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舱内降噪技术研究_虞汉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 噪声控制方案评估 3. 2. 1 噪声环境影响因素
利用 SEA 模型分析不同振源对直升机舱内环
2012 年第 4 期
虞汉文,孙东红,李明强,等: 直升机舱内降噪技术研究
·41·
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传动平台振动对舱内噪声 环境影响最大,是整个振 动 激 励 的 主 源; 在 100Hz 以上的频 段,响 应 几 乎 都 来 自 于 传 动 平 台 的 激 励。 要有效控制舱内壁板的振动声辐射,就必须对传动 平台振动进行重点控制。
本文的研究侧重于降噪设计方法的可行性,降 噪效果和重量代价也是必须兼顾的两个主要方面。
本文噪声控制的目标如下: 在声学模拟试验室 中,直 11 型机前舱样机试验平台上,利用舱壁板隔 声、吸声处理等被动降噪方法和主动控制方法,使直 升机驾驶舱或客舱内的噪声总声压级比没有进行噪 声控制前( 裸机) 降低 5dBA ~ 7dBA,被动降噪设计 附加的结构重量小于 30kg。 1. 3 噪声控制研究思路
降噪明显,而低频噪声降噪效果显著降低。 3. 3 确定具体控制措施
直升机内部低频噪声显著,而舱内敏感参数分 析结果表明: 各种被动降噪措施对低频噪声效果不 明显,而噪声主动控制技术对低频噪声效果显著,被 动控制和主动控制相结合可以达到明显降低直 11 型机舱内噪声的目的。
1) 被动降噪 结合已开展的测试与分析,舱内被动降噪还需 通过试验对 SEA 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在试验综合分 析基础上,进行综合优化设计。 2) 噪声主动控制 结合已开展的测试与分析,噪声主动控制系统 还需完成以下工作: ① 声场分析及系统优化设计: 直升机舱室低频 声场理论计算; 主动控制系统电声部分优化设计; 舱 室噪声主动控制仿真。 ②主动控制硬件系统研制: 主动控制系统电声 器件选型及优化; 直升机舱室噪声主动控制器设计; 主动控制器硬件电路研制; 主动控制器硬件调试及 测试。 ③主动控制软件编程: 多通道主动控制算法计 算机仿真; 基于 DSP 的多通道主动控制软件编程; 多通道主动控制软件调试及测试。 ④多通道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消声室内直升机 噪声单通道主动控制实验; 消声室内直升机噪声多 通道主动控制实验。
系统之间的传递关系[2]。 直升机舱内噪声是一种宽频域噪声,本文依据
有限元、边界元和统计能量方法的基本理论,中低频 采用有限元、边界元相结合的 Sysnoise 软件进行分 析计算,中高 频 采 用 统 计 能 量 分 析 软 件 AutoSEA2 进行分析。噪声预计有限元模型可以根据直升机机 体实际结构建立,而 AutoSEA 模型必须根据统计能 量分析理论对机体结构进行模型简化和划分子结 构,阻尼损耗因子、模态密度等参数则采用理论计算 和试验相结合的办法得到。模型见图 4。
4 具体实施
图 6 声激励下玻璃结构阻尼不同时预报的舱内声压级
分析壁板加装双层吸声材料对舱内声压级的影 响,计算双层吸声材料不同厚度时的吸声降噪量,可 以发现其降噪效果与激励方式有关,特定厚度的吸 声材料在个别频段有很大的降噪效果,在优化设计 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降低结构个别频点的共振 现象,且并非吸声材料越厚,降噪量越大。
利用 SEA 模型分析影响直升机舱内噪声环境 的敏感参数。图 6 为声激励下玻璃结构阻尼不同时 预报的舱内声压级。从图 6 可以看出,不同阻尼取 值对驾驶舱声压级影响显著,阻尼值增大可降低舱 内噪声,从较小的结构阻尼( 10 - 3 数量级) 变化到 较大( 10 - 2 数量级) 时,降噪效果比较明显,降噪量 达到 4dB 左右。
~ 300Hz 低频噪声主要由旋翼、尾桨以及气动噪声 产生,其中各个尖峰对应旋翼或尾桨的通过频率和 各阶谐波; 300Hz ~ 4000Hz 中频噪声主要是由主减 速器产生,其中的各个尖峰对应主减齿轮的各阶啮 合频率; 5000Hz 以上高频成分主要以发动机噪声为 主。综合对比分析驾驶舱不同测点的噪声,靠近主 减舱测点处噪声最大,从驾驶舱后部依次向前,噪声 水平呈下降趋势。飞行状态相对地面开车状态,噪 声水平增高,特别是高频成份声压级增大明显。
Abstract Cabin noise level plays a key role to helicopter competition . This paper included describing the cabin noise reduce process of a helicopter base on test dataum,the noise level reach A 6dBA debate in anechoic room by using both active control method and traditional passive method. Key words helicopter cabin noise; active control method; passive control method
·39·
主要用于直升机驾驶技术的基本培训,改装后可用 于侦查和通讯指挥,也可执行运输和救护任务,该直 升机旋翼由 3 片桨叶及星型柔性桨毂组成,尾桨为 跷跷板式,采用滑橇式起落架,正常起飞 2000kg,最 大起飞重量 2200kg。该型直升机驾驶舱结构、内饰 设计时未考虑噪声问题,飞行时噪声水平在 100dBA 以上。 1. 2 降噪目标
通过计算,进一步分析各部分结构的辐射噪声 对舱内噪声环境的贡献量,结果表明: 在中频段,驾 驶舱地板和舱门的振动辐射声压级响应大于其它结 构; 在高频段,对舱内声压级起主要作用的是驾驶舱 地板和后壁板的振动激励。因此,对驾驶舱周围结 构进行必要的减振降噪处理将有利于驾驶舱声压级 的降低。
声强测试结果表明舱内还存在少量的漏声情 况,其对舱内噪声环境影响很大。 3. 2. 2 敏感参数分析
总 第 173 期 2012年第 4 期
直升机技术 HELICOPTER TECHNIQUE
文章编号:1673-1220( 2012) 04-038-07
wk.baidu.com
Total No. 173 No. 4 2012
直升机舱内降噪技术研究
虞汉文,孙东红,李明强,顾文标,许 宁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江西 景德镇 333001)
0 引言
随着人们对直升机认知程度的逐步提高,直升 机的乘坐舒适性受到了用户的高度关注,噪声问题 将可能成为影响民用直升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 素[1]。我国在 直 升 机 舱 内 噪 声 控 制 领 域 的 研 究 基 本上还处于空白,以往各型号直升机在舱内降噪方 面均没有 开 展 过 研 究 和 设 计,噪 声 水 平 普 遍 较 高。 随着民用直升机市场的开拓,迫切需要通过直升机 舱内降噪设计技术,有效降低噪声水平,提高乘坐舒 适性,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2 舱内噪声特性测试及分析
利用噪声测量设备,对直 11 型机的舱内外噪声 水平进行测量。图 2 为直升机巡航高度 1000m,速 度 200km / h,1#测点 FFT 分析谱图,测试结果表明: 整个声压频谱是由宽带随机和窄带尖峰组成,20Hz
图 2 巡航高度 1000m,速度 200km / h,1#FFT 分析谱图
摘 要 舱内噪声问题是影响直升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某直升机作为研究对象,将飞行噪声数据作
为输入,分别从噪声预计技术、噪声被动控制技术、噪声主动控制技术三个方面开展直升机降噪技术研究,并
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实施了直升机舱内主动、被动综合降噪设计,以较小的重量代价,取得了试验室环
境 6dBA 综合降噪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直升机内部噪声降低方法有两种: 一是尽可能 降低旋翼、减速器以及发动机等动部件产生的噪声 辐射,从噪声的源头进行控制,来降低噪声; 二是采 用被动、主动或半主动的方法,控制噪声在直升机结 构和空间的传播,实现隔声或消声,最终降低直升机 舱内的噪声水平。
本文主要研究第二种方法,其舱内噪声控制主 要步骤: 第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测试手段分析舱内主 要噪声源及其在舱内的传递路径; 其次结合测试结 果和 SEA 模型对影响直升机舱内噪声环境的主要 因素和敏感参数进行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 控制措施( 包括主动、被动方法) 开展具体研究。具 体研究思路见图 1。
本文以某直升机作为研究对象,将飞行噪声数据 作为输入,分别从噪声预计建模技术、噪声被动控制 技术、噪声主动控制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根 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实施了直升机舱内主动、被 动综合降噪设计,以较小重量代价,取得了试验室环 境 6dBA 综合降噪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本文直升 机舱内降噪方法能为其它直升机降噪提供参考。
图 1 直升机舱内噪声控制研究思路
为掌握舱内噪声的分布和传播特性,借助声强 测试和声强分析理论,进行噪声源识别及其传播路 径分析,图 3 为顶板声强分布。测试结果表明: 顶板 是旋翼空气声透射的主要路径; 后壁板是发动机 /减 速器空气声和结构声的主要传递路径; 两侧舱门结 构由于缝隙较多,也是外部噪声尤其是空气声透入 舱室内的主要传递路径。
关键词 直升机; 舱内降噪; 主动控制; 被动控制; 统计能量法
中图分类号: TB53
文献标识码: A
Cabin Noise Control Process of a Helicopter
YU Hanwen,SUN Donghong,LI Mingqiang,GU Wenbiao,XU Ning
( China 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Jingdezhen 333001,China)
直升机驾驶舱的噪声源自多方面,主要为旋翼 的气动噪声、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噪声、传动系统特 别是减速器内齿轮啮合产生的噪声、滑油散热风扇 产生的噪声以及座舱内部环控系统产生的噪声等, 其噪声源较为复杂,并且不同噪声源频谱特性差异 较大,几乎覆盖 20Hz ~ 20000Hz 整个听阈范围,增 加了舱内噪声控制的难度。
图 4 建立连接的 AutoSEA 分析模型和有限元模型
以飞行中实测振动载荷、舱外声压数据作为激 励,利用有限元和统计能量法分别计算直 11 型直升 机低频噪声和高频噪声。图 5 为高频部分计算结果 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由图 5 可以看出,数值预报结果 与实验测试结果总体趋势相近。
图 5 三种声场综合激励下的舱内声压级和试验测试数据
利用 SEA 模型还分析了壁板厚度、壁板材料等 参数对舱内噪声环境的影响。
图 3 顶板声强分布
3 综合降噪方案设计
3. 1 预计模型建模 建立直升机舱内噪声预计分析模型,结合直升
机舱内外噪声测试结果,研究直升机舱内噪声水平 及其在空间的分布特点,掌握直升机各噪声源的传 播特性和影响舱内噪声环境的主要因素。实际工程 噪声预计,通常采用有限元计算结构振动,边界元计 算声场的方法来处理噪声辐射问题,但是随着计算 频率的提高,该方法的计算量将迅速增加,因此,该 方法主要适用于低频范围。统计能量分析方法是一 种适用于较宽频率范围的随机噪声分析方法。它从 统计的角度抽取被研究对象,以能量作为独立的动 力学变量,使用能量—功率流平衡方程研究各个子
·40·
直升机技术
总第 173 期
由于直升机座舱壁板振动产生的噪声辐射也是 舱内噪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噪声测试的同时, 进行振动环境的测试和分析,研究壁板振动对噪声 环境的影响( 测试结果略) 。直升机舱内混响时间 测量主要为舱内吸声设计和 SEA 分 析 提 供 参 数。 为提高测试精度,舱内混响时间测试共分 3 次进行, 三次测量中测量点的位置不变,只是声源的位置发 生变化,取三次试验数据的平均值。
1 舱内降噪目标和降噪思路
1. 1 直 11 型直升机 直 11 型直升机为我国自行研制的通用直升机,
收稿日期:2012 - 09 - 10 作者简介:虞汉文( 1979 - ) 男,江西上饶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 直升机结构动力学。
2012 年第 4 期
虞汉文,孙东红,李明强,等: 直升机舱内降噪技术研究
利用 SEA 模型分析不同振源对直升机舱内环
2012 年第 4 期
虞汉文,孙东红,李明强,等: 直升机舱内降噪技术研究
·41·
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传动平台振动对舱内噪声 环境影响最大,是整个振 动 激 励 的 主 源; 在 100Hz 以上的频 段,响 应 几 乎 都 来 自 于 传 动 平 台 的 激 励。 要有效控制舱内壁板的振动声辐射,就必须对传动 平台振动进行重点控制。
本文的研究侧重于降噪设计方法的可行性,降 噪效果和重量代价也是必须兼顾的两个主要方面。
本文噪声控制的目标如下: 在声学模拟试验室 中,直 11 型机前舱样机试验平台上,利用舱壁板隔 声、吸声处理等被动降噪方法和主动控制方法,使直 升机驾驶舱或客舱内的噪声总声压级比没有进行噪 声控制前( 裸机) 降低 5dBA ~ 7dBA,被动降噪设计 附加的结构重量小于 30kg。 1. 3 噪声控制研究思路
降噪明显,而低频噪声降噪效果显著降低。 3. 3 确定具体控制措施
直升机内部低频噪声显著,而舱内敏感参数分 析结果表明: 各种被动降噪措施对低频噪声效果不 明显,而噪声主动控制技术对低频噪声效果显著,被 动控制和主动控制相结合可以达到明显降低直 11 型机舱内噪声的目的。
1) 被动降噪 结合已开展的测试与分析,舱内被动降噪还需 通过试验对 SEA 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在试验综合分 析基础上,进行综合优化设计。 2) 噪声主动控制 结合已开展的测试与分析,噪声主动控制系统 还需完成以下工作: ① 声场分析及系统优化设计: 直升机舱室低频 声场理论计算; 主动控制系统电声部分优化设计; 舱 室噪声主动控制仿真。 ②主动控制硬件系统研制: 主动控制系统电声 器件选型及优化; 直升机舱室噪声主动控制器设计; 主动控制器硬件电路研制; 主动控制器硬件调试及 测试。 ③主动控制软件编程: 多通道主动控制算法计 算机仿真; 基于 DSP 的多通道主动控制软件编程; 多通道主动控制软件调试及测试。 ④多通道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消声室内直升机 噪声单通道主动控制实验; 消声室内直升机噪声多 通道主动控制实验。
系统之间的传递关系[2]。 直升机舱内噪声是一种宽频域噪声,本文依据
有限元、边界元和统计能量方法的基本理论,中低频 采用有限元、边界元相结合的 Sysnoise 软件进行分 析计算,中高 频 采 用 统 计 能 量 分 析 软 件 AutoSEA2 进行分析。噪声预计有限元模型可以根据直升机机 体实际结构建立,而 AutoSEA 模型必须根据统计能 量分析理论对机体结构进行模型简化和划分子结 构,阻尼损耗因子、模态密度等参数则采用理论计算 和试验相结合的办法得到。模型见图 4。
4 具体实施
图 6 声激励下玻璃结构阻尼不同时预报的舱内声压级
分析壁板加装双层吸声材料对舱内声压级的影 响,计算双层吸声材料不同厚度时的吸声降噪量,可 以发现其降噪效果与激励方式有关,特定厚度的吸 声材料在个别频段有很大的降噪效果,在优化设计 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降低结构个别频点的共振 现象,且并非吸声材料越厚,降噪量越大。
利用 SEA 模型分析影响直升机舱内噪声环境 的敏感参数。图 6 为声激励下玻璃结构阻尼不同时 预报的舱内声压级。从图 6 可以看出,不同阻尼取 值对驾驶舱声压级影响显著,阻尼值增大可降低舱 内噪声,从较小的结构阻尼( 10 - 3 数量级) 变化到 较大( 10 - 2 数量级) 时,降噪效果比较明显,降噪量 达到 4dB 左右。
~ 300Hz 低频噪声主要由旋翼、尾桨以及气动噪声 产生,其中各个尖峰对应旋翼或尾桨的通过频率和 各阶谐波; 300Hz ~ 4000Hz 中频噪声主要是由主减 速器产生,其中的各个尖峰对应主减齿轮的各阶啮 合频率; 5000Hz 以上高频成分主要以发动机噪声为 主。综合对比分析驾驶舱不同测点的噪声,靠近主 减舱测点处噪声最大,从驾驶舱后部依次向前,噪声 水平呈下降趋势。飞行状态相对地面开车状态,噪 声水平增高,特别是高频成份声压级增大明显。
Abstract Cabin noise level plays a key role to helicopter competition . This paper included describing the cabin noise reduce process of a helicopter base on test dataum,the noise level reach A 6dBA debate in anechoic room by using both active control method and traditional passive method. Key words helicopter cabin noise; active control method; passive control method
·39·
主要用于直升机驾驶技术的基本培训,改装后可用 于侦查和通讯指挥,也可执行运输和救护任务,该直 升机旋翼由 3 片桨叶及星型柔性桨毂组成,尾桨为 跷跷板式,采用滑橇式起落架,正常起飞 2000kg,最 大起飞重量 2200kg。该型直升机驾驶舱结构、内饰 设计时未考虑噪声问题,飞行时噪声水平在 100dBA 以上。 1. 2 降噪目标
通过计算,进一步分析各部分结构的辐射噪声 对舱内噪声环境的贡献量,结果表明: 在中频段,驾 驶舱地板和舱门的振动辐射声压级响应大于其它结 构; 在高频段,对舱内声压级起主要作用的是驾驶舱 地板和后壁板的振动激励。因此,对驾驶舱周围结 构进行必要的减振降噪处理将有利于驾驶舱声压级 的降低。
声强测试结果表明舱内还存在少量的漏声情 况,其对舱内噪声环境影响很大。 3. 2. 2 敏感参数分析
总 第 173 期 2012年第 4 期
直升机技术 HELICOPTER TECHNIQUE
文章编号:1673-1220( 2012) 04-038-07
wk.baidu.com
Total No. 173 No. 4 2012
直升机舱内降噪技术研究
虞汉文,孙东红,李明强,顾文标,许 宁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江西 景德镇 333001)
0 引言
随着人们对直升机认知程度的逐步提高,直升 机的乘坐舒适性受到了用户的高度关注,噪声问题 将可能成为影响民用直升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 素[1]。我国在 直 升 机 舱 内 噪 声 控 制 领 域 的 研 究 基 本上还处于空白,以往各型号直升机在舱内降噪方 面均没有 开 展 过 研 究 和 设 计,噪 声 水 平 普 遍 较 高。 随着民用直升机市场的开拓,迫切需要通过直升机 舱内降噪设计技术,有效降低噪声水平,提高乘坐舒 适性,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2 舱内噪声特性测试及分析
利用噪声测量设备,对直 11 型机的舱内外噪声 水平进行测量。图 2 为直升机巡航高度 1000m,速 度 200km / h,1#测点 FFT 分析谱图,测试结果表明: 整个声压频谱是由宽带随机和窄带尖峰组成,20Hz
图 2 巡航高度 1000m,速度 200km / h,1#FFT 分析谱图
摘 要 舱内噪声问题是影响直升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某直升机作为研究对象,将飞行噪声数据作
为输入,分别从噪声预计技术、噪声被动控制技术、噪声主动控制技术三个方面开展直升机降噪技术研究,并
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实施了直升机舱内主动、被动综合降噪设计,以较小的重量代价,取得了试验室环
境 6dBA 综合降噪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直升机内部噪声降低方法有两种: 一是尽可能 降低旋翼、减速器以及发动机等动部件产生的噪声 辐射,从噪声的源头进行控制,来降低噪声; 二是采 用被动、主动或半主动的方法,控制噪声在直升机结 构和空间的传播,实现隔声或消声,最终降低直升机 舱内的噪声水平。
本文主要研究第二种方法,其舱内噪声控制主 要步骤: 第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测试手段分析舱内主 要噪声源及其在舱内的传递路径; 其次结合测试结 果和 SEA 模型对影响直升机舱内噪声环境的主要 因素和敏感参数进行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 控制措施( 包括主动、被动方法) 开展具体研究。具 体研究思路见图 1。
本文以某直升机作为研究对象,将飞行噪声数据 作为输入,分别从噪声预计建模技术、噪声被动控制 技术、噪声主动控制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根 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实施了直升机舱内主动、被 动综合降噪设计,以较小重量代价,取得了试验室环 境 6dBA 综合降噪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本文直升 机舱内降噪方法能为其它直升机降噪提供参考。
图 1 直升机舱内噪声控制研究思路
为掌握舱内噪声的分布和传播特性,借助声强 测试和声强分析理论,进行噪声源识别及其传播路 径分析,图 3 为顶板声强分布。测试结果表明: 顶板 是旋翼空气声透射的主要路径; 后壁板是发动机 /减 速器空气声和结构声的主要传递路径; 两侧舱门结 构由于缝隙较多,也是外部噪声尤其是空气声透入 舱室内的主要传递路径。
关键词 直升机; 舱内降噪; 主动控制; 被动控制; 统计能量法
中图分类号: TB53
文献标识码: A
Cabin Noise Control Process of a Helicopter
YU Hanwen,SUN Donghong,LI Mingqiang,GU Wenbiao,XU Ning
( China Helicop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Jingdezhen 333001,China)
直升机驾驶舱的噪声源自多方面,主要为旋翼 的气动噪声、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噪声、传动系统特 别是减速器内齿轮啮合产生的噪声、滑油散热风扇 产生的噪声以及座舱内部环控系统产生的噪声等, 其噪声源较为复杂,并且不同噪声源频谱特性差异 较大,几乎覆盖 20Hz ~ 20000Hz 整个听阈范围,增 加了舱内噪声控制的难度。
图 4 建立连接的 AutoSEA 分析模型和有限元模型
以飞行中实测振动载荷、舱外声压数据作为激 励,利用有限元和统计能量法分别计算直 11 型直升 机低频噪声和高频噪声。图 5 为高频部分计算结果 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由图 5 可以看出,数值预报结果 与实验测试结果总体趋势相近。
图 5 三种声场综合激励下的舱内声压级和试验测试数据
利用 SEA 模型还分析了壁板厚度、壁板材料等 参数对舱内噪声环境的影响。
图 3 顶板声强分布
3 综合降噪方案设计
3. 1 预计模型建模 建立直升机舱内噪声预计分析模型,结合直升
机舱内外噪声测试结果,研究直升机舱内噪声水平 及其在空间的分布特点,掌握直升机各噪声源的传 播特性和影响舱内噪声环境的主要因素。实际工程 噪声预计,通常采用有限元计算结构振动,边界元计 算声场的方法来处理噪声辐射问题,但是随着计算 频率的提高,该方法的计算量将迅速增加,因此,该 方法主要适用于低频范围。统计能量分析方法是一 种适用于较宽频率范围的随机噪声分析方法。它从 统计的角度抽取被研究对象,以能量作为独立的动 力学变量,使用能量—功率流平衡方程研究各个子
·40·
直升机技术
总第 173 期
由于直升机座舱壁板振动产生的噪声辐射也是 舱内噪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噪声测试的同时, 进行振动环境的测试和分析,研究壁板振动对噪声 环境的影响( 测试结果略) 。直升机舱内混响时间 测量主要为舱内吸声设计和 SEA 分 析 提 供 参 数。 为提高测试精度,舱内混响时间测试共分 3 次进行, 三次测量中测量点的位置不变,只是声源的位置发 生变化,取三次试验数据的平均值。
1 舱内降噪目标和降噪思路
1. 1 直 11 型直升机 直 11 型直升机为我国自行研制的通用直升机,
收稿日期:2012 - 09 - 10 作者简介:虞汉文( 1979 - ) 男,江西上饶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 直升机结构动力学。
2012 年第 4 期
虞汉文,孙东红,李明强,等: 直升机舱内降噪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