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
2.了解臧克家与闻一多,了解写作背景。
3.了解对比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感知文章的内容,领会闻一多的精神品格,体会文章的中心。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
3.品味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做一个大写的人。
1.感悟文意,理解闻一多的精神品格。
2.掌握作者的选材角度及记叙重点。
品味语言,揣摩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语言的形象美、抒情
美及音乐美。
学生: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了解闻一多的生平事迹;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学唱《七子之歌》。
教师:准备多媒体、准备音乐文件《七子之歌》。
两课时
学生自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结构与中心;了解本文夹叙夹议的表达特点。
一、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七子之歌》,学生齐唱。)澳门回归之日,《七子之歌》传唱大江南北,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这首歌的歌词就是著名的爱国学者、诗人和大勇的革命烈士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深入了解闻一多的
精神品格。
二、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教师选几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
教师示意学生积累词语: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校订(jiào)
地壳(qiào)
宝藏(zànɡ)
硕果(shuò)
无暇及此(xiá)
赫然而出(hè)
目不窥园(kuī)
热情澎湃(pénɡpài)
仰之弥高(mí)
炯炯目光(jiǒnɡ)
(2)积累词语。
诗兴不作锲而不舍群蚁排衙兀兀穷年
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潜心贯注气冲斗牛
2.学生自读课文,揣摩语调、语气、语速。
3.学生齐读课文。
三、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哪几件事?
2.这篇课文的结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
3.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4.本文在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什么?
学生认真思考,相互交流,最后明确:
1.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写了闻一多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写了闻一多先生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
2.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一多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一多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课文两部分之间,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3.记叙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
了他的革命精神。
4.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组织
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部分的叙述的纲领,第七自然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两自然段是第二部分的纲,最后一自然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应,有首尾照应,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应,有行文与题目的照应。多种方式的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形成了一种旋律,一种气势,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这些照应,又几乎全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四、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
....而研究志趣正浓。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
....”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漂白了的四壁”。
5.他潜心贯注
....,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心会神凝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确切理解句中词语,从而进一步理解句意,为后面深入理解文意作铺垫。
学生细细揣摩,互相交流,明确:
1.“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
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的“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先生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5.“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深入探究文章的中心,深入领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品味本文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