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经典案例资料

合集下载

近三年内绿色建筑研究成果案例

近三年内绿色建筑研究成果案例

近三年内绿色建筑研究成果案例那我给你说几个近三年内绿色建筑的超酷研究成果案例哈。

一、彭博欧洲新总部大楼。

1. 概况。

这大楼在伦敦,就像一个绿色建筑界的明星。

它的外观看起来就很现代、很有科技感。

2. 绿色成果。

首先呢,它在节能方面做得超棒。

它有一套很复杂但很有效的自然通风系统。

就像是给大楼装了一个超级大的“呼吸器官”。

这个系统能根据室内外的温度、空气质量啥的,自动调整通风量。

不用老是开着那些费电的空调和通风设备,这就大大节省了能源。

再说说它的采光。

大楼的设计师很聪明,利用了很多巧妙的设计让自然光能够最大程度地照进室内。

比如说,有一些特殊形状的窗户和反光装置。

这样白天办公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不需要开灯,员工能在自然的光线下工作,感觉超舒服,而且又节约了用电。

还有哦,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它也是很环保的。

很多材料都是可回收或者可再生的。

这就像给大楼穿上了一件“绿色的衣服”,从里到外都散发着环保的气息。

二、上海建科中心。

1. 概况。

这是咱国内的一个很棒的绿色建筑案例。

它的整体造型就很独特,像是一个绿色的科技城堡。

2. 绿色成果。

它的屋顶是一个超级大的花园。

这个屋顶花园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哦。

它就像一个天然的“空调外机”,在夏天的时候,植物可以吸收热量,降低屋顶的温度,这样室内就不会那么热,空调的使用频率就降低了。

而且,屋顶花园还能收集雨水,这些雨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来浇灌花园里的植物,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建筑的保温隔热方面,上海建科中心也有自己的一套。

它的墙体和窗户都采用了特殊的保温隔热材料和技术。

就像给大楼盖了一层厚厚的“保暖被”,冬天能把热量留在室内,夏天能把热量挡在室外,这样就减少了取暖和制冷设备的能耗。

另外,这个建筑里面还有很多智能控制系统。

比如说,根据不同区域的人员活动情况来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空调温度。

如果一个会议室没人了,系统就会自动把灯光和空调关掉,就像一个很细心的管家一样,一点都不浪费能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绿色建筑实践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绿色建筑实践案例,探讨绿色建筑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案例一:沃尔玛绿色超市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绿色超市项目是绿色建筑的典范。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高效节能照明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沃尔玛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减少了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此外,绿色超市还提供了更健康、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案例二: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新加坡植物园研究中心是一座绿色建筑的科研机构。

该建筑采用了多项创新的绿色技术,如太阳能光伏板、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等。

这些技术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研究中心还通过展示绿色建筑的实际效果,向公众普及绿色建筑的理念和价值。

案例三:德国柏林国际机场德国柏林国际机场是一座绿色建筑的交通枢纽。

该机场采用了多项绿色技术和策略,如太阳能光伏板、地热能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等。

通过这些措施,机场成功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绿色建筑还提供了更舒适、健康的旅行环境,提升了旅客的满意度。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提供更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然而,要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

企业应该积极采用绿色技术和策略,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

个人应该增强环保意识,选择绿色建筑产品和服务。

总之,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重庆绿建案例

四川重庆绿建案例

四川重庆绿建案例一、成都的“中建滨湖设计总部”——绿色办公新典范。

在四川成都,有个超酷的绿色建筑——中建滨湖设计总部。

这个建筑就像是一个低调的环保大侠。

从外观上看,它的外立面采用了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像是给大楼穿上了一件能呼吸的衣服。

在夏天,它可以反射阳光,减少热量的吸收,这样大楼里面就不会热得像蒸笼,空调都能偷偷懒,少消耗点电。

而到了冬天呢,又能适当地保存热量,让室内保持温暖。

再说说里面的设计,那可是充满了小心机。

采光设计超级棒,通过巧妙的布局,让自然光能够最大程度地照进办公室。

想象一下,在白天,工作人员不用总是开着大灯,靠着明亮又柔和的自然光就可以办公,感觉整个人都充满活力,而且还能省下不少电费呢。

还有哦,大楼里的绿植可不少,就像是把一个小森林搬进了建筑里。

这些绿植一方面能净化空气,让大家呼吸到新鲜的氧气,另一方面,看着这些绿色植物,工作的压力都能减轻不少呢。

二、重庆的“零碳馆”——向零碳迈进的勇敢尝试。

重庆的零碳馆可是绿建界的明星。

这个建筑就像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绿色小星球。

它的屋顶是一个超级大的太阳能板矩阵。

白天,这些太阳能板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收集阳光转化为电能。

收集到的电能足够供应馆内大部分的用电设备,什么灯光啊、电脑啊,都靠着这些免费的“阳光能量”运转。

而且,这个建筑在雨水收集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在重庆这个雨水不算少的地方,零碳馆把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这些雨水就可以用来浇灌馆内的植物、冲厕所之类的。

在建筑的保温隔热方面,零碳馆也有自己的独门秘籍。

墙体的构造就像是一个多层的三明治,不同的材料层层叠加,让热量很难轻易地进出。

这样一来,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馆内都能保持比较舒适的温度,大大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走进这个零碳馆,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未来的绿色世界,让人感受到科技和环保结合的无限魅力。

三、成都的“朗诗绿色街区”——绿色住宅的舒适样本。

成都的朗诗绿色街区,那可是老百姓住得舒心又环保的好地方。

世界优秀绿色建筑实例

世界优秀绿色建筑实例

世界优秀绿色建筑实例
世界上有许多优秀的绿色建筑实例,以下是其中一部分:
1.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像素大厦”:这栋建筑是澳大利亚第一个碳中和办公建筑,所有的电力和水都是就地自行产生的,并且获得了美国LEED标准下的102个要求,是迄今为止全球LEED最高得分。

2. 澳大利亚悉尼的“悉尼垂直花园”:这座建筑由两座相互连接的塔组成,悬停的悬臂支撑着更高的塔楼最豪华的顶层公寓,设计独特。

3.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巴西明日博物馆”:其灵感来自于里约热内卢植物园的凤梨花,独特的悬挑屋顶、反射水池和骨骼结构是里约热内卢的明日博物馆对科幻、未来的最佳体现。

4. 加拿大温哥华的“温哥华会议中心”:它是同类建筑中第一个获得双重LEED(能源与环境设计领先地位)白金认证的建筑。

5. 美国马萨诸塞州福尔河地区的“John 健康科学大楼”:这栋建筑总建筑面积50,628平米,利用循环经济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碳足迹。

6. 英国格林德伯恩歌剧院的“Glyndebourne槌球馆”:这座建筑结合当地废物材料和可逆设计,允许建筑物拆卸并重复使用其组件。

7. 中国上海的“天安千树”:位于苏州河畔,这些柱子中含有雨量传感器,可为外部植物智能灌溉。

8.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设计的“SDE4大楼”:这是一个占地8500平方米的6层多学科空间,也是新加坡第一个新建的净零能耗建筑,SDE4大楼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巨大的悬挑屋顶,上面装有1,200多个光伏面板,利用太阳能来满足整栋建筑的供电需求。

9.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新机场航站楼:也是一座绿色建筑,采用了多种节能和环保设计。

这些绿色建筑实例不仅展示了人类建筑技术的进步,也体现了人类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典型案例

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典型案例

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典型案例那咱就来说说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典型案例吧。

一、上海建科中心。

1. 节能设计超酷。

这建筑的外表皮就像一个超级节能的护盾。

它采用了可调节的遮阳系统,就像给大楼戴上了一副能自动调节光线的墨镜。

夏天太阳大的时候,遮阳板自动调整角度,把强烈的阳光挡住,这样室内就不会被晒得滚烫,空调就不用拼了命地制冷,能省好多电呢。

建筑的屋顶也不简单,那可是一片绿色的小天地。

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这绿色屋顶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还能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

冬天,它就像给大楼盖了一层温暖的被子;夏天,又像一把大伞,把热气挡在外面。

2. 水资源循环利用超棒。

这里有一套很厉害的雨水收集系统。

一下雨,雨水就像被邀请的客人一样,被收集到专门的水箱里。

这些雨水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就可以用来浇灌屋顶的植物、冲洗厕所之类的。

就好像大楼自己有个小水库,把大自然的馈赠合理利用起来,不浪费一滴水。

3. 室内环境超健康。

室内通风设计得非常巧妙。

通过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让新鲜空气在楼里欢快地流动。

不像有些大楼,里面的空气总是闷闷的。

而且建筑材料都是精心挑选的环保材料,没有那些会释放有害气体的家伙,在里面工作或者参观就像在森林里呼吸一样清新舒畅。

二、成都的中建滨湖设计总部。

1. 被动式节能超厉害。

这个建筑很会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节能。

它的朝向和布局就像是经过精心计算的棋局。

建筑的朝向能最大程度地利用阳光,冬天让阳光多多地照进来,就像给大楼做免费的阳光SPA,室内暖烘烘的。

而夏天呢,又能巧妙地避开强烈的直射阳光。

墙体的隔热性能也很强。

就像给大楼穿了一件厚厚的隔热服,外面再热,里面还是能保持相对凉爽的温度,大大减少了空调的使用频率。

2. 可再生能源利用超有创意。

在大楼的周边或者屋顶,有不少太阳能光伏板。

这些光伏板就像一群小太阳收集器,白天的时候把阳光转化成电能,给大楼提供照明、办公设备用电等。

感觉大楼就像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电站,在利用清洁能源方面走在前列呢。

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

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

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1. 纽约的One Bryant Park大楼是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这座高楼采用了许多环保技术,如高效的隔热材料、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以及雨水收集系统。

同时,大楼还采用了可持续材料和节能设备,使其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 中国的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也是一个著名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和光伏板等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鸟巢还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和植物覆盖屋顶,使其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日本的东京国际展览中心是一个典型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等技术,不仅能够高效利用能源资源,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展览中心还设置了大量的绿化空间和自然采光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舒适和环保的展览体验。

4. 德国的弗劳恩霍夫能源研究中心是一个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地热能和太阳能的利用,以及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使其能够实现零碳排放。

此外,研究中心还设置了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调节温度和照明等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艺术博物馆是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地热能和太阳能的利用,以及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使其能够实现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

此外,博物馆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绿色屋顶,提供了一个环保和舒适的展览空间。

6. 美国的芝加哥市政厅是一个著名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以及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使其能够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此外,市政厅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绿色屋顶,为城市提供了一个环保和可持续的公共建筑。

7. 英国的伦敦市政厅是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采用了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以及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使其能够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此外,市政厅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绿色屋顶,为城市提供了一个环保和可持续的公共建筑。

工程施工中的绿色建筑案例分享

工程施工中的绿色建筑案例分享

工程施工中的绿色建筑案例分享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在工程施工领域正逐渐成为主流。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案例,看看它们是如何在工程施工中实现绿色理念的。

案例一: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令人瞩目的摩天大楼,也是绿色建筑的杰出代表。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绿色技术和措施。

首先,大厦的外观设计独具匠心,采用了双层幕墙结构。

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降低空调能耗,还能增加自然采光,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

外幕墙采用了超白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隔热性能,内幕墙则使用了可调节的遮阳板,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条件,灵活控制室内光线和温度。

其次,大厦在能源利用方面表现出色。

安装了大规模的风力发电设备,利用高空的强劲风力为大楼提供部分电力。

同时,还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地下土壤的温度调节,实现高效的供暖和制冷。

此外,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统也被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对市政供水的依赖。

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优先选用环保、可回收的材料,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建筑的密封性和保温性能,降低了能源泄漏的风险。

案例二: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将植物与建筑完美融合的绿色奇迹。

这个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生态和可持续性。

花园中的植物大多是本地物种和适应热带气候的植物,减少了对灌溉和养护的高要求。

建筑结构采用了先进的钢结构和玻璃幕墙,不仅美观,而且能够为植物提供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时,建筑的通风系统经过精心设计,利用自然风来降低室内温度,减少了机械通风的能耗。

在能源方面,大量使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为花园的照明和设备运行提供电力。

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也十分完善,收集到的雨水用于灌溉植物,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中国绿色生态建筑案例

中国绿色生态建筑案例

中国绿色生态建筑案例那我可得给你好好讲讲中国那些超酷的绿色生态建筑案例啦!一、上海建科中心。

1. 环保设计超贴心。

这个建筑啊,就像是一个会呼吸的大宝贝。

它的外立面有一部分是那种可以根据太阳角度自动调节的百叶窗。

就像人热了会脱衣服,冷了会加衣服一样,太阳晒得厉害的时候,百叶窗就会调整角度,挡住阳光,减少室内的热量吸收,这样就不用老开空调啦,超级节能呢。

它的屋顶更厉害,是一个大花园。

这个屋顶花园不仅看起来美美的,像给建筑戴了顶绿帽子(哈哈,开个玩笑),而且还能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

植物们就像一个个小卫士,把热量都给挡在外面了。

2. 资源循环超巧妙。

建科中心里有一套雨水收集系统。

一下雨啊,雨水就像被邀请的客人一样,被收集起来。

这些雨水可不会被浪费,它们会被用来灌溉屋顶花园里的植物,还能用于冲厕所呢。

这就好像是建筑自己有个小水库,自给自足,多聪明啊。

3. 室内环境超健康。

里面的通风设计也是一绝。

不是那种傻愣愣地吹风,而是通过巧妙的布局,让新鲜空气能够自然地在建筑里流动。

在里面办公或者参观的人啊,就像在森林里一样,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可舒服了。

二、成都来福士广场。

1. 独特的外形与节能。

你看这个来福士广场的外形,就像几个大盒子叠在一起,而且还扭来扭去的。

这个造型可不只是为了好看哦,这种独特的设计可以让建筑的各个面都能更好地采光。

就像一群小伙伴手拉手,每个小伙伴都能晒到太阳一样。

白天的时候,自然光能照到建筑的深处,减少了白天开灯的需求,省了好多电呢。

2. 绿色植物的巧妙运用。

在广场周围和建筑的一些露台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

这些植物可不仅仅是为了装饰,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空调。

夏天的时候,植物们蒸腾作用会带走热量,让周围的空气变得凉爽。

而且植物还能吸收灰尘和有害气体,让在广场附近逛街或者上班的人呼吸到更干净的空气。

3. 节水措施很实用。

这里也有雨水收集装置呢。

成都有时候雨下得挺大的,这些收集起来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就可以用于广场的清洁、景观喷泉之类的。

绿色建筑案例总结范文

绿色建筑案例总结范文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全球五大绿色建筑经典案例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借鉴。

一、新加坡:义顺邱德拔医院义顺邱德拔医院是新加坡最新的一家公立医院,其绿色建筑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光伏系统:医院采用光伏系统,实现零能源消耗。

2. 采暖通风系统:医院采用高效节能的采暖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3. 日常照明系统:医院采用LED照明,降低能耗。

4. 绿植覆盖:医院扩大绿植覆盖面积,达到70%的自然空气流通。

5. 绿色医疗环境:医院充分利用空间,创造绿色医疗环境,提升患者舒适度。

二、中国台湾:公共图书馆台北分公司台北公共图书馆北分公司在绿色建筑方面的特点如下:1. 建材选择:采用环保建材,减少混凝土使用,降低对环境的伤害。

2. 通风设计:利用挑高夹层的高低窗产生的浮力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3. 可再生能源:供热与制冷需求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

三、英国伦敦:西门子水晶大厦西门子水晶大厦作为全球绿色建筑典范,具有以下特点:1. 高能效:与同类办公楼相比,可节电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

2. 可再生能源:供热与制冷需求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

3. 智能照明:利用智能照明技术,根据自然光强度调节灯光。

4. 雨水回收:屋顶收集雨水,污水处理后转化为饮用水。

四、澳大利亚墨尔本:像素建筑像素建筑作为澳大利亚第一个碳中性办公楼,具有以下特点:1. 碳中性:楼宇的供水供能均自足,实现碳中性。

2. 环保建材:采用环保建材,降低对环境的伤害。

3. 可再生能源: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4. 遮阳百叶系统:外表面采用固定遮阳百叶系统,降低能耗。

五、全球绿色建筑发展趋势1. 高效节能:绿色建筑应注重节能设计,降低能源消耗。

2. 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3. 环保建材:选用环保、可回收的建筑材料,降低环境污染。

绿色建筑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

绿色建筑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

绿色建筑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那我得给你讲讲上海建科中心这个超酷的绿色建筑案例啦。

这个建科中心啊,就像是一个绿色魔法城堡。

从外面看,它的屋顶就很有戏,那可不是普通的屋顶,是大片大片的绿色植被覆盖着,就像给建筑戴了一顶超级大的绿帽子,不过这帽子可好看又实用呢。

这些植被屋顶能隔热保温,夏天的时候太阳想把热量使劲往房子里灌,可这植被屋顶就像个隔热小卫士,把热量挡在外面,房子里就凉快多啦;冬天呢,又能像小棉被一样留住屋里的热量,让暖气不那么容易跑掉。

再说说采光,建科中心的窗户和布局那都是精心设计的。

窗户的大小和朝向就像是给阳光留好了专属通道,让阳光可以在白天的时候大大方方地走进房间的每个角落,这样白天就可以少开不少灯,节能又环保。

而且那些房间的布局啊,能让自然通风特别顺畅,就像建筑自己会呼吸一样。

风可以在楼里自由穿梭,带走浊气,带来新鲜空气,人在里面感觉特别舒服,就像住在大自然里一样。

还有水资源的利用也很绝。

建科中心有一套雨水收集系统,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水桶在默默地收集雨水。

这些收集来的雨水可不会被浪费,它们会被用来灌溉屋顶的植被啦,冲厕所啦之类的,感觉这建筑特别会过日子,一点都不浪费大自然给的资源。

另外一个例子是丹麦的哥本哈根国际学校。

这所学校啊,简直就是绿色建筑界的学霸。

它的建筑外立面是那种很特别的设计,用了很多节能材料,就像给学校穿上了一件既时尚又保暖的高科技外套。

这件外套能根据天气变化自动调节,天气冷的时候紧紧锁住热量,天气热的时候又能让热气快速散出去。

学校里面的能源供应大部分都来自可再生能源。

它有好多太阳能板,那些太阳能板就像一群小太阳收集器整齐地排列在屋顶上。

白天的时候,它们就努力吸收阳光,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这些电能就能满足学校一大部分的用电需求呢,什么照明啊,电脑用电啊之类的。

而且学校还很注重教育和绿色建筑的结合,孩子们在这样的绿色学校里学习,就像上了一堂活生生的环保课,从小就被熏陶着怎么爱护环境,怎么利用绿色能源。

绿色建筑案例范文

绿色建筑案例范文

绿色建筑案例范文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材选用、施工施工、使用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降低建筑运行成本的一种建筑方式。

下面是一些著名的绿色建筑案例。

1. 库勒贸易大厦(The Kresge Foundation)库勒贸易大厦是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特洛伊市的一座绿色建筑,由美国公司SmithGroup设计。

该大楼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绿色建筑之一,同时也是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认证项目中第一个获得白色金级(LEED platinum)认证的办公楼之一、它采用了多种可持续策略,如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自然通风和绿色屋顶。

该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美国本土的自然景观和材料。

2.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也被称为“瓜子金融中心”,是中国上海一栋标志性的超高层建筑。

该建筑是全球领先的绿色建筑项目之一,获得了LEED白金级认证。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建筑采用了多项高效节能技术,如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智能光控系统和高效隔热材料。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垂直风能发电系统,减少了对外部电网的依赖。

3.新加坡樟宜机场航站楼新加坡樟宜机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色航站楼之一,其设计获得了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最高的“优秀”评级。

航站楼采用了多个可持续建筑策略,包括太阳能光伏系统、高效隔热材料和雨水利用系统。

此外,航站楼还引入了自然通风和绿色景观,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和员工的工作环境。

4. 克里斯托弗·贝尔顿大厦(Christopher S. Bond Learning Center)克里斯托弗·贝尔顿大厦是美国密苏里州杰佛逊城的一座绿色建筑,是密苏里州立大学的一部分。

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典型案例

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典型案例

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典型案例绿色建造是指在建筑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建筑方式。

智能建造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建筑施工的高效、精准和智能化。

本文将以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典型案例为题,列举10个符合要求的案例。

1. 德国柏林国际机场(BER)绿色建造案例柏林国际机场采用了多项节能环保措施,如利用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地热能利用等,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排。

2.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绿色建造案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筑外墙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配备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节能降耗、智能管理和舒适度的提高。

3. 日本东京奥运会场馆绿色建造案例东京奥运会场馆采用了多项绿色建造技术,如可再生能源利用、节水系统、建筑材料的环保选择等,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 北京国家大剧院绿色建造案例国家大剧院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外墙采用隔热材料,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舒适度的提高。

5.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绿色建造案例滨海湾花园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绿化覆盖等,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6. 美国纽约高线公园绿色建造案例纽约高线公园利用废弃的高架铁路改建而成,采用了多项绿色建造技术,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绿化覆盖、太阳能照明等,实现了对城市空间的再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7. 法国巴黎新圣母院绿色建造案例巴黎新圣母院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外墙采用隔热材料,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舒适度的提高。

8. 中国上海环保科技城绿色建造案例上海环保科技城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绿化覆盖等,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9. 日本京都清水寺绿色建造案例京都清水寺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建筑外墙采用隔热材料,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舒适度的提高。

10. 英国伦敦碎片大厦绿色建造案例伦敦碎片大厦利用废弃的铁路桥梁改建而成,采用了多项绿色建造技术,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绿化覆盖、太阳能照明等,实现了对城市空间的再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民居改造绿色建筑经典案例

民居改造绿色建筑经典案例

民居改造绿色建筑经典案例一、德国汉堡国际建筑展(IBA)的民居改造。

在德国汉堡,有一片区域通过国际建筑展(IBA)进行了大规模的民居改造,那可真是绿色建筑的典范之作啊。

以前这里的老房子都是那种很普通的,没啥环保概念的建筑。

但是经过改造后,就像丑小鸭变白天鹅了。

他们在屋顶上安装了超级多的太阳能板,那一排排的,就像给房子戴上了酷炫的黑色帽子。

这些太阳能板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住在房子里的人啊,好多时候用电都不用愁,多余的电还能卖给电力公司赚钱呢!而且房子的外立面也做了很多文章。

用了超级保温的材料,就像是给房子穿上了厚厚的保暖衣。

这样冬天的时候,屋里的暖气就不容易跑出去,夏天呢,外面的热气也不容易钻进来。

在窗户方面也很讲究,用的是那种双层或者三层玻璃的窗户,密封性特别好,既透光又能保温隔热。

这可不像以前那些老窗户,冬天漏风,夏天漏冷气的。

在雨水利用上更是绝了。

他们设计了一套雨水收集系统,把屋顶和地面的雨水都收集起来。

收集起来的雨水可以用来浇花、冲厕所,甚至经过简单处理后还能用来洗衣服呢。

这就大大减少了对城市自来水的依赖,又环保又省钱。

二、北京菊儿胡同的民居改造。

菊儿胡同可是咱中国民居改造绿色建筑的骄傲呢。

以前的菊儿胡同,房子又老又破,居住环境很糟糕。

但是设计师们可没把这些老房子都拆了重建,而是采用了一种“有机更新”的理念。

从外观上看,新的菊儿胡同保留了老北京四合院那种传统的韵味。

青瓦灰墙,古色古香的。

但是走进去就会发现很多绿色的小秘密。

比如说,房屋的布局更加合理了,增加了很多采光的设计。

以前那种昏暗的角落少了很多,每个房间都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

这阳光一照进来,整个屋子都变得亮堂堂、暖烘烘的。

在建筑材料上,他们选用了很多当地的、环保的材料。

比如一些回收再利用的砖材,既节省了资源,又能和老胡同的风格相融合。

而且在胡同里还增加了很多绿色植物的空间。

以前那种光秃秃的胡同,现在到处都是小花坛、小绿植。

这些绿色植物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们还能吸收灰尘、净化空气呢。

绿色建筑与技术典型案例

绿色建筑与技术典型案例

绿色建筑与技术典型案例一、上海建科中心。

这个地方可真是绿色建筑里的明星选手呢。

从外观上看,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绿色魔方。

它的屋顶啊,可不是平平无奇的,上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就像给建筑戴了一顶绿色的帽子,而且这顶“帽子”可有用处了。

夏天的时候,植物们就像一把把小伞,把强烈的阳光给挡住,让建筑里面不会被晒得滚烫,大大减少了空调的使用。

它的墙体也很有讲究,采用了特殊的隔热材料。

就像是给建筑穿上了一件保暖又隔热的外套,冬天能把室内的热量留住,夏天又能把外面的热气隔开。

而且建科中心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也做得超棒。

它有一套雨水收集系统,下雨天的时候,雨水就像被邀请的客人一样,被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可以用来浇灌屋顶的植物,还能用于冲厕所呢,一点都不浪费。

在采光方面,设计师也是绞尽脑汁。

建筑里到处都是巧妙设计的窗户和采光井,让阳光能够最大程度地照进室内。

这样白天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不需要开灯,自然光能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这可又节省了不少电。

二、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

这社区就像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世界。

先说说能源这一块,社区里有好多风力发电机,那些大风车呼呼地转着,就像一个个勤劳的小卫士,把风能转化成电能。

还有太阳能板,它们在屋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太阳一出来就开始工作,收集太阳能。

房子的建造材料也都是绿色环保的。

很多都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这就像是把那些被人扔掉的东西重新赋予了生命。

在保暖隔热方面,他们采用了超级保温的设计,就像给房子盖了一层超级厚的棉被,热量很难跑出去,这样冬天室内就很暖和,而且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能源来取暖。

这个社区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就是他们的食物来源。

社区里有自己的小菜园,居民们可以种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

这不仅能让大家吃到新鲜又健康的食物,还减少了食物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呢。

这就像是每个居民都有自己的小农场,自给自足,还绿色环保。

三、成都的朗诗绿色街区。

朗诗绿色街区在成都就像是一片绿色的小绿洲。

它有一种神奇的技术叫地源热泵系统。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国外建筑1.英国伦敦西门子“水晶大厦”这是一座会议中心,也是一座展览馆,更是向公众展示未来城市及基础设施先进理念的一个窗口。

如它的形状“水晶”一样,未来城市的多面将在此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除了惊人的结构设计,水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环保的建筑之一“水晶”本身也为未来城市提供了样本——它占地逾6300平方米,却是高能效的典范。

与同类办公楼相比,它可节电5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供热与制冷的需求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

该建筑使用自然光线,白天自然光的利用完全。

它还利用智能照明技术,在电力主要由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建筑被一个集成LED和荧光灯开关根据白天的大部分。

晶体的另一个有趣的特性是所谓的集雨和黑色水回收。

建筑的屋顶作为收集器的雨水,污水处理,然后再生水纯化和转化为饮用水。

2.墨尔本:像素建筑澳大利亚人再一次证明了它们预示着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像素大楼位于墨尔本市重要地段,是一个耀眼的项目。

达到105项环保要求,是澳大利亚第一个碳中性办公楼。

楼宇的供水供能均自足,大楼五彩斑斓的外表皮让人过不不忘,这是一个固定的遮阳百叶系统,背后是双层玻璃窗户。

此外,大楼里面配置了太阳能电池板,他们和谐的组合在外表皮上,赋予建筑活力及独特感。

像素建筑展示了澳大利亚的能力。

首次构建实现了完美的绿星评分,它为可持续的崛起铺平了道路基础设施在整个澳大利亚。

同时,大楼取得了美国LEED 标准下的102个要求,是迄今为止全球LEED最高得分。

3.巴林麦纳麦巴林世贸中心巴林,是一个邻近波斯湾西岸的岛国,气候属热带沙漠气候。

巴林世贸中心,耗资3500万巴币(约合9千多万美元),是全球第一座利用风能作为电力来源的摩天大楼。

大厦由两座传统阿拉伯式“风塔”高楼组合而成,上尖下宽,如一对比翼的海帆,巴林世界贸易中心是一座高240米、双子塔结构的建筑物。

主体平面为椭圆形,在两座大厦之间设置了水平支持的3座直径29米的风力涡轮。

工程施工中的绿色建筑案例分享

工程施工中的绿色建筑案例分享

工程施工中的绿色建筑案例分享在当今社会,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筑行业也不例外。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能够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建筑模式,正逐渐成为工程施工领域的热门话题。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案例,让我们一同领略它们的独特魅力。

案例一: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绿色建筑典范。

这座花园占地101 公顷,由两个巨大的玻璃温室——“花穹”和“云雾林”组成。

“花穹”模拟了地中海的气候环境,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

其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采光和通风,通过巧妙的遮阳系统和自然通风装置,大大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耗。

同时,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也为植物的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减少了对市政供水的依赖。

“云雾林”则重现了热带山地的气候条件,高达 35 米的人造山体和瀑布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大量使用了可回收和可持续的材料,如再生钢材和木材。

此外,植物的垂直种植技术不仅节省了土地资源,还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绿色风景线。

案例二:中国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超高层绿色建筑,其高度达到 632 米,是中国目前的第一高楼。

在设计上,大厦采用了双层幕墙结构,外层幕墙为 120 度旋转向上的“宝瓶”状,能够有效降低风荷载,同时减少室内外的热量交换。

这种独特的设计使得大厦的空调系统能耗降低了约 50%。

大厦还配备了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能源的使用情况。

同时,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统也为大厦的非饮用水需求提供了保障。

在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为大厦的部分公共区域提供电力。

此外,上海中心大厦在施工过程中也采取了一系列绿色施工措施。

例如,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采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案例三:德国柏林国会大厦德国柏林国会大厦的改造工程是绿色建筑的经典之作。

建筑师诺曼·福斯特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为大厦增添了现代化的绿色元素。

国内外优秀绿色建筑案例

国内外优秀绿色建筑案例

国内外优秀绿色建筑案例在全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旨在通过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影响和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内外一些优秀的绿色建筑案例。

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布利特中心,是一座令人瞩目的绿色办公建筑。

这座建筑的一大特色是其能源自给自足的能力。

通过屋顶上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布利特中心能够满足自身大部分的电力需求。

此外,它还采用了高效的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用于灌溉和卫生间用水,大大减少了对市政供水的依赖。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优先使用了可回收和环保型材料,降低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在德国,有一个名为“汉堡之家”的绿色建筑。

它充分利用了被动式节能技术,通过优化建筑的朝向、保温隔热和自然通风设计,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在冬季,房屋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室内设备产生的热量来保持温暖;夏季时,通过良好的隔热和通风,无需过多的空调制冷就能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

而且,“汉堡之家”还配备了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控能源的使用情况,确保能源的高效利用。

新加坡的翠城新景是一个大型的住宅绿色建筑项目。

这个项目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大量的绿色植物融入到建筑中,形成了垂直花园和空中露台。

这些绿色空间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起到调节微气候、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同时,翠城新景采用了先进的垃圾处理和水资源回收系统,有效地减少了废弃物和水资源的浪费。

回到国内,上海的中心大厦也是绿色建筑的典范。

大厦采用了双层幕墙设计,这一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性,还起到了良好的隔热和隔音效果,降低了空调和采暖的能耗。

此外,中心大厦还设置了雨水回收和中水回用系统,将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于绿化灌溉和卫生间冲洗。

大厦内部的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根据自然采光情况自动调节亮度,节约了大量的电力。

北京的中国尊同样展现了绿色建筑的理念。

它采用了高效的空调系统和节能电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中国2023绿色建筑优秀案例

中国2023绿色建筑优秀案例

我国一直在致力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缺的挑战。

2013年,我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建筑行动计划”,旨在加快建筑节能和环保技术的应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截至2023年,我国已经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绿色建筑案例,这些案例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行业的标杆和榜样。

一、北京绿地中心北京绿地中心是一座集办公、商业、酒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整体设计融合了节能、环保、自然采光等多种绿色理念,是我国首座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LEED白金认证的地标建筑。

该建筑采用了大量节能材料,配置了智能化节能系统,并通过科学规划减少建筑能耗,形成了低碳、节能的绿色办公空间。

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一座以高层建筑为主的城市综合体,整合了商业、办公、文化等多种功能。

该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注重了节能环保,采用了全球领先的节能技术和设备,达到了国内外领先的节能水平。

金融中心还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智能化节能系统的运用,实现了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目标。

三、广州CITIC广场CITIC广场是一座集写字楼、商业、酒店、公寓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高端综合体项目,整体设计充分考虑了节能、环保、健康等因素。

该建筑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建筑外立面等方面均采用了节能环保的先进技术,同时结合了绿色植被和自然景观,营造出健康舒适的室内外环境。

四、深圳万科中心万科中心是一座高端商业综合体项目,融合了办公、商业、文化、酒店等多种功能。

该项目以绿色建筑为理念,采用了全球领先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实现了较高水平的节能效果。

在建筑外立面设计、照明系统设计等方面也注重了节能环保的原则,为用户提供了舒适、健康的使用环境。

五、成都极地中心成都极地中心是一座以极地为主题的商业综合体项目,融合了购物、餐饮、娱乐等多种业态。

该项目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因素,采用了大量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备,实现了绿色建筑的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绿色建筑设计案例绿色建筑是对环境友好、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实践。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开始探索和应用绿色建筑设计。

本文将介绍一些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以期为读者提供灵感和启示。

案例一:芝加哥市政厅绿色屋顶芝加哥市政厅是美国芝加哥市政府的办公大楼,该建筑在修复过程中引入了绿色屋顶设计。

绿色屋顶在减少雨水径流和城市热岛效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案例中,建筑师使用了可持续材料,例如使用光敏化玻璃来提供自然采光和通风。

此外,建筑还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来提供清洁能源。

案例二:马拉喀什博物馆位于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博物馆是一座绿色建筑的杰作。

建筑师采用了传统摩洛哥建筑风格,同时融入了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博物馆大量使用了可再生材料,如竹子和土坯墙,这不仅使建筑外观独特,还减少了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此外,建筑还配备了高效能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为能源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解决方案。

案例三:新加坡国立大学教学大楼新加坡国立大学教学大楼是一个突破传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

该建筑通过积极运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系统来降低能源消耗。

建筑内部使用了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材料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并采用水循环系统来净化和重复使用废水。

此外,建筑还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为大楼提供清洁能源。

这个案例展示了绿色建筑设计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方面的杰出成果。

案例四:丹麦乐高办公大楼丹麦乐高办公大楼是一座标志性的绿色建筑。

建筑外部覆盖了大量植物,形成了独特的绿色外观。

建筑内部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系统,减少了对人造照明和空调的需求。

此外,建筑还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存储和循环使用,以降低对自来水的依赖。

丹麦乐高办公大楼是绿色建筑设计与创意结合的一个例证。

结语上述案例仅是众多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中的一部分。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将涌现出来。

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案例集锦

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案例集锦

1. 加州学院艺术中心(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加州学院艺术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它的屋顶被设计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覆盖着原生植物,不仅能够吸收雨水,还能提供绝佳的保温效果。

该建筑运用了大量的可再生材料,并且通过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来满足自身能源需求,是绿色建筑的杰出代表。

2. 伦敦的碳零排放公寓(BedZED)伦敦的Beddington零能量开发(BedZED)是英国第一个大规模的碳零排放社区。

这个项目采用了高效的隔热材料、太阳能板和中央供暖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

屋顶花园和绿色空间的设计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还有助于调节气候和改善空气质量。

3.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被誉为“东方之冠”,其独特的传统斗拱结构融合了现代建筑技术。

中国馆在设计上大量采用了节能材料和太阳能发电系统,屋顶绿化和雨水回收系统也是其环保特色之一。

展馆在世博会结束后转为博物馆使用,成为了城市的文化地标和绿色建筑的范例。

4. 德国的智能之家(Smart House)德国的智能之家是一个集成了多种智能技术和环保理念的住宅项目。

它通过智能家居系统来控制室内温度、光线和能源消耗,极大地提高了能源效率。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被动式设计,利用自然通风和日光照明来降低对人工能源的依赖。

5. 新加坡的绿色心脏(The Green Heart at Marina One)新加坡的Marina One项目是一个多功能综合体,中央设置了一个巨大的绿色空间——绿色心脏。

这个开放的花园空间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场所,还帮助改善了城市的微气候。

建筑群利用了绿色屋顶、垂直绿化和智能节能系统,是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典范。

这些案例显示,绿色建筑不仅关注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还兼顾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建筑的美学价值。

它们利用现代科技和创新设计,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标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中的节能设计
1、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将能耗降至 最低。其中一条重要的作用是在一天当中避免了过大 的能耗波动。因此很有必要整合以下自然资源: 以热泵来利用海水的热能,夏季制冷,冬季供暖。
2、一般采用低温系统来加热,结合作为热质量 的混凝土核心筒的激活,从而保持建筑内部气温 的恒定。
3、建筑内部巨大的自然通风气流量尽量避免了使 用机械装置来通风、供暖和制冷。中庭被设想成 一个利用太阳能加热的自然通风子气候区。
节能与能源利用设计
• 集热系统中考虑了防过热措施和防冻措施。防过热措施是指设置 屋顶散热器、膨胀罐、板式换热器将过热部分热量排除。防冻措 施是指冬季屋顶最不利点处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启动储热部分循 环泵将热水箱中的热水作为热媒,与屋顶集热管内的水进行循环、 防冻。 生活热水系统分区给水。 生活热水系统采用全日制机械循环,交换站内设两台热水循环泵, 互为备用。 系统控制。太阳能热水系统采用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测量不同测 点的温度、流量、日照强度等数据并反馈给循环泵、锅炉、电动 阀等执行器以实现采集区域控制、水箱蓄热控制、热交换控制、 热消毒控制、防冻控制、防过热控制。
• • •
2)奥运村将利用清河
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 建设“再生水源热泵系 统”提取再生水中温度, 为奥运村提供冬季供暖 和夏季制冷。
3)景观与水处理花房相结合,在阳光花房中,组成植物及微生物食物链处理生活污水, 实现中水利用。
节材与资源利用
1、节省材料 a、采用纯剪力墙结构大开洞方式 多、高层住采用大开洞剪力墙 体系,很大程度的降低了结构墙体的用量,可以减少耗材(模板) 等。 b、采用变标高条形基础形式 2、使用绿色建材 使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从而节约了大量钢材和水泥,同时 钢材和水泥的节约还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废 渣的排放。 a、资源再利用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混凝土、废砌块、废砂 浆等优先作为抗浮回填材料加以应用。 b、室内装修 杜绝使用国家明确淘汰或禁止使用的材料和产品。
二、辽宁.大连国际会议中心
主要是对自然元素的利用(阳光、水、风)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是由蓝天组设计的,其城市设计任务是在城市主轴的未来扩张终 点建造一座辨识度极高的标志性建筑。作为城市轴线的焦点,本建筑物将深深烙印在市 民的心中,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内部,这些系统的运转就如同建筑内部的混合型城市。就建筑的 技术基础设施而言,这意味着必须同时考虑到建筑内部大量的人流,这些使用者都希望拥 有高标准的循环通道,也希望建筑环境舒适、技术水平高超,譬如拥有极高的灵活性、低 能耗以及尽量少消耗自然资源。
节能建筑案例分析集
小组成员:李婧一 尚久纲 赵远熹
目录
• • • • 北京奥运村 辽宁.大连国际会议中心 绿地集团总部大楼 世博会场馆
中国馆 世博轴 主题馆 世博中心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北京奥运村
主要是对自然元素的利用(阳光、水)
1)采用了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系统包括:集热系统、 储热系统、换热系统、 生活热水系统 奥运会期间可为16800 名运动员提供洗浴热 水的预加热;奥运会 后,供应全区近2000 户居民的生活热水需 求。 此设计太阳能热水系 统为闭式间接利用太 阳能热水系统,是以 太阳能热水为热媒, 将冷水加热后使用。 系统包括集热系统、 储热系统、换热系统、 生活热水系统。
三、绿地集团总部大楼
主要是对地下能源的利用以及对自然元素(风、阳光)的利用
绿地集团总部大楼位于上海卢湾区南端黄浦江畔,占地面积8681平米,大楼地上共 5层,地下共3层。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万平米。1-3层是百货,45层是集团总部办公区域。项目定位为绿地集团的“企业馆”、临近世博会的滨江建筑 艺术精品和环境友好型建筑,体现绿色建筑理念,力争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和LEED-CS 金级认证。
建筑中的节能设计
4、在体量庞大的个别区域可以通过其他措 施进行单独处理,比如置换通风。
5、需要对日光大加利用,既是为了创造 积极的心理影响,也为了尽量减少人工照 明造成的能耗。 以太阳能电池板结合建筑的形体来生产能源。
建筑中的节能设计
6、 地下室的技术设备区位于矩形网格内,为建筑物提供了基础设施,主要在垂直核心筒内。尤其是在 会议区域必须拥有充足的空气,从而维持舒适的冷热环境与声效。因此,经过调节的空气将通过座位下 方的双层中空地板被安静地注入房间。楼梯内部的喷气单元确保了均匀连续的配风。热气上升,人体散 发的热量上升至天花板,被抽气装置吸走。
4)合理利用了木塑、 钢渣砖和农业作物秸 秆制作的建材制品、 水泥纤维复合井盖等 再生材料,节约资源。 5)奥运村部分建筑赛后需拆迁,多采用拆迁后可回收再利用无毒无味无污染材 料,有效节约资源,控制环境污染。
小结
纵观奥运村的建设,以下几个技术方面体验了先进成熟的绿色生态 节能策略,对我国的住宅建设有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1、采用了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 2、奥运村将利用清河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再生水),建设“再 生水水源热泵系统”提取再生水中的温度,为奥运村提供冬季供暖 和夏季制冷。 3、景观与水处理花房相结合,在阳光花房中,组成植物及微生物 的食物链处理生活污水,实现中水利用,为国际先进技术。 4、合理利用了木塑、钢渣砖和农作物秸秆制作的建材制品、水泥纤 维复合物井盖等再生材料,节约资源。 5、在奥运村的设计中,采用的整体小区无障碍设计,给居住者带来 人性关怀,也是充分关怀残奥会运动员的体现。
小结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作为大连市的地标性建筑,位于人民路南端的大连国际会议中心项 目已进入内外部装饰装修阶段。“绿色”的会议中心,“大贝壳”采取多种先进的节能措施,投 入使用后将成为绿色建筑之典范。 1、以热泵来利用海水的热能,夏季制冷,冬季供暖。 2、采用低温系统来加热。 3、建筑内部巨大的自然通风气流量尽量避免了使用机械装置来通风、供暖和制冷。 4、中庭被设想成一个利用太阳能加热的自然通风子气候区。 5、对日光大加利用,尽量减少人工照明造成的能耗。以太阳能电池板结合建筑的形体来生 产能源。 6、在体量庞大的个别区域可以通过其他措施进行单独处理,比如置换通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