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公共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公共部门经济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对于理解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公共资源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为您精心准备的一份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涵盖了该学科的多个重要知识点。

一、选择题1、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私人部门经济活动B 公共部门经济活动C 所有经济活动D 宏观经济活动2、以下哪项不属于公共物品的特征()A 非排他性B 非竞争性C 可分割性D 外部性3、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A 政府失灵B 市场失灵C 公共利益最大化D 政治过程中的经济人行为4、税收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 强制性B 无偿性C 固定性D 灵活性5、以下哪种财政政策工具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A 政府购买B 转移支付C 税收D 公债6、在公共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属于()A 购买性支出B 转移性支出C 投资性支出D 消费性支出7、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不包括()A 行政手段B 法律手段C 经济手段D 暴力手段8、公共资源的特点是()A 排他性和非竞争性B 非排他性和竞争性C 排他性和竞争性D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9、外部效应可以分为()A 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B 生产外部效应和消费外部效应C 货币外部效应和技术外部效应D 以上都是10、公共预算的原则包括()A 完整性原则B 公开性原则C 可靠性原则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1、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2、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3、转移性支出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是直接的。

()4、公共选择就是指投票选举。

()5、外部效应的存在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6、政府管制总是能够提高经济效率。

()7、公共预算的编制要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

()8、公共债务的增加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

()9、纯公共物品不存在“搭便车”问题。

()10、公共支出规模越大,经济增长越快。

()三、简答题1、简述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

公共经济学复习要点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复习要点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复习要点及答案复习要点第一章导论1、公共经济学对公共部门的理解2、政府经济行为的内涵3、公共财政的特征第二章政府职能1、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2、了解资源配置的方式3、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4、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范围5、政府的四大经济职能第三章公共产品1、公共产品的定义2、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无效率的解释3、林达尔模型4、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条件5、外部性的定义6、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7、矫正外部性的措施:内部化(征税、补贴)、管制、可交易排放许可证、8、科斯定理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1、一致同意原则2、投票悖论3、单峰和中位选民定理4、官员的目标5、利益集团6、寻租的概念以及寻租引起的社会成本7、官僚行为的特点第五章预算1、预算功能和原则2、功能预算论3、预算的原则4、绩效预算的原理5、部门预算的概念以及部门预算的优点第六章公共支出1、公共支出的分类2、公共支出的原则3、公共支出的瓦格纳原则4、公共支出的经济发展理论5、成本-收益分析法的步骤第七章公共收入1、税收的特征和要素2、现代税收原则3、税收前转和后转的含义4、中性税收的概念5、税收转嫁与需求弹性的关系6、所得税被推崇的原因7、税收的财政原则和效率原则第八章国民经济1、财政政策乘数2、财政政策工具3、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比较第十章地方政府1、地方政府的职能2、公共产品的层次性3、俱乐部理论4、蒂伯特模型的理论内容5、补助地方政府的必要性答案第一章导论1、公共经济学对公共部门的理解主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同时介入一些准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准则2、政府经济行为的内涵非市场性的生产活动和财富分配3、公共财政的特征公共性非竞争性法制性第二章政府职能1、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2、了解资源配置的方式传统社会的习惯计划方式市场方式企业方式混合方式3、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竞争失效公共产品问题外部性问题市场的不完全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问题消息的不完全失业、通货膨胀以及经济的失衡收入分配公平问题4、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范围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公共选择5、政府的四大经济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经济发展第三章公共产品1、公共产品的定义指的是那种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对其消费加以排他的物品;或者说,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经济学》考试(复习)重点

《公共经济学》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2)政府的定义国民经济中唯一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实体。

政府职责:①对特定居域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②参与非市场性的社会生产活动③社会财富再分配政府含义的四个层次:①狭义政府(核心政府):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物;②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③公共部门:广义政府+非金融的公共企业④广义公共部门:公共部门+政策性官方金融机构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公共经济(1949-1979)●公共部门统治一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基本模式是公共经济部门以中央计划为主导,国家财政为载体,处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总管地位,掌握了全社会大部分资源的配置、利用与分配。

●公共经济垄断一切具体表现为:● 1.公共部门垄断几乎所有的社会资源● 2.公共部门对社会财富拥有绝对支配权● 3.公共部门是国家管理经济的主要渠道1979—1993双轨制改革●1979年到1993年可以看作是双轨并行期,即以计划和财政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始变化,市场开始形成。

但公共部门仍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主要特征是: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和地方财政放权让利。

●1983年国务院发文决定在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实行国有企业利改税的办法1985年1月1日起,国务院又决定凡是由国家预算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全部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拨改贷”又使国有企业同政府进一步“断奶”。

●在公共经济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国企开始从公共经济中逐步脱离出来。

其后又实行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责任承包制。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从1980年开始分灶吃饭,实行地方财政包干。

●在农村,人民公社已经解体。

形成了以家庭生产责任承包为特征的农村市场经济格局。

农民和农村经济基本上脱离了重要计划和国家财政的直接控制,自己按照市场要求组织生产经营。

●一个原来浑然一体的公共经济逐步向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国有企业三元并立的格局迈进。

1994年以后的政府职能转变●主要特征:由过去的局部性生产关系调整进入整体性市场经济建设。

05722 公共经济学 复习重点!

05722 公共经济学 复习重点!

05722 公共经济学复习重点!05722 自考资料公共经济学复习重点1. 市场失灵及其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

表现:垄断形成低效率;市场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分配不公;缺乏充分就业;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政府活动范围①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②矫正外部效应③维护有效竞争④调节收入分配⑤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2. 外部效应及其内在化问题(二种效应及其解决)。

外部效应,也称外部性或外溢性,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

简单说,外部效应就是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报酬的现象。

外部效应内在化实际上是外部效应的边际价值被定价了,就负外部效应而言,其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成本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从而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会边际成本;就正外部效应而言,其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效益被加计到私人边际效益上,从而物品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会边际效益。

政府矫正的措施:矫正性的税收和矫正性的财政补贴,前者用于负外部效应内在化;后者用于正外部效应内在化。

税收作用:将环境污染降至可接受水平;将外部边际成本加入私人边际成本中;实现最优配置;实现部分收入转移,对受害企业或消费者进行补偿。

补贴作用:将外部边际效益转入私人边际效益中,实现最优配置;增加消费者效益,鼓励消费。

3. 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问题。

社会边际效益(MSB)一种物品的社会边际效益,是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社会边际成本(MSC)一种物品的社会边际成本,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价值。

4.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属性问题。

效用的不可分性:社会成员共同分享,共同受益,共同消费。

如国防,外交。

受益的非排他性:不能将拒绝支付费用的人排除受益范围之外。

(技术上无法排除或排他成本很高)消费的非竞争性:任何消费者对其消费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如果所有人都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进行交易,则所有互利的交易都将得以完成,并且其产生的均衡资源配置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

假设1.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完全竞争的2.每一种商品都有市场那么,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我们认为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就出出现。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为什么一定会实现?1.帕累托效率:在该点上,要使一个人的情况变好,唯一的情况是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

2.帕累托改进:在不使其他人情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人的情况变好的资源重新分配。

3.边际替代率:一个人愿意放弃一种商品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的比率。

4.假设有两个消费者A、B,有两种商品X、Y,数量分别为,A消费Xa、Ya ,B消费Xb 、Yb . MRSa=3,MRSb=5消费者A愿意用1单位的X交换不少于3单位的Y,消费者B愿意用不多于5单位的Y交换1单位的X。

B能用少于5单位的Y交换1单位的X增进自己的福利。

如果A用1单位的X交换4单位的Y,B用4单位的Y交换1单位的X,则两个人的福利都得到了提高。

只要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这种重新分配是可能的,当MRSa 不等于MRSb,产品的分配就未到达帕累托最优,消费者之间自由交换,总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直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因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资源可以自由交换,因此,完全竞争一定是帕累托最优的。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如果个人的偏好是凸的,则每种帕累托有效配置对于某些商品的初始配置来说都是竞争性均衡。

社会通过适当的安排初始资源禀赋,则完全竞争市场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

含义1.效率与分配公平问题肯一分开。

含义2.政府若能使用有效的方法转移资源,就无需干预市场价格。

是不是帕累托最优就等于完全竞争?帕累托最优是作为衡量分配效率的标准,与完全竞争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只不过完全竞争的结果恰好满足帕累托最优。

比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如果政府有足够的智慧,可以不通过市场使得资源配置处于任何一个行为人的MRS都相等的状态,那么这样的经济仍然是有效率的。

公共经济学1-10章考核内容

公共经济学1-10章考核内容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导论一、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稀缺性”和“效率”1.经济学的本质—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

2.稀缺性—资源总体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具有有限、稀缺的特性。

3.效率—一项经济活动如果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即无法在不损及其他任何人生存状况的前提之下再提高或增加任何人的福利水平,这就是效率。

4.选择—由于现实世界资源的稀缺性,因此,人们对资源的使用必须做出判断和决策。

5.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关于“稀缺性”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公共经济学:1.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及其效用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公共部门—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3.公共经济学的四个问题是:①生产什么?—用多少社会资源来生产公共产品?多少来生产私人产品?②如何生产?—这些产品是由公关部门来生产,还是由私人部门来生产?③为谁生产?—公共产品的受益群体是谁?④如何做出决策?—公关部门的决策是集体决策,如何决断?4.对公共部门经济问题的分析的四个阶段:①了解公共部门从事什么活动,这些活动又是如何组织的。

②分析并预测这些政府活动的全部结果。

③评估可选的政策。

④解释政治程序。

三、实证研究方法1.实证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与解释的分析方法。

“是怎样?”2.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是经济学中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与解释的一个分支。

3.实证性的表述—(见P4的表述)四、规范研究方法1.规范方法—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经济政策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

“应该怎样?”2.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的内容则致力于对实证经济学的应用,其目的是就实际问题,包括公共政策问题而提出建议。

3.规范性的表述—(见P4的表述)五、公共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系—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是经济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可以揭示出一项具体政策对效率、福利水平的影响,而规范分析可以从公平的角度来对这些影响做出评价。

规范分析往往要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也离不开规范分析的指导。

公共经济学复习重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重点
No.6 国家的贫富
什么因素决定了国家用贫富?古典理论用资本(资源)作为主要的解释因素,现代(产权与制度)理论则强调有效产权制度在决定国家贫富中的特殊作用。
在关于国家间贫富差别的各种解释中,或许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国家贫富取决于国家所从事活动的性质。
思考:案例4-1: 日本、瑞士和美国为何富裕?
第五章
No.1 完全竞争(有效)市场特征
? 众多的买者和卖者,没有人能够控制价格
? 市场参考者拥有所有相关的完善信息
? 交易信息具有对称性
? 交易客体(商品与服务)具有可分割性
? 个人是自身利益的最佳评判者
? 技术是“既定的”
No.2 第二节 市场失灵的类型与范围
? 公共物品
掠夺性国家凭借暴力和政治强制从人民手中攫取财富,破坏财富生产力。
? 分配性国家从事大量与财富转移有关的活动,不破坏财富生产力的发展,但也不推动财富生产力的发展。
? 生产性国家截然不同:国家是保护性的和创造性的。国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产权制度,保证人们合法的拥有安全,财产,收益分配,被公正的对待和其他种种权利,从而激励人们将资源投入最具生产性的用途中,并且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带聪明才智和生产潜力,这样国家的存在就成为社会财富生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使“蛋糕”得以增大——“蛋糕”的增大就是剩余价值。
Hale Waihona Puke No.1 斯密关于谨慎财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与“小政府、大市场”的信念此相一致,政府应节制征税和开支,在正常年份中应尽可能保证大致的平衡;
? 大量而持续的赤字则是十足的愚蠢财政行为的标志;
? 为此,实践中最可靠的法则是在预算中估算出适当的盈余,以便将赤字的可能性会降低到最低限度;

公共经济学考核要点

公共经济学考核要点

公共经济学考核要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评判标准(“帕累托效率”准则):如果社会资源配置已经达到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的状态,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既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的重新调整而使得某人的境况变好,而同时又不使任何一人的境况变坏,那就说明资源配置的状态不是最佳的,也就是缺乏的。

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

即边际社会效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

2.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满足的五个条件:A.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

B.所有的交易都在市场上发生,并且每一市场都有众多的购买者和销售者。

C.没有任何购买者或销售者能够单独操纵价格。

D.购买者和销售者都可享有充分的信息。

E.资源可充分流动并且可无任何阻碍地流向任何使用者。

3.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4.市场机制失灵的原因:1.公共物品或服务。

由于这类物品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全体社会成员联合消费,共同受益,即它具有效用的非分割性,也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

具有这些特性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显然不同于一般物品或服务:消费者不愿为此付出价格,企业也不愿也无能力生产或提供,市场也无法通过供求双方的力量为其求得一种均衡价格。

其所以如此,恰恰在于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在这类物品上发生了分离,或者说是这类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私人边际效益,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

在这种条件下,市场显然不能按照有效的产量水平供给这类物品或服务。

就导致了市场机制失灵。

2.收入分配不公。

3.经济稳定发展。

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在实现宏观经济水平方面的失灵,一方面是由于价格信号在某些重要的市场上并不具有伸缩自如、反应灵活的调节能力,另一方面,从总供求角度看,不同经济主题在实现其经济利益上所具有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也会使市场的自发力量不能经常保证总供求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水平上相一致。

考试重点公共经济学

考试重点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12-29早【题型】选择2X5=10判断2X5=10名词解释4X5=20简答10X3=30材料题30X1=30【重点】导论公共经济学1.概念:公共经济学就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及其效应得学科。

12.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得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得企事业得存在意义、经济行为及经济关系。

4 在明确了政府经济学得研究对象主要就是政府得经济行为之后,还必须对政府得经济行为作出界定,这事实上构成了政府经济学得研究内容对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得研究包括三个层次①政府得财政收支②政府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得影响③包括财政收支在内得公共部门经济得合理性与必要性④政府得经济职能⑤对公共部门宏观经济政策、政策工具、政策协调、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得研究3.研究内容:?百度都找不到得什么鬼。

自己瞧P7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都瞧)1、市场失灵得具体表现市场失灵就是多方面得,可归纳如下:33①公共产品失灵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她性,使得私人不愿意参与公共产品得生产与供给,她们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总希望由别人来提供公共产品,自己“搭便车”。

当这种想法在私人中间得到普遍认可时,市场就不可能自发地、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②外部效应就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得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③垄断性失灵表现为市场上出现只有为数很少得几家供应商,甚至就是独家垄断得局面,垄断厂商通过操纵物价,谋取暴利,使市场均衡作用失灵。

(垄断造成市场效率低下、社会福利损失与寻租现象)④信息不对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信息得掌握就是不完全得,而这种不完全又往往表现为信息得不对称。

帕累托最优状态得一个重要假定就就是完全信息。

信息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⑤公平分配失灵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有效率,但就是它所进行得初次分配就是不够公平得,并不能满足社会公平分配得目标。

⑥经济周期性波动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或经济循环,就就是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得周期性波动。

公共经济学-重点内容

公共经济学-重点内容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1)公共经济学:就是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学科。

一个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的学科。

公共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他的别称:公共财政学。

(2)市场:广义上讲,指商品、劳务、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

狭义指,某种商品的买卖双方通过交易实现供求交换的场所。

(3)市场失灵: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靠自由市场机制达不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4)政府:支配经济单位之间的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

(5)政府失灵:政府对经济干预不当,不能补救市场的失灵,甚至阻碍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没能使社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6)私人物品:(萨缪尔森)某一私人物品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量的总和。

(7)公共物品:任何一个消费者实际可消费的公共物品的数量就是该公共物品的总量。

(8)搭便车:也可称为免费搭车,是它是指某些人享受了公共产品的消费,但却逃避支付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的一种行为。

(9)“公共的悲剧”:指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有公共产品的存在,免费搭车者的出现就是不可避免的,而如果社会所有的成员都成为免费搭车者的话,结果最终是任何人无法享受到公共产品的好处。

(10)外部效应: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他人或企业,却并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即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成本或效益。

(11)外部正效应: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他人或企业,却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12)外部负效应: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他人或企业,却并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

(13)公共选择理论: 研究非市场决策的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

(14)公共选择:是相对于的个人选择的集体选择,也叫社会决定中的非市场决定。

自考本科公共经济学05722重点知识点(全)考试必备

自考本科公共经济学05722重点知识点(全)考试必备

自考公共经济学05722复习资料第一章公共经济学导论1、经济学的本质:它是一门关于如何选择的科学。

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稀缺性”,指现实世界远非如此丰裕、完美,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来稀缺的。

“效率”,指最有效地利用所掌握的资源来满足需要或欲望。

2、“稀缺性”与“效率”的关系:(1)人们之所以如此看重效率,力图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种种资源,正是因为资源是“稀缺”的;(2)而正是稀缺性的普遍存在,促成了人们对效率的要求。

3、经济学的选择:经济学研究社会在稀缺性的条件下如何选择使用有限的资源时,通常会有四个最主要的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如何做出决策?4、选择:由于现实世界资源的稀缺性,因此,人们对资源的使用必须做出判断和决策。

5、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科学,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对象在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6、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在社会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究竟用多少来生产公共产品,又应该用多少来生产私人产品?这是一个权衡取舍的问题。

(生产什么?)(2)这些产品应该由公共部门来生产,还是由私人部门来生产?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效率性。

(如何生产?)(3)对于同一种公共产品来说,有些社会群体可能从中受益匪浅,有些群体则可有可无,还有些群体却可能对之深恶痛绝。

那究竟应当为谁生产呢?(为谁生产?)(4)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均衡的产品价格由供给与需求决定,但是在公共部门,相关的决策却并非以这种方式进行。

事实上,公共部门里一般都是集体决策,即社会一起做出的选择。

但这绝非易事,因为随着人数增多,达到一致将越来越困难。

(如何做出决策?)7、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蒂格利茨对公共部门经济问题的分析,通常有描述、分析、评估、解释四个阶段。

(1)了解公共部门从事什么活动,这些活动又是如何组织的;(2)分析并预测这些政府活动的全部结果;(3)评估可选的政策;(4)解释政治程序。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公共经济学重点1、政府的作用:收入再分配功能、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和宏观经济稳定功能。

2、如何理解“赋税是国家机器的奶娘”?配第把国家经费分为6个项目:军费;官员俸禄和司法费用;宗教事务费用;大学及其他学校费用;孤儿抚养费和无工作人员的生活救济费;修路架桥费用和其他公共福利费用。

配第在这本书中分析了上述6项国家经费增加的原因、人民对赋税的反对和税收征课的办法,以及国家筹集资金的方式和手段,从而开创了西方财政学的先河。

3、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有哪些?研究对象是什么?微观经济学的理论由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以及包括价格机制、消费与生产调节、收入分配平均化等内容的政府政策理论等组成。

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

4、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什么?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是由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组成。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国民经济中各有关公共经济学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充分利用资源。

5、什么是帕累托最优原则?所谓的帕累托最优原则是指资源的配置已经到了在不损害别人的前提下就无法改善的境地。

6、资源的稀缺性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稀缺性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

稀缺性的存在是绝对的,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贫穷的非洲还是发达的欧美,都存在资源的稀缺性。

7、资源的种类: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以资本为代表的人造资源,以劳动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源,以企业家为代表的风险资源。

8、经济组织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在人类文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是同样关键,而且是永恒的问题。

9、计划于市场的差别?计划于市场两种资源的配置方式各有优劣,它们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

导论1.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公共经济学是以公共部门经济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支,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部分。

2.市场是一种非常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市场机制也有本身固有的缺陷,在经济学中称之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存在为政府介入经济提供了必要和合理的依据。

3.帕累托最优(重点):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

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现代社会追求的双重目标,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存在,但社会公平问题逐步上升社会的突出问题,成为社会诸多矛盾的聚焦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各项改革中要高度重视公平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来解决公平问题,维护、促进公平,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实行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则。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政府成为实现社会公平的主体。

(1)通过政府制定正确的法律法规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所有经济活动主体在竞争起点上的公平。

(2)政府要提供公共服务尤其事故公正司法来维持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以实现经济活动过程的公平。

(3)政府要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经济活动结果的相对公平,有效纠正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上产生的偏差。

3、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是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举措。

4、推进社会新农村的建设,尽快使广大农民富裕起来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

5.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即价格调节市场的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说市场机制造成资源的配置失当。

6.市场失灵的表现:1.资源配置实效;2.社会分配不公;3.宏观经济总量失衡7.市场失效存在的领域和原因主要有:公共产品、外部性、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收入分配不公和宏观经济总量失衡。

8.外部性(重点):指一个人(个人、家庭、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成本影响。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版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版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整理版目录:C:一财政三职能二财政支出规模三财政政策的理论分析四成本收益分析法G一公共产品的定义二公共产品的特征三国债负担四对我国国债产品的考察五国债的功能J一经济稳定和发展二基础设施三基础设施的筹资和营运方式四挤出效应五起征点与免征额S一市场失灵二收入分配职能三社会保障四税收效率原则五税制基本要素六税率七税收负担W外部效应Z一政府失灵二资源配置三政府支出分类四政府支出的3种理论:Z(一)瓦格纳法则:(二)国家干预理论(三)非均衡增长理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五政府采购的定义Z 六政府投资支出Z七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原因Z八增值税与个税的概念Z 可能考计算九我国债务指标的特点Z十政府预算的定义Z十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定义Z正文:C:财政三职能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政策的理论分析(见书)成本收益分析法一财政三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职能。

C 财政职能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体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财政职能的原则是:维护市场机制作用;纠正市场调节偏差;填补市场调节空白。

研究中国的财政职能,要考虑中国国情财政职能可概括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二财政支出规模:C作为衡量政府活动规模的指标,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比政府收入占GDP比重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绝对量考察:按当期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财政支出。

相对量的考察: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经历了迅速增长和受控增长两个阶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增长明显,尤其是公共投资支出。

就中国而言,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扮演了一个总企业家和总家长的角色,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较高。

经济改革以后,该比重大大下降,近年来又有所回升。

三财政政策的理论分析:见书四成本-收益分析法C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就是通过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全部预期收益和全部预期成本的现值在评价这些方案,以作为决策参考或依据的一种方法。

公共经济学复习重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重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重点注意:1.公共经济学考查第一到第六章,其中第二章为非考查内容,第三、四章为重点考查内容.2.正文中划横线部分为帮助大家理解的内容,不必背诵。

公共经济学题型1.单选(15题,15分)2.判断(10题,10分)3.填空(3题,15分)4.名词解释(4题,20分)5.案列分析,考查第三章和第四章内容(2题,20分)6.论述,考查第四章内容(1题,20分)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第一节资源配置理论一、资源配置原则(一)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1.帕累托改进: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情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2.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3.一方面,帕累托最优是指没有进行帕累托改进的余地的状态.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二)公平原则1.罗尔斯主张公平优先。

罗尔斯两个正义原则中,第一个原则,即最大的均等自由原则,要优于第二个原则,即差异原则。

2.米尔顿·弗里德曼主张效率优先。

他主张按产品分配,以有效利用资源,反对利用国家手段达到结果的均等。

他指出:“生活就是不公平的。

”3.阿瑟·奥肯主张公平与效率兼顾。

奥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漏桶法则”,通过“漏桶”这一收入调节制度,达到既要适当地平均,又要不能太多地损失效率。

奥肯有一句名言:“当我们拿起刀来,试图将国民收入这块蛋糕在穷人和富人之间做平均分配时,整个蛋糕却忽然变小了."第二节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一、政府的经济职能1.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过程⑴古典主义→守夜人→经济大危机⑵凯恩斯主义→全面干预→滞胀,通货膨胀⑶混合经济2.政府扮演的角色:调控人、公益人、管制人、守夜人3.经济职能⑴优化资源配置⑵调节收入分配⑶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4.政府的经济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5.经济人假设:指人都是自利的,每个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考试重点公共经济学

考试重点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12-29早【题型】选择2*5=10判断2*5=10名词解释4*5=20简答10*3=30材料题30*1=30【重点】导论公共经济学1.概念: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及其效应的学科。

12.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主要研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经济行为及经济关系。

4在明确了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政府的经济行为之后,还必须对政府的经济行为作出界定,这事实上构成了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对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研究包括三个层次①政府的财政收支②政府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③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④政府的经济职能⑤对公共部门宏观经济政策、政策工具、政策协调、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3.研究内容:?百度都找不到的什么鬼。

自己看P7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都看〕1.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市场失灵是多方面的,可归纳如下:33①公共产品失灵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使得私人不愿意参与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他们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总希望由别人来提供公共产品,自己"搭便车〞。

当这种想法在私人中间得到普遍认可时,市场就不可能自发地、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②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本钱或效益。

③垄断性失灵表现为市场上出现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家供给商,甚至是独家垄断的局面,垄断厂商通过操纵物价,谋取暴利,使市场均衡作用失灵。

〔垄断造成市场效率低下、社会福利损失和寻租现象〕④信息不对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信息的掌握是不完全的,而这种不完全又往往表现为信息的不对称。

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一个重要假定就是完全信息。

信息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⑤公平分配失灵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有效率,但是它所进展的初次分配是不够公平的,并不能满足社会公平分配的目标。

⑥经济周期性波动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或经济循环,就是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公共经济学》复习重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重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公共部门:公共部门指政府及其附属物,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所有使用公共财产和公共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贯彻和执行政府意图的经济实体。

2、资源配置:资源在不同用途或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分配,就叫做资源配置。

3、帕累托最优:如果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这就达到了一种最佳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

4、公共物品:是指无论个人是否想购买,其利益不可分割的被扩散给社会全体成员的物品。

5、外部效应: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

6、科斯定理:外部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产权界定不够明确或界定不当引起的,所以只需界定并运用法律有效地保护产权,而随后产生的市场交易就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

7、暴力潜能:所谓“暴力潜能”是指这样一个范畴,它既包括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工具,也包括权威、特权、垄断机等无形资产。

8、理性经济人:所谓“理性经济人”原本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即假定人都是利己的,而且在面临两种以上选择时,总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方案。

9、非营利性组织:是指除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市场部门(企业)之外的组织或部门,包括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等。

10、政府预算:是指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对公共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计划。

11、寻租:克鲁格则认为寻租是为了取得许可证和配额以获得额外收益而进行的疏通活动;布坎南等人把寻租描述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

12、公共支出:指的是公共机构通过政府财政部门在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费用的总和。

13、政治经济周期:在西方民主社会中,每隔一定的时间就要举行一次选举。

伴随选举的周期,政府的行为也逐渐形成了政治经济周期。

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1、税收的定义:税收是政府依据其行政权利强制性地、无偿地取得收入的方式。

2、税收的基本特点:(1)、强制性。

纳税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公民必须依法纳税,如果拒绝缴纳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2)、无偿性。

纳税人缴税是一种单方面的支付,并不会以此而得到任何补偿。

3、公共支出的分类:(1)、按支出效益时间性分类,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支出;(2)、按支出的回报性分类,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指出;(3)、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分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社会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以及经济建设支出。

4、隐性收支及几种形式:隐性收支是指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不表现为收入或支出,政府收支不反映在收支账户上。

几种形式为:税收支出、公共定价、政府担保、公共管制、预算外和体制外收支。

5、公共生产定义:指以政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生产,其组织形式是政府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也是政府在生产领域所从事的活动。

6、私人生产定义:指以私人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生产方式。

以私人为出资人的企业、商店、公司等都为其组织形式。

7、效率定义:用来表示资源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

8、帕累托最优:指存在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

9、生产、交换、产品组合效率满足条件:(1)、生产效率满足条件:一种产品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其他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

(2)、交换效率满足条件:一种产品资源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其他产品资源的边际替代率。

(3)、产品组合替代率: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每一个消费者的产品边际替代率。

10、规则公平:主张规则公平人认为经济活动是所有社会成员参与的竞争,竞争的规则必须公平。

11、起点公平:主张起点公平的人认为不仅竞争过程中规则要公平,而且对于所有社会成员来说,竞争的起点也应该公平。

12、结果公平:主张结果公平的人强调在分配上的均等,强调各社会成员之间所拥有的收入份额的相对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公共经济学含义:1)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公私部门分工结构的科学。

2)研究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学科。

3)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科学。

2、帕累托效率: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态是最有效率的。

3市场失灵的成因:市场势力(垄断、自然垄断等)市场残缺(因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市场能力不足(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优值品或劣值品等)4、垄断的鉴别与治理:垄断的鉴别(潜在竞争者、替代品、产品的流动性)治理(反垄断立法、征收超额税收、公共定价)5、财政政策的职能: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第二章外部效应1、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指个人追逐私利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或他人造成损害(或受益),外部性是因产权不明晰造成的。

正的外部效应:亦称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负的外部效应:亦称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2、为什么外部效应会使市场的结果无效率: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

市场无效率就是由于外部效应的有害影响造成的。

3、解决外部性私人方法:1)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2)慈善行为3)将不同类型经营结合在一起4)利益双方签订合同;(前提:产权可以得到界定,交易成本较低)4、解决外部性公共政策:1)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2)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庇古税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3)其他政策:技术政策,专利法第三章公共物品或服务1、私人产品特性:1)效用的可分割性2)消费的竞争性3)受益的排他性;私人产品也可以分成两类,即纯私人产品和俱乐部产品。

纯私人产品是指那些同时具备排他性竞争性特征的产品,包括大多数私人产品。

此外还有一类称为“俱乐部产品”。

这是指在某一范围内由个人出资,并在此范围内的所有个人都可以获得利益的产品,如消费合作社等。

2、纯公共产品: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具有非分割性的产品,是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减少别人对它进行同样消费的物品与劳务。

公共电话亭。

3、混合产品(准公共产品):具备上述两个特性的一个,而另一个则表现为不充分。

第一类,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

例如,教育产品就属于这一类,教育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的,教育产品在非竞争性上表现不充分;另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特征,但非排他性不充分的准公共产品。

例如,公共道路和公共桥梁。

4、公共资源特性:公共资源作为公共物品的一种,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竞争性、外部性等特征,容易诱发人们对公共资源过度的消费行为,以及在治理公共资源中的"搭便车"、规避责任及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致使公共资源面临耗竭性退化的困境。

土地资源、森林资源。

5、实现林达尔均衡的前提条件:○1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准确地披露自己可以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益,而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从而逃避自己应分担的成本费用的动机;○2每个社会成员都清楚地了解其他社会成员的嗜好以及收入状况,甚至清楚地掌握任何一种公共物品或服务可以给彼此带来的真实的边际效益,从而不存在隐瞒个人边际效益的可能。

第四章公共选择1、中间投票人定理:在简单多数投票中,假设所有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的,并且投票人数为奇数的情况下,投票的最后结果必然是中间投票人所偏好的结果。

只要投票者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在多数票的规则下,必定会出现唯一的均衡结果,而且这个均衡结果与中间投票人的第一偏好正好相等。

这就是所谓的中间投票人定理。

2、林达尔均衡:对於共用品而言,每个个人的消费量都是该共用品的全部总量.而在求证共用品的均衡产量时,人们往往会与林达尔均衡联系在一起的,认为「人们愿意为生产某一共用品所支付的成本之和等於为生产这些共用品所需要的成本」3、公共选择理论:政治不过是经济交易过程的延伸。

“经济学家根据交易范例来观察政治和政治过程”,而不应该对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采取不同分析方法。

4、政治体系中的角色构成:个人(具有不同利益的选民)→“投票、政治过程”→选举产生政党→立法制定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供给;利益集团作用于所有过程,官僚集团作用公共政策供给。

选民追求投票最大化,政党追求选票最大化,利益追求租金最大化。

第五章公共支出1、公共支出分类及其经济影响:1)消耗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直接的刺激了需求;对生产领域,直接的影响经济繁荣与衰退;对分配领域,间接的调整产业结构。

2)转移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直接的增加收入;对生产领域,个人间接的,企业直接的增加量资本的投入;对分配领域,直接的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第六章公共预算1、公共预算:指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经立法程序批准的全部公共收支计划,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预算类型。

特点(1)计划性(2)透明性(3)全面性(4)法律权威性(5)政治程序性2、我国公共预算决策程序:国务院(授权、财政部统一编制)—人大审议批准财政预算—中国人民银行进行预算出纳—人大执行监督。

第七章公共收入1税收: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的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

(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2、税收原则:1) 财政原则:一国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变革,都必须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亦即保证国家各方面支出的需要。

自国家产生以来,税收一直是财政收入的基本来源。

2)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确保公平,遵循公平原则。

税收的公平原则要求条件相同者缴纳相同的税(横向公平),而对条件不同者应加以区别对待(纵向公平)。

3)税收效率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应讲求效率,遵循效率原则。

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

第九章税种分类与税制机构1、流转税基本特征:流转税是一商品和服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

1)以商品交换为前提,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关系密切,课征面广泛。

2)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计税依据。

3)普遍实行比例税率,个别实行定额税率。

4)计算税额简便,减轻税务负担。

2、所得税基本特征:所得税是一所得为课税对象,向取得所得的纳税人课征的税。

1)所得税额的多少直接决定于有无收益和收益的多少,而不决定于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

2)所得课税的课税对象是纳税人的真实收入,属于直接税,不易进行税负转嫁。

3)所得课税容易受经济波动、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易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4)所得课税征管工作复杂,很容易出现偷逃税现象。

3、税种分类:(了解)1)税对象分类(流转额的征税;所得额的征税;对资源的征税;对财产的征;对行为的征税2)收管理和使用权限分类,按其管理和使用权限划分,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3)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税收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4)负是否易于转嫁分类税收按其负担是否易于转嫁分,可分为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5)税标准分类,收按其计税依据的不同,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4、增值税计算方法:一般纳税人的计税方法--扣税法: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金–进项税金=销售额×税率-进项税额(销售额=销售量×不含税价格;税率(17%,13%,3%);销项税额: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条例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消费税计算方法:从价计税,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额×适用税率=销售量×价格×适用税率(其中,价格为含税价格(含消费税,不含增值税);从量计税,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数量×单位税额所得税计算方法:1)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纳税人与取得所得有关的成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和损失。

2)个人所得税: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3500元/月,为应纳税所得额,按3%至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地位:所得税也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目前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

流转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目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税种。

第十章税收效应1、税收于生产者行为:指的是生产者在如何运用自己可支配的各种生产要素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的的方面所做的各种抉择或决策。

1)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一个简要描述: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表现在:课税之后使课税商品出现两种价格①消费者支付的价格②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二者之差为税收数额;2)税收与生产者选择:替代效应:课税会造成课税商品产量的减少。

用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来说明税收的替代效应:由于生产者所面临的课税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造成生产者减少课税或重税商品的生产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生产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课税或重税商品;3)税收与生产者选择:收入效应: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收入效应,表现为政府课税之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要素减少,从而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能力,而居于较低的生产水平)2、税收与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在如何使用自己既定的收入来达到最大的满足程度方面所做的各种抉择或决策。

1)税收与消费者选择:替代效应: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替代效应,表现为政府课税之后,会使课税商品价格相对上涨,造成消费者减少对课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课税或重税商品。

无差异曲线:一定数量的商品X1与一定数量的X2商品在效用上是无差异的,二者数量上的组合所形成的一系列曲线。

2)税收与消费者选择:收入效应: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收入效应,表现为政府课税之后,会使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降低了商品的购买量,而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