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自行车的人》影视美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偷自行车的人》影视美学分析《偷自行车的人》是由维托里奥·德·西卡于1948年导演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杰出之作。影片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二战后,失业已两年的里奇终于找到贴海报的工作,为了工作当掉了家里的床单赎回了一辆自行车,不料却在工作第一天丢失了,里奇和儿子布鲁诺找遍罗马大街小巷后失望透顶的他,走上了偷自行车的道路,却被逮了个正着。
真实再现了战后罗马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悲苦现实下的温情
影片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反映的只是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但是就是这样简单的影片中的温情与悲苦现实之间又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从主人公的故事为点,折射出整个社会贫困人民这个面的生活状况。
影片中的夫妻、兄妹、朋友、父子间的情感,使得整个反映现实的影片没有透出那种绝望到想死的感觉。影片从开始里奇找打工作后去和妻子分享的时候,懊恼自己没有自行车,虽然自己很懊恼,但是还不忘帮助妻子提水桶;上班之前,布鲁诺看见妹妹躺在床上,又回去将窗户关上这个小动作虽然不起眼,但是却体现了他关爱妹妹的情感;自行车丢失后朋友们帮助里奇努力寻找,也是朋友们互帮互助的体现;寻找自行车过程中,父子情感的逐渐加深,是整个情感的一个精华表现。寻找老人的过程中,听见有人落水后,里奇那惊慌的反应,后来发现不是儿子布鲁诺,带他去吃“大餐”,就顿悟了,除非要死人,其他的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了。影片中,虽然里奇寻找自行车过程中一直困难重重,但是这些情感却是一直支撑他的精神支柱。
影片中的现实表现,却是全面表现了整个社会的状况。里奇送儿子去上班的时候,布鲁诺和门卫打招呼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在那里上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以看出贫困人家的孩子那么小,本该是上学的年纪,却要担负起挣钱养家的责任。小孩挣钱的情节,还有就是里奇和同事贴海报的时候,同事踢开了一个拉风琴的小孩,小孩
又跟着一个西装革履的人要钱,可是那人无动于衷,最后小孩落寞地走开了,镜头是一直跟着那个小孩的,很真实的反映了现实社会贫富差距,以及那些富人们的冷漠。
吃“大餐”的过程中,布鲁诺4次转过头去看了那个有钱人家的女孩,小女孩却回以蔑视的眼神,里奇说:“照他们这种吃法,一个月起码得挣100万。”也可以看出明显的贫富差距。
“纪录片式”的影片
这部影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像一部“纪录片”,具有很强的真实性。
(一)题材的真实性
影片以当时报刊上发表的确有其事的报道材料为基础,反映的就是普通老百姓的辛酸生活,揭露社会的不平等。主人公也是生活中身边的人物,不像好莱坞的主人公都是超人、英雄之类的,离我们太远了,主人公就在我们身边,神父、家庭主妇、失业工人等,具有亲近性。
(二)场景的真实性
“将摄影机扛到大街上”,这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主张之一。影片没有在摄影棚中搭建场景,而把镜头对准罗马的街道、店铺、马路,把镜头对准街上的人群,把镜头对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民的痛苦和不幸,按照生活的原貌去真实再现生活,这样大范围的实景拍摄素材给予观众一种真实感,它不像欧美电影中根据剧本编写好的故事来演绎,更像是一种记录,记录主人公找寻自行车的整个过程,不知道下一个镜头是怎样的。
(三)非专业演员
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将整部影片完全给了非职业演员,因为他相信每一个人都能演好一个角色——那就是他自己。的确,失业是什么滋味,没有失过业的人恐
怕无法完全体会,只有罗马街头那些失业的人最懂得。据资料,扮演安东·里奇的演员在生活中也就是一名下岗工人。非专业的演员的表演由于没有技巧性的束缚,使得在影片中的表现非常自然,常人会怎样反应,那在那样的场景中,他们就会怎样,是一种天性使然,而且其实他们在扮演的就是生活中的自己。没有加工过的痕迹,非常自然流畅,反而让影片更加真实得如生活一般。
因为演员的真实演出,看这部片子时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带入感,随着事件的自然发展和父子俩情感的交流,观众被深深吸引到当时的生活环境中。
(四)记录风格的结构
影片通过“找到工作、赎车、丢车、找车、偷车”几个主要环节构成了影片的主要框架;故事讲述,没有使用倒叙、插叙、闪回等人工加工的结构,而是选择了一种最简单、最直观的结构形式——记录风格的结构,就记录主人公的生活日常。这种比较客观的叙事结构,以主人公找车的过程为主线,过程中网罗了战后罗马人民的贫困、失业、社会矛盾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五)真实性的拍摄手法
整部影片以简单、质朴的拍摄手法表现生活,没有过多的剪辑,镜头之间的衔接也很流畅,就是现实生活的再现。
记录式的长镜头让影片犹如记录片那样的真实,真实地再现罗马的空间原貌,而不是蒙太奇那种虚构的整体空间。没有了蒙太奇,导演还是会有办法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想法。比如影片中在表现主人公打算偷车时心中的矛盾状态,导演特意重复拍摄了一排自行车和一辆自行车的镜头,来表现主人公的犹豫不决。多近景、中景和全景,少特写的镜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环境全貌,又能清楚地看清人物表情和动作。偷自行车前的近景镜头则表现了人物面部表情,中景镜头主人公来回走动表现他的犹豫和内心的挣扎。
慢移、慢摇镜头的使用,则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烘托了特定的气氛。比如,最后里奇父子寻找自行车失败后,走到体育场旁边的街道,喧闹的街道,里奇父子的落寞,形成了一个对比。
开放式的结尾
影片最后,里奇因为偷自行车而被抓获,幸运的是他没被抓去。布鲁诺紧紧抓住里奇的手,两人向远处走去。不知道他们将走向哪个地方,影片没有表现他们以后的生活怎么样,也算是留给观众一个想象的空间。但是,父子间的温暖应该足以支撑他们走下去。
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班级:12广电一班学号:2012071109 姓名:敖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