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二)[论文]
团队建设方案合集五篇
团队建设方案合集五篇团队建设方案篇1一、科研团队指导思想为积极贯彻“以科研为先导”,扎实推进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更快地成长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特成立学校教科研团队。
从而充分调动老师的科研热情,发挥团队力量,全面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质量,使科研活动机制呈现常态化,真正让教科研成为提高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助推器,我们的口号是“抓好20人,带动200人(指教师),影响5000人(指学生)”。
二、科研团队建设目的1.改变现有大部分教师单枪匹马独自钻研的科研现状,通过科研团队的带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更多的教师成为区骨干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
2.进一步明确学校科研的目标与方向,形成学校科研活动的常态发展,以此形成科研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3.挖掘潜力,整合力量,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增强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
三、科研团队成员招募方式团队成员应具有努力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志于教科研学习研究,包括已有课题研究的,或喜欢写作的,或喜欢读书的教师,均可积极参加。
1.学校成立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科研团队建设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2.学校根据教师发展特长,选择课题组、项目组和普通一线教师加入教科研团队,要求区科研骨干教师参加。
设置兼职教科员一名。
3.学校青年教师可根据兴趣爱好和特长,自行报名。
学校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参与进来。
四、活动原则1.一起学习:建立学习型团队,可以在一起交流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或研究方式等。
2.参加活动:可组织参加校内外一些培训活动,提高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
3.交流鼓励:互相沟通,多培养和鼓励成员进行研究,让成员发挥潜力,获得成长。
五、活动要求1.认真制定本团队的活动计划,力争做到定时间地点,定人员内容。
2.教科研团队可每月活动一次,形式灵活。
可以安排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成果交流等活动,活动内容遵循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原则,重点研究如何通过课题研究指导教改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论文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21世纪,知识经济将全面走进我们的生活。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
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也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
正如《学会生存》中所阐述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因此,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只有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情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加强教师角色责任教师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心理状态或多或少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
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变革,使教师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影响着教师的角色期望和职业态度。
过去,教师在工作中以追求物质利益为耻,以”园丁”或”蜡烛”似的无私奉献精神为职业理想。
然而,随着商品意识不断对教育的影响和渗透,教师固有的道德价值观开始动摇、解体。
因此,学校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教师的职业适应和社会适应作为建设教师队伍的先决条件。
一是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在信息网络化时代,教师的育人功能发生了变化。
学校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创新教育的能力。
当前,日趋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假如还不能把握住教学角色,无法适应教育技术革命的形势,仍然固守传统教学观念及方式,将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终为学校教育所淘汰。
二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主动者。
教师一方面要确立自己作为教育者的位置,另一方面还要明确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即有什么样的“学生观”。
(1)在教学层面上,学生是“人”,不是“容器”。
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与教师享有平等的人格尊严。
学生的个性不同,需要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态度和个别引导。
科研型教师工作计划范文
科研型教师工作计划范文
作为一名科研型教师,我将按以下计划开展工作:
1. 科研方面:
我将继续进行我当前的研究项目,并争取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我还将申请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以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
同时,我会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以拓展学术视野,加深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2. 教学方面:
我将精心备课,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我会充分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教学,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指导:
我将积极参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工作,帮助他们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实施和撰写。
同时,我也将鼓励他们参与学术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社会服务方面:
我将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类社会服务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我还将关注并解决一些行业和地方经济方面的实际问题,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重点,全
面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全心全意为学校和学生服务。
教师教育科研团队建设规划
教师教育科研团队建设规划引言:教师教育科研团队的建设对于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拟就教师教育科研团队建设规划进行探讨。
一、背景分析在教育改革进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断发生变化。
教师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要成为引导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因此,建设教师教育科研团队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教育科研团队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
团队成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素养和专业知识,能够研发并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教师培训服务。
三、人员选拔教师教育科研团队成员的选拔应坚持严格、公正的原则。
除了关注其专业背景和研究能力外,还应注重团队成员间的互补性和协作能力,以便能够形成一个具有高效协同作用的团队。
四、团队领导力团队的领导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领导者应该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战略眼光,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和创造力,为团队提供方向和目标,并能够处理团队内部的冲突,保持团队的凝聚力。
五、合作机制教师教育科研团队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团队成员应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共同完成研究项目。
同时,团队应与教师培训机构、学术机构等建立密切联系,为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参考。
六、资源支持教育科研团队建设离不开资源的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科研的投入,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设施,并鼓励教育机构、企业等提供资源支持,以帮助教师教育科研团队开展工作。
七、培训与发展教师教育科研团队成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团队应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和研讨会,提供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团队成员提供更高级别的学术分享和专业发展机会。
八、成果评估团队成果的评估有助于激励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团队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及时调整团队发展方向和策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九、宣传推广教师教育科研团队的好成果应该及时宣传和推广。
通过学术论文、教学案例和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将团队研究成果推广到各个教育领域,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和水平。
学术团队建设方案
学术团队建设方案学术团队建设方案团队建设方案(一)一、明确科技创新团队定义团队是指有一定的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科技创新团队是以学科领军人物为核心,以科研骨干为主体,专业人才和科研辅助人员相配套,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稳定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的紧密型创新研究群体。
二、创新团队的特点有引领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
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必然要有一个领军人物,这个领军人物必须具有较强的战略思维能力、学科透视与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发挥较强的凝聚和领衔作用,并已经取得优秀业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
有明确稳定的研究目标团队。
要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转型升级的需要,开展基础、应用和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研究等。
有较为深厚的学术积累。
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发展潜力,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已经或能够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和学术成就。
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团队内部具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甚至包括个性结构,能够保持持续的创新活力和发展能力。
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团队精神。
团队内部具有和-谐的氛围,能够进行知识交流和有效沟通,同时团队成员具有以淡泊个人名利为主的协作精神。
宁波市20**年开始开展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
目前,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创新团队和第二层次创新团队。
从今年评审情况看,第一层次主要是高校研究单位。
“十二五”期间,我市力争培育建设30个左右创新人才集聚,产学研紧密结合,具有综合性科技攻关、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开发战略性产品、培养中青年创新人才能力,并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三、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内容1、依托单位(申报单位)从重点企业中遴选(重点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及省、宁波市及本市工程技术中心中培育);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
2023年学校教师个人科研工作计划范文(2篇)
2023年学校教师个人科研工作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以____为指导,坚持教学中心地位、质量核心地位,以承担河北省县域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项目实验区为契机,以推进新课改纵深发展为主线,以提高教研工作实效性为重点,充分发挥教研室“研究、指导、服务、引领”的功能,创新教研机制,提升教师素质,加强科学研究,推进校本革命,优化课程管理,创建高效课堂,强化质量监控,打造核心竞争力,为加快实现我市教育由外延发展向提高战略转移,促进城乡教研均衡、快速发展,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总体思路坚持“一个中心”,即进一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围绕“三化目标:即教育科研制度化、教学管理精细化、教学质量高效化;实现“七个突破”,即在项目研究、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研队伍、教育科研、教育质量等七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打造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强市。
三、工作措施(一)科学实施项目研究,研究实效上求突破。
今年,我市承担了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这次实验工作,既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又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既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又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平台,更是全面提升我市基础教育办学水平的显著标志。
对于整体推进我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县域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决心把此项工作当做大事来抓,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是全面启动。
我市决定以“县域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研究”为突破口,全面启动省里确定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管理与培训”、“教研组织和活动模式”、“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幼儿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农村低龄住宿生学校生活与存在问题”等____个研究项目,同时,根据我市实际,又确定了“职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
二是全员参与。
坚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典型示范、重点突破、总结成果、提高效益”工作原则,确定____所实验校,采用群体性行动研究法,组建教育行政领导、教育专家、教研员、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研究团队,市成立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以局长为常务副组长的项目研究领导小组,统筹领导、规划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教研室,具体负责研究的组织和协调研究工作;同时抽调局相关科室骨干力量,建立项目研究组,参加项目组织、研究和指导;各实验校成立以校长(园长)为组长的项目研究领导小组,并组织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研究小组,参与实验研究。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范文8篇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范文8篇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范文篇1一、指导思想为了加快第三幼儿园素质教育进程,提高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我园把教师培养的工作当作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努力使教师了解前沿理论动态,拓展新的教育基础理论,扩大人文与科学领域知识面,学习并掌握的幼儿教育研究成果,研究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增强专业技能。
形成园本化的课程特色和自身教育教学专长。
二、培养目标和任务:结合《幼儿园指导纲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教育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使教师迅速成长成熟起来。
通过一年的培训,力争使每位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达到合格水平。
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三、培养对象:全园幼教工作人员,坚持政治上高标准,严要求;业务上压担子、放手使用;生活上热情关怀,为他们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他们上一个台阶。
四、具体工作措施:(一)加强全体教师的思想建设,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规程》、《纲要》、《幼儿园管理规范》、《幼儿教师行为规范》等教育、德育纲领性文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等,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幼,安心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的思想观念。
(二)通过以老带新结队子,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因此,我们把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作为培训重点。
在培训中,将用“以老带新,以优带新,以学促新”等方式,牵动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
开展“师徒结对”试点工作,签定“师徒结对”协议,用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方式发展教师队伍。
我们将通过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培训,即指导备课——听课——评课——总结等环节,推进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队伍建设及提升师生数字素养的研究论文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队伍建设及提升师生数字素养的研究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
通过对教育信息化与教师队伍建设、师生数字素养提升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师生数字素养;提升策略一、引言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教育信息化与教师队伍建设、师生数字素养提升的关系入手,探讨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
二、教育信息化与教师队伍建设(一)教育信息化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教师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将其有效应用于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不断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变化。
同时,教育信息化还推动了教师专业化、职业化的进程,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1、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2、加强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培训。
通过定期开展教师培训、交流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素养,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
3、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建立以信息化能力为核心的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纳入评价范围,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教育信息化与师生数字素养提升(一)教育信息化对师生数字素养提升的影响教育信息化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资源和便捷的学习工具,有利于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二篇)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了学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我校积极开展了各项教师培训和发展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现就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如下: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作为一所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学校,教师的素质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
我校通过招聘高水平的教师和定期组织师资培训,不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同时,我们重视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发展,鼓励他们参加学术研讨会和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这些努力,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供多样化培训项目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教师的培训需求,我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
我们组织了各类培训项目,包括教学方法培训、教育心理学培训、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等,通过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和形式,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此外,我们还鼓励教师参与外部专家的培训,向其他学校学习和交流。
通过与其他学校的合作,教师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交流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三、加强教师成长发展支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了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我们注重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支持。
通过加强教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教师的工作表现和需求,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成长支持。
我们注重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教师开展合作教学和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和教学观摩活动,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得到了加强,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四、激励教师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资源,激励教师积极性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
为了鼓励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我校实行了一系列激励机制。
我们设立了优秀教师奖励计划,每年评选出一批优秀教师,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和表彰,以此激励全体教师积极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三年(2023-2025)规划
XXXX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三年(2023-2025)规划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面临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尽快建设一支现代化,高素质、有特色的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而校本培训是师资培训最经济、最实用、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我校继续搞好师培工作,切实开展好“校本培训”,建设一支现代化、高素质、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本着学校发展软件先行的思想,特拟定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确保师培工作有计划地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一、培训指导思想(一)师资培训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学校发展。
(二)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宗旨。
(三)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为出发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校本培训活动。
(四)坚持教师是培训的主体,充分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二、奋斗目标(一)强化师德修养,在校内形成优良教风,教师要深度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敬业、乐业,无师德违规现象。
(二)通过学习使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有创新精神。
(三)通过各种形式提高教师学历,在岗教师100%达专科学历层次。
80-90%达本科学历层次。
管理层学历层次均达本科,教师进行专业对口进修,40岁以下教师专业对口率达100%,并达一专多能,学以致用。
(四)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100%的教师达初级中学教师职业技能规定标准的级别。
(五)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出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出一批在市县乡校各级有知名度的名优教师;各学科要有1—2名出色的骨干带头教师,缩短新教师成长周期。
通过骨干带动整体教学水平提高。
(六)实现教师由教书型向科研型教师转化,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能在省市县乃至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和文章。
(七)全体教师能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信息时代人才培养需要,能广泛地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培养出一支具有现代化、高素质、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关于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二篇)
关于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教科研五年发展规划为指导,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农村中学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和陕西教育局“教科研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师能和教科研水平,切实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强化“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意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建设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坚持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和文化知识素养,开展有学校特色的多元化校本培训,培养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让全体教师获得可持续提升。
1、课题研究:开展“教师教育科研常识”的专题讲座、讨论,邀请专家指导和引领,力争有1~___个市级以上的立项课题,围绕主课题立数个县级、校级子课题;做好自治区级、市级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和结题工作;做到使每位教师都具有教科研常识,创造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学习型校园。
2、教师培训:依据计划,按照以“整体推进、分层发展、协同优化”的基本策略,通过多形式、广渠道、大强度推进教师培训,___年做到每位教师通过校本培训___课时以上,分层培训和上级部门培训达人均___课时以上。
通过校本培训和上级部门培训,力争每个专业___%的教师成为校级骨干教师,___%以上的教师成为市级专业骨干,___名以上教师成为石嘴山市学校知名教师。
通过师徒结对、教师定期继续教育培训,增加学校专业化的培训,“研究型”教师比例达___%以上。
三、组织机构组长:薛建副组长:朱欣荣成员:常江涛韩瑞四、具体措施和工作1、营造科研氛围,强化教育科研作用通过宣传、参与、督促、检查等措施,强势推进,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实践先进理论,是解决教学教育实际的、现实的问题,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最佳路径,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全体教师相信科研、依靠科研,主动的参与科研。
比如:开展学习教科研培训活动,每月两周星期五下午为教师的学习时间,形式多样。
2024年学校科研工作总结(五篇)
2024年学校科研工作总结你辛辛苦苦工作了这么久,眼看着工作要告一段落了,却因为工作总结没写好,别人都开始新了工作了,自己还在为工作总结伤透脑筋,面对这种局面,你会心里焦急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不要犹豫,赶紧到上去寻找解决办法吧。
下面是的的工作总结的,欢迎大家前来了解、查询。
坚持科研兴教战略,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发展的动力支持。
本学期来,学校教科研工作围绕科研兴教的主题,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健全____规范管理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科研才能,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育科研管理,学期初,进行了师徒结对活动。
有经验的老师指导新教师,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并在结对活动____同探讨共同进步。
教师们努力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动态,____教改热点,收集、总结先进的教科研信息,积极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以此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
本年度,学校承担区级以上课题____项。
为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学校要求各课题组按照所制订的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人员分工,落实研究任务,定期举行____研究活动,撰写研究心得和课题个案,期末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
同时,重视过程性资料、专题性资料、效果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其中已有四个区级课题顺利结题。
二、加强学习培养队伍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学校加强了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与总结,出版发行教师教育论文,每月学校推荐教师阅读与教育有关的书籍,并在学习、思考后撰写读后感。
教育教学工作扎实到位,教师都撰写了一定数量一定质量的反思。
一年来,学校继续举办天地之星活动,____、开化两地天地小学习____周岁以下青年教育教学大比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中梁知章夺得了银质奖。
为拓宽科研视野,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学校邀请了特级教师杨明明做专题讲座,老师们收益非浅。
三、总结经验争创佳绩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是开展学校教科研的重要途径。
双师型教师培养论文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论文
双师型教师培养论文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论文摘要: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国家层面已有诸如国培、市培等途径,但学校作为教师培养的主体,仍然是重要的阵地。
各职业院校可以采取如“以老带新”、“轮岗锻炼”、“轮课教学”等传、帮、带措施,以及“工程师培养”、“从业资格培养”、“执业资格培养”、“经济师培养”等直接培养措施,创新培养途径和方法,以取得“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效。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造就质优量足的“双师型”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则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时期,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从政策环境的外因层面我职业院校本身的内因层面来分析“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与体系完善将为顺利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职业教育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民生问题,它承载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
我国要实现“中国制造”向“精品制造”的转变,切实增强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劳动附加值,都有赖于一支专业理论扎实、业务技能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从当前情况来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很突出,这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要求极不相符。
这表现在,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一方面,截止2013年年底,我国有中等职业学校9380所,专任教师数为8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为1922.9706万人[1],师生比仍为1:22;另一方面,截止2011年年底,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历534人,硕士学历26807人,本科学历539839人,专科学历108218人,高中以下学历5556人[2];同时,从整体来看,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结构中初级职称普遍偏高。
“学术型教师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学术型教师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专业发展的高原现象,几乎是每一个教师职业生涯中都会遭遇的瓶颈,也是学校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队伍建设的难题。
怎样引领教师突破瓶颈,走出发展的高原地带,重新精神抖擞地迈向新的高峰,我们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从培养“学术型教师”人手,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收获了一定经验。
一、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学术型教师”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学术型教师首先是“能思想的”。
对教育规律的理性思考、执着探求,使他成为优秀的思想者。
学术型教师也是“会行动的”。
对教育实践的自觉反思、躬行践履,使他成为成功的行动家。
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认为学术型教师应具有四大特征:学术研究意识、学术研究品质、学术研究方式、学术研究成果。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彭钢研究员认为,学术型教师善于将学习与研究内化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并具有三种意识:问题与探究意识、学理与辨析意识、科学方法论意识。
三种习惯:质疑与思考、广泛阅读与终身学习、研究与优化行动。
借鉴两位教育专家的看法,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学术型教师:将研究作为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呈现善研究、善合作、善总结、善创新等特征,拥有独立的教育教学思想、独特的课程与教学话语权与影响力,具有獨特教育教学风格和较高学术造诣的教师。
作为教师,我们认识到学术型教师既不虚无,我们可以自觉认知;也不神秘,我们可以努力感知;更不遥远,我们可以积极走向。
1.阅读:教师素养提高的基本路径。
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写道:“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
”阅读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路径。
教师通过阅读,积养学识,并融会于课程和教学,使课堂丰富而厚重。
学校引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研究,首先就要为他们搭建好读书交流的平台,用阅读铺垫教师成长的知识通道。
阅读可以开阔教师的学术视野,冲击甚至颠覆许多人头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和认识。
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和措施
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和措施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和措施问题在当前教育领域中,教师队伍建设面临一些问题:•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缺乏持续的职业发展机会。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存在年轻教师和高级教师的数量失衡。
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教师队伍建设: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制定并推行严格的教师职业标准,确保教师从业资格的规范性和标准化。
•加强教师培训,包括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等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究、教育论文的撰写和教育实践的分享,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
2. 构建完善的教师培养体系•建立多层次教师培养体系,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培养需求。
•加强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提供专业化的教师培训课程和教学资源。
•鼓励教师参与进修和进修,通过继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职称晋升等,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人才。
•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育质量。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4. 提升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制定并完善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为教师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
•加强教师岗位晋升制度的建设,建立公正、透明的晋升机制。
•鼓励教师参与各类教育改革项目和教师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发展能力。
结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构建完善的教师培养体系,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并提升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将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
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招聘,确保招聘标准的严格性和公正性。
•推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对持续教育证书、职称评定等进行认定。
•鼓励教师参加专业教育课程,提升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论文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论文摘要:教研组建设在发展,前行的路上我们还需不断寻求着让团队荣誉成为教师成长动力的新途径,新方法。
为了推动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发展,几年来我校大力开展教研组建设,营造小团队发展氛围,积极调动教研组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尤其是加入课题研究以来,学校更加注重了教研组建设的科学性、实效性,努力建设具有研究能力、研究习惯、自主发展的教研团队。
1. 评比激励,团队转型。
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我校从教研组的团队意识打造开始,拟定了特色团队评选的条件和办法,最初确立了“和谐教研组”、“学习型教研组”、“综合最佳教研组”三个特色团队的称号,决定每学期评选一次。
评选方式为学期末由教研组在充分讨论、认真总结本组工作的基础上,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填写申请表说明申请理由,然后由学校评价工作领导组对提出申请的教研组进行业绩审查、量化评定,最后评出三类特色教研组。
被评为特色教研组的团队在全校大会上进行表彰,并进行集体奖励。
颁奖现场的氛围我们今天仍记忆犹新。
大约有4种情绪:意外、激动、赞赏和失落。
投入如此精力,举行这般隆重的表彰,班子的用意就在于让优秀的团队凸现出来,让一般的团队看到努力的成果,让后进的团队有所反思。
2. 过程制约,本质发展。
为了把评价目标转化为实现团队中每个个体的发展,学校对评比方式进行了改革:(1)扩大评优的可能性,特色团队不受名额限制,达到标准即评。
另外除学校命名的三个特色称号外,各团队可根据自己的特色自行命名。
(2)严格评比条件:a.特色团队评比实施一票否决制,凡团队中出现工作拖沓、不执行工作或工作质量低的短木个体或出现师德问题,则一票否决。
b.将小团队工作评比分解到月,每月评比结果作为期末特色团队评比的重要依据。
这从整体上推动了各项工作质量的提升。
小团队在个体与整体的相互促进中实现了团队的整体发展。
3. 重心下移,自主创新。
两年多的辛苦经营,各个小团队的竞争式发展让学校的领导们看到了整个大团队发展的可喜走向,也看到了各个团队的潜力。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方案设计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方案设计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以来都被视为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必须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建设规划方案。
一、加强教师培养与选拔教师培养与选拔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必须加强培养力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建立完善的教师培养机制,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教师。
同时,要加强对教师选拔的监督和评估,确保选拔出来的人才符合教育事业的需求。
二、注重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
要建立健全的继续教育制度,丰富教师的学习途径和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提高教师待遇和权益保障教师的待遇和权益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和幸福感。
应该加强对教师的薪酬保障,提高待遇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有优越的物质基础和安稳的生活环境。
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法律保障,维护他们的权益,营造尊重教师的社会氛围。
四、推进教师评价机制改革教师评价机制的改革是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应该建立科学、公正、权威的教师评价体系,注重对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评价,多元化考核指标,充分考虑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五、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教师团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力量。
要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搭建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共同探索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反思,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六、深化教师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同时,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形成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的良好氛围。
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论文
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论文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论文随着中国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许多地方选择聚焦“教育”,并且更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
由于教师涉及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因此,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吸引和保留优秀的教师,提高他们的教育和教学技能,在广泛的人群中树立和培养领导者,以及形成一个高效并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
本篇论文将探讨教育教师队伍的意义、现状和未来挑战,以及中国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与建议。
一、教育教师队伍的意义教育是国家的根本。
优秀的教育教师特别重要。
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未来领袖的重要培养者。
优秀的教师需要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和浓厚的教育情怀,并且还需要成为学生和家长的良师益友和榜样。
因此,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国家的必要任务,对于加强国家教育水平,培养合格的人才,建设富强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尚不理想。
虽然中国的教育体系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教育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人才严重匮乏。
许多优秀的人才在教育系统中发现自己的职业前景不明朗,薪资待遇不够,尤其是在地县乡村地区教育教师难以得到合适的待遇和支持,导致大量人才流失,影响教师队伍的质量。
其次,教育教师队伍的教育管理与研究不足导致教师缺乏良好的教育指引和职业发展,难以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教育需求。
再者,教育教师队伍中的不当竞争和缺乏教育师德也不容忽视。
这些问题都导致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疲劳、失落和缺乏鼓励的危机。
三、教育教师队伍的未来挑战教育教师队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首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师额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科技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教育创新意识,以使教学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其次,由于人口老化和少子化的逐渐加剧,教育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家庭情况、个性发展以及跨学科领域的交叉操作,以此来减少较小组的教学难度和单一性。
再者,应用高新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于教育中,翻译时要将其打散,适应于不同年龄的学生。
教师队伍建设方案范文
教师队伍建设方案范文一、引言教师队伍是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选聘标准、培养机制、职业发展等方面探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案。
二、选聘标准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从选聘标准抓起。
应该设立一套科学的选聘标准,包括学历、资格证书、教学经验、专业背景、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除了基本的硬性条件外,还需要注重教师的素养、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只有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才能确保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三、培训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只停留在选聘上,还需要注重教师的培训机制。
培训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重要渠道。
可以通过一些培训课程、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来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的培养。
此外,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教学改革等活动,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四、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建设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激励机制。
在薪酬体系上,应该根据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成果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此外,还可以设立一些职称评审和晋升机制,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激励机制的建设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
五、职业发展为了吸引更多人才从事教育工作,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注重职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可以设立一些教师发展计划,提供晋升和升职的机会。
同时,还应该为教师提供广阔的专业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六、教师交流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分享。
同时,还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教学比赛等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七、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要注重教学指导。
可以设立一支专业的教学指导团队,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辅导。
通过教学指导,可以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探索(二)第五,制定和落实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必须有理论依据和各级行政部门政策依据,这是制定正确科学政策的基础和首要条件。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完整地搜索整理党和国家关于普通高中教育部分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等文本材料,装订成册,校级中层以上领导人手一册,并根据时间要求,随时补充。
2.完整地搜集我国省、市、县等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普通高中教育部分一系列文件等文本材料,装订成册,校级中层以上领导人手一册。
3.搜集国内发达省份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经验材料,特别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典型成功材料,装订成册。
4.对上述(1、2、3)的法理材料和经验材料进行学习、分析,把握精神实质,找好理性支柱和经验支柱。
第六,做好两方面的沟通,作为学校内部的制度制定和落实,包括所采取的策略,必须具有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一)、修科研正身,垂科研示范农村高中由于诸方面因素的制约,决定了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一项系统工程。
对于学校内部来说,关键因素在于学校干部队伍自身的教育科研理念、科研道德、科研技能、科研领导行为等方面的教育科研水平。
特别是学校党政“一把手”在科研道德方面要修教育科研正身、示教育科研垂范。
身正垂范,政令畅通。
学校的科研对策制定和确立的无论如何正确,若领导干部不能在此方面身正垂范,也难以落到实处和行之有效。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在培养科研型队伍方面,对自身建设采取了以下做法: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科研理念。
一所学校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不断树立新的教育科研理念,我们认为,现代教育科研理论是学校教育、教学、教研、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思想;也是全面与全程管理的第一推动力;学校教育科研为学校一切工作服务;办特色学校生命源泉是教育科研。
2、制定学校领导干部参加教育科研学习制度,模范带头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学校领导每周至少安排两节课时间学习教育理论、研讨教法改革,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思想。
3、热爱教育科研工作,用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解决学校管理中的重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学校领导轮流值周制、住校管理制、食堂社会化、主任以上干部实行“四个一”制度(管一条线(年段)、蹲一个点(教研组)、主持或参与一项改革实验、抓一个薄弱班),要求每位领导都要单独承担科研课题,校长、副校长和书记承担和主持一项省级以上规划课题研究。
4、树立良好的科研学习作风,形成科研氛围。
学校领导在教育科研方面修身垂范,是培养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前提条件和首要对策。
这项对策不能确立,无法谈论学校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领导除了坚持周学习外,还要结合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每学期都要书写一篇论文,目前5名校级干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有4人,领导带头抓教育科研,教师积极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二)“三统”一贯之“三统”一贯之的对策内涵是指学校领导在教育科研方面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统一指挥,持之以恒。
在培养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过程中,由于学校教师队伍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各年组、各学科、各教材及其教学、教研、科研实施特点不同;学校领导对教师队伍和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了解不同(领导的知识结、分工管理、立场、观点、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对教师科研能力及科研素质结构认识不同等。
因而在采取培养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对策方面也应采取不同策略。
只有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际,制定的对策才能是正确的,我校在制定培养科研型教师队伍对策时强调要求全体领导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了解校情、研究校情,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认识方面形成共识:在具体实施对策中强调按章办事,遵循科研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教育科研理论为指导,用教育科研方法去完善和完成对策,这样就能保证领导之间统一行动、统一指挥:与此同时要求全体领导把培养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去完成;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特殊性。
培养科研型队伍贵在坚持,持之以恒。
没有恒心、恒力,搞培养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不切合实际的思想行为,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特殊的系统工程。
(三)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建立有效保障机制统筹兼顾是指在确定培养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时,既要重点突出培养教师科研素质,又要关注教师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问题。
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综合素质二者虽然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但二者又有着重要的区别。
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和科研素质水平体现了多层次性,这是教师队伍发展的必然。
只有统筹兼顾,才能防止学校管理走极端,搞均衡或者说“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统筹兼顾方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构建科研目标。
(1)确立科研型教师队伍。
建设对策研究的基本模式——“制定学校科研政策+制定学校科研制度+制定科研教师队伍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
”(2)干部管理队伍的科研水平达到学校教育科研专业人员的中上水平。
(3)骨干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达到比较熟练,能独立承担主持市级以上科研规划课题,并取得显著科研成果,对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要求承担的科研规划课题和研究成果亦不同,必须承担与其层次水平相同的课题和取得相同的科研成果。
(4)普通教师队伍要求基本掌握教育科研理论,基本会运用科研技能和方法,独立开展教学个案研究,进行短周期的小型课题研究,并取得县、市级科研成果。
2、确立育人目标:使全校教师教育教学科研道德意识、理念、行为水平、品质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创造性地探索教育教学新方式、新方法,不断追求新的教育理念。
3、确立工作目标:使我校干部队伍、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教研水平、教育科研水平居于全省同类高中上等水平。
合理安排是指制定培养科研教师队伍对策中运用系统论的思维方法,确立培养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操作方式及程序安排。
在合理安排方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我们对高中科研型教师队伍对策研究的界定是:学校科研制度体系、科研目标体系、科研保障体系符合教师队伍实际情况,切实可行地推动教师队伍的科研理论、科研技能、科研行为水平、科研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科研型的教师。
我们认为,科研型教师队伍的科研技能和水平是有层次的,而且科研型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有诸多因素构成的。
就科研型教师水平而言,至少包括三个层次:①专业人员水平;②科研素质水平比较高,熟练地掌握教育科研技能,能独立承担比较高层次的正规课题研究;③教育科研素质水平一般,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能独立承担和开展一般层次课题和中短期课题研究。
其次,根据我们自己界定的对策的内涵,确定和制定学校系列科研政策、科研制度、科研成果奖励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按教师科=研素质要素构成方面去培训、学习、指导、检查、评价,培养模式——“学、导、训、检”+111234基本工程建设“。
“学”是学习要素;“导”是政策导向要素;“训”是培训和练习要素;“检”是检查和监督要素;每一要素都有具体的内容和要求。
四要素构成一个整体开放循环系统,它们之间是有机结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个学习”学习政治,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现代科教手段;学习延伸专业知识等内容,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培养教师对学生的主要活动实现自觉性和科学性,达到教师教育的实效性。
这一活动采取自学、讨论、辅导、交流、考试相结合的方法。
“一个专题”在综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突出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改革教学方法。
这项专题的操作,迫使中青年教师必须掌握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管理学知识、教育测量统计等理论,学会心理咨询的一般理论和操作。
并要求每一位中青年教师每一年写出一份“个案心理分析”总结材料。
“一次师德笔记”,每周一次由学生给教师记师德笔记。
“2”是两个达标,一是学历达标;二是教学基本功达标。
要求中青年教师必须学历达标,通过函授或自考形式来实现,学校为中青年教师学历达标学习提供条件,对按时获得合格青年教师,学校一次性补偿学习期间的全部差旅补助费。
“3”是“三落实”。
①组织落实。
学校成立青年教师辅导小组,召开拜师会,落实每位新入校的青年教师的辅导教师。
其中包括青年拔尖教师拜名师的组织落实。
②时间落实。
把培训青年教师的活动纳入日事议程,每周有固定时间安排青年教师学习课,新老教师在一起研讨,平时根据需要,不定期地组织听课和开展业务活动。
③活动内容落实。
主要活动内容是帮助青年教师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总结教学工作等。
在老教师辅导新教师活动中,我们要求老教师对新教师既要带业务,又要带思想。
每学期指导教师听新教师的课5节以上,新教师每学期听课30节以上;每学期对新教师考核一次,如果新教师在期末学生评估活动中被评为最满意教师、满意教师、基本满意教师,指导教师年末给予一定的奖励。
“4”是四课型。
即每学期举行两次帮助青年教师备好研究课,听好示范课,上好汇报课,搞好评估课。
第三、建立有效的科研保障机制。
建立有效保障机制是指在实施培养科研教师队伍对策时,强化全程管理中的法制性,建立配套措施,防止“随意性”。
第一、在组织机构保障方面,我们建立了五大组。
即专家组——市教科所、省教育研究院、省教研中心科研处;顾问督导组——市教科所、县师校科研室、县教委;课题组——总负责人、主持人是我校校长和教学副校长,成员有全体领导、省级骨干教师、科研室成员;教师评估组——各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组成;知名家长评估组——由知名家长及县内教育知名人士组成;学生评估组——各年级的班长、团支书组成。
第二、制度保障方面。
制定“十二五”学校系列教育科研制度并将其制度上墙,打印装订成册,下放到全校师生及有关部门和评估组织机构,特别是评价标准细则,必须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管理保障方面。
要求学校领导和主持人、操作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要以身作则、规范、标准、科学地实施。
依章办事、违章必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体现竞争与合作的精神,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第四、财物保障方面。
加大教育科研资金投入,“十二五”期间已经20万元,是“九五”投入5倍,“十五”的3倍,“十一五”的3倍,教师的研训学习、科研学习、参观考察学习的费用,按财务制度全部给予报销,保证各教室、各办公室衽计算机办公和教学、教研、科研所需设备。
第五、评价保障方面。
我们定期邀请省、市教育研究院、教育学院给予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
评价时采用汇总分析、问卷调查、录像分析、跟踪调查、现场实演、成果认定,力争实现评价手段和指标具有客观性、真实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对策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全面安排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和方式,否则人为的保障措施只能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