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比较好的初中物理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大全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大全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大全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蜡烛,排除烛焰易受气流影响不稳定的缺点,还增加了安全性。

5光的折射的如图所示,用眼睛可以观察到石块,但用竹签穿过细管却碰不到,改用激光笔通过细管照射,石块可以被照亮。

直观说明了光的折射。

调整细管角度,把石块改为容器壁上的记号,再次做实验,演示“池水变浅”现象。

1.直观性强,创造性的用呈直线状竹签比对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学生易于观察和感受到光路发生了偏折的事实;2.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实验;3.实验过程加入学生参与,使其在探索中有“出乎意料”的情感体验过程,印象深刻。

6凸透镜成像1.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在其中一个上按一定形状(如三角型)扎几个小孔,嵌入手电筒上的led灯珠,连接好电路,立于光具座上,代替蜡烛进行实验。

2.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用笔标记出对应的灯珠位置,实验时用来比较物像是否同样大小。

1.灯珠的亮度更高,便于在较强光线环境下演示。

2.物像大小关系比较方法更科学。

7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使其能够成清晰实像。

1.近视眼: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前。

将近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2.远视眼: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后。

将远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能够直观的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和部分成因。

8练习使用温度计将简单的测量改为先估测后进行测量,在实验室中准备好一大杯热水和一大杯冷水,让同学先进性任意混合,再用手试水温(注意烫伤),估测水温,同组之间进行比较,看谁估计的值与测量值最接近。

让学生用热水和冷水混合配比适当温度的温水,例如37摄氏度,再进行测量,看谁配制的水温最接近要求。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原文作者:高山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原文作者:高山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初中趣味物理实验选编(定稿)

初中趣味物理实验选编(定稿)

初中趣味物理实验选编目录序言 (3)实验1 能自己跳开的纸杯 (7)实验2 吹不出来——神奇的兵乓球 (8)实验3 试管自动上升 (9)实验4 大力士——纸 (14)实验5 不同的承载量 (15)实验6 测量浮力 (16)实验7 会听话的小瓶(简易浮沉子) (18)实验8 冰块融化后会怎样 (20)实验9 自动旋转的奥秘 (21)实验10 小船与船浆 (22)实验11 水的压力 (23)实验12 帕斯卡桶裂 (24)实验13 笔帽潜水员 (26)实验14 冲不走的乒乓球 (27)实验15 水中悬蛋 (28)实验16 火山爆发 (29)实验17 水球的泳姿 (30)实验18 空气有重量吗? (31)实验19 用声音‚吹灭‛蜡烛 (32)实验20 有孔纸片托水 (34)实验21 手绢的秘密 (35)实验22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36)实验23 蜡烛吹不灭 (37)实验24 蜡烛抽水机 (38)实验25 瓶内吹气球 (39)实验26 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40)实验27 会吸水的杯子 (41)实验28 会吃鸡蛋的瓶子 (42)实验29 瓶子瘪了 (43)实验30 会跳远的乒乓球 (44)实验31 会吹泡泡的瓶子 (45)实验32 这样扎气球,气球会爆炸吗? (46)实验33 瓶子赛跑 (49)实验34 烧不坏的手绢 (50)实验35 冷水也能沸腾 (52)实验36 可爱的浮水印 (54)实验37 分合的水流 (55)实验38 漂浮的针 (56)实验39 神奇的牙签 (57)实验40 自己会走路的杯子 (58)实验41 纸杯旋转灯 (59)实验42 飞行的塑料袋 (60)实验43 云的形成 (61)实验44 烧不断的棉线 (62)实验45 糖的燃烧 (63)实验46 变色的碘 (64)实验47 神奇墨水 (65)实验48 烛火熄灭了 (66)实验49 空中点烛 (67)实验50 食盐黏结剂 (68)实验5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 (69)实验52 人造彩虹 (70)实验53 纽扣的出现与消失 (72)实验54 水制放大镜 (73)实验55 没有胶水,报纸也能贴在墙上 (74)实验56 间歇趣泉 (75)实验57 米粒四射——电荷性质的魅力 (77)实验58 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78)实验59 火焰开关 (79)实验60 带电的气球 (80)实验61 感受高压电 (81)实验62 汤匙变磁铁 (82)后记 (84)初中趣味物理实验选编序言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知识有了兴趣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知难而进。

初中物理针孔照相课外实验

初中物理针孔照相课外实验

初中物理针孔照相课外实验初中物理针孔照相课外实验【目的和要求】认识针孔照相的原理,并学习制作针孔照相机。

【仪器和器材】两个圆纸筒〔一大一小,大的可以紧套在小的外边,并能相对挪动〕,锡箔,防油纸或绘图纸〔一般半透明纸也可〕,凸透镜,蜡烛和火柴。

在大纸筒的一端包上锡箔,在锡箔中心戳一个针孔;在小纸筒一端包上半透明的防油纸作为纸屏,将小纸筒插入大纸筒内。

整个装置除锡箔有针孔外,其余部分不透光。

这样就做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参看图2.1-1〕。

【实验方法】1.用针孔对准房间或窗外一个亮堂的物体,在纸屏上可以看见物体的像。

描绘你所看到的像的情况:是比物大还是比物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2.点燃一支蜡烛,用针孔对准它,观察蜡烛的像:使照相机逐渐移近〔或移远〕蜡烛,看像有什么变化;保持相机与蜡烛间隔不变而将纸屏向针孔推近,看像发生什么变化。

3.将针孔略微变大一点,重复上述过程,看像的大小、明暗和明晰程度如何变化。

4.在锡箔上戳五六个小针孔,并使这些孔都非常靠近,观察纸屏上的像:只有一个还是有几个?是明晰的还是模糊的?5.将凸透镜放在针孔前面,看一看是否可以通过改变物距和纸屏与锡箔间隔,得到一个像?保持蜡烛、锡箔、纸屏的间隔不变,移走凸透镜,比较有凸透镜和没有凸透镜时像的情况。

〔会聚透镜的作用是将所有分开的像会聚成一个像〕。

6.将孔开成一个大孔,大到与透镜一样大,透镜聚集所有的光,将它会聚成一个像。

这时的像与上段操作中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参考资料】自制简易照相机拿只圆柱形的纸盒,把一端的盒底完全除去,在外面包上一层半透明的薄纸,在另一端的盒盖上。

开一个小洞,贴上踢箔,锡箔中心戳一个针孔,这样就成了一个简易照相机。

在黑暗的房间里点一支蜡烛,拿这照相机的针孔对着蜡烛,可以在薄纸上看到蜡烛的倒像。

这个自制的简易照相机也可以用来摄影。

只要用软片底版代替薄纸,软片后面,用黑纸包起来,不使漏光,前面的小孔,也要用厚纸遮盖起来。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自制教案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自制教案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自制教案实验目的:1. 了解太阳能的利用和热传递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增强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实验材料:1. 铁架台2. 玻璃瓶3. 黑色彩色纸4. 透明胶带5. 镜子6. 热源(如蜡烛、煤油灯等)7. 温度计8. 食物(如土豆、红薯等)实验步骤:1. 将玻璃瓶清洗干净,用透明胶带封口,确保密封。

2. 在玻璃瓶内放入热源,如蜡烛或煤油灯。

3. 将黑色彩色纸包裹在玻璃瓶外,确保瓶子被黑色纸完全覆盖。

4. 将镜子放在黑色纸上,调整位置使其反射太阳光。

5. 将铁架台搭建起来,将玻璃瓶放在铁架台上,使瓶子朝向太阳。

6. 使用温度计测量食物和玻璃瓶的温度。

7. 观察并记录食物加热的过程,注意观察温度变化。

8. 实验结束后,比较食物在太阳能烤箱和普通烤箱中的烹饪效果。

实验原理:1. 太阳能烤箱利用太阳光的热能来加热食物。

2. 黑色纸能吸收太阳光的热能,并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食物。

3. 镜子能反射太阳光,增强加热效果。

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易燃物品。

2. 实验时,要确保玻璃瓶密封,以防热气泄漏。

3. 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实验,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实验拓展: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包裹玻璃瓶,观察颜色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镜子(如凸面镜、凹面镜等)来观察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3.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热源(如电池、酒精灯等)来观察对加热效果的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太阳能的利用和热传递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观察和记录数据,提高实验技能。

同时,学生也能增强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在实验拓展部分,学生可以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提高实验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实践:100例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实践:100例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实践:100例案例分析引言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是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和情境的实证研究,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档收集了100例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案例,涵盖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旨在为广大初中物理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一、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部分收集了30例教学设计案例,涉及课程导入、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

1.1 课程导入案例分析课程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课程导入案例:- 利用生活情境导入:例如,通过讲解洗衣机的工作原理,引出摩擦力的概念。

- 利用实验导入:例如,通过演示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引出磁场的概念。

- 利用问题导入:例如,提出“为什么物体从高处掉下来会摔坏?”的问题,引出重力的概念。

1.2 教学内容安排案例分析合理的内容安排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教学内容安排案例:- 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内容:例如,先讲解力学基本概念,再讲解力学定律。

-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安排内容:例如,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较大的内容。

- 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例如,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物理现象。

1.3 教学资源利用案例分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教学资源利用案例:- 利用网络资源:例如,通过查找相关的教学视频,丰富教学内容。

- 利用实验器材:例如,通过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物理现象。

- 利用课外读物:例如,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物理故事书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合理的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部分收集了30例教学方法案例,涉及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方面。

2.1 讲授法案例分析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初中物理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教案【篇一:人教版初三物理实验教案】探究电流表、电压表的电阻一、提出问题:电流表的使用说明上有这么一段文字:禁止不经过用电器,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会烧坏电表,这是什么原因呢?在使用电压表时,我们可以用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接电源两极(这样就可以测电压),明显与电流表的使用不同,这又是什么原因?二、猜想与假设:这可能是因为电流表的电阻很小,而电压表的电阻很大。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怎样探究电表的电阻呢?联想到课本在引入电阻概念时,是用图1所示电路在m、n两点之间,先后接入长度和粗细相同的锰铜线和镍铬线。

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可以发现,这两种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通过的电流较大时,说明这个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即电阻小。

反之,说明导体的电阻大。

图1中,若用灯泡代替电流表,将待研究的电流表、电压表先后接入电路中的m、n间(图2)用灯泡亮度就可以反映电流表、电压表的电阻大小。

考虑到电流表的电阻可能很小,用它与接入电路中的一段铜导线(铜导线电阻可以认为为0)进行比较,即在图2的m,n间先后接入导线和电流表,若灯泡亮度不变,说明电流表与铜导线的电阻差不多,可以认为为0。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图示进行实验,将观察结果填入表格中。

五、分析与论证:图1中m、n两点间接入导线时灯泡较亮,换成电流表亮度不变,说明电流表的电阻相当于导线,电阻为0。

换成电压表灯泡不亮,说明电压表电阻很大。

六、评估:要知道通过灯泡或电阻的电流,我们可以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中,如果电流表电阻较大,必然会使两次通过灯泡或电阻的电流有较大变化,使测量结果不能真实反映灯泡或电阻的工作情况。

这从反面说明电流表的电阻必须很小,从而证实上述结论正确。

要用电压表测量用电器两端的工作电压,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用电器两端,若电压表电阻较小,必然会改变原来的电路结构,这也从反面说明电压表电阻极大。

上述实验过程也有一个明显缺陷,即通过灯泡亮度比较电流表与导线的电阻时,这种仅靠亮度变化做出不太可靠。

物理老师的科学实验方案

物理老师的科学实验方案

物理老师的科学实验方案物理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科学实验方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和培养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物理老师的科学实验方案。

实验一: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学生可以了解到地球上物体下落的规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垂直竖直的导轨,并将一个小球放到起始点。

2. 打开计时器,并同时释放小球。

3. 记录小球自由下落的时间。

4. 重复多次实验,取平均值,计算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重力加速度接近9.8 m/s^2,与理论值相符。

实验二:测量光的折射角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折射角,学生可以了解到光的折射规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能够固定光线入射角和测量折射角的实验装置。

2. 调整入射角,并通过刻度尺测量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角度。

3.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光的折射率。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的光的折射率接近于理论值。

实验三:测量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阻和电流的关系,学生可以了解到欧姆定律,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组不同电阻的电路,并将其与电源连接起来。

2. 在电路中加入安培计,并逐渐增加电流大小。

3. 通过测量电阻和电流的数值,绘制电阻与电流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得到的电阻和电流的关系曲线近似为一条直线,验证了欧姆定律。

实验四: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学生可以了解到声音传播的原理,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步骤:1. 设计一个合适的实验,包括声源和声音接收器。

2. 在一定距离内,通过连续触发声源并记录时间,测量声音传播的时间。

3.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声音传播速度接近于理论值。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优秀8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优秀8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优秀8篇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篇一器材找一个底面很平的容器,让一个蜡烛头紧贴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里倒水,蜡烛头并不会浮起来;轻轻地把蜡烛头拨倒,它立刻就会浮起来。

可见,当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两个接触面间就没有液体渗入,物体的下表面不再受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强,液体对它就失去了向上托的力,浮力当然随之消失了。

现在,你能提出为潜艇摆脱困境的措施了吗?“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对“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这一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却难以相信,因此做好浮力消失的实验是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下面介绍两种简便方法。

[方法1]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化学实验室有)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

步骤:(1)将乒乓球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很快浮起。

(2)用手托住漏斗(喇叭口朝上,漏斗柄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将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将水倒入漏斗中,松开拇指,可见乒乓球不浮起,(这时漏斗柄下口有水向下流,这是因为乒乓球与漏斗间不太密合)。

(3)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可见漏斗柄中水面逐渐上升,当水面升至乒乓球时,乒乓球迅即上浮。

(若漏斗柄下口出水过快,可在乒乓球与漏斗接触处垫一圈棉花,这样可以从容地观察水在漏斗柄中上升的情况。

)[方法2]器材:透明平底塑料桶(深度10cm左右,口径宜大些,便于操作)一只、底面基本平整的木块(如象棋子、积木、保温瓶塞等)一个、筷子一根、水一杯。

制作小孔桶:取一铁扦在酒精灯上烧红,在塑料桶底面中央穿一小孔、孔径1cm左右,用砂纸将孔边磨平即成一小孔桶。

步骤:(1)将木块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木块很快浮起。

(2)将木块平整的一面朝下放入小孔桶中并遮住小孔,用筷子按住木块,向桶中倒水。

移去筷子,可见木块不浮起。

(这时小孔处有水向下滴,这是因为木块与桶的接触面之间不很密合)。

(3)用手指堵住小孔,木块立即上浮。

上述两例针对实际中物体的表面不可能绝对平滑这一事实,巧妙地利用“小孔渗漏”使水不在物体下面存留,从而使物体失去液体的向上的压力,也就失去了浮力,结果本应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和木块却被牢牢地钉在了水底,不能不令学生叹服。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的20个实验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的20个实验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的20个实验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光学实验3个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电学实验7个: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二、实验题的特点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三、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实验原理定方向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等值性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一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初中有趣的物理实验

初中有趣的物理实验

初中有趣的物理实验初中阶段是物理学习的基础阶段,通过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有趣的物理实验,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物理的兴趣。

一、水火箭实验水火箭实验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实验,它可以通过压缩空气将水火箭送入空中。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空的饮料瓶,将瓶口用胶带封住,然后将瓶子倒置,用水灌满约三分之一的容积。

再将一个小塑料管插入瓶口,用胶带固定好。

接下来,用空气泵将空气压入瓶子中,直到压力适中。

最后,打开塑料管的封口,水火箭便会从瓶口喷出,并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

二、磁铁实验磁铁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磁力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两个小磁铁,在桌面上放置一张纸,然后将一个磁铁放在纸的上方,再将另一个磁铁放在纸的下方。

可以发现,两个磁铁会互相吸引,当我们将其中一个磁铁翻转时,它们会互相排斥。

这是因为磁铁产生了磁场,不同极性的磁铁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力。

三、光的折射实验光的折射实验是一种能够展示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

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和一支铅笔。

首先,将玻璃杯中注满水,然后将铅笔放在玻璃杯边缘,让一部分铅笔浸入水中。

可以看到,铅笔在水中的部分会发生折射,看起来变形了。

这是因为光在从水到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折射,导致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图像发生了变形。

四、电磁铁实验电磁铁实验可以展示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铁钉、一根铜线和一个电池。

首先,将铜线缠绕在铁钉上,形成一个线圈,然后将线圈的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极,将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可以发现,当电流通过线圈时,铁钉会变成一个磁铁,能够吸引一些小的金属物体。

这是因为电流在通过线圈时产生了磁场,磁场与铁钉产生相互作用力。

通过这些有趣的物理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探索物理的奥秘。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3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3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3篇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二、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

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

发现是相等的。

四、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

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

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五、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

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

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

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3光学中研究光的本性以及光在媒质中传播时各种性质的学科。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优)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优)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优)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准备技能准备: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知识准备: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探究导引探究指导: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要粗糙;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点、方向外,还有大小。

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种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探究方案: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探究过程: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2 在木块上加5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3 在木块上加20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2N4 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1N5 加快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6 将木块翻转,使另一个面积更小的面与长木板接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探究结论:1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标题:电路中的电流探究一、设计背景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学生对于电流的概念可能仍存在模糊和抽象的理解。

因此,本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结合理论知识,使学生能深入探究电流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二、设计目标1.理解电路中的电流是电荷的流动。

2.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各类电流相关问题。

3.了解电流对电路中元件的影响。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1.实验材料准备(1)直流电源(2)电流表(3)电阻箱(可变电阻)(4)连线材料(导线、电池夹等)2.实验步骤(1)将直流电源与电流表以及电阻箱相连,形成一个简易的电路。

(2)将电阻箱设定一个较小的阻值,如10欧姆。

(3)打开电源,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4)逐步增大电阻箱的阻值(20欧姆、30欧姆等),分别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1.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电流表的读数对应不同电阻值。

2.制作一张数据表,列出电流与电阻的数据,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讨论和问题引导1.讨论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验证是否符合欧姆定律。

2.探讨当电阻值增大时,电流会如何变化的原因。

3.引导学生思考,当电阻值为零时,电流表读数是否会变成最大值?4.提出实际问题,例如为什么在房屋用电中会有导线过载?六、实验延伸1.把实验设计中的直流电源换成交流电源,观察实验结果是否有差异。

2.在固定电阻值的情况下,增大电源电压,观察在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情况。

3.引导学生设计一个类似实验,探究电流对电路中灯泡光亮度的影响。

七、实验总结与反思1.总结电流的概念和电流对电路中元件的影响。

2.总结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4.反思实验中存在的不足,思考如何改进实验设计。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题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题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设计题大全1.请你利用音叉、乒乓球和细线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细线悬挂的乒乓球时,发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正确的。

2.请你利用真空罩、电铃和抽气机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答: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真空罩内,同时用抽气机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正确的。

3.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答1:用激光手电透过烧杯外壁照射滴入几滴牛奶的水中,发现光束是直的,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正确的。

答2:点燃蚊香,用透明可乐瓶收集一瓶烟雾,用激光手电照射,发现在烟雾中光束是直的,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正确的。

4.设计实验验证:“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答: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另一侧放一张白纸,调整白纸到凸透镜的距离,发现会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正确的。

5.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答:将一个凹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发现出现一个中间较暗周围较亮的光环,说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正确的。

6.请设计实验验证:“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即:蒸发吸热致冷)答1:用蘸上酒精的棉花包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答2:将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凉,说明“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是正确的。

7.请你设计一个验证性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答:用一根通电导线放在静止的小磁针的上方,发现静止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8.请你设计实验,验证“通电导体周围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答:在小磁针的上方平行放一根直导线,通电后发现小磁针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

说明“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是正确的。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案例一等奖标题: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及其应用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光的反射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现象之一,也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及其应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光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设计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及其基本规律;2.掌握测量光的反射角度的方法和技巧;3.学会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简单的实用工具。

三、设计过程:第一步:理论学习(200字)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光的反射现象,并简要说明光的反射规律。

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实验示范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光线遇到平面镜、曲面镜和不规则形状物体时的反射规律,例如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角与入射角一致,光线的反射是按照出射角与入射角相等的规律进行的等等。

第二步:实验探究(400字)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方法,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条光源、平面镜和一张白纸。

学生们可以根据实验要求,尝试改变光源与平面镜的相对位置和角度,观察光线的入射角、反射角以及反射光线的路径,记录实验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主动提问,帮助学生总结光的反射规律。

第三步:数据处理(200字)学生在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可以用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表格或图表等形式,让学生填写实验数据,并让学生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学生可以进一步验证光的反射规律,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关联,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第四步:应用设计(400字)在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及其规律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实用工具。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便携式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镜子反射太阳光将水加热。

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对镜子的形状、倾斜角度等进行合理设计,并尝试使用实验室或家庭用具进行制作。

制作完成后,学生可以对实用工具进行实际应用并评估其效果,进一步巩固对光的反射现象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设计教案(通用8篇)

初中物理设计教案(通用8篇)

初中物理设计教案(通用8篇)初中物理设计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

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

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谈话: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1)讲解: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出示滑轮、讲解)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板书课题)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

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2、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1)讨论: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实验1(定滑轮不省力)。

①演示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②学生分组实验(绳子两端各挂钩码)③学生装汇报实验结果。

(绳子两端各挂1个钩码,保持平衡)④讨论:说明什么?(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力)(3)讨论谈话: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然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什么?(分组讨论后汇报)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

工作方便。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必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动滑轮的作用(1)讨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教师希望学生能提出动滑轮工作不方便,动滑轮能省力。

)(2)演示实验(游戏:拔河)。

(在墙上固定绳子的一端,组装动滑轮让一名弱小同学,利用动滑轮作用与一名有力同学拔河,弱小同学胜。

九年级物理实验计划 (2)

九年级物理实验计划 (2)

九年级物理实验计划
实验名称: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与理论值的一致性,并学习使用重力计进行测量。

实验器材:
1. 重力计
2. 各种物体(例如小球、小块)
3. 支架
4. 秤
实验步骤:
1. 将支架固定在水平台上,将重力计挂在支架上,确保其可以自由摆动。

2. 用秤称出每个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 将每个物体一个一个地挂在重力计上,并等待其静止。

4. 观察重力计的示数,并记录下来。

5. 重复上述步骤2至4,至少对每个物体进行三次实验。

6. 根据示数的平均值求出每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并计算出每个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7. 将测得的重力加速度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并分析实验误差。

安全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注意不要将物体挂得过重,以免超出重力计的测量范围。

2. 小心操作,防止实验器材的损坏或人身受伤。

预期结果:
1. 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与理论值相差在合理范围内,并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

2. 通过实验,加深对重力加速度的认识,并掌握使用重力计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扩展实验:
1. 将实验器材搬至不同地点进行实验,比较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值。

2. 改变实验物体的质量,观察重力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3. 改变支架的倾斜角度,观察重力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4. 探究其他影响重力加速度的因素,如地球的自转等。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快慢比较好玩实验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快慢比较好玩实验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快慢比较好玩实验☆ 第1篇:记得那次物理课,老师说要测测咱们班谁跑得最快。

这可把大家都给乐坏了,平时体育课跑步都没这么热闹。

老师拿出一把卷尺和秒表,那模样就像个专业的裁判员。

同学们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老师选了操场的一段直线作为赛道,从教学楼前的旗杆到远处的篮球架,大概五十米的样子。

规则很简单,每个人跑一次,老师掐着秒表计时,最后比较谁用的时间最短。

轮到我跑的时候,心里那个紧张啊,腿都快软了。

站在起跑线上,眼睛盯着前方,耳朵听着老师的口令。

"预备——跑!"一声令下,我撒开丫子往前冲,风在耳边呼呼地吹,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往后退。

跑完后气喘吁吁地回到队伍里,听老师报成绩,才知道自己排在中等位置。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同学们一个个像脱缰的小马驹,在跑道上尽情释放。

有个同学跑完还开玩笑说,这哪是物理实验,分明是运动会预演嘛。

接下来,老师又让我们用小车做实验,这次是在桌子上搭了个斜坡,让小车滑下来。

我们分成小组,每个组负责记录不同角度下滑的时间。

一开始大家还有点懵,不知道怎么操作。

但是随着几次尝试,渐渐掌握了窍门,开始认真测量、记录数据。

有个调皮的同学故意把小车装饰了一番,说是要看看“赛车”是不是能跑得更快,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通过这些活动,原本枯燥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起来。

不再是从书本上死记硬背那些定义,而是亲身体验到了速度的概念。

原来机械运动快慢不是纸上谈兵,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

那天的物理课,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收获了快乐和团队合作的乐趣。

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挺怀念那段时光呢。

☆ 第2篇:嘿,说到物理课上的实验,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爱的是那些实验看起来挺酷的,恨的是有时候做起来还挺费劲。

不过,有一个关于机械运动快慢的实验,简直不要太好玩。

记得那次,老师把我们分成了小组,每组发了一辆小车,还有一段轨道。

任务就是想办法测量这小车从轨道一头跑到另一头的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复习之实验设计——四个重点实验
一、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例1:(期末复习之运动和力单元测验30 ).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
.............
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

实验仪器除了有长木板,还有质量相同的铁块、铝块和木块各一块,每个物块上都固定有一个可用于牵引的金属小钩。

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规则。

(5分)
1)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只能再选择一个)2)实验步骤:(3)实验分析与结论:
答案:
(1)弹簧测力计┅┅┅1分
(2)步骤:
①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F1表示并记录在表格中;
②将铝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F2;表示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再将铁块叠放在铝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F3表示并记录在表格中;
(3)分析与结论:发现F1≠F2≠F3。

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分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改变接触面上所受的压力,摩擦力大小改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1分
变式训练:
《五年》P28页第8题
二、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及有关问题
例2:(东城期末35题)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1N 的弹簧测力计、六个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

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动
..................
力臂成反比
.....”.。


(1)在你所设计的实验中,如果用点A表示钩码作用在杠杆上
的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杠杆必
须使用整格数。

请在图19中的杠杆上标出A点和B点。

(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答案:
(1)作图要求:A、B两点在同一侧,且B点距离支点应比A点距离支点较远。

1分(2)实验步骤:①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拴牢在杠杆的A点,在B点处也做一个绳套可以自由移动,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图19
位置平衡。

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置。

1分
②在A点处依次挂1个钩码,在B点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钩码的质量用m表示,拉力用F动表示,将他们都记录在表格中。

用刻度尺测出阻力臂长L 阻,动力臂OB长L1并全部记入表格中。

1分
③保持A点位置不变和钩码不变,改变B点的位置,仿照步骤②再做5次实验,把每次操作过程中动力臂长L1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动记录在表格中。

将钩码的质量m和阻力臂长L阻也记录在表格中。

1分探究动力跟动力臂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变式训练:
《五年》P61页第11题
三、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例3:固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在进行该问题的实验探究时,小李根据自己的经验感受,提出:“在同种液体中,固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现有实验器材:测力计、多个相同的钩码、高度足够的烧杯、水。

请你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小李的猜想。

简明陈述实验步骤。

陈述时,请用英文字母表明所测量的物理量。

答案:
1.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量1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0=G;
3.将弹簧测力计下的钩码完全浸没在水中,钩码排开的水的体积记为V,测出一个钩码受到的拉力为F1拉,根据F1浮= G-F1拉算出浮力F1并记录;
4.仿照步骤2、3,将2个、3个、4个、5个、6个钩码分别浸没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分别记为2V、3 V、4 V、5 V、6 V分别测出2、3、4、5、6个钩码受到的拉力F2拉、F3拉、F4拉、F5拉、F6拉;根据公式F浮= G-F拉分别算出浮力F2浮、F3浮、F4浮、F5浮、F6浮并记录在表格中。

变式训练:
《五年》P55页第8、9题
四、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有关的问题
例4: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14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

另外还有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六个(图中未画出)。

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

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5分)
【实验步骤】
(1)将弹簧测力计调零,按示意图组装实验器材。

(2)在动滑轮挂钩上挂1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由端。

1个钩码的总质量用m表示,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用F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用s表示,钩码上升的高度用h表示。

将m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F,用刻度尺分别测出s、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保持动滑轮不变,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依次改变所挂钩码个数分别为2个,..................s.不变
3个,4个,5个,6个,仿照步骤(1)再做5次实验,将各次的m数值记录在表格中,分别测量各次的F、s、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利用W总=F s,计算出各次的总功W总,用W有用=G h=mgh,计算出各次的有用功W有用,并将W总、W有用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根据公式η= W有/W总分别算出各次的机械效率并记入表格。

变式训练:
(第二次月考试卷31):
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14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

另外还有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六个(图中未画出)。

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如果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变,则有用功跟总功成正比。

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5分)
【实验步骤】
(1)将弹簧测力计调零,按示意图组装实验器材。

(2)在动滑轮挂钩上挂5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由端。

5个钩码的总质量用m表示,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用F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用s表示,钩码上升的高度用h表示。

将m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F,用刻度尺分别测出s、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保持动滑轮所挂钩码个数不变,依次改变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仿照步骤(1)再做5次实验,将各次的m数值记录在表格中,分别测量各次的F、s、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利用W总=F s,计算出各次的总功W总,用W有用=G h=mgh,计算出各次的有用功W有用,并将W总、W有用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