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 第二章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解决经济纠纷的4种方式

解决经济纠纷的4种方式经济纠纷是指在经济交易过程中,由于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引发的争议和纠纷。
解决经济纠纷是维护经济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任务。
下面将介绍解决经济纠纷的四种常见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协商解决。
在经济纠纷发生后,各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并达成互利的解决方案。
协商解决的优势在于快速、便捷,并且可以根据各方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然而,协商解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当纠纷双方的利益差异较大,或者其中一方不愿意妥协时,协商解决可能难以实现。
第二种方式是调解解决。
调解是指通过第三方的介入,帮助纠纷各方找到一个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
调解员通常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纠纷双方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
调解解决的优势在于能够减少纠纷的时间和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双方之间的关系。
然而,调解也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和诚信合作,否则可能无法达成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三种方式是仲裁解决。
仲裁是指通过由仲裁机构组织的独立仲裁员进行公正、客观的裁决来解决纠纷。
仲裁的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各方必须遵守并执行。
仲裁解决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一个公正、权威的解决机制,可以避免双方争议的进一步升级。
然而,仲裁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费用较高、程序较为繁琐等。
最后一种方式是诉讼解决。
诉讼是指通过法院的审判程序解决纠纷。
诉讼解决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一个公正、公平的审判平台,裁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然而,诉讼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费用高昂、时间长等。
同时,诉讼解决也可能对双方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纠纷的性质、双方的意愿和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式。
在解决经济纠纷的过程中,保持公正、合理和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公正、合理、平等的方式解决纠纷,才能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PPT课件

精品课件
16
(5)对仲裁协议的效力存在异议时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时,可以请 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 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 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 裁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 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6)仲裁协议的独立性
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 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精品课件
17
• 【例题2】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 的,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 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仲裁委员 会裁定。( )
答案:× 这种情况下应该由人民法院对于仲裁协议的 效力做出裁定。并且对于仲裁协议的效力的
经济法基础
精品课件
1
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 一、经济纠纷的概念与解决途径
在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1、平等主体(名与名)
(1)仲裁与民事诉讼均适用于平等民事主体的当事人之间 发生的经济纠纷(例如公司之间出现合同纠纷),但是两者 不可并用。平等主体之间出现经济纠纷,采取“或裁或审”的
精品课件
12
• 【例题1】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 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2008年)
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B、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C、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D、仲裁委员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答案:BCD
精品课件
13
• 4、仲裁协议 (1)书面形式 仲裁的进行以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书面仲裁协 议为条件。仲裁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 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无效。 (2)仲裁协议的内容 ①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②仲裁事项 ③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3)仲裁协议的无效 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约 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 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简述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经济纠纷是指在经济交易、合同履行、财产权益等经济领域发生的争议和纠纷。
为了解决经济纠纷,存在多种途径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经济纠纷解决途径:
1. 协商和谈判:协商和谈判是最常见的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
当出现争议时,各方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和协商,寻求共同的利益和解决方案。
这种方式通常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并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商业关系。
2. 调解:调解是一种第三方介入的纠纷解决方式。
调解员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帮助各方进行沟通和协商,促进双方达成互惠互利的解决方案。
调解通常可以达到双赢的结果,并减少对法律程序的依赖。
3. 仲裁:仲裁是一种非司法的纠纷解决方式,由专业的仲裁员或仲裁机构负责处理纠纷。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并且对双方当事人具有强制执行力。
仲裁通常相对快速,成本较低,对商业秘密保密性较高。
4. 诉讼:诉讼是一种通过法院系统解决纠纷的方式。
当其他解决途径无法达成一致时,当事人可以选择提起诉讼。
诉讼程序需要遵循法律程序和法庭规则,最终由法官作出裁决。
诉讼通常比较耗时和费用较高,但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
在选择经济纠纷解决途径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纠纷的性质来判断哪种方式最适合。
有时,组合使用多种解决途径也是可行的,例如先尝试协商和调解,如果无法解决再考虑仲裁或诉讼等方式。
此外,寻求法律咨询和专业建议也是解决经济纠纷时的重要步骤。
第二章.经济纠纷的解决ppt

3/9/2021
【例题.单选】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 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可以仲裁解决。 下列各项中,符合我国《仲裁法》规定,可 以申请仲裁解决的是()。
A.甲某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纠 纷
2、受理 符合受理条件的仲裁请求,5日内日受理; 不符合受理条件的,退回仲裁申请并要求申
请人补充,补充后重新递交,同上: 符合受理条件的,5日内日受理; 不符合条件的,5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 理由。
(五)仲裁—仲裁程序
3、组成仲裁庭 仲裁庭分为独任制仲裁庭(由一名仲裁员组
成)和合议制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并 设首席仲裁员)。 仲裁庭组成规则。 合议制 独任制 仲裁员实行回避制。
3/9/2021
和解
也叫协商,是指经济纠纷的各方当事人 在自愿互谅基础上,自行协商解决其纠纷的 方式。
3/9/2021
调解 经济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
下,通过调解说服,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 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方式。 民间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法院 调解。
3/9/2021
一、经济仲裁 (一)概念 解决民事争议(平等地位主体间的争议和纠纷)
3/9/2021
受理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 受理;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及理由 。
仲裁庭是审理并做出裁决的组织。案件裁决后即告解散。分为独
组成仲裁庭
任制仲裁庭(由一名仲裁员组成)和合议制仲裁庭(由三名仲裁 员组成并设首席仲裁员)。
审理裁决
仲裁庭应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根据仲裁 申请书、答辩书等材料裁决。开庭分为公开与不公开两种,以 不公开开庭为原则。合议庭的裁决由多数票决定。
第二章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第二节 经济仲裁
一、仲裁的概念 仲裁是指仲裁机构根据纠纷当事人之间自愿达成的协 议,以第三者的身份对所发生的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 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二、仲裁的基本原则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应遵循以下基 本原则: 1.自愿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平合理 地解决纠纷原则; 3.仲裁组织依法独立行使仲裁权原则 4.一裁终局原则。
四、审判程序 审判程序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 (一)第一审程序 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经济案件适用的程序,分为普通程序 `简易程序。 1.普通程序 普通程序是经济案件审判中最基本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起诉和受理。 (2)审理前的准备。 (3)开庭审理。
2.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人民 法庭,审理简单民事案件所适用的既独立又简便 易行的诉讼程序。简易程序适用于事实清楚、权 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
三、《仲裁法》的适用范围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 人和其它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它财产纠 纷,可以仲裁。 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 纠纷是不能进行仲裁的。 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 合同纠纷,《仲裁法》不适用解决这两类纠纷。
3.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1)诉讼时效的中止 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 待阻碍时效进行的事由消失后,继续计算诉讼时 效期间。
(2)诉讼时效的中断 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 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中 断的法定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引起诉讼时效中 断的事由有:①权利人提起诉讼;②当事人一方 向义务人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③当事人一 方同意履行义务。
经济法 第二章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2. “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 ① 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
纠纷; ② 行政争议; ③ 劳动争议; ④ 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精品课件
单选: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申
请仲裁的是( )。 A.甲某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B.甲、乙两企业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C.甲、乙两人的继承遗产纠纷; D.甲、乙两对夫妇间的收养合同纠纷
精品课件
二、经济纠纷解决方式
在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仲裁 仲裁是由双方当事人选定的仲裁机构对纠纷行
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 仲裁属民间性质; • 仲裁的基础是当事人的合意。否则,仲裁程序
不能启动。 • 在通常情况下,仲裁庭成员也由当事人选任。 • 仲裁的最大特点就是快速、简便。
构之间也无隶属关系。
例如:北京仲裁委员会 http://www.b精ja品c课.件/
二、仲裁的适用范围
1. 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合同纠纷”和 “其他财产纠纷”。
《仲裁法》的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 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精品课件
• 仲裁协议书面方式,口头无效。
• 包括合同订立中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 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 协议。
仲裁示范条款:“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
提请北京仲裁委员会按照该会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
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精品课件
2. 仲裁协议的内容(须同时具备):
在履行合同中,双方发生了争议,乙提出在本 单位所在地A市申请仲裁,甲不同意。后经过双 方协商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约定将合同争议提 交甲所在地的B市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2023年初级职称考试知识点经济法基础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2023初级职称考试知识点《经济法基础》: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一、经济纠纷解决途径的选择在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重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但合用的范围不同1、仲裁与民事诉讼(1)都是合用于横向关系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2)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只能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解决争议(3)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或者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这在法律上称为或裁或审原则。
2、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1)都是对纵向关系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2)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采用(3)都由行政管理相对人一方提出申请二、仲裁(一)仲裁的特性1、以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为基础;2、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中立第三者(仲裁机构)进行裁判;3、仲裁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二)仲裁的合用范围1、合用于: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协议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2、不合用下列纠纷不能提请仲裁:(1)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解决的行政争议;下列仲裁不合用于《仲裁法》:(1)劳动争议的仲裁;(2)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协议纠纷的仲裁;(三)仲裁的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2、合法合理原则3、独立仲裁原则4、一裁终局原则(四)仲裁机构——仲裁委员会1、仲裁委员会性质:民间性组织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
——不实行地区管辖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从属关系。
仲裁委员会之间没有从属关系。
——不实行级别管辖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五)仲裁协议1、仲裁协议的概念和形式仲裁协议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达成的仲裁协议意思表达无效2、仲裁协议的内容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经济法_第二章_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分析: 甲、乙两公司因合同纠纷向某市仲裁委员会申
请仲裁。仲裁庭作出裁决后,甲公司不服,拟 再次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问:甲公司是 否可以再次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h
17
2. “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 ① 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
纠纷; ② 行政争议; ③ 劳动争议; ④ 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h
18
单选: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申
请仲裁的是( )。 A.甲某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B.甲、乙两企业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C.甲、乙两人的继承遗产纠纷; D.甲、乙两对夫妇间的收养合同纠纷
h
1
经济法
第二章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第一节 企业法律纠纷的基本类型及 主要解决方式
2
一. 经济纠纷
指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与企业外部其他法 人、公民、经济组织及社会团体等平等主体之 间,因民事权利、义务而发生的争议。
主要涉及: ① 合同纠纷(合同法律效力及财产损失赔偿、违约赔偿); ② 财产权益纠纷(侵害财产权的损害赔偿、破产案件纠纷等);
• 独立性:独立于行政机构和其他机构,仲裁机 构之间也无隶属关系。
例如:北京仲裁委员会 .chn/
二、仲裁的适用范围
16
1. 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合同纠纷”和 “其他财产纠纷”。
《仲裁法》的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 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h
三、仲裁基本原则
19
自愿原则(协议仲裁) • 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不能达成仲裁
协议的,不能适用仲裁方式。 • 仲裁的自愿原则主要体现在:P.23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平合理解决
《经济法基础》重点笔记

《经济法基础》重点笔记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基础》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涵盖了众多关键的知识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重点笔记,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经济法概述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是首先需要明确的内容。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宏观调控关系、市场规制关系等。
经济法的特征包括:经济性、社会本位性、综合性和政策性。
二、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仲裁具有自愿性、专业性、灵活性、保密性和快捷性等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前提,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排除法院的管辖权。
民事诉讼适用范围广泛,遵循“不告不理”原则。
其审判程序包括一审、二审和审判监督程序。
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特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
三、法律责任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主要有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法律责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经济法基础,第二节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法律责任
• 民事责任: •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 5、恢复原状 6、修理、重作、更换 • 7、赔偿损失 8、支付违约金 • 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 10、赔礼道歉
法律责任
• 行政责任: • 1、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责令停
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 • 2、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
去诉讼保护的制度。 • 一般诉讼时效2年 • 诉讼时效为1年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
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 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 20年是法律保护最长期限
民事诉讼
• 1、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 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 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 时效期间暂时停止计算。从中止时效的原 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 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经济纠纷提起诉 讼,适用《民事诉讼法》解决纷争。
民事诉讼
• 1、合议制度(3人以上的单数) • 2、回避制度 • 3、公开审批制度 • 4、两审终审制度
• 最高人民法院 高级人民法院 • 中级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
民事诉讼
• 1、级别管辖 • 2、地域管辖 • 诉讼时效: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力而失
行政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收到不予受 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15 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行为之日6个月内提出诉讼。 1、不动产案件提起诉讼时效20年。 2、其他案件提起诉讼时效5年。
行政诉讼
• 1、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时法院在7日内决 定是否立案。
• 2、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第 一判决,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有权 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 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 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 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一、经济纠纷属于什么案件?一、经济纠纷属于什么案件?经济纠纷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争议。
它包括平等主体之间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之间因行政管理所发生的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
经济纠纷有两大类:一是经济合同纠纷,如买卖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二是经济侵权纠纷;如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等。
在市场经济中,合同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间确立交易关系,共同实施交易行为,追求和实现经济目的的法定和普遍的形式,因此,合同纠纷是经济纠纷的主要部分。
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主要有调解、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
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
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二、经济犯罪是什么意思?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是犯罪。
经济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属性,即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除此之外,经济犯罪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发生在经济领域。
即发生在国民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
(2)主观上为故意,过失不构成经济犯罪,并且一般都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
(3)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与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财产犯罪不同。
综上所述,经济纠纷,这个要考虑经济纠纷的内容,如果经济纠纷是因为有诈骗行为的话,那么就是属于刑事案件,如果是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这是属于民事案件,办案的时候可以找专业人士的帮助。
经济法 第二章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不能启动。 • 在通常情况下,仲裁庭成员也由当事人选任。 • 仲裁的最大特点就是快速、简便。
--- 2020/4/2
(二)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
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 特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 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 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例如:北京仲裁委员会 .c--n- / 2020/4/2
二、仲裁的适用范围
1. 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合同纠纷”和 “其他财产纠纷”。
《仲裁法》的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 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 2020/4/2
--- 2020/4/2
三、仲裁基本原则
自愿原则(协议仲裁)
•
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不能达成
仲裁协议的,不能适用仲裁方式。
政渎职行为(是否滥用权利,如拒颁发工商营业执照、食品 卫生许可证等)的争议及损害赔偿(国家赔偿)等
--- 2020/4/2
四. 解决企业法律纠纷的主要方式 非法律程序解决方式: • 协商 • 调解
法律程序解决方式: • 仲裁 • 诉讼
--- 2020/4/2
非法律程序的解决方式特点: • 无须正式程序与步骤,可根据需要与可能随时
--- 2020/4/2
三. 行政纠纷 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职务过程中,企业作为独
立的经济组织因不服从具体的行政管理行为与 特定执行机关之间发生的争议。 主要涉及: ① 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 销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拘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法律纠纷: 企业法律纠纷:非程序性解决
协商与调解 正式程序与步骤 无 解决纠纷的费用 较低 强制执行的法律 无 效力
VS.
程序性解决
仲裁与诉讼 有 较高 有
第二节 经济纠纷解决方式概述
A、B企业签订了100万元买卖合同,产生了经济 企业签订了100万元买卖合同, 100万元买卖合同 纠纷,请问有几种解决的途径? 纠纷,请问有几种解决的途径?
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仲裁事项(具体争议事项, 仲裁事项(具体争议事项,也是仲裁庭审理和裁决纠纷 的范围); 的范围); 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当事人自主选定)。 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当事人自主选定)。
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仲裁协议无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协议无效: 之一 无效
① ②
第三节 仲裁 一、仲裁的内涵及特点: 仲裁的内涵及特点:
是指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 是指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 生前或争议发生后所达成的协议, 生前或争议发生后所达成的协议,由一定的机 构或个人以第三者的身份居中作出具有约束力 的裁决,解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一种制度。 的裁决,解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一种制度。
四.
• •
解决企业法律纠纷的主要方式 非法律程序解决方式: 非法律程序解决方式: 协商 调解 法律程序解决方式: 法律程序解决方式: 仲裁 诉讼
• •
•
• • •
非法律程序的解决方式特点: 非法律程序的解决方式特点: 无须正式程序与步骤, 无须正式程序与步骤,可根据需要与可能随时 沟通与谈判; 沟通与谈判; 解决纠纷的费用较少; 解决纠纷的费用较少; 但有可能导致纠纷久拖不决; 但有可能导致纠纷久拖不决; 所达成的协议没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所达成的协议没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纠纷 最终能否得到解决存有不确定性。 最终能否得到解决存有不确定性。
(二)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 公民、 认为行政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 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侵犯其合法权益, 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 特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 特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 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 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
一裁终局制: 一裁终局制: 仲裁裁决作出后, 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 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 员会不予受理。 员会不予受理。
分析: 分析: 甲、乙两公司因合同纠纷向某市仲裁委员会申 请仲裁。仲裁庭作出裁决后,甲公司不服, 请仲裁。仲裁庭作出裁决后,甲公司不服,拟 再次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再次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问:甲公司是 否可以再次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否可以再次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三)诉讼 一般而言,经济诉讼适用于民事诉讼法, 一般而言,经济诉讼适用于民事诉讼法,所以 经济诉讼是民事诉讼的组成部分。 ,经济诉讼是民事诉讼的组成部分。 民事诉讼主要解决平等主体 公民、 平等主体( 民事诉讼主要解决平等主体(公民、法人和其 他社会组织)之间有关财产权 人身权、 有关财产权、 他社会组织)之间有关财产权、人身权、知识 产权、合同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纠纷, 产权、合同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纠纷,即所谓 民告民” 的“民告民”。 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 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适用 仲裁或者民事诉讼方式解决 或者民事诉讼方式解决。 仲裁或者民事诉讼方式解决。
“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 不属于” 仲裁法》调整的争议: 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 ① 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 纠纷; 纠纷; 行政争议; ② 行政争议; 劳动争议; ③ 劳动争议; 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④ 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2.
单选: 单选: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申 请仲裁的是( 请仲裁的是( )。 A.甲某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A.甲某与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B.甲 乙两企业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B.甲、乙两企业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C.甲 乙两人的继承遗产纠纷; C.甲、乙两人的继承遗产纠纷; D.甲 D.甲、乙两对夫妇间的收养合同纠纷
判断题: 判断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解除合同关系, 甲公司与乙公司解除合同关系,则合同中的仲 裁条款也随之失效。( 裁条款也随之失效。( )
②
仲裁庭有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仲裁庭有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20条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 第20条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 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 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 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 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 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 定。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 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 • • • • • •
仲裁的特点: 仲裁的特点: 自愿性: 自愿性: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专业性:专家仲裁、保密、 专业性:专家仲裁、保密、独立 经济性:一裁终局制、费用少、 经济性:一裁终局制、费用少、保密 灵活性:具体程序更加灵活、 灵活性:具体程序更加灵活、有弹性 保密性: 保密性: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 快捷性: 快捷性:一经裁决马上生效 独立性:独立于行政机构和其他机构, 独立性:独立于行政机构和其他机构,仲裁机 构之间也无隶属关系。 构之间也无隶属关系。
例如: 例如:北京仲裁委员会 /
二、仲裁的适用范围
1.
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合同纠纷”和 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 合同纠纷” 其他财产纠纷” “其他财产纠纷”。 《仲裁法》的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 仲裁法》的第2条规定: 平等主体的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 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仲裁示范条款: 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 仲裁示范条款:“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提 请北京仲裁委员会按照该会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 请北京仲裁委员会按照该会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 对双方均有约裁协议的内容(须同时具备) 仲裁协议的内容(须同时具备):
经济法
第二章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第一节 企业法律纠纷的基本类型及 主要解决方式
一.
① ② ③
经济纠纷 指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与企业外部其他法 公民、 人、公民、经济组织及社会团体等平等主体之 因民事权利、义务而发生的争议。 间,因民事权利、义务而发生的争议。 主要涉及: 主要涉及: 合同纠纷(合同法律效力及财产损失赔偿、违约赔偿) 合同纠纷(合同法律效力及财产损失赔偿、违约赔偿); 侵害财产权的损害赔偿、破产案件纠纷等) 财产权益纠纷(侵害财产权的损害赔偿、破产案件纠纷等); 涉外经济纠纷(合同、 涉外经济纠纷(合同、财产权益纠纷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 具有涉外因素) 具有涉外因素)。
A、B企业签订了100万元买卖合同,产生了经济 企业签订了100万元买卖合同, 100万元买卖合同 纠纷,请问有几种解决的途径? 纠纷,请问有几种解决的途径? 双方可自行协商,让第三方调解; 1. 双方可自行协商,让第三方调解; 2. 调解不成,则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调解不成,则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也可以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3. 也可以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但要遵循或裁 或诉原则。 或诉原则。
四、仲裁协议
1. •
• •
仲裁协议的定义: 仲裁协议的定义: 是指当事人双方自愿将已发生的或将来可能发 生的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共同意思表 达。 仲裁协议书面方式,口头无效。 仲裁协议书面方式,口头无效。 包括合同订立中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 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 协议。 协议。
一、经济纠纷的概念: 经济纠纷的概念:
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 务的矛盾而引起的争议。它包括平等主体之间 务的矛盾而引起的争议。它包括平等主体之间 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和公民 公民、 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之间因行政 织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之间因行政 管理所发生的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 管理所发生的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
二.
劳动纠纷 指企业(用人单位) 指企业(用人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与其 内部的劳动者之间因劳动权利、 内部的劳动者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而发生的 争议。 争议。 主要涉及劳动力招收、管理和使用、 主要涉及劳动力招收、管理和使用、辞退等方 面的纠纷, 面的纠纷,如:
劳动力配置(招工、调动、辞退); 劳动力配置(招工、调动、辞退); 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合同条件的合法性及提前通知义务履行); 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合同条件的合法性及提前通知义务履行); 劳动报酬(工资、奖金); 劳动报酬(工资、奖金); 劳动保护(工作条件、女工保护、职业病认定等); 劳动保护(工作条件、女工保护、职业病认定等); 劳动保险(工龄、离退休、工伤认定等); 劳动保险(工龄、离退休、工伤认定等); 处罚争议(处罚不公正、处罚过重等) 处罚争议(处罚不公正、处罚过重等)
二、经济纠纷解决方式
在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在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仲裁 仲裁是由双方当事人选定的仲裁机构对纠纷行 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 仲裁属民间性质; 仲裁属民间性质; • 仲裁的基础是当事人的合意。否则,仲裁程序 仲裁的基础是当事人的合意。否则, 不能启动。 不能启动。 • 在通常情况下,仲裁庭成员也由当事人选任。 在通常情况下,仲裁庭成员也由当事人选任。 • 仲裁的最大特点就是快速、简便。 仲裁的最大特点就是快速、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