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骨科抗生素使用率超标说明
2014年7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2014年7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自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a9bdff09b89680203d8251c.png)
2014年7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自查报告院领导和医务办领导:药剂科于2014年7月对我院抗菌素使用情况做了抽查,共抽查了7月份200张门诊和住院处方,现将抽查结果做如下汇报:一、我院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以下不合理现象:1 、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联合用药率过高。
抗菌药物使用应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药物到达感染部位的浓度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致病菌尚未明确或病情危急时, 可根据感染的部位及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特征等进行经验治疗。
经验性的治疗方案是以各种感染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及其目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基础制定的, 并非个人经验。
单纯的病毒感染、非感染所致的发热不应选用抗菌药物。
然而, 抗菌药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率过高的现象比比皆是。
我院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今年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但与目前相关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2、无指征和预防用药过多。
临床工作中,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患者, 都存在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偏高的现象, 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有的甚至缺乏应用指征, 抗菌药物被滥用。
这不但违反临床诊疗常规,也违反了合理用药原则。
3、由于缺乏病原微生物检测, 医师选用抗菌药物时,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围手术期用药过多、起点过高、外科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三代头孢菌素类较多, 甚至在没有任何严重感染指征的情况下。
手术患者抗菌素使用率过高。
4、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
5.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达高于70%。
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于90%。
远远高于规定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要求的监测值。
二、对策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有效地控制感染, 避免菌群失调及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 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不合理支出费用, 必须加强以下工作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察、处方审核、分级管理及医生使用权限; 尽可能确立病原学诊断,正确选用抗菌药物;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2、切实加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与知识培训, 让医师掌握抗菌药物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联合使用及预防使用的指征、细菌学、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经济学等相关知识; 建立完善的细菌耐药监测系统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网络;3、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最新骨伤科常用抗生素
![最新骨伤科常用抗生素](https://img.taocdn.com/s3/m/45aee68667ec102de3bd89a3.png)
骨伤科常用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分析在骨伤科临床治疗工作中,抗生素的应用很普遍,临床医生是否根据骨伤科病人的临床特点,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既达到治病的目的,又减少不良反应,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本人随机抽取本院1990~1994年骨伤科住院病历(使用抗生素者)1400份,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如下:1常用抗生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氯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头孢氨苄、氟哌酸、甲硝唑等。
2不合理用药情况经过调查分析,在1400份使用抗生素病例中,存在不合理应用287例,占20.5%。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无指征用药一些无合并症的闭合性骨折、轻微软组织损伤、没有感染迹象或可能导致感染的因素存在而使用抗生素。
2.2轻症用重药较轻的创伤、感染(如污染轻的皮肤擦伤、皮下血肿等),使用一般抗生素即可达到抗炎作用,调查中发现有的病例使用头孢氨苄等强效抗菌剂,甚至多联用药。
2.3联合用药不当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扩大抗菌谱,发挥抗生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延缓耐药株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
调查中发现不合理联用有几种情况:①具有药理性拮抗药联用,如林可霉素与红霉素合用,因两药受体相同而互相竞争呈拮抗作用,抵消了林可霉素的抗菌作用[1]。
②重复联用,如青霉素与先锋霉素联用,红霉素与乙酰螺旋霉素合用,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③毒性相同或相近药物联用,如头孢类与氨基甙类均有肾毒性作用,两药合用可增加肾功能损害[2]。
④繁殖期杀菌剂与快速抑菌剂联用,如青霉素与氯霉素合用,因后者使细菌不能进入繁殖期,使前者发挥不了杀菌作用[3]。
2.4更换药物过频检查中发现有些病例1~2天就撤换抗生素,一种用药方案应于7 2小时后判定疗效[3],更换过快无法确定其疗效,容易产生耐受性,延误病情。
2.5用药时间过长一般感染控制后3天可考虑停药[4]。
调查中发现有的病例用药时间过长,甚至一直用到出院,不仅浪费药物,又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不便。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原因分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be363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a.png)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原因分析背景抗菌药物是医疗领域中重要的治疗工具,但过高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可能导致多种问题,包括抗药性的增加和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需要深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情况。
原因分析1. 缺乏规范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在我院,可能缺乏明确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或者指南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规范的指南能够帮助医生正确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并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
2. 不必要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过度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这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需要加强医生对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理解,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3. 缺乏有效的抗菌药物监控措施我院可能缺乏有效的抗菌药物监控措施,无法及时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展。
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能够提供数据支持,帮助我们了解抗菌药物使用的实际情况,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解决措施1. 制定和执行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制定针对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并确保医生们得到培训并能够有效地执行这些指南。
指南应当包括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的原则等,从而引导医生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 提高医生对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认知通过教育和培训,加强医生对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认知,确保预防使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医生们应当有足够的知识和理解,能够正确判断何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以及何时不需要。
3. 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监控系统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监控系统,包括收集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和监测耐药性的发展趋势等。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地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增长。
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的原因可能涉及缺乏规范的使用指南、不必要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以及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等。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当制定和执行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提高医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提高医疗质量,并减少抗菌药物滥用所带来的风险。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e180d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e.png)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其过高原因剖析1. 引言本文旨在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过高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以降低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
通过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抗菌药物的使用。
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2.1 抗菌药物使用量上升近年来,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医生处方过度:部分医生可能存在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倾向,可能是由于缺乏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了解,或者存在过度担心和压力,导致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 患者期望:部分患者对抗菌药物存在误解,认为抗菌药物可以治疗所有疾病,从而主动要求医生开具抗菌药物的处方。
2.2 抗菌药物滥用情况除了使用量上升外,我院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也值得关注。
滥用可能表现为以下情况:- 非医学需要使用:患者未经医生指导,自行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忽视了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限制。
- 不合理的使用时长和剂量:部分医生在处方中可能存在过长或过短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长,以及剂量不合理的情况。
3. 过高原因剖析本节将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过高的原因进行剖析。
3.1 缺乏合理使用的指导标准当前,我院缺乏明确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标准,使得医生在抗菌药物处方时缺乏明确的依据。
因此,一些医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3.2 缺乏患者教育和宣传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了解有限,对其使用存在误解。
医院应加强患者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3.3 医生知识和培训不足部分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了解不足,缺乏相关培训和知识更新。
加强医生的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他们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正确判断能力。
4. 解决方案针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过高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制定明确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和标准,为医生提供明确的处方依据。
- 加强患者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原因解析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原因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45a40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d.png)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原因解析为了确保我们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我们必须对我们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以找出导致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背景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药物,然而,近年来,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包括无指征的使用、过度使用、不恰当的停药等,导致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如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和蔓延,以及抗生素相关性不良事件的发生。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消耗和医疗费用的上涨。
二、原因分析为了找出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原因,我们对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了收集和分析,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导致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主要因素:1. 医生因素* 缺乏正确的抗生素使用知识和观念:部分医生对抗生素的认知不足,没有掌握正确的抗生素使用原则和指征。
* 担心医疗纠纷:部分医生为了避免医疗纠纷,倾向于过度使用抗生素。
* 处方习惯:部分医生形成了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处方习惯。
2. 患者因素* 患者期望:部分患者对疾病的恢复有较高的期望,要求使用抗生素。
* 患者认知:部分患者对抗生素的认识不足,认为抗生素是万能的,要求使用抗生素。
3. 管理因素* 医院管理制度不健全:我院在抗生素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
* 绩效考核不科学:我院的绩效考核制度可能导致医生过度使用抗生素。
三、改进措施为了降低我院抗生素的使用率,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我们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医生培训我们将组织定期的抗生素使用培训,以提高医生的抗生素使用知识和观念,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2. 完善管理制度我们将完善我院的抗生素管理制度,确保抗生素的使用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指征。
3. 改革绩效考核制度我们将改革我院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减少医生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动机。
4. 加强患者教育我们将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抗生素的正确认识,以减少他们对抗生素的不合理需求。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的自查报告模板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的自查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d10bf2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1.png)
医院2021年第1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 DDDs/百床·天情况说明及整改报告模板省药事质控中心:我院2021年第1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3.4DDDs/百床·天,超过了国家规定值,现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情况做自我调查说明。
一、自查情况:1、存在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2、部分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偏长,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及时对患者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做出评估,未能及时停用抗菌药物。
3、部分患者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无指征。
4、存在频繁更换抗菌药物的情况,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时未能做到根据感染部位、年龄、既往史、用药史、住院史等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使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导致频繁更换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延长。
5、存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疗程偏长的情况。
6、存在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的情况,未依据抗菌药物的代谢特点,结合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等合理调整抗菌药物的用量。
二、自查整改报告: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的控制感染,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制定以下整改措施:1、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权限并认真执行。
2、认真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我院临床药师每月定期对病区医嘱进行点评,对发现的问题上报医务科予以通报,督促整改,对使用量、使用金额前十的抗菌药物进行公示。
3、认真落实临床药师查房制度,要求临床药师每周不小于3次的临床药学查房,对重点病人进行药学监护,如发现有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应及时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讨论,并做好记录。
4、努力规范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四川省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有明确的高危因素、疗程适当,杜绝无适应症用药、长期用药、联合用药的习惯。
5、加大管理措施,加强监督考核,落实医院考核制度。
七月份抗生素合理应用分析报告
![七月份抗生素合理应用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b46208e87101f69f319504.png)
七月份抗生素合理应用分析报告抗生素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不合理使用而致耐药菌增多,因此国家卫生部下发了《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抗生素临床使用提出了严格要求。
为了解我中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抗菌药物的安全、合理及使用水平,监测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及本中心制定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实施方案及分级管理制度》的要求对2012年2月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状况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随机抽查我中心2011年7月处方1.2资料收集对所收集的病历进行年龄、及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统计。
2结果使用抗生素142例,使用率为%,其中60岁以上43例,占31%, 20岁~59岁99例,占69%,单纯使用一种抗生素159例,占98.62%,二联用药3例,占1.38%。
3 讨论3.1年龄分布本组抗生素使用调查年龄以60岁以下应用抗生素最多,约占总数2/3,用药合理程度较高,老年人应用抗生素较少,说明医生对儿童和老年患者用药较为谨慎。
3.2预防性用药较少根据《抗生素应用指导原则》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指征,本组预防用药占15.23%,较合理。
3.3超疗程用药根据我国《处方管理办法》结合我中心规定,急诊处方注射剂不得超过1日用量,口服剂不得超过3日用量。
在被调查的处方中此情形占据一定数量。
我中心片剂均为整盒销售,存在1盒片剂疗程超过3日的情况,统计时此类情况不包含在超疗程用药整治疗方案,或继续观察病情后再定夺是否需要输液治疗。
超疗程用药,属不合理用药,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浪费医药资源。
3.4用法不合理服药时间不合理。
某些药物如: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以及大多数胃药多潘立酮、还有部份降血糖药的吸收受胃内容物的影响,餐后服用使其吸收减少,血药浓度降低,故在餐前服用;②给药次数不合理。
如:罗红霉素0.15 g,3次/d,但口服T1/2为8.4~15.5 h,故应为成人一次0.15g,2次/d。
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bc7fa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1.png)
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介绍
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感染疾病的药物,然而不当使用抗生素
可能导致抗药性的形成,这对公众健康产生一定的威胁。
因此,对
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控制显得非常必要。
本文将对抗生素
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地分析。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某医院收集的2019年1月至12月医疗数据,包括门
诊和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其相关信息。
共计涉及患者2万余人,抗生素使用次数超过3万次。
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根据数据统计,患者中有25%的人使用过抗生素,其中大部分(80%)使用过一次抗生素,少数(20%)使用过两次以上抗生素。
门诊患者抗生素使用率高于住院患者,分别为23.6%和17.5%。
在各科室中,泌尿外科抗生素使用率最高,达到了57%,其次为骨科的使用率为39%,而小儿科和内科的使用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3%和11%。
抗生素的使用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口服药物使用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占比达到了60%以上。
而静脉注射使用量居次,占比为28%。
最常用的抗生素类别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占比分别为29.7%、26.5%和13.7%。
结论
本文数据分析表明,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未合理使用的情况。
应该对不当使用抗生素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监控,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的抗药性形成,从而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进行有效的保护。
抗生素使用管理和持续改进 7月份
![抗生素使用管理和持续改进 7月份](https://img.taocdn.com/s3/m/66ffd6d6d15abe23482f4d88.png)
骨科抗生素使用管理和持续改进项目名称抗生素使用管理和持续改进使用率偏高原因1、XX月份总抗生素使用率XX%,I类切口使用率XX%,(I类切口总人数XX人,抗生素使用人XX人)。
2、临床医生未严格执行《XX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指引》。
3、内固定植入手术较多,手术时间长。
改善前:1、抗生素使用率偏高,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率超过XX%2、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无指征联合使用抗菌素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间过长,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用法不合理,未在术前0.5-2h内给予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换用指征不明确3、医务人员对预防应用抗生素知识缺乏。
目标:预计在2月内实现持续改进内容:①科内针对该抗生素使用率偏高原因进行讨论,分析②进行抗生素相关知识培训,包括学习联合应用抗生素指征、抗生素合理用法,预防性抗生素的选择方面。
实施:1、建立科室抗生素管理体系,设立质量监控人员,每月一次进行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等指标监控,提出问题,并记录,科主任定期召开科内会议,报告并提出整改措施。
2、加强严格使用抗生素意识,提高思想上的重视度。
3、组织科室内人员进行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并进行考核登记。
4、科主任定期检查,对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个人给予警告,如出现2次不合理应用者则按照医院抗生素处罚规定给予处罚。
预期效果与改进:预期效果:1、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率<50%。
2、杜绝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情况。
改进:1、不断进行抗生素知识培训及考核,提高合理应用抗生素水平。
2、持续监控:每月监测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情况,对使用率高偏高的月份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检查:1、每月I类切口抗生素使用率。
2、每月I类切口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
DCA。
抗生素使用分析范文
![抗生素使用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34b75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4.png)
抗生素使用分析范文引言:抗生素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对于治疗各类细菌感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抗生素使用的普及和滥用,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和不良效果的增加。
因此,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分析,有助于确定潜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调查医疗机构和药店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可以获得以下数据来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和趋势。
一、抗生素使用频率:抗生素的使用频率是对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抗生素使用的总量进行评估的指标。
调查结果显示,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主要原因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的需求增加,以及对慢性疾病和细菌感染的误诊。
二、常用抗生素类型: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使用比例逐渐增加,而窄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的使用比例逐渐下降。
这可能与广谱抗生素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更高的疗效和更低的副作用有关。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
三、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种:调查结果显示,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白血病等长期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种是抗生素使用频率较高的病种。
这说明了在这些病种中,抗生素的使用成为治疗的重要手段。
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也容易导致抗菌耐药性的问题。
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会导致多种问题,包括抗菌耐药性的增加、不良效果的增加以及经济负担的增加等。
一、抗菌耐药性增加:长期和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使得治疗逐渐变得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特定病原菌对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有上升的趋势。
这对于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挑战,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手段。
二、不良效果增加:滥用和误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耐药性增加,还会增加不良效果的发生率,如过敏反应、肠道菌群紊乱等。
调查结果显示,滥用抗生素的患者中,不良效果的发生率较高。
三、经济负担增加:由于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增加,药物费用也会增加,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经济负担。
长期的抗生素使用还会增加复诊和住院的次数,进一步增加了经济负担。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原因解析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原因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b8ad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b.png)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原因解析背景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情况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抗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药物,但滥用和过度使用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对患者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和解析这一问题的原因,以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原因分析1. 医生处方行为不规范:部分医生可能存在对抗生素使用指南不够熟悉的情况,或者在处方过程中未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这导致了抗生素被过度使用或滥用。
2. 患者需求和期望:一些患者对抗生素的功效有误解或过高期望,希望在治疗过程中得到快速的缓解。
医生为了满足患者的期望,可能会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使用率超标。
3.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目前,我院在抗生素使用监督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缺乏有效的审核机制和数据统计分析,使得抗生素使用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
4. 缺乏相关教育和培训:对医生和护士进行抗生素使用的相关培训和教育不够充分,导致他们在抗生素使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欠缺,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改进措施1. 提高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医生对抗生素使用指南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更加了解抗生素的适应症和使用原则,提高处方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 加强患者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向患者普及抗生素的正确使用知识,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抗生素的作用和限制。
3.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完善抗生素使用的审核和监督机制,建立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及时了解抗生素使用情况,对超标使用进行监管和纠正。
4. 强化团队合作:医生、护士和药师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结论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医生、患者和管理方面综合考虑。
通过加强医生教育、患者教育、监督机制和团队合作,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的健康。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原因解析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原因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fcfe9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3.png)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原因解析背景抗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
然而,近年来,我们注意到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过了预期的标准,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为了解析这一问题的原因,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
原因解析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原因可能导致我院抗生素使用率超标:1. 缺乏准确的感染诊断:抗生素只能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无法对病毒感染起到作用。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临床症状进行抗生素的处方,而没有进行准确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和鉴定,从而导致了抗生素的滥用。
缺乏准确的感染诊断:抗生素只能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无法对病毒感染起到作用。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临床症状进行抗生素的处方,而没有进行准确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和鉴定,从而导致了抗生素的滥用。
2. 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的误解: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的功效和使用方法可能存在一些误解。
有时医生可能过度依赖抗生素来治疗一些病情,而患者也可能主动要求医生开具抗生素处方。
这种情况下,抗生素的使用可能超过了真正需要的范围。
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的误解:医生和患者对抗生素的功效和使用方法可能存在一些误解。
有时医生可能过度依赖抗生素来治疗一些病情,而患者也可能主动要求医生开具抗生素处方。
这种情况下,抗生素的使用可能超过了真正需要的范围。
3. 缺乏规范的抗生素使用指南:目前,我院缺乏完善的抗生素使用指南和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这使得医生在选择抗生素和使用剂量时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风险。
缺乏规范的抗生素使用指南:目前,我院缺乏完善的抗生素使用指南和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这使得医生在选择抗生素和使用剂量时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抗生素使用率超标的风险。
4. 缺乏监督和反馈机制:在我院,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这使得医生在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时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指导,从而容易导致滥用的情况发生。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偏高的问题分析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偏高的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beaa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4.png)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偏高的问题分析背景抗生素是医学领域中一类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然而,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多种问题,包括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等。
因此,合理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率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保护患者安全非常重要。
问题描述我院抗生素使用率存在偏高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 过度使用:抗生素被频繁使用,包括在一些不必要的情况下使用,如病毒感染等。
2.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不符合临床指南或权威指引,缺乏科学依据。
3. 长期使用: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持续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的增加和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问题分析高抗生素使用率的问题可能涉及以下因素:1. 医生知识和认知:医生对于抗生素的了解、知识储备和更新速度不足,可能导致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
2. 患者需求和期望: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期望和要求,可能促使医生过度使用抗生素。
3. 医疗体制和激励机制:医疗体制中存在一些激励机制,可能导致医生过度使用抗生素以获取经济利益。
解决策略针对我院抗生素使用率偏高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医生培训和教育:加强医生对于抗生素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于抗生素的了解和正确使用。
2. 临床指南和指引的推广:推广和宣传权威的临床指南和指引,引导医生根据科学依据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
3. 宣传合理用药观念:向患者宣传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于抗生素使用的认知和理解。
4. 建立监测和反馈机制:建立抗生素使用的监测机制,及时反馈给医生和相关部门,以便及时纠正不合理使用的行为。
5. 调整激励机制:对于医生的绩效评价中,应考虑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况,避免激励医生过度使用抗生素。
结论我院抗生素使用率偏高是一个存在的问题,但通过加强医生培训、推广临床指南、宣传合理用药观念、建立监测和反馈机制以及调整激励机制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偏高的问题分析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偏高的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e23f6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4.png)
我院抗生素使用率偏高的问题分析背景抗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然而,过高的抗生素使用率可能导致多种问题,包括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副作用的加重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等。
因此,对于我院抗生素使用率偏高的问题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分析我院抗生素使用率偏高的原因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实践中过度使用: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可能存在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对病情的判断不准确,或者出于对患者的过度保护而开具了不必要的抗生素处方。
2. 患者需求和期望:患者可能对治疗过程中使用抗生素持有过高的期望,或者出于对自身病情的担心而主动要求医生开具抗生素处方。
3. 缺乏规范的抗生素使用指南:我院可能缺乏明确的抗生素使用指南,导致医生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缺乏规范的依据。
4.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不畅: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不畅可能导致医生无法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从而导致过度或不足的抗生素使用。
5.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我院可能缺乏对抗生素使用的有效监督和管理机制,导致医生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没有足够的约束和规范。
解决策略为了降低我院的抗生素使用率并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加强医生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加强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抗生素使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的认识,使其能够更好地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
2. 提供患者教育和宣传: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和风险的认识,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需求。
3. 制定明确的抗生素使用指南:制定明确的抗生素使用指南,为医生提供规范的依据,使其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能够遵循统一的标准。
4. 加强医患沟通:加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病情,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5. 设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抗生素使用监督和管理机制,对医生的抗生素处方进行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的使用行为。
骨一科抗菌药物使用2015年7-9月份总结分析
![骨一科抗菌药物使用2015年7-9月份总结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d608c24b73f242326c5f90.png)
骨一科抗菌药物使用2015年7-9月份总结分析监测项目: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我科室预期控制目标:合理应用率达95%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率:小于5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小于30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大于60%一类切口手术使用抗生素:小于55%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20%监测时间:2015.6-2015.9利用PDCA管理工具分析计划(P):1.现状调查1.1问题叙述病程记录用药未体现仍是存在的广泛问题。
其他仍存在用药选药不合理、预防用药时间长、单次给药剂量偏大等问题。
1.2原因分析分析用药病程记录未体现的主要原因:a)医生医疗文书的内涵不重视,不严谨b)医疗及评审迎检工作繁重,疏于记录c)实习医生或轮转医生书写未修改d)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长,不能很好的说明原因e)上级医师病历抓质控不到位抗生素应用不合理仍存在的原因分析:①对抗菌药的约束力不足,管理上缺乏有效奖惩措施;②医生无视或者不熟悉抗菌药的使用原则, 导致不合理使用抗菌药;③医生为迎合患者的需求,盲目使用高效抗菌药。
④医生的抗风险意识越来越强,恐惧感染。
见鱼骨图:2.制定计划1.1增强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建设, 建立并健全相关奖惩制度, 加强培训, 加强监管力度, 及时反馈使用抗菌药的使用情况, 使抗菌药物使用更为规范化、制度化,医生具备合理、正确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1.2 达到我科的预期目标值。
实施(D)1.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38号文》等相关规定与程序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强化上述文件的培训,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
2.质控小组定期对科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监控,加大督查力度,建立抗菌药物台账,重点是手术预防用药,行医嘱点评,分析医嘱、病程记录是否合理,对不合理抗生素使用病例告知经管医生,并在每月质量点评进行指正。
阶段总结整理分析报医务科。
3.对于不合理用药屡犯(3次以上),科室主任进行谈话,并直接扣除治疗组50元/例,现一直落实执行。
医生违规使用抗生素情况说明
![医生违规使用抗生素情况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add1a1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a.png)
医生违规使用抗生素情况说明引言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对于治疗感染性疾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医生违规使用抗生素的情况逐渐增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从医生违规使用抗生素的定义、原因分析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医生违规使用抗生素的定义医生违规使用抗生素是指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在不符合相关规定和指南的情况下,过度或不当地使用抗生素。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以下问题:1.药物耐药性增加: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治疗感染性疾病变得更为困难。
2.不良反应增加: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增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3.费用浪费: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和社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二、医生违规使用抗生素的原因分析医生违规使用抗生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缺乏专业知识和培训:有些医生对于抗生素的使用指南了解不足,缺乏对细菌感染的判断能力,难以正确选择和使用抗生素。
2.经济利益驱动:某些医生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在处方时过度使用抗生素,以便获得更多的药品销售提成。
3.患者需求压力:部分患者对于感染性疾病治疗存在误解,希望尽快得到缓解。
为了满足患者需求,一些医生可能会滥用抗生素。
4.医疗体系问题:有些地区的医疗体系存在管理不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医生在处方环节存在较大自由度。
三、解决医生违规使用抗生素问题的建议为了解决医生违规使用抗生素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加强医生培训:通过加强抗生素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医生对于感染性疾病的判断能力,使其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抗生素。
2.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医生给予奖励和表彰,增加他们对于规范使用抗生素的积极性。
3.提高患者教育水平: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于抗生素正确使用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使用需求。
运用pdca降低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powerpoint
![运用pdca降低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powerpoint](https://img.taocdn.com/s3/m/fb6d5b04cfc789eb172dc899.png)
28.56 24.90 27.14 27.57 26.57 27.81 33.98 27.59
2016年我科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
目前我科应用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 用率及使用强度只实施了一个月,今后将继续对 我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进行持续的监测, 大家共同努力,使我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及使用强度保持平稳较低的水平,持续改进!
9
天津汉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背景1: 1、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不仅导致药品不良事件和药源性疾 病的发生,而且必然加快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严重威胁着 人类的生命。 2、很多医院存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加强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有效 遏制细菌耐药,具有重要意义。 3、抗菌药物的滥用及耐药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菌药物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此 造成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出,抗菌药是国内耗量最大的 药物: 抗菌药占门诊处方量的40%以上 ,比例最大。 住院患者79%应用了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而根据药敏 实验而选择的只占14% 。
背景2:
– 卫生部的控制要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 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 – 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 – 不超过24小时 ……
什么是PDCA循环?
PDCA 循环分为四个阶段 P(计划) : 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 D(实施) : 实施行动计划 C(检查) : 评估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月骨科抗生素使用率超标整改及说明
1、据统计室核算,骨科7月共出院71人次,使用抗生素54人次,抗生
素使用率为76.1%,超标11.1%。
2、根据卫生部相关文件及医院规定,经临床药学科XX主任逐例分析,
我科抗生素使用情况如下:
①内固定取出术共3例,无一例使用抗生素。
②关节镜手术2例,其中一例关节镜手术患者本身存在感染,故使用
了抗生素。
③有7例未做手术使用抗生素者,是因为患者本身存在感染或有脑挫
伤、多处挫伤等存在感染可能的情况。
④余46例使用抗生素患者根据情况都需要用,且均符合要求。
3、Ⅰ类切口手术抗生素使用率较高,超过30%,是因为过半数病人年龄
都在60以上,基础疾病较多且本身有感染,且手术较大,时间都大于2小时,为了医疗安全,防止感染均使用了抗生素。
4、抗生素预防用药均在术前0.5-2小时内使用,适应症及药物选择也均符
合医院规定及要求。
5、整改:①加强抗生素使用规范;
②严格遵守医院对科室抗生素使用的规定;
③严控抗生素使用适应症、时间及种类;
④努力将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在卫生部及医院规定的范围内。
骨科
2012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