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光的折射 全反射》复习精品课件
第十三章第1讲光的折射全反射-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第1页
第十三章 光 电磁波 相对论
第1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页
素养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物理观念) 2.了解折射率的概念和折射定 律.(物理观念) 3.知道光的色散的成因及各种色光的比较.(物理观念) 4.分析光的折射和 全反射问题的一般思路.(科学思维)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30页
解析:(1)光在透明体中反射两次后垂直于 B 端面射出时,光路图如图甲所示,根据对 称性,光每次反射的入射角相同,都为 θ=45°.光传播的路程为 4Rcos θ,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v=nc,可以求出光在透明体中的运动时间 t=2 2cnR.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31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解析:由题意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第19页
光线垂直于 BC 方向射入,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入射角为 45°,由于棱镜折射率为 2,根 据 n=ssiinn ri,有 sin r=12,则折射角为 30°
∠BMO=60°,因为∠B=45°,所以光在 BC 面的入射角为 θ=90°-(180°-60°-45°) =15°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6页
典例 2 (2023·湖南卷)(多选)一位潜水爱好者在水下活动时,利用激光器向岸上救援 人员发射激光信号,设激光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 α,如图 所示.他发现只有当 α 大于 41°时,岸上救援人员才能收 到他发出的激光光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折射率为sin141° B.水的折射率为sin149° C.当他以 α=60°向水面发射激光时,岸上救援人员接收激光光束的方向与水面夹角 小于 60° D.当他以 α=60°向水面发射激光时,岸上救援人员接收激光光束的方向与水面夹角 大于 6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光的折射全反射
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包括平行光源、半圆形玻璃砖、光屏、大头针等。
2. 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用铅笔描出直径AB和半径OC。
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3. 插上大头针P1和P2,使P1和P2的 连线与AB垂直。
5. 移开玻璃砖,连接P3和P4,与AB 相交于O点,连接OC即为折射光线。
两列或多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 、相位差恒定的光波在空间某些区域 相遇时,光强分布出现稳定的强弱相 间的现象。
干涉条件
双缝干涉
通过双缝的两列光波在屏上产生明暗 相间的干涉条纹,条纹间距与光波长 成正比。
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 、相位差恒定。
光的衍射现象和条件
衍射现象
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 碍物或小孔时,偏离直线 传播的现象。
衍射条件
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与光 波长相当或比光波长小。
单缝衍射
通过单缝的光波在屏上产 生中央亮纹,两侧为明暗 相间的衍射条纹。
光的偏振现象和应用
偏振现象
光波在传播过程中,振动方向相 对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
偏振光的产生
通过偏振片可以选择性地让某一方 向振动的光波通过。
偏振光的应用
在摄影、显示技术、光学仪器等领 域有广泛应用,如消除反射光的干 扰、提高显示对比度等。
4. 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3和 P4,透过玻璃砖观察,调整视线使P3 挡住P1和P2的像,再调整P4挡住P3 和P1、P2的像。
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01
操作要点
02
03
04
确保大头针插得竖直且彼此平 行。
调整视线时,确保透过玻璃砖 能清晰看到大头针的像。
移开玻璃砖时要小心,不要改 变白纸和玻璃砖的位置。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光的折射全反射
应试技巧总结和备考建议
1. 仔细审题
在解题前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中的物理情景和所求的 物理量。
2. 规范作图
在解题过程中要规范作图,准确标出光的传播路径和各 个角度。
应试技巧总结和备考建议
3. 熟记公式
要熟练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的条件及临界角的 计算公式。
4. 注意单位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换算。
(2021年全国卷III)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折射率为n=√3,直径AB与屏幕MN垂直并 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 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模拟试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模拟试题一
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将____;当入射角增大到某 一角度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叫做____。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特点
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遵循“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虚像”的规律。同时,像距随 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反之亦然。
成像特点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照相机原理),也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投影仪原理), 还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放大镜原理)。
双缝干涉实验
通过双缝让单色光波发生 干涉,形成明暗相间的干 涉条纹,用于验证光的波 动性。
干涉条件
两束光波的频率相同、振 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
衍射现象及单缝衍射实验
衍射现象
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 碍物或小孔时,偏离直线 传播的现象。
单缝衍射实验
通过单缝让光波发生衍射 ,形成中央亮斑和两侧明 暗相间的衍射条纹,用于 研究光的衍射规律。
复习课件:光光的折射全反射.ppt
4.折射率大小反映了介质的光学性质和入射光的 频率:(1)折射率越大,说明介质对光的偏折 作用越大,光线偏离原来传播方向的程度越厉 害.(2)介质对光的折射率越大,说明该光在 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小.(3)相对于同一介 质,折射率越大的光,其频率越大.
热点二 全反射现象的理解与应用 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种介
解析:(1)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来传递信息,要发生 全反射,必须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并且入射角大于 等于临界角
(2)根据折射率定义有,sin∠1=nsin n∠2, nsin∠3=1,已知∠1=45°,又∠2+∠3=90°,解得 n
6 = 2 .A 正确.
色散问题及其应用
(2010·重庆理综)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 2的玻
sin 45°
解析:根据折射定律 2= sin r ,可得光进入玻璃后光线与竖
直方向的夹角为 30°.过 O 的光线垂直入射到 AB 界面上点 C 射出, C 到 B 之间没有光线射出;越接近 A 的光线入射到 AB 界面上时的 入射角越大,发生全反射的可能性越大,根据临界角公式 sin C
=
1 2得临界角为
璃柱体,其横截而是圆心角为 90°、半径为 R 的扇形 OAB,
一束平行光平行于横截面,以 45°入射角射到 OA 上,OB
不透光,若考虑首次入射到圆弧 AB 上的光,则 AB 上有光透
出的部分的弧长为( )
A.
1 6
πR
B.
1 4
πR
C.
1 3
πR
D.
5 12
πR
【点拨】 比较入射角、临界角的关系,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
A.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 B.雨后天边出现彩虹 C.早晨东方天边出现红色朝霞 D.荷叶上的水珠在阳光下晶莹透亮
2024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材:光的折射和全反射教学课件
第1讲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教材知识萃取1. 如图所示,等边△ABC 是三棱镜的横截面,一束单色光以60°的入射角射到AB 边的中点,经棱镜两次折射后,从AC 边的中点射出,测出经两次折射后光线的偏向角为60°,已知AB 边的长度为L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则光沿图示路径通过三棱镜的时间是A.��B.�2�C.2��D.3�2�1.D 经两次折射后光线的偏向角为60°,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经AB 折射后的折射角为30°,所以该棱镜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n =sin60°sin30°=3,又n =��,所以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 =33c ,由几何关系可知光在介质中的路程为0.5L , 故光沿图示路径通过三棱镜的时间为t =0.5��=3�2�,D 项正确。
答案2. 如图所示的平面内,光束a 经圆心O 射入半圆形玻璃砖,进入玻璃砖后分成b 、 c 两束单色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对b 光的折射率小于对c 光的折射率B.在真空中b 光的波长小于c 光的波长C.在真空中b 光的频率小于c 光的频率D.在玻璃砖中b 光的传播速度大于c 光的传播速度(2.B 根据折射定律n =sin�sin�结合题图可知玻璃对b 光的折射率大于对c 光的折射率,即n b >n c ,则b 光的频率大于c 光的频率,A 、C 项均错误;根据c =λf ,可知在真空中b 光的波长小于c 光的波长,B 项正确;根据v =��可知,在玻璃砖中b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c 光的传播速度,D 项错误。
答案3. 如图所示为一个军事设施的观察孔,其宽度L =30 cm,厚度d =303cm,为了扩大观察视野,将折射率为n =2的某种玻璃砖完全嵌入观察孔内,其厚度与孔的厚度相同。
则嵌入玻璃砖后,军事设施内的人通过这块玻璃砖能看到的视野的最大张角是A.60° B.90° C.120° D.180°3.B 军事设施内的人从内壁左侧最大范围观察右边的目标的光路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精品课件:光的折射、全反射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2-2 (多选)如图所示是一玻璃球体,其半径为R,O为球心,AB为水平直 径。M点是玻璃球的最高点,来自B点的光线BD从D点射出,出射光线平 行于AB,已知∠ABD=3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 ( )
A.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3 B.光线从B到D需用时 3R
c
C.该玻璃球的临界角应小于45° D.若增大∠ABD,光线不可能在DM段发生全反射现象
D正确。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1-2 如图所示,某透明材料制成的半球形光学元件直立放置,其直径与 水平光屏垂直接触于M点,球心O与M间的距离为10 3 cm。一束激光与 该元件的直径成30°角射向圆心O,结果在光屏上出现间距为d=40 cm的 两个光斑,请完成光路图并求该透明材料的折射率。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3-2 (多选)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 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 ( )
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3-1 一束白光从顶角为θ的玻璃三棱镜的一边以较大的入射角i射入并 通过三棱镜后,在屏P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如图所示,在入射角i 逐渐减小 到零的过程中,假如屏上的彩色光带先后全部消失,则 ( )
A.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 B.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 C.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D.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答案 ABD
解析 从光路图看,入射角相同,a光的折射角较大,所以玻璃砖对a光的
高考物理总复习精品课件113光的折射全反射共39
-3-8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
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
、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
们可能依次是
• A.紫光、黄光、蓝光和图红11-光3-8 • 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 [解析] 作出a、b、c、d四条光线第一 次折射时的法线,可知其折射率大小关 系为na>nb>nc>nd,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所以本题只 有选项B正确.
π 可知,B 错误.α<θ<β 时,光屏上有 2 个光斑,β<θ< 2 时, 光屏只有 1 个反射光形成的光斑,C 错误、D 正确.
答案 AD
• 3.(2014·四川省成都市第二次诊断)如 图11-3-11所示,真空中有一均匀玻璃 球,虚线CD过球心O.两束单色光Ⅰ、Ⅱ 分别由玻璃球表面上的A、B两点折射进 入玻璃球,Ⅰ从D点射出,Ⅱ从E点射出( 图中未画出离开玻璃球后的出射光线), Ⅰ、Ⅱ平行于CD且三线共面,∠AOC= ∠BOC=60°.则图11-3-11
A.玻璃球对Ⅱ光的折射率小于 3 B.在玻璃球中,Ⅰ光传播的速度大于Ⅱ光传播 的速度 C.无论怎样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入玻璃球的 Ⅱ光总能射出玻璃球 D.用Ⅰ光与Ⅱ光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屏 上Ⅰ比Ⅱ的明条纹间距大
• 答案 AC
• 4.(2013·江苏)图11 -3-12为单反照相机 取景器的示意图, ABCDE为 五 棱 镜 的 一 个截面,AB⊥BC.光线 垂 直 AB 射 入 , 分 别 在 CD和EA上发生反射, 且两次反射的入射角
图11-3-12
解析 由题意知,光线经界面 CD 和界面 EA 两次
反射后传播方向改变了 90°,光线在两界面上反射时入
射角与反射角的和都为 45°,则对应的入射角为 22.5°,
高三物理总复习优质课件 光的折射 全反射
到盆底花纹上被反射后折射出水面的结果,这其中有光的反射和光的折
射现象。
2.夏季的早晨,从某一方向看植物叶子上的露珠会格外明亮;玻璃中的气泡
从侧面看也是特别明亮,这是什么道理呢?
答案:光照射露珠,进入露珠中的一部分光线在露珠内会发生多次反射,而
2.折射率
(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 入射角 的正弦与 折射角 的
正弦之比,叫作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用符号n表示。
(2)物理意义:折射率仅反映介质的 光学 特性,折射率越大,说明光从真空
射入到该介质时偏折的角度越 大 ,反之偏折的角度越 小 。
(3)定义式:n=
C.当入射角的正切值 tan i=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相互垂直
D.光从空气射入玻璃,速度减小
E.若将入射光换成紫光,则在同样入射角 i 的情况下,折射角 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不可能会发生全反
射现象,选项 A 错误;根据 n=
,当 i=90°时 r=45°,可知无论入射角 i 为多大,
与介质无关,则 A 光从空气进入该玻璃体后,其频率不变,故 E 错误。
练后总结
(1)对折射率的理解
①公式 n=
中,不论是光从真空射入介质,还是从介质射入真空,θ1 总是真空
中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θ2 总是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②折射率与介质本身性质和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与介质的
+
cos i D.
+
sin i
+
sin i
)
高中全程复习构想物理新教材《15.1 光的折射 全反射》教学课件
课 程 标 准
1.理解光的折射定律,会测量折射率.
2.知道光的全反射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3.初步了解光纤的工作原理、应用.
素 养 目 标
物理观念:知道光的折射率,折射定律,光的全反射、光导纤维.
科学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光的传播问题;利用折射定律解决实际
问题,知道玻璃砖、棱镜等模型的应用.
质中时,频率不变,波长改变,光速改变.
2.光的色散及成因
(1)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2)含有多种颜色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由于介质对不同
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各种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所以产生光的色散.
3.各种色光的比较分析
颜色
频率ν
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
同一介质中的速度
(不考虑三次反射以后的光)(
)
A.仅有a光
B.仅有b光
C.a、b光都可以
D.a、b光都不可以
答案:A
针 对 训 练
3.[2022·浙江6月]如图所示,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演示了水球光学实
验,在失重环境下,往大水球中央注入空气,形成了一个空气泡,气
泡看起来很明亮,其主要原因是(
)
A.气泡表面有折射没有全反射
必备知识·自主落实
关键能力·精准突破
必备知识·自主落实
一、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
1.折射现象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改变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__的现象,
如图所示(以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为例).
2.折射定律
同一平面
(1)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________内,折射光线与
高考物理复习第十三章选修3光的折射全反射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
B. 光由B经O乙到A,n=1.5 D. 光由B经O到A,n=0.67
32/40
【解析】 在本题中,介质折射率为空气中角度的正弦值和 介质中角度的正弦值之比,则 n=ssiinn ri=00..96=1.5.又由于题目中 所说的入射角为 i,可以得出光线是从 B 经 O 到 A,故选项 B 正确.
• ⑦ 用上述方法分别求出不一样入射角时折射角,查出它们正 弦值,填入表格中. ⑧ 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比值ssiinn ri,最后求出在几次实验中
所测ssiinn ri的平均值,即为玻璃砖折射率的测量值.
9/40
考点突破
10/40
对折射定律了解
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入射角
与折射角的正弦之间要满足折射定律,但要注意:不管光是由
24/40
• 典题演示4 (·南通、泰州、扬州、淮安二模)测定玻 璃折射率. 取一块半圆形玻璃砖,O点为圆心,一束 红色激光从左侧圆面对准圆心O进入玻璃砖,最初 入射光线垂直于玻璃砖右侧平面,如图中实线所表 示. 保持入射光方向和O点位置不变,让玻璃砖绕O 点沿逆时针方向迟缓旋转,当转过θ角时(图中虚线 位__置__)_,_折__射.若si光n1换θ线绿消色失激. 光则重玻复璃上对述红试光验折,射折率射n=光线 消失时,玻璃砖转过角度θ′________(填“>”“=” 或“<”)<θ.
31/40
• 3. (·四川卷)某同学经过试验测定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n.如图 甲所表示,O是圆心,MN是法线,AO、BO分别表示某次测 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砖中传输路径. 该同学测得多组入射 角i和折射角r,作出sin isin r图象如图乙所表示. 则( )
B
• A. 光由A经O到甲B,n=1.5 • C. 光由A经O到B,n=0.6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应用:①全反射棱镜. ②光导纤维,如图.
2.光的色散 (1)色散现象 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形成由红到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彩色光谱, 如图.
(2)成因 由于 n 红<n 紫,所以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棱镜界面时,红光 和紫光的折射角不同,就是说紫光偏折得更明显些,当它们射到 另一个界面时,紫光的偏折角最大,红光偏折角最小.
3.光路的可逆性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如果让光线逆着原来的 折射光线射到界面上,光线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发生折射.
1.(多选)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半径为 R、质量分布均匀 的玻璃球,频率为 f 的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 BC 传播,于 C 点 经折射进入玻璃球,并在玻璃球表面的 D 点又经折射进入真空 中.已知∠COD=120° ,玻璃球对该激光束的折射率为 3,则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设 c 为真空中的光速)( )
4.光密介质与光疏介质 (1)光密介质:折射率 较大 (2)光疏介质:折射率 较小 的介质. 的介质.
二、全反射和光的色散现象 1.全反射 (1)条件:①光从 光密 介质射入 光疏 介质. ②入射角 ≥ 临界角.
(2)现象: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
1 (3)临界角:折射角等于 90° 时的入射角,用 C 表示,sin C= n .
[自我诊断] 1.判断正误 (1)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 ) (2)折射率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 ) (3)入射角足够大,也不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 ) (4)若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它的传播速度一定增大.(× ) (5)已知介质对某单色光的临界角为 C,则该介质的折射率等 1 于 .( ) sin C √ (6)密度大的介质一定是光密介质.( × )
A.激光束的入射角 α=60° B. 改变入射角 α 的大小, 激光束可能在玻璃球的内表面发生 全反射 C.激光束在射入玻璃球后,光的频率变小 3c D.此激光束在玻璃中的波长为 λ= 3f E.从 C 点射入玻璃球的激光束,在玻璃球中不经反射传播 2 3R 的最长时间为 c
解析:选 ADE.由几何知识得到激光束在 C 点的折射角 r= sin α 3 30° ,由 n= 得,sin α=nsin r= , 得 α=60° , 故 A 正确.激 sin r 2 光束从 C 点进入玻璃球时,无论怎样改变入射角 α,在 D 点的入 射角等于 C 点的折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得知,光束不可能 在 D 点发生全反射,一定能从 D 点折射出玻璃球,故 B 错误.
4.一厚度为 h 的大平板玻璃水平放置,其下表面贴有一半径 为 r 的圆形发光面.在玻璃板上表面放置一半径为 R 的圆纸片, 圆纸片与圆形发光面的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已知圆纸片恰好能 完全遮挡住从圆形发光面发出的光线(不考虑反射), 求平板玻璃的 折射率.
解析:根据全反射定律,圆形发光面边缘发出的光线射到玻 1 璃板上表面时入射角为临界角(如图所示)设为 θ,且 sin θ=n.
L 根据几何关系得:sin θ= 2 h +L2 而 L=R-r,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n=
答案:
h 2 1+ R-r
h 1+R-r2.
考点一 1.对折射率的理解
光的折射率和折射定律
(1)折射率大小不仅反映了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 也反映了光在介质 c 中传播速度的大小 v=n. (2)折射率的大小不仅与介质本身有关,还与光的频率有关.同一种 介质中,频率越大的色光折射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 (3)同一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虽然波速、波长不同,但频率相同.
解析:选 CDE.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 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所以,选项 A,当入射角最大为 90° 时,折射角 θ2= sin θ2 sin θ1 45° ,所以 C 正确;由折射率 n= 可知,选项 D、E 均正确. sin θ2
2.几种常见折射模型
类别 项目 平行玻璃砖 三棱镜 圆柱体(球)
光的折射图
应用
通过平行玻璃砖 通过三棱镜的光 的光线不改变传 线经两次折射后, 播方向,但要发生 出射光线向棱镜 底边偏折 侧移 测定玻璃的折射 全反射棱镜,改变 率 光的传播方向
圆界面的法线是 过圆心的直线, 经 过两次折射后向 圆心偏折 改变光的传播方 向
3. (多选)如右图所示, 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折射率为 n= 2的 某种玻璃的表面,θ1 表示入射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 θ1>45° 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只有当 θ1=90° 时才会发生全反射 C.无论入射角 θ1 是多大,折射角 θ2 都不会超过 45° D.欲使折射角 θ2=30° ,应以 θ1=45° 的角度入射 E. 当入射角 θ1=arctan 2时,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恰好互相 垂直
3.折射率 (1)定义: 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 入射角 弦与 折射角 的正弦的比值. (2)物理意义:折射率仅反映介质的 光学 特性,折射率大, 说明光从真空射入到该介质时偏折大,反之偏折小. 的正
sin θ1 (3)定义式:n= .不能说 n 与 sin θ1 成正比、与 sin θ2 成 sin θ2 反比.折射率由介质本身的光学性质和光的 频率 决定. c (4)计算公式: n=v, 因 v<c, 故任何介质的折射率总大于 (填 “大于”或“小于”)1.
第3节 光的折射
全反射
一、光的折射与折射率 1.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改变的现象.
2.折射定律(如图) (1)内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 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 正弦成 正比 .
sin θ1 (2)表达式: =n12,式中 n12 是比例常数. sin θ2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
2.(多选)若某一介质的折射率较大,那么( A.光由空气射入该介质时折射角较大 B.光由空气射入该介质时折射角较小 C.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较大 D.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较小
)
sin θ1 1 解析:选 BD.由 =n,且 n>1,可得 sin θ2=nsin θ1,A sin θ2 c 1 错误,B 正确;又因为 n=v,得 v=nc,C 错误、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