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构件生产线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Building)是一种通过工厂预先加工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的建筑方式。
由于其具有快速、高效、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论述。
一、关键技术1.预制构件设计技术预制构件设计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基础。
针对不同项目需求,设计师需要根据结构力学原理和材料特性,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材料,并进行设计计算,确保预制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2.数字化设计与信息管理技术数字化设计是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重要手段之一。
借助计算机软件和虚拟模型,可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精确的规划和仿真,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误差。
3.标准化与模块化技术标准化与模块化技术是实现快速施工和灵活组装的关键。
通过统一尺寸、统一接口和统一标准,可以实现构件的交叉使用和自由组合,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4.装配工艺与施工技术装配工艺与施工技术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核心。
合理的装配工艺可以减少人力、物力投入,加快施工速度,提高质量。
而合适的施工技术则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核心装备1.预制构件生产线预制构件生产线是实现快速生产与组装的关键设备。
它包括混凝土搅拌站、钢材切割设备、预应力张拉机等。
这些设备能够将原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处理,为后续组装提供优质构件。
2.起重与运输设备起重与运输设备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它包括塔吊、吊车、升降机等。
这些设备能够将预制构件从生产线或运输车辆上顺利安装到指定位置,并保证安全稳定。
3.智能化控制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和计算机软件实时监测和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它可以自动调整设备参数,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如脚手架、模板等在装配式建筑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它们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便利,并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解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解析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建筑质量、速度和可持续性要求的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高效、环保且具有巨大潜力的施工方式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深入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创新领域。
一、预制构件制造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制构件是指在生产厂进行标准化加工后运往现场进行组装的构件。
它可以大大缩短建设周期,并降低劳动力成本。
而预制构件制造技术则是实现这些优势的基础。
1. 数字化设计与BIM技术数字化设计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预制构件制造的核心。
通过借助计算机模型,在设计阶段就能够对构件进行详尽地分析和优化,确保其精准度和符合力学要求。
同时,BIM技术还能够确保不同构件之间的协调性,减少现场测量和调整的工作量。
2. 自动化加工和装配技术预制构件的自动化生产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通过机器人技术、激光切割、数控冲孔等先进设备,可以实现对钢筋、砼等材料的精确加工。
此外,还可以利用自动化装配线,实现大规模构件的同时组装,减少人力投入。
二、模块化建筑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采用模块化建筑施工技术能够快速完成建筑物的组装,并保证建筑物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模块化建筑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标准化设计与制造通过标准化设计与制造,可以将建筑物分解成多个标准模块,在不同项目间进行重复使用。
这样一方面能够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施工速度。
标准化设计与制造是实现模块化施工的基础。
2. 模块间协调与连接技术模块之间的协调与连接是确保整体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模块之间的连接方式,并进行严格的计算和测试。
常见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粘贴连接等。
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并确保其牢固性对于模块化建筑施工至关重要。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技术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需要有效地进行施工管理。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构件生产与装配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构件生产与装配技术预制构件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预制构件的生产与装配技术是保证装配式建筑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预制构件的生产和装配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详细介绍这一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一、预制构件生产技术1. 预制构件设计预制构件的生产首先要从设计上进行规划。
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快速完成预制构件各种形状和尺寸的设计,并确保其结构安全性和实用性。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不同材料组合以及连接方式,以满足建筑需求。
2. 材料选择与加工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等因素。
常用的预制构件材料包括钢、混凝土、木材等。
接下来是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加工,在严格控制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的基础上,采用剪切、焊接、冷弯等工艺将原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
3. 预应力与预应变技术为了提高预制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整体性能,可以采用预应力与预应变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在制作过程中施加压力或引入锚固结构,使构件内部产生压应力或拉应变,从而增加其抗弯、抗剪等性能。
4. 检查与质量控制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非破坏性测试、尺寸测量、强度测试等手段,确保预制构件具有良好的质量,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二、预制构件装配技术1. 现场准备工作装配式建筑施工前,需要在现场进行基底处理和支撑安装等准备工作。
将待安装位置清理干净,并确保基础平整牢固,以便于后续的构件安装。
2. 构件运输与搬运在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时需要考虑到构件的尺寸和重量。
大型和重型预制构件通常通过吊车等专业设备进行运输。
搬运过程中需注意防止碰撞和挤压,以免损坏构件。
3. 构件安装预制构件的安装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准确地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布置,并选择适当的连接方式进行固定。
同时,需要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确保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4. 连接与密封不同构件之间以及构件与基底之间的连接和密封是关键。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孟靖康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孟靖康摘要:预制装配式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安全,因此在预制施工中要依据相关的标准施工,施工人员要掌握关键技术,采用的工艺要符合规范,以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达到设计标准。
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设计规范完善设计方案,从而实现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稳定安全性,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预制装配;建筑结构;施工;关键技术1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概念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是指部分梁、板、柱、墙板等结构构件均先在构件预制厂进行规模生产,后运至施工现场通过焊接、预埋螺栓连接或少量现浇混凝土等将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结构整体。
预制率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室外地坪以上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材料用量占对应构件材料总用量的体积比。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基本特征从建筑施工的基本特征角度讲,预制装配式施工的基本内容在于将提前加工完毕的各种建筑材料进行组装或者加工,确保能够符合现行的工厂化加工标准。
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遵照现行的建筑装配标准来正确组装现有的施工材料,从而达到相应的预制装配施工目标。
因此经过分析可见,预制装配施工相比来讲更加能达到避免繁杂施工步骤、简化施工操作与节省施工资金的效果。
具体在目前实践中,预制装配式的建筑施工体现为如下特征:首先是施工材料符合标准化。
预制装配施工作为目前特殊的施工形式,其主要涉及到依照现行的规格与标准来制作各类材料,因此具有材料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在标准化的材料制作基础上,施工人员可以做到灵活替换任何的建筑材料,从而便于进行整个的预制装配过程。
其次是简化了装配施工与预制构件的环节。
预制装配式的便捷施工方式可以避免琐碎与繁杂的施工操作步骤,并且实现了施工周期的全面缩短。
在进行材料装配与材料预制时,施工单位只要遵照现行标准来进行即可,而不必经过常规的施工操作环节。
因此在目前看来,预制装配式的全新施工形式更加符合施工设计的多样化特征,针对不同层次的建筑施工需求也可做到全面予以满足。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构件生产技术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构件生产技术分析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人们对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而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产技术对于整个项目的成功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构件生产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预制构件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1. 传统生产技术传统的预制构件生产技术主要采用模具浇注、手工操作等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同时,传统技术无法满足现代化大规模施工需求。
2. 现代化生产技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且高效的预制构件生产技术。
例如,采用钢模具浇注、机械化操作等先进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构件质量。
同时,利用新材料、新工艺也为预制构件的生产提供了更多选择。
二、预制构件生产技术的优势1. 提高施工效率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可以节约大量施工时间。
而预制构件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构件的生产效率。
集中化、规模化的生产过程可以实现快速、高品质地完成预制构件生产任务。
2. 保证施工质量通过现代化的预制构件生产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构件的一致性和整体品质。
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预制构件不受现场环境限制,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并能更好地满足建筑结构的要求。
3. 减少资源浪费在传统建筑施工中常常会出现大量材料浪费和人力资源浪费。
而采用装配式建筑以及相关的预制构件生产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和资源浪费,并且可有效回收再利用。
三、预制构件生产技术的应用案例1. 钢结构预制构件生产技术钢结构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类型。
采用钢模具浇注和机械化操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构件的质量。
此外,采用钢结构还可以实现建筑结构的灵活性和可拆卸性,方便后期维护和改造。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用预制部品生产成套装备技术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用预制部品生产成套装备技术要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听着就感觉很高大上对吧?其实就是通过一些预制的部品,把建筑工地上做成一个个“拼图”一样的块,然后像搭积木一样,轻松地把房子给建起来了。
就好比咱们小时候拼乐高,拼得溜溜的,结果房子很快就盖好了,这不就是装配式建筑的魅力吗?不过,要想这个过程顺利进行,得有一套好的装备支持。
像是那些预制部品的生产设备,得把每一个部件做好,才能保证整个建筑的质量和稳定性。
说到预制部品生产成套装备,这可是一项高科技活,涉及的东西可多了。
比如你得有一个非常精准的模具,能够把混凝土打成你想要的形状,像是墙面、楼板、柱子这些,差一点点都不行。
然后你还得考虑到如何高效地生产,得保证速度又不能出错,毕竟建筑业可不能拖拖拉拉,要是工期延误了,房子盖不出来,那就糟了。
所以,设备得够智能,能快速做出一个个标准化的部品,而且每个部件都得精确无误,这可不是小事。
你看看,现在这些装配式建筑装备,真的好像变魔术一样。
原本需要一大堆工人手动操作的活,现在有了这些先进设备,一些繁琐的工作都能自动完成。
像是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动成型这些,设备都能做到,工人就只需要监督和调整,节省了不少人力和时间。
而且这套装备操作起来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甚至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来监控生产全过程,简直就像开车一样轻松。
不过,别看它们这么“聪明”,这些设备可不是一买回来就能马上用的。
要想生产出高质量的预制部品,首先得确保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都很到位。
这些装备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调试,确保每一项功能都能完美运行。
其实就是像咱们买新手机一样,开箱时没毛病,但得经过几次更新升级,才会完全适应我们的需求。
设备也是一样,不是说装上去就能立马开工,它得有个“磨合”期,确保它的性能在实际生产中能够长期稳定。
再说了,生产出来的每一块预制部品,都是建筑的核心部分,不能出现丝毫差错。
比如一根柱子,它得承受整个楼层的重量,假如柱子一出问题,整个建筑的安全就成了大问题。
高速铁路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高速铁路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
为了提高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效率,降低建设成本,预制构件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重点研究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以期为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二、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关键技术1.1 预制构件的设计预制构件的设计是智能建造的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构件的尺寸、形状、材料等因素,以满足高速铁路的实际需求。
还需考虑到构件的生产、运输、安装等环节,确保构件的质量和性能。
1.2 预制构件的生产预制构件的生产是智能建造的核心。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还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构件的质量稳定可靠。
1.3 预制构件的运输预制构件的运输是智能建造的关键环节。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合适的运输方式和工具,保证构件的安全和准确。
还需要对运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构件能够按时到达施工现场。
1.4 预制构件的安装预制构件的安装是智能建造的最终环节。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采用精确的测量和定位技术,确保构件的准确安装。
还需要对安装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构件的安全和稳定。
三、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产业化2.1 技术创新为了推动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产业化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这包括在预制构件设计、生产、运输、安装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整个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2.2 产业链协同发展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产业化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展。
这包括与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等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
2.3 政策支持政府部门需要给予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产业化足够的政策支持。
这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提供资金支持,加强行业监管等。
2.4 人才培养为了推动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产业化的发展,我们需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
路桥工程预制构件生产的自动化成套装备及关键技术
路桥工程预制构件生产的自动化成套装备及关键技术李佑福(湖南五新模板有限公司,湖南怀化418000)【摘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的路桥预制构件种类繁杂、规格多、数量大,标准化程度参差不齐,其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基建工程施工技术全面跨越式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路桥工程预制构件的生产工艺和配套设备、生产线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路桥工程;预制构件生产;自动化生产线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BDOI:10.12147/ki.1671-3508.2023.07.053Automated Complete Equipment and Key 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in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Li Youfu(Hunan Wuxin Formwork Co.,Ltd.,Huaihua,Hunan418000,CHN)【Abstract】The types,specifications,and quantities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for road andbridge engineering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diverse,with varying degrees ofstandardization.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is an indispensablelink for the comprehensive and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hina's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The production process,supporting equipment,and production lines of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for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have huge development space.Key words: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prefabricated component production;automatic productionline;steel reinforcement equipment1引言近几年,国家推进高速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路桥施工配套机械设备行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契机,众多机械设备企业进入路桥施工设备领域,开发和应用了大量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助力我国基建工程的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之路。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技术研究与质量控制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技术研究与质量控制导言:预制混凝土构件是一种先进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地下工程等领域。
为了提高构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需要进行深入的技术研究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就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一、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技术研究1.原材料选取预制混凝土构件中最常用的原材料有水泥、骨料和粉煤灰等。
在选取原材料时,要考虑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充分试验验证。
2.模具设计与加工对于不同类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需要设计相应的模具。
模具设计应考虑到构件形状、尺寸和表面光洁度等因素。
然后,采用现代加工设备对模具进行加工,保证模具精度和表面质量。
3.搅拌与浇注工艺搅拌是指将水泥、骨料和其他掺合料按一定比例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
浇注是指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均匀地倒入模具中,并采取振动措施以排除空气泡。
4.养护工艺养护是指将浇注好的混凝土构件加以保湿、保温等措施,使其逐渐获得强度。
在养护期间,要注意监测湿度和温度,确保构件的品质。
二、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控制1.原材料验收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验收是确保构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包括水泥检测、骨料筛分和粉煤灰含量测试等,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成品检验成品检验是对已经制作完成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进行性能测试。
包括强度试验、耐久性试验和外观质量检查等方面。
通过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工艺,可以提高成品质量。
3.工艺管理与技术培训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工艺管理和技术培训。
通过制定规范的施工工艺、培养合格的操作人员以及引进先进的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4.质量追溯与标识管理预制混凝土构件在生产过程中应进行全程追溯,并在构件上进行标识管理。
这样可以确保每一道工序的合格,也为后续质量问题的排查提供了便利。
结语: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技术研究和质量控制是确保构件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地研究与实践,不断推进技术发展和工艺改进,预制混凝土构件将更好地满足建筑需求,助力城市建设。
预制构件生产线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预制构件生产线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河北新大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韩彦军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流水生产组织及工厂设施设计的方法;以三明治墙板为分析对象介绍了PC预制构件生产线的技术设计和组织设计,并对生产线的关键设备进行了分析。
1.引言1.1概述目前市场上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产品种类非常多,基础设施构件类、建筑构件类、地基类是主要的三大类产品。
近几年兴起的预制复合(装饰、保温)挂板、预制清水看台、预制景观构件(护栏、灯杆、座椅等)虽然技术含量较高,但还不是主流。
以京津高铁建设为开端,以引进德国博格公司无砟轨道板工厂化生产线为标志,表明我国预制构件进入工厂化生产时代。
无砟轨道板、双块石轨枕的工厂化生产因具有提高建设质量、减少施工现场人员伤亡、提升效率、减少浪费、彻底改变传统的建筑方式的优点,在近几年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在桥梁建设、普通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应用。
PC(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即“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以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结合部分现浇而形成的混凝土结构。
PC构件是以构件加工单位工厂化制作而形成的成品混凝土构件。
而预制化程度是目前衡量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住宅产业化的热潮之下,将更多的现场作业转移至工厂预制也逐步成为业内的共识。
除承重结构外,墙体、楼板等都是在工厂生产、配送的预制件,传统的建筑工地变成住宅工厂的“总装车间”。
产业化流水预制构件工业化程度高,成型模具和生产设备一次性投入后可重复使用,耗材少,现场装配和连接使得劳动力资源投入相对减少。
住宅的构件部品在工厂成批量生产,现场施工实行高度机械化装配。
这种全新的现代建筑产业将真正成为支柱业。
所谓住宅产业化,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
高速铁路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高速铁路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哎呀,你问这个问题可真是让我为难啊!不过,既然是关于高速铁路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那我就得使出浑身解数,给你讲讲这个话题。
我们要明白什么是高速铁路小型预制构件。
简单来说,就是把高铁的一些部件提前在工厂里造好,然后运到工地上,像搭积木一样组装起来。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能降低成本。
但是,这个过程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有很多关键技术的支持。
那么,这些关键技术究竟是什么呢?其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计技术。
这个技术很重要,因为预制构件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它们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所以,我们需要开发一种高效、精确的设计方法,让设计师能够快速地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方案。
第二,制造技术。
这个技术主要是指如何把设计好的部件制造出来。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先进的制造设备和技术,比如3D打印、机器人等等。
但是,这些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创新。
第三,装配技术。
这个技术主要是指导如何把制造好的部件组装起来。
这里面也有很多学问,比如如何保证组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如何提高组装速度等等。
第四,测试技术。
这个技术很重要,因为只有经过严格的测试,我们才能确定预制构件是否合格。
所以,我们需要开发一种全面、高效的测试方法,确保每一个部件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
第五,信息化技术。
现在,很多行业都在推广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在高速铁路小型预制构件的建造过程中,也需要用到很多信息化技术,比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远程监控、智能管理等功能。
当然了,这些关键技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还有很多交叉和融合的地方。
所以说,要想真正掌握高速铁路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就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视野和深入的理解。
好了,我知道你可能还是有点云里雾里的。
没关系啦,其实这个话题挺深奥的,不是一下子就能讲清楚的。
不过呢,只要你有兴趣去了解它,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预制混凝土构件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
预制混凝土构件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和制造技术:预制混凝土构件需要经过设计和制造两个环节。
设计技术包括结构设计、强度计算、优化设计等,而制造技术则包括模具制造、浇筑技术、养护技术等。
2. 混凝土配制技术:预制混凝土构件需要选用合适的混凝土配方,通过控制水灰比、掺合料的添加等方式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配制技术的关键在于确定适宜的配比和掺合料的种类和用量。
3. 生产线技术: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工业化生产需要通过生产线来进行批量生产。
生产线技术包括模具输送、加料、振捣、养护等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控制和协同作业。
其中,模具输送技术和加料技术是关键的环节,需要确保模具的准确定位和材料的准确投放。
4. 检测和质量控制技术: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检测技术包括强度检测、尺寸检测、质量检测等,而质量控制技术包括工艺监控、过程控制、质量评估等。
5. 智能化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工业化生产也趋向于智能化。
智能化技术包括机器视觉技术、传感器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等,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监测
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装备方面,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工业化生产需要使用一系列专门的生产设备,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模具制造设备、模具输送设备、智能生产线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分析随着人们对建筑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造方式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相比传统施工方式更加高效、灵活,能够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减少资源浪费,并提供更好的空间品质。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一些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本文将对这些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一、预制构件制造技术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中的基础元素,其制造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预制构件的制造主要包括材料选择、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等方面。
1. 材料选择:在预制构件的材料选择上,需要考虑材料强度、耐久性、可塑性等因素。
常用的材料有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能够保证构件在使用寿命内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设计控制:预制构件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力学性能和连接方式。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构件的受力情况、拼装方式以及与其他构件之间的协调等因素。
通过优化设计,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结构的整体安全性。
3. 生产过程控制: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确保质量可控,并充分利用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例如数控机床、自动搅拌站等,可以有效提高预制构件的精度和质量。
二、模块化组装技术模块化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是指将建筑分解为多个独立的模块,在工厂内进行制造,最后再现场进行组装。
模块化组装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施工速度快:相对于传统施工方式,模块化组装技术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模块在厂房内制造完成后可以直接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避免了传统施工方式中的各种拖延和等待。
2. 资源利用率高:模块化组装技术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
在制造过程中,可以精确计算、安排和采购所需材料和构件,避免了因为误差而引起的浪费。
3. 施工质量好:模块化制造过程中,在厂房内条件下进行生产,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施工条件。
施工中的预制构件加工与装配技术
施工中的预制构件加工与装配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传统的现场施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效、安全、节能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预制构件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建筑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从预制构件加工与装配技术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介绍如何有效提高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的加工和装配质量。
一、预制构件加工技术1. 自动化生产线预制构件加工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
通过精确控制机器设备,以及严格遵循设计规范和标准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出错率和缺陷率。
2. 数字化设计数字化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提供精确而详尽的预制构件图纸,并有效规划材料使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空间布置、材料搭配等参数优化分析,可以使得预制构件在尺寸精度、表面平整度和组件间的连接性能上得到保证。
3. 优化加工工艺预制构件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
采用机械切割、折弯等传统工艺结合先进的数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构件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同时,要注意控制施工现场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等对材料加工造成的影响。
二、预制构件装配技术1. 拼接方式预制构件的拼接方式在装配设计中非常重要。
采用可靠的拼接方式能够确保施工后组成的建筑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拼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以及特殊粘结材料等,不同情况下需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场景灵活选择。
2. 精准测量与调整在预制构件装配过程中,需要进行精准测量并及时调整位置以达到设计要求。
应用激光测量仪或三维扫描仪等高精度测量设备,对构件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软硬一体化手段进行自动调整,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精度和质量。
3. 装配工艺控制对预制构件装配工艺进行严格控制是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在模块化装配中,合理划分施工步骤、明确定义施工顺序,并将其合理组织起来,可以减少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的问题,提高装配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构件加工技术
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构件加工技术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们在施工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研究预制构件加工技术对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预制构件加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和措施。
一、现有预制构件加工技术的优势与不足1. 优势(1)精度高:采用机械化加工方式,能够保证预制构件尺寸精准,保证装配后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2)质量可控:在工厂环境下加工,可以更好地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过程中的品质问题,提升整体施工效果。
(3)减少人力:通过机械化生产代替传统手工操作,能够大幅减少人力投入,提高施工效率。
2. 不足(1)设计限制:传统预制构件加工方式受到模具等设备限制,无法满足复杂形状和结构需求。
(2)交通限制:由于规格尺寸限制以及运输条件约束,在远距离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困难。
(3)成本考虑:传统预制构件加工需要大量设备投资和场地费用,会增加项目成本。
二、改进技术与方法探究1. 使用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利用数控机床等先进设备对预制构件进行加工,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并且能够满足更复杂形状和结构的需求。
同时,数控加工还具有自动化生产的优势,可以减少人力投入,缩短生产周期。
2. 应用新型材料技术通过引入新型材料技术,如高强度混凝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可以提升预制构件的强度、耐久性和抗震性能。
这些新材料具有重量轻、密实性好、易于施工等特点,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3. 优化设计与模具制造技术通过优化预制构件的设计方案,并采用高精度模具制造技术,可以改善传统预制构件对形状尺寸的限制。
同时,在模具设计过程中考虑分拆及拼装方式,以减少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的体积和重量限制。
4. 推广装配式一体化制造技术装配式一体化制造技术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先进加工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相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
它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加工,实现构件生产与装配的高效衔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成本。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构件生产与安装技术要点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构件生产与安装技术要点分析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居住舒适性与环境友好性的要求提升,装配式建筑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热点。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的生产和安装是其中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针对这一主题展开探讨,进行技术要点分析。
二、预制构件生产技术要点1.选材优化预制构件的生产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用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结构和木材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预制构件,需根据使用场景及设计要求合理选材,并考虑其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2.工艺流程优化对于每一个预制构件而言,其生产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工序。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确保质量和尺寸精度。
同时,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并引入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
3.质量控制与检测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在原材料进厂时,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并设立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
同时,工艺过程中的每一步也需要有相应的检测和记录,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性能。
4.加强信息化管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预制构件生产过程实现数字化、自动化管理。
通过建立网络化监测系统,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预制构件安装技术要点1.精确定位预制构件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精确定位,确保准确度和稳定性。
利用先进的定位设备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快速而准确的构件定位,在施工速度与质量之间达到平衡。
2.连接方式选择不同类型的预制构件需要选用适合的连接方式。
传统的焊接或螺栓连接方式可以满足一部分需求,但更多场景下采用应力锚道等新型连接方式可有效提升结构稳定性和整体抗震性能。
3.施工组织与协调在预制构件的安装过程中,需要精心组织施工流程。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作业顺序和时间,并确保各个施工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潜在风险。
4.质量验收与维护预制构件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构件的加工与装配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构件的加工与装配技术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工厂内进行加工和制造,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装配。
预制构件的加工与装配技术对于保证建筑质量、提高施工效率、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预制构件的加工与装配技术展开探讨。
一、预制构件的加工技术1. 设计与绘图:在预制构件加工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设计与绘图。
设计师根据建筑要求和施工规范确定各个构件的尺寸、形状以及材料,并将其绘制成详细的施工图纸。
这些图纸将作为生产线上操作人员进行加工的依据。
2. 材料选择与采购:预制构件所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包括混凝土、钢材、玻璃纤维等。
在选择与采购材料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以及相关标准选定合适的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 加工设备与技术:不同类型的预制构件需要使用不同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来完成加工过程。
常见的加工设备包括水泥搅拌机、钢筋切割机、预应力张拉设备等。
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相应的技术,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加工。
4. 质量控制:在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严格的质检程序,可以确保预制构件的几何尺寸、表面质量以及强度等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材料进行抽样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二、预制构件的装配技术1. 运输与存储:预制构件在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运输和存储。
在运输过程中,应做好防止碰撞和损坏的措施,并按规定堆放好以免发生倾倒事故。
同时,在存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防潮、防晒等常规保护工作。
2. 拼装与安装:在现场施工前,预制构件需要经过一定顺序的拼装和安装。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各个构件的位置并进行标记,然后将其按照一定次序进行拼装。
随后使用专用设备将各个构件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对位。
3. 精确性控制:预制构件装配过程中的精确性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在装配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并通过测量和调整等手段保证构件的几何尺寸及位置的精确度。
高速铁路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高速铁路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产
业化
在高速铁路建设领域,预制构件的智能建造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建造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保证建筑质量。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高速铁路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预制构件。
预制构件是指在工厂中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的方式生产出来的构件,这些构件可以在现场进行快速组装,从而实现建筑的快速建造。
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预制构件具有许多优势,例如可以提高建造效率,减少现场施工时间,降低人工成本等。
要实现高速铁路小型预制构件的智能建造并不容易。
这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关键技术。
首先是设计技术。
在设计预制构件时,需要考虑到其使用环境和使用寿命等因素,以确保其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还需要考虑到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安装方式等问题。
其次是制造技术。
制造预制构件需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以确保构件的质量和精度。
还需要考虑到环保问题,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是装配技术。
在现场进行预制构件的组装时,需要采用智能化的装配设备和技术手段,以提高装配效率和精度。
还需要考虑到安全问题,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
除了以上关键技术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要素也需要得到充分考虑。
例如材料的选择、成本控制、项目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得到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高速铁路小型预制构件智能建造的产业化。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报告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建筑行业的进步,传统的施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快速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需求。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高效、环保且具备极大潜力的施工方式,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
本报告将重点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关键技术,并分析其在现代建筑产业中的影响。
二、预制构件制造技术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目前,常见的预制构件制造技术包括混凝土预制构件和钢结构预制构件。
1. 混凝土预制构件技术混凝土预制构件采用模板进行加工生产,具备较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建筑项目。
该技术主要包括模板设计、混凝土浇注与养护等环节。
在模板设计方面,采用适宜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构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混凝土浇注与养护则需要考虑混凝土配比、振捣方式以及温湿度控制等因素,以确保预制构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钢结构预制构件技术钢结构预制构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可塑性,在大型建筑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技术主要包括钢材选择、焊接工艺和防腐处理等环节。
合理选择钢材种类和规格可以提高预制构件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焊接工艺的合理应用可以保证预制构件连接处的强度和密封性,而防腐处理则可以延长预制构件使用寿命。
三、装配式施工技术1. 组件化精确配套技术装配式建筑依靠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要求各个组件之间精确匹配,并确保快速装配。
组件化精确配套技术通过数字化软件模型进行设计与验证,并利用先进的加工设备进行生产与检测。
该技术可以提高装配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施工误差和成本。
2. 液压升降系统技术装配式建筑一大特点是采用上下结构进行施工,因此使用液压升降系统来完成模块的垂直移动至关重要。
该技术主要包括立柱设计、液压系统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等。
合理设计立柱结构可以保证装配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液压系统的设计和控制则需要考虑承载能力、操作灵活性以及自动化程度,提高装配效率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制构件生产线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河北新大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韩彦军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流水生产组织及工厂设施设计的方法;以三明治墙板为分析对象介绍了PC预制构件生产线的技术设计和组织设计,并对生产线的关键设备进行了分析。
1.引言1.1概述目前市场上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产品种类非常多,基础设施构件类、建筑构件类、地基类是主要的三大类产品。
近几年兴起的预制复合(装饰、保温)挂板、预制清水看台、预制景观构件(护栏、灯杆、座椅等)虽然技术含量较高,但还不是主流。
以京津高铁建设为开端,以引进德国博格公司无砟轨道板工厂化生产线为标志,表明我国预制构件进入工厂化生产时代。
无砟轨道板、双块石轨枕的工厂化生产因具有提高建设质量、减少施工现场人员伤亡、提升效率、减少浪费、彻底改变传统的建筑方式的优点,在近几年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在桥梁建设、普通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应用。
PC(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即“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以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结合部分现浇而形成的混凝土结构。
PC构件是以构件加工单位工厂化制作而形成的成品混凝土构件。
而预制化程度是目前衡量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住宅产业化的热潮之下,将更多的现场作业转移至工厂预制也逐步成为业内的共识。
除承重结构外,墙体、楼板等都是在工厂生产、配送的预制件,传统的建筑工地变成住宅工厂的“总装车间”。
产业化流水预制构件工业化程度高,成型模具和生产设备一次性投入后可重复使用,耗材少,现场装配和连接使得劳动力资源投入相对减少。
住宅的构件部品在工厂成批量生产,现场施工实行高度机械化装配。
这种全新的现代建筑产业将真正成为支柱业。
所谓住宅产业化,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
1.2预制构件的流水生产组织流水生产组织是大批大量的典型组织形式。
在流水生产组织中,劳动对象按制订的工艺路线及生产节拍,连续不断地,顺序通过各个工位,最终形成产品的一种组织方式。
其特征是:工艺过程封闭,各工序时间基本相等或成简单的倍比关系,生产节奏性强,过程连续性好。
其优势在于能采用先进、高效的技术装备、能提高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和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缺点是适应性差。
按流水生产要求设计和组织的生产线叫流水生产线,简称流水线。
按生产节拍性质分为强制节拍流水线和自由节拍流水线。
按自动化程度分为自动化流水线、机械化流水线和手工流水线。
按加工对象移动方式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流水线。
按加工对象品种分为单品种和多品种流水线。
结合以上划分,在各类预制构件方面典型的流水生产类型包括:1)环形生产线。
如轨枕、管片生产线和目前新上PC构件生产线。
前者属于单一品种、强制节拍、移动式自动化生产线,后者为多品种、柔性节拍、移动式自动化生产线。
2)长线台座法。
如预应力叠合板生产线、无砟轨道板生产线等,属于固定式机械化生产线,该类型生产线比较典型的布置形式是采用三套(或成三的倍数)长模的布置形式,在三班制作业条件下分别交替进行空模作业、浇注作业、养护。
3)固定台座法。
传统预制构件多采用该形式。
手工作业,可按照流水生产组织形式。
2.工厂设施规划预制构件工厂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厂内设施布置,即合理选择厂内设施(如混凝土搅拌、钢筋加工、预制、存放等生产设施,以及实验室、锅炉、配电室、生活区、办公室等辅助设施)的合理位置及关联方式,使得各种物资资源以最高效率组合为产品服务。
2.1PC构件工厂设施布置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设施布置在提高设施系统整体功能上的意义比设备先进化程度更大。
PC构件生产厂几种典型布置形式如图所示。
在进行设施布置时,尽可能考虑遵守以下原则,并考虑搬运要求。
1)系统性原则。
整体优化,不能追求个别指标先进。
2)近距离原则。
在环境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施之间距离最短,减少无效运输,降低物流成本。
3)场地与空间有效利用原则。
空间充分利用,有利于节约资金。
4)机械化原则。
既要有利于自动化的发展,还要留有适当的余地。
5)安全方便原则。
保证安全,不能一味追求运输距离最短。
6)投资建设费最小原则。
使用最少的投资达到系统功能要求。
7)便于科学管理和信息传递原则。
信息传递与管理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关键。
2.2评价方法在获得的多方案布置结果中可此用设施优化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
其基本原理是:设给定平面系统有n 个设施,并记每两个设施间的物流量(在一定时期内)为f ij ,f ij 可又统计工作得到;两设施之间的距离为d ij ,则两设施之间的物料搬运量为:ij ij ijw f d 生产线1生产线1混凝土搅拌生产线2生产线3生产线4存储区生产线1混凝土搅拌钢筋加工生产线2生产线3存储区生产线1生产线1混凝土搅拌生产线2生产线3生产线4存储区1存储区2全系统的物料搬运工作量M:1111nn n nijijiji j i j M w f d======∑∑∑∑若c ij 为设施i 到设施j 的单位搬运费用,则系统搬运费用为cM:1111nn n nijijij ijiji j i j cM c w cf d ======∑∑∑∑由于受设施面积、工艺条件、环境、管理等方面所限,假设设施布置存在l 个方案,则最佳位置布置设计方案M p 或从cM p 为:M p =min {M (1),M (2),…,M (l)}cM p =min {cM (1),cM (2),…,cM (l)}2.3规划实例如某PC 构件工厂规划如图所示,其一期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预制构件生产车间总体构造 板环形生产线 固件生产固定台座 钢筋加工车间 混凝土搅拌站 实验室材料、成品等辅助储存区域 锅炉房、变配电室等辅助设施办公设施1)PC 构件生产车间总体构造PC 构件车间按二个环形生产线车间、台座生产新车间、钢筋预埋件准备车间共四跨车间设计,设计尺寸(参考)为:长约200m 、宽4×24m ,钢结构厂房,地面硬化采用C20混凝土,厚度不低于200mm 。
车间需配料斗桁吊2台、脱模桁吊2台、钢筋构件桁吊1台,要求起吊重量各为10t ,起升高度不小于8m 。
预留各设备基础及地脚螺栓,生产线振动台基础需特殊处理。
车间内配套水、电、暖、气的供应设施。
钢筋车间内配搅拌站(楼)一座,理论生产率2×90m ³/h,通过运料小车把预制混凝土运送到车间内。
车间一端为附属用房和办公用房。
2)环形生产线二条,其中一条以生产叠合楼板、单一内墙板为主,另外一条以生产复合墙板为主同时能够生产叠合楼板、单一内墙板。
3)固定台座生产线固定台座生产线主要产品:异形构件和小批量构件。
用于生产楼梯、阳台、异型墙板等小批量构件。
生产按照模具清理、布料、振捣、抹光、养护、脱模等生产工艺,台座法生产。
主要设备:固定大平模、吊斗布料机、附着振动器、插入式振动器、抹光机、折叠式构件养护罩、混凝土运输车、成品运输车。
4)钢筋构件、预埋件、保温板准备车间钢筋焊件、预埋件、保温板车间设置在板环形生产线车间和固定台座生产线车间中间,钢筋原材料、保温板、钢筋焊件、钢筋折弯件等集中放置。
主要放置的物品有钢筋原材料、保温板等,在该车间可加工钢筋桁架、钢筋网片、钢筋折弯件。
安装的主要设备有:桁架钢筋生产线、钢筋调直切断机、氩弧焊机、钢筋折弯机等。
5)混凝土搅拌站建造混凝土搅拌站一座,双搅拌筒,摆放在钢筋预埋件车间一端,理论生产率2×90m³/h,通过运料小车把混凝土运送到两侧车间,为两条环形生产线和固定台座提供预拌混凝土。
6)实验室在办公楼的一层建立实验室,实现主要原材料及生产过程的检验与记录,实验室可实现对于诸如钢筋强度、混凝土强度等主控项目的自动测量和记录,不能人工干预,可实现每个构件关键数据的可追溯性。
7)材料、成品等辅助储存区域。
材料储存区域主要用于钢材储存、砂石料储存、成品储存。
钢材储存区和各成品储存区各配置16t天车一台。
8)锅炉房、变配电室等辅助设施厂内建立锅炉房、变配电室等辅助设施,用于厂内供气、供暖、供电等。
3.生产线的设计生产线的设计包括技术设计和组织设计两部分。
本文以三明治墙板生产线设计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3.1生产线的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指工艺流程的制定、工艺设备与输送设备的选用和设计、模具设计等。
三明治墙板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钢筋供应混凝土供应模具清理下层模具组装涂刷脱模剂摆放放进、安装埋件一次浇筑混凝土一次振动成型铺设聚苯二次摆放钢筋、安装埋件二次浇筑混凝土二次振动成型预养护表面装饰处理养护脱模成品检验缺陷处理成品验收存贮与运输三明治墙板生产线主要设备组成:包括轨道、轨道输送小车、布料机及其控制系统、混凝土储料斗、料斗运输车、振动台、摆渡车、通道养护窑及控制系统、电瓶运输车(运板小车)、模具清理装置、喷涂脱模剂装置、横向运输车、成品运输车等设备。
3.2生产线的组织设计组织设计是确定生产线的节拍、设备数量、负荷计算、平面布置等。
1)确定流水线的形式和节拍。
取决于构件结构、年产量、工艺稳定性、厂房面积等。
节拍r 可按下式计算:(1)(1)F r N βα-=+F :计划期内工作时间N :计划期内产量β:调整时间百分比α:允许废品率2)工序同期化。
通过技术措施调整工序的时间,使其尽可能等于或成倍于生产线的节拍,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措施包括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减少组模时间、增加同时作业人员、提高熟练程度等。
3)计算设备(或工作地)数量及其负荷系数设备计算数量:i i t S r=i t :第i 工序的单件时间,r:生产线节拍设备负荷系数:`i i i S k S4)计算工人数5)平面布置。
应有利于操作、运输线路短等要求3.3墙板自动化生产线典型平面布置形式墙板自动化生产线典型平面布置形式如下图所示。
该生产线布置特点如下:1)平模流水工艺,基于成组技术将生产线环形布置,充分利用生产面积。
生产线输送采用滚轮线输送为主,横向分体摆渡车摆渡,柔性输送,适应多品种变节拍的生产要求。
2)两台布料机呈直线排列,便于混凝土输送与供应。
3)二次布料之后预养护,有利于初凝之后抹光。
抹光之后立体养护,节省能源。
4)限制性工序采用采用平行布置的方式,提高了生产线的效率。
5)将拟增加的顺序加工工位与横向摆渡结合起来,以适应新的品种的变化。
6)对生产线合理分段,并设置缓冲区,以解决变节拍生产条件下,段与段之间的平滑衔接问题。
4.生产线的关键技术及装备1)模台(1)结构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有限元分析是使用有限元方法来分析静态或动态的物理物体或物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