、O 的原子个数比为 2:5:1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钾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 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7=0,则 x=+6 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B.K2Cr2O7 是由钾、铬、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可见其中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D.1 个分子由 2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则 C2H5OH 中 C、H、O 的原子个 数比为 2:6: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选择题
1.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证装置不漏气 B.用放大镜聚焦日光使红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一段时间后火焰熄灭的原因一定是集气瓶内没有氧气 D.该实验可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答案】C 【解析】 A、凡是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的实验,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证装置不漏气, 正确;B、放大镜有汇聚光线,提高温度的作用,故用放大镜聚焦日光使红磷的温度达到着 火点,正确;C、一段时间后火焰熄灭的原因可能是集气瓶内没有氧气,也可能是红磷量不 足,错误;D、若红磷足量,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集气瓶内压强降低,进入集气瓶中 水的体积就是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正确。故选 C。
苯的化学式为 C6H6 ,属于有机物。
【详解】
A、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6) : (1 6) 12 :1,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故 A 不正确;
B、苯的化学式为 C6H6 ,则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故 B 正确; C、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6) : (1 6) 12 :1,故 C 不正确;
14.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 )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少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红磷的量不足时,它所消耗的氧气也就不完全;导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结果偏 小,会影响了实验结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装置不漏气是才能保证该实验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才能使实验更加准确,故 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果将红磷改为碳来进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的话,由于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气体,会占据氧气的原有的体积,导致测定结果偏小,而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故错 误,符合题意; D.根据物理学中的压强知识可知,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从而使 集气瓶内外的压强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D. 每个苯分子里含有 6 个氢原子和 6 个碳原子,故 D 不正确。故选 B。
6.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H2 【答案】A
B.H2O
C.H+
D.2H
【解析】
试题分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分子,即 H2。选 A。
考点:物质的构成。
点评: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其化学性质就由哪 种微粒保持。
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砷原子的质子数为 33 B.氯原子的 M 层电子有 7 个 C.图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 D.砷、硒、溴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 数,砷原子的质子数为 33,该选项说法正确; B、M 是第三电子层,氯原子的 M 层有 7 个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C、图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即锗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D、砷、硒、溴在元素周期表中处在同一行,属于同一周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2 个氢原子——2H
B.3 个亚铁离子——3Fe+2
C.氢氧化铝——AlOH3 【答案】A
D.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解析】
【分析】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在数
字前,正负号在后,带 1 个点电荷时,1 要省略;化合价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
,故 B
C、化学式书写方法是各元素化合价总和为零书写,氢氧化铝应写成
,故 C 不正
确; D、化合价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
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 【点睛】 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9 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2.06 C.氟、硫、氯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氟元素和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就属于第几周期。 【详解】 A、氟原子是 9 号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则核外电子数为 9,故 A 正确; 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2.06,故 B 正确; C、氟、硫、氯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故 C 正确; D、氟元素和氯元素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不同周期,故 D 不正确。故选 D。 【点睛】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8.下面是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D.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 选项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是正确的叙述;B 选项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 热量,是正确的叙述;C 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 量,生成白色固体;D 选项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是正确的叙述,因为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石蕊与变为紫色;故答案操作 C 考点:实验现象及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