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诗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敬梓诗歌创作浅析

摘要:本文结合吴敬梓的生活经历,从吴敬梓的诗歌出发,概括吴敬梓的思想发展轨迹和其诗歌的题材内容,分析吴敬梓诗歌体裁多样、用典灵活、意象凄美、诗风沉郁的艺术特色,进而阐述吴敬梓诗歌的历史地位,并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对吴敬梓诗歌进行一个初步定位。关键词:吴敬梓诗歌;思想发展;题材内容;艺术特色

目录

引言 (1)

1.吴敬梓思想的发展轨迹 (1)

1.1儒家出仕思想时期 (2)

1.2道家归隐思想萌芽时期 (2)

1.3道家归隐思想发展时期 (3)

1.4道家归隐思想奠定时期 (3)

2.吴敬梓诗歌的题材内容 (3)

2.1咏怀诗 (4)

2.1赠别诗 (5)

2.3伤悼诗 (6)

3.吴敬梓诗歌的艺术特色 (7)

3.1体裁多样 (7)

3.2用典灵活 (9)

3.3意象凄美 (12)

3.4诗风沉郁 (14)

结语 (15)

引言

生于清朝康乾盛世的吴敬梓,在和平昌盛年代本应该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通过科举考试谋取功名。然而,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逐渐比同时期的一些文人过早地看清了科举制度毒害人的本质,便由儒家的出仕思想转向道家的归隐思想。而其思想的发展轨迹都可从吴敬梓的诗歌中可以看出。

现存的吴敬梓诗歌主要是1740年以前的诗歌,1740年以后的诗歌已经亡佚。李汉秋先生点校的《吴敬梓诗文集》就收录吴敬梓诗歌166首。吴敬梓诗歌是其生活历程的反映,其生活历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准备应举时期(1701——1722),支撑家庭时期(1722——1732),移家南京时期(1733——1740)[1]。透过吴敬梓的生活历程来看吴敬梓的诗歌,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到吴敬梓的思想发展轨迹和其诗歌的思想内容。

吴敬梓通过《儒林外史》被我们所熟知,而他的诗歌却很少有人问津。近年来,学术界对吴敬梓的研究还是偏重于《儒林外史》以及吴敬梓的生平、思想等方面,很少有对吴敬梓诗歌的研究。在各种文学史著作中,大部分都是对《儒林外史》有专章论述。在吴敬梓诗歌方面,文学史提及很少,有的只字未提。甚至很多人只知《儒林外史》而不知《文木山房集》[2]。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吴敬梓诗文的研究主要表现在:李汉秋先生编著点校的《吴敬梓诗文集》、《吴敬梓吴烺诗文集》主要是对吴敬梓诗文进行系统的汇编校注,并没有对吴敬梓诗文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进行系统研究;陈美林的《吴敬梓研究》(2005)随着对吴敬梓生平的介绍穿插了一些吴敬梓诗文的内容,但篇幅少,也没有对他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重点阐述;王伟康的《吴敬梓扬州诗词内蕴探析》(2007)、《略述吴敬梓扬州诗词的艺术特色》(2008)是对吴敬梓诗词的专题研究,但仅限于扬州诗词方面,涉及诗歌的就更少,研究范围较窄;徐海东的《吴敬梓诗文研究》(2010)是对吴敬梓诗文的首个较全面、较系统的研究,研究涉及到吴敬梓的人生道路、文学历程、诗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还有文赋等各个方面,研究范围较宽,每一个方面的分析还不够深入,更重要的是他没有专门对吴敬梓诗歌进行研究。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吴敬梓的生活历程,主要对吴敬梓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再进行一个专门的分析和总结,从而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吴敬梓诗歌的艺术价值,更深一层地了解吴敬梓。

1.吴敬梓的思想发展轨迹

吴敬梓从小就博览群书,其中也不免有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些禁书,因此养成了一些

有悖于当时社会的叛逆思想。但他毕竟出生于科举世家,从小也受到儒家出仕文化的熏陶。尤其是在他十四岁跟随嗣父吴霖起来到江苏赣榆后,父亲对他的教导越发严厉,到

青年时期,他也同其他文人一样,形成了儒家的出仕思想。早年的叛逆思想和后来的生

活经历导致吴敬梓常在儒家出仕和道家归隐之间徘徊。我们可以通过吴敬梓的生活经历

大致将其思想发展分为:儒家出仕思想时期、道家归隐思想萌芽时期、道家归隐思想发

展时期、道家归隐思想奠定时期。

1.1儒家出仕思想时期

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年),吴敬梓的父亲吴霖起被选为江苏赣榆县学教谕,

吴敬梓便随父从安徽全椒故乡前往江苏,历时将近十年。其回忆少年时期的一首诗作《观海》:

浩荡天无极,潮声动地来。鹏溟流陇域,蜃市作楼台。齐鲁金妮没,乾坤玉阙开。少年多义气,高阁坐衔杯[3]。

正反映了他刚到赣榆不久,登上高阁,眺望大海,心胸豁然开朗,浩荡的大海激发

了吴敬梓科举谋出路的远大理想。其中,“天无极”、“潮声”、“乾坤”都是诗人宏大理

想的反映。

吴敬梓写于1723年的《西墅草堂歌》在缅怀先人之余,也表达了对自己前途渺茫的感慨。从言语间不难看出,此时的吴敬梓虽看到了科举制度的一些弊端,但还是对科举抱有很大的希望的。

1.2道家归隐思想萌芽时期

吴敬梓写于雍正三年(1725年)的《雨》可以说是吴敬梓道家思想初露端倪的诗作。诗云:

轻暖卷帘衣,孤亭暮雨微。落红辞密树,新绿满遥扉。阶下苔痕长,梁间燕子归。西窗灯影暗,枯坐欲忘机[4]。

诗中所写景物“落红”、“新绿”,都是春天景象。再从“暮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春

季的雨天傍晚,诗人一人独坐在屋中,看着屋外四周的恬静景象,喜悦之情涌上心头,顿

时想要忘记科举失意和家族争斗所带给他的种种不快,过着那种“自甘恬淡,与世无争”的生活,于是写下“枯坐欲忘机”的诗句。但从一个“欲”字也可看出,他想要忘记烦恼

似乎也没那么容易,此时他还更偏向于儒家的出仕思想上,道家的归隐思想只是稍有萌芽。

1.3道家归隐思想发展时期

乾隆元年(1736年),吴敬梓从安庆抚院考试完毕后,返回南京。入秋后,由于身体不适,没有前往北京参加博学鸿词科的廷试,心中倍感惋惜。此时的吴敬梓在经历了现实的重重打击后,已经对科举失望,但还没能完全从科举的藩篱中挣脱出来。在看了友人王溯山的画作后,豁然开朗,精神振奋之余,挥笔写下《题王溯山左茅右蒋图》,以表达对王溯山的敬佩和感激之情。诗中有:“平生我爱王摩诘,辋川图画妙如神。”[5]吴敬梓将王溯山与王维相比,与其说此诗表达了吴敬梓对王溯山画作的敬佩,倒不如说是吴敬梓对王溯山洒脱超然的精神品质的崇敬。从此诗可以看出吴敬梓思想的跷跷板更倾向于道家归隐思想那一边了。次年,吴敬梓又写有一首《伤李秀才》诗,吴敬梓因病辞却廷试,而李岑淼却带病参加廷试,结果廷试落第,客死京城。吴敬梓此诗在感伤李岑淼的不幸遭遇的同时,也在进一步肯定自己辞却博学鸿词科考试的正确性,并更深一层地看清了科举毒害知识分子的本质。

1.4道家归隐思想奠定时期

乾隆五年(1740年),吴敬梓又写下《伯兄自山中来,夜话山居之胜,因忆去秋省兄,未及十日而别,诗以志感,得二十韵》一诗,从诗中可以看出伯兄是同王溯山一样居住在山中的隐居的高人,甚至在鄙弃功名富贵上,更胜于王溯山。此诗从意境到诗风语言,都更接近于陶渊明[6]。其诗的思想内容和诗风语言都更加摆脱了以前儒家出仕思想的痕迹,吴敬梓的道家归隐思想基本奠定了。

其后,吴敬梓又相继写出《哭舅氏》、《挽外舅叶草翁》等诗,表明其已完全从儒家出仕思想中挣脱出来,走向道家归隐思想。

小时候受到的思想熏陶和生活的重重打击,使吴敬梓逐渐摆脱了科举制度的藩篱,走向隐逸的归途。而这一思想的变化过程也反映在其诗歌的题材内容上,吴敬梓在40岁以前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思想的徘徊时期,因而他40岁以前的诗歌的题材内容也更多地涉及到悲伤的故事。

2.吴敬梓诗文的题材内容

坎坷的生活经历,必然培育出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而这些思想感情也必然反映在诗人的诗文中,从而更进一步反映诗人的生活。因此,了解吴敬梓诗歌的题材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吴敬梓的生活经历,剖析吴敬梓的内心世界。根据吴敬梓诗歌的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