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题-2018年高考物理第一轮课时提升演练试题1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选题辑:课练+20+Word版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选题辑:课练+20+Word版含解析

课练20库仑定律电场力的性质1.(2018·广东揭阳一中、潮州金中联考)(多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A,另一端有一个不带电的球B,B与A所受的重力平衡,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C插入容器并使它靠近A时,A和C 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便可找到力F与距离r和电荷量q的关系.这一实验中用到了下列哪些方法()A.微小量放大法B.极限法C.控制变量法D.逐差法答案:AC解析:当小球C靠近小球A时,库仑力使悬丝扭转较小的角度,通过悬丝上的小镜子反射光线放大,能比较准确地测出转动角度.同时体现了控制变量法,即分别控制q和r不变,研究库仑力F与r和q的关系,故A、C正确.2.(2018·河南4月模拟)a、b、c三个点电荷仅在相互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所带的电荷量为+Q,b所带的电荷量为-q,且Q>q,关于电荷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一定带负电B.c所带的电荷量一定大于qC.c可能处在a、b之间D.如果固定a、b,仍使c处于平衡状态,则c的电性、电荷量、位置都将唯一确定答案:B解析:根据电场力方向来确定各自电性,从而得出“两同类一异”,根据库仑定律来确定电场力的大小,并由平衡条件来确定各自所带电荷量的大小,因此在大小上一定为“两大夹一小”,且c 所带的电荷量一定大于q ,故A 、C 错误,B 正确;如果a 、b 固定,则只需使c 处于平衡状态即可,由于a 、b 带异号电荷,c 应位于a 、b 连线的外侧,又由于a 的电荷量大于b 的电荷量,则c 应靠近b ,c 的电荷量不能确定,故D 错误.3.(2018·山东泰安一模)如图所示,+Q 为固定的正点电荷,虚线圆是其一条等势线.两电荷量相同、但质量不相等的粒子,分别从同一点A 以相同的速度v 0射入,轨迹如图中曲线,B 、C 为两曲线与圆的交点.a B 、a C 表示两粒子经过B 、C 时的加速度大小,v B 、v C 表示两粒子经过B 、C 时的速度大小.不计粒子重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B =aC v B =v C B .a B >a C v B =v CC .a B >a C v B <v CD .a B <a C v B >v C答案:C解析:库仑力F =kQq r 2,两粒子在B 、C 两点受的库仑力大小相同,根据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a B >a C ,a =F m ,解得m B <m C ,因为B 、C 两点位于同一等势线上,电势相等,所以两粒子从A 运动到B 和从A 运动到C ,电场力做功相同且做负功,有-W =12m v 2-12m v 20,所以12m B (v 20-v 2B )=12m C (v 20-v 2C ),因为m B <m C ,所以v B <v C ,C 正确. 4.(2018·河南洛阳一模)(多选)如图所示,小球A 、B 质量均为m ,初始带电荷量均为+q ,都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挂在绝缘的竖直墙上O 点,A 球紧靠绝缘的墙壁且其悬线刚好竖直,球B 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而静止.如果保持B 球的电荷量不变,使小球A 的电荷量缓慢减小,当两球间距缓慢变为原来的13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B 受到细线的拉力大小不变B .小球B 受到细线的拉力变小C .两球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不变D .小球A 的电荷量减小为原来的127 答案:AD 解析: 对小球B 进行受力分析,由三角形相似可得mg L =T L =F AB,解得T =mg ,F =mg L ·AB ,在小球A 的电荷量减小的过程中,小球B 受到细线的拉力大小不变,A 正确,B 错误;当两球间距离AB 变为原来的13,则库仑力减小为原来的13,C 错误;再由F =kq A q B AB2和F =mg L ·AB ,联立解得q A =mg AB 3kq BL ,所以小球A 的电荷量减小为原来的127,D 正确.5.如图所示,光滑平面上固定金属小球A ,用长为l 0的绝缘弹簧将A 与另一个金属小球B 连接,让它们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弹簧伸长量为x 1;若两小球电荷量各漏掉一半,弹簧伸长量变为x 2,则有( )A .x 2=12x 1B .x 2>14x 1C .x 2=14x 1D .x 2<14x 1答案:B解析:电荷量减少一半,根据库仑定律知若两个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库仑力减小为原来的14,库仑力减小,弹簧的弹力减小,弹簧的伸长量减小,两球间的距离减小,所以实际的情况是小球之间的库仑力会大于原来的14,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也大于原来的14,B 正确.6.(2018·湖北七市州联考)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金属板正上方有一固定的正点电荷Q ,一表面绝缘的带正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且不影响Q 的电场),从左端以初速度v 0滑上金属板光滑的上表面向右运动到右端,在运动过程中( )A .小球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B .小球受到的合力的冲量为零C .小球的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D .小球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答案:B解析: 根据点电荷与金属板形成的电场的电场线特点可知,在金属板处,电场强度的方向垂直于金属板竖直向下,所以小球受重力、竖直向下的电场力、金属板的弹力,所受合力为零,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A 、D 错误;I =Ft ,合力为零,所以合力的冲量为零,B 正确;电场力对小球不做功,小球的电势能不变,C 错误.7.(2018·江西九江十校第二次联考)如图所示,A 是带电荷量为+Q 、半径为R 的球体且电荷均匀分布.(均匀分布电荷的绝缘球体在空间产生对称的电场,场强大小只和到球心的距离有关).B 为带电荷量为+q 的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已检测到c 点的场强为零,d 点与c 点到球心O 的距离都为r ,B 到c 点距离也为r ,那么只把带电荷量为+q 的带电体移到e 点,e 点到c 、d 两点的距离均为r .则d 点场强大小为( )A .k 2q r 2B .k Q 2r 2C .k q 2r 2D .k 2q r 2答案:A解析:由c 点场强为零可知kQ r 2=kq r 2,Q =q ,把带电荷量为+q 的带电体移到e 点,两电荷在d 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均为E =kq r 2=kQ r 2,两场强方向垂直,所以d 点场强大小E d =2E =2kq r 2=2kQ r 2,A 正确.8.(2018·四川泸州二诊)(多选)如图所示,图甲、图乙分别是等量负点电荷和等量异种点电荷组成的两个独立的带电系统,O 为电荷连线和中垂线的交点,M 、N 是连线上关于O 点对称的两点,p 、q 是中垂线上关于O 点对称的两点.现有一个正点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则( )A .该正点电荷在图甲和图乙中从p 运动到q 时一定是沿直线运动B .该正点电荷在图甲和图乙中从M 运动到N 时一定是沿直线运动C .该正点电荷可以在图甲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p 和qD .该正点电荷可以在图乙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p 和q答案:BC解析:题图甲中,等量负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场强度的方向为沿中垂线指向中点,所以该正点电荷从p 到q 运动时电场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共线,做直线运动,题图乙中,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场强度的方向为垂直于中垂线指向负电荷,所以该正点电荷从p 向q 运动的过程中,受的电场力向右,故应该做曲线运动,A 错误;在连线上,题图甲中,电场强度的方向由中点O 指向两负电荷,所以该正点电荷从M 向N 运动,电场力与速度方向共线,做直线运动;题图乙中,电场强度的方向由M 到N ,所以该正点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速度共线,做直线运动,B 正确;给该正点电荷适当的速度,可以使其在垂直于纸面内以O 点为圆心,以Op 为半径做匀速圆周运动,C 正确;根据正点电荷的受力情况和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的特点可知,在题图乙中该正点电荷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p 和q ,D 错误.9.(2018·河北邢台检测)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放置四个带电体,它们的带电荷量均为+Q ,半径均为R ,彼此互不影响.甲为均匀带电的球,乙为均匀带电的圆环,丙为均匀带电的圆盘,丁为均匀带电的半球壳.在过球心或圆心O 的中轴线上,距离球心或圆心r 处的A点,电场强度的大小E 可用公式E =k Q r 2(k 表示静电力常量)计算的有( )A .甲B .甲、丁C .乙、丙D .甲、乙、丙答案:A 解析:题图甲中球体均匀带电,故可看作是在球心O 处的点电荷,其A 点处的电场强度可以用E =k Q r 2求解,图甲符合题意;题图乙中应该把圆环分成无数小段的电荷元Δq ,每段电荷元在A 点处形成的电场叠加,故A 点处的电场强度不可以用E =k Q r 2求解,图乙不符合题意;题图丙中应该把带电盘面分成无数小的电荷元,每个电荷元在A 点处形成的电场叠加,故A 点处的电场强度不可以用E =k Q r 2求解,图丙不符合题意;题图丁中,球壳上的电荷Q 不能等效于放在球心处的点电荷,故A 点处的电场强度不可以用E =k Q r 2求解,图丁不符合题意.故选A.10.(2018·湖北天门、仙桃、潜江联考)如图所示,一边长为L 的立方体绝缘体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 的电荷,在垂直于左右面且过立方体中心O 的轴线上有a 、b 、c 三个点,a 和b 、b 和O 、O 和c间的距离均为L ,在a 点处固定有一电荷量为q (q <0)的点电荷.已知b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c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 )A .k 8q 9L 2B .k Q L 2C .k q L 2D .k 10q 9L 2 答案:D 解析:电荷Q 在b 点和c 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b 点处的场强为零,可知Q 带负电,且kQ L 2=kq L 2,在c 点处,两电荷产生的场强方向均向左,E c =kQ L 2+kq (3L )2=k 10q 9L 2=k 10Q 9L 2,D 正确. 11.(2018·山西太原联考)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半圆环的两端点A 、B ,分别安放两个电荷量均为+Q 的带电小球,A 、B 连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在半圆环上穿着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已知半圆环的半径为R ,重力加速度为g ,静电力常量为k ,将小球从A 点正下方的C 点由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D 时,求:(1)小球的速度大小;(2)小球对环的作用力.答案:(1)gR (2)3+36·kQq R 2+2mg 解析:(1)由静电场知识和几何关系可知,C 、D 两点电势相等,小球由C 运动到D 的过程中,mgh =12m v 2,由几何关系可知h =R 2,解得v =gR .(2)小球运动到D 点时,AD =3R ,BD =R ,小球分别受到A 、B两端带电小球的作用力为F A =k Qq 3R 2,F B =k Qq R 2,设环对小球的支持力为F N ,F N -F A cos30°-F B sin30°-mg =m v 2R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环的压力F N =F ′N ,解得F ′N =3+36·kQq R 2+2mg ,方向竖直向下.12.质量都是m 的两个完全相同、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A 、B 分别用长l 的绝缘细线悬挂在同一水平面上相距为2l 的M 、N 两点,平衡时小球A 、B 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α=30°,当外加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时,两小球平衡位置如图乙所示,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也为α=30°,求:(1)A 、B 小球电性及所带电荷量Q ;(2)外加匀强电场的场强E .答案:(1)A 带正电,B 带负电,Q =3mg 3k l (2)1033mgk /9l 解析:(1)A 球带正电,B 球带负电未加电场时,两小球相距d =2l -2l sin α=l由A 球受力平衡可得:mg tan α=k Q 2d 2解得:Q = 3mg 3k l(2)外加电场时,两球相距 d ′=2l +2l sin α=3l根据A 球受力平衡可得:QE -k Q 2d ′2=mg tan α 解得:E =10 33mgk 9l刷题加餐练 刷高考真题——找规律1.(2017·天津卷,7)(多选)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中,实线MN 是一条方向未标出的电场线,虚线AB 是一个电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电子在A 、B 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a B ,电势能分别为E p A 、E p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一定从A 向B 运动B .若a A >a B ,则Q 靠近M 端且为正电荷C .无论Q 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一定有E p A <E p BD .B 点电势可能高于A 点电势答案:BC解析:若Q 在M 端,由电子运动的轨迹可知Q 为正电荷,电子从A 向B 运动或从B 向A 运动均可,由于r A <r B ,故E A >E B ,F A >F B ,a A >a B ,φA >φB ,E p A <E p B ;若Q 在N 端,由电子运动的轨迹可知Q 为负电荷,且电子从A 向B 运动或从B 向A 运动均可,由r A >r B ,故φA >φB ,E p A <E p B .综上所述选项A 、D 错误,选项B 、C 正确.2.(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P 是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 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 在P 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 、b 、c 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 仅受P 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 、b 、c 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a b 、a c ,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b 、v c .则( )A .a a >a b >a c ,v a >v c >v bB .a a >a b >a c ,v b >v c >v aC .a b >a c >a a ,v b >v c >v aD .a b >a c >a a ,v a >v c >v b答案:D解析:a 、b 、c 三点到固定的点电荷P 的距离r b <r c <r a ,则三点的电场强度由E =k Q r 2可知E b >E c >E a ,故带电粒子Q 在这三点的加速度a b >a c >a a .由运动轨迹可知带电粒子Q 所受P 的电场力为斥力,从a到b 电场力做负功,由动能定理-|qU ab |=12m v 2b -12m v 2a <0,则v b <v a ,从b 到c 电场力做正功,由动能定理知|qU bc |=12m v 2c -12m v 2b >0,v c >v b ,又|U ab |>|U bc |,则v a >v c ,故v a >v c >v b ,选项D 正确.3.(2016·江苏卷,3)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 、B 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B .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C .B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D .将检验电荷从A 点沿不同路径移到B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答案:C解析:A 点的电场线比B 点的稀疏,故A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 点的电场强度,选项A 错误;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电势高,选项B 错误;容器内表面是等势面,所以B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容器内表面垂直,选项C 正确;电场力做功与电荷的运动路径无关,选项D 错误.刷仿真模拟——明趋向4.(2018·湖北孝感统考)在一半径为R 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N 个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无间隙排列,其中A 点的小球带电荷量为+3q ,其余小球带电荷量为+q ,此时圆心O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现仅撤去A 点的小球,则O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 .E B.E 2C.E 3D.E 4答案:B解析:撤去A 点小球前,O 点的电场强度是A 点的+3q 和与其关于O 点对称点+q 两小球分别产生的电场叠加形成的,则E =k ·3q R 2-kq R 2=k ·2q R 2,方向水平向左.撤去A 点的小球后,O 点的电场强度是A点关于O 点对称点+q 产生的,所以E ′=kq R 2=E 2,方向水平向右,B正确.5.(2018·重庆八中适应性考试)直角坐标系xOy 中,A 、B 两点位于x 轴上,坐标如图所示,C 、D 位于y 轴上.C 、D 两点各固定一等量正点电荷,另一电荷量为Q 的负点电荷置于O 点时,B 点处的场强恰好为零.若将该负点电荷移到A 点,则B 点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静电力常量为k )( )A.5kQ 4l 2,沿x 轴正方向B.5kQ 4l 2,沿x 轴负方向C.3kQ 4l 2,沿x 轴负方向D.3kQ 4l 2,沿x 轴正方向答案:D解析:B 点处的场强恰好为零,说明负点电荷在B 点产生的场强与两正点电荷在B 点产生的合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可得,负点电荷在B 点的场强为kQ l 2,沿x 轴负方向,两正电荷在B 点的合场强也为kQ l 2,沿x 轴正方向,当负点电荷移到A点时,负点电荷与B 点的距离为2l ,负点电荷在B 点产生的场强为kQ 4l 2,方向沿x 轴方向,两正电荷在B 点产生的合场强的大小仍为kQ l 2,方向沿x 轴正方向,所以B 点处合场强大小为kQ l 2-kQ 4l 2=3kQ 4l 2,方向沿x轴正方向,D 正确.6.(2018·上海4月模拟)均匀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在半球面AB 上均匀分布的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 ,球面半径为R ,CD 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 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 、N 两点,OM =ON =2R ,已知M 点的场强大小为E ,则N 点的场强大小为( )A.kq 2R 2-EB.kq 4R 2C.kq 4R 2-ED.kq 4R 2+E答案:A 解析:把AB 右侧半球面补齐,即将电荷量分别为+q 、-q 的两个半球面叠加在一起,AB 在N 点的场强相当于所带电荷量为2q 的完整的球壳在N 点向右的场强E 1与多加的所带电荷量为-q 的半球面在N 点向左的场强E 2的矢量和,E 2大小等于原球壳在M 点的场强大小E ,则E N =E 1-E 2=2kq (2R )2-E =kq 2R 2-E ,方向向右,选项A 正确. 7.(2018·广东江门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放置3个电荷量均为q (q >0)的相同小球,小球之间用劲度系数均为k 0的轻质弹簧绝缘连接.当3个小球处在静止状态时,每根弹簧长度为l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若不考虑弹簧的静电感应,则每根弹簧的原长为( )A .l +5kq 22k 0l 2B .l -kq 2k 0l 2 C .l -5kq 24k 0l 2 D .l -5kq 22k 0l 2 答案:C 解析:对最右边的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到另外两个带电小球对它向右的库仑斥力,大小分别为F 1=kq 2(2l )2和F 2=kq 2l 2.由力的平衡可知弹簧弹力的大小F =F 1+F 2=5kq 24l 2,弹簧的伸长量为Δl =F k 0=5kq 24k 0l 2,故弹簧的原长为l 0=l -Δl =l -5kq24k 0l 2,C 正确.刷最新原创——抓重点8.(2018·广东惠州三调)(多选)在真空中的x 轴上的原点处和x =6a 处分别固定一个点电荷M 、N ,在x =2a 处由静止释放一个正点电荷P ,假设点电荷P 只受电场力作用沿x 轴方向运动,得到点电荷P 速度大小与其在x 轴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在x =4a 处速度最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电荷M 、N 一定是同种正电荷B .点电荷M 、N 一定为异种电荷C .点电荷M 、N 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4 1D .x =4a 处的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答案:AC解析:v -t 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而a =Eq m ,所以x =4a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D 错误.又因为正电荷从x =2a 处向右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所以x =0到x =4a 之间电场强度方向向右,x =4a 到x =6a 之间电场强度方向向左,所以点电荷M 、N 一定是同种正电荷,A 正确,B 错误;由x =4a 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得kQ M (4a )2=kQ N (2a )2,则点电荷M 、N 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Q M Q N =41,C 正确. 9.(2018·山东菏泽统测)(多选)如图所示,MPQO 为有界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 ,ACB 为光滑固定的半圆形轨道,轨道半径为R ,A 、B 为圆心平直径的两个端点,AC 为14圆弧.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球,从A 点正上方高为H 处由静止释放,并从A 点沿切线进入半圆轨道.不计空气阻力及一切能量损失,关于带电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AC 部分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B .小球一定能从B 点离开轨道C .若小球能到达C 点,小球在C 点时的速度一定不为零D .若小球能到达B 点,小球经过B 点时动能和经过A 点时动能一定相等答案:AC解析:若重力大小等于电场力大小,则小球进入轨道后,靠弹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小球在AC 部分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A 正确;小球进入圆轨道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电场力和沿半径方向的轨道的弹力,电场力做负功,重力做正功,由于题中没有给出相关物理量的关系,所以小球不一定能从B 点离开轨道,故B 错误;若小球到达C 点的速度为零,则电场力必定大于重力,则小球不可能沿半圆轨道运动到C 点,所以小球到达C 点的速度不可能为零,C正确;由A 到B 根据动能定理有-EqR =12m v 2B -12m v 2A ,所以若小球能到达B 点,小球经过B 点时动能和经过A 点时动能一定不相等,D 错误.刷易错易误——排难点易错点1 分析不清A 、B 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10.(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A 、B 两个带电小球(可以看成点电荷),A 球带电荷量为+3q ,B 球带电荷量为-q ,由静止同时释放后A 球加速度的大小为B 球的3倍.现在A 、B 中点固定一个带正电的C 球(也可看成点电荷),再由静止同时释放A 、B 两球,结果两球加速度大小相等.则C 球带电荷量为( )A.3q 4B.3q 8C.3q 20D.9q 20答案:BC 解析:由静止同时释放后A 球加速度的大小为B 球的3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 、B 两个带电小球的质量之比为13;当在A 、B 中点固定一个带正电的C 球,由静止同时释放A 、B 两球,释放瞬间两球加速度大小相等.(1)若两球的加速度方向相反,即A 球向右,B 球向左,根据库仑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对A ,k 3q ·q (2r )2-k Q C -3q r 2=ma ,对B ,k 3q ·q (2r )2+k Qc ·q r 2=3ma ,综上解得,Q C =320q ;(2)若两球的加速度方向相同,即A 、B 球均向左,根据库仑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对A ,k Q C ·3q r 2-k 3q ·q (2r )2=ma ,对B ,k Q C ·q r 2+k 3q ·q (2r )2=3ma ,综上解得,Q C =38q ,故B 、C 正确,A 、D 错误. 易错点2 不能正确理解题给信息,从而正确地给出解答11.(2018·安徽师大附中期中)理论上已经证明:电荷均匀分布的球壳在壳内的电场强度为零.假设某星球是一半径为R 、电荷量为Q 且电荷分布均匀的球体,静电力常量为k ,则星球表面下h 深度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kQ (R -h )R 3B.kQ (R -h )2C.kQ R 2 D .0答案:A解析:星球的体积V 0=4πR 33,所以半径(R -h )的内球所带的电荷量q =V V 0·Q =(R -h )3R 3·Q ,星球表面下h 深度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 =kq (R -h )2=kQ (R -h )R 3,故选A. 刷综合大题——提能力12.(2018·四川绵阳二诊)如图所示,轨道ABCDP 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中圆弧段CD 与水平段AC 及倾斜段DP 分别相切于C 点和D 点,水平段AB 、圆弧段CD 和倾斜段DP 都光滑,水平段BC 粗糙,DP 段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D 、C 两点的高度差h =0.1 m ,整个轨道绝缘,处于方向水平向左、场强未知的匀强电场中.一个质量m 1=0.4 kg 、带正电、电荷量未知的小物块I 在A 点由静止释放,经过时间t =1 s ,与静止在B 点的不带电、质量m 2=0.6 kg 的小物块Ⅱ碰撞并粘在一起在BC 段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倾斜段DP 上某位置.物块Ⅰ和Ⅱ与轨道BC 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 取10 m/s 2,sin37°=0.6,cos37°=0.8.求:(1)物块Ⅰ和Ⅱ在BC 段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2)物块Ⅰ和Ⅱ第一次经过C 点时,圆弧段轨道对物块Ⅰ和Ⅱ支持力的大小.答案:(1)2 m/s (2)18 N解析:(1)物块Ⅰ和Ⅱ粘在一起的BC 段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电场强度为E ,物块Ⅰ带电荷量为q ,物块Ⅰ与物块Ⅱ碰撞前速度为v 1,碰撞后共同速度为v 2,则qE =μ(m 1+m 2)g ,qEt =m 1v 1,m 1v 1=(m 1+m 2)v 2,解得v 2=2 m/s.(2)设圆弧段CD 的半径为R ,物块Ⅰ和Ⅱ经过C 点时圆弧段轨道对物块支持力的大小为N ,则R (1-cos θ)=h ,N -(m 1+m 2)g =(m 1+m 2)v 22R, 解得N =18 N.。

最新-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第14讲 实验:

最新-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第14讲 实验:

2018届高三物理总复习精品课时作业 第14讲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在物体受外力不变时,改变物体的质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1)从表中的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受到的合力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在合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2) F 合=0.155 N.【答案】(1)略 (2)0.155 N 2.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 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 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数器打上的点计算出.(1)当M 与m 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2)一组同学在先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 .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 以及小车的质量M ,直接用公式a =mg M求出.(3)在保持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M 一定,探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平衡摩擦力时操作不当,两位同学得到的a -F 关系分别如图乙、丙所示(a 是小车的加速度,F 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其原因分别是:乙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m ≪M (2)ACD (3)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了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木板的倾角过小3.现要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木板(如图所示)、木块、计时器一个、米尺.(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①让木块从斜面上方一固定点D 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 处,记下所用的时间t . ②用米尺测量D 与A 之间的距离s ,则木块的加速度a =________.③用米尺测量长木板顶端B 相对于水平桌面CA 的高度h 和长木板的总长度l .设木块所受重力为mg ,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所受的合外力F =________.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________,代入测量值计算求出μ的值.⑤改变_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和计算. ⑥求出μ的平均值.(2)在上述实验中,如果用普通的秒表作为计时器,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某同学提出了以下的方案:A .选用总长度l 较长的木板.B .选用质量较大的木块.C .使木块从斜面开始下滑的起点D 离斜面底端更远一些. D .使长木板的倾角尽可能大一点.其中合理的意见是________.(填写代号)【解析】(2)板L 较长,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下滑的时间长,测量的相对误差也较小.【答案】(1)②2s t 2 ③mg l (h -μl 2-h 2) ④h l 2-h 2-2sl gt 2l 2-h 2 ⑤长木板的倾角(或长木板顶端距水平桌面的高度)(2)AC4.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时,某小组设计双车位移比较法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轨道分上下双层排列,两小车后的刹车线穿过尾端固定板,由安装在后面的刹车系统同时进行控制(未画出刹车系统).通过改变砝码盘中的砝码来改变拉力大小.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两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因为位移与加速度的关系式为0.3 (2)该装置中的刹车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减小实验的系统误差,你认为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只需提出一个建议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s =12at 2(1)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当小车的质量保持不变时,由于s ∝F ,说明a ∝F (2)控制两车同时运动和同时停止 (3)调整轨道平衡摩擦力(或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等)【答案】略5.图甲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的实验装置.两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丙所示图象.(1)图乙中三条图线的直线部分的斜率不同,原因是( ) A .小车的总质量不同B .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不同C .小车的加速度不同(2)图丙的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A.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小B.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大C.改变外力时没有重新平衡摩擦力(3)以上两图中的图线上部都发生弯曲的原因可能是( )A.以钩码重力当做小车所受的合力B.以绳的拉力当做小车所受的合力C.由于将木板一端垫起平衡摩擦的缘故【答案】(1)A (2)B (3)A6.图甲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 的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 48.0 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在没有拉力作用时能做________运动;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的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 A、v B;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2)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2B-v2A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____,请将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4)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②匀速直线 (2)v 2B -v 2A2L2.44(3)如图丙所示(4)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传感器读数偏大。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专题强化一 运动图像问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专题强化一 运动图像问题
平均速度为 v2=745 m/s=18.75 m/s,
s1-s2=15 m,故A错误,C正确;
从 t=1 s 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 v1′=
30 2
m/s=15
m/s,汽车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 v2′=
30 2
m/s=15 m/s,故 B 错误;
从 t=1 s 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加速度大小 a1=340 m/s2=7.5 m/s2,
例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对于0~t1时间内 两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B.乙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C.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D.乙物体位移变小,速度变大
s-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0~t1时间内甲物体速度 减小,做减速运动,所以甲物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 方向相反,故A错误; 0~t1时间内乙物体速度减小,做减速运动,所以乙 物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确,D错误; 由于在0~t1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所以它们的平均 速度大小相等,故C错误.
√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则可知t1时刻乙车速度 大于甲车速度,A项错误; 由两图线的纵截距知,出发时甲在乙前面,t1时刻 图线相交表示两车相遇,可得0到t1时间内乙车比 甲车多走了一段距离,B项错误; t1和t2时刻两图线都相交,表明两车在两个时刻均在同一位置,从t1 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在t1到t2时间内,两图线有斜率 相等的一个时刻,该时刻两车速度相等,C、D项正确.
当该物体速度大小为12v0 时,v2=14v02,可得 s=34s0,选项 C 正确;

高考物理试题-2018年高考物理第一轮课时提升演练试题1

高考物理试题-2018年高考物理第一轮课时提升演练试题1

十八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A)卷(学生用书对应页码P291)1.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2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且不计空气阻力)()A.2ghB.ghC.gh2D.0解析:质量为m的小球A,下降到最大高度h时,速度为零,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弹性势能,即E p=mgh,质量为2m的小球下降h时,根据功能关系有2mgh-E p=12×(2m)v2,解得v=gh,选项B正确.答案:B2.某同学用频闪相机拍摄了运动员跳远比赛时助跑、起跳、最高点、落地四个位置的照片,简化图如图所示.则运动员起跳瞬间消耗的体能最接近()A.4 J B.40 JC.400 J D.4 000 J解析:运动员跳远时达到最大高度时,重心升高约1 m,起跳时竖直方向运动的动能由消耗的体能提供.在竖直方向v2⊥=2gh=2×10×1 m2/s2=20 m2/s2,运动员的体重约为50 kg,则运动员起跳时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动能为12m v 2⊥=12×50×20 J =500 J ,即运动员起跳瞬间消耗的体能是500 J ,选项C 最接近,故本题选C.答案:C3.竖直上抛一小球,小球又落回原地.已知空气阻力大小正比于小球的速度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为零B .整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做功为零C .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D .上升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的平均功率解析:整个过程中小球在重力方向上的位移为零,故重力做功为零,选项A 正确;空气阻力做功与运动物体经过的路径有关,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空气阻力始终做负功,故选项B 错误;由于上升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于下降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因此物体上升过程所用的时间小于下降过程所用的时间,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的大小相等,由P =W t 可知,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故选项C 错误;由公式x =v t 可知,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再根据公式P =F v =k v 2可知上升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的平均功率,选项D 正确.答案:AD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初速度从A 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34g ,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物体沿斜面上升的过程中(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34mghB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C .物体的机械能损失了12mghD .物体的动能减少了mgh解析:该过程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mgh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g sin 30°=ma ,解得f =14mg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减小量,W f =-f ·h sin 30°=-12mgh ,选项C 正确;根据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故动能减少量为32mgh ,选项D 错误.答案:BC5.在高度为h 、倾角为30°的粗糙固定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与一轻弹簧拴接的物块恰好静止于斜面底端.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33,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力F 拉动弹簧的A 点,使m 缓慢上行到斜面顶端.此过程中( )A .F 做功为2mghB .F 做的功大于2mghC .F 做的功等于物块克服重力做功与克服摩擦力做功之和D .F 做的功等于物块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之和 解析:物块恰能静止于斜面底端,则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平衡,即mg sin 30°=f ,m 缓慢上行到顶端,由功能关系知,F 做的功等于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与克服摩擦做功以及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之和,即W F =W f +mgh +E p =2mgh +E p ,B 正确,A 、C 、D 错误.答案:B6.(2018·聊城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 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动机做的功为12m v 2B .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 v 2C .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2m v 2D .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μmg v解析:由能量守恒定律知,电动机做的功等于物体获得的动能和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故A 错;对物体受力分析知,仅有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由动能定理知,B 错;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等于摩擦力与传送带对地位移的乘积,而易知这个位移是物体对地位移的两倍,即W =m v 2,故C 错;由功率公式易知传送带增加的功率为μmg v ,故D 对.答案:D7.如图所示,一根原长为L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弹簧的正上方从距地面高度为H处由静止下落压缩弹簧.若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小球下落过程受到的空气阻力恒为f,则小球从开始下落至最低点的过程()A.小球动能的增量为零B.小球重力势能的增量为mg(H+x-L)C.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为(mg-f)(H+x-L)D.系统机械能减小fH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小球动能的增量为零,选项A正确;小球重力势能的增量为-mg(H+x-L),选项B错误;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为(mg-f)·(H+x-L),选项C正确;系统机械能减少f(H+x -L),选项D错误.答案:AC8.光滑水平地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A和B,如图所示.水平拉力F作用在物体B上,使A、B两物体从静止出发一起运动.经过时间t,撤去拉力F,再经过时间t,物体A、B的动能分别设为E A和E B,在运动过程中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以下有几个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E A+E B等于拉力F做的功B.E A+E B小于拉力F做的功C.E A等于撤去拉力F前摩擦力对物体A做的功D.E A大于撤去拉力F前摩擦力对物体A做的功解析:由于A、B始终相对静止,故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没有摩擦生热,所以拉力F做的功全部转化为A、B的动能.物体A 获得的能量是在A、B加速速过程中静摩擦力对A所做的功,故选项A、C正确.答案:AC9.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轨道ABCDE,其中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AB>R)是竖直轨道,CE是水平轨道,CD>R,AB与BC相切于B点,BC与CE相切于C点,轨道的AD 段光滑,DE段粗糙且足够长.一根长为R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着两个质量均为m的相同小球P、Q(视为质点),将轻杆锁定在图示位置,并使Q与B等高.现解除锁定释放轻杆,轻杆将沿轨道下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Q球经过D点后,继续滑行距离s停下(s>R),求小球与DE 段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求Q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解析:(1)由能量守恒定律,有:mgR+mg×2R=μmgs+μmg(s-R)解得:μ=3R2s-R.(2)轻杆由释放到Q球到达C点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设P、Q 两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P、v Q,则:mgR+mg(1+sin 30°)R=12m v2P+12m v2Q又由速度关系可知:v P=v Q联立解得:v Q=52gR.答案:(1)3R2s-R (2)52gR10.(2018·黑龙江牡丹江地区六市县联考)如图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右端点在O位置.质量为m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距O点右方x0的P点处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压缩弹簧,将弹簧右端压到O′点位置后,A又被弹簧弹回.A离开弹簧后,恰好回到P点.物块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物块A从P点出发又回到P点的过程,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O点和O′点间的距离x1.(3)若将另一个与A完全相同的物块B(可视为质点)与弹簧右端拴接,将A放在B右边,向左压A、B,使弹簧右端压缩到O′点位置,然后从静止释放,A、B共同滑行一段距离后分离.分离后物块A向右滑行的最大距离x2是多少?解析:(1)A从P出发又回到P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 f=12m v2.(2)A从P出发又回到P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2μmg(x1+x0)=12m v 20,x1=v204μg-x0.(3)A、B在弹簧处于原长处分离,设此时它们的共同速度是v1,弹出过程弹力做功W弹.只有A时,从O′到P有W弹-μmg(x1+x0)=0-0,AB共同从O′到O有W弹-2μmg x1=12×2m v21,分离后对A有12m v 21=μmgx2,联立以上各式可得x 2=x 0-v 208μg .答案:(1)12m v 20 (2)v 204μg -x 0 (3)x 0-v 208μg11.如图所示,水平轨道AB 与位于竖直面内半径为R =0.90 m 的半圆形光滑轨道BCD 相连,半圆形轨道的BD 连线与AB 垂直.质量为m =1.0 kg 、可看做质点的小滑块在恒定外力F 作用下从水平轨道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滑块与水平轨道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到达水平轨道的末端B 点时撤去外力,滑块继续沿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D ,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刚好落到A 点.g 取10 m/s 2,求:(1)滑块经过B 点进入半圆轨道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滑块在AB 段运动过程中恒定外力F 的大小.解析:(1)滑块恰好通过最高点,则有:mg =m v 2D R设滑块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v B ,滑块由B 到D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2mgR =12m v 2D -12m v 2B对B 点:F N -mg =m v 2B R代入数据得:F N =6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滑块对轨道的压力为60 N,方向竖直向下.(2)滑块从D点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则:2R=12gt2s AB=v D t滑块从A运动到B有:v2B=2as A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代入数据得:F=17.5 N.答案:(1)60 N(2)17.5 N。

广东专用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质点的直线运动微专题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试题粤教版20171017114

广东专用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质点的直线运动微专题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试题粤教版20171017114

1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方法点拨] (1)运动学公式中所含s、v、a等物理量都是矢量,应用公式时要先选定正方向,明确已知量的正负,再由结果的正负判断未知量的方向.(2)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往往会使解题过程变的非常简捷.(3)多过程问题可通过画v-t图象分析,不同运动过程的连接点的速度是连接两个运动的纽带,是解题关键.1.(矢量性)一小球以3 m/s的初速度沿一光滑斜面向上做加速度恒定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起始点为A,小球运动到A点沿斜面下方2 m处的B点时的速度及所用的时间为( )A.5 m/s 2 s B.-5 m/s 2 sC.5 m/s 0.5 s D.-5 m/s 0.5 s2.(推论公式的应用)一小球(可视为质点)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如图1所示.已知AB=18 m,BC=30 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在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图1A.6 m/s,9 m/s,12 m/s B.6 m/s,12 m/s,18 m/sC.3 m/s,4 m/s,5 m/s D.3 m/s,5 m/s,7 m/s3.(推论公式的应用)一物体以初速度v0做匀减速运动,第1 s内通过的位移s1=3 m,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s2=2 m,又经过位移s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零,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初速度v0的大小为2.5 m/s B.加速度a的大小为1 m/s2C.位移s3的大小为1.125 m D.位移s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 m/s 4.(逆向思维)“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vt2B.vt0(1-t02t)C.vt202tD.v t-t022t5.(多过程问题)为了研究汽车的启动和制动性能,现用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分别进行实验.让甲车以最大加速度a1加速到最大速度后匀速运动一段时间再以最大加速度a2制动,直到停止;乙车以最大加速度a1加速到最大速度后立即以加速度a22制动,直到停止.实验测得甲、乙两车的运动时间相等,且两车运动的位移之比为5∶4.则a1∶a2的值为( )A.2∶1B.1∶2C.4∶3D.4∶5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4 m/s,1秒后的速度大小变为10 m/s,某同学对该物体在这1秒内的运动进行如下分析:①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 ②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 ③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④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7.(多选)一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滑块在最开始2 s内的位移是最后2 s内位移的两倍,已知滑块最开始1 s内的位移为2.5 m,由此可求得( ) A.滑块的加速度为5 m/s2B.滑块的初速度为5 m/sC.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3 sD.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4.5 m8.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限速120 km/h,某人大雾天开车在此段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50 m,该人的反应时间为0.5 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为安全行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A.10 m/s B.15 m/sC.17.3 m/s D.20 m/s9.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恒定,前4 s内位移是1.6 m,随后4 s内位移是零,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速度大小为6 m/s2B.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6 m/sC.物体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8 mD.物体从冲上斜面至回到斜面底端总共需时12 s10.如图2,两光滑斜面在B处连接,小球由A处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 m/s和4 m/s,AB=BC.设小球经过B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则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及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分别为( )图2A.3∶4 2.1 m/s B.9∶16 2.5 m/sC.9∶7 2.1 m/s D.9∶7 2.5 m/s11.跳伞员从350 m高空离开飞机开始下落,最初未打开伞.自由下落一段距离后打开伞,打开伞后以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落,到达地面时速度为4 m/s,求跳伞员自由下落的高度.(g 取10 m/s2)12.高铁列车上有很多制动装置.在每节车厢上装有制动风翼,当风翼完全打开时,可使列车产生a1=0.5 m/s2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同时,列车上还有电磁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摩擦制动系统等.单独启动电磁制动系统,可使列车产生a2=0.7 m/s2的平均制动加速度.所有制动系统同时作用,可使列车产生最大为a=3 m/s2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在一段直线轨道上,列车正以v0=32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列车长接到通知,前方有一列车出现故障,需要减速停车.列车长先将制动风翼完全打开让高速行驶的列车减速,当车速减小了13时,再通过电磁制动系统同时制动.(1)若不再开启其他制动系统,从开始制动到停车,高铁列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2)若制动风翼完全打开时,距离前车只有2 km,那么该列车最迟在距离前车多远处打开剩余的制动装置,才能保证不与前车相撞?答案精析1.B2.B [根据Δs =aT 2,可得a =Δs T 2=BC -AB T 2=30-1822m/s 2=3 m/s 2. 根据v t 2=v =s t ,可得v B =AC 2T =18+302×2m/s =12 m/s.根据v t =v 0+at ,可得v C =v B +aT =(12+3×2) m/s=18 m/s.v A =v B -aT =(12-3×2) m/s=6 m/s.小球通过A 、B 、C 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v A =6 m/s ,v B =12 m/s ,v C =18 m/s ,所以选项B 正确.]3.A [由Δs =aT 2可得加速度a =-1 m/s 2,B 正确.第1 s 末的速度v 1=s 1+s 22T=2.5 m/s ,得初速度v 0=v 1-at 1=3.5 m/s ,A 错误.物体速度由2.5 m/s 减小到零所需时间t 2=Δva=2.5 s ,则经过位移s 3的时间t 3为1.5 s ,且s 3=-12at 23=1.125 m ,C 正确.位移s 3内的平均速度v =s 3t 3=0.75 m/s ,D 正确.]4.D [根据题意得:“蛟龙号”上浮时的加速度大小a =v t,根据逆向思维,可知“蛟龙号”在t 0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h =12a (t -t 0)2=v t -t 022t,故A 、B 、C 错误,D 正确.]5.B [作出甲、乙两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设甲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1,总时间为t 2,因为两车的位移之比为5∶4,则有(t 1+t 22v m )∶(t 22v m )=5∶4,解得t 1∶t 2=1∶4,乙车以最大加速度a 1加速到最大速度后立即以加速度a 22制动,直到停止,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乙车匀减速运动的时间是甲车匀减速运动时间的2倍,则甲车匀速运动的时间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相等,可知甲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加速度a 1∶a 2为1∶2,B 正确.]6.D [设初速度方向为正,则v 0=4 m/s ,v =10 m/s 或-10 m/s ,由v =v 0+v2及x =v t得位移s =7 m 或-3 m ,由a =Δv Δt 得a =6 m/s 2或-14 m/s 2,故D 正确.]7.CD [设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运动总时间为t ,把滑块运动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最后2 s 内位移为s 1=12at 22=2a (m),最初2 s 内位移为s 2=12at 2-12a (t-2 s)2=2at -2a (m),又s 2∶s 1=2∶1,解得总时间t =3 s ,故C 正确;第1 s 的位移为s 3=12at 2-12a (t -1 s)2=2.5 m ,解得a =1 m/s 2,故A 错误;总位移s =12at 2=4.5 m ,故D 正确;滑块的初速度v 0=at =3 m/s ,故B 错误.]8.D [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总位移小于50 m 即可.设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v ,发现目标时,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s 1=vt =0.5v ,刹车过程中0-v 2=2×(-5)×s 2,解得s 2=v 210,为安全行驶,s 1+s 2=50 m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v=20 m/s ,故选项D 正确.]9.A [对于匀变速运动,由Δs =aT 2可求得a =-0.1 m/s 2,在前4 s 内根据s =v 0t +at 22可求得v 0=0.6 m/s ,B 正确,A 错误;根据v t =v 0+at 可求得速度为零时,t =6 s ,向上运动的位移为s 1,则0-v 20=2as 1,s 1=1.8 m ,C 正确;根据对称性,物体向下运动的时间也是6 s ,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总共需时12 s ,D 正确.故选A.]10.C [设AB =BC =s ,则在AB 段a 1=v 2B 2s ,在BC 段a 2=v 2C -v 2B2s ,所以a 1a 2=3242-32=97,AB 段平均速率为v 1=12v B =1.5 m/s ,BC 段平均速率为v 2=12(v B +v C )=3.5 m/s ,因此从A 到C 的平均速率v =2ss v 1+s v 2=2v 1v 2v 1+v 2=2.1 m/s ,选C.] 11.59 m解析 设跳伞运动员应在离开地面h 高处张开伞,张开伞时速度为v 1 落地时速度为v t =4 m/s ,展伞后加速度a =-2 m/s 2由题意可得:展伞前做自由落体运动:v 21=2g (H -h )① 展伞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 2t -v 21=2ah ② 由方程①②联立解得:h =291 m故跳伞运动员自由下落的高度为:Δh =H -h =(350-291) m =59 m. 12.(1)6 000 m (2)1 220 m解析 (1)由题意可得v 0=324 km/h =90 m/s打开制动风翼时,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1=0.5 m/s 2,设当车速减小了13时,列车的速度为v 1,v 1=23v 0=60 m/s则在此过程中行驶的距离:s 1=v 20-v 212a 1=4 500 m再打开电磁制动系统后,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a 1+a 2=1.2 m/s 2在此过程中行驶的距离:s 2=v 212a ′=1 500 m则高铁列车从开始制动到停车行驶的总距离:s =s 1+s 2=6 000 m(2)设最迟需要在距离前车Δs 处打开其他制动装置,此时列车速度为v .由题意知,此时列车减速的加速度为最大制动加速度a =3 m/s 2,则Δs =v 22a剩余的制动装置打开之前,列车减速行驶的距离:s 0-Δs =v 20-v22a 1其中s 0=2 km联立解得:Δs =1 220 m.。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选题辑:课练+17+Word版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选题辑:课练+17+Word版含解析

课练17动量冲量和动量定理1.(2018·河南南阳质检)(多选)下列关于力的冲量和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它的动量一定为零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的功为零,它的动量变化量一定为零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为零,它的动量变化量一定为零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变,它的动量变化率不变答案:CD解析: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其动量不一定为零,A错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的功为零,有可能合外力垂直于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只改变速度方向,而动量是矢量,所以其动量变化量有可能不为零,B错误;根据动量定理I=Δp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为零,则其可得物体所受的动量变化量一定为零,C正确;根据Ft=Δp⇒F=Δpt合外力不变,则其动量变化率不变,D正确.2.(2018·福建六校4月联考)(多选)如图所示,一颗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不计空气阻力.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A.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零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I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C.Ⅰ、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D.过程Ⅰ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答案:CD解析:过程Ⅰ中钢珠所受的外力只有重力,由动量定理可知,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故D正确;在整个过程中,钢珠的动量的变化量为零,由动量定理可知,Ⅰ、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故C正确;过程Ⅱ中,钢珠所受的外力有重力和阻力,所以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与过程Ⅱ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之和,故B 错误;过程Ⅱ中钢珠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不为零,由动量定理可知,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不等于零,故A 错误.3.(2018·山东枣庄期末联考)质量为60 kg 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跌下,由于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使他悬挂起来;已知弹性安全带的缓冲时间是1.2 s ,安全带长5 m ,不计空气阻力影响,g 取10 m/s 2,则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力的大小为( )A .100 NB .500 NC .600 ND .1 100 N答案:D解析:在安全带产生拉力的过程中,人受重力和安全带的拉力作用做减速运动,此过程的初速度就是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所以有v 0=2gh =2×10×5m/s =10 m/s ,根据动量定理,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有mg ·t -F ·t =0-m v 0,解得F =mg +m v 0t =600 N +60×101.2 N=1 100 N ,故选D.4.(2018·河南周口一中等联考)(多选)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 0做平抛运动,经过时间t ,下落的高度为h ,速度大小为v ,不计空气阻力,在这段时间内,该物体的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 )A .m v -m v 0B .mgtC .m v 2-v 20D .m 2gh答案:BCD解析:根据动量定理得,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量,所以Δp =mgt ,故B 正确;由题可知,物体末位置的动量为m v ,初位置的动量为m v 0,根据矢量三角形定则知,该物体的动量的变化量Δp =m v y =m v 2-v 20=m 2gh ,故C 、D 正确.5.(2018·福建厦门一中月考)(多选)一细绳系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小球质量为m ,速度大小为v ,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经过时间t =T 2,小球的动量的变化量为零B .经过时间t =T 4,小球的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2m vC .经过时间t =T 2,细绳的拉力对小球的冲量大小为2m vD .经过时间t =T 4,重力对小球的冲量大小为mgT 4答案:BCD解析:经过时间t =T 2,小球转过了180°,速度方向正好与开始计时的时刻的速度方向相反,若规定开始计时的时刻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的动量的变化量Δp =-m v -m v =-2m v ,细绳的拉力对小球的冲量I =Δp =-m v -m v =-2m v ,A 错误,C 正确;经过时间t =T 4,小球转过了90°,根据矢量合成法可得,小球的动量的变化量为Δp ′=m Δv =2m v ,重力对小球的冲量大小I G =mgt =mgT 4,B 、D 正确.6.(2018·湖南五市十校联考)(多选)如图所示,AB 为固定的光滑圆弧轨道,O 为圆心,AO 水平,BO竖直,轨道半径为R ,将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 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小球( )A .所受合力的冲量水平向右B .所受支持力的冲量水平向右C .所受合力的冲量大小为m 2gRD .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为零答案:AC解析:在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可知I合=m Δv ,Δv 的方向为水平向右,所以小球所受合力的冲量水平向右,即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的冲量水平向右,A 正确、B 错误;在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有mgR =12m v 2B ,解得v B=2gR ,即Δv =2gR ,所以I 合=m 2gR ,C 正确;小球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为I G =mgt ,大小不为零,D 错误.7.(2018·安徽合肥二模)(多选)一质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对其施加水平外力F ,F 随时间t 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 s末,质点的动量为0B.第4 s末,质点回到出发点C.在0~2 s时间内,F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D.在1~3 s时间内,F的冲量为0答案:CD解析:从题图可以看出,在前2 s内质点受到的力的方向和运动的方向相同,质点经历了一个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所以第2 s末,质点的速度最大,动量最大,不为0,故A错误;该质点在后半个周期内受到的力与前半个周期内受到的力的方向相反,前半个周期内做加速运动,后半个周期内做减速运动,所以质点在0~4 s 时间内的位移为正,故B错误;在0~2 s时间内,速度在增大,力F 先增大后减小,根据瞬时功率P=F v得开始时力F瞬时功率为0.2 s 末的瞬时功率为0,所以在0~2 s时间内,F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在F-t图象中,F-t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F的冲量,由题图可知,1~2 s之间的面积与2~3 s之间的面积大小相等,一正一负,所以和为0,则在1~3 s时间内,F的冲量为0,故D正确.8.篮球运动是大家比较喜好的运动,在运动场上开始训练的人常常在接球时伤到手指头,而专业运动员在接球时通常伸出双手迎接传来的篮球,两手随球迅速收缩至胸前.这样做可以() A.减小球对手的作用力B.减小球对手的作用时间C.减小球的动能变化量D.减小球的动量变化量答案:A解析:专业运动员伸出手接球时延缓了球与手作用的时间,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动量变化量相同时,作用时间越长,作用力越小,两种接球方式中球的动量变化相同,动能变化相同,故只有A正确.9.(多选)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0.18 kg 的垒球,以25 m/s 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45 m/s ,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60 NB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260 NC .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126 JD .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36 J答案:BC解析: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F ·t =m v 2-m v 1得:F =-1260 N ,则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260 N ,故A 项错误,B 项正确;根据动能定理:W =12m v 22-12m v 21=126 J ,故C 项正确,D 项错误.10.如图所示,一个下面装有轮子的贮气瓶停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左端与竖直墙壁接触.现打开尾端阀门,气体往外喷出,设喷口面积为S ,气体密度为ρ,气体往外喷出的速度为v ,则气体刚喷出时贮气瓶顶端对竖直墙的作用力大小是( )A .ρv S B.ρv 2SC.12ρv 2S D .ρv 2S答案:D 解析:以t 时间内喷出去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则Ft =ρS v t v =ρSt v 2,得F =ρS v 2,由于气瓶处于平衡状态,墙壁与气瓶间作用力与气体反冲作用力相等,故D 项正确.11.(2018·河北沧州一中月考)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m A =1 kg 的物块A 与质量m B =2 kg 的物块B ,A 与B 均可视为质点,A 靠在竖直墙壁上,A 、B 间夹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A 、B 均不拴接),用手挡住B 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 p =49 J ;在A 、B 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长度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如图所示.放手后B 向右运动,绳在短暂时间内被拉断,之后B 冲上与水平面相切的竖直半圆形光滑导轨,轨道半径R =0.5 m .B 恰能完成半个圆周运动到达导轨最高点C .g 取10 m/s 2,求:(1)绳拉断后瞬间B 的速度v B 的大小;(2)绳拉断过程绳对B 的冲量I 的大小.答案:(1)5 m/s (2)4 N·s 解析:(1)设物块B 在绳被拉断后的瞬时速率为v B ,到达C 点的速率为v C ,根据B 恰能完成半个圆周运动到达C 点可得F 向=m B g =m B v 2C R ①对绳断后到B 运动到最高点C 这一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有-2m B gR =12m B v 2C -12m B v 2B ②由①②解得v B =5 m/s.(2)设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B 的速率为v 1,取向右为正方向,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B 的动能,则E p =12m B v 21③根据动量定理有I =m B v B -m B v 1④由③④解得I =-4 N·s ,其大小为4 N·s.12.(2018·山西灵丘三模)塑料水枪是儿童们夏天喜欢的玩具,但是也有儿童眼睛被水枪击伤的报道,因此,限制儿童水枪的威力就成了生产厂家必须关注的问题.水枪产生的水柱对目标的冲击力与枪口直径、出水速度等因素相关.设有一水枪,枪口直径为d ,出水速度为v ,储水箱的体积为V .(1)水枪充满水可连续用多少时间?(2)设水的密度为ρ,水柱水平地打在竖直平面(目标)上后速度变为零,则水流对目标的冲击力是多大?你认为要控制水枪威力关键是控制哪些因素?不考虑重力、空气阻力等的影响,认为水柱到达目标的速度与出枪口时的速度相同.答案:(1)4V v πd 2 (2)14πρd 2v 2 控制枪口直径d 和出水速度v解析:(1)设Δt 时间内,从枪口喷出的水的体积为ΔV ,则 ΔV =v S Δt ,S =π⎝ ⎛⎭⎪⎫d 22, 所以单位时间内从枪口喷出的水的体积为ΔV Δt =14v πd 2,水枪充满水可连续用的时间t =V 14v πd 2=4V v πd 2.(2)Δt 时间内从枪口喷出的水的质量m =ρΔV =ρS v Δt =ρ·π⎝ ⎛⎭⎪⎫d 22v Δt =14ρπd 2v Δt . 质量为m 的水在Δt 时间内与目标作用,由动量定理有F Δt =Δp ,以水流的方向为正方向,得-F Δt =0-14ρπd 2v Δt ·v =0-14ρπd 2v 2Δt ,解得F =14πρd 2v 2.可见,要控制水枪威力关键是要控制枪口直径d 和出水速度v . 刷题加餐练 刷高考真题——找规律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一质量为2 kg 的物块在合外力F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A .t =1 s 时物块的速率为1 m/sB .t =2 s 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 kg·m/sC .t =3 s 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 kg·m/sD.t=4 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答案:AB解析:前2 s内物块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F1m =22m/s2=1 m/s2,t=1 s时物块的速率v1=a1t1=1 m/s,故A正确;t=2 s时物块的速率v2=a1t2=2 m/s,动量大小为p2=m v2=4 kg·m/s,故B正确;物块在2~4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2=F2m=0.5 m/s2,t=3 s时物块的速率v3=v2-a2t3=(2-0.5×1) m/s=1.5 m/s,动量大小p3=m v3=3 kg·m/s,故C错误;t=4 s时物块的速度v4=v2-a2t4=(2-0.5×2) m/s=1 m/s,故D错误.2.(2016·北京卷,18)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速度都相同B.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动,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C.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动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的定义,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卫星由轨道1进入轨道2,需在P点加速做离心运动,故卫星在轨道2运行经过P点时的速度较大,A项错误;由G Mmr2=ma可知,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在轨道1运行时,P点在不同位置有不同的加速度,B项正确,C项错误;卫星在轨道2的不同位置,速度方向一定不相同,故动量方向一定不相同,D项错误.3.(2015·重庆卷,3)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 (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t 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 A.m 2gh t +mg B.m 2gh t -mgC.m gh t +mgD.m gh t -mg答案:A解析:人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高度h ,获得速度为v ,由v 2=2gh ,得v =2gh .安全带伸长到最长时,人下落到最低点,此时速度为零.设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为F ,由动量定理得(mg -F )t =0-m v ,F =m 2gh t +mg ,所以A 正确.刷仿真模拟——明趋向4.(2018·河北唐山模拟)如图所示为某运动员用头颠球,若足球用头顶起,每次上升高度为80 cm ,足球的重量为400 g ,与头顶作用时间Δt 为0.1 s ,则足球一次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 及足球对头部的作用力大小F N 分别为(空气阻力不计,g =10 m/s 2)( )A .t =0.4 s ,F N =40 NB .t =0.4 s ,F N =36 NC .t =0.8 s ,F N =36 ND .t =0.8 s ,F N =40 N答案:C解析:足球自由下落时有h =12gt 21,解得t 1=2h g =0.4 s ,竖直向上运动的时间等于自由下落运动的时间,所以t =2t 1=0.8 s ;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F -mg )Δt =m v -(-m v ),又v =gt =4 m/s ,联立解得F =36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足球对头部的作用力F N =36 N ,故C 正确.5.(2018·河南郑州一中调研)(多选)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在同一高度沿倾角不同的两个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在它们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A.重力的冲量相同B.斜面弹力的冲量不同C.斜面弹力的冲量均为零D.合力的冲量不同答案:BD解析:设斜面高度为h,倾角为θ,物体质量为m,可求得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为v=2gh,所用时间t=1sinθ2hg.由冲量定义可求得重力的冲量大小为I G=mgt=m2ghsinθ,方向竖直向下,故A错误;斜面弹力的冲量大小为I N=mg cosθ·t=m2ghtanθ,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正确,C错误;合力的大小为mg sinθ,I合=mg sinθ·t=m2gh,方向沿斜面向下(与合力方向相同),即合力冲量的大小相同,方向不同,故D正确.6.(2018·四川成都一诊)(多选)如图所示,ABCD是固定在地面上、由同种金属细杆制成的正方形框架,框架任意两条边的连接处平滑,A、B、C、D四点在同一竖直面内,BC、CD边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α>β),让套在金属细杆上的小环从A点无初速度释放.若小环从A经B滑到C点,摩擦力对小环做的功为W1,重力的冲量为I1;若小环从A经D滑到C点,摩擦力对小环做的功为W2,重力的冲量为I2,则()A.W1>W2B.W1=W2C.I1>I2D.I1=I2答案:BC解析:小环从A经B滑到C点,摩擦力对小环做的功W1=μmg cosβ·s AB+μmg cosα·s BC,小环从A经D滑到C点,摩擦力对小环做的功W2=μmg cosα·s AD+μmg cosβ·s DC,又因为s AB=s BC=s AD=s DC,所以摩擦力对小环做的功W1=W2,故A错误,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可知,mgh-W f=12m v 2C,因为两次重力做的功和摩擦力做的功都相等,所以两次小环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相等,小环从A经B滑到C 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小环从A到B的加速度a AB=g sinβ-μg cosβ,小环从B到C的加速度a BC=g sinα-μg cosα,同理,小环从A到D的加速度a AD=g sinα-μg cosα,小环从D到C的加速度a DC=g sinβ-Mg cosβ,又因为α>β,所以a AB=a DC<a BC=a AD,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t1>t2,由I=mgt得,则重力的冲量I1>I2,故C正确,D错误.7.(2018·山东枣庄一模)如图所示,一根固定直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将质量为m1的滑块套在杆上,通过轻绳悬挂质量为m2的小球,杆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通过某种外部作用,使滑块和小球瞬间获得初动量后,撤去外部作用,发现滑块与小球仍保持相对静止一起运动,且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β>θ.则滑块的运动情况是() A.动量方向沿杆向下,正在均匀增大B.动量方向沿杆向下,正在均匀减小C.动量方向沿杆向上,正在均匀增大D.动量方向沿杆向上,正在均匀减小答案:D解析:把滑块和球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沿杆和垂直于杆建立直角坐标系,假设滑块速度方向沿杆向下,则沿杆方向有(m1+m2)g sinθ-f=(m1+m2)a,垂直于杆方向有F N=(m1+m2)g cosθ,其中摩擦力f=μF N,联立可解得a=g sinθ-μg cosθ,现对小环进行分析,因θ<β,则有a>g sinβ,所以g sinθ-μg cosθ>g sinβ,g sinθ-g sinβ>μg cosθ,因为θ<β,所以g sinθ-g sinβ<0,但μg cosθ>0,所以假设不成立,即滑块速度方向一定沿杆向上.滑块沿杆向上运动,滑块重力有沿杆向下的分力,同时摩擦力的方向沿杆向下,滑块的加速度方向沿杆向下,所以滑块沿杆减速上滑,则滑块的动量方向沿杆向上,正在均匀减小,故A、B、C错误,D正确.刷最新原创——抓重点8.物体A和物体B用轻绳相连挂在轻质弹簧下静止不动,如图甲所示.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当连接A、B的绳突然断开后,物体A上升经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v,这时物体B下落速度大小为u,如图乙所示.在这段时间里,弹簧的弹力对物体A的冲量为()A.m v B.m v-m′uC.m v+m′u D.m v+mu答案:D解析:解法一:对A有I弹-mgt=m v,对B有m′gt=m′u,解得弹簧弹力的冲量I弹=m v+mu.解法二:对A、B两物体系统有I 弹-(mg+m′g)t=m v-m′u,m′gt=m′u,联立解得I弹=m v+mu.9.(多选)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上端接有一定值电阻(其余电阻不计),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一导体棒以平行导轨向上的初速度从ab处上滑,到最高点后又下滑回到a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滑过程中导体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大于下滑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B.上滑过程中导体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下滑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C.上滑过程中安培力对导体棒的冲量大小大于下滑过程中安培力对导体棒的冲量大小D.上滑过程中安培力对导体棒的冲量大小等于下滑过程中安培力对导体棒的冲量大小答案:AD解析:考虑到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机械能不断向内能转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导体棒上滑和下滑分别通过任意的同一个位置时,上滑的速度大,故上滑过程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下滑过程的平均速度;根据F安=BIL、I=BL vR,知上滑过程的平均安培力要大于下滑过程的平均安培力,故上滑过程中导体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大于下滑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故A正确,B错误;设导体棒上滑的距离为x,上滑过程中安培力对导体棒的冲量大小I=F安t=BIL t=B BI vR Lt=B2L2v tR=B2L2xR,同理,下滑过程中,安培力对导体棒的冲量大小I′=B2L2xR,故上滑过程中安培力对导体棒的冲量大小等于下滑过程中安培力对导体棒的冲量大小,故C错误,D正确.刷易错易误——排难点易错点1容易忽视动量运算的矢量性10.在空中相同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质量相同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上抛,一个竖直下抛,一个平抛,若不计空气阻力,从三个小球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A.三个小球动量的变化量相同B.下抛球和平抛球动量的变化量相同C.上抛球动量的变化量最大D.三个小球落地时的动量相同答案:C解析:三个小球以相同的速率抛出,可知做竖直上抛运动的小球运动的时间大于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运动的时间,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运动的时间大于做竖直下抛运动的小球运动的时间,所以做上抛运动的小球运动时间最长,根据动量定理知,mgt=Δp,可得上抛球动量的变化量最大,下抛球动量的变化量最小,故C正确,A、B错误;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12m v 2-12m v 20,可知三个球落地时速度的大小相等,由于做平抛运动的小球速度方向与做上抛运动和下抛运动的小球速度方向不同,则三个球落地时的动量不同.故D 错误. 易错点2 不能正确选择研究对象11.(2018·北京模拟)根据量子理论:光子既有能量也有动量;光子的能量E 和动量p 之间的关系是E =pc ,其中c 为光速.由于光子有动量,辐射到物体表面的光子被物体吸收或被反射时都会对物体产生一定的冲量,也就对物体产生了一定的压强,这就是“光压”.根据动量定理可近似认为:当动量为p 的光子垂直照到物体表面,若被物体反射,则物体受到的冲量大小为2p ;若被物体吸收,则物体受到的冲量大小为p .有人设想在宇宙探测中用光作为动力推动探测器加速,探测器上安装有面积极大、反光率为η的薄膜,并让它正对太阳.已知太阳光照射薄膜时对每平方米面积上的辐谢功率为P 0,探测器和薄膜的总质量为m ,薄膜面积为S ,则探测器的加速度大小为(不考虑万有引力等其他的力)( ) A.(1+η)S P 0mc B.(1+η)P 0S mc C.(2-η)P 0S mc D.(2+η)P 20S mc答案:B解析:在时间t 内辐射到薄膜表面的光子的能量E 总=P 0tS ,光子的总动量p =E 总c =P 0tS c ,根据题意,由动量定理得2ηp +(1-η)p =Ft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 ,联立解得加速度a =(1+η)P 0S mc ,故B正确.刷综合大题——提能力12.(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某游乐园入口旁有一喷泉,喷出的水柱将一质量为M 的卡通玩具稳定地悬停在空中.为计算方便起见,假设水柱从横截面积为S 的喷口持续以速度v 0竖直向上喷出;玩具底部为平板(面积略大于S );水柱冲击到玩具底板后,在竖直方向水的速度变为零,在水平方向朝四周均匀散开.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1)喷泉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的质量;(2)玩具在空中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答案:(1)ρv 0S (2)v 202g -M 2g 2ρ2v 20S 2 解析:(1)设Δt 时间内,从喷口喷出的水的体积为ΔV ,质量为Δm ,则Δm =ρΔV ①ΔV =v 0S Δt ②由①②式得,单位时间内从喷口喷出的水的质量为Δm Δt =ρv 0S ③(2)设玩具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为h ,水从喷口喷出后到达玩具底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 .对于Δt 时间内喷出的水,由能量守恒得12(Δm )v 2+(Δm )gh =12(Δm )v 20④ 在h 高度处,Δt 时间内喷射到玩具底面的水沿竖直方向的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Δp =(Δm )v ⑤设水对玩具的作用力的大小为F ,根据动量定理有F Δt =Δp ⑥ 由于玩具在空中悬停,由力的平衡条件得F =Mg ⑦联立③④⑤⑥⑦式得h =v 202g -M 2g 2ρ2v 20S 2⑧。

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建议用时:60分钟满分:11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甲、乙两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经过同一地点.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质点的x。

t图象如图M1.1所示.图象中的OC与AB平行,CB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M1.1A.t1~t2时间内甲和乙的距离越来越远B.0~t2时间内甲的速度和乙的速度始终不相等C.0~t3时间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D.0~t3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2.某实验小组打算制作一个火箭.甲同学设计了一个火箭质量为m,可提供恒定的推动力,大小为F=2mg,持续时间为t.乙同学对甲同学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改进,采用二级推进的方式,即当质量为m的火箭飞行经过错误!时,火箭丢弃掉错误!的质量,剩余错误!时间,火箭推动剩余的m2继续飞行.若采用甲同学的方法火箭最高可上升的高度为h,则采用乙同学的方案火箭最高可上升的高度为(重力加速度取g,不考虑燃料消耗引起的质量变化)()A.1。

5h B.2h C.2.75h D.3.25h3.如图M1。

2a,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与副线圈相连的两个灯泡完全相同、电表都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上如图b所示的正弦交流电,电路正常工作.闭合开关后( )a b图M1.2A.电压表示数增大B.电流表示数增大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D.经过灯泡的电流频率为25 Hz4.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仅14光年的“另一个地球”—沃尔夫(Wolf)1061c.沃尔夫1061c的质量为地球的4倍,围绕红矮星沃尔夫1061c运行的周期为5天,它是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外发现的距离最近的宜居星球.设想从地球发射一颗科学探测卫星围绕沃尔夫1061c表面运行.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天体的环绕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地球发射该卫星的速度应该小于第三宇宙速度B.卫星绕行星沃尔夫1061c运行的周期与该卫星的密度有关C.沃尔夫1061c和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等于错误!2D.若已知探测卫星的周期和地球的质量,可近似求出沃尔夫1061c的半径5.图M1。

【新文案】2018年全国高考模拟试卷+物理(一)

【新文案】2018年全国高考模拟试卷+物理(一)

L 1(12 V,3 W) 和转向灯 L2(12 V,24 W) 、
L 3(12 V,24 W) ,并进行研究。
-6-
(1)该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遮光片的宽度 d,如图乙所示,则 d=________ mm 。
(2)实验中多次改变释放点,测出多组数据,描点连线,做出的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如
图丙所示。图像的纵坐标 s 表示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则横坐标表示的是
D .若王跃以相同初速度在火星表面与地球表面能竖直跳起的最大高度之比为
9∶ 2
【 解析


GMm R2

mg
可得
:g=
GM R2

由于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
1∶ 2,火星质量
与地球质量之比为 1∶ 9,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49,即为
4 9g,故
A
项错


GMm R2

m
v
2
______ 。
A.t
B. t2
1 C. t
1 D. t2
(3)已知钩码的质量为 m,图丙中图线的斜率为 k,重力加速度为 g。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
写出滑块质量的表达式 M= 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
【 解析 】(1)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 1.5 mm ,可动刻度读数为 0.01 ×38.0 mm = 0.380
写在试题卷、
4 、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
2B 铅笔涂黑。
答案 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
均无效。
5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高考物理试题-2018年高考物理第一轮课时提升演练试题1

高考物理试题-2018年高考物理第一轮课时提升演练试题1

十六动能定理(学生用书对应页码P287) 1.如图所示,图线表示作用在某物体上的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t=0时物体速度为零,则()A.前5 s时间内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不为零B.前5 s时间内只有第1 s末物体的动能最大C.前5 s时间内只有第5 s末物体的速率最大D.前3 s时间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解析:本题的计算结果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不妨设物体的质量m =5 kg,由题图作出图示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见,第1 s 末与第5 s末物体的速率均为2 m/s且最大,动能相等也是最大,选项B、C均错误;t=0时速度为零,t=5 s时速度不为零,所以前5 s时间内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不为零,选项A正确;第3 s末速度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得前3 s时间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W=0-0=0,选项D正确.答案:AD2.如图所示绘出了某辆汽车刹车过程的刹车痕(即刹车距离)与刹车前车速的关系.v为刹车前的速度,s为刹车痕长度.已知该车在某次撞车事故现场中警察已经测量出碰撞前的刹车痕为20 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已估算出汽车碰撞时车子的速度为45 km/h,则车子原来刹车前的速度至少是60 km/hB.若已估算出汽车碰撞时车子的速度为45 km/h,则车子原来刹车前的速度至少是75 km/hC .若已知汽车开始刹车时车子的速度为118 km/h ,则车子发生碰撞时的速度约为90 km/hD .若已知汽车开始刹车时车子的速度为118 km/h ,则车子发生碰撞时的速度约为78 km/h解析:由图线知,对初速度为v 1=60 km/h 的车子停下来对应的刹车时位移是s 1=20 m ,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s 1=0-12m v 21.若刹车一段距离s =20 m 后,车子仍有速度v =45 km/h ,则由-μmgs =12m v2-12m v 20,联立以上两式,解得v 0=75 km/h ,B 正确,A 错误;类似可解得,若已知汽车开始刹车时车子的速度为118 km/h ,刹车20 m 后车子的速度(碰撞时的速度)为90 km/h ,C 正确,D 错误.答案:BC3.(2018·南昌模拟)质量为10 kg 的物体,在变力F 作用下沿x 轴做直线运动,力随坐标x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物体在x =0处,速度为1 m/s ,一切摩擦不计,则物体运动到x =16 m 处时,速度大小为( )A .2 2 m/sB .3 m/sC .4 m/s D.17 m/s解析:F -x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面积表示力F 做的功,图形位于x 轴上方表示力做正功,位于下方表示力做负功,面积大小表示功的大小,所以物体运动到x =16 m 处时,F 做正功,其大小W =40J ,根据动能定理有W =12m v 22-12m v 21,代入数据,可得v 2=3 m/s.答案:B4.将一个物体以初动能E 0竖直向上抛出,落回地面时物体的动能为E 02,设空气阻力大小恒定.若将它以初动能4E 0竖直上抛,则它在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化了( )A .3E 0B .2E 0C .1.5E 0D .E 0解析:物体以初动能E 0竖直向上抛出,设上升最大高度为h ,根据动能定理,对全过程有-2fh =-E 02,对上升过程有-fh -mgh =0-E 0,联立解得mg =3f ;物体以初动能4E 0竖直上抛,设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有-mgh ′-fh ′=0-4E 0,得mgh ′=3E 0,即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3E 0,只有选项A 正确.答案:A5.质量为m 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 ,在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是( )A.14mgRB .13mgR C.12mgR D .mgR解析: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绳的张力为F =7mg ①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 -mg =m v 21R ②小球恰好过最高点,绳子拉力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 =m v 22R ③小球由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2mgR +W f =12m v 22-12m v 21④由①②③④可得W f =-12mgR ,所以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12mgR ,故C 正确,A 、B 、D 错误.答案:C6.(2018·江苏宿迁一模)质量为2 kg 的物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块动能Ek 与其发生位移x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1 m 时速度大小为2 m/sB .x =3 m 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 2C .在前4 m 位移过程中拉力对物块做的功为9 JD .在前4 m 位移过程中物块所经历的时间为2.8 s解析: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得F 合x =ΔE k ,则F 合=ΔE k x ,即图线的斜率等于合外力.在0~2 s 内,F 合=ΔE k x =2 N ,设x =1 m 时速度大小为v ,由动能定理得F 合x 1=12m v 2-0,v = 2 m/s ,A 错误;由图线知2~4 m 内加速度恒定,a =F 合m =ΔE k xm =52×2m/s 2=54 m/s 2,B 错误;在前4 m 位移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W -μmgx =9 J ,W =9 J +0.2×2×10×4 J =25 J ,C 错误;在x =2 m 时,12m v 21=4 J ,v 1=2 m/s ,在x =4 m 时,12m v 22=9 J ,v 2=3 m/s ,在前2 m 内,2 m =v 12t 1,t 1=2s ,在后2 m 内,2 m =v 1+v 22t 2,t 2=0.8 s ,故t 1+t 2=2.8 s ,D 正确.答案:D7.质量分别为2m 和m 的A 、B 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F 1和F 2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撤去F 1、F 2后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减速到停止,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1和F 2大小相等B .F 1和F 2对A 、B 做功之比为2∶1C .A 、B 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D .全过程中摩擦力对A 、B 做功之比为1∶2解析:设A 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a ,则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0.5a ,B 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0.5a ,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 :F 1-F f1=2ma ,F f1=2m ×0.5a .对B :F 2-F f2=0.5ma ,F f2=ma .解得F 1=3ma ,F 2=1.5ma ,F f2=F f1,A 错误,C 正确.外力F 1、F 2做功分别为:W 1=F 1x 1,W 2=F 2x 2,由图线围成的面积可知x 1=0.5x 2,故W 1∶W 2=1∶1,B 错误.两物体运动位移相同,故摩擦力做功之比为F f1x ∶F f2x =1∶1,D 错误.答案:C8.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一段距离后到达一斜面底端,这时撤去外力,物体冲上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和在平面上移动的距离相等,然后物体又沿斜面下滑,恰好停在平面上的出发点.已知斜面倾角θ=30°,斜面与平面上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物体开始受到的水平拉力F .解析:设动摩擦因数为μ,在平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 ,据动能定理有物体由静止开始到冲到斜面最高点Fs -μmgs -mgs sin 30°-μmgs cos 30°=0①物体沿斜面下滑到停在平面上的出发点mgs sin 30°-μmgs cos 30°-μmgs =0②由①②得F =mg答案:mg9.如图甲所示,一足够长、与水平面夹角θ=53°的倾斜轨道与竖直面内的光滑圆轨道相接,圆轨道的半径为R ,其最低点为A ,最高点为B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与斜轨间有摩擦,物块从斜轨上某处由静止释放,到达B 点时与轨道间压力的大小F 与释放的位置距最低点的高度h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小球通过A 点时的能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sin 53°=45,cos 53°=35,求:(1)物块与斜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物块的质量m .解析:(1)由题图乙可知,当h 1=5R 时,物块到达B 点时与轨道间压力的大小为0,设此时物块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v 1,则mg =m v 21R对物块从释放至到达B 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mg (h 1-2R )-μmg cos θh 1sin θ=12m v 21解得μ=23(2)设物块从距最低点高为h 处释放后到达B 点时速度的大小为v ,则F +mg =m v 2R物块从释放至到达B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 (h -2R )-μmg cos θh sin θ=12m v 2解得F =mgh R -5mg则F -h 图线的斜率k =mg R由图可知k =2R解得m =0.2 kg答案:(1)23 (2)0.2 kg10.如图所示,AB 是倾角为θ的粗糙直轨道,BCD 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 恰好在B 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 .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 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P 点与圆弧的圆心O 等高,物体与轨道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 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 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3)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释放点距B 点的距离L ′应满足什么条件.解析:(1)因为摩擦力始终对物体做负功,所以物体最终在圆心角为2θ的圆弧轨道上做往复运动.对整体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 ·cos θ-μmg cos θ·s =0,所以总路程为s =R μ(2)对B →E 过程mgR (1-cos θ)=12m v 2E ①F N -mg =m v 2E R ②由①②得F N =(3-2cos θ)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轨道的压力F N ′=F N =(3-2cos θ)mg ,方向竖直向下.(3)设物体刚好到D 点,则mg =m v 2D R ③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 ′sin θ-μmg cos θ·L ′-mgR (1+cos θ)=12m v 2D ④由③④得应满足条件:L ′=3+2cos θ2(sin θ-μcos θ)·R答案:(1)R μ (2)(3-2cos θ)mg ,方向竖直向下 (3)L ′=3+2cos θ2(sin θ-μcos θ)·R。

2018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部分(含答案)word版

2018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部分(含答案)word版

1 1
H
和一个氘核
2 1
H
先后从
y
轴上
y
h
点以相同的动能射出,速度方向沿
x
轴正方向。已知
1 1
H
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

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60
,并从坐标原点
O
处第一次射出磁场。
1 1
H
的质量为
m

E
y
电荷量为q .不计重力。求
h
(1)
1 1
H
第一次进入磁场的位置到原点
O
的距离;
O
x
(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合 S1,调节 R1 的滑片位置,使电压表读数为某一值U0 ;保持 R1 的滑片位置不变,将 R2 置于最大值, 将 S2 与 2 端接通,调节 R2 ,使电压表读数仍为U0 ;断开 S1,记下此时 R2 的读数.逐步降低温控 室的温度 t,得到相应温度下 R2 的阻值,直至温度降到 25.0°C。实验得到的 R2 t 数据见下表。
水平外力的作用,自 a 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小球从 a 点开始运动
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A. 2mgR
B. 4mgR
C. 5mgR
D. 6mgR
19.如图,两个线圈绕在同一根铁芯上,其中一线圈通过开关与电源连接, 另一线圈与远处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在纸面内的直导线连接成回路。将
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 F 和 x 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F
P
F
F
F
F
O
xO
xO
xO
x
A
B

2018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模拟仿真预测卷一

2018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模拟仿真预测卷一

模拟仿真预测卷(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了解科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物理发展史实的是( ) A.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楞次发现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即电磁感应现象C.牛顿最早用扭秤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数D.安培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如图所示,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磁石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石块a一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D.桌面对石块c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3.物体在恒定的合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在时间t1内动能由零增大到E1,在时间t2内动能由E1增加到2E1,设合力在时间t1内做的功为W1,冲量为I1,在时间t2内做的功是W2,冲量为I2,则( )A.I1<I2,W1=W2 B.I1>I2,W1=W2C.I1>I2,W1<W2 D.I1=I2,W1<W24.如图甲所示,在某电场中建立x坐标轴,A、B为x轴上的两点,x A、x B分别为A、B 两点在x轴上的坐标值.一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运动,该电子的电势能E p随其坐标x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E p A和E p B分别表示电子在A、B两点时的电势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电场可能是孤立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B.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C.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其所做的功W=E p A-E p BD.电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在B点的动能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通过保险丝接在一个交变电源上,交变电压瞬时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u=311sin100πt(V),副线圈所在电路中接有电热丝、小电动机、理想交流电压表和理想交流电流表.已知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电热丝额定功率为44 W,小电动机内电阻为1 Ω,电流表示数为3 A,各用电器均正常工作.则( )A.电压表示数为31.1 VB.小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21 W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44 WD.通过保险丝的电流为30 A6.如图所示为洛伦兹力演示仪的结构示意图.由电子枪产生电子束,玻璃泡内充有稀薄的气体,在电子束通过时能够显示电子的径迹.前后两个励磁线圈之间产生匀强磁场,磁场方向与两个线圈中心的连线平行.电子速度的大小和磁感应强度可以分别通过电子枪的加速电压U和励磁线圈的电流I来调节.适当调节U和I,玻璃泡中就会出现电子束的圆形径迹.下列调节方式中,可能让圆形径迹半径增大的是( )A.同时增大U和I B.同时减小U和IC.增大U,减小I D.减小U,增大I7.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R2=2R,圆形金属线圈半径为r1,线圈导线的电阻为R.半径为r2(r2<r1)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与横、纵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t0和B0,其余导线的电.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B .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线圈两端的电压为B 0πr 21t 0 D .线圈两端的电压为4B 0πr 225t 0.物体在甲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比乙大 .物体与甲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比乙大 .两传送带对物体做功相等(1)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2)实验时要在接通打点计时器之________(填“前”或“后”)释放物体.(3)将各计数点至O点的距离依次记为s1、s2、s3、s4……测得s2=1.60 cm,s4=6.40 cm,请你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4)同学们根据测出的物体1上升的高度x与相应的时间t,描绘出如图丙所示的s-t2图线,由此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10.(9分)用伏安法测定一个待测电阻R x的阻值(阻值约为200 Ω),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电池组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电流表A1(量程0~15 mA,内阻约为100 Ω)电流表A2(量程0~300 μA,内阻为2 000 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20 Ω,额定电流2 A)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 999 Ω,额定电流1 A)开关S、导线若干要求实验中尽可能准确地测量R x的阻值,请回答下面问题:(1)将电流表A2与电阻箱串联,改装成一个量程为3.0 V的电压表,需将电阻箱阻值调到________Ω;(2)在方框中完整画出测量R x阻值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明器材代号;(3)调节滑动变阻器R1,两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可读出电流表A1的示数是________mA,电流表A2的示数是________μA,测得待测电阻R x的阻值是________Ω.11.(14分)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到达月球,他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在离月球表面高度为h处,将一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水平射程为x.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求:(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0;(2)月球的质量M;(3)飞船在近月圆轨道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v.12.(18分)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型足够长且平行的导轨,间距L=1 m,导轨倾斜部分的倾角θ=53°,并与定值电阻R相连.整个空间存在着B=5 T、方向垂直倾斜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金属棒ab、cd的阻值R ab=R cd=R,cd棒质量m=1 kg.ab棒光滑,cd 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2,sin53°=0.8,cos53°=0.6,求:(1)ab棒由静止释放,当滑至某一位置时,cd棒恰好开始滑动.求这一时刻ab棒中的电流;(2)若ab棒无论从多高的位置释放,cd棒都不动,分析ab棒质量应满足的条件;(3)若cd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ab棒无论质量多大,从多高位置释放,cd 棒始终不动.求cd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满足的条件.(二)选择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3.(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估算油酸分子直径用的是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油膜的面积如图所示,内壁光滑、截面积不相等的圆柱形气缸竖直放置,气缸上、下两部在气缸内有A、B两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两活塞用的细轻杆连接,两活塞导热性能良好,并能在气缸内无摩擦地移动.已知活塞如图所示是一个透明圆柱的横截面,其半径为方向射向圆柱体.则这条入射光线到AB的距离是多少?187.5(或191)(2分)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棒刚要开始滑动时,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分),作光路图,由几何关系,得2β=α。

2018高考模拟 物理试题1含问题详解

2018高考模拟 物理试题1含问题详解

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一)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将一小球沿y轴正方向以初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小球运动的y-t图像如图所示,t2时刻小球到达最高点,且t3-t2>t2-t1,0~t2时间内和t2~t3时间内的图线为两段不同的抛物线,由此可知A.小球在0~t1时间内与t1~t2时间内运动方向相反B.小球在t2时刻所受合外力为零C.小球在0~t2时间内所受合外力大于t2~t3时间内所受合外力D.小球在t1和t3时刻速度大小相等15.如图所示,在某一区域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竖直平面内有初速度为v o的带电微粒,恰能沿图示虚线由A向B做直线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则A.微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微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微粒电势能减少D.微粒带正电16.均匀带电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可等效为电荷全部集中于球心处的点电荷的电场。

如图所示,在半球面AB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球面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N两点,OM=ON=2R。

已知M点的场强大小为E,方向由O指向M。

则N点的场强大小为A.B.C. D.17.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框架ABCD固定在水平面内,AB与CD平行且足够长,BC与CD间的夹角为θ(θ<90°),不计金属框架的电阻。

光滑导体棒MN(垂直于CD)在外力作用下以垂直于自身的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导体棒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良好接触,以经过C点时刻为计时起点,下列关于电路中电流大小I与时间t、消耗的电功率P与导体棒水平移动的距离x变化规律的图像中,正确的是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18.如图所示,半径为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3 机械能守恒定律(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3 机械能守恒定律(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选择题1.(2018·南充模拟)以下运动中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的是( )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从高处以g4的加速度竖直下落C .不计空气阻力,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D .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答案 C解析 A 项,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动能不变,而重力势能可能变化,所以机械能不一定守恒,故A 项错误.B 项,物体从高处以g4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必定受到向上的阻力,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故B 项错误.C 项,不计空气阻力,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细绳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C 项正确.D 项,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时可能有除重力以外的力做功,机械能不一定守恒,故D 项错误. 2.如下列图,斜劈劈尖顶着竖直墙壁静止于水平面上,现将一小球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如此在小球从释放到落至地面的过程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斜劈对小球的弹力不做功B .斜劈与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 .斜劈的机械能守恒D .小球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斜劈动能的增加量 答案 B解析 不计一切摩擦,小球下滑时,小球和斜劈组成的系统只有小球的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B 项正确,C 、D 两项错误;斜劈对小球的弹力与小球位移间夹角大于90°,故弹力做负功,A 项错误.3.(多项选择)人站在h 高处的平台上,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v ,以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点,不计空气阻力,如此有( )A .人对小球做的功是12mv2B .人对小球做的功是12mv 2-mghC .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是12mv2D .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是12mv 2-mgh答案 BC解析 A 项,人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获得的初动能,根据对从开始抛到落地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W +mgh =12mv 2,所以人对小球做的功是W =12mv 2-mgh ,故A 项错误,B 项正确;C 项,以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点,小球落地的机械能等于落地时的动能加重力势能,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是零,机械能为12mv 2,故C 项正确,D 项错误.4.(2018·西宁一模)(多项选择)某娱乐项目中,参与者抛出一小球去撞击触发器,从而进入下一关.现在将这个娱乐项目进展简化,假设参与者从触发器的正下方以v 的速率竖直上抛一小球,小球恰好击中触发器.假设参与者仍在刚刚的抛出点,沿A 、B 、C 、D 四个不同的光滑轨道分别以速率v 抛出小球,如下列图.如此小球能够击中触发器的可能是( )答案 CD解析 小球以v 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为h ,到达最大高度时速度为0,A 项,小球不能上升到最高点就做斜抛运动了,不能击中触发器,故A 项错误;B 项,小球离开斜面后做斜抛运动了,不能击中触发器,故B 项错误;C 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刚好等于零,可以击中触发器,故C 项正确;D 项,在双轨中做圆周运动时到达最高点的速度可以为零,所以小球可以上升到最高点并击中触发器,故D 项正确.5.(2018·大连模拟)如下列图,长为2L 的轻弹簧AB 两端等高的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弹簧刚好处于原长,现在其中点O 处轻轻地挂上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P 后,物体向下运动,当它运动到最低点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 ,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C .物体在最低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LtanθD .物体在最低点时,弹簧中的弹力为mg2cosθ答案 C解析 物块向下运动,弹簧弹力增大,所受合外力减小,加速度减小,方向向下,当加速度为零时,重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相等速度最大,物块继续向下运动弹簧弹力增大,合力增大,加速度增大方向向上,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故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 项错误;物体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向上,位移向下,做负功,根据W 除重=ΔE 可知机械能一直减小,故B 项错误;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物体在最低点时,速度为零,动能为零,物块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由几何关系得物块下降的高度h =L tanθ,故弹簧的弹性势能为ΔE 弹=mgh =mgLtanθ,故C 项正确;当加速度为零时,重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相等,物块继续向下运动弹簧弹力增大,弹簧弹力的合力大于重力,如此有:F 弹cos θ>mg2,解得:F 弹>mg 2cosθ,故D 项错误.6.(2018·安徽三模)(多项选择)如下列图,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光滑轨道ABCD ,其中倾角为θ=37°的斜面AB 与半径为R 的圆弧轨道平滑相切于B 点,CD 为竖直直径,O 为圆心.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与B 点高度差为h 的位置A 点沿斜面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sin37°=06,cos37°=0.8,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当h =2R 时,小球过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275mgB .当h =2R 时,小球会从D 点离开圆弧轨道做平抛运动C .当h =3R 时,小球运动到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4mg D .调整h 的值,小球能从D 点离开圆弧轨道,并能恰好落在B 点 答案 AC解析 A 项,当h =2R 时,从A 点到C 点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mg(h +R -Rcosθ)=12mv C 2过C 点时有:F N -mg =m v C2R解得:F N =275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过C 点压力大小为275mg ,A 项正确;B 项,假设小球恰好从D 点离开圆弧轨道,如此有:mg =mv 02R ,mg(h 0-R -Rcosθ)=12mv 02解得:v 0=gRh 0=2.3R >2R ,所以当h =2R 时,小球在运动到D 点前已经脱离轨道,不会从D 点离开做平抛运动,B 项错误;C 项,由机械能守恒可得:mg(3R +R -Rcosθ)=mg2R +12mvD 2,求得:v D = 2.4gR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得:F N +mg =m v D2R ,解得:F N =1.4mg ,C 项正确;D 项,假设小球以速度v 0从D 点离开后做平抛运动,R +Rcosθ=12gt 02,得:t 0=6R 10g,且x =v 0t 0=6R 10>0.6R ,D 项错误.7.(2018·银川三模)蹦床是一项运动员利用从蹦床反弹的竞技运动,在某次“蹦床〞娱乐活动中,从小朋友下落到离地面高h 1处开始计时,其动能E k 与离地高度h 的关系如图2所示.在h 1~h 2阶段图像为直线,其余局部为曲线,h 3对应图像的最高点,小朋友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整个过程中小朋友的机械能守恒B .从小朋友的脚接触蹦床直至蹦床被压缩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其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小朋友处于h =h 4高度时,蹦床的弹性势能为E p =mg(h 2-h 4)D .小朋友从h 1下降到h 5过程中,蹦床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 pm =mgh 1答案 C解析A项,小朋友接触蹦床后,蹦床对小朋友的弹力做功,所以整个过程中小朋友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项错误;B项,从小朋友的脚接触蹦床直至蹦床被压缩至最低点的过程中,蹦床对小朋友的弹力先小于重力,后大于重力,随着弹力的增大,合力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所以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B项错;C项,由图知,小朋友在h2处和h4处动能相等,根据蹦床和小朋友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得:小朋友处于h=h4高度时,蹦床的弹性势能为E p=mg(h2-h4),故C项正确;D项,小朋友从h1下降到h5过程中,蹦床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 pm =mg(h1-h5),故D项错误.8.(2018·潍坊三模)(多项选择)如下列图,光滑长铁链由假设干节组成,全长为L,圆形管状轨道半径为R,L>2πR,R远大于一节铁链的高度和长度.铁链靠惯性通过轨道继续前进,如下判断正确的答案是( )A.在第一节完成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第一节铁链机械能守恒B.每节铁链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依次减小C.第一节与最后一节到达最高点的速度大小相等D.第一节回到最低点至最后一节进入轨道的过程中铁链的速度保持不变答案CD解析A项,在第一节沿圆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第二节的推力,而沿圆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又受到拉力,所以在第一节完成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第一节铁链机械能不守恒.故A 项错误;B、D两项,从第一节铁链进入圆轨道,到第一节铁链回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铁链整体是重力势能不断增加,如此整体的速度逐渐减小;最后一节进入轨道后,整体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如此速度逐渐增大;在第一节回到最低点至最后一节进入轨道的过程中铁链整体的重力势能不变,所以速度保持不变.故B项错误,D项正确;C项,第一节与最后一节到达最高点时,整体的重力势能是相等的,所以整体的速度大小也相等.故C项正确.9.(2018·辽宁二模)如下列图,光滑水平面与光滑半球面相连,O点为球心,一轻绳跨过光滑小滑轮连接物块A、B,A、B质量相等可视为质点,开始时A、B静止,轻绳水平伸直,B 与O点等高,释放后,当B和球心O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时,B下滑速度为v,此时A仍在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如此球面半径为( )A.7v 24gB.7〔2+3〕v 24g C.73v 24gD.7v243g答案 D解析 滑块A 和滑块B 系统机械能守恒,故: mgRcos30°=12mv A 2+12mv B 2,将B 的速度沿着平行绳子和垂直绳子方向正交分解,如下列图:滑块A 、B 沿着绳子的分速度相等,故: v A =v B cos30°, 其中:v B =v , 联立解得: R =7v243g.10.如下列图,有一光滑轨道ABC ,AB 局部为半径是R 的14圆弧,BC 局部水平,质量均为m的小球a 、b 固定在竖直轻杆的两端,轻杆长为R ,不计小球大小.开始时a 球处在圆弧上端A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和轻杆,使其沿光滑轨道下滑,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a 球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B .a 、b 滑到水平轨道上时速度为2gRC .从释放到a 、b 滑到水平轨道上,整个过程中轻杆对a 球做的功为mgR2D .从释放到a 、b 滑到水平轨道上,整个过程中轻杆对b 球做的功为mgR2答案 C解析 A 项,下滑过程中,对两个球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而单个球机械能均不守恒,故A 项错误;B 项,下滑的整个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R +mg(2R)=12×2mv 2;解得:v =3gR ;故B 项错误;C 项,对a 球由动能定理可知:W +mgR =12mv 2;解得:W =32mgR -mgR =12mgR ;故C 项正确;D 项,对b 球由动能定理可知:W +2mgR =12mv 2;解得:W =32mgR -2mgR =-12mgR ;故D 项错误.11.(2018·大连模拟)(多项选择)如下列图,由长为L 的轻杆构成的等边三角形支架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中两个端点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系统可绕O 点在竖直面内转动,初始位置OA 水平.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一切摩擦与空气阻力.如此( )A .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 .B 球运动至最低点时,系统重力势能最小C .A 球运动至最低点过程中,动能一直在增大D .摆动过程中,小球B 的最大动能为34mgL 答案 AD解析 A 项,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故A 项正确;B 、C 两项,系统重心在A 、B 连线的中点位置,故AB 连线水平时,系统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故A 球运动至最低点过程中,动能先增加,后减小,故B 、C 两项错误;D 项,故AB 连线水平时,系统动能最大,此时A 球到图中B 球位置,故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 ·32L =2×12mv 2, 解得:12mv 2=34mgL ,故D 项正确.12.(2018·江苏二模)(多项选择)如下列图,在半径为r 的轴上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水桶,轴上分布着6根手柄,柄端有6个质量为m 的小球.球离轴心的距离为R ,轮轴、绳(极细)与手柄的质量以与摩擦均不计.现将水桶从某一高度释放使整个装置转动,当转动n 周时,如此( )A .水桶的速度是小球转动线速度的rR 倍B .水桶的瞬时速度为4πnr 3Mg Mr 2+6mR2 C .每个小球获得的动能为E k =2πnr 3mMgMr 2+6mR 2D .水桶减小的机械能为2πnrMg 答案 AB解析 A 项,轮轴和手柄具有一样角速度ω,故水桶下落速度为ωr,小球速度大小为ωR;故A 项正确;B 、C 两项,装置转动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有:Mg·2πnr=12M (ωr)2+6×12m (ωR)2; 所以,角速度ω=4πnMgrMr 2+6mR2,那么,水桶的瞬时速度为ωr=4πnM gr 3Mr 2+6mR2,小球的速度为ωR=4πnMgrR 2Mr 2+6mR 2,故每个小球获得的动能为12m (ωR)2=2πnMmgrR 2Mr 2+6mR2;故B 项正确,C 项错误;D 项,水桶减小的重力势能为2πnrMg;水桶的动能增加,故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如下列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体上,一劲度系数为k =200 N/m 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固定挡板C ,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 =4 kg 的物体A ,一轻细绳通过定滑轮,一端系在物体A 上,另一端与质量也为m 的物体B 相连,细绳与斜面平行,斜面足够长,用手托住物体B 使细绳刚好没有拉力,然后由静止释放,求:(1)弹簧恢复原长时细绳上的拉力;(2)物体A 沿斜面向上运动多远时获得最大速度; (3)物体A 的最大速度大小. 答案 (1)30 N (2)20 cm (3)1 m/s解析 (1)弹簧恢复原长时,物体A 、B 的加速度大小一样, 对B 分析:mg -T =ma , 对A 分析:T -mgsin30°=ma , 代入数据解得:T =30 N. (2)初始位置,弹簧的压缩量为: x 1=mgsin30°k=10 cm ,当物体A 速度最大时,即物体A 的加速度为0,对物体A 分析有: mg =kx 2+mgsin30°, 弹簧的伸长量为:x 2=10 cm , 所以物体A 沿斜面上升的距离为: x =x 1+x 2=20 cm.(3)因为x 1=x 2,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没有改变,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得: mg(x 1+x 2)-mg(x 1+x 2)sin30°=12·2m ·v 2,解得:v =1 m/s.14.(2018·江苏)如下列图,钉子A 、B 相距5l ,处于同一高度.细线的一端系有质量为M 的小物块,另一端绕过A 固定于B.质量为m 的小球固定在细线上C 点,B 、C 间的线长为3l.用手竖直向下拉住小球,使小球和物块都静止,此时BC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松手后,小球运动到与A 、B 一样高度时的速度恰好为零,然后向下运动.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取sin53°=0.8,cos53°=0.6.求:(1)小球受到手的拉力大小F ; (2)物块和小球的质量之比M∶m;(3)小球向下运动到最低点时,物块M 所受的拉力大小T.解析 (1)松手前小球受力分析如下列图,由平衡得:T 1sin53°=T 2cos53° F +mg =T 1cos53°+T 2sin53° 且T 1=Mg联立解得:F =53Mg -mg(2)小球运动到与A 、B 一样高度过程中, 小球上升高度为:h 1=3lsin53° 物块下降高度为:h 2=4l -2l =2l整个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如此有:mgh 1=Mgh 2 联立解得:M m =65(3)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向下运动到最低点即为小球回到起始点,设此时AC 方向拉力为T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物块:Mg -T =Ma对小球:沿AC 方向与物块的加速度一样 T -mgcos53°=ma 解得:T =4855mg.。

高中物理高考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版1(津鲁琼辽鄂)适用) 第2章 第3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高中物理高考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高考版1(津鲁琼辽鄂)适用) 第2章 第3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l
√B.dF
l
d
C.2dF
D.2lF
图8
45
解析 斧头劈木柴时,设两侧面推压木柴的力分别为 F1、F2 且 F1=F2, 利用几何三角形与力的三角形相似有 Fd=Fl1=Fl2,得推压木柴的力 F1= F2=dl F,所以 B 正确,A、C、D 错误.
45
5.(正交分解的应用)如图9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
图7所示),当对磨石施加竖直向上大小为F的推力时,磨石恰好沿斜壁向
上匀速运动,已知磨石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磨石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F-mg)cos θ
B.(F-mg)sin θ
C.μ(F-mg)cos θ
D.μ(F-mg)tan θ
图7
解析 磨石受重力、推力、斜壁的弹力及摩擦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由图可知,F一定大于重力mg;先将重力及向上的推力合成后,将二者 的合力沿垂直于斜壁方向及平行于斜壁方向分解,则在沿斜壁方向上有 Ff=(F-mg)cos θ,在垂直斜壁方向上有FN=(F-mg)sin θ,则Ff=μ(F- mg)sin θ,故A正确.
123
02
考点二 力的分解的两种常用方法
基础回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遵循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_三__角__ __形__定则. 2.分解方法: (1)按力产生的 效果 分解; (2)正交分解. 如图5,将结点O受力进行分解.
图5
3.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 方向的物理量,叠加时遵循 平行四边形 定则, 如速度、力等.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的物理量,求和时按 代数 法则相加,如路 程、速率等.
和β.若α=70°,则β等于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卷(一)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卷(一)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卷(一)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1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第5页答题区)14.如图所示为甲物体和乙物体在平直地面上同向运动的v-t 图象,已知t=0时甲在乙前方x 0=60m 处,则在0~4s 的时间内甲和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A.8mB.14mC.68mD. 52m15.一匝由粗细均匀的同种导线绕成的矩形导线框abcd 固定不动,其中矩形区域efcd 存在磁场(未画出),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大小B 随时间t 均匀变化,且B k t∆=∆(k>0),已知ab=fc=4L ,bc=5L ,已知L 长度的电阻为r ,则导线框abcd 中的电流为 A.289kL r B.22518kL r C.249kL r D.2259kL r16.如图所示,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固定在天花板上,弹簧下端系一质量为m 的物体,现将竖直向下的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使弹簧的伸长量为x 。

撤去外力后,物体由静止竖直向上弹出,已知对于劲度系数为k 0的弹簧,当其形变量为x 0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20012k x ,重力加速度为g ,其他阻力不计,则从撤去外力到物体的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中,物体的最大速度为A.mg x k ⎛+ ⎝B.mg x k ⎛- ⎝C.mg x k ⎛+ ⎝D.mg x k ⎛- ⎝17.如图所示,M 、N 是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两个卫星,已知N 为地球的同步卫星,M 的轨道半径小于N 的轨道半径,A 为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 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大于24小时B.M 适当减速有可能与N 实现对接C.M 的运行速度大于A 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D.N 的运行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18.一带正电荷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 轴正方向运动^轴正半轴上的电势φ随位置x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 1、x 2处的电场强度均沿x 轴负方向B.该粒子在x 1处的加速度大于在x 2处的加速度C.该粒子从x 1处到x 2处的过程中做减速运动D.该粒子在x 1处的电势能大于在x 2处的电势能19.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定值电阻R 1=5Ω、R 2=10Ω、R 3=2.5Ω,流过副线圈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阻R 2和R 3消耗的功率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B.流过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有效值为1AC.流过电阻R 1的电流有效值为1AD.电阻R 1消耗的功率为5W20.如图所示为一种质谱仪的示意图,该质谱仪由速度选择器、静电分析器和磁分析器组成。

2018年安徽省高考物理第一次模拟演练试题及答案

2018年安徽省高考物理第一次模拟演练试题及答案

υ/ms-1t /sBA84 802018年安徽省高考物理第一次模拟演练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1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其中第13~14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答题。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是A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v-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质点经8s 又回到了起点B .B 质点前4s 是的平均速度为40m/s 资*源%库C .B 质点最初4s 做加速运动,后4s 做减速运动D .A 、B 两质点出发以后还会相遇2次2. 下列方程式中,属于衰变的是A .n He H H 10423121+→+ B .He Rn Ra 422229622698+→C .n Sr Xe n U 1094381405410235922++→+D .e Mg Na 0124122411-+→3.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上升,在某一高度撤去恒力.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整个上升过程中,下列关于物体机械能E 、速度大小v 、重力势能E p 、动能E k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中,正确的是EtvtE pE KttOOOOA. B . C . D4.图甲为两水平金属板,在两板间加上周期为T 的交变电压u ,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质量为m 、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 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经时间T 从两板间飞出。

下列关于粒子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A.t=0时入射的粒子,离开电场时偏离中线的距离最大B.t=14T时入射的粒子,离开电场时偏离中线的距离最大C.无论哪个时刻入射的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都水平D.无论哪个时刻入射的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都相等5. 一些星球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收缩,假设该星球的直径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若收缩时质量不变,则与收缩前相比A.同一物体在星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增大到原来的4倍B.同一物体在星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C.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D.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6.如图所示,在空间中的d点有一个带正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db做直线运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b、d两点电势一定相等B.电场可能是a c、两点处等量同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C.若电场反向,粒子将会偏离原来的运动路径D.若粒子所带电荷量增大,将会偏离原来的运动路径7.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S为单刀双掷开关,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U1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I1为原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则A.保持U1及P的位置不变,S由a改接到b, I1将减小B.保持U1及P的位置不变,S由a改接到b,R两端的电压变小cdRPbSU1C.保持U1不变,S接在a处,使P滑向c端,R的电功率变大D.保持P的位置不变,S接在a处,使U1增大,I1将增大E.保持U1不变,S由a改接到b,同时使P滑向d端,R的电功率一定变大F.保持S接在a处,使U1增大,同时使P滑向c端,R的电功率一定变大8. 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静止在小车右端的质量为m的小球突然获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0v,并沿曲面运动,不计一切阻力,对于运动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小球可能从小车右端离开后不会再落回小车B .小球沿小车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2 0 2 v gC.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8年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高考真题解析(精编版)能力提升版

2018年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高考真题解析(精编版)能力提升版

一、单选题二、多选题1. 如图所示,A 、B 两个质点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在t =0时刻以1m/s 的初速度开始运动,B 在t =1s 时以初速度为零开始运动,t =2s 时,是两者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此距离为1.8m ,则A 、B两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a A =0.3m/s 2,aB =1.6m/s 2B .a A =0.35m/s 2,a B =1.7m/s 2C .a A =0.4m/s 2,a B =1.8m/s 2D .a A =0.45m/s 2,a B =1.9m/s 22. 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m 悬挂在盒子M 顶部,在M沿固定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悬挂小球的细线始终竖直,则( )A .M 做加速运动B .M 做匀速运动C .m 处于失重状态D .m 处于超重状态3. 小明用额定功率为、最大拉力为的提升装置,把静置于地面的质量为的重物竖直提升到高为的平台,先加速再匀速,最后做加速度大小不超过的匀减速运动,到达平台的速度刚好为零,取,则提升重物的最短时间为( )A .13.2s B .14.2s C .15.5s D .17.0s4. 如图所示,阳台上有一个用于晾灌肠的光滑曲杆AOB ,直杆OA 和OB的夹角,细绳一端固定在A 点,另一端与套在曲杆AOB 上的轻环Q 连接,用性钩挂上质量为m 的灌肠时,轻环Q 从曲杆O 处沿OB 滑下(轻环不滑出OB 杆),重力加速度为g ,当灌肠重新平衡后轻绳的张力大小为()A.B.C .mg D.5. 2020年7月23日,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首次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随后准确地进入预定地火转移轨道。

如图所示为探测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轨迹示意图,其中轨道I 、Ⅲ为椭圆,轨道Ⅱ为圆。

探测器经轨道I 、Ⅱ、Ⅲ运动后在Q 点登陆火星,O 点是轨道I 、Ⅱ、Ⅲ的交点,轨道上的O 、P 、Q 三点与火星中心在同一直线上,O 、Q 分别是椭圆轨道Ⅲ的远火星点和近火星点。

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建议用时:60分钟满分:11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M2.1所示,在教室里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C.“下蹲”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D.“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图M2。

1 图M2。

22.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如图M2。

2所示,10匝的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轴做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为10π rad/s,线圈转动过程中,穿过线圈的最大磁通量为0。

1 Wb。

若从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的位置开始计时,在t=错误! s时,矩形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A.27。

2 V B.15.7 VC.19。

2 V D.11。

1 V3.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在研制“萤火二号”火星探测器.探测器升空后,先在地球表面附近以线速度v环绕地球飞行,再调整速度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最后以线速度v′在火星表面附近环绕火星飞行.若认为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火星与地球的半径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7.设火星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和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g′∶g=1∶4 B.g′∶g=7∶10C.v′∶v=528D.v′∶v=错误!4.如图M2.3所示内壁光滑的环形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形槽上的P、Q两点与环形槽圆心等高,质量均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和B,以等大的速率v0同时从P处向上、向下滑入环形槽,若在运动过程中两球均未脱离环形槽,设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M2.3A.两球第一次相遇时速度相同B.两球第一次相遇点在Q点C.小球A通过最高点时的机械能小于小球B通过最低点时的机械能D.小球A通过最高点和小球B通过最低点时对环形槽的压力差为6mg5.在光电效应实验中,两个实验小组分别在各自的实验室,约定用相同频率的单色光,分别照射锌和银的表面,结果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如图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 万有引力与航天 (学生用书对应页码P283)1.据报道,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二号”卫星在距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100 km 的轨道上环月飞行时开始全面工作.“嫦娥二号”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比环月飞行高度约为200 km 的“嫦娥一号”更加翔实.若两颗卫星环月运行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如图所示,则( )A .“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周期比“嫦娥一号”长B .“嫦娥二号”环月运行的速度比“嫦娥一号”大C .“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号”大D .“嫦娥二号”环月运行时角速度比“嫦娥一号”小解析:万有引力提供了“嫦娥一号”与“嫦娥二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有G Mm r 2=m 4π2T 2r 、G Mm r 2=m v 2r 、G Mm r 2=ma 、G Mm r 2=mω2r ,可得T =2πr 3GM 、v =GM r 、a =GMr 2、ω=GMr 3,由于“嫦娥一号”比“嫦娥二号”轨道半径大,所以“嫦娥一号”的周期比“嫦娥二号”大,速度、向心加速度、角速度比“嫦娥二号”小,选项B 、C 正确,选项A 、D 错误.答案:BC2.天文单位(简写AU)是天文常数之一,历史上定义为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已知水星距离太阳约0.4 AU ,木星距离太阳约5.2 AU ,海王星距离太阳约30.1 AU ,则通过估算判断下述行星公转角速度最接近10-9rad/s 的是( )A .水星B .地球C .木星D .海王星解析:地球公转的角速度ω=2πT =2π365×24×3 600rad/s ≈2×10-7rad/s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 3A T 2A =R 3B T 2B,估算可得选项D 正确. 答案:D3.有一宇宙飞船到了某行星上空(不考虑该行星自转运动)表面附近以v 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出该宇宙飞船运动的周期为T ,已知引力常量为G ,则可以计算出( )A .该行星的半径B .该行星的平均密度C .该宇宙飞船的质量D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解析:根据圆周运动的规律v =2πT R ,可求得该行星的半径为R=v T 2π,选项A 正确;根据G Mm R 2=m 4π2T 2R ,可得M =4π2GT 2R 3,可求出该行星的质量,但无法求出宇宙飞船的质量,又由ρ=M43πR 3=3πGT 2可求得该行星的密度,选项B 正确,选项C 错误;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等于宇宙飞船的向心加速度,g =v ω=2πv T ,选项D 正确.答案:ABD4.地球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 ,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要使赤道上的物体“飘”起来,则地球的转速应变为原来的( )A.g 2倍 B .g +aa 倍C.g-aa倍 D.ga倍解析:赤道上的物体受万有引力和地球给它的支持力,且支持力与重力平衡,有F-F N=mω2R=ma,即F=m(g+a),若赤道上的物体“飘”起来,则支持力为零,向心力满足F=mω′2R=m(g+a),与前式联立解得ω′=ωg+aa,又ω=2πn,则n′=ng+aa,选项B正确.答案:B5.(2018·安徽盟校联考)如图所示,一颗行星和一颗彗星绕同一恒星的运行轨道分别为A和B,A是半径为r的圆轨道,B为椭圆轨道,椭圆长轴QQ′为2r.P点为两轨道的交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彗星和行星经过P点时受到的万有引力相等B.彗星和行星绕恒星运动的周期相同C.彗星和行星经过P点时的速度相同D.彗星在Q′处加速度为行星加速度的1/4解析:行星和彗星质量未知,不能比较在P处所受万有引力,A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和彗星围绕同一中心天体,且半长轴相同,故周期相同,B正确;彗星和行星经过P点时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同,C错误;彗星在Q′处与恒星球心的距离小于2r,加速度大于行星加速度的1/4,D错误.答案:B6.“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如图所示),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平均分布在倾角为55°的三个平面上,轨道高度约为21 500 km ,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36 000 km.已知地球半径为6 400 km ,(279424)3≈0.5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量小的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比质量大的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要低B .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C .中轨道卫星的周期约为45.2 hD .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7.9 km/s解析:质量不同的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相同,选项A 错误;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可知,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选项B 正确;由开普勒第三定律,中轨道卫星的周期为⎝ ⎛⎭⎪⎫2794243×24 h =0.53×24 h =12.72 h ,选项C 错误;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7.9 km/s ,选项D 错误.答案:B7.(2018·杭州模拟)“嫦娥二号”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 km ,周期为118 min 的工作轨道,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则( )A .卫星在轨道Ⅲ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B .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P 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Ⅰ上经过P 点时大C .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比在轨道Ⅰ上短D .卫星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Ⅱ上大解析:由G Mm r 2=m v 2r 得v =GMr ,故卫星在轨道Ⅲ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选项A 正确;卫星在轨道Ⅰ上经过P 点时做离心运动,其速度比在轨道Ⅲ上经过P 点时大,选项B 错误;由开普勒定律可知R 3T 2为定值,故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比在轨道Ⅰ上短,选项C 正确;卫星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Ⅱ上大,选项D 正确.答案:ACD8.2018年1月27日,我国在境内再次成功地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中段是指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空间依靠惯性飞行的一段.如图所示,一枚蓝军弹道导弹从地面上A 点发射升空,目标是攻击红军基地B 点,导弹升空后,红军反导预警系统立刻发现目标,从C 点发射拦截导弹,并在弹道导弹飞行中段的最高点D 将其击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E 到D 过程,弹道导弹机械能不断增大B .图中E 到D 过程,弹道导弹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 .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运动的轨迹是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D .弹道导弹飞行至D 点时速度大于7.9 km/s解析:弹道导弹从E 到D 靠惯性飞行,只受地球的引力作用,机械能守恒,选项A 错误;弹道导弹从E 到D ,与地心的距离R 增大,万有引力F =G M 地m R 2减小,弹道导弹的加速度a =F m 减小,选项B正确;由开普勒第一定律知,选项C 正确;D 点在远地点,弹道导弹的速度最小,由v =GMr 可知,D 点到地心的距离r 大于地球的半径R 0,所以弹道导弹的速度v =GMr 小于第一宇宙速度v 宇=GM R 0=7.9 km/s ,选项D 错误.答案:BC9.2018年11月3日凌晨1时29分,经历近43小时飞行和五次变轨的“神舟八号”飞船飞抵距地面343 km 的近似为圆形的轨道,与在此轨道上等待已久的“天宫一号”成功对接;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下列有关“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说法正确的是( )A .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约为11.2 km/sB .若还知道“天宫一号”运行的周期,再利用万有引力常量,就可算出地球的质量C .在对接前,应让“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在同一轨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然后让“神舟八号”加速追上“天宫一号”并与之对接D .“神舟八号”返回地面时应先减速解析:“天宫一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运行速率不可能达到第二宇宙速度,选项A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天宫一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得G Mm (R +h )2=m 4π2T 2(R +h ),要想求出地球质量,还得知道地球的半径R ,选项B 错误;“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如果加速,需要的向心力m v 2r 将变大,万有引力将不足以提供“神舟八号”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神舟八号”将做离心运动,无法与“天宫一号”对接,选项C 错误;“神舟八号”减速时,需要的向心力m v 2r 变小,“神舟八号”做向心运动,选项D 正确.答案:D10.2018年5月10日,建立在北纬43°的内蒙古赤峰草原天文观测站在金鸽牧场揭牌并投入使用,该天文观测站首批引进了美国星特朗公司先进的天文望远镜.现有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若该观测站的一位观测员,要在每天晚上相同时刻,在天空正上方同一位置观察到该卫星,卫星的轨道必须满足下列哪些条件(已知地球质量为M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地球半径为R )( )A .该卫星一定在同步卫星轨道上B .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北纬43°线所确定的平面共面C .满足轨道半径r =3GMT 24π2n 2(n =1、2、3…)的全部轨道都可以D .满足轨道半径r =3GMT 24π2n 2(n =1、2、3…)的部分轨道解析:同步卫星的轨道都在赤道的正上方,赤道的纬度是0,选项A 错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必须为地心,选项B 错误;只有地球自转周期是卫星运行周期的整数倍且卫星的运行轨道必经过观测站的正上方,才可以满足题设条件,由G Mm r 2=m 4π2(T n )2r 解得r =3GMT 24π2n 2,n 为自然数,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答案:D11.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的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为“太空电梯”缆线的制造提供了可能.近日,日本大林建设公司公布了建造“太空电梯”计划,希望到了2180年,人们不需要搭乘太空船,只要搭电梯就能够圆太空梦.假设有一个从地面赤道上某处连向其正上方地球同步卫星的“太空电梯”.关于“太空电梯”缆线上各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相同B.线速度相同C.角速度相同D.各质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解析:由G Mm(R+h)2=mg得g=GM(R+h)2,可见离地面高度不同,其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选项A错误;缆线上各处的角速度均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选项C正确;由v=(R+h)ω知,离地面高度不同的点线速度大小不同,选项B错误;由G Mm(R+h)2=m(R+h)ω2得ω=GM(R+h)3,则完全失重时离地面高度不同处角速度大小不同,选项D错误.本题易错选D,想到同步卫星完全失重就误以为与其连接的“太空电梯”缆线上各质点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答案:C12.宇宙中两个星球可以组成双星,它们只在相互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球心连线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双星间的距离在不断缓慢增加,设双星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双星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减小B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增大C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增大D .双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增大解析:由m 1r 1ω2=m 2r 2ω2及r 1+r 2=r 得,r 1=m 2r m 1+m 2,r 2=m 1r m 1+m 2,可知D 正确;F =G m 1m 2r 2=m 1r 1ω2=m 2r 2ω2,r 增大,F 减小,A 正确;r 1增大,ω减小,B 错误;由T =2πω知T 增大,C 正确.答案:B13.如图所示,a 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 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c为地球的同步卫星,以下关于a 、b 、c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b >a c >a aB .a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a >a b >a cC .a 、b 、c 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 a =v b >v cD .a 、b 、c 的周期关系为T a >T c >T b解析:因a 为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c 为同步卫星,因此它们的ω相同,根据a =rω2可知a a <a c ,再由GMm r 2=ma 可知a b >a c ,所以a b >a c >a a ,A 正确,B 错误.再由v =rω可知v a <v c ,故C 错误;由c 为同步卫星可知T a =T c ,所以D 错误.答案:A14.某同学学习了天体运动的知识后,假想宇宙中存在着由四颗星组成的孤立星系.一颗母星处在正三角形的中心,三角形的顶点各有一颗质量相等的小星围绕母星做圆周运动.如果两颗小星间的万有引力为F ,母星与任意一颗小星间的万有引力为9F .则( )A .每颗小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3+9)FB .每颗小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32+9)FC .母星的质量是每颗小星质量的3倍D .母星的质量是每颗小星质量的33倍解析:每颗小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2F cos 30°+9F =(3+9)F ,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由万有引力定律和题意知G Mm (23l cos 30°)2=9G m 2l 2,解得M =3m ,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答案:AC15.我国于2018年12月2日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如图所示是“嫦娥三号”巡视器和着陆器.月球半径为R 0,月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 0.地球和月球半径的比值为R R 0=4,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g g 0=6.地球和月球密度的比值为( )A.23B .32C .4D .6解析:设星球的密度为ρ,由G Mm ′R 2=m ′g 得GM =gR 2,ρ=M V=M 43πR 3,联立解得ρ=3g 4G πR ,设地球、月球的密度分别为ρ0、ρ1,则ρ0ρ1=g ·R 0g 0·R ,将R R 0=4,g g 0=6代入上式,解得ρ0ρ1=32,选项B 正确.答案:B16.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到达月球表面,关闭动力飞船在近月圆轨道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T ;接着,宇航员调整飞船动力,安全着陆,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离地某一高度处将一小球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其水平射程为x .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1)月球的质量M ;(2)小球开始抛出时离地的高度.解析:(1)飞船绕月近地运行,月球对飞船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 R 2=m 4π2T 2R解得月球的质量M =4π2R 3GT 2(2)小球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有x =v 0t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有h =12gt 2在月球表面,小球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有G Mm R 2=mg =m 4π2T 2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4π2T 2R小球开始抛出时离地的高度h =2π2T 2R ·x 2v 20=2π2x 2R T 2v 20答案:(1)4π2R 3GT 2 (2)2π2x 2R T 2v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