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学--龋病考试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内科学--龋病

病因及发病过程

牙菌斑

饮食

宿主

其他

牙菌斑

龈上菌斑:G+为主(61.5%)

龈下菌斑:G-为主(52.5%)

是由细菌、细菌产物,以及来自宿主的成分构成的一层薄的、致密性膜状物,它是细菌生长的微生态环境。

平滑面菌斑:菌斑—牙界面、中间层、菌斑表层

窝沟菌斑:微生物和食物分子

不能被水冲去

牙菌斑—龋病发病最重要因素

获得性膜形成和细菌初期聚集—细菌迅速生长繁殖—菌斑成熟

获得性膜

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

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

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

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等

致龋细菌

特性(致龋机制):

①对牙面有较强的黏附力,易形成菌斑,在菌斑中发挥作用;

②具有产酸性和耐酸性;

③具有合成细胞内多糖与细胞外多糖的能力。

链球菌属、乳杆菌属和放线菌属。

链球菌属

>>变异链球菌组:革兰染色阳性的兼性厌氧菌,产酸性和耐酸性强,以蔗糖为底物合成的葡聚糖介导细菌的黏附,促进菌斑的形成,是变链球菌重要的致龋毒力因子。变异链球菌、表兄链球菌。

>>血链球菌:是最早在牙面定居的细菌之一。

>>轻链球菌:是牙菌斑中最常分离到的细菌。

乳杆菌属:致龋作用较弱,多涉及牙本质龋

不是导致龋病开始的原因,是龋病进展的结果

放线菌属:黏性放线菌促进变异链球菌定植于根面,对根面菌斑形成及根面龋的发生可能有重要的协同作用。

牙菌斑的物质代谢

蛋白质代谢

无机物代谢

牙菌斑的致龋性

摄糖

饮食因素——碳水化合物(糖)

·糖的种类:蔗糖致平滑面龋的能力最强,变异链球菌代谢蔗糖能力最强。

·致龋性排序如下: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果糖>山梨糖>木糖醇

·食糖量与龋病发病的关系:正相关关系

·进食频率:正相关关系

·含糖食物的物理性状和摄入方式:精细的、黏稠的含糖食物致龋力大。(1:1与淀粉混合致龋性最强)

蔗糖致龋

·葡聚糖转移酶(GTF)

·对蔗糖具有高度特异性

·具有较宽的pH作用范围(5.2-7.0),与牙菌斑pH范围一致

·有适宜营养物存在,微生物就能产生这种酶,不需要酶诱导剂

变异链球菌代谢蔗糖途径

·将蔗糖转变为胞外多糖

·进入细胞内部作为细胞来源,经糖酵解途径产生乳酸

·通过转化酶的作用将蔗糖降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后,合成胞内多糖

饮食因素——氟

·全身作用:在发育期,形成稳定的氟化磷酸钙晶体,增强釉质抗酸溶解性。

·局部作用:

√降低釉质羟基磷灰石的溶解性、改善晶体结构以及促进脱钙矿物质的再矿化;

√对菌斑细菌中酶和致龋菌生长的抑制;

√解除釉质表面蛋白质和(或)细菌的吸附、降低表面自由能。

宿主因素——唾液

·唾液的分泌量(0.7-1.5L)

·成分的改变

·缓冲能力的大小

·抗菌系统的变化

发病机制

·牙菌斑形成:牙菌斑是龋病发生的始动因子。

·牙菌斑环境内的糖代谢:分解代谢(无氧酵解)、合成代谢(细胞内多糖和细胞外多糖)。

·牙齿硬组织的脱矿机制:动态的脱矿与再矿化交替出现的过程。

龋的病因学说

·化学细菌学说

·蛋白溶解学说

·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龋病病因的现代概念:四联因素

·广义龋病生态学假说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胚胎发生上紧密联系

外界刺激应答互联效应

·原发性牙本质:牙齿发育期间形成的牙本质。

·继发性牙本质:牙齿萌出并建(牙合)后形成的牙本质。

分类—根据进展速度

>>慢性龋:干性龋

>>急性龋:湿性龋,较易累及牙髓

>>静止龋:由于病变环境发生变化,隐蔽部位变得开放,原有致病条件发生变化,龋病不再继续进行,但损害仍保持原状。

分类—根据特殊因素

>>猖獗性龋(猛性龋):口腔短期内(6-12个月)同时有多个牙齿、多个牙面,尤

其是一般不发生龋的下颌前牙,发生龋。

·口干性龋:舍格伦综合征

·放射性龋:放疗后

分类—根据病变的发生与既往牙体治疗的关系

>>原发龋

>>继发龋:发生在已治疗过的牙齿,在旧的修复体周边或内部

>>再发龋:同一牙齿未治疗过的牙面上

龋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方法

·无自发痛

·质软

·叩诊:叩痛(—)

·牙髓诊断实验:正常或冷水入洞有异常

·诊断标准以去净腐质后为准

非手术治疗

化学疗法(药物疗法)

·恒牙早期釉质龋,尚未形成龋洞者,特别是位于易清洁的平滑面病损。

·乳前牙邻面浅龋及乳磨牙咬合面广泛性浅龋,1年内将被恒牙替换。

·静止龋

银汞合金充填术

窝洞:龋洞经过手术去除龋坏组织并制备成特定形状

G.V.Black分类

◆Ⅰ类洞:发生在所有牙齿的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Ⅱ类洞:发生在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Ⅲ类洞:发生在前牙邻面未损伤切角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窝洞分类

G.V.Black分类

◆Ⅳ类洞:发生在前牙邻面并损伤切角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Ⅴ类洞:发生在所有牙齿的颊(唇)、舌(腭)面的颈1/3牙面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Ⅵ类洞:前牙切嵴和后牙牙尖等自洁区的龋损所制备的窝洞。

抗力形

>>窝深:应达到釉牙本质界下0.2~0.5mm。

>>盒状洞形: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晰而圆钝。

>>阶梯结构:力由(牙合)面髓壁和邻面龈壁分担,龈壁深度不小于1mm。

>>窝洞外形:洞缘外形线圆缓,避开承受咬合力的尖、嵴。

>>去除无基釉和避免形成无基釉

>>薄壁弱尖的处理

固位形

>>侧壁固位:底平壁直,有一定深度

>>倒凹固位:牙尖下方,釉牙本质界下,深不超过0.2mm

>>梯形固位:侧壁扩大到接触区外的自洁区,向中线倾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