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课件 张景林共93页文档
合集下载
【安全系统工程课件】第一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安全系统工程课件】第一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a684586960590c69ec37684.png)
2019/6/6
12
3、我国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式不容乐观
以2006年计,全国发生各类事故126余万起,死亡人数近16万,每天 平均死亡400余人;平均每天发生8.6起一次死亡3~9人重大事故,每周发 生3.5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每月发生1.5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 别重大事故。
工矿企业中,以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最为严峻,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分 别占全国工矿企业总数的31.12%和46.87%,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分 别占全国工矿企业的86.15%和86.31%。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也不容乐观,2006年,全国发生化学事故592 起,死亡1551人,同比均有增加。
道路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共发生交通事故773137起, 死亡109381人,同比分别上升2.4%和3.3%。
2019/6/6
13
更应注意的是,2006年事故死亡人数超过5000人以上的10个省基本都是 经济大省,其中8个省的事故死亡人数增加幅度超过GDP的增长幅度。
2019/6/6
14
联合国秘书长指出,因工伤和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全球GDP的4%。 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每年因各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500 亿元(约占GDP的2%)以上。
由此可见,我国的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常抓不懈!
2019/6/6
15
1.1 系统论简介
1.1.1系统的定义
要加大我们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应严格按照ISO9001( 质量标准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标准管理体系)、OHSMS18001(职 业安全卫生管理标准体系)进行生产。否则,安全生产有可能成为影响我 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潜在因素!而要做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工作, 则必须要以现代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人、机、环境和管 理)
安全系统工程概述第一、二、三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述第一、二、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a444ff29dd36a32d72758106.png)
现代安全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内容
• • • • 安全哲学——安全观 安全基础科学——安全学 安全技术科学——安全工程学 安全工程技术——安全工程
四、安全科学技术的功能
• 其一个独特的功能是获取和总结有关知识,并将 有关发现和获得的知识引入到安全工程中来,尽 可能回答公众提出的安全技术问题; • 安全科学是一门跨学科,与多个学科相互渗透的 科学,数学的发展和计算手段的不断进步为安全 科学提供了有效手段,如概率论,控制论,非线 形系统分析等都为安全科学探寻规律提供了有力 的工具。
现代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典型事例
•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解决弹道导弹与核武器运载火箭研 制中出现的多次重大事故,美国将系统安全分析和安全系 统工程引入军事研究;并于1969年7月发布美军标准MILSTD-882; • 1965年,美国Bone公司与华盛顿大学共同主持召开了系 统安全性学术研讨会,此间以Bone公司为中心的航空产 业开发了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及设计方法,并用于导弹和 超音速飞机的安全性评价,证明是有效的; • 1974年美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关于原子能发电站危险性 (或风险评价)的Rasmusson(拉姆逊)报告,这可以说是当 时集FTA和ETA之大成的工作。
2、系统有关Βιβλιοθήκη 义• Webster大辞典:有组织的或被组织化的整体,是 形成集合整体的各种概念、原理的综合,是以有规 律的相互作用或相互依存形式结合起来的对象的集 合。 • Bertalanffy: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 • R. L. Ackoff: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 任何种类的要素所构成的集合。 • 日本JIS标准:许多组成要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 一目的行动的集合体。 • 苏联大百科全书:一些相互关联与联系之下的要素 组成的集合,形成一定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安全系统工程第一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安全系统工程第一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5b9f43c4aeaad1f346933f73.png)
安全系统工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全工程研究所
参考教材: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 业出版社 安全系统工程 业出版社 安全系统工程 徐志胜 机械工业出版社 张景林,崔国璋 煤炭工 丁肇瑞,崔国璋
罗云
冶金工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是以信息论、控制论等为理论基础, 以安全工程、系统工程、可靠性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为手段,以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职业健康为载体, 对研究对象中的风险进行辨识、评价、控制和消除, 以期实现系统及其全过程安全的新兴学科。
主要内容: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系统安全定性分析 系统安全定量分析 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安全预测与决策 典型事故影响模型与计算
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主要内容: 一、安全系统工程的概念 二、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和 研究内容
学习目标
掌握系统、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的定义 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课程性质:安全工程专业基础课
安全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安全系统工程,起源于50年代到60年代美国研制民 兵式洲际导弹的过程中。首先在美国空军内应用之 后,又推广到美国陆军和海军。 1969年美国国防部颁发《系统安全大纲要求》,即 MIL-STD -882标准,1977年修订为《系统安全程序 技术要求》MIL-STD -882 A,1984年又修订为 MIL-STD-882B,1993年又颁布了新版本MIL-STD882C。该标准对完成系统在安全方面的目标、计划 和手段,包括设计、措施和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 和程序。 此后,安全系统工程进入航天、航空及核工业等领 域。
道格拉斯系统安全三命题: 不可能彻底消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性; 可以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减少现有危险源 的危险性; 宁可降低系统整体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 地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源及其危险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全工程研究所
参考教材: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 业出版社 安全系统工程 业出版社 安全系统工程 徐志胜 机械工业出版社 张景林,崔国璋 煤炭工 丁肇瑞,崔国璋
罗云
冶金工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是以信息论、控制论等为理论基础, 以安全工程、系统工程、可靠性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为手段,以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职业健康为载体, 对研究对象中的风险进行辨识、评价、控制和消除, 以期实现系统及其全过程安全的新兴学科。
主要内容: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系统安全定性分析 系统安全定量分析 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安全预测与决策 典型事故影响模型与计算
第一章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主要内容: 一、安全系统工程的概念 二、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和 研究内容
学习目标
掌握系统、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的定义 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课程性质:安全工程专业基础课
安全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安全系统工程,起源于50年代到60年代美国研制民 兵式洲际导弹的过程中。首先在美国空军内应用之 后,又推广到美国陆军和海军。 1969年美国国防部颁发《系统安全大纲要求》,即 MIL-STD -882标准,1977年修订为《系统安全程序 技术要求》MIL-STD -882 A,1984年又修订为 MIL-STD-882B,1993年又颁布了新版本MIL-STD882C。该标准对完成系统在安全方面的目标、计划 和手段,包括设计、措施和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 和程序。 此后,安全系统工程进入航天、航空及核工业等领 域。
道格拉斯系统安全三命题: 不可能彻底消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性; 可以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减少现有危险源 的危险性; 宁可降低系统整体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 地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源及其危险性。
安全系统工程_第一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论
![安全系统工程_第一章安全系统工程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da157d581711cc7931b71621.png)
安全与危险
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是相当的。 安全即为没有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这种没有超过 允许限度的危险被称作可接受危险。 可接受危险是来自某种危险源的实际危险,但是它 不能危险有知识而谨慎的人。 被社会公众所接受的危险称为“社会允许危险”。
系统工程的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
全局的 观点
总体最优 化的观点
实践性 的观点
综合性 的观点
定性和定 量分析相 结合的观点
安全与危险
安全,是指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是一种 使 伤害或者损害的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的状态。 危险也是一种状态,指存在引起人身伤亡、设备破 坏或者降低完成预定功能能力的状态。
系统具有的特性
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处在一定的物质 环境中,系统要实现预定的目标或功能,必须 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系统具有通过自我调节适应环境变化的性质。 动态性: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子系统,都是随 时间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
系统学原理
系统学是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为系统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作为系统学原理,可以归纳一下八条: 1、整体性原理; 2、相关性原理; 3、有序性原理; 4、动态性原理; 5、分解综合原理; 6、创造思维原理; 7、验证性原理; 8、反馈原理
安全系统工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全工程研究所
参考教材: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 业出版社 安全系统工程 业出版社 安全系统工程 徐志胜 机械工业出版社 张景林,崔国璋 煤炭工 丁肇瑞,崔国璋
罗云
冶金工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是以信息论、控制论等为理论基础, 以安全工程、系统工程、可靠性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为手段,以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职业健康为载体, 对研究对象中的风险进行辨识、评价、控制和消除, 以期实现系统及其全过程安全的新兴学科。
安全系统工程课件 张景林
![安全系统工程课件 张景林](https://img.taocdn.com/s3/m/cfa558c50c22590102029da9.png)
23
(5) 环境适应性 系统是由许多特定部分组成的有机集合体,而这个集 合体以外的部分就是系统的环境。
系统对环境的作用:系统从环境中获取必要的物质、
能量和信息,经过系统的加工、处理和转化 ,产生新的物
质、能量和信息,然后再提供给环境。
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环境也会对系统产生干扰或限 制,即约束条件。环境特性的变化往往能够引起系统特性 的变化,系统要实现预定的目标或功能,必须能够适应外部 环境的变化。研究系统时,必须重视环境对系统的影响。
26
系统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 它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科学技术为研究手段,以系
统最佳化为研究目标的科学技术。它是发展很快、应用很
广的一门管理科学,它的广泛应用为管理学的发展 ,为各
行各业、各个领域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
6、系统工程所属各子学科的命名
27
二、可靠性、可靠度、可靠性工程
可靠性工程就是研究系统可靠性的工程技术。
可靠性工程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系统可靠度,使系 统在其寿命周期内正常运行,圆满完成其规定功能的问 题。
29
三、安全系统与安全系统工程
1、对安全的理解和认识
安全是人们经过抽象思维确定的一个概念或理念。
目前所见到的文献的严密性; 二是安全一词太大众化了, 以致不管人们如何下定 义,都很难包容一般意义上的安全理念的内涵。
法和研究内容; 3、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4、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特点。
17
基本要求:
1、理解基本概念、了解安全系统工程与系统工
程、可靠性工程的关系,安全系统工程的目标、研
究内容、研究方法;
2、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5) 环境适应性 系统是由许多特定部分组成的有机集合体,而这个集 合体以外的部分就是系统的环境。
系统对环境的作用:系统从环境中获取必要的物质、
能量和信息,经过系统的加工、处理和转化 ,产生新的物
质、能量和信息,然后再提供给环境。
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环境也会对系统产生干扰或限 制,即约束条件。环境特性的变化往往能够引起系统特性 的变化,系统要实现预定的目标或功能,必须能够适应外部 环境的变化。研究系统时,必须重视环境对系统的影响。
26
系统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 它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科学技术为研究手段,以系
统最佳化为研究目标的科学技术。它是发展很快、应用很
广的一门管理科学,它的广泛应用为管理学的发展 ,为各
行各业、各个领域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
6、系统工程所属各子学科的命名
27
二、可靠性、可靠度、可靠性工程
可靠性工程就是研究系统可靠性的工程技术。
可靠性工程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系统可靠度,使系 统在其寿命周期内正常运行,圆满完成其规定功能的问 题。
29
三、安全系统与安全系统工程
1、对安全的理解和认识
安全是人们经过抽象思维确定的一个概念或理念。
目前所见到的文献的严密性; 二是安全一词太大众化了, 以致不管人们如何下定 义,都很难包容一般意义上的安全理念的内涵。
法和研究内容; 3、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4、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特点。
17
基本要求:
1、理解基本概念、了解安全系统工程与系统工
程、可靠性工程的关系,安全系统工程的目标、研
究内容、研究方法;
2、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安全系统工程》课件--02事故统计
![《安全系统工程》课件--02事故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074067767f5acfa1c7cd3e.png)
第二章 事故统计
二、事故统计分析的数学原理 事故统计分析的基础就是概率论用数理统计这一数学基础。 1、事故发生的随机性质
2、事故的统计分布
(1)均匀分布 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当其事故概率的密度函数具有下述形式时, 则称为均匀分布:
f ( x) A ,当 x1 x x2 时 f ( x) 0 ,当 x x1 或 x x2 时
抓好未遂事故的统计管理,对未遂事故认真分析,才能发 现更多的事故隐患,才能真实地反映出作业环境的危险程 度。如果说某一作业危险性、事故频率高,其中就包括发 生过多起未遂事故,如果忽视未遂事故统计,所得到的结 论也是片面的。因此,抓未遂事故统计是对一切潜在危险 做正确判断和评价的依据。
第二章 事故统计
4、伤亡事故的统计图表 常用的有柱状图、折线图、平面图、玫瑰图等。 (1)柱状图
伤亡事故类别主次图(柱状图)
(2)折线图 常用的折线图有事故趋势图和事故管理图。
事故发生趋势图
伤亡事故管理图
(3)其他分析图
事故分析平面图
事故分析玫瑰图
5、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f (0) e
0
0!
0.0126
(2)每月内发生伤亡事故次数不超过3次的概率为:
F (3) f ( x) e
x 0 x 0 3 3
x
x!
0.3638
第二章 事故统计
5)正态分布 生产过程中的事故统计,很多结果服从于正态分布形式。当观测次 数非常大时,二项式分布也趋于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是在平均值(数学期望)附近对称的分布,其概率密度函 数为:
第二章 事故统计
安全系统工程精品文档
![安全系统工程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0062978e518964bce847c1c.png)
2、主要影响因素:
(1)人的原因(包括操作工人、管理干部、事故现场 的在场人员和有关人员等)
人为失误的表现形式: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 忽视警告;危险作业或高速操作;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 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 业;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采取不安全的作 业姿势或方位;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等。
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缺乏安全知识和经验、注意 力不集中、生理缺陷等。
(2)物的原因:包括原料、燃料、动力、设备、成品、 半成品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基础,包括:设备和装置 的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存在危险 物和有害物;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它缺陷;安全防护 装置失灵;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有缺陷;物质的堆放、整 理有缺欠;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等。
重伤 75
6
42
97
187
15
50
136 103
211
2、根据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轻伤事故:仅发生轻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仅发生重伤但是没有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1-2人的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3-9人的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10人及10人以上的事故。 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发生30人及以上的死亡事故
1332
1070
56
253
6
85
三、事故的主要特征:
2002年6月20日上午9时 45分,鸡西矿业集团城子 河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 故,死亡124人。
事故的特征主要包括: 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 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 预测性。
1、事故的因果性:事 故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 续发生的结果(内部原因 和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 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 要原因)。
(1)人的原因(包括操作工人、管理干部、事故现场 的在场人员和有关人员等)
人为失误的表现形式: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 忽视警告;危险作业或高速操作;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 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 业;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采取不安全的作 业姿势或方位;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等。
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缺乏安全知识和经验、注意 力不集中、生理缺陷等。
(2)物的原因:包括原料、燃料、动力、设备、成品、 半成品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基础,包括:设备和装置 的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存在危险 物和有害物;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它缺陷;安全防护 装置失灵;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有缺陷;物质的堆放、整 理有缺欠;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等。
重伤 75
6
42
97
187
15
50
136 103
211
2、根据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轻伤事故:仅发生轻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仅发生重伤但是没有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1-2人的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3-9人的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10人及10人以上的事故。 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发生30人及以上的死亡事故
1332
1070
56
253
6
85
三、事故的主要特征:
2002年6月20日上午9时 45分,鸡西矿业集团城子 河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 故,死亡124人。
事故的特征主要包括: 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 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 预测性。
1、事故的因果性:事 故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 续发生的结果(内部原因 和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 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 要原因)。
《安全系统工程》第3章
![《安全系统工程》第3章](https://img.taocdn.com/s3/m/bfde65b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f.png)
《安全系统工程》第3章
PPT文档演模板
2023/5/13
《安全系统工程》第3章
第三章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的定义:在触发因素的作用,可使其导致事故的具有能量的物质与行为称 为危险源,具有能量的物质称为固有危险源,具有能量的行为称为人为危险源。
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 只有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具有能量的物质与行为,分析这些能量转化为事故的 转化过程及转化条件、触发因素,才能控制这种具有能量的物质与行为不至于逸散 和失控,才能使危险源不至于转化为事故。 因此,危险辨识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是系统安全分析、评价与控制的基 础,它对于有效地控制作业场所和企业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确保职工在生 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证企业生产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过去事故 类别
•潜在事故 类别
•触发 因素
•触发 因素
•现实危 险源
•潜在危 险源
•某类事 故的危 险源
•图3-2 危险源辨识途径
四、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第二节 危险源辨识途径
选用哪种辨识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寿命的不同阶段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 验和习惯来定。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所谓固有危险源指物和环境因素,而物的概念是广义 的。所谓人为危险源,指危险行为及管理失误或差错。 这些危险源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未知的。对于未知 的危险源,我们称其为潜在危险源。潜在危险源需要调 查研究、分析判断,才能确定。
二、危险源的类型
二、危险源的类型
•第二节 危险源辨识途径
1、固有危险源
固有危险源分为:化学危险源、物理危险源、机械危险源、电气危险源和土建设施危 险源,其危险物质与可能的事故见表3-1所示。P25
PPT文档演模板
2023/5/13
《安全系统工程》第3章
第三章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的定义:在触发因素的作用,可使其导致事故的具有能量的物质与行为称 为危险源,具有能量的物质称为固有危险源,具有能量的行为称为人为危险源。
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 只有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具有能量的物质与行为,分析这些能量转化为事故的 转化过程及转化条件、触发因素,才能控制这种具有能量的物质与行为不至于逸散 和失控,才能使危险源不至于转化为事故。 因此,危险辨识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是系统安全分析、评价与控制的基 础,它对于有效地控制作业场所和企业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确保职工在生 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证企业生产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过去事故 类别
•潜在事故 类别
•触发 因素
•触发 因素
•现实危 险源
•潜在危 险源
•某类事 故的危 险源
•图3-2 危险源辨识途径
四、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
•第二节 危险源辨识途径
选用哪种辨识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寿命的不同阶段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 验和习惯来定。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所谓固有危险源指物和环境因素,而物的概念是广义 的。所谓人为危险源,指危险行为及管理失误或差错。 这些危险源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未知的。对于未知 的危险源,我们称其为潜在危险源。潜在危险源需要调 查研究、分析判断,才能确定。
二、危险源的类型
二、危险源的类型
•第二节 危险源辨识途径
1、固有危险源
固有危险源分为:化学危险源、物理危险源、机械危险源、电气危险源和土建设施危 险源,其危险物质与可能的事故见表3-1所示。P25
安全系统工程课件_张景林共92页
![安全系统工程课件_张景林共92页](https://img.taocdn.com/s3/m/7e7e24a94028915f804dc2b5.png)
这是因为安全系统目标的多元化,以及安全目标的 极强相对性、时间依赖性与其理想化理念很难协调,所 以安全系统的目标解是具有一定灰度的满意解或可接受 解。
38
(2) 开放性。安全系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因为安 全系统是建立在安全功能构件的物质基础之上。但同时 安全系统总是寄生在客体(另一个系统)中。
在处理方法上,如果把客体看成一个黑匣子,安全系 统是通过客体的能量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入一流出的 非线性变化趋势,确认安全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安 全系统具有开放性特点。
b.人-机-环境的复杂系统,其典型的因素及其关系 可如图1-1所示。
37
图1-1 安全系统典型的组成因素及其关系图
人--机--环境的提法是考虑了安全问题的空间跨 度和时间跨度两个方面。如此说来,即便是一台设备, 如果把它的制造安全与使用安全考虑进来,也仍然是人-机--环境的复杂系统。
c.安全系统的目标不是寻求最优解。
11
三、方法技巧
3 资料收集
加强课后的相关资料收集,特别是查找存 在疑问的知识点或感兴趣的资料,可以弥补课 堂内所没有的内容,深化了知识点的学习。
12
三、方法技巧
4 理论联系实际
将安全系统工程中的理论与实际的工程项目 联系起来,与实际的安全技术问题联系起来,有 目的的分析研究问题。
13
1 重点
24
4、系统的功能结构 为了实现系统自身的正常运行和功能,系统需要以一 定的方式构成,应具有保持和传递能量、物质和信息的特 征。系统种类繁多,根据控制论观点,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即输入、处理和输出。
输入
处理
输出
反馈
系统功能结构示意图
25
5、系统工程概念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 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 科学方法。 ①系统工程属工程技术范畴,主要是组织管理各类工 程的方法论,即组织管理工程; ②系统工程是解决系统整体及其全过程优化问题的工 程技术; ③系统工程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适用性。
38
(2) 开放性。安全系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因为安 全系统是建立在安全功能构件的物质基础之上。但同时 安全系统总是寄生在客体(另一个系统)中。
在处理方法上,如果把客体看成一个黑匣子,安全系 统是通过客体的能量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入一流出的 非线性变化趋势,确认安全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安 全系统具有开放性特点。
b.人-机-环境的复杂系统,其典型的因素及其关系 可如图1-1所示。
37
图1-1 安全系统典型的组成因素及其关系图
人--机--环境的提法是考虑了安全问题的空间跨 度和时间跨度两个方面。如此说来,即便是一台设备, 如果把它的制造安全与使用安全考虑进来,也仍然是人-机--环境的复杂系统。
c.安全系统的目标不是寻求最优解。
11
三、方法技巧
3 资料收集
加强课后的相关资料收集,特别是查找存 在疑问的知识点或感兴趣的资料,可以弥补课 堂内所没有的内容,深化了知识点的学习。
12
三、方法技巧
4 理论联系实际
将安全系统工程中的理论与实际的工程项目 联系起来,与实际的安全技术问题联系起来,有 目的的分析研究问题。
13
1 重点
24
4、系统的功能结构 为了实现系统自身的正常运行和功能,系统需要以一 定的方式构成,应具有保持和传递能量、物质和信息的特 征。系统种类繁多,根据控制论观点,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即输入、处理和输出。
输入
处理
输出
反馈
系统功能结构示意图
25
5、系统工程概念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 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 科学方法。 ①系统工程属工程技术范畴,主要是组织管理各类工 程的方法论,即组织管理工程; ②系统工程是解决系统整体及其全过程优化问题的工 程技术; ③系统工程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