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薄膜制备及性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ipening(成熟)
2 p r
Clusters Flux
大鱼吃小鱼!
Substrate
Substrate
3.沟道阶段 • 结合以后,在岛生长过程中,它变圆的倾向 减少,只是在岛再进一步地结合处,它才继 续发生大的变形.因此,岛被拉长,连接成 网状结构的薄膜. • 在这种结构中遍布不规则的窄长沟道,其宽 度约为6-20nm.随着沉积的继续进行,在 沟道中发生二次或三次成核.当核长大到和 沟道边缘接触时,就连接到薄膜上。
5.1.1气相法 纳米薄膜的获得主要通过两种途径: • (1)在非晶薄膜晶化的过程中控制纳米结构的形成, 如采用共溅射方法制备Si/SiO2薄膜,在700— 900℃的N2气氛下快速退火获得纳米Si颗粒; • (2)在薄膜的成核生长过程中控制纳米结构的形成, 其中薄膜沉积条件的控制显得特别重要,在溅射 工艺中,高的溅射气压、低的溅射功率下易于得 到纳米结构的薄膜。 • 在CeO2-x、Cu/CeO2-x的研究中,在160W、2030Pa的条件下能制备粒径为7nm的纳米微粒薄膜。
衬底
衬底
薄膜生长中服从的物理原理
总能量必须最小化:表面自由能+位错能+应变能
蒸镀用途 • 蒸镀只用于镀制对结合强度要求不高的某些功能膜,例如用 作电极的导电膜、光学镜头用的增透膜等。 • 蒸镀用于镀制合金膜时,在保证合金成分这点上,要比溅射 困难得多,但在镀制纯金属时,蒸镀可以表现出镀膜速率快 的优势。 • 蒸镀纯金属膜中,90%是铝膜。铝膜有广泛的用途。目前在 制镜工业中已经广泛采,用蒸镀,以铝代银,节约贵重金属。 • 集成电路通过镀铝进行金属化,然后再刻出导线。在聚酯薄 膜上镀铝具有多种用途:制造小体积的电容器,制作防止紫外 线照射的食品软包装袋;经阳极氧化和着色后即得色彩鲜艳 的装饰膜。双面蒸镀铝的薄钢板可代替镀锡的马口铁制造罐 头盒。
5x1014m-2,最小扩散距离约为50nm.
2.结合阶段 • 对于小核,发生结合的时间小于0.1s,并且结合后增大了 高度,减少了在基片上所占的总面积.除此以外,结合前 具有良好晶体形状的核在结合时变为圆形.若在进一步结 合前尚有具够的时间,复合岛(即结合以后的小岛)会再次具 有晶体形状.在小岛阶段,晶体多为三角形.而在结合以 后,各岛常变为六角形.
生长模式
衬底
Frank-van der Merve Mode Layer by Layer ( 2D )
Stranski-Krastanov Mode Layer Plus Island Growth ( 2D-3D ) Volmer-Weber Mode Island Growth ( 3D )
薄膜的应用
薄膜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光学系统中使用的各种反射膜、增透膜、滤光片、分束镜、 偏振镜等; 电子器件中用的薄膜电阻,特别是平面型晶体管和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也有赖于薄膜技术来制造; 硬质保护膜可使各种经常受磨损的器件表面硬化,大大增强 表面的耐磨程度; 在塑料、陶瓷、石膏和玻璃等非金属材料表面镀以金属膜具 有良好的美化装饰效果,有些合金膜还起着保护层的作用; 磁性薄膜具有记忆功能,在电子计算机中作存储记录介质而 占有重要地位。
液相法
• 5. 溶胶-凝胶(sol-gel法
• 6. 电镀法,化学镀 • 7 LB膜
• 真空蒸发镀膜: 在真空中把制作薄膜的材料加热蒸发,使其淀积在适 当的表面上。它的优点是沉积速度较高,蒸发源结构简单, 易制作,造价低廉,但不能蒸发难熔金属和介质材料。最 大的缺点就是材料的利用率极低(试料在篮状蒸发源中以 立体角、在舟状蒸发源中以立体角四散开来) • 真空溅射镀膜: 当高能粒子(电场加速的正离子)打在固体表面时,与 表面的原子、分子交换能量,从而使这些原子、分子飞溅 出来,落在衬底上形成薄膜。溅射镀膜材料的利用率大大 高于蒸发镀膜。
• 在上述这些溅射方式中,如果在Ar中混入反应气体,如O2、 N2、C2H2等,可制得靶材料的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等 化合物薄膜,这就是反应溅射.
溅射过程的物理模型
入射离子 +
真空 靶材固体 渗透深度 溅射粒子 (离子或中性粒子)
虽然结合的初始阶段很快,但是结合 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以内,新 岛继续改变着它的形状.在其初几秒 内,由于结合,在基片上的覆盖面积 减小,而后又逐渐增大. 在结合之初,为了降低表面能,新岛 的面积减小,高度增大.根据基片, 小岛的表面能和界面能,小岛将有一 个最低能量沟形,该形状具有一定的 高径比.
气相法 • 1. 真空蒸发 法 (源单层蒸发;单源多层蒸发;多源反应共蒸发) • 2. 真空溅射法 磁控溅射,直流磁控测射(单靶(反应)溅射;多靶反应 共溅射:射频磁控溅射[单靶(反应)溅射;多靶反应共溅射 • 3. 离子束溅射
• 4. 化学气相沉积,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 ,热解化学气相沉 积(热解CVD),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 (LCVD),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WCVD)
纳米薄膜
• 薄膜是一种物质形态,其膜材十分广泛, 单质元素、化合物或复合物,无机材料或 有机材料均可制作薄膜。 • 薄膜与块状物质一样,可以是非晶态的、 多晶态的或单晶态的。 • 近20年来,薄膜科学发展迅速,在制备技 术、分析方法、结构观察和形成机理等方 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无机薄 膜的开发和应用更是日新月异,十分引人 注目。
4.连续薄膜 • 在薄膜形成时,特别是在结合阶段,岛的取向会发 生显著的变化. • 对形成外延膜,这种情况是相当重要的.形成多晶 膜的机理类似于外延膜,除了在外延膜中小岛结合 时必须相互有一定的取向以外. • 发现在结合时有一些再结晶现象,以致在薄膜中的 晶粒大于初始核间的距离. • 即使基片处在室温下,也有相当的再结晶发生,每 个晶粒的大小包括有100个或更多的起始核区. • 由此可见,薄膜中的晶粒尺寸受控于核或岛相互结 合时的再结晶,而不仅是受控于起始核密度.
(9)形成带有沟道和孔洞的薄膜;
(10)在沟道和孔洞处“二次”或“三次”成核,逐渐形成连续薄 膜.
薄膜的形成包括如下过程:
1. 小岛阶段
• 在这个阶段中,包括成核和核生长. • 在真空度为10-6Pa下,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制造薄膜,并且 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成膜过程.结果发现,首先看到的是 大小相当一致的核突然出现,其线度为2-3nm,其形状是 三维的,并且平行基片表面的两维大于垂直向的第三 维.这说明核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吸附单体在基片表面的扩 散,而不是由于气相原子的直接碰撞.例如,以MoS2为基 片、在400C下成膜时,Ag或Au膜的起始核密度约为
• 分子束外延
• 以蒸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分子束外延技术和设备, 经过十余年的开发,近年来来已制备出各种Ⅲ-V族 化合物的半导体器件。外延是指在单晶基体上生长 出位向相同的同类单晶体(同质外延),或者生长出 具有共格或半共格联系的异类单晶体(异质外延)。 • 目前分子束外延的膜厚控制水平已经达到单原子层, 甚至知道某一单原子层是否已经排满,而另一层是 否已经开始生长。
• 真空蒸发制膜 • 在高真空中用加热蒸发的方法使源物质 转化为气相,然后凝聚在基体表面的方法 称为蒸发制膜,简称蒸镀。
(1)蒸镀原理 • 在高真空中,将源物质加热到高温,相应温度下 的饱和蒸气向上散发,蒸发原子在各个方向的通 量并不相等。 • 基片设在蒸气源的上方阻挡蒸气流,蒸气则在基 片上形成凝固膜。为了补充凝固蒸气,蒸发源要 以一定的速度连续供给蒸气。 (2)蒸镀方法 • ①电阻加热蒸镀。加热器材料常使用钨、钼、钽 等高熔点金属,蒸发材料可以是丝状、带状或板 状。 • ②电子束加热蒸镀。利用电子束加热可以使钨(熔 点3380T)等高熔点金属熔化。
蒸发系统
工作架
轰击电极 活动挡板
蒸发电极
烘烤电极
热蒸发
玻璃钟罩 衬底 衬底架
反应气体管道 充气管道 Plume 厚度监控仪 加热丝、舟或坩埚 真空泵
仪器
内部结构
常用蒸发源
加热丝
加热舟
坩埚
盒状源(Knudsen Cell)
常用蒸发材料形态
蒸发源材料和镀膜材料的选择搭配原则
• (1) 蒸发源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性质不活泼,达到 蒸发温度时加热器本身的蒸汽压要足够低。
纳米薄膜分类
• 纳米薄膜分为三类: • (1)由纳米粒子组成(或堆砌而成)的薄膜, • (2)在纳米粒子间有较多的孔隙或无序原子或另一种材 料。纳米粒子镶嵌在另一基体材料中的颗粒膜就属于第二 类纳米薄膜。 • (3)薄膜厚度在纳米级,或有纳米级厚度的薄膜交替重 叠形成的薄膜。
5.1薄膜材料的制备
气相沉积的基本过程
(1)气相物质的产生 • 一种方法是使沉积物加热蒸发,这种方法称为蒸发镀膜;另一种方 法是用具有一定能量的粒子轰击靶材料,从靶材上击出沉积物原子,称 为溅射镀膜。
(2)气相物质的输运 • 气相物质的输运要求在真空中进行,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气体碰撞妨碍沉 积物到达基片。在高真空度的情况下(真空度≤10-2Pa),沉积物与残余 气体分子很少碰撞,基本上是从源物质直线到达基片,沉积速率较快; 若真空度过低,沉积物原子频繁碰撞会相互凝聚为微粒,使薄膜沉积过 程无法进行,或薄膜质量太差。 (3)气相物质的沉积 • 气相物质在基片上的沉积是一个凝聚过程。根据凝聚条件的不同,可以 形成非晶态膜、多晶膜或单晶膜。若在沉积过程中,沉积物原子之间发 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合物膜,称为反应镀。若用具有一定能量的离子轰击 靶材,以求改变膜层结构与性能的沉积过程称离子镀。
PVD的物理原理
衬底 扩散、吸附、凝 结成薄膜
物质输运 能量输运
能量
块状材料 (靶材)
气相法薄膜形成的过程
薄膜的形成包括如下过程:
(1)单体的吸附;
(2)大小不同的各种小原子团(或称胚芽)的形成; (3)形成临界核(开始成核); (4)由于捕获其周围的单体,临界核长大; (6)在临界核长大的同时,在非捕获区,由单体逐渐形成临界核; (6)稳定核长大到相互接触,彼此结合后形成新的小岛. 由于新 岛所占面积小于结合前的两岛,所以在基片上暴露出新的面积; (7)在这些新暴露的面积上吸附单体,发生“二次”成核; (8)小岛长大,结合成为大岛,大岛长大、相互结合.在新暴露 的面积发生“二次”或“三次”成核;
5.1.2溅射制膜
• 溅射现象早在19世纪就被发现。 • 50年前有人利用溅射现象在实验室中制成薄膜。 60年代制 成集成电路的钽(Ta)膜,开始了它在工业上的应用。1965 年,IBM公司研究出射频溅射法,使绝缘体的溅射制膜成 为可能。以后又发展了很多新的溅射方法,研制出多种溅 射制膜装置如二极溅射、三极(包括四极)溅射、磁控溅射、 对向靶溅射、离子束溅射等。
• 薄膜技术目前还是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其中 不少问题还正在探讨之中。
• 薄膜的性能多种多样,有电性能、力学性能、光 学性能、磁学性能、催化性能、超导性能等。
• 薄膜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现代电子 工业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世界各国在 这一领域竞争的主要内容,也从一个侧面代表了 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
来自百度文库
5.1.2溅射制膜
• 溅射制膜是指在真空室中,利用荷能粒子轰击靶材表面, 使被轰击出的粒子在基片上沉积的技术。 • 溅射镀膜有两种 • 一种是在真空室中,利用低压气体放电现象,使处于等离 子状态下的离子轰击靶表面,并使溅射出的粒子堆积在基 片上。 • 另一种是在真空室中,利用离子束轰击靶表面,使溅射击 的粒子在基片表面成膜,这称为离子束溅射。离子束要由 特制的离子源产生,离子源结构较为复杂,价格较贵,只 是在用于分析技术和制取特殊的薄膜时才采用离子束溅射。
• (2) 蒸发源的熔点要高于被蒸发物的蒸发温度。加热器 要有足够大的热容量。 • (3) 蒸发物质和蒸发源材料的互熔性必须很差,不易形 成合金。 • (4) 要求线圈状蒸发源所用材料能与蒸发材料有良好的 浸润,有较大的表面张力。 • (5) 对于不易制成丝状、或蒸发材料与丝状蒸发源的表 面张力较小时,可采用舟状蒸发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