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应用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作用和提取方法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作用和提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443c6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b.png)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作用和提取方法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次生代谢产物,这些产物不是必需品,而是对植物生长和适应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功效,因此在医学、农业、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作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为了适应复杂的生态和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多种化合物。
它们具有药物、食品、日化和农药等多种应用价值,其中一些最活跃的化合物作为植物天敌抗性机制的一部分。
以下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一些重要作用:1. 药物作用目前很多的中草药和天然药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如一些生物碱,黄酮类,多酚类及鞣质类等。
它们具有抗癌、抗菌、驱虫等作用,对人体有很好的修复和保健效果。
2. 食品作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已经成为很多食品的营养素,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疲劳、提高免疫力和降低血压等。
3. 日化化妆品作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通常被用于护肤和美容,如芦荟,茶树等植物提取物,它们可以缓解皮肤炎症,减少皱纹和光泽肌肤。
4. 农药作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作为农药。
这些化合物可作为植物的自我保护,具有杀菌和抗虫等作用。
以烟酸型生物碱、赤素等为代表,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二、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方法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具有很高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的化合物,因此其提取工作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提取方法:1. 浸提法浸提法是最普遍的提取方法,可以用水、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
其中以酒精和水的浸提为最多。
浸提的时间长短、溶剂的使用量和浸提温度的控制是关键。
浸提法优点是提取物纯度高,但缺点是浸提时间长,提取效率低。
2. 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是利用植物花、叶、根等部位所含的香气和易挥发性的物质,采用水蒸气的方式将香气成分挥发出来,用冷凝器将挥发出来的气体冷凝成液体,得到所需提取物的方法。
3. 超声波法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原理,对溶剂和样品之间产生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利用其震荡使得植物组织和溶剂之间的物质传递迅速,使提取效率得到提高。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知识清单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dc71d28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8.png)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知识清单一、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概述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细胞从完整的植株中分离出来,并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进行培养和生长的技术。
这项技术的出现为植物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步骤包括:细胞的获取、培养基的制备、培养条件的优化以及细胞的继代培养等。
在细胞获取过程中,通常采用机械法或酶解法将植物组织分解成单个细胞。
培养基则需要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激素和生长调节剂。
培养条件如温度、光照、pH 值等对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领域1、植物育种通过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缩短育种周期。
同时,还能够进行细胞突变体的筛选,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例如,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筛选出抗病虫害、抗逆境的植物品种。
在杂交育种中,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用于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实现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的交流和整合。
2、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许多植物能够产生具有药用价值或工业用途的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等。
通过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大规模生产这些次生代谢产物,满足市场需求。
与传统的从植物中提取次生代谢产物的方法相比,细胞培养技术具有不受季节、地理环境限制,产物质量稳定等优点。
例如,利用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解决了红豆杉资源稀缺的问题。
3、生物转化植物细胞具有独特的生物转化能力,可以将一些化合物转化为具有更高活性或更低毒性的物质。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药物的生物转化和合成。
例如,将某些前体物质加入到植物细胞培养体系中,经过细胞的代谢转化,生成具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
4、植物脱毒许多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用于去除植物体内的病毒,获得无病毒植株。
通过选取植物的茎尖、根尖等部位进行细胞培养,由于这些部位病毒含量较低,经过培养和筛选,可以得到无病毒的种苗,用于农业生产。
植物组织培养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植物组织培养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311b5f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1.png)
植物组织培养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指那些对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没有直接作用的物质,也就是不是与生物过程有关的。
它们通常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并且被广泛用于药物、香料、染料和食品等领域。
因此,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研究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一种重要手段。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无土栽培技术,它通过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在体外培养植物组织,从而实现植物的繁殖、再生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一般需要采取一定的预处理方法,如去除外植体的表皮层、不断传代等,以保证培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而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今天已经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来改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在不同的生理情况下诱导植物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以满足生产需要。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体外合成”。
此外,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植物遗传改良、新品种选育等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应用前景。
植物组织培养的关键是通过外植体的再生来获得大量的植物生物材料。
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一般采取选择性回收和预处理的方法,以获得高效的再生率和再生质量。
例如,采用抗菌素等物质来选择性回收再生能力强的细胞,或者进行胁迫等工艺来促进植物体内次生代谢物的合成。
对于植物的次生代谢物的研究,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来实现。
例如,利用植物体外培养的方法,可以破坏植物细胞壁,使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释放出来,然后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晶。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获得纯度高、含量高的次生代谢物,还可以避免对植物本身造成破坏。
此外,结合基因工程的方法,也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实现遗传改良。
例如,通过人工合成外源基因,将其引入植物细胞内,使其在体内合成对人类有益的化合物。
这种技术在生物医药、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总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研究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植物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技术及工艺进展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技术及工艺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398fa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9.png)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技术及工艺进展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除了在自己的生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外,还有很多药用价值。
其中有一些物质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医药、香料、染料、高级材料等领域。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一直是相对困难的。
接下来,我会就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技术及工艺进展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一、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技术大体分类生产一直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的难点。
在过去,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被认为是主要的生产途径。
然而,这种方法的成本较高,且仅适用于某些化学物质的生产。
现在,人们发现通过细胞培养建立起的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系统是一种新的方法。
这种方法借助植物本身的代谢机制,可以建立高效、连续、大规模的生产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1.1 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是指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在实验室中根据物质结构和反应机理对物质进行合成。
和传统的制药行业一样,这种方法也存在许多缺陷。
首先,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很多繁琐的反应步骤,耗时耗力,且合成的产物纯度较低。
其次,这种方法长期以来忽视了环境和生态等方面问题,不利于现代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1.2 细胞培养方法细胞培养技术是指在体外培养细胞,利用细胞本身的基因信息和代谢途径来合成目标产品。
细胞培养技术具有高效、连续、规模化生产、高纯度、低成本等优点。
尤其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种主要的生产方式。
现有的细胞培养方式大致分为固定化细胞培养、悬浮细胞培养、和器官培养三类。
二、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工艺进展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里,我们将分别从遗传工程、代谢工程、转化工程、预处理工程和精制工程等方面来介绍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的几项技术进展。
植物细胞培养次级代谢产物
![植物细胞培养次级代谢产物](https://img.taocdn.com/s3/m/640497163c1ec5da50e2704a.png)
• 1 目前生产紫杉醇的主要方法
• 紫杉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是提取分离和化学
合成,提取分离的方法按来源不同又可分 为三大类:从植 物中分离提取 、从真菌 中 分离提取及从培养细胞中分离提取.
2 利用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 的研究
• 在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前 ,应进行小规模培养 ,观
• 目前 ,所有的红豆杉均已建立脱分化的愈伤培养体系.其针叶、
嫩芽、茎段、树皮、种仁均可作为外
• 植体 ,但不同外植体的诱导效果与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有关 系,
而且不同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 的质量也
• 会有差异.一般而言 ,来 自老茎 、树皮 的愈伤组织紫杉醇含量
较高.亚红豆杉 、南方
• 3 紫杉醇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生产方法展望
• 利用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是一种具有较多优点的方
法,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重视.目前未能实 现工业化生产 , 这主要是因为 :植物细胞生长慢 ,紫杉醇含量低 ,使得 单位时间单位质量细胞紫杉醇含量 较低 ,即使在理论上 工业化生产也不能取得经济效益.但是 ,细胞培养生产 紫杉醇仍是具有发展潜力的 方法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 ,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 ,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方法 从无到有 ,并且 日益 接近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所以,有 理由相信,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此法最终可达到 工业化生产的 要求。
累大量的微管,这些微管的积累干扰了细 胞的各种功能,特别是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 丝分裂期,阻断了细胞的正常分裂。 通过 Ⅱ-Ⅲ临床研究,紫杉醇主要适用于卵巢癌 和乳腺癌,对肺癌、大肠癌、黑色素瘤、 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也都有一定疗效。
紫杉醇生产方法的研究
[摘 要] 总结 了紫杉 醇的生产方法 ,分 析 了这 些方法的优 点和缺点 ,从 红豆杉 愈伤组织诱 导 、高产 细胞 系的选择 、 细 胞悬浮培养及代谢调控四方面着重介绍了 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现状.对紫杉 醇的生产方法进行 了展望.
植物组织培养在现代农业中的具体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在现代农业中的具体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a718bd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f.png)
三、植物新品种培育
3、细胞融合 通过原生质的融合可部分客服有性杂交不亲和,从而获得体细
胞杂种,创造新物种或优良品种。
三、植物新品种培育
4、选择细胞突变体 离体培养过程中会发生变异,从中可以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突
变体,进而育成新品种。
四、生产植物次生代谢物
利用植物组培技术生产一些价格高、产量低、需求量大的次 生代谢产物,其具有一些特定的功能,对人类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五、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
1、常规的植物种植资源保存方法耗资巨大,种 质资源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
2、通过抑制生长或超低温贮存的方法离体保存 植物种质资源,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 力,还可挽救那些濒危物种。
3、离体保存还可避免病虫害侵染和外界不利气 候及栽培因素的影响,可长期保存,有利于种 质资源材料的远距离交换。
江西野生金线莲
六、人工种子
1、人工种子是利用人工种皮包被植物组织培养中得到的体细胞胚。 2、人工种子可为某些珍稀物种的繁殖、转基因植物、自交不亲和植物、远缘 杂种的繁殖提供有效的手段。
任务二 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 生产中应用
目录
01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02
植物种苗脱毒
03
植物新品种培育
04
植物次生代谢物生产
05
Hale Waihona Puke 植物种植资源保存06人工种子
一、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1、植物快繁是植物组织培养在生 产中应用最广泛,产生较大经济效 益的一项技术。
2、植物快繁具有不受季节和气候 等条件限制、可周年生产、生长周 期短、繁殖速度快、种苗整齐一致 等优点。
4、植物组培种苗脱毒广泛应用于花卉、果树、 蔬菜、苗木等植物。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生产代谢产物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生产代谢产物](https://img.taocdn.com/s3/m/c95c955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e.png)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生产代谢产物
第9页
在通常状态下, Ri质粒上Vir区基因处于抑制 状态, 当发根农杆菌感染寄主植物时, 受损伤 植物细胞合成低分子苯酚化合物乙酰丁香 酮使Vir区处于抑制状态基因被激活, 产生一 系列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在酶切割作用下产 生T-DNA链, T-DNA进入植物细胞核内, 整合进 植物细胞基因组。其整合和表示结果造成 了大量毛状根产生。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生产代谢产物
第18页
冠瘿组织形成
与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上 Ti质粒相关。Ti质粒上也有一段特殊T-DNA, 编码细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ipt(trnsr)以及生长 素合成酶基因 iaaM(trns1)、iaaH(trns2)。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生产代谢产物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生产代谢产物
第21页
三 毛状根培养生产药用次级代谢产物 讨论分析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生产代谢产物
第22页
1.长春花碱毛状根培养制备
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 Don): 夹竹桃科长春花属。
长春花姿态优美, 花期长, 适合布置花坛、花 境, 也可作盆栽观赏。还是一个防治癌症药 源植物。长春花中含55种生物碱。其中长春碱 和长春新碱对治疗绒癌等恶性神瘤、淋巴肉瘤 及儿童急性白血病等都有一定疗效(长春新碱 抗癌比长春碱高强)。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生产代谢产物
第23页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生产代谢产物
第24页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生产代谢产物
第25页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生产代谢产物
第26页
植物组织器官培养生产代谢产物
第27页
2.雪莲花毛状根培养制备黄酮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f667f1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1.png)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一、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一种在无菌条件下,通过人工操作将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或器官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以进行繁殖或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技术,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该技术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植物科学研究的深入,也为农业、林业、园艺、医药等领域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和创新。
从培养基的改良、外源激素的应用到基因工程的介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逐步从传统的形态学观察迈向了分子水平的研究。
同时,该技术在植物脱毒、快速繁殖、遗传转化、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为现代农业和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尽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如何提高培养效率、优化培养条件、减少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和变异等,都是当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面临的重要问题。
进一步加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有助于推动植物科学研究的深入,也将为农业、林业、园艺、医药等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该技术在植物脱毒、快速繁殖、遗传转化、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等方面的应用成果,同时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期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定义与重要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又被称为植物细胞工程或植物离体培养,是一种在无菌条件下,通过人工控制环境,使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在离体状态下进行再生和分化,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现代生物技术。
此技术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科学研究、农业生产和生物工程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定义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涉及到植物细胞的离体培养、脱分化、再分化以及植株再生等多个关键步骤。
离体培养是指将植物组织或细胞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脱分化是指离体细胞失去原有的结构特性和生理功能,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再分化则是指这些分生能力强的细胞进一步分化成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细胞或组织通过适宜的培养条件和调控手段,这些细胞或组织能够再生成为完整的植株。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与应用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b84b3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2.png)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与应用植物是大自然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生物资源之一。
在植物体内,除了基本的生命活动外,还存在着一些与生存无关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称为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与植物基本的代谢产物不同,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在生命活动中并没有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们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和应用进行探究。
一、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类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与生长发育和营养代谢无关的代谢产物,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目前已知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数量达到数万种,其中根据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生物碱类代谢产物:如吗啡、可卡因等,常用于药物研究和应用。
2. 酚类和酚醛类代谢产物:如黄酮类、类黄酮类等,常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制造。
3. 萜类代谢产物:如萜烯类、三萜类等,常用于香料、药物和化妆品等。
4. 酮类和醛类代谢产物:如香豆素、香兰素等,常用于调味品和香水制造。
5. 酸类代谢产物:如油酸等,常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工业生产等。
二、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方法由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复杂,含量低,提取困难,因此需要通过专门的提取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目前常用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溶剂提取法: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甲醇等。
根据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提取,能够提高提取效率并保留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2. 超临界萃取法:是利用高压、高温下的超临界流体(如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植物组织进行分离提取。
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对目标化合物的选择性好等优点。
3. 离子液体提取法:是指将离子液体作为提取介质,利用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提取和纯化。
适用于生物大分子和高极性化合物的提取。
三、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应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用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食品、香料、染料、农药等领域。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因素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d5f7463b84ae45c3b358c50.png)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将植物体的某一部分经过无菌处理,置于人工培养基上使其细胞增殖,进而按需要进行培养的技术。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有用代谢产物,已成为继微生物技术以后当代生物技术重要的发展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对400多种植物建立了组织和细胞培养体系,并从中分离出600多种代谢产物。
1外植体的影响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培养时,其产物或产物积累量不同。
银杏叶来源的愈伤组织黄酮含量为1.5%,茎段来源的愈伤组织为1.0%,而子叶来源的愈伤组织仅为0.3%。
Mischenko等[3]在茜草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来源于叶柄和茎的愈伤组织蒽醌累积量比来源于茎尖和叶的愈伤组织高。
徐咏梅等对杜仲乔林与叶林2种栽培模式下树皮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差异研究发现,乔林树皮中杜仲醇、总黄酮和杜仲胶的含量均比叶林树皮中的高,而叶林树皮中绿原酸、京尼平甙酸和桃叶珊瑚甙比乔林树皮中的高。
因此,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时,选择能诱导出疏松易碎、生长快速且具有较高次生代谢物合成能力的愈伤组织的外植体非常重要。
2培养基的影响2.1培养基种类在细胞培养中,愈伤组织生长和次生代谢物产生的最佳培养基一般是不一致的。
钟青平等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的栀子愈伤组织生长和栀子黄色素的产生时发现,B5、MG-5基本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M-9基本培养基有利于黄色素合成。
甘烦远等认为MC培养基对红花愈伤组织生长和生育酚的形成最有效。
因此在组织培养时可以采用二步培养法,根据生长及代谢的需要,调整基本培养基。
2.2培养基组分2.2.1碳源不同的培养细胞适合生长和次生代谢物积累的碳源种类不同。
郑穗平等,在研究玫瑰茄细胞生长和花青素生成时发现,蔗糖作为碳源,细胞的生长量高,葡萄糖作为碳源,细胞花青素的含量高。
赵德修等研究发现,5%蔗糖+1%葡萄糖组合对雪莲愈伤组织生长不仅有利,而且细胞中总黄酮的含量也最高。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主要类型与应用范围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主要类型与应用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5fdd28c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4.png)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主要类型与应用范围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通过体外培养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方法,以实现植物无性繁殖、基因转化、品种改良等目的。
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科研、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植物病害防治和植物繁殖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主要类型与应用范围。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主要类型1. 植物离体培养植物离体培养是指将植物组织或器官从体内分离出来,放置在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植物无性繁殖、基因转化、种质资源保存和研究等方面。
根据培养的组织类型不同,植物离体培养可分为愈伤组织培养、胚性组织培养、根尖培养等。
2. 植物悬浮细胞培养植物悬浮细胞培养是指将植物组织中的一部分细胞分离出来,通过悬浮培养技术使其在液体培养基中保持悬浮状态进行培养。
这种技术主要用于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基因转化等方面。
3. 植物器官培养植物器官培养是指将植物体中的器官(如茎、叶、种子等)分离出来进行培养。
通过植物器官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优良品种、实现植物基因转化、筛选抗病性植株等。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范围1. 植物无性繁殖植物无性繁殖是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组织或器官培养后产生新的植株。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高效繁殖植物种质资源,解决传统繁殖方式低效率的问题。
2. 品种改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品种改良。
通过离体培养技术,可以进行基因转化,导入抗病、抗逆性等优良基因,从而提高植物的品质和抗性。
3.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大规模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通过悬浮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实现大量的细胞生产,从而获得丰富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4. 种子无菌化和种子贮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种子的无菌化和长期保存。
通过种子胚性培养技术,可以去除种子内的微生物,保证种子的无菌性。
同时,也可以通过离体胚培养技术,将种子胚胎保存在液体培养基中,延长种子的储藏寿命。
5. 植物病害防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
高中生物精品资源第四章 植物细胞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课件高中生物竞赛
![高中生物精品资源第四章 植物细胞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课件高中生物竞赛](https://img.taocdn.com/s3/m/931d74f3a6c30c2259019ef0.png)
的速度蓬勃发展。
药用植物及其制成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每年进,药用植物细胞大量培养技术正成为 国际上名贵珍稀天然药物开发的新目标,目前已经从400多种植物建立了组 织和细胞培养体系,从中分离出600多种代谢产物,其中40多种化合物在数量 上超过或等于原植物
玫瑰鲜花在清晨摘下后24小时内即取出黄褐色的玫瑰精油,大约五吨 重的花朵只能提炼出两磅的玫瑰油,所以是全世界最贵的精油之一
茉莉精油被称为“精油之王”。茉莉精油产量 极少因而十分昂贵,其具有高雅气味,可舒缓 郁闷情绪、振奋精神、提升自信心,同时可护 理和善肌肤干燥、缺水、过油及敏感的状况, 淡化妊娠纹与疤痕,增加皮肤弹性,让肌肤倍 感柔嫩。
悬浮培养基本分为:分批式、流加式、连续式、半连续式培养
1)分批培养(batch culture) 是指在培养过程中,既不向系统中补加培养基, 也不从系统中排出培养物(包括培养基和细胞),也就是说一次性加入培养 基,在一定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一次性收获。
国内外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
1)重点放在细胞培养上(过去) 细胞培养的优点是生物量生长快,但也有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不稳定
和不易与大田栽培接轨等明显的缺点。
2)植物组织和器官培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初级代谢物、次生代谢物对细胞、植物的意义 植物合成次生代谢产物的目的是其自身生理代谢的需要,在细胞阶段,往往不 需要合成,但到了组织和器官阶段,合成的需要就会加强。因此,培养药用植 物的组织和器官,更容易获得次生代谢产物。
第四章 植物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
一、植物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质的目的意义 二、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及其应用前景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及其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9f8ef4530066f5335a8121d7.png)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此生代谢产 物的发展
• 1956年ROUTIOR秘NIKZELL首次提出应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商业化 生产植物化合物的设想,1967年KAUL和STABA采用多并发酵罐对 Ammivisnaga进行了细胞大量培养的研究,并首次用此方法得到了药 用成分呋哺色酮,使这一设想变为现实[3]。但是,由于植物细胞培养 体系中细胞生长缓慢,目标代谢产物极低(通常不到细胞于重的1%)[4] 等特点,再加上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生理生化特性还没被人们所认识, 人们单纯的模拟培养微生物的条件来培养植物细胞及当时有效成分的 分析手段落后等原因,人们并没有看到该技术在生产天然产物方面的 潜能。
(2)合适的环境条件 • 光照对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有重要影响. 不同植物细胞生产次生代谢产物时,
对光质和光量的要求是不同的,如玫瑰茄悬浮细胞合成花青素时,蓝光是促进玫 瑰茄细胞产生花青素的最有效单色光,产量为416 mg/ L ,和全色光差不多,红光 和橙光无效,其他单色光随其波长接近蓝光,正效应增强[12]。 • 植物细胞培养的最适宜p H 值在5~6 之间, 但也存在差异。 • 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培养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最适的温度为25 ℃左右,超 过30 ℃,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较低的温度有利于生物碱的合成,而高温 则会导致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基本停止[13 ] 。 • 接种量影响次生代谢产物的有效积累,接种时必须满足一定的接种量。 • 在植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及其放大的生产类型中,还要考虑通气状况对次生代谢 产物生产的影响。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长春花细胞生产阿 玛碱时,溶解氧在29 %~43 %时,溶解氧与阿玛碱的产量显著相关.激素通常作 为诱导和调节愈伤组织生长的重要因素而用于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当然也有 特殊不需激素的情况,如Ri 质粒诱导的毛状根在无激素培养基上培养,可迅速 增殖
植物细胞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再工业生产方面的前景
![植物细胞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再工业生产方面的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4b87853943323968011c927c.png)
植物细胞培养与次生代谢产物在工业生产方面的前景【摘要】许多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常用的药物制品、优良的食品添加剂和名贵化妆品原料。
本文主要讲述了植物细胞培养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工业各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发以及大规模生产应用。
【关键词】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次生产物工业生产【正文】植物细胞培养始于本世纪初,并不可争议地具有工业化潜力。
目前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的化合物很多,包括糖类、酚类、脂类、蛋白质、核酸以及帖类和生物碱等初生和次生代谢产物,而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医药、食品、轻化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李时珍(1593)在《本草纲目》中所开列的1892种药物绝大多数是植物药物,目前仍有约25%的法定药品来自植物。
其药物的有效成分均为次生产物。
这些次生代谢活性物质成分已被人类广泛应用,主要集中在研究制药、食品添加剂、调味剂、食用色素、油料、饮料、树胶、化妆品、生物杀虫剂和农用化学品等方面。
尽管有些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并不是很多,但它们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已成为当前生物领域研究关注的重点。
因此许多植物代谢产物以组织细胞培养技术的方法开发利用,进行大规模生产,使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产量和活性提高。
一、在制药工业方面的应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种类繁多,化学结构迥异。
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可分为苯丙素类、醌类、黄酮类、单宁类、类萜、甾体及其甙、生物碱七大类。
还有人根据次生产物的生源途径分为酚类化合物、类萜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如生物碱)等三大类,据报道每一大类的已知化合物都有数千种甚至数万种以上。
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中, 药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是通过给予体外生长的植物细胞一定的营养条件, 使其生长, 并根据植物或植物不同组织的细胞调节生长条件来获取所需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技术。
由于植物体内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包含有整体植物全部的遗传信息, 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能力, 所以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可得到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药用植物细胞培养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研究植物的生理和生化代谢。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f023a10964bcf84b9d57b5d.png)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植物细胞培养条件温度:培养温度对植物细胞生长及二次代谢产物生成有重要影响。
通常,植物细胞培养采用25℃。
搅拌:在摇瓶实验中,通常摇床的转速取90―120r/min。
pH值:通过细胞膜进行的H+离子传递对细胞的生育环境、生理活性来说无疑是重要的。
在培养过程中,通常pH作为一个重要参数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植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值一般为5―6。
通气:通气是细胞液体深层培养重要的物理化学因子。
好气培养系统的通气与混合及搅拌是相互关联的。
对摇瓶试验,通常500m1的三角瓶内装80―200m1的植物细胞培养液较适宜。
当然,气液传质还与瓶塞的材料有关。
试验表明,从溶氧速率考虑,以棉花塞最好,微孔硅橡胶塞次之,铝箔塞最差。
光:光对植物有着特殊的作用。
光照射条件不仅通过光照周期、光的质量(即种类、波长)而且通过光照量(光强度)的调节来影响植物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培养特性。
研究表明,光调节着细胞中的关键酶的活性,有时光能大大促进代谢产物的生成,有时却起着阻害作用。
细胞龄:在培养过程的不同时期,细胞的生理状况、生长与物质生产能力差异显著。
而且,使用不同细胞龄的种细胞,其后代的生长与物质生产状况也会大不一样。
通常,使用处于对数生长期后期或稳定期前期的细胞作为接种细胞较合适。
接种量:在植物细胞培养中,接种量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在再次培养中,往往取前次培养液的5―20%作为种液,也以接种细胞湿重为基准,其接种浓度为15―50g(湿细胞)/L。
由于接种量对细胞产率及二次代谢物质的生产有一定影响,故应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通过试验,确定其最大接种量。
影响植物细胞培养的因素植物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动力学也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生长偶联型,产物的合成与细胞的生长呈正比;②中间型,产物仅在细胞生长一段时间后才能合成,但细胞生长停止时,产物合成也停止;③非生长偶联型,产物只有在细胞生长停止时才能合成。
事实上,由于细胞培养过程较复杂,细胞生长和次级代谢物的合成很少符合以上模式,特别是在较大的细胞群体中,由于各细胞所处的生理阶段不同,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也许是群体中部分细胞代谢的结果。
提高植物细胞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
![提高植物细胞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61b07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0.png)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它可以为医药、农业和工业等领域提供大量的天然产物。
而在植物细胞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那么,如何提高植物细胞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1. 优化培养基配方培养基是植物细胞培养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合成。
通过优化培养基的配方,可以提高细胞的生长速度和产物的产量。
添加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有机氮源和微量元素等,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
2. 生物反应器的选择生物反应器对于植物细胞培养中产物产量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不同类型的生物反应器具有不同的气液传质性能和培养条件控制性能,选择合适的生物反应器能够提高细胞的生长速度和产物的产量。
旋转式生物反应器可以提供良好的气液传质性能,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合成。
3. 基因工程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植物细胞的代谢途径,提高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
通过转基因技术引入相关基因,可以增加代谢途径的通量,促进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
利用基因沉默技术也可以抑制竞争性代谢途径,增加目标产物的积累。
总结回顾:提高植物细胞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培养条件、生物工程技术等多个因素。
优化培养基配方、选择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是提高产物产量的重要途径。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我们能找到更多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个人观点:我认为,提高植物细胞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是一个持续而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天然产物,推动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这一领域,共同解决这一挑战。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关注和发展。
通过这项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利用植物细胞生长的特性来合成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产物对医药、农业和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文理学院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应用摘要: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一个应用广泛和快速发展的技术。
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已应用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并取得很大成效。
本文讲述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在药物、食品、化妆品等方面的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的一些应用,以及总结了现在主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次生代谢产物细胞培养代谢产物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生的活性物质成分已被人类广泛应用,主要集中在研究制药(如如抗癌药物紫杉醇、疗伤药物紫草宁、保健药物人参皂甙等)、食品添加剂(如生姜、香子兰等)、调味剂(如胡椒、留兰香等)、食用色素(如花青素等)、油料(如如豆寇油、春黄菊油等)、饮料(如咖啡、可可等)、树胶(如阿拉伯胶等)、化妆品、生物杀虫剂和农用化学品等方面。
尽管有些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并不是很多,但它们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已成为当前生物领域研究关注的重点。
因此许多植物代谢产物以组织细胞培养技术的方法开发利用,进行大规模生产,使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产量和活性提高。
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1]21世纪是生物技术迅速发展的世纪,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生物技术中的重要内容,可以用于:1.1植物育种已被越来越广泛的用于扦插难生根植物、引种材料少的植物。
除常规的用器官进行培养,也可以用花药进行花粉单倍体植株育种,这种方法技术简单,对一些植物种来说易于诱导未成熟花粉的分裂,可以进行大群体研究,可以迅速而大量的产生单倍体,具有迅速纯合、选择效率高、排除杂种优势干扰、突变体筛选、消除致死基因等优点。
1.2用于脱毒和离体快繁获得脱除病毒的材料和用于植物材料快速繁殖这方面是目前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应用最多最有效的一方面. 世界上受病毒危害的植物很多,而园艺植物受病毒危害更为严重,当植物被病毒侵染后,常常造成生长迟缓、品质变劣、产量大幅度降低等危害,目前,已经在马铃薯、甘薯、草莓、大蒜、苹果、香蕉等多种作物上大规模应用;离体培养的优点就是快速,而且材料来源单一,遗传背景一致,不受季节和地区的限制,重复性好,所以离体快速繁殖已经广泛应用于果树,中药材等的栽培。
重庆文理学院1.3在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中的应用用单细胞或细胞团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此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群体大等优点,2利用植物细胞组织的大规模培养,可以有效的生产各种天然化合物,如生物碱、蛋白质、糖类、药物、香料天然色素以及其他活性产物,已经专利100多项。
1.4用于保存植物种质资源及其交换植物种质资源一方面不断大量增加,另一方面一些珍贵的、濒危的的植物资源又日趋枯竭,造成田间保存耗资巨大,又可导致有益基因不断丧失,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离体低温或冷冻保存,可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及土地,可以挽救那些濒危植物种、珍稀植物种。
1.5在遗传、生理、生化、病理等研究上的应用已经成为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常规方法,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系列遗传转化、突变体筛选、基因转移、DNA直接导入技术已成为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组织培养也成为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产物2.1在药物生产方面的应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种类繁多,化学结构迥异。
现在已知大约有10000种次生代谢物,包括酚类、黄酮类、香豆素、木脂素、生物碱、糖苷、萜类、甾类、皂苷、多炔类、有机物等。
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在药学方面的工作虽然历史不长,但发展很迅速,它具有如下一些优点:利用组织培养代替原植物的栽培以获得所需的有效成份,达到产量高,成本低的目的,还可节约土地。
2.1.1紫杉醇紫杉醇是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的高效、低毒、广普而且作用机理独特的抗癌药物。
近年来,临床研究还表明,紫杉醇对其它病症也有一定疗效,如关节炎、先天性多囊肾病、早老性痴呆等[2]。
日本从短叶红豆杉和东北红豆杉中进行组织细胞培养获得较高含量的紫杉醇细胞系植株。
我国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利用细胞悬浮培养对多种红豆杉不同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筛选出了紫杉醇高产细胞株,并经生物反应器扩大培养含量,细胞生长和紫杉醇含量都相当理想[2],通过细胞培养技术规模化商业化生产紫杉醇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2.1.2紫草宁[3]紫草宁可以用作创伤、烧伤以及痔疮的治疗药物。
1974年,Tabata等研究了在哪一种培养基上可使培养细胞产生紫草宁衍生物。
1981年Tabata和Fujita等进行悬浮培养,并得到紫草宁衍生物。
日本在1983年也用大规模紫草细胞培养来生产紫草宁。
国内南京大学生物系从1986年开始研究,得出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培养的紫草细胞悬浮无中紫草宁含量占干重的14%,比紫草根中含量高几倍。
2.2食品生产方面的应用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食用色素、香精香料、稳定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既赋予了食品宜人的外观、口感和滋味,又使其在销售期内保持了新鲜状态。
2.2.1薄荷油[3]目前已经开始采用胡椒薄荷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工业薄荷油,但产量很低,这主要是因为菇烯单体的不稳定性及植物毒素的毒性作用而影响到薄荷油的合成。
如今,胡椒薄荷中菇烯单体的合成途径已经基本确定。
此外,在采用经根癌农杆菌T37转化后的薄荷顶芽培养物,发现薄荷油物质的生物合成与菇烯类物质有关,已测出菇烯类物质是由叶部的油腺所分泌。
这些发现必将促进工业薄荷油的生产。
2.2.2香兰素[3]香兰素(4-羟基-3-甲基苯甲醛)又称香草酚,是香子兰制品中的重要组成成分,香兰素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增香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冰淇淋、饮料、巧克力、糖果、布丁、焙烤食品以及酒类、香烟等食品工业中。
,目前主要用于香兰素生产的化学合成法存在许多弊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生产香兰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表明,在香荚豆中的香味成分主要是内源糖苷前体在成熟过程中通过氧化酶的作用而形成的,在组织细胞产香成分的培养过程中,一些关键的酶,如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酶的活性都在培养末期达到最高,而且,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胞培养产生次生代谢物的合成能力有所不同。
在香荚兰胚部组织中香兰素生物合成能力最强。
通过建立细胞悬浮培养及采用吸附剂如极性(亲水性)树脂或木炭,能够促进产量的提高[3]。
美国已经开始采用植物愈伤组织培养技术生产香兰素添加剂,生产成本比化学合成低很多。
它是通过建立细胞悬浮培养物以及采取吸附剂来促进产量的提高。
2.2.3花青素[3]花青素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物种中,主要集中于花,花尊及果实部分,呈现粉红、红、紫及蓝色,用作食品添加剂可获得诱人的自然的红色。
随着国际社会对健康的重视,很多合成色素因使用安全问题被禁用,低毒性的天然花青素就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在1987年与1989年Iiker和Francis建议将植物细胞培养的天然花青素产品制品作为合成花青素的替代产品。
有许多厂家和研究机构从事从各种植物细胞中生产天然色素的生产研究,并取得很大的进展。
Harigae Yasushi用选择可见高产细胞团的方法,在MS 培养基上挑选出繁殖快的高产花青素葡萄细胞系,在30L的小型发酵罐中培养,粗花青素产率达到0.3% ;Kobayashi,Yashinori等在光照条件下悬浮培养花青素的土当归细胞,在SOOL发酵罐中培养16d收获细胞,细胞重量增加26倍,花青素产量5倍,占细胞干重的17.2%。
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人,植物细胞培养花青素将进人工业化阶段。
目前已有报道的能生产花青素的植物有:大戟属、翠菊属、甜生豆、矢车菊属、玫瑰花、紫菊属、苹果、葡萄、胡罗卜、野生胡罗卜、葡萄藤、土当归、商陆、筋骨草属、靶苔属等。
报道过的能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的色素有胡罗卜素、叶黄素、单黄酮体等。
2.3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5]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化妆品原料的重要来源,在美国CTFA (美国化妆品盥洗用品和香精协会)化妆品原料手册和日本功能性化妆品原料手册中选用的植物提取物及代谢产物的数量都占有较大比例。
紫草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用作收敛剂, 1983年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采用两步法培养紫草细胞,成功实现工业化生产。
1984年该公司和钟纺公司利用紫草宁色素研制出了世界第一支生物口红。
人参提取液是一种皮肤细胞活化剂,可以应用于系列化妆品的生产,日本电工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末一直进行人参细胞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2.4其他方面的应用2.4.1茶树次生代谢产物[6]茶树次生代谢产物如多酚类物质、咖啡碱、茶氨酸和菇烯类物质等不仅是重要的植物天然产物,也是构成茶叶滋味、香气的特征品质成份,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
如何开发利用这些天然产物已成为近年茶叶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七十年代,原苏联等科学家对茶愈伤组织中酚类化合物及黄烷醇类含量随生长而积累的规律及影响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激素、前体及光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九十年代研究人员对适合于茶愈伤组织生长及儿茶素积累的培养基中无机及有机成分、激素含量、PH条件和品种间差异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利用茶愈伤组织培养生产茶氨酸的产量可达干重的20%;利用茶愈伤组织培养还可生产可可碱和咖啡碱。
综观这些研究,发现利用茶愈伤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是可行的,但茶愈伤组织培养生产儿茶素的能力大幅度降低,同时丧失了形成复杂的醋性儿茶素的能力;不同培养方式、不同培养基条件对产量影响较大,有些细胞系的儿茶素含量已超过原材料,说明了筛选高产细胞系的可能性;利用愈伤组织合成儿茶素的时间仍较长,固体培养条件下需六周才达到高峰,而悬浮培养则只需2025天;有关茶愈伤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工艺学内容的研究涉足较少。
由此看来,利用茶愈伤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工业化生产尚不具备条件,筛选稳定高产的细胞系、提高次生物质的产量是关键所在,而工艺学内容的研究则是工厂化的前提。
2.4.2长春花[7]长春花培养生产生物碱长春花是夹竹桃科长春花属植物。
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其细胞和组织培养物中含有100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其中大多为生物碱。
它们的天然含量较低,但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天然抗癌药物之一。
利用组织培养和细胞工程技术筛选高产细胞系和用毛状根的培养生产各种长春花生物碱成了目前研究的热点。
在细胞培养中加入前体物质如马钱子甙,诱导子如茉莉酮酸、甲壳质、果胶酶等均能提高长春花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量。
Zhao等在培养长春花细胞的系统中加入KCl、甘露糖、前体物质(琥珀酸色氨和色氨酸)和一些生物代谢调节物后,观察到处理后细胞产生的长春花碱和西萝芙木碱是未经处理的4倍多。
目前对长春花生物碱的基本代谢模式已比较清楚,但是其中关键限速酶还在研究之中。
研究色氨酸合成酶和色氨酸脱羧酶在长春花细胞合成吲哚类和喹啉类生物碱中的作用发现采用基因工程方式超量表达这两种酶后,生物碱产量超过200 mg/L,表明这两种酶对长春花生物碱合成速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