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路径探析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对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设施蔬菜是指在设置了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等设施条件下培育的蔬菜,它具有生产周期短、品质好、产量高、环境受控等优势,已成为我国蔬菜生产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围绕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路径进行探讨。
一、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设施蔬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目前我国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已经超过5000万亩,年产值超过8000亿元,占我国蔬菜总产值的30%以上,成为我国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不断优化。
传统的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逐渐被智能温室、垂直农业等现代设施蔬菜种植方式所取代,使得设施蔬菜产业向着高效、节能、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3.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消费者对蔬菜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设施蔬菜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且在一些特殊时段,比如春节期间,传统蔬菜供应不足,设施蔬菜的市场需求将更加凸显。
1.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设施蔬菜生产效率未来,随着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设施蔬菜产业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可以通过智能无土栽培、自动化设备、植物生理调控等技术手段,提高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2.推动设施蔬菜行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未来,设施蔬菜产业需要加快走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要建立完善的设施蔬菜种植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生产标准,引导企业规范生产和经营行为,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水平。
3.促进设施蔬菜产业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未来,设施蔬菜产业需要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互利。
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方式,促进设施蔬菜产业与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路径探析我国设施蔬菜产业是指利用设施设备进行蔬菜生产的一种现代化种植方式。
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传统的土地种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优势,可以在城市郊区或者城市农业园区建设设施种植大棚,利用温室、温室大棚、垂直种植等技术手段,实现全年无休、科学化、保护环境的蔬菜生产,提供新鲜、安全、高品质的蔬菜。
当前,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特点:规模扩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资金的不断投入,设施蔬菜产业在我国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
设施蔬菜生产已经从原来的个体化、小规模化发展为规模化、集约化,大棚面积逐年增加,大型设施蔬菜基地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品种多样化。
设施蔬菜产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蔬菜种类,比如番茄、黄瓜等,还开始种植一些高端的蔬菜品种,如有机蔬菜、绿叶蔬菜、豆芽菜等,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多样化、健康、绿色蔬菜的需求。
科技进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设施蔬菜产业也在不断创新,引进了自动化灌溉、智能控温等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了蔬菜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
设施蔬菜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科研创新。
通过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得设施蔬菜产业在种植、管理、设备等方面更加先进化、智能化,提高蔬菜生产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品牌建设。
通过建设“绿色、有机、安全”的蔬菜品牌,提供高品质的蔬菜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营养、安全食品的需求,提高消费者对设施蔬菜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推动产业升级。
提高设施蔬菜产业的集约化水平,加大生产规模,提高种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业向标准化、市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设施蔬菜产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并加强政府对设施蔬菜产业的规范化管理,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生产安全和质量监管水平。
谈谈蔬菜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谈谈蔬菜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蔬菜产业也面临着不断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探讨蔬菜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技术创新助力蔬菜产业升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蔬菜产业也逐渐进入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
高效农业技术的应用,如远程监控、智能灌溉、无人机喷洒等,将大大提高蔬菜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例如,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蔬菜生长的环境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参数,帮助农民及时调整环境条件,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湿度和蔬菜的需水量进行精准灌溉,减少浪费和土壤污染。
无人机喷洒技术可以通过空中喷洒农药和肥料,提高喷施效果,减少劳动成本和环境污染。
除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基因编辑技术也将为蔬菜产业带来重大改变。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组,使其具备抗病虫害、逆境适应性等特性,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可以通过基因编辑使蔬菜具备自身抵抗害虫的能力,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加强蔬菜的营养价值,提高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满足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不断增长。
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的转变,蔬菜市场的需求也正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蔬菜消费主要集中在基本蔬菜品种上,如青菜、黄瓜、番茄等。
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更多新型蔬菜品种和功能性蔬菜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一方面,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促使蔬菜产业不断创新和开发新品种。
新品种的培育可以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和生物技术相结合实现。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可以提高蔬菜的抗病虫害能力、耐逆性和营养价值。
同时,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培育出更多具有特殊功能的蔬菜品种,如保健蔬菜、有机蔬菜、高纤维蔬菜等,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另一方面,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是未来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路径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我国设施蔬菜产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进步,设施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之而来的挑战和问题也日益凸显。
设施蔬菜产业存在着供给不足、品质不稳定、生产成本高昂、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持续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和解决方案。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有效的措施,才能推动我国设施蔬菜产业迈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本文旨在对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未来发展路径,分析关键因素,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发展建议,旨在为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该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和质量,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设施蔬菜产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的压力,我国对于高质量、安全、健康的蔬菜需求不断增加,而传统种植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这一需求。
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现代设施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减少投入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设施蔬菜产业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也具有积极意义。
设施蔬菜生产模式可以减少对土壤、水资源的污染,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有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保障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我国蔬菜设施栽培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蔬菜设施栽培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现状:我国蔬菜设施栽培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提
高了蔬菜生产效率和品质。
设施栽培具有高度控制的环境条件,可有效降
低病虫害发生率,促进产量提高,提高蔬菜品质和增加市场竞争力。
问题:然而,蔬菜设施栽培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是技术难题。
蔬菜设施栽培需要高度精细化的管理,在肥料、水分、温度、光照等方面
需要达到最优状态,并进行科学控制。
二是生产成本高。
蔬菜设施栽培需
要大量的能源支持,设施投资、管理运营成本也较高。
三是品种选择不足。
目前,我国蔬菜设施栽培主要集中在叶菜、瓜果等品种,其他品种的设施
栽培仍处于起步阶段。
对策:面对上述问题,应采取多种对策。
一是推进技术创新,加强科
研开发。
加强设施管理技术和设备研发,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是
探索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如太阳能、生物质发电、热泵等,减少能耗。
三
是发展新品种,拓宽设施栽培的品种范围。
四是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支持
体系。
加大财政、资金、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农民参与及市场活力。
五是加强标准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推进设施栽培产业健康发展。
浅议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议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蔬菜产业是农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蔬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本文将对蔬菜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以促进其发展。
蔬菜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地资源的不足和污染。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这导致了蔬菜产量的下降。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对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应该加大对农地的保护力度,限制非农业用地的占用,并加强农业用地的管理和保护。
可以推广有机农业的种植方式,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
可以支持农民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减轻土壤污染的程度。
蔬菜产业还存在品种单一和供应不稳定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主要销售的蔬菜种类较少,品种单一,这导致了供应不稳定的情况。
由于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蔬菜的供应量经常受到限制,造成价格波动较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可以加大对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力度,丰富市场上的蔬菜种类,增加供应的多样性。
可以建立蔬菜生产的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天气等因素对蔬菜产量的影响。
可以建立蔬菜生产的调节机制,提高供给的稳定性,减少价格波动的风险。
蔬菜产业还存在储运能力不足和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
由于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易腐性,储运能力不足导致了大量蔬菜的损耗。
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了农民的销售问题,使得他们难以获得合理的收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可以加大对储运设施的投入,改善蔬菜的储运条件,减少蔬菜的损耗。
可以加强蔬菜产地与销售地之间的物流建设,减少蔬菜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可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销售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更加高效的销售渠道。
蔬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但通过采取一些对策,可以促进其发展。
加强土地保护、推广有机农业、多样化蔬菜种类、建立蔬菜生产的保护区、提高储运能力和销售渠道的畅通等对策,有助于提高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蔬菜产品。
我国设施蔬菜科技与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设施蔬菜科技与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设施蔬菜是指在温室、大棚等设施环境中种植的蔬菜,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设施蔬菜生产具有稳定、高效、环保等优势,已成为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设施蔬菜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各地政府加大了对设施蔬菜生产的支持力度,推动了科技创新和设施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设施蔬菜科技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亟需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设施蔬菜科技与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深入分析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助力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了解我国设施蔬菜科技与产业的现状,分析其发展趋势,探讨科技创新方向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以期为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我国设施蔬菜科技水平和产业发展现状的系统调研和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的需求。
研究旨在推动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创新发展,提高科技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贡献。
通过研究设施蔬菜科技与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可以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促进我国设施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3 研究意义设施蔬菜科技与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设施蔬菜生产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缓解农产品供应压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蔬菜需求。
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设施蔬菜产业还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土地资源占用,降低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设施蔬菜科技研发还可以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设施蔬菜科技与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设施蔬菜科技与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膳食安全和营养需求的关注日益增加,蔬菜作为重要的膳食来源一直备受关注。
我国的自然条件和环境对于蔬菜的生长并不总是十分有利,特别是在北方寒冷地区和山区,蔬菜的生产面临很多困难。
设施种植技术应运而生,成为解决我国蔬菜生产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我国设施蔬菜科技与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探讨。
一、设施蔬菜科技的现状1. 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的设施蔬菜生产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包括传统的温室、大棚种植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垂直农业等形式,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伴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设施蔬菜的生产水平和效益得到了大幅提高。
2. 科研创新我国设施蔬菜科技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科研力量的不断加强。
在设施材料、自动化控制、栽培技术等多个领域,都有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
在保障蔬菜产量和质量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压力,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3. 地方示范各地政府也纷纷在设施蔬菜生产上进行了示范性的探索和推广。
比如在寒冷地区的大棚种植,通过采用地热供暖和循环水利用等技术手段,成功实现了全年生产,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和蔬菜产品的供应。
1. 市场需求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新鲜、有机、安全的蔬菜需求日益增加。
而设施蔬菜可以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生产,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设施蔬菜产业逐渐成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产业规模据统计,目前我国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数百万亩,并且还在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密集、蔬菜供应紧张的地区,设施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3. 产业链完善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拓展,包括设施材料、种植技术、冷链物流、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这些都为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三、设施蔬菜发展的趋势1. 科技装备未来,设施蔬菜产业将更加依赖先进的科技装备,包括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自动化栽培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等。
2023蔬菜种植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23蔬菜种植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蔬菜种植业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增长、生产规模化、品质品牌化、技术智能化、经营模式创新、环保要求提升、国际化竞争加剧、蔬菜供应链优化等方面,探讨2023蔬菜种植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消费者对于蔬菜的品质、口感、安全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蔬菜种植业需要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以满足消费者对蔬菜的需求。
二、生产规模化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生产规模化成为蔬菜种植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规模化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口感。
但是,生产规模化也需要考虑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水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
三、品质品牌化随着消费者对蔬菜品质和口感的追求不断提高,品质品牌化成为蔬菜种植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品牌化经营,可以增加消费者对蔬菜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提高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品牌化经营也需要加强质量监管和品牌保护,确保蔬菜的品质和安全。
四、技术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智能化成为蔬菜种植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精准农业、智能农艺等应用,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智能化技术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推动蔬菜种植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五、经营模式创新为了提高蔬菜的市场竞争力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经营模式创新成为蔬菜种植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可以优化农业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同时,创新经营模式也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农业产业的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发展。
六、环保要求提升环保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对于蔬菜种植业来说也不例外。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蔬菜种植业需要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哈尔套镇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乡镇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在哈尔套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帮扶下,哈尔套镇以蔬菜产业为突破口,通过加快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品和基地建设、增加产业科技含量、建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市场监管等环节,加强流通领域建设,完善产业链条,蔬菜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
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1、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在蔬菜产业开发中,哈尔套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的原则,不断扩大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
2011年,设施蔬菜生产总面积已达16000亩,其中日光温室5000亩,冷棚11000亩,遍布全镇11个行政村,.总投资超过3亿元,年产无公害蔬菜8000万公斤,建有占地26.9亩的高标准育苗工厂和容积3000立方米的蔬菜保鲜库一座, 2003年11月,我镇茄子、青椒、番茄、香瓜4种产品获得辽宁省绿办颁发的A级绿色食品证书,从2006年开始我基地又被认证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香瓜、西瓜、茄子、青椒、黄瓜、番茄6个品种被认证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产品。
又注册了“哈尔套”商标,提高了哈尔套镇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商标品牌的知名度。
初步形成春茬香瓜、秋茬茄子、西红柿、青椒四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品。
套"无公害蔬菜商标。
制定出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同时,推广了嫁接育苗、黄板、蓝板诱蚜、高温闷棚、熏蒸闷棚、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等无公害生产技术。
5、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哈尔套镇蔬菜生产以日光温室、冷棚、为主要栽培模式,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改秋冬茬和冬春茬两茬栽培为越冬一大茬,平均每亩收入4万元,冷棚平均每亩收入8000元;增收效果明显。
形成了北有富有,南有平安,西有新发,东有黄花,中有东西哈、柳树的效益典型村。
精选我国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4、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不强。 由于投入少、研究资源分散、力量薄弱等原因,蔬菜品种研发、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育种基础研究薄弱,蔬菜种质资源收集、整理、评价及育种方法、技术等基础研究不够;育种目标与生产需求对接不够紧密,在商品品质、复合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的育种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难以适应设施栽培、加工出口、长途贩运蔬菜快速发展的需要;育种成果转化机制不灵活,科研单位与企业衔接合作不够密切,制约了成果的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进口蔬菜种子8000多吨,销售额占全国蔬菜种子销售总额的25%,尤其是春夏大白菜、白萝卜及设施栽培的红果番茄、茄子、彩色甜椒、青花菜、水果型黄瓜等种子主要依赖进口,影响蔬菜产业安全(公司、品种举例)。与此同时,良种良法不配套,栽培技术创新不够、储备不足,基层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人才短缺(比如:我站…;全省据统计县级90%....)、手段落后、经费不足,技术进村入户难,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烟粉虱、根结线虫、番茄黄花曲叶病毒、十字花科根肿病等蔬菜病虫害发生面积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重;过量施用化肥,有机肥施用不足,加上连作引起的土壤盐渍化、酸化不断加重,影响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劳动成本大幅上涨,轻简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也亟待加强。(寿光技术员跑全国说明…)(近几年国家已有所重视,县级区域站建设…)
4、加工业快速发展。 我国蔬菜加工业发展迅速,特色优势明显,促进了出口贸易。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蔬菜加工规模企业10000多家,年产量4500万吨,消耗鲜菜原料9200万吨,加工率达到14.9%。另据统计,2010年,我国番茄酱产量150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近40%;脱水食用菌5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5%,均居世界第一位,且占比很高。
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产业逐渐成为了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中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备受关注,其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将在本文中对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前形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首先,就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情况而言,近年来我国在设施蔬菜种植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方面,设施蔬菜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大棚、温室等设施的应用不断推广,使得蔬菜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另一方面,设施蔬菜的品种不断丰富,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新品种不断涌现,为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设施蔬菜产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为设施蔬菜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于新鲜蔬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设施蔬菜的销售提供了良好的市场保障。
再者,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对于传统的露天种植,设施蔬菜生产具有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这使得种植设施蔬菜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同时,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也为农民提供了技术培训和就业机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针对当前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需要加大对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设施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其次,需要加强设施蔬菜产业的标准化建设,提高蔬菜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最后,需要加强市场监管,保障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设施蔬菜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设施蔬菜产业的重要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设施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本次汇报,能够引起各界的重视,共同推动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的繁荣和农民的幸福作出更大的努力。
蔬菜产业发展状况及措施
蔬菜产业发展状况及措施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蔬菜产业的发展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蔬菜产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本文将就蔬菜产业的发展状况及措施做一简要探讨。
一、蔬菜产业的发展状况目前,我国的蔬菜种植面积已居世界之首,但蔬菜行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1.低产和低效我国蔬菜生产的单产和产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虽然种植面积已居世界之首,但总产量并不高。
同时,我国蔬菜占地面积过大,而种植效益并不高。
2.品种固化我国的蔬菜市场上品种繁多,但在具体生产上,品种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几个地区生产,市场上缺乏专业化的种植基地。
3.市场分散由于生产缺乏规模化,生产效益不高,蔬菜行业的市场分散,导致行业整体利润不高,向量化经营和劳动力使用效率低下。
二、蔬菜产业的发展措施针对以上问题,蔬菜产业的发展需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科技配套,提高单产和产值气候变化对蔬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需要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尽可能增加单产和产值。
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示范项目,蔬菜种植需要大规模的研发和精益生产技术。
2.加强品种的改良与研发加强对新品种的考察、研究和改良,使之适应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提升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可以面向市场需求开展新品种研发,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3.推广现代化科技管理模式,提高经济效益蔬菜种植需要现代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从种植基地、种植方式、品种选育、肥料施用与农药使用等全面推进现代化科技,实现信息化、集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
4.加强政策支持为了更好地发展蔬菜产业,政府需要大力支持该行业。
提供一系列支持措施,如产业升级补贴,政策支持和信用贷款,可大力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5.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现代营销战略应该成为蔬菜产业的一部分。
通过构建和维护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加速流通,提高“绿色食品”品牌知名度,提供可追溯性,提升客户满意度,有助于推进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路径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设施蔬菜产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高品质、安全、营养丰富的蔬菜需求不断增加。
设施蔬菜产业以其高产、高质、高效的特点,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通过设施蔬菜生产,可以实现对气候、土壤、水资源等环境因素的精细调控,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随着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在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如技术创新不足、政策支持不到位、市场需求不稳定等。
深入探讨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对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设施蔬菜产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设施蔬菜的需求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设施蔬菜产业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研究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入了解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现状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更好地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探索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路径可以为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附加值提供重要参考。
了解市场需求趋势和技术创新对设施蔬菜产业的影响,有助于使产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潜在风险。
通过对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路径的探析,不仅可以为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也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目标。
2. 正文2.1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现状我国设施蔬菜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健康、安全、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设施蔬菜作为高品质、高产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得到了广泛关注。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一、设施农业发展现状1.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需求不断增加,设施农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据统计,在欧美国家,设施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设施农业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设施农业利用现代化的温室、水培、土培等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了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成为了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2.设施农业的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设施农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智能化的温室大棚、自动化的水培设备、生物科技的应用等,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农产品更加优质、安全。
3.设施农业的市场需求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一些高端餐饮、酒店等场所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这为设施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新鲜、优质的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要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关键是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
政府可以增加对设施农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设施农业技术的研发。
可以建立设施农业技术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设施农业技术,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还可以通过政策、税收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加大对设施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2.加强设施农业的规划和管理设施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体系。
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制定设施农业的发展规划,明确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还需要加强设施农业生产的管理和监管,确保设施农业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政府可以建立设施农业的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加强设施农业产品的质量检验和监测,从源头上保障设施农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蔬菜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品质和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目前我国蔬菜产业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产业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蔬菜产业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应对对策,以期能够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蔬菜产业的现状1.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消费升级,居民对高品质和安全的蔬菜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2. 种植结构不合理我国的蔬菜种植结构普遍不合理,部分传统蔬菜品种种植面积过大,而一些新型蔬菜品种种植面积相对较小。
这导致了蔬菜品种单一、供应不足、价格波动大的问题。
3. 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由于农药滥用、肥料过量施用以及灌溉水污染等因素,我国蔬菜质量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凸显。
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不容忽视,对蔬菜产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 产供销体系不畅通蔬菜产地与市场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农产品流通环节存在中间环节过多、信息不对称、交易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农民收入低、市场供应不足以及价格波动大等问题。
5. 技术创新不足蔬菜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种植技术、贮藏技术、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不足,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潜力。
二、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1. 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品质针对种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加大对新品种、优质蔬菜的推广力度,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
加大对绿色有机蔬菜的扶持力度,提高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
2.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针对蔬菜质量安全问题,应建立健全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药残留检测、土壤污染治理、肥料使用管理等工作,维护蔬菜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3. 改善产供销体系加强对蔬菜产地和市场的对接,推动形成以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为主体的生产经营体系,加强农产品流通的供应保障和市场定价管理,规范蔬菜市场交易秩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我国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如何?郭建业:关于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1.首先从发展规模上说,我国设施蔬菜生产的面积是非常大的。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温室和大中棚占世界面积的85% 以上,据农业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早在2016年我国设施蔬菜面积就已经达到了5500多万亩,目前设施蔬菜种植面积是蔬菜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充分说明了当前设施蔬菜产业的良好发展趋势。
二是产量大,设施蔬菜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35%,2016 年全国设施蔬菜总产量2.52 亿吨,人均近190千克/年。
三是总产值大,2016年设施蔬菜产业的净产值为5700 多亿元。
四是出口量大,我国蔬菜出口世界第一,2020年蔬菜出口1017万吨,总额达到119.51亿美元。
2.其次是分布状况。
从面积分布来看,我国设施蔬菜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及环渤海湾地区,占到总面积的57%,长江中下游地区占20%,西北地区占11%,其他地区占12%。
其中,山东省面积最大,约900万亩,与江苏、河北、辽宁、安徽、河南、陕西7 省共占全国设施蔬菜面积的69%。
从总产量区域分布来看,山东年产最高,能达到5000万吨以上,其次是河北年产4200万吨以上,与辽宁、江苏、河南5省共生产出设施蔬菜总量的2/3。
从蔬菜种类分布来看,番茄的种植面积达1200多万亩占据首位,其次是黄瓜有1000多万亩,二者与辣椒、茄子、芹菜5 种种植面积占设施蔬菜总面积的一半。
从生产类型上来看,北方以日光温室和大中塑料拱棚为主,南方以大中塑料棚和防雨遮阳棚为主。
3.第三是机械化情况。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体设施和生产档次不高。
李天来院士曾说,如果按照工业4.0 将我国设施园艺划分为4 个等级,那么目前我国设施园艺产业1.0(设施和生产均不规范)约占2/3,设施园艺产业2.0(设施和生产有了相应规范)约占1/3,设施园艺产业3.0(设施与生产现代化)占比不到1%,设施园艺产业4.0(智能化)初见端倪。
浅议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议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而蔬菜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当前我国蔬菜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产供销不平衡、生产技术不足、种植结构不合理等。
有必要进行对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蔬菜产业的发展存在产供销不平衡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蔬菜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由于供应链条中的环节不够畅通,导致了蔬菜市场的供应量无法满足需求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完善蔬菜市场体系,建立农田到餐桌的供应链,健全物流、加工、销售等环节;二是加大蔬菜产业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和种植规模,确保市场供应。
蔬菜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生产技术不足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也在朝着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比其他行业,农业领域的创新力和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
在蔬菜产业中,农民仍然依赖传统的种植方法和设备,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也无法得到保障。
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蔬菜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蔬菜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种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当前我国蔬菜产业普遍存在大棚蔬菜过多、种类单一的情况,导致了资源浪费和农产品的同质化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蔬菜品种的研发与推广,培育多样化的优质蔬菜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鼓励农民种植传统蔬菜,保持农业多样性,提高农产品的种类和质量。
蔬菜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着产供销不平衡、生产技术不足和种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蔬菜市场体系的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多样化的优质蔬菜品种,以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高蔬菜的供应能力和质量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作者:左绪金
来源:《现代农业研究》2019年第05期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乡居民对于反季节蔬菜的需求开始变得越来越高,而设施蔬菜产业也因此迅速发展了起来,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设施蔬菜产业虽然在规模已经相对较大,但也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对整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制约,为此,本文对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设施蔬菜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路径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Industry in facilities in China
Zuo Xujin
(Jin'an District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Jin'an District people's Government; ;327000)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ing of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China's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become more and more high to the demand of anti-season vegetables, vegetable industry and facilities and rapid development, however, for the moment, although facility vegetable industry in China has a relatively large in scale, but also there are all kinds of problems,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have a lot of restricting, to that e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vegetable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ath of facility vegetable industry is discussed.
[Keywords] vegetable industry in facilities;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path of development
设施蔬菜通常是指利用各种技术设施来改变局部范围内的气候、环境条件,并在这一条件下进行蔬菜栽培一种蔬菜生产模式,能够突破低温、强光照射、暴雨等外部环境因素对蔬菜生长的限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对于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路径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1;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发展规模迅速扩大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时间相对较晚,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设施蔬菜产业方才逐渐兴起,但由于当前我国对设施蔬菜的市场需求非常之大,因此设施蔬菜产业在短短二十余年间已经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其发展规模也已经相当之大,且仍然处于不断扩大之中。
据农业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早在2016年我国设施蔬菜面积就已经达到了5872万亩,到2020年预计将达到6158万亩左右,这充分说明了当前设施蔬菜产业的良好发展趋势[1]。
而从产量与产业规模上来看,2016年我国设施蔬菜总产量达到了2.52亿吨,设施蔬菜产业的净产值则为5700多亿元,在蔬菜产业中,设施蔬菜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与产值,都已经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以2016年的数据为例,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的占比已经分别达到了23.4%、33.6%、63.1%,同時这一数据同样在持续增长之中,由此可见,设施蔬菜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蔬菜产业中的主力军。
1.2; 科技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设施蔬菜作为借助技术设施的蔬菜生产模式,其对于科学技术的依赖性是非常高的,而从目前来看,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在科技应用方面已经呈现出了比较良好的发展趋势。
首先,在“菜篮子”工程的推动下,我国对设施蔬菜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积极从国外引进了大批的生产技术设施,同时还在设施蔬菜生产的技术研发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物力,而在相关科研机构以及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设施蔬菜的生产技术研发工作也取得了很多比较突出的成果,如适合非耕地地区的砂石墙下挖型日光温室、用于蔬菜生长进程与病害预测温室通用数据库等等。
其次,在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上,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同样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各种高新技术在被研发出后,已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应用到实际生产之中,而各地区建立的设施蔬菜农业示范基地,也为这些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1.3; 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在我国设施蔬菜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目前整个产业也同样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之处,而生产效率较低则正是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之一。
受耕地面积、人口基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与总产量虽然自上世纪一来就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但从单位面积的蔬菜产量来看,却仍然是相对较低的,各省份由于生产技术、经济水平上存在差异,设施蔬菜的亩产量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多不超过4500kg,这一数据仅为荷兰设施蔬菜平均亩产量的1/6,这不仅极大的影响了农户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说明目前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在生产技术水平上仍然有待提升[2]。
1.4; 产品质量缺乏保障
除生产效率问题以外,当前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产品质量问题也同样是比较严重的。
在技术合适所营造的生长环境下,蔬菜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设施蔬菜产业必然要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以保证蔬菜的营养品质与安全性,但从目前来看,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并不完善,农户的质量安全意识也同样比较薄弱,这就对设施蔬菜产品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2.1;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设施蔬菜虽然需要通过技术设施来创造良好的蔬菜生长环境,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设施蔬菜产业分布范围较广,因此不同地区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情况也是完全不同的,例如黄淮以及环渤海地区属于暖温区,设施蔬菜生产的技术难度也比较低,单位面积产量则相对较高,而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区,生产技术难度较高,单位面积产量则比较低。
針对这一现象,未来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根据各地的环境、气候、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产业发展规划,同时通过不断的实践来积累经验,大力开展适合当地的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推广。
2.2; 加快产业集约化发展
当前我国设施蔬菜产业虽然生产规模相对较大,但生产者大多为个体农户,无论是生产效率还是利润空间都比较小,这对于设施蔬菜产业的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未来我国设施蔬菜产业还需以地方政府部门为主导,鼓励农户转变生产模式,建立生产合作社,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同时从种子处理、幼苗培养、育苗等多个环节入手,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技术标准,从而尽快实现设施蔬菜的集约化生产,使生产效率、产品竞争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为整个设施蔬菜产业的转型创造良好基础条件。
2.3; 重视新技术开发应用
在政府大力扶持以及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生产技术应用水平虽然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因而未来我国设施蔬菜产业还需继续对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研发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结合各地区设施蔬菜产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展开针对性的技术研究,同时对科研技术成果转化机制以及生产技术推广机制进行全面完善,使先进生产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推广与应用[3]。
另外,当前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相关技术研究大多局限在设施蔬菜生产领域,而对于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等产业其他相关领域却并不重视,因此未来设施蔬菜产业的技术研发工作还需拓宽视野,扩大研究范围,使各个环节的技术水平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2.4; 完善上下游产业链
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虽然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但由于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过快,其他相关产业与之项目明显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而这对于设施蔬菜产业长期发展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未来我国农业部门以及地方政府还需通过政策引导来设施蔬菜的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持续完善,如基于电子商务平台建立高效化的设施蔬菜流通体系,规范设施蔬菜相关技术设备生产等等。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居民生活品质追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设施蔬菜产业在我国一直都具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要想让设施蔬菜产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则还需要明确当前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最为合适的未来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吴罗发,严香凤,陈立才,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西省设施蔬菜发展问题与对策[J].蔬菜,2019(03):32-35.
[2] 李世楠.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林副特产,2019(0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