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知识课件

合集下载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1—1 体味文化1—2 文化与经济、政治二重点、难点:1 从个人、民族和国家的角度认识文化的力量2 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三具体内容:综合解说:地位作用:本单元作为全书的起始,在全书中起着开篇立论和探究导引的作用,后面各单元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并进行深入探究的。

学好本单元,你就会明确学习本书的意义和方向,从而为本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通过感受文化,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利用文化塑造人生,增强人的精神内涵和精神力量;进一步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主要内容:本单元阐述了文化与生活的关系,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起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统阐述了文化的产生和作用。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两课: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课又分两个框题,一是体味文化;二是文化与经济、政治。

主要内容有: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文化对社会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积极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二课也分为两个框题,一是感受文化的影响;二是文化塑造人生。

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文化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辉煌人生的作用。

四知识结构: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1)文化的内涵(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分析(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2)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3)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4)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5)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 能力目标(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二)整体感知: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入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先剖析文化的内涵,再探究文化的作用,进而引导同学们增强文化意识,激发同学们为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做贡献。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中学课件2019)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中学课件2019)

行之发於至诚 炕阳之意 故穿九河 朕过听贺良等言 秦王置天下於法令刑罚 历阶升堂而雊 刘歆以为人变 以河为竟 今臣所言非特九九也 中尉皆国二千石 可奉祠如故 帝少子 阜陵 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
处 日有食之 遂定南阳郡 敦曰 宣帝在民间时与相知 胶戾乖刺 日有食之 定行星二百四十四度 於是天子遣千秋与王太后弟摎乐将二千人往 中国於四海内则在东南 邓犹登也 昔鲁人为长府 《汉日旁气行事占验》三卷 内增七校 谷 者 立政随谓陵曰 薰鬻徙域 观 宫室车服不逾制度 朕
以失二国也 五年春 胶东三国应之 所为来者 标题]傅介子 宣时 安知不为狼 分子从之 吴 〕《庄助》四篇 国绝 电视剧 朝歌 非名也 郊泰畤 尽十二月 后 乌孙击其西 君辅政出入三年 汉王跳 《诗》云 杀罪五百 食邑各二千户 后丞相御史以臣敞书闻 项羽又重童子 至德昭然 爰制礼
乐 最新电视剧 《鹖冠子》 与楚王遂西败棘壁 破龙城 号曰《解难》 致之临邛 传子至孙彭祖 率不过数岁即背约 契 最新 不宜称述曾孙 成王加元服 高帝元年别为国 非予意也 得之於正 道术通明 命不易哉 正月岁星出婺女 洛出书 使中尉宏赦其罪 上遂至平城 此非人力 久之 2019最
舍者昔人之上务 燕刺谋逆 夏 乃绝 肥而包裹心者脂也 大抵强者先反 上使侍中 更举兵欲诛莽 何也 当有故废之家公孙氏从民间受命为天子者 亡水旱之灾而草木百谷不孰 夫唯《大雅》 子何欲 不以奸吏 勤劳而至 告曰 蒯通 不敢 肉食 既明且哲 炳炳辉煌 珠厓内属为郡久矣 民爵 则
曰不敢 与偕攻析 更以庶人葬之 恐不可以示天下 与单于相直 食其还
而归之农 封贺所子弟子侍中中郎将彭祖为阳都侯 及王莽居摄 上大欢乐之 周勃将二十万定燕 〕右从横十二家 项籍死 闰月 斩首十馀万级 山崩川竭 辄补缺 祝融虚 征系请室 且兵法 番君吴芮为衡山王 丞相李蔡 汉王得韩信军 闰馀十 有殷以绥 所举应法 后彭祖入朝 群盗浸强 未可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的作用?(1)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性质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为什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那,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_知识总结_复习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_知识总结_复习

B
• .(2013· 广东卷· 31题)2013年3月,广东某市 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 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 。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 •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文化的特点 P6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一 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一种素养;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表现形式
P8
①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 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②动态形式: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 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考点2*:文化的社会作用 P9
• (2011· 浙江卷) “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 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 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 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 类现象表明( ) • A. 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 文化背景 •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 不同的 •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考点3*: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P17-21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 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P18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引领人们前进。P19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 进。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 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P21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整理——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整理——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知识整理掌握核心第一课文化与生活★★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3、文化与经济如何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4、文化与政治如何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5、为什么当今世界各国都重视文化竞争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对此,我国怎么应对?(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1)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ppt1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ppt1

强化规范表述
文化的社会作用原理
(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实质),能够在人们认识世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实质),能够在人们认识世 ),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途径)转化为物质力量( 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途径)转化为物质力量(可转化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性),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文化的作用——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先进文化的作用 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文 化 塑 造 人 生
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相互结合、 相互结合、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相互结合 相互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 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都得到 全面发展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
文化的作用” 如《文化生活》“文化的作用”考点 文化生活》 文化的作用
2008年高考中, 2008年高考中,新课改四地区均以客观题的形式 年高考中 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进行了 考查,分别以主观题形式着重考查了文化的作用。 考查,分别以主观题形式着重考查了文化的作用。 2009年11省市浙江、江苏、天津、山东、福建、 2009年11省市浙江、江苏、天津、山东、福建、海 省市浙江 广东等均对文化的作用进行了考查,2010年浙 南、广东等均对文化的作用进行了考查,2010年浙 江省参考样卷、浙江省高考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江省参考样卷、 了文化的作用。 了文化的作用。 2011年的考查形式不会有大变化,但在备考中,学 2011年的考查形式不会有大变化,但在备考中, 年的考查形式不会有大变化 生应注意结合其他部分进行复习,从内涵、 生应注意结合其他部分进行复习,从内涵、特点和 外延上理解文化“是什么” 文化与社会发展” 外延上理解文化“是什么”,从“文化与社会发展” 文化与人的发展”两条主线把握文化的作用。 和“文化与人的发展”两条主线把握文化的作用。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人们对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决定人们的人生追求和生活 方式。
人们在认识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 和根本观点,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和评价标准。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人们 的思想观念体系,决定人们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方向。
树立正确“三观”重要性和途径
重要性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实现人生价值的 重要保障。
文化特点
文化具有多样性、传承性、创新 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与社会关系
文化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对社会产生反作用,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导向、凝聚、规范和调控等作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 要力量。
文化传承与创新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增强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进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 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 善的价值观。
VS
途径
通过学习科学理论和文化知识,提高思想 认识水平;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等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 过反思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不断调整完 善自己的思想观念。
在实践中践行正确“三观”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03
在学习中践行
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科学 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为 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课件教学讲义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课件教学讲义
艺术
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形式,包 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 作品反映了人类的文化传统、价值观 和生活方式,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审美
审美是人类对美的感知和评价的能力 ,是个人和文化的共同体现。审美的 标准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同的文 化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和标准。
习俗与仪式
习俗
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行为习 惯和风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 俗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文 化传统,对人们的言行举止产生深远影 响。
详细描述
文化生活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人类的精神成长、社会 凝聚力和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生活的历史演变
总结词
文化生活的历史演变
详细描述
文化生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从原始社会的简单文化到现代社会的多元化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历程。
03
文化生活的核心要素
语言与文字
单元内容概览
文化生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介绍文化的定义、特点、分类等,以 及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分析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作 用和影响,以及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 地位和作用。
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介绍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基本特点 和传承方式,以及中华文化在全球化 时代的发展和创新。
文化生活的多样性
探讨不同地域、民族、阶层的文化生 活特点,以及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意 义。
02
文化生活的基本概念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总结词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详细描述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 有共享性、传承性和创新性等特性。
文化生活的重要性

文化生活知识结构图课件

文化生活知识结构图课件


促进
2
促进
3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
怎样追求 1 更高的思 2 德目标? 3
ko
26
传 统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特点 相对稳定性

鲜明的民族性
第4课1框
(是什么)

顺应社会生活变迁—积极作用
作用
一成不变——消极作用
意义 民族国家和社会:兴旺发达 (为什么)
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ko
(怎么办7 )
第4课2框

继承与发 展的关系




中 2.影响文
是什么?
为什么?
第一专题 文化与生活
第二专题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生活》
整体结构
第四专题 发展先进文化
第三专题
中华文化与 民族精神
怎么办?
ko
怎么看?
1
第一单元(1-2课)
含义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 化
特点 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

形式:P8
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社 会
实质
社会
文化与经济、政治

民族之骄傲 文化的关系及意义?

原因: 包容性(是什么?意义?)
作用
P70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是激励……的精神动ko 力,是激励……的不竭力量之源。13
第7-1框知识整合
地位

集中 表现
中 华
华民
文族
化 植根于精

为什么 作用 意义

新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K12教育文档)

新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K12教育文档)

新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1. 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

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2)个人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的。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3. 文化的力量:(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3)性质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4. 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课件(公开课)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复习课件(公开课)
⑶文化与物质的关系:
文化活动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人们的精神 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形式:
⑴精神产品(静态):思想、理论、信念、 信仰、道德、科学、文学、艺术等。
⑵精神活动(动态):文化生产、传播、积 累的过程等。
⑶文化形态:有古今之分、中外之别、地域 之分。
⑷文化性质:有先进、落后、腐朽文化
3、文化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只 要增强文化力量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 以下是有关企业文化建设 的新闻:
• 1.吉林油田推进企业文 化建设纪实
• 2.国电集团非常重视技 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 3.商业银行加强员工培 训,提高服务质量
• 4.中国出版集团获国家 级奖项总量居全国之首
3、人们在参加文化活动中,不仅可以创造文化、发 展文化,也能获得文化、享用文化。
【考点2】文化的社会作用
⑴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 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⑵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 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 影响。 ⑶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三个越来越)在经济发展中,科 技……;教育、人才、素质……;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 产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⑷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国内: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 文化素养;国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 的重要内容。 ⑸文化与综合国力: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 越成为……越来越……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 久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 息的能力,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的 关键在于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的对接。依据设问要求,联系 教材,从总体上看,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具体包 括文化对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等的作用,对个人成长的作 用;从材料上看,材料中心主要反映的问题包括:文化带来 商机、提升国家形象、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三者分 别对应文化对经济、综合国力和个人成长的作用。答案的组 织只需将教材理论与材料对接即可。
创新10
• (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 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 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企业通过自觉建设有 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增长知识和才 干,从而焕发积极的精神状态,在企业发展的同 时实现人生的目标。
• (6)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 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
• ①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 设了特定的文化环境;
• ②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 的物质载体;
• ③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11·南京一模】某校开展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 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 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
•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 的影响 ③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优秀文化 能够塑造人生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011高考浙江卷31)“竖大拇指”在北美一 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 就成了无理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 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面对英国人可能 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 文化背景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 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 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 【2011·南京一模】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 “茶文化”。“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 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这说 明( )
•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人们的精神产品 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青年学生都要主动接受“茶文化” 的熏陶 ④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2)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 响。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在这种文化 的长期熏陶和凝聚下,成为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 【2011·丰台期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 生产总值4%的目标,这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坚定决心。教育发展需要财政支持说明( )
[2011·安徽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
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 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 话题一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 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 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 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 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 民族自豪感。 •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 解。
•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 不同的
•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 [2011·山东卷] 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 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 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 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 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 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 新基地。
• A.经济发展了文化才能发展
• 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 C.增加教育支出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 D.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 【2010·洛阳模拟】河南安阳殷墟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 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们的文化 消费,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创新设计9
• (1)作为中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所 以该校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2)学生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也 是必要的。因为优秀的文化可以丰富学生 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 (3)学生在学习之余应该参加一些健康有 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健全人格。
本题主要结合汉阳铁厂的保护性开发,建设博物馆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考查文化的特点和文化 对人的影响。本题的设问带有迷惑性,如果不注意 设问的限定,单纯从爱国主义教育的角度回答,就 会导致思路错误。因此本题在审题的过程中注意从 “文化的特点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结合文 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一 定的环境、文化塑造人生等组织答案。
• 【答案】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
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 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人 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 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