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55dbdc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c.png)
目录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技术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发生在切 口或手术部位,包括切口部位深 部组织的感染。
案例一:心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总结词
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关键
详细描述
心脏外科手术通常具有极高的感染风险,因为手术部位血管密集且血液循环丰富 。预防措施包括对手术室、手术器械和医护人员严格消毒,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 前评估和抗菌治疗,以及术后定期检查和及时处理感染症状。
案例二:骨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保障患者安全
预防与控制外科手术部位 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 要措施,能够减少患者的 痛苦和经济负担。
维护医疗质量
预防与控制外科手术部位 感染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 ,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02
CATALOGUE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术前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 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是否存在 感染等,以便制定合适的手术计
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
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环境无菌。
术后护理
定期换药
手术后定期对手术部位进 行换药,以保持伤口清洁 。
观察感染征象
密切观察手术部位是否有 红肿、疼痛、渗出等感染 征象,及时发现并处理。
抗生素治疗
对于高危人群或已经出现 感染的患者,给予适当的 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 。
03
CATALOGUE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技术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分析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c80e1f52d380eb62946daa.png)
( P<0 . 0 5),两 种 患者 的性别 、切 口长度 间 差 异无 统 计学 意 义
( P> 0 . 0 5 )。详见 表 1 。
表 1 骨科手术切 口感染影响因素统计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 资料 :研 究 中资料 来 源 于 我 院 收治 的骨 科 手术 临床 患 者 ,抽 取其 中的9 6 例作 为研 究 对象 ,再 将其 按 照是 否 发生 切 口感 染分 成感 染 组 ( 3 2 例 )与非 感 组 ( 6 4 例 )。感 染 组男 1 9 例 ,女
计,感染组患者年龄 、体质量指数 、营养不良发生率 、开放性骨折发生率、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均较非感染组高 ( P<0 . 0 5 )。结论 : 影响骨科手术切 口感染 的因素相对较多 ,包括患者年龄 、体质量指数 、手术时间、营养状况 、卧床时问等 ,临床应给予关注,采取相
应 护 理对 策展 开预 防 ,减 少感 染 的发生 。
例 为7 5 . 0 0 %( 2 4 / 3 2),切 口长度 ( 1 1 . 7 1 ±3 . 5 8)c m ,手 术 时
间为 ( 3 . 1 7±O . 7 6 )h ,卧床时间为 ( 1 4 . 6 7±3 . 2 1 )d ;非感染
【 关 键 词】 骨科 手术 ;切 口感 染 ;危 险 因素 ;预 防对策 ;护 理
对 于骨 科患 者而 言 ,多 数情 况下 为外 伤患 者或 者是 年 老体弱 人 群 ,因此 常需 展开 外科 急 诊手 术进 行 治疗 ,因此 开放 性伤 口相 对 较 多 ,存 在较 高 的感 染 风 险 】 。本 次研 究 中出于 对 骨科 手 术切 口感染 相关 影 响 因素 以及 相 应预 防措 旌进 行 分析 探讨 的 目的 ,对 收 治 的骨科 手 术患 者 的 临床 资料展 开 了 回顾 性分 析 ,对 比 了切 口 感染 者 和非 感染 者 的情 况 ,现报 告如 下 。
影响手术切口的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影响手术切口的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4a5b9dafad6195f302ba61f.png)
影响手术切口的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摘要】手术切口感染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了手术治疗的效果。
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必然成为手术室相关医务人员的工作重点。
本文通过探讨分析手术切口的感染因素,提出了一些意见及预防对策,对于降低感染发生率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手术室切口感染因素预防对策手术,作为一种治疗多种外科疾病的有效手段,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等优点。
但手术造成的损伤和出血会引发切口感染,使患者病痛增加,费用增多,压力增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的死亡。
手术切口感染的诱因众多,进行手术治疗的手术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患者进入手术室时身心俱疲,免疫力低下,最易发生感染。
因此,必须采取完善的切口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减少感染发生率,从而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提高手术和医治质量。
1 手术切口的感染因素1.1 手术室的因素(1)医务人员手术前后自身手部清洁不彻底,外科刷手程序不规范,使细菌残留于手上或其他部位。
研究表明,由洗手不规范引发的细菌感染占总感染的30%[1]。
有些人员着装不符合标准,头发是细菌的主要繁殖场所,若覆盖不完全暴露于外,会成为主要的病菌源头。
(2)手术器械清洁灭菌不完全,若器械上残留有其他患者的血液等物,即使高压灭菌,但手术时残留的血痂可能会脱落于患者体腔中,若患者免疫力低则会引发感染。
同时。
(3)手术前后医务人员或手术中参观人员的进出导致手术室与外界空气交换频繁,外界空气中病菌随之进入手术室,从而增加切口感染几率。
资料显示,术前准备和即将结束两个时段中,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处于明显上升状态。
(4)手术区患者皮肤处理不佳,未清除皮肤上的细菌,或脱毛时导致皮肤轻微受损,使细菌在受损部位繁殖,这都会增加切口感染的风险。
同时切口感染的几率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5)手术医师操作不严谨,手术创伤面积过大、出血过多、局部组织受损等因素都会降低局部免疫力,引发不必要的感染。
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
![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03f4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8.png)
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摘要】本文从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危害、骨科无菌手术的重要性、术后切口感染的常见原因等方面展开讨论,详细介绍了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措施和要点,强调了加强护理意识、提高护理质量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帮助护士和医护人员加强对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认识,提高护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和全面的知识宣传,可以有效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和质量,为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增色不少。
【关键词】关键词:骨科手术、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护理、危害、原因、措施、要点、意识、质量、并发症、预防1. 引言1.1 背景介绍骨科手术是指对人体骨骼和相关结构进行的手术操作,是治疗骨骼问题和损伤的重要手段。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手术已经成为许多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法。
术后切口感染是骨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术后切口感染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在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只有加强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才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重点介绍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措施和要点,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规范护理操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引起广大护理人员对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视,共同努力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
1.2 目的和意义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是指在骨科手术后,切口部位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并发症。
切口感染可能会导致局部炎症、红肿、渗液等症状,甚至延误伤口愈合,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
骨科无菌手术旨在保证手术切口的无菌状态,有效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加强对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73e9db763231126fdb1194.png)
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发表时间:2015-11-20T16:14:50.2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作者:吴金沙[导读] 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人民医院外二科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众多,因此我们在手术的过程当中要引起特别的重视,并且采取适当的干预手段来进行预防,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杜绝感染的发生几率。
吴金沙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人民医院外二科 557100摘要:目的对于因骨科手术引起的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
方法将2011年9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骨科进行骨科手术的26例切口感染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对于其中导致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
结果骨科手术的切口感染与骨科手术的手术部位、手术用时、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手术无菌操作技术以及手术时有无人参观和手术是不是接台手术都有一定的关系。
结论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众多,因此我们在手术的过程当中要引起特别的重视,并且采取适当的干预手段来进行预防,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杜绝感染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骨科手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手术,通过骨科手术可以到对患者损伤的骨骼进行修复或者是重建的目的,并最终使得手术部位的功能得到回复。
由于在骨科手术的进行当中通常会对手术的部位进行组织的分离、骨膜的剥离然后在骨骼受损的部位进行固定物(钢钉、钢板、髓内、异体骨等)的植入,使得手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手术后容易出现机体的排斥反应及切口的感染。
一旦切口发生感染,就会引发比较严重的后果,比如引起内固定物外露、手术部位皮肤缺损、骨髓炎、骨不连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治疗,对患者康复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的肢体残疾,更严重的将会危机患者的生命。
由于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众多,而且种类也比较的复杂,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了解感染的相关因素,从而积极的采取措施来进行预防,特进行本次的临床回顾,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2a7fe00912a21615792929.png)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目的:探讨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率以及危险因素,为骨科手术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资料。
方法:将收治的210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比例进行统计,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共有35例患者出现手术部位感染,所占比例为1.67%。
造成感染的原因主要有术前准备工作不充分、手术区皮肤清洁不到位、未进行引流操作和切口暴露时间较长。
结论要想降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几率,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手术,加强医疗人员的消毒意识,在手术后还应当规范使用抗生素,通过一系列术前、术中、术后的综合措施,来提高医疗质量。
标签: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应对措施骨科手术是常见的一类外科手术,其手术的目的是对受到损伤的骨骼进行修复或重建,以恢复原来的功能。
由于在进行骨科手术时往往要对手术部位的组织进行切开分离并在骨骼受损部位植入内固定物如髓内针、钢钉、钢板等,因此手术往往比较复杂、手术时间较长,因此容易出现术后切口感染。
一旦出现术后切口感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将会使手术效果受到严重影响,轻则延长疗程,重则造成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而引起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多、种类复杂,为了帮助广大医护人员了解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采取相应对策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机率,特对山东省某医院实施骨科手术时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10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1378例,女性722例。
患者的年龄为19~59岁,平均年龄为43.67岁。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排除妊娠或者哺乳期,均无抗菌素过敏史,无肾脏和肝脏功能异常。
1.2调查方法对2100例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其对已经设计好的问卷进行填写。
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间、基础疾病等。
对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医院应当以感染部位的症状和分泌物为依据,判断感染的程度。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及其效果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及其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d7679b6025c52cc58bd6be26.png)
4讨 论
管 接负压袋持续 减压 引流 ,观察 引流液的量 、颜 色、性质 ,详细记 录 每 日的引流液的量 ;妥善固定 防止脱 出,以保持有 效的胃肠 减压 。 3 - 3空肠造瘘管的护理 要妥 善固定空肠 造瘘管 ,防止脱 出 阻塞 ;保 持空肠造瘘管周 围
敷料干燥 ,如 出现渗液及 时给予更换 。瘘 口周围可 以涂氧化 锌软膏保 护 皮肤 ,减少分泌物对 皮肤的刺激 ,保持 皮肤的完好性 ,减轻对患者
6 ・临床护理 ・ 6 6
S p m e 0 2V 1 0 N . 国哑 et b r 1 , o 1 , o 7 e 2 . 2
持破 1相 对干燥 ,降 低破 口处张力 , 使破 1早期愈 合 ;同时该管还 2 1 促 3
能对破 裂 口起支架作 用 ,避免破裂 口愈合后所致 的狭 窄。术后上行 胃
染 ,机体处 于高分解状态 ,建立 良好 的营养 通道是非常重要 的。患者 发病 的早期 ,完全 胃肠外营养 (P T N)是主要的营养供应 途径。应用 T N时 ,可采 用周围静脉 或中心静脉 ,从 中心静脉输 注时 ,导管 的护 P 理 十分重要 ,深静 脉置管处 的贴 膜每三 日更换一 次 ,平时随脏 随换 。 待 患者病情 稳定 ,食管裂 口 本吻合 后 ,开始 用肠道 内营养+ 基 肠外营
从循证医学谈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
![从循证医学谈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13a7c39548d7c1c709a145b3.png)
从循证医学谈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循证护理学是循证医学的重要分支,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可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原理,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护理措施,其核心是以最佳证据为基础开展护理工作,它的实践程序包括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应用及循证评价4个阶段。
笔者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对100例切口感染患者实施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并总结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对策,现介绍如下:1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手术切口感染包括:①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②深部切口引流出脓液或穿刺抽出脓液;③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又脓性分泌物或伴有发热T38℃,局部有压痛;④再次手术探查、组织病理写发现涉及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的证据;⑤临床医师诊断的切口感染。
或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伴随病原学诊断依据,即分泌物培养阳性,即可确诊。
手术切口感染包括:表1/ 7浅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感染。
2 切口感染的原因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同时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
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切口感染不但与生物性感染因素有关,也与非生物性因素密切关系。
2.1 生物性感染因素引起的切口感染循证支持:结合本院及各大医院调查资料,从分离到的病原菌来看,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首位,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各种化脓性感染及败血症的重要病原体,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已经成为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同时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感染率有明显上升,革兰阴性杆菌目前在引起医院感染中有不断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的感染率才仅次于金葡萄,这与第一届全国呼吸病原学术会议纪要中结论相一致,应引起临床医院及检验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愈来愈高,且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使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增多。
切口感染文档
![切口感染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f80a14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2.png)
切口感染简介切口感染是指手术或其他创口因外界微生物污染而引起的感染。
切口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类型,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以及增加医疗费用。
因此,对于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非常重要。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讨论切口感染的原因、症状、预防以及处理方法。
原因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外界的微生物进入切口,导致创口发炎和感染。
以下是一些导致切口感染的常见原因:1.非洁净手术过程:如果手术室环境、医护人员的手术操作不达标,那么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可能进入创口。
2.使用不洁手术器械:使用没有经过彻底清洁和消毒的手术器械可能导致创口感染。
3.患者体内有其他感染:如果患者体内存在其他感染源(如尿道感染或肺部感染),那么感染可能通过血液或其他途径传播到创口。
症状切口感染的症状可以包括以下几种:1.创口处红肿:创口周围出现红肿是切口感染常见的症状之一。
2.疼痛:创口感染可能导致创口周围的疼痛或灼热感。
3.分泌物增多:感染创口可能会有渗出物增多,如脓液或血液。
4.创口裂开或延迟愈合:切口感染可能导致创口边缘开裂或愈合时间延长。
5.发热:如果感染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切口感染,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保持手术环境清洁:手术室应经常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环境。
2.规范操作流程: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程,洗手、穿戴手术服并正确使用无菌手套。
3.彻底清洁手术器械:手术器械应经过适当的清洁和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细菌和病毒。
4.患者预防性用药:对于高危患者,医生可以考虑给予预防性抗生素,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定期更换敷料:定期更换创口敷料可以保持创口干燥和清洁,减少感染的机会。
处理方法如果出现切口感染,以下是一些处理方法:1.清洁创口:创口应该被轻轻清洗,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液以杀灭细菌。
2.使用抗生素:医生可能会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开具适当的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
骨折手术部位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骨折手术部位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e0ba46e53a580217fcfec0.png)
骨折手术部位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和便利,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外伤骨折,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骨科疾病,最为常见的是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也是导致骨折愈合延迟的重要因素,也是主要的合并症之一。
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骨折手术部位感染因素1.1手术室存在的因素1.1.1洗手及戴手套不规范存在手术人员对外科洗手不重视,刷手时间不够,杀手步骤不彻底,无法达到外科手消毒的情况,同时存在戴手套不规范或手术台上手套破损未发现,造成骨折手术部位感染。
1.1.2手术操作技术不规范过多使用电刀,使术区失活组织增多,术中未按规范保护皮肤切口,手术台上的无菌布类敷料因冲洗伤口的生理盐水而打湿,使细菌污染手术器械及切口周缘的布类敷料或在术前未发现无菌敷料或器械包布损伤,而导致手术人员外露的皮肤接触到无菌手术台或手术部位,导致骨折手术部位的发生,手术时间的长短与手术部位感染率相关,手术时间越长,手术部位的感染率越高。
同时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操作者的无菌技术操作监督不严格,也是造成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之一。
1.1.3手术操作空间存在的危险因素手术室空气中的含菌量与手术切口感染呈正相关。
手术室内的尘粒会因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走动在空气中飞扬或者接台手术层流净化的间隔时间不够,污染手术室空气,而导致骨折手术部位的感染。
1.2手术患者存在的因素1.2.1术中患者低体温手术室内温度设置过低,手术部位大面积的皮肤暴露,消毒液的冷刺激,输入未加温的库血、液体等,均可降低手术患者的体温。
1.2.2手术患者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手术区的皮肤准备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环节,用刀片剃毛、电剪剪毛易引起皮肤损伤,同时皮肤准备的时间越接近手术开始的时间越好。
1.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先期使用对降低术后的感染发生率有明显的效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与SSI的关系,多数认为术前30min~2h开始围手术期中合理地、预防性地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地降低SSI的发生率[1]。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PPT课件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a4a75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0.png)
加强手术室消毒、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术后定期复查等措施
,预防感染发生。
案例三:脊柱手术后感染
患者情况
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接受脊柱手术,术后出 现发热、腰背部疼痛等症状。
治疗过程
经过清创、使用抗生素等治疗,感染得到控 制,患者逐渐康复。
感染诊断
通过血液检查和伤口分泌物培养确诊为脊柱 手术后感染。
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 感染能力,如注射免疫球蛋白、细胞 因子等。
04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患者情况
患者因髋关节骨折接受 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出 现发热、疼痛等症状。
感染诊断
通过血液检查和关节穿 刺确诊为髋关节置换术
后感染。
治疗过程
经过多次清创、更换敷 料、使用抗生素等治疗, 感染得到控制,患者逐
尽量减少手术中对软组织 的损伤,以降低感染的可 能性。
术后护理
定期换药和检查
手术后定期对手术部位进行换药 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感
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可以继续 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康复锻炼
根据手术部位和类型,指导患者进 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手术部位 的愈合,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 险。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 •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治疗 •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案例分析 •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建议
01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是指患者在接 受骨科手术后,手术部位出现的 感染,包括浅表感染和深部感染 。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潜在因素分析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潜在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d6316c48d7c1c708a145b9.png)
按卫 生 部 2 0 年 颁 发 《 院 感 染 诊 断标 准 》 行 诊 断 。 01 医 进
表 1 骨科 I 手术 切 口感 染 率 类
严格 执 行 无 菌 技 术 操 作 , 意 手 卫 生 , 格 执 行 标 准 的 六 步 洗 手 注 严 法 各种 手 术 器械 严 格 按 要 求 进 行 清 洗 、 毒 、 菌 , 到 一 人 一 消 灭 做 用一灭菌。 ②术 后 感 染 与 手 术时 间 、 术 问 人数 、 气 洁 净 度都 有 手 空 关 。 术 问严 格 按 三 区 管 理 . 格 做 好 手 术 室 空 气 的消 毒 , 手 严 保持 手 术室的洁净环境。 ③选 择 最 佳 手 术 时机 。 年老 体 弱 者 , 对 要加 强营 养 , 强体质, 增 戒烟 酒 ; 基础 疾 病 的要 及 时 治疗 ; 期 手术 尽 量避 有 择 开 夏 季高 温 季 节 。 ④提 高 手 术技 巧 。 医生 手 术 的熟 练 程 度是 减 少术 后 感 染 的重要 因素 之 一 , 求医 生 手 术 中避 免粗 暴 动 作 , 则加 大 要 否 软 组 织破 坏 , 部 血 运 受 阻 ; 时 可缩 短 手 术 时 间 , 少 出血 及 术 局 同 减
3 讨论
本 院2 0年 1 日至 20 年 1 月3 日在我 院 骨科 实 行 I 0 8 月1 09 2 1 类手 术
的患者为调查对象 。 1 2 调 查 方法 . ’
() 防 切 口感 染 对 策 。 严 格 遵 守 无 菌 操 作 原 则 。 院 是 患 1预 ① 医 者 聚 集 的 场 所 , 容 易受 到病 原 微 生 物 的 污 染 , 之 病 人 身 体 抵 很 加 抗 力差 , 的还 有 慢 性 基 础 疾 病 , 容 易 发 生 院 内 感 染 。 有 很 因此 医务 人 员须 注 意 环境 的 清洁 和 空 气 消 毒 , 认真 做 好 术 前 准 备 和皮 肤 消 毒 , 护人 员在 给 患 者 进 行 手 术操 作 、 药 及各 种治 疗 操 作 时 , 医 换 应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与分析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2a8020ed630b1c59eeb5ca.png)
显微 镜下部分 可见 白细胞 管型 。此类 疾病 是 由于 致病菌侵袭 肾盂及 ‘ 肾 实质 所引起 的炎性 病变 ,在致病菌 中以大肠杆菌 较为多 见,其次为葡
骨科无菌手术切 口感染原 因与分 析
曲 强
( 龙 口市人 民医 院骨科 ,山东 烟 台2 6 5 7 0 1 )
【 摘 要】 目的 探 讨骨科 无 菌手 术切 t 2 ' 感 染 的原 因及相 应的护 理措 施 。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2 0 1 1 年 3月到 2 0 1 3 年 3月在我 院骨科 进 行 无菌手 术
3 6 4 ・临 床 研 究 ・
细胞 、白细 胞数据 减少 ;无效 :治疗结 束后 患者症状无 明显改善 或 出 现加重 ,尿常规检查结果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 显效率+ 好转率 。
1 . 4 统计学处理
Oc t o 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o . 3 0
表 1 治疗 组 与对 照 组患 者的 疗效 统 计对 比
上 优于头孢 曲松 ,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安 全性较好 。 参考 文献 [ i ] 钟作 书. 急性 肾盂 肾炎 的临床 治疗 研 究[ J J . 临床 和 实验 医学 杂 志,
2 0 0 9 , 6 ( 8 ) : 1 3 6 .
的l 5 例 术后 切 口出现 感 染的患 者的 临床 相 关资料 ,结合 国内外 相 关文献对 骨科 无 菌手术 的感染原 因进行 深 入分析 ,并就 相 关性 的感染特 点 , 进行 具 有针对 性 的护 理措 施 。结果 研 究结果提 示 ,1 5 例 骨科 患者 的骨科 无 菌手术 切 口感 染 与所 选 用的手 术类 型、 临床 手 术地 点、 患者 的手
3例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与对策
![3例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65079053186bceb18e8bb6c.png)
3例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与对策发表时间:2012-12-25T13:47:02.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7期供稿作者:朱艳萍[导读] 保证接台手术的空气与物表质量,手术结束后应立即进行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有血液、体液污染时消毒。
朱艳萍(江西省兴国县人民医院江西兴国 342400)【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078-02【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2012年5月我院骨科病房连续发生3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治疗后3例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病灶全部愈合,经分析造成此次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有接台手术间的清洁、消毒工作执行不到位,层流净化系统的维护管理欠规范,进修、实习生的外科洗手与手消毒不能完全到位等。
结论加强对手术室环境的管理,规范层流净化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加强对实习生、进修生的岗前培训及掌握手术技巧是控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层流净化系统接台手术对策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之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骨科患者大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切口感染会延迟切口愈合时间,甚至可能造成骨髓炎。
[1] 2012年5月我院骨科病房连续发生3例手术切口感染病例,笔者遂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合理的预防措施与对策。
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1 患者,男,16岁,左胫腓骨骨折,于入院后第三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第七天术口出现红肿,血性分泌物,压痛,继而出现脓性分泌物,分泌物送检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经调查该患者术前未备皮,非全麻手术,一类切口,手术持续时间120分钟,术中出血100ml,放置了植入物。
术前30分钟预防性使用了一次抗菌药物,术中未追加,术后持续用药72小时。
1.2 病例2 患者,女,40岁,右桡尺骨骨折,于入院后第十天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第六天术口出现红肿,脓血性分泌物,分泌物送检培养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21675fc0eff9aef8951e0613.png)
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王俊淋犍为县人民医院四川省乐山市 614400骨科手术是相对复杂的手术,通常情况下需要医生切开较大面积的软组织部位进行操作,然后用专门的医用器械材料,如金属接骨钢板、接骨螺丝钉、骨钢钉针等对患处骨头进行固定。
最后在进行伤口处理和缝合以及打上石膏等。
如此复杂的手术,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以及患者自身的要求都很高,稍有不慎都可能造成骨科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从而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导致患者致残。
造成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很复杂,可能源自于患者自身情况,医院手术室无菌条件不足,医用器械材料出现问题,或者是医护人员的原因。
一、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具体因素1.患者自身情况造成的感染患者自身情况对手术后造成的感染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在骨科手术中,由于骨科手术相对复杂,手术时间长,且通常需要植入器械材料,所以对于患者自身的要求很高。
通常情况下,如果骨科患者同时患有类似高血糖、糖尿病等疾病,或者是患者过于肥胖,红细胞压积降低、血清葡萄糖水平升高、自身免疫力不足都有可能是导致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
例如在患者过于肥胖造成的感染中,由于患者脂肪较厚,医护人员在切口的切除和缝合上都有很高的难度,同时切口愈合时间长,尤其是在夏天,特别容易造成感染。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患者休息不足,运动过大,从而导致切口崩裂或者是流脂。
这时候,伤口就非常容易滋生细菌,从而造成感染。
又例如在患者自身免疫力不足的情况下造成的感染中,由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不足,也就是免疫细胞不活跃,不能有效地作用于患处,或者是与用来固定骨头的器械材料发生冲突,从而导致伤口难以愈合造成的感染。
2.医院手术室无菌条件不足造成的感染其实,所谓的无菌条件都是相对的,一般不可能有绝对的无菌环境。
不管是患者自身、医护人员、器械材料还是周围的环境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细菌,以现在的医学科技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尤其是正在进行骨科患者手术的医院手术室中,由于患处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大,与空气和医护人员接触时间长,是很容易造成感染的。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b8870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3.png)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摘要:当前我国的医疗技术与医疗设备的使用逐渐的完善,患者在骨科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选择手术治疗比较常见。
手术治疗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患者有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骨科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都属于严重的症状,其手术的时间内比较长,手术过程中操作比较复杂,还会存在很多的为限因素。
手术结束之后患者也需要长期的卧床休息,这样就会造成骨组织血运比较差,发生感染的概率非常高。
【关键词】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相关因素骨外科手术的实施对于多种类型的患者均具有治疗意义,通过治疗可帮助患者得到较好的恢复,但手术对于患者产生的创伤难以避免,手术切口可能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感染的发生,延迟患者切口愈合,无形中增加患者治疗的成本,因此对其感染的相关因素做出分析,就对于各项预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感染因素分析造成患者发生医院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包含很多中,其中具体为:第一,患者自身的原因,骨外科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与患者自身的体质、年龄、营养情况具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贫血、糖尿病与肝肾的疾病其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的增加。
因此,根据患者身体的抵抗力,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也不一样。
第二,手术前的感染因素,患者出现骨折之后,需要及时的接受治疗,这一过程中就会对相关的术前检查比较困难。
对于患者存在的其他疾病了解情况较差,另外在实施手术之前,医院相关部门没有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洗处理,医护例员的洗手流程等等都会影响到感染的情况。
这些外在的因素对于患者的切口情况造成负面的影响。
第三,手术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时候,手术室的环境也是影响患者感染的重要因素,手术室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如果工作不及时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
另外,没有相关的管理机制,例员的随意走动也会导致医护例员的操作事件过长,患者伤口长期的暴露在外、切口的处理不及时等都是影响到骨外科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
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2c8656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7.png)
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讨某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有关因素与预防举措。
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骨科出现的切口感染患者60名入组进行研究(观察组),根据1:1的比例选择60名我院同一时期骨科没有出现切口感染的骨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纪大小、性别、是否患有其他疾病、身体重量指数、白蛋白值、是否进行急诊手术、手术所花时间、手术所在部位、是否进行接台手术、手术期间有无参观人员的差别。
结果:对照组手术切口感染率11.43%,观察组仅为2.22%,在切口感染率指标上,两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骨科患者手术期间切口出现感染的原因比较复杂,应该对这些因素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并且作出相应的措施,卓有成效的规避或者减少手术期间切口出现感染的概率。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预防措施引言手术被认为是治疗各种临床疾病的一种高效手段,对于那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手术治疗通常是必要的。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医疗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手术室内的环境和条件必须要符合无菌原则,这不仅能够保证手术质量,而且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是一种侵入性手术,如果开放性切口没有得到及时的护理,就可能导致感染。
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患者,严重的感染可能会威胁到的生命。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骨科出现的切口感染患者60名入组进行研究(观察组),剔除手术之前患有感染情况的患者;其他脏器有感染情况的患者;男病患32名,女病患28名;年龄区间范围是22-93岁之间,年龄均值是(68.70±11.60)岁,根据1:1的比例选择60名我院同一时期骨科没有出现切口感染的骨科患者作为对照组,男病患33名,女病患27名;年龄区间范围是23-94岁之间,年龄均值是(58.23±12.76)。
手术后医院感染的风险与预防
![手术后医院感染的风险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cdbc904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1.png)
手术后医院感染的风险与预防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方法,但是手术后可能会面临医院感染的风险。
医院感染指的是患者在医院内接受治疗期间感染的疾病,可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引入的细菌导致的。
本文将探讨手术后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并提供一些预防措施。
一、手术后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1.手术创伤手术切口是感染的主要入口。
手术过程中,如果无法完全消毒或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入细菌,导致感染。
2.人员因素医院的医护人员是手术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如果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不到位,或者佩戴的手套不符合卫生要求,就会增加手术感染的风险。
3.环境因素手术室的环境卫生也是手术感染的重要因素。
如果手术室没有进行彻底的消毒,或者空气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就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二、预防手术后医院感染的措施1.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在手术开始之前,医护人员应进行充分的消毒,确保手术切口的无菌状态。
同时,也要确保手术室的环境卫生达到标准要求。
2.手术时的措施医护人员应佩戴洁净无菌的手套,并注意手部卫生。
手术器械和外科用品也应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以确保无菌状态。
3.术后的护理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预防手术感染。
患者应根据医嘱正确清洁手术伤口,并定期更换敷料。
医护人员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感染。
4.良好的卫生习惯除了医护人员的卫生习惯外,患者本身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抓挠手术切口,定期更换床上用品。
5.抗生素的使用在某些高风险手术中,医生会考虑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然而,使用抗生素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原则,以避免滥用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
三、结语手术后医院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的负担。
通过加强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正确执行手术时的措施,以及术后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同时,患者本身的良好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医护人员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以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防治课件PPT
![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防治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7f5fb6b84868762cbaed575.png)
内出血无法止血,术后易出现血肿,而血 肿又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研究表明20%
术后血肿内存在细菌感染。如果术后引流 不畅,极有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 抗生素的选择与滥用:
•
抗生素的滥用易引起菌群失调,在敏
感病菌被抑制的同时对人体有益的双歧杆
菌等的繁殖也受到抑制,导致人体的抵抗
力下降,引发了新的更重的感染。
迟发感染因其发病隐匿,在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
患者行骨科内固定术后造成血管壁损伤、机体的创伤反应、取疼出痛反内射固等使定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抗、血菌管素收及缩等消因毒素剂增加的循应环用阻力,影响静
脉回流,导致肢体出现肿胀。
多若糖术-时蛋间白超复过合药物物膜半的衰形期成,与术固中定可物加的用选1择次,以保持组•织在染中反范足复围够清较的创广抗、无生症效素浓状或度较患重者感、 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率分别为5%~20%和炎0症. 控制无效的情况下,
感染是骨折内固定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内固定 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率分别为5%~20%和 0.5%~2%。而近年来,随着骨科内固定器械的广 泛使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愈发突出。现就内固定 术后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情况进行综述
目录
31
感染分型
2
诊断
3
病因
4
治疗
35
预防
感染类型
急性感染
迟发性感染
急性感染
• 治疗内固定术后感染.抗菌素的应用是 必不可少的。在致病菌尚未明确时一般
先用广谱抗菌素然后再根据细菌学检查 结果进行调整。首先静脉应用2—3 周.然后口服。整个疗程维持6—12周,
急性感染的治疗 骨折内固定手术时,高频电刀过多使用,可使局部组织的考血虑管取损出伤内而固导定致。组织缺血,术后易于导直 规至 则致C足感反量应,染蛋以。白便正在常骨。组抗织菌中素获应得用有必效须的
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常见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常见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8496abfd0a79563c1e7252.png)
北方药学 2 0 1 4年第 1 1 卷第 5期
骨科手术后切 口感染常见 因素及预 防措施分析
喻 鹏 丁 浩 师玉谨 黄或翰 朱 赵 ( 福建 省厦门 市 海沧医院 厦门 3 6 1 0 2 6 )
摘要: 目的 : 探讨 骨科手术后切 口感染常见 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 选取 2 0 1 2 年 8月~ 2 0 1 3年 8月 2 0 0例在骨科手 术治疗的 患者 , 回顾性分析患者 自身、 手术 以及用 药三个方面切 口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 骨科手术患者切 口感染与 自身因素 中的年龄 、 住 院 时间、 血红蛋白水平 、 A S A等级相 关,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尸 < 0 . 0 5 ) , 与性别无关 ; 手术 患者切 口感染与手术 因素 中的手术 时 间相关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与麻醉方式无关 ; 用药因素 中的预 防性应 用抗 茵药物与手术切 口感染相 关。结论 : 骨科手术后切 口感染与 多种临床 因素有 关, 可以通过加 强术前预 防、 提高手术操 作技 术、 提 高医院人 员对洗手的认识预 防手术切 口感 染。 关键词 : 骨科 手 术 切 口感 染 预 防措 施
表 3 骨 科 手 术 患 者 切 口感 染 用 药 因 素 以及 感 染 率 的 分析 ( n。 %)
分析上述表格可以得知 , 骨科手术患者切 口感染与 自身 因 素 中的年龄 、 住院时间 、 血红蛋 白水平 、 A S A等级相关 , 差 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 0 5 ) , 与陛别无关 ; 手术患者切 口感染与手术 因 素 中的手术时 间相关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而与麻 醉方式无 关; 用药 因素 中的预 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与手术切 口感染相关 。 3 骨 科 手 术 后 预 防 切 口感 染 的有 效 措 施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 ,骨科手术 患者切 口感染 的主要危险 因素有 年龄 、 住 院时 间 、 血红蛋 白水 平 、 A S A等 级 、 手术时 间 、 用药等 。因此 临床应针 对易感染 患者采取有针对性 的预 防措 施及护理对策 , 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 降低感染 的发生率 。 3 . 1 加强术前预防 : 加强术前 预防可以通过 以下i个 方面 : 一, 围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 , 一般在麻醉 的同 ̄ / , / J t 1 人抗生素 , 可 以 有效预 防切 口感染 ; 二是为 了减 少人体表 皮上的 留宿细菌 , 患 者术 前尽量沐 浴 , 若 需术前备 皮 , 应离手术 时间越 近越好 , 国 外研究表 明 ,手术 前短时间 内备皮较术前 2 4 h备 皮的感染率 2 结 果 . 2 %; i是 对于消化道疾病 、 结核、 肿瘤 等 由于免疫 2 . 1 感染率 : 在所 有的 2 0 0例患者中 ,能抑制 、 血浆蛋 白低 、 贫血 、 营养状况不 良, 均需 在术前加强 感染翠 为 4 . 5 %。 可提供高热量 、 高蛋 白物质 。对切 口易感 染的人群应及 2 . 2骨科手术患者切 口感染 自身 因素 、 手术 因素及 用药因素 的 营养 , 时治 疗 原 发疾 病 , 如 糖 尿 病 患者 由 于 血 糖 高 , 切 口正 好 是 细菌 分析 : 见表 1 、 表2 、 表3 。 表 1 骨 科 手 术 患 者切 口 感染 自身 因 素 以及 感 染率 的分 析 ( n 。 %) 繁殖 的场所 , 极易发生切 口感染1 2 1 。 3 . 2提高手术操作水平 : 手术操作过程 中应严格规范 , 如污染伤 口应严格无菌操作 , 加强消毒灭菌工作的管理 ; 深部引流 , 注意 拔管 时间 ; 缝合正确 , 避免残 留死腔 ; 保护肌 肉组织 , 避免组织 切 口牵拉损伤 ; 另外止血应彻底 , 避免形成血肿 _ 引 。 对于手术技巧 应该 加强培训 , 特别是针对 年轻 医生 , 应该 提高其手术操作 熟 练程度 , 避免手术过程中切 口暴露过久 , 增加切 口感染的几率 。 3 _ 3 提 高医院人员对 洗手 的认 识 : 研究表 明 , 用 流动 水和 香皂 洗手可将 手术 6 5 %~ 8 5 %的微生 物去 除 , 若 结合刷 洗 , 微 生物 的清除率可以达到 9 0 %~ 9 8 %, 因此认真洗手虽然不能完全清除 手上的全部细菌 ,但可 以将细菌数量减少 到感染剂量 以下 。 在 骨 科 手 术 中 ,病 菌 通 过 手 的传 播 是 引起 切 口感 染 的 重 要 原 因之一 ,洗手也成 了阻断 医务人 员在操作 中导致疾 病传播 的 关键环节 , 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 , 尤其是在 进行无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5例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152名骨科手术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05例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术前抗生素给药情况、是否接台手术、合并疾病等因素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
结果: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以及是否为接台手术均不影响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P>);术前抗生素给药不规范的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率高达%,而术前抗生素给药规范的患者其术后切口感染率仅为%,两者差异显着(P3h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手术时间<3h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仅为%,两者差异显着(P<)。
结论:术前抗生素给药情况和手术时间是影响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应从做好灭菌消毒、加强手术质量管理和做好手术室空气质量维护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预防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急救的主要场所,也是骨科手术的主要场所。
手术后的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通过临床调查发现,目前手术后切口感染约占所有
住院患者感染的14%.16%,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
骨科手术内容多为骨科修复和重建,临床上为了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和实际需要,经常在患者体内加装假体和钢板等固定性材料,如果术后发生感染,极易引起加装的假体和医用钢板发生脱落,导致患者伤口无法及时的愈合,严重的可能出现肢残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1-2]。
目前骨科患者多为年老体弱者,而且手术多为开放性伤口和急性手术,其具有手术时间长、伤口污染重以及术中检查种类多等特点,同时术后患者多需要卧床休息,缺乏锻炼,出现骨组织血液供给能力差等情况,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3]。
笔者通过回顾分析医院在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152名骨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术后切口感染的105例患者进行感染因素分析,并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预防骨科伤口感染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152名骨科手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24例,女性患者528例;年龄在18岁-85岁,平均年龄为(±)岁;手术类型:闭合骨折手术746例,脊柱手?g261例,关节手术127例;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298例,腰硬联合麻醉314例,臂丛麻醉279例,颈丛麻醉218例,全身麻醉43例。
本研究排除与手术相关
的禁忌症,共有105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1152例患者的病例进行逐份查阅,并根据患者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术前抗生素给药情况、是否接台手术、合并疾病等因素进行分析。
诊断标准
切口感染的标准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实行)》对患者进行诊断。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通过Excel软件进行录入,量化后采用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本文研究分析了患者年龄、体质指数、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术前抗生素给药情况、手术时间以及是否为接台手术等因素对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
由表1可知,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以及是否为接台手术均不影响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P>)。
术前抗生素给药不规范的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率高达%,而术前抗生素给药规范的患者其术后切口感染率仅为%,两者差异显着(P<);手术时间≥3h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手术时
间<3h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仅为%,两者差异显着(P<)。
3 讨论
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是临产上常见的并发症,对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以及是否为接台手术等与手术伤口感染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该研究与国内
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其原因主要为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相关检查,保证患者身体情况符合手术要求,而这些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均可以通过现代手段进行控制,因此可以看作为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可控因素,通过合理的手段进行控制就不会产生术后切口感染。
随着科学的进步,净化空调系统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手术室内,可以有效的控制手术室内细菌数量,将其控制在有效范围内,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已经与是否接台手术无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发现,术前给予抗生素预防和手术时间对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术前给予患者一定量的抗生素,可使患者达到相应的血药浓度,进而使手术过程中暴露的组织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抗生素,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规范的使用抗生素可以达到预防术后切口感染,不规范的使用抗生素不能保障患者血液中抗生素
的浓度达到要求,无法起到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目的。
有研究表明,在术前使用合理计量的抗生素可有效的降低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率。
本研究发现,手术时间≥3h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手术时间<3h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仅为%,两者具有显着差异(P<),其原因主要是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患者伤口和手术器械被细菌污染的几率也逐渐增加,加上患者切口长时间的牵拉,使其局部和机体抵抗力下降,进而增加了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
预防措施
为防止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
做好灭菌消毒工作
手术物品是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手术前应该进行严格的灭菌工作。
目前常用的灭菌方法为高压蒸汽灭菌,对于耐高温和耐湿性差的医疗器械(橡胶类、塑料类)可选择环氧乙烷进行消毒。
一次性手术用品应采用专柜存放,并将其保存在距离地面30cm以上的位置,要求柜内干净整洁、通风良好以及温湿度适宜,并定期对保存柜进行消毒;并有专人管理一次性手术用品,做好其领用登记工作,定期检查外包装情况,严禁使用外包装破损的一次性手术用品。
对于较为复杂的手术,应尽量不使用层流手术间,较少接台次数,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
在手术过程中要尽量控制
人员数量,减少人员流动,并在接台间隙进行通风,降低室内空气中细菌浓度,减少手术污染。
加强手术质量管理
手术室护士应该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好相关物品,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做好术前抗生素给药工作。
在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操作,通过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减少手术时间。
为保证手术的安全和质量,除非在紧急情况下,尽可能避免医生进行连台手术。
同时严格控制参观骨科手术的数量,禁止层流室参观。
做好手术室空气质量维护工作
强化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管理,保持室内洁净,手术护士在手术进行前,一定要准备好手术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东西,所有动作要温和,为确保手术时手术室内无细菌,在进入手术室前,要尽可能地吹去身上大部分细菌,同时尽可能避免有无关人员参观,即使参观,也要确保其与手术医生保持
30cm以上的距离。
参考文献
[1]李清智.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预
防对策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4):125-126.
[2]姚秋鸿,周全胜,姚志宏.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12):
1348-1349.
[3]喻鹏,丁浩,师玉谨,等.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常见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05):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