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的课程与目标
采矿工程本科课程

采矿工程本科课程采矿工程本科课程采矿工程是一门涉及地质学、机械学、化学等多个领域的复杂学科。
在采矿工程本科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开采和加工各种矿物资源,包括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矿产。
本文将介绍采矿工程本科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1.1 课程简介采矿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使其能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该专业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复合型的交叉专业。
1.2 主要内容该专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勘探和资源评价:包括地质调查、找矿勘探、矿产资源评价等;(2)开采技术与装备:包括井下开采技术、露天开采技术、爆破技术、采矿机械与设备等;(3)选矿技术与装备:包括矿物加工技术、选矿流程设计、筛分、浮选等;(4)安全环保与管理:包括采矿安全管理、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
1.3 教学目标该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以下能力和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1)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了解国内外采矿工程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第二部分:主要课程2.1 《地质勘探》该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中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构造等基本知识。
同时,还将学习到地质勘探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重力勘探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掌握如何利用这些方法和技术找到矿产资源。
2.2 《采矿机械》该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采矿机械的种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同时,还将学习到采矿机械的选型和使用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将掌握如何正确使用采矿机械进行开采。
采矿学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采矿学课程设计实践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采矿学基本概念,掌握矿物分类、矿石成分及性质等基础知识;2. 了解采矿方法、工艺流程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3. 掌握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矿石样品,进行简单矿物识别;2. 学会使用采矿设备,掌握基本的采矿操作技能;3. 能够针对具体矿床条件,设计合理的采矿方案,并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采矿学的兴趣,激发其探索自然、服务国家资源开发的热情;2. 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保意识,认识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采矿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采矿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采矿专业人才。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职业素养,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事业贡献力量。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采矿学基础知识: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等基本概念,矿物分类、矿石成分及性质等;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矿物与岩石、第二章 矿床成因与分类。
2. 采矿方法与工艺:地下采矿、露天采矿、特殊采矿等方法,采矿工艺流程及设备;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采矿方法、第四章 采矿工艺与设备。
3.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政策法规,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4. 采矿实践操作:矿石样品分析,采矿设备操作,采矿方案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实践教学内容:矿石样品分析实验、采矿设备操作实训、采矿方案设计实践。
5. 采矿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矿床开采实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参考教材章节:第六章 采矿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本课程共计32学时,分配如下:1. 采矿学基础知识(6学时)2. 采矿方法与工艺(12学时)3.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6学时)4. 采矿实践操作(4学时)5. 采矿案例分析(4学时)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主要用于采矿学基础知识、采矿方法与工艺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学。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采矿工程专业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矿山工程学矿山工程学是采矿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它涵盖了矿山设计、矿产资源评价、地质条件评价、矿山开采方法和技术、矿山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矿山规划和设计,如何评估矿山开采的可行性以及如何保障矿工的安全。
2. 岩石力学与岩层控制岩石力学与岩层控制是采矿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通过学习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力学原理,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岩石体力学参数的测定方法以及如何预测和控制岩层的破坏和变形。
这对于确保矿山开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3. 矿山测量与地图学矿山测量与地图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测量技能和地图制图能力。
学生将学习使用各种测量设备和工具进行矿山测量,绘制地质和工程地图,并通过这些数据和地图进行矿山设计和开采计划的制定。
4. 煤矿工程学煤矿工程学是采矿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学生将学习煤矿的开采技术、煤的地质特征和资源评估方法、煤矿安全以及煤矿环境保护等内容。
这些知识将使学生能够在煤炭行业中从事煤矿设计、煤矿管理和煤矿安全工作。
5. 矿物加工工程学矿物加工工程学涉及到矿石的物理性质、破碎、磨矿、浮选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学习矿石的加工流程、设备的选择和操作、矿石的分类和分离等内容。
这方面的知识对于高效利用矿石资源、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6. 矿山经济与管理矿山经济与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矿山管理能力和经济意识。
学生将学习矿山企业的运营管理、成本控制、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矿山企业中担任管理职位,进行矿山项目的规划和管理。
7. 采矿工程实践采矿工程实践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践环节。
学生将在实践中学习并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包括矿山测量、现场调查与勘探、矿山设计与规划、矿山开采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技巧。
总结:采矿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涵盖了矿山工程学、岩石力学与岩层控制、矿山测量与地图学、煤矿工程学、矿物加工工程学、矿山经济与管理以及采矿工程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采矿课程设计与分析

采矿课程设计与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采矿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采矿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采矿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2.掌握矿床成因、矿床类型和矿石性质;3.学习矿井设计、采矿方法和矿产资源保护;4.熟悉矿山安全生产和管理。
5.能够运用地质知识进行矿床勘探和评价;6.能够运用数学和力学知识进行矿井设计和计算;7.能够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矿山生产和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采矿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爱护矿产资源、关注环保的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矿基本概念和历史:介绍采矿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2.矿床地质学:学习矿床成因、矿床类型和矿石性质;3.矿井设计和采矿方法:掌握矿井布局、采矿方法和矿产资源保护;4.矿山安全生产和管理:了解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矿山安全技术和矿山管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采矿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矿山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验法:进行矿山生产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采矿工程概论》等;2.参考书:采矿工程相关书籍;3.多媒体资料:矿山生产视频、图片等;4.实验设备:矿山生产模拟实验设备。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我们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采矿工程专业学习计划

采矿工程专业学习计划I. 引言采矿工程专业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开采地下矿产资源的学科,涉及到地质、工程、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学习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掌握采矿工程专业所需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II. 课程安排1. 基础课程- 数学分析- 工程力学- 材料力学- 矿山测量- 地质学基础- 矿石学与矿床学2. 专业课程- 采矿工程概论- 钻探与爆破工程- 矿山机械与自动化- 采矿压力与顶板管理- 矿山环境与安全工程- 矿山设计与规划3. 实践课程- 实习课程:在矿山或相关企业进行实地实习,了解工程实践和操作流程。
- 毕业设计:选择一个采矿工程相关的课题,进行独立研究并完成毕业设计报告。
III. 学习方法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定期参观矿山或参与相关实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 参加行业会议和讲座,与业界专家交流,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
2. 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 主动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来拓宽知识面。
- 主动组织学习小组,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解决难题。
3. 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查找相关资料,扩充学习内容。
- 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模拟实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IV. 学习目标1. 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熟悉相关专业术语和概念。
2. 具备解决采矿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采矿规划和设计。
3. 熟练掌握采矿工程常用的技术工具和软件,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
4.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矿山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合作,有效地解决问题。
5. 具备矿山安全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V. 职业发展前景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在矿山、矿业公司、能源企业等领域有着较好的就业前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选择:1. 采矿工程师:负责矿山的日常生产管理和技术支持。
2. 矿山设计师:进行矿山规划和设计工作。
大学采矿导论课程设计

大学采矿导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理解矿床类型、矿石性质及采矿工艺流程。
2. 使学生了解矿产资源分布、开发及利用的现状,认识矿产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帮助学生了解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采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和评价采矿工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2. 提高学生的矿山现场操作技能,掌握矿山安全、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查询、收集和整理矿产资源相关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采矿专业,树立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2.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矿山环境保护,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分析、解决问题。
本课程针对大学采矿专业一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采矿基本知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采矿工程基本概念:介绍矿床、矿石、矿山、采矿工艺等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采矿工程的基本内涵。
2. 矿床类型与矿石性质:分析各类矿床的特点及矿石性质,探讨不同类型矿床的采矿方法及工艺。
3. 采矿工艺流程:详细讲解从矿山勘探、设计、开采、运输到矿石加工的整个工艺流程,使学生掌握采矿工程的核心技术。
4. 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介绍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开发状况及政策法规,提高学生对矿产资源国家战略的认识。
5.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讲解矿山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及政策法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 矿山安全与质量管理:分析矿山安全事故原因,探讨安全防范措施及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采矿工程基本概念、矿床类型与矿石性质第二周:采矿工艺流程第三周: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第四周: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第五周:矿山安全与质量管理教材章节对应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涵盖第一周教学内容)第二章:矿床地质与矿石性质(涵盖第一周教学内容)第三章:采矿方法与工艺(涵盖第二周教学内容)第四章:矿产资源与开发(涵盖第三周教学内容)第五章: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涵盖第四周教学内容)第六章:矿山安全与质量管理(涵盖第五周教学内容)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采矿导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
采矿课程设计前言

采矿课程设计前言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采矿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采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采矿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采矿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了解采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3)熟悉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和保护;(4)掌握矿山安全生产和管理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实际问题;(2)具备一定的采矿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3)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敬业爱岗的职业精神;(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勇于实践、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矿基本概念:矿产资源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开采方法。
2.采矿工程:矿床地质、矿床开拓、采矿方法、矿山施工。
3.矿产资源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4.矿山安全生产与管理:矿山安全生产法规、矿山安全技术、矿山事故预防与处理。
5.矿山环境保护:矿山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矿山生态修复。
6.采矿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国内外采矿新技术、采矿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主要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采矿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典型矿山案例,使学生了解采矿工程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学生参观矿山、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就矿山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5.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采矿学》、《矿山安全生产法规与实践》等。
大三采矿学课程设计

大三采矿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矿山压力、岩体稳定性分析及开采方法;2. 掌握矿井通风、排水、提升和运输等关键采矿工程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3. 了解现代化矿山安全管理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采矿工程原理,分析并解决实际的采矿工程问题;2. 掌握采矿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本技能,具备采矿工程图纸的阅读与绘制能力;3. 能够运用矿业软件进行矿山压力计算和岩体稳定性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采矿工程中的安全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为将来从事矿业工程工作打下基础;3.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理解绿色矿山建设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大三采矿学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使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不仅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安全、环保的职业素养。
通过具体学习成果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标准。
二、教学内容1. 采矿工程原理:包括矿山压力理论、岩体稳定性分析、开采方法及工艺流程;教材章节:第1章 矿山压力与岩体稳定性、第2章 采矿方法及其选择。
2. 采矿工程技术:涵盖矿井通风、排水、提升、运输等关键工程技术;教材章节:第3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第4章 矿井排水与提升、第5章 矿井运输与装载。
3. 矿山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介绍现代化矿山安全管理措施、环境保护与绿色矿山建设;教材章节:第6章 矿山安全管理、第7章 环境保护与绿色矿山。
4. 采矿工程设计:学习采矿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采矿工程图纸的阅读与绘制;教材章节:第8章 采矿工程设计原理、第9章 采矿工程图纸的阅读与绘制。
5. 实践教学:运用矿业软件进行矿山压力计算、岩体稳定性分析及采矿工程设计;教材章节:第10章 矿业软件应用实例。
智能采矿专业课程设计

智能采矿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智能采矿的基本概念,掌握采矿工程基础知识;2. 学习智能采矿技术原理,了解其在采矿领域的应用;3. 掌握智能采矿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了解行业发展动态。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智能采矿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在采矿工程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能够参与智能采矿项目的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智能采矿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2.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关注智能采矿对环境的影响;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追求技术进步。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智能采矿专业核心课程,旨在教授学生智能采矿相关理论和技术,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采矿工程基础知识,对智能采矿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对实际应用尚缺乏深入认识。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智能采矿技术;2. 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3. 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智能采矿基本概念与原理- 介绍智能采矿的定义、发展历程;- 阐述智能采矿的原理及其在采矿领域的应用。
2. 智能采矿技术与设备- 分析智能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介绍主要智能采矿设备及其功能、操作与维护。
3. 数据分析与处理- 教授采矿工程数据采集、处理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 智能采矿项目实施- 讲解项目实施流程、项目管理方法;-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协调能力。
5. 环保与职业素养- 分析智能采矿对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2周:智能采矿基本概念与原理;2. 第3-4周:智能采矿技术与设备;3. 第5-6周:数据分析与处理;4. 第7-8周:智能采矿项目实施;5. 第9-10周:环保与职业素养。
教材章节及内容列举:1. 《智能采矿导论》第1章、第2章;2. 《智能采矿技术与设备》第3章、第4章;3.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5章、第6章;4. 《项目管理与实践》第7章;5. 《环保与职业素养》第8章。
采矿学课程设计范本

采矿学课程设计范本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采矿学基本概念,掌握矿物种类及特点;2. 了解采矿方法及工艺流程,掌握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3. 掌握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会运用地质勘探方法,分析矿产资源分布特点;2. 能够设计合理的采矿方案,并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3. 具备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采矿学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2. 增强学生的资源意识,培养节约、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观念;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绿色采矿的观念。
本课程针对年级特点,结合采矿学学科性质,以实际教学要求为依据,设计具体、可衡量的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采矿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以上目标展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矿物学基础知识:矿物分类、晶体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教材章节:第一章 矿物学基础内容:1.1 矿物分类及特点;1.2 晶体结构与矿物物理化学性质。
2. 采矿方法及工艺流程:地下采矿、露天采矿、溶浸采矿等;教材章节:第二章 采矿方法与工艺内容:2.1 地下采矿方法;2.2 露天采矿方法;2.3 溶浸采矿方法及工艺流程。
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资源评价、采矿方案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教材章节:第三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内容:3.1 矿产资源评价;3.2 采矿方案设计;3.3 技术经济分析。
4.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矿山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措施、治理技术;教材章节:第四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内容:4.1 矿山环境问题;4.2 环境保护措施;4.3 治理技术。
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
内容安排和进度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实际应用到采矿工程实践中。
教学内容涵盖矿物学基础、采矿方法、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为培养采矿专业人才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采矿工程的培养方案

采矿工程的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与较强的工程技术素养,能够在矿山企业、科研院所及监理等单位从事采矿、矿产资源勘探、地下工程开发、建设与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2. 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具备学习和适应我国国情的能力;3. 培养掌握中文、英语和计算机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能够在跨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和实践;4. 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矿山企业、科研院所和监理等单位从事文科、工程技术科研与管理工作;5. 培养具有研究和发展创新能力,能在矿山企业、科研院所和监理等单位担任高级领导和管理职务。
二、主干课程1. 工程数学2. 工程力学3. 岩石力学4. 掘进与爆破工程5. 矿山传热传质6. 采矿工程基础7. 矿业工程测量8. 矿山压力与地压控制9. 采煤技术10. 煤矿机电设备11. 煤矿安全技术12. 煤炭经济与管理三、实践环节1. 采矿工程实践教学2. 矿山企业实习3. 采矿工程设计与实作4. 采矿工程实习5.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四、就业方向1. 矿山企业:工程师、技术员、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2. 科研院所:研究员、技术员、科研管理人员等;3. 监理单位:工程师、技术员、行政管理人员等;4. 政府机关:煤炭管理、资源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5. 高校科研单位:研究员、教授、讲师等。
五、课程安排1. 采矿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工程数学、力学、材料力学、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学、地下工程测量、采矿工程基础、矿山压力与地压控制等;2. 采矿工程专业专业课程:采矿工程设计、矿山压力与地压控制、岩石矿山爆破与掘进技术、矿业工程测量、采煤技术、煤矿机电设备、煤矿安全技术等;3. 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采矿工程实践教学、矿山企业实习、采矿工程设计与实作、采矿工程实习、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等。
六、教学理念1. 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内外矿山开采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良好的国际化视野;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社会科学,具有正确的三观和人格养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扎实的素质教育基础;3. 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扎实的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岗位上做出出色的工作成绩。
安全系采矿课程设计

安全系采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采矿工程中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及其成因;2. 学生能够理解并阐述矿井通风、支撑防护等基本安全措施的工作原理;3. 学生能够掌握矿井应急预案的相关知识,包括但不限于逃生路线、急救措施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矿井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矿井安全检查表,对矿井安全状况进行评估;3. 学生能够在模拟矿井环境中,正确执行应急预案,展示自救互救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采矿安全工作的尊重和重视,增强安全意识;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精神,面对紧急情况能够保持冷静,果断应对;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矿工生命安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矿井安全知识,提高矿井安全管理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思维活跃,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强化安全意识,培养矿井安全管理人才。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矿井安全基础知识- 矿井常见安全事故类型及成因- 矿井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2. 矿井通风与空气质量- 矿井通风原理及通风设备- 空气质量对矿井安全的影响3. 矿井支撑与防护措施- 矿井支护技术及设备- 防止矿井冒顶、片帮等事故的措施4. 矿井应急预案与逃生自救- 矿井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矿工逃生自救技能及急救知识5. 矿井安全检查与评估- 矿井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与使用- 矿井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矿井安全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矿井通风与空气质量学习第三周:矿井支撑与防护措施学习第四周:矿井应急预案与逃生自救学习第五周:矿井安全检查与评估实践教材章节关联:《采矿工程概论》第三章: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安全》第四章:矿井支护与防护技术《矿井应急预案与逃生自救》全书内容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确保学生全面掌握矿井安全知识,为矿井安全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矿山开采学习计划

矿山开采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一)掌握矿山开采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矿山地质学、采矿工程学、采矿机械学等方面的知识;(二)熟悉矿山开采的实际操作技能,包括矿山测量、爆破、矿山设备操作等技能;(三)了解矿山开采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四)培养对矿山开采工作的热爱与责任心,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一)矿山地质学1. 矿石的形成与分布规律;2. 矿床的类型与特征;3. 矿床勘探技术;4. 矿石的选矿和选矿技术。
(二)采矿工程学1. 矿山开采方法与工艺;2. 矿山采矿设备和工具;3. 矿山安全生产管理;4.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
(三)采矿机械学1. 矿山机械设备的分类与特点;2. 矿山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3. 矿山机械设备的更新与改造;4. 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与管理。
三、学习方法(一)理论学习1. 注重矿山地质学、采矿工程学、采矿机械学等基础理论的学习;2. 多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期刊和论文,深化对矿山开采的理论认识;3. 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国内外矿山开采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及时了解矿山开采领域的最新进展。
(二)实践操作1. 参与矿山实习或相关项目实践,提前接触和了解矿山开采的实际操作;2. 辅修矿山工程师等相关专业的课程,锻炼实际操作技能;3. 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参加相关实践活动和实验,积累实践经验。
(三)交流讨论1. 参加相关学术交流会议、研讨会等,与同行业人员进行交流与讨论;2. 寻求硕士、博士等研究生导师或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深化对矿山开采的理论认识;3. 加入校内外矿山开采相关的学术社团或研究小组,积极参与业内交流,扩大自己的人脉圈。
四、学习计划(一)第一阶段1. 第一年:主要学习相关基础课程,包括地质学、采矿工程学、机械学等基础科目;2. 大学期间,积极报名参加矿山开采实习环节,了解矿山的基本实际操作。
(二)第二阶段1. 第二年:逐步深入学习矿山地质学、采矿工程学、机械学等专业课程;2. 进一步参与校内外矿山开采实践项目,积累矿山开采实际操作技能;3. 积极寻找科研机会,参与相关矿山开采的科研团队,进行相关科研实践。
采矿学课程设计中部车场

采矿学课程设计中部车场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中部车场在采矿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结构组成;2. 掌握中部车场的矿石运输、提升及通风等基本工作原理;3. 了解中部车场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环境保护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采矿学原理分析和解决中部车场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合理的中部车场布局和设备选型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中部车场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采矿事业,树立为我国采矿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3. 引导学生关注采矿行业的发展趋势,提高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兴趣。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采矿学领域,以中部车场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采矿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中部车场相关知识;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强调课程目标的实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中部车场概述- 介绍中部车场在采矿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阐述中部车场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2. 中部车场工作原理- 矿石运输系统:涵盖矿石的装载、运输、卸载等过程;- 提升系统:讲解矿石从地下到地面的提升过程及设备;- 通风系统:分析中部车场的通风要求及通风设备。
3. 中部车场设计与设备选型- 布局设计:讲解中部车场的布局原则,分析不同布局优缺点;- 设备选型:根据矿石特性、生产规模等选择合适的设备。
4. 中部车场安全技术与管理- 安全风险评估:分析中部车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预防措施;- 安全管理:介绍中部车场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实施要点。
5. 环境保护与绿色开采- 环保要求:阐述中部车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绿色开采:探讨中部车场实现绿色开采的措施及发展趋势。
采矿专业课程设计

采矿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理解矿石的性质与分类。
2. 使学生了解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 帮助学生掌握采矿工程中涉及的安全知识、环保要求和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采矿技术进行矿石开采、矿物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分析和解决采矿问题的能力,包括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和生产调度等。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矿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工程模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采矿专业,树立为我国采矿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2. 培养学生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遵循职业道德,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
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交流,勇于面对工程挑战。
本课程针对采矿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旨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
课程目标的设定既注重知识传授,又强调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从事采矿工程及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为我国采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采矿工程基本概念:矿石、矿床、采矿方法、采矿工艺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采矿工程概述》2. 矿石性质与分类:矿石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矿石类型及工业用途。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矿石的性质与分类》3. 采矿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传统采矿技术、现代采矿技术、绿色采矿技术。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采矿技术的发展》4. 采矿工程安全知识:矿山安全法律法规、矿山灾害及防治措施、矿山救护。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采矿工程安全》5.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矿山环境问题、环保要求、治理技术及案例分析。
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6. 采矿工程实践操作:矿石开采、矿物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操作技能。
矿山工程本科课程安排方案

矿山工程本科课程安排方案一、课程背景矿山工程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的专业技术领域,矿山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矿山工程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矿山开采和矿山综合利用提供专门的技术人才。
本科专业课程安排是为了培养学生矿山工程领域的综合专业技术能力和研究发展创新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矿山工程基础知识,掌握矿山地质调查、勘探、设计、开采、处理、贮运、安全、环保等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2. 培养学生系统的矿山工程领域的知识体系,使其全面提高矿山工程工作能力;3. 提高学生对矿山工程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创新和应用;4.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事业心。
三、课程设置1. 专业基础课程(1)地质学(2)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3)采矿工程学(4)矿山支护与综合利用(5)矿业经济学(6)矿山环境工程(7)矿山测量学(8)地球物理勘探(9)矿山电气与自动化(10)矿山安全与灾害防治2. 专业选修课程(1)地质勘探技术(2)矿山机械与设备(3)矿山环境监测(4)矿山水资源开发与管理(5)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6)矿山工程项目管理(7)矿山信息工程3. 实习环节(1)矿山工程实习(2)矿山地质实习(3)矿山设计实习(4)矿山安全实习四、课程特点1. 突出实践性矿山工程本科专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 课程结构合理专业基础与专业选修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系统学习矿山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依据所学专业选修课程的需求展开专业学习。
3. 突出创新性注重学生对学科前沿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具备研究和创新工作的基本技能.五、课程实施1. 课程实施形式通过课堂授课、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
2. 师资力量矿山工程本科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以及教学和实验实习设备条件。
采矿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采矿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概况采矿工程是一门较为老牌的工程学科,涉及矿山开采、矿山安全、资源勘探和工程地质等方面的知识。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矿山生产管理、地下/地上工程施工和监理、采矿公司运营以及地质勘探和环境保护等工作。
专业学分设置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和综合教学,以确保学生在学业期间获得全面的知识和能力。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采矿工程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具备现代化企业管理和工程实务技能,适应国家和地方矿山企业、勘探单位和相关科研、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的需要;3. 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继续深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拓展学科领域的专门人才;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5.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能够在面对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时积极参与服务。
三、培养规划1. 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等;(2)专业课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矿山工程学、采矿工程测量、矿山安全工程、矿山机械、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矿井水文地质等;(3)实践环节:地质地理实习、采矿工程实习、工程实习等;(4)综合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等。
2. 实践教学(1)学生实习: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安排学生在国内外的矿山企业或地质勘探单位进行实习,了解行业最新的前沿技术和管理实践;(2)实验教学:开设矿山工程实验、地质探测实验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3)科研训练: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专业方向(1)矿山安全技术与管理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矿山安全管理、灾害防治、事故应急处理等能力;(2)地下工程施工与监理方向:培养学生掌握地下工程施工与监理技术,了解地下矿山和其他地下工程的工程地质特点,适应我国地下工程施工和监理的需求;(3)资源勘探与环境保护方向:培养学生掌握地质资源勘查、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等技术。
采矿课程设计感想

采矿课程设计感想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采矿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了解采矿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培养学生对采矿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采矿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流程;了解矿产资源的特点、分布和评价方法;熟悉采矿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安全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价和分析;能够编制简单的采矿工程设计方案,并进行施工和安全评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采矿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关注采矿工程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采矿基本原理:介绍采矿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流程,让学生了解采矿工程的基本面貌。
2.矿产资源评价:讲解矿产资源的特点、分布和评价方法,培养学生对矿产资源的认知能力。
3.采矿工程设计:介绍采矿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安全技术,让学生掌握采矿工程的核心技术。
4.采矿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采矿工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采矿工程与环境:探讨采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传授采矿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2.讨论法:学生针对矿产资源评价、采矿工程设计等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采矿工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采矿工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采矿工程教材,确保学生掌握准确、系统的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采矿工程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门克庆井田采矿课程设计

门克庆井田采矿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门克庆井田采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矿产资源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井田采矿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及其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掌握门克庆井田采矿的主要方法、步骤和关键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井田采矿工程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进行井田采矿设计和模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对矿产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负责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井田采矿的基本原理、分类及特点,门克庆井田采矿的方法、步骤和关键技术。
具体安排如下:1.井田采矿的基本原理:介绍井田采矿的概念、分类及特点,讲解井田采矿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2.门克庆井田采矿的方法:讲解门克庆井田采矿的主要方法、步骤和关键技术,包括井田划分、采矿工艺、矿井通风、矿井安全等内容。
3.井田采矿工程实例分析:分析实际井田采矿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井田采矿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关键技术,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井田采矿工程案例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井田采矿工程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参观矿场或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井田采矿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井田采矿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文稿等多媒体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井田采矿的知识点和实例。
采矿工程 培养方案

采矿工程培养方案一、方案名称采矿工程培养方案二、目标与需求1. 目标咱这个采矿工程培养方案啊,那目标就是要把同学们培养成超级厉害的采矿工程方面的人才。
就是要让大家以后到了矿上,啥都懂,不管是挖矿的技术,还是怎么保证安全,都能轻松搞定。
要让大家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像那些岩石力学啊,矿物学啥的,都得学得透透的。
然后实践能力也不能差,到了矿场能直接上手干活的那种。
2. 需求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呢,需要有专业的老师,这些老师得是在采矿工程领域摸爬滚打很多年的,有丰富的经验。
而且还得有相应的教学设备,像模拟采矿的实验室之类的。
从学生的角度呢,得有对采矿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毕竟这活有时候挺辛苦的,如果没有热情,那可坚持不下来。
而且还得有一定的数理化基础,这样学那些复杂的工程知识才不会太吃力。
三、方法流程1. 理论教学先从基础课程开始,像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化学这些基础学科得学好。
然后就进入到采矿工程的专业基础课,比如工程力学、地质学基础之类的。
这些课程就像是盖房子的地基,不打好可不行。
接着就是采矿工程的核心课程啦,像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这些。
这些课程要深入地教,老师得把每个知识点都掰碎了给同学们讲清楚。
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不能少。
先是校内的实验课,在实验室里让同学们亲自动手操作那些采矿的设备模型,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然后就是校外的实习了。
学校要联系好一些靠谱的矿场,让同学们到矿场上去实习。
在矿场上,跟着那些有经验的矿工师傅,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了解整个采矿的流程。
四、具体实施步骤1. 大一阶段在大一的时候,主要就是打基础。
把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化学这些课程学好。
学校可以安排一些学习辅导活动,比如数学的答疑课,物理的小组讨论啥的。
还可以组织一些关于采矿工程的科普讲座,让同学们对这个专业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自己以后要学啥,要干啥。
2. 大二阶段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
工程力学、地质学基础这些课程要安排合理的教学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矿工程的课程与目标
一、专业方向或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采矿工程
二、主要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主要课程:岩石力学、爆破工程、矿业系统工程等、井巷工程、矿床底下开采、矿床露天开采、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床开拓、充填理论等。
主要课程介绍如下:
1.矿床地下开采: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
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基本知识,并能利用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去综合地解决矿床开采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矿山生产建设程序的基本知识及对矿床开采各步骤之间的关系;掌握矿床开拓的基本知识。
对各种开拓方案的详细结构要有明确概念,并能根据矿山具体条件及各个时期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初选开拓方法;熟练地掌握采矿方法的基本知识。
对各种常用的采矿方法方案的实质、详细的结构和适用条件要有明确概念,并能根据矿床地质条件及各个时期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地选择采矿方法和设计采矿方法;具有查阅、应用采矿书刊和资料的能力;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阅读和准确地绘制采矿工程图。
2.矿床露天开采:金属矿床露天开采是采矿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主要讲述金属矿床露天开采的工艺过程以及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着重介绍露天矿的开拓运输方法、露天开采境界和矿山生产能力的确定以及穿孔、采装、运输的生产工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露天开采的基本知识,为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从事露天采矿生产和设计、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能初步确定露天开采境界、开拓运输方法和矿山生产能力、造反穿孔、采装、运输设备,编制采掘进度计划,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矿山生产的一定问题。
3.岩石力学:岩石力学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生掌握岩土工程施工和矿体回采过程中岩体变形破坏的基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掌握岩石、岩体的基本力学特性及测定方法;建立原岩应力的基本概念,了解原岩应力场的基本特征;掌握井巷围岩次生应力场的特征及规律;掌握井巷地压计算的主要方法及锚喷支护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采场地压的特点、规律及地压管理方法。
4.爆破工程:凿岩爆破是根据有色、冶金系统高等学校金属矿床开采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它虽然是一门专业课,但又具有专业基础课的特点,起着“承前继后”的作用,是学习后继专业课程不可少的重要必修课。
凿岩爆破方法不但是开采矿石的主要基本手段,而且在城镇建设、交通运输、水利
水电、金属加工以及军事工程等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所以,它成为采矿专业学生以及从事采矿和相近工作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术,是衡量工程型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应力波在岩体中传播的基本理论及其对岩体破碎的影响;建立炸药爆炸三要素、起爆、感度、氧平衡、爆热、爆炸功以及爆力、猛度等基本概念,掌握炸药氧平衡的计算方法;掌握炸药起爆机理、爆轰基本理论,了解岩石爆破破碎理论;熟悉常用矿用炸药、起爆器材的基本性能及主要成分,掌握矿用炸药和起爆器材主要性能指标的测定方法;掌握
正确选用起爆方法及爆破参数,进行电爆和非电爆网路的设计及计算;掌握炮眼爆破、深孔爆破、微差爆破、预裂爆破和挤压爆破的基本原理以及爆破设计和施工方法;掌握酮室爆破设计方法、设计基本内容,通过课程设计要求获得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爆破安全基本知识,掌握各种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了解爆破震动测试仪器和爆破震动速度、加速度测试方法。
5.矿井通风:矿井通风与防尘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主干课。
教学内容包括矿内空气的重要成分,矿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来源、性质、危害、识别、防护及中毒时的救护方法;矿内空气的温度、湿度,矿内气候条件对人体的作用,舒适气候条件的标准;矿内常见的有害气体的来源、性质、危害,中毒的急救方法急矿内最佳的气候条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矿内大气的性质和风流运动的基本规律,学会矿井通风防尘的检测方法、技术管理措施和设计计算方法。
6.矿业系统工程:矿业系统工程属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介绍系统思想,及运筹学中的几种常用优化方法。
教学内容分为系统工程概论、线性规划、图和网络的优化算法三个主要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几种最优化数学模型如线性规划、图和网络的优化算法等,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并学会用计算机程序求解上述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采矿工程专业主要学些什么,就业前景如何
(1)时间:2010-01-1100:39:00来源:问版主作者
|记者:Ly651686474浏览:352大小:【大】【中】【小】
中国知识网导读:采矿工程专业主要学习的内容:此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及矿山安全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介绍采矿工程专业主要学习的内容:此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及矿山安
全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区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
采矿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力学、矿业工程。
采矿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在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材料力学、计算机技术等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还学习工程力学、岩土工程、煤矿开采学、露天与金属矿床开采、矿井通风与安全、地质学、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矿山机械、地下工程、工业技术经济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等。
同时还要接受实验技能、计算机制图、信息获取、采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学生应学习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采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矿区开发、矿井开采、巷道开拓的设计方法;
3.掌握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井通风与空调、矿山安全及矿井灾害预防等技术;
4.具有先进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采矿工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采矿学科的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采矿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
行业分析:采矿业本身是工业的龙头行业,承担为工业企业提供能源及动力的重任,在国民经济
发展中地位重要。
我国“入世”后,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既有困难又有机遇的趋势。
采矿工程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项制度的逐步完善,各种关系的理顺,采矿业工人素质的提高,采矿工程业的良好发展态势是迟早会来到的。
中国“入世”后,现在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相对缺少,国家对该行业的重视,将会使采矿工程专业在一段时间的低潮出现反弹,这个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各种矿业类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和设计工作,也可以从事市政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建设工程的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同时还可以进入政府管理部门从事能源开发与规划工作。
主要分布在矿山、设计院、研究院(所)、高等学校工作,主要从事技术管理、设计、科学研究、工程评估、生产管理和教学工作。
补充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此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高等工程技
术人才。
采矿工程专业的综合介绍:
采矿工程专业系地矿类专业,是采矿类专业之一,主要研究学习矿床开采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矿业新技术。
它与露天采矿、选矿工程、采煤工程、采油工程、钻井工程和矿井建设相并列。
采矿是从地面开凿一系列井巷通达地壳中的矿床,然后用现代化的打眼爆破技术把含有矿物的矿石崩落下来,或用化学方法直接把有用矿物分离出来,并把它们运送到地面各用户。
中国幅员辽阔,但是矿产资源却并不丰富,而且分布不均衡。
富矿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开采条件却不利。
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转化为可供生产生活需要的燃料和电力,是采矿专业同学将要肩负的重要任务。
由于本专业技术性强,一旦从事本专业的学习、工作之后,很难再改行。
但是,
中国知识网导读:采矿工程专业主要学习的内容:此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及矿山安全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国的资源结构还很不合理,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所有这些,都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提示报考时需注意:报考本专业的考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勇敢地做出选择,因为走出大学校园的你,可能一辈子远离喧嚣的都市,要到条件恶劣、地方偏远的矿场、油田发挥自己的才华。
只有在兴趣支撑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更深入地把这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掌握好,也只有在兴趣的支撑下,你才可能喜爱这个专业,全心全意地从事这个艰苦的行业。
采矿工程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地质与测量实习、采矿认识、生产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操作、课程设计(机械零件、采矿、矿井通风与安全等)、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的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参考网站淘校网:采矿工程专业简介
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
百度百科:采矿工程专业
百度空间:采矿工程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