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 第四章 感知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 第一,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第二,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但不 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2、知觉的形成
知觉的产生包含了几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觉察(Detection)是指发现事物的存在,还不知道 它是什么。 分辨(Discrimination)是把一个事物或事物的属性 与另一个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区别开来。 确认(Identification)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 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 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
本章重点和难点:
感觉、知觉的概念
感受性的变化规律、知觉特性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Outline
第一节 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二、感觉的种类 三、感觉的意义 四、感觉的规律
第二节 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二、知觉中的两种加工 三、知觉的种类 四、知觉的特性 五、错觉
第三节 观察 第四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感觉考验认识到外界环境中的物体,通过感 觉还能认识自己机体的各种状态。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信息太少对人有不利的影响,信息太多也会对人 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感觉剥夺实验,说明没有由感觉提供的外 界信息,人就不能正常的生活。
感觉剥夺实验
方法:将招募的被试带入隔音的房间,眼睛 戴上眼罩,手戴上手套,耳朵塞上耳塞,躺 在床上。
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和先导, 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而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感觉越丰富、精细,知觉就越正确、完整。
1)都属于认知过程的感性认识阶段,映象都是客体事 物的具体形象,其源泉是客观现实。 2)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 感知觉才会产生,事物消失了感知觉也就消失了。 3)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 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4)感觉和知觉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在现实生活中人很 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通常两者是融为一体的,合称为 感知觉。
第一节 感 觉
一、什么是感觉
1、概念: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 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2、特征:
第一,直接性。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面对的 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第二,个别属性。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 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第一节 感觉
二、感觉的种类p98
一般把感觉分为两类: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 (一)外部感觉:感受器位于人体表面或接近表面 的地方,主要接受来自体外的适宜刺激。
视觉:可见光波作用于视觉分析器而引起的感觉 听觉:声波作用于耳朵而引起的感觉 嗅觉:挥发性气体刺激鼻腔深部的嗅细胞而产生的感觉 味觉:食物中的可溶性物质作用于舌头上的味蕾而引起 皮肤觉:对物质接触皮肤的情况及温度的感觉,主要包 括触压觉、温度觉、痛觉
(2)有计划的练习可以提高感受性。感受性因练习而提高的事实说明, 只要感觉器官健全,我们的各种感觉都有很大发展的可能性。为了 发展学生的各种感受性,教师应对学生的各种感觉进行有目的的训 练。如音乐、绘画、雕刻、诗歌、戏剧等艺术活动都能训练学生的 感觉,使他们的感觉能力得到发展。
(3)感官的机能补偿作用。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某种感觉丧失以后, 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5)从严格意义上讲,感觉是天生的反应,是个体共有的普遍现象, 而知觉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
二、知觉中的两种加工
依赖于 刺激物 的特性 例: 物体的 颜色知 觉依赖 于光的 波长
自 下 而 上 的 加 工
自 上 而 下 的 加 工
依赖于 知觉的 主体 例: 人的知 识和经 验会影 响知觉 的过程 和结果
人的一些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都是比较 低的,有利于人类生存。绝对感觉阈限 低说明感觉灵敏。P104 表4-2
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是指刚 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性的高低通过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三)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是指将一 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所需要的最小 差别量 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则是 指对这种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两者之间呈反比关系,差别感觉阈限越低, 差别感受性越高。
区别:
1)内容不同: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 反映,知觉并非感觉的简单相加。二者是“侦察员与司令部”的关 系。 2)产生过程和影响因素不同:感觉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 同的刺激一般引起相似的感觉;知觉依赖于刺激的物理特性和知觉 者本身的特点,如:知识经验,心理状态,个性特征。 3)反映的层次不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是以生理 作用为基础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低层 次);知觉是纯心理活动,加入了个体主观因素,可以认识事物的 整体和意义(高层次)。 4)反映的机制不同:感觉是单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个感 觉器官的联合活动的结果。
3)联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 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色觉→温度觉 色觉→远近感 色觉→轻重感
3、感受性在实践中的发展
人的感受性,无论是绝对感受性,还是差别感受性,都具有巨大发展的 可能性。人的感受性的发展依赖于以下条件: (1)社会生活条件和实践活动是感受性发展的基本条件。专门从事某 种特殊职业者,由于长期使用某种感觉器官,相应的感受性就发展 了起来。
(二)内部感觉:感受器位于机体的内部,主要接 受机体内部的适宜刺激,反映个体自身的位置、运 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况。
运动觉:指关节、肌肉的感觉,传递四肢位置、运动状 态及肌肉收缩程度的情况 平衡觉:对于身体姿势的感觉,平衡还是倾斜 机体觉:对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的一种感觉
三、感觉的意义 1、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四、感觉的测量
产生感觉的两个条件:
感觉器官正常 刺激达到一定的程度
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 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为感觉阈 限和感受性
四、感觉的测量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就是人的感觉器官对一定强度的刺激的 感觉能力。
客观刺激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才会引起人们对它的感 觉 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的值来度量
感 受 性 通 过 练 习 可 以 得 到 提 高
第二节 知 觉
一、什么是知觉 1、概念: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 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即个体借助于过去经验对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进行 组织和解释,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知 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 过程。
感觉阈限:是指人能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 发生变化所需的强度的临界值。
(二)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绝对 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
注意:绝对感觉阈限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值,受情 境、年龄、疲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不同个体的绝对阈限有相当大的差异,即使是同 一个体也会因机体状况和动机水平而发生变化。 绝对感觉阈限是一个范围。
第四章 感知觉
视觉大师艾舍尔
视觉大师艾舍尔
视觉大师艾舍尔
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么? 眼见为实的说法正确吗? 人如何感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人如何知道了物体的大小远近? ……
本章教学目标
学完本章后,应做到:
掌握感觉、知觉、观察的概念、种类
掌握感受性的变化规律,知觉的特性; 了解错觉现象 能够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摸觉等
2、根据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将知觉划分为: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
是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具体指对 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在头 脑中的反映。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 知觉、方位知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试开始变得烦躁不安, 并要求中止实验。很多被试报告产生幻觉。 相反,如果人接受的信息太多,人的心理也 会产生不适应,会产生麻木不仁。所以有机 体与环境的信息要保持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 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四、感觉的测量p103
现实中的一些现象: 说话时声音太小听不清楚,声音太大又觉得震耳欲 聋很难受,声音多大才能听到而不令人难受? 汽车的声音太小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太大又有噪音 污染,那汽车声音多大被认为是噪音? 饼干调味师在原有咸度的基础上,想再提高饼干的 咸度,那需要加多少盐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我们可以根据韦伯分数的大 小来判断感觉的敏锐程度。 韦伯分数越小,说明人的某 种感觉的敏锐程度越高。 例如,计算需要增加至少多 少食盐才能感觉比原来咸一 些。
感觉类别 重压(在400ɡ时) 视觉明度(在100 光量子时) 举重(在300ɡ时) 韦伯分数 0.013=1/77 0.016=1/63 0.019=1/53
二、知觉的信息加工过程
我们在头脑中建构或解释现实世界的方式有两种: 自下而上的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
知觉的产生是基于大量的感觉信息。心理加工是
由刺激直接引起的。也叫刺激驱动或数据驱动的 加工(stimulus-driven processing or datadriven processing)。
自上而下的加工(top-down processing)
大脑中的印象或观念能对刺激的解释有引导作用。
自上而下的加工也叫概念驱动的加工(conceptdriven processing)。
我们知觉过程中既运用自下而上的加工,也运用
自上而下的加工。
三、知觉的种类
1、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不 同,将知觉划分为:
根据韦伯定律,只要知道原刺激量的大小和 差别感觉阈限,就可以计算出韦伯分数;知 道韦伯分数和原刺激量又可以计算差别感觉 阈限。
例:知道举重的韦伯分数,和原刺激量的重量, 计算需要增加多少才可以感觉到两个重量的差别。
不同感觉的最小韦伯分数
通过研究,人们发现不同感 觉的韦伯分数是不一样的。 注意:韦伯定律只有在刺激 是中等强度的时候才适用, 在刺激强度非常弱或者非常 强的时候都是不适用的。 韦伯分数的应用
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原刺激物相同; 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原刺激物相反。
后像可以使断续的刺激引起连续的感觉,但 是断续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视觉--听觉 视觉--平衡觉
2)不同感觉的补偿与协作
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某一种感觉失缺以后可以 由其他感觉的发展来加以弥补。 感觉的协作:人们接受外界刺激反映客观事物的 时候,一般是多种感受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
差别感觉阈限的计算
韦伯定律 :1834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 Weber)
发现,为了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 之比是一个常数。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决定于 一个刺激增加的绝对数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 与原刺激量的比值。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K=△I / I (I为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K 为常数,称韦伯常数。)
明适应和暗适应 感觉的适应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各种感觉的适应情况不同
2)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 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分为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同时对比:
3)后像
当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 消失,而是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叫 后像。 后像在视觉中表现特别明显。视觉后像有两种:
什么是知觉?
客观 事物 直接 作用 于感 官
对事 物的 整体 反应
觉察
分辨
确认
Leabharlann Baidu
知觉的形成: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提供
了某种颜色、边界、形状等个别属性,经头脑 的加工认出了“这是一个柠檬”
知觉的形成
3、知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产生是某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 的产生则是多种分析器综合活动的结果。
4、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响度(1千赫兹时) 0.088=1/11
咸味(在每千克3ɡ 时)
0.200=1/5
总结:绝对感觉阈限衡量能否感觉到某种刺 激;差别感觉阈限衡量区分不同刺激的能力 。
五、感觉的基本规律(现象)p107
1、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是指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 于某一感受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