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赵伟高昌林2李兵2屈宝强1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2.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北京100045)
摘 要:在明晰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基本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价值取向理论与利益相关方理论对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了评价原则。基于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模型,分别探讨了战略研究类人才、领域研究类人才、基础服务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导向和要点,并分析了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科技人才;社会公益;评价体系;指标体系;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772/j.issn.1674-1544.2014.03.001
Evaluation System for Public Welfare S&T Talents
Zhao Wei1, Gao Changlin2, Li Bing2, Qu Baoqiang1
(1.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38; 2. Cente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 Exchange and Development Service of MOST, Beijing 100045)
Abstracts: By clearing the basic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S&T) talents in public welfar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ole and effect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theory and the stakeholder theor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evaluation system, and proposed the evaluation principles. Based on the innovative talent evaluation models, the orientation and points for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trategic talents, field talents and service talents were investigated individually. Furthermore,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S&T talents of public welfare was analyzed.
Keywords: S&T talents, public welfare, evaluation system, index system, evaluation mechanism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遵循科技活动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对从事社会公益类科研活动的优秀科技人才实行长期、稳定、充足的经费支持,重在考核其为社会公益事业和政府决策提供科技支撑的能力和贡献[1]。
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就是指实际从事于社会公益科技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特定能力,能进
1
作者简介:赵伟*(1975-),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资源管理与共享。高昌林(1965-),男,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统计与管理、科技人才管理。李兵(1972-),男,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人才管理。屈宝强(1980-),男,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资源管理与共享。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创新型科技人才分类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1GXS5K096);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科技人才信息管理和评价机制研究”(2010GXS4K040)。
收稿日期:2014年3月31日。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第46卷第3期 2014年5月
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科技部颁布的《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对社会公益性研究项目、机构等的评价重点做出了相关规定,提出社会公益性研究项目应以研究解决国家战略性公益事业发展的共性科学技术问题,增强科学技术为重大社会公益问题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和服务的能力等为重点[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指出,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应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和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3]。可以说,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强调其为社会公益事业所做贡献。这些贡献既包括通过专业领域的科技研究产生深入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从而提供共性科学技术支撑,在基础服务性社会公益研究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从而提供面向公众的服务支撑,也包括为社会公益研究做出高端的战略性规划、计划和决策贡献而提供必要的政府决策支撑。因此,基于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可能形成的社会贡献,可进一步将其划分为战略研究类人才、领域研究类人才和基础服务类人才。
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具有特殊性和复合型特征。其复合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它既可能包括基础研究类人才,也可能包括应用开发类人才;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特征性的价值取向,即重点强调该类人才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以及可能的潜在贡献。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类型的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中,由于从事不同性质的科研活动,其表现特征还有进一步差异(表1)。
开展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评价,尤其是面向国家级、省部级和地方各级高层次人才计划,有效开展社会公益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发现和遴选,对于形成系统规范和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增强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推动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价值取向理论与利益相关方理论对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作用和影响,建立了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2 评价理论基础与评价原则
对于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需强调其研究与服务的公益性及其在从事公益性事业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多方利益的协调。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价值取向理论与利益相关方理论对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作用和影响。
2.1 理论基础
2.1.1 价值取向理论
价值取向是科技评估体系和评估行为的深层结构。建立评估体系时,应正确把握评估价值取向变化的方向,科学整合评估价值取向,根据新的价值取向体系建立、调整和整合评估体系[6]。对于“价值取向”的定义尚无统一认识。有的学者认为,价值取向是指主题在价值选择和决策过程中的一定倾向性;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价值倾向。也有学者用“行为取向”来界定“价值取向”,认为价值取向是指人们按自行的价值观念对不同价值目标所做出的行为方向的选择。郭济认为上述观点都有各自的片面性和不足,提出价值取向是理性层面的行为取向[7]。
表1 不同类型社会公益类科技人才的表现特征
从事工作知识和技术要求特征性要求
战略咨询类科技人才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科技决策咨询
与参考
具有较宽的知识面
具有战略性思维和长远眼光[4];在
本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领域研究类科技人才采用发明创造的思想,实现由学术
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具有扎实而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拥有良好的关系和沟通渠道,组织
协调性较强;在本领域内具有较高
的影响力
基础服务类科技人才长期从事一线基础性研究工作
具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取得
一定的科研成就和社会效应
具有甘于寂寞和勇于奉献的工作作
风[5]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