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15、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
4、能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教学重点:作者是从那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教学难点:作者怎样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音乐之都”就座落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之中~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在开始学习本文之初~我们有不少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把维也纳叫作音乐之都,这一堂课~我们一起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二、自学1、自学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将你读懂的内容设计成问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请学生当老师~向大家提问题~教师板书:媒体出示:,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3,为什么说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4,为什么把维也纳歌剧院称为“世界歌剧中心”,三、通过网站~独立解决问题~抓住重点体会1、根据上面问题再读课本~要求从书上找到答案。
2、谁提的问题谁找人回答。
3、指导体会重点~实施语文训练:A——?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同学们发现第一句话与后面几个句子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放在自然段开头~突出要写的主要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哪几个自然段也是这样写的,?你能谈谈你所理解的“摇篮”吗,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古典音乐的摇篮,?媒体出示:照样子~写句子: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少年宫是的摇篮。
是的摇篮。
是。
?齐读。
小结:这一节写了音乐大师在维也纳的创作生涯来体现了维也纳的确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国民族乐团已连续两次在世界三大著名音乐厅之一的:“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引起轰动。
你知道这“金色大厅”在哪里吗?2.揭示课题:15 音乐之都维也纳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句子。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解释词语的意思,教师相机点拨。
3.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每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各段讲的是什么。
5.理清脉络。
讨论:课文分为几段,每段段意怎么概括?交流:第一段(1):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位置。
第二段(2-4):从三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第三段(5-6):介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宏伟壮观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
课堂检测:1、分析字形。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学生回忆上节课自己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把维也纳叫做音乐之都?(板书:?)二、自学:1、多媒体显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将读懂的内容设计成问题。
2、学生自学。
3、请学生当老师,向大家发问,教师板书: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为什么说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为什么把维也纳歌剧院称为“世界歌剧中心”?三、独立解决问题,抓住重点体会:1、根据上面问题再读课文,要求人人在书上找到答案。
2、谁提的问题谁找人回答。
(回答第四个问题,要引发学生争论:第六自然段是不是也在回答这个问题?)3、指导体会重点,实施语文训练:【1】第一个问题(课文第二自然段):查查“摇篮”的意思。
2021年五年级苏教版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课文及教案

2021年五年级苏教版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课文及教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五年级苏教版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苏教版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课文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
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nǎo)河穿城而过,更增加了这个城市的风韵。
18世纪以来,维也纳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过了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
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
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都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
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
维也纳几乎每一天都离不开音乐。
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zī)圆舞曲。
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
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
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习惯。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它的观众席有1 642个座位、567个站位。
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
舞台的总面积达1 500平方米,配备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
剧院内部金碧辉煌,正厅两边的金色墙壁前,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的音乐女神像。
《音乐之都维也纳》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音乐之都维也纳》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5课《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一课时、设计理念本节课教学中力求突出“语文气质”,引导学生通过浏览、诵读等方式接触文本,感受言语,让学生走进文本世界,给课堂教学打好底色,为情感的熏陶、思维的绽放提供有力的依托。
语文气质是语文学科的本色,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的芳香,品味文字的醇美,领略“言"“意”共生的魅力,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力渗透这种教学理念、教材理解这是一篇散文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风貌,讲述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赞美与向往、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明快、优美,选材个性化,运用了从不同方面介绍事物的写作方法,这些文本特点规定了教学策略选择的方向,为价值取向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提供了依据、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生字词的意思、2、整体掌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3、初读课文,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
读一读,读通课文,基本做到感情朗读;查一查或结合课文理解生字生词,围绕课文提出问题、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导入揭题一、质疑导入。
“都”有大城市的意思、下面我们围绕“都"的这个意思做一个猜词游戏。
江西景德镇自古以来生产瓷器,因此人们把它称作什么?(瓷都)英国首都伦敦经常出现浓雾天气,因此人们把它称作什么?(雾都)泰国曼谷佛教昌盛,人们把它称作什么?(佛教之都) 猜了这么多有关“都”的词语,相信大伙儿肯定明白了“音乐之都"的意思,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领略这座充满音乐气息的古老城市的风采、(板书:音乐之都维也纳)【设计意图:由“都”字猜词引入,使学生理解词语意思,丰富词汇,自然地带出新课题,突出了教学的语文气质、】二、质疑。
看了这个题目您有什么疑问呢?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后,进入初读感知板块、【设计意图: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课前我们无法预设,教师要依照学生的表现,适当地加以调控,最终指向教学目标、】第二板块初读感知一、默读课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语文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浓厚的音乐氛围,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
2、体会维也纳的特点,理解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
3、继续学习总分结构段的作用,能够学习处所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能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
教学难点: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浓厚的音乐氛围,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
一、复习导入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维也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有人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也就没有维也纳。
那今天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通过文字来感受这音乐之都的魅力。
二、精读训练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交流(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
)2、那为什么说维也纳是古典音乐的摇篮,是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呢?围绕这些问题,自由读2、3、4自然段,选择你最喜欢的自然段美美的读上几遍,细细品味品味。
3、交流喜欢的自然段,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第二自然段1、课件出示第二段文字。
理解摇篮。
①摇篮这个词给你怎样的感觉?(摇篮是婴儿舒服的港湾,是甜蜜的家园。
最初的好梦是从这里开始的,最初的舒适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②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读摇篮。
2、许多音乐家在维也纳生活,在维也纳创作,他们感觉就象在摇篮里那样温馨,那样舒适地成长,创作了许多震撼人心的音乐名篇。
是谁给了他们创作的灵感?对,是维也纳这座美丽的城市,是维也纳孕育了他们的音乐生涯,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
指名读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3、维也纳给了那些音乐家以丰富的灵感,让他们创作出无数流芳百世的作品。
同时,维也纳又以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为自己的骄傲。
我们听着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_苏教版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_苏教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内容,明白得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热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点:课文的二、三段为教学重点。
教学预备:1、收集一些闻名音乐家的生平。
2、收集一些维也纳的一些图片资料。
3、一些文字投影。
教学时刻: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
3、文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4、学习课文的一、二小节。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
出示有关维也纳的图片,师作简单介绍。
板书9 音乐之都维也纳二: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明白要紧词语,可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学。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4、交流。
(1)字词。
(2)读书情形。
(3)质疑解疑。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分段,并交流。
三:学习第一、二小节。
1、抽读第一小节,说说告诉我们什么。
明白得“摇篮”一词。
2、学习第二小节,可补充音乐家的有关资料。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连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内容,明白得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热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
上堂课,我们了解了维也纳之因此成为音乐之都的一个缘故确实是,世界上许多闻名的音乐家,都曾在那个地点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并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
还从哪些地点看出它是个音乐之都呢?二:学习课文重点段。
1、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然后利用合作的形式学习。
2、交流。
(1)维也纳是音乐装饰起来的都市。
学生说说相机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指导朗读。
五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五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并掌握生词和短语。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与理解。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生词和短语的运用。
音乐文化知识的拓展。
教学准备:课文文本。
生词和短语卡片。
相关音乐文化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维也纳的音乐作品,如约翰·斯特劳斯父子的圆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
引导学生谈论对音乐的感受,从而导入对新课的兴趣。
二、课文朗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三、生词和短语学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卡片,学生朗读并尝试理解。
2. 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学生跟读并记住。
3. 学生用生词和短语进行口语练习,如:“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四、课堂小结(5分钟)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教师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谈论对维也纳音乐的感受,从而导入对新课的兴趣。
二、课文朗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三、音乐文化知识的拓展(15分钟)1. 教师出示相关音乐文化的图片或视频,如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家莫扎特等。
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维也纳的音乐历史和文化。
3. 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四、课堂小结(5分钟)第三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教师检查学生对音乐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谈论对维也纳音乐的喜爱,从而导入对新课的兴趣。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习欣赏维也纳古典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维也纳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了解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习欣赏维也纳古典音乐。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资料介绍维也纳的音乐之都历史和文化背景。
2. 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维也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特点,让学生猜测这是哪个城市。
然后教师介绍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Step 2:了解维也纳的音乐之都历史和文化背景(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图片资料介绍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维也纳爱乐乐团、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等著名音乐机构,以及贝多芬、莫扎特、海顿等伟大音乐家在维也纳的生活和创作。
Step 3:欣赏维也纳古典音乐(15分钟)教师播放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其中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聆听音乐,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所感受到的音乐。
Step 4:讨论和分享(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维也纳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可以提问一些问题,如:你最喜欢哪首维也纳古典音乐?为什么?你觉得维也纳的音乐有什么特点?等等。
Step 5: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重要性,以及学生通过欣赏维也纳古典音乐培养了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维也纳音乐的短文,包括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自己对维也纳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音乐之都维也纳苏教版

《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教材分析:《音乐之都维也纳》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散文。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维也纳城市的独特风貌与人文景观,讲述了维也纳被誉为“音乐之都”的渊源,指出了它在世界音乐史和世界乐坛上的地位与影响。
课文语言简洁优美,层次介绍清晰明快,如音乐般急缓有致,字字句句透露着维也纳浓郁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在音乐的情趣中充分感悟“维也纳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萌生出对这座充满特殊魅力的城市的赞美与向往,以及激发对充满无穷魅力的音乐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摇篮”、“掺和”等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难点: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序曲——聊天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城市?哪座城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2、我也很喜欢旅游,去过很多城市,去年暑假我去了西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走进西安就能感受到一股浓厚的历史文化的气息,那儿的一砖一瓦都是历史的见证,一草一木似乎都蕴藏着文化的底蕴。
3、今天我们要一起去一座外国的城市看一看,那就是坐落在欧洲的一座小城——维也纳(板书)。
4、我说它小,其实一点也不过份,不信,我们先从地图上寻找一下它的身影。
(多媒体出示“奥地利地图”)5、师简介:这是奥地利的地图,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只是全国领土的百分之零点五面积,只有414.5平方公里(对比:铜陵市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还不到我们铜陵一半大。
可就是这么一座小城市却有一个很大的称号——音乐之都(板书)。
6、真是不可思议,这么一座小城市为什么能被称为“音乐之都”呢,想去维也纳看看吗?那就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出发吧!(多媒体播放飞机起飞的声音)二、前奏——感知文本1、各位旅客,欢迎您乘坐“音乐号”航班,本次航班的目的地是音乐之都维也纳,这将会是一场音乐之旅,所以需要大家带上一双渴望发现音乐的眼睛,一双渴望聆听音乐的耳朵和一颗渴望感悟音乐的心。
小学语文:第四单元 第15课《音乐之都维也纳》课堂实录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实录及设计意图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紧扣“音乐之都”、“世界著名”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向往。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资料;2、课件一、课前交流营造音乐的氛围(学生在《维也纳的森林》乐曲中入座,欣赏)师:听着这段乐曲,你此时的心情如何?生:刚才有点紧张,现在好多了。
生:我很快乐,就想站起来跳个舞。
生:这音乐很优美,我跟着点点头,脚打打拍子。
师: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让我们记住曲名《维也纳的森林》,作曲:约翰. 施特劳斯。
再静静地往下听。
二、复习导入重在学习方法指导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读题。
请大家打开课本。
上节课我们用概括的学习方法把课文读成了一句话,还记得吗?生: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师:紧接着把这句话读成了哪两个词?生:世界著名、音乐之都(师圈音乐之都、板书世界著名,齐读两个词)师:然后把课文读成了一段话(课件出示)课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写音乐之都维也纳:生: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生: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生: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生: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世界著名。
师:如果把这篇文章比作一首曲子,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用概括的学习方法抓住了它的主旋律。
今天就三、扣“世界著名”,学习6、7、5小节(一)学习第六小节师:到维也纳,你最想去哪里?生:到金色大厅。
师:真会选地方,正如它的名字,“金色大厅”是维也纳最耀眼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感受一下2007年新年音乐会。
姑娘们,穿上漂亮的礼服,小伙子们整整齐齐系上领结,(一学生插嘴:还要穿上燕尾服。
)准备好了吗?再让我们带上优雅的笑容,走进“金色大厅”。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设计

16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理解、思考与体验、感悟相结合,是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学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在头脑中形成初步印象,留下最初的知识积累。
教学中根据需要采用图片、多媒体等直观形象的展示,加上音乐的播放,使学生对维也纳不再陌生。
以读促思、以读代讲、合作探究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蓝色的多瑙河》《月光奏鸣曲》音频文件;查找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图片;搜集世界著名城市的别称;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
(2)查找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图片。
(3)搜集世界著名城市的别称。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播放音乐《蓝色的多瑙河》,展示维也纳风光图片。
导入:同学们,春天到了,又是个百花盛开的季节。
沐浴着美好的春光,欣赏着优美的乐曲,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多瑙河畔。
波光粼粼的多瑙河流经一座美丽的城市,她就是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
有人说,音乐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没有音乐也就没有这座城市。
今天,让我们踏上维也纳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2.揭示课文题目:音乐之都维也纳。
设计意图:伴着悠扬的旋律,以教师美妙的语言作引导,创设唯美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世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读课文,出示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想一想:“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2.借助工具书自学不懂的字词,再和同桌讨论交流。
(1)读准字音:坪、巷、馆、饰。
(2)指导识字:注意区分“坪”与“评”,“巷”与“港”,“馆”与“绾”。
(3)指导写字:强调“巷、卑、雅”的结构和笔画。
3.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1)出示词语,指导读正确。
苏教版五下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下《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
学习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介绍一座城市的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三、展示词语:师:小组内,帮对之间相互检查一下生字词,看看生字是否认识了,词语是否查字典了。
(课件出示)师: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些词语分别是描写什么的?师: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指1名读)师指导:所谓读词想景,我们在读词语的时候,要学会边读边想象与词语相关的情景内容。
(再指1名读,然后齐读)(口诵心惟)四、练习读书。
师:我们还有个任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感觉还读不好的段落,一会儿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同学能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练读自己感觉还读不好的段落。
)五、展示读书。
出示读书要求:1.声音洪亮,仪态大方;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落实读正确、读流利,读不正确、不流利的,老师要及时纠错、指导,实在差的,要赛读。
)师:时间到。
每小组的4号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其他同学仔细听,帮对针对出现的错音、停顿不当、读的不流畅的句子等要及时纠正。
六、浏览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默读思考。
2、交流,总结。
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音乐之都”的地理位置。
第二至四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从维也纳的历史,城市建设、人民生活三个方面具体叙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第五至六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介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代表宏伟壮观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
七、识字、写字。
1、认读生字。
师:大家仔细观察,哪些字易读错,哪些字易写错?针对你熟悉的生字,能给大家哪些建议?2、指导书写。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讲内容为“音乐之都——维也纳”,主要涉及以下教材知识点:•探究中国古建筑与奥地利维也纳建筑的不同之处;•通过权威语料了解奥地利的文化地位;•了解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和音乐舞蹈家,并学习他们的代表作品。
教学目标1.了解奥地利的文化地位和维也纳建筑特点;2.明白奥地利的名人对世界的影响;3.学习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和音乐舞蹈家,并了解他们的代表作品;4.增强对音乐的认识,发掘学生音乐之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探究奥地利维也纳的文化内涵;2.学习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和音乐舞蹈家,并了解他们的代表作品;3.增强对音乐的认识,发掘学生音乐之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奥地利文化及著名音乐家的陌生感,学生需要借助老师的引导及适当的语料了解相关背景知识;2.帮助学生克服对音乐的恐惧心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演唱和演奏中来,真正享受音乐之美。
教学方法1.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实验引导式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准备1.绘本《欧洲心灵之旅——维也纳》;2.课件;3.板书工具;4.音响设备;5.动手实践时所需的乐器和手语表演舞蹈等道具。
教学流程一、导入1.疯狂打 call,让学生进入活跃学习状态;2.呈现欧洲地图,引导学生找到奥地利位置;3.带领学生学唱主题曲《领悟》。
二、探究维也纳文化(一)了解维也纳建筑特点1.通过欧洲心灵之旅《维也纳》绘本分享,感受建筑之美;2.对比中国古建筑与奥地利维也纳建筑的不同之处。
(二)了解奥地利文化的地位1.利用权威语料了解奥地利的文化地位。
三、学习著名作曲家及代表作品(一)学生进行主题阅读1.学生自学维也纳音乐家;2.主题阅读维也纳音乐家相关文章。
(二)学生合作探究和传达1.将学过的著名作曲家和代表作品通过合作的方式传达同学。
四、音乐实践(一)听音乐1.通过音乐欣赏,了解维也纳的音乐文化;2.学生通过听取音乐真正体会音乐之美。
音乐之都维也纳 教学教案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教案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要求:1、学会9个生字,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主要词语。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叙述维也纳的。
教学用具:小黑板、挂图。
教学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提示课题(1)我国民族乐团已连续两次在世界三大著中音乐大厅之一的“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
你知道这“金色大厅”在哪儿吗?(2)提示课题。
2、初读指导(1)自读课文,要求:①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②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生字词及自己读错的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导生字词。
维也纳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装饰华尔兹掺和甚至镂花梁柱a.提示学生注意字音:纳、瑙是鼻音声母,甚读前鼻音。
b.字形:卑的第六笔为撇,不能分开。
②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a.分小节读课文。
b.通读课文。
(3)通读课文,指导分段。
①默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在一起?②交流。
第一段(第1节):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第二段:(第2~4节):维也纳无论是历史、装饰还是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音乐,不愧为“音乐之都”。
第三段:(5~6节):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非常宏伟壮观,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
(4)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1、复习(1)听写。
优雅掺和装饰星罗棋布集体订正。
(2)这篇课文分几段,各段段意是什么?2、精读训练(1)默读课文,找出最能概括课文内容的一句话,勾划下来。
①交流,出示:奥地利首都维出纳人是世界著听音乐之都。
②你认为什么叫“音乐之都”?③训练朗读。
(2)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交流。
(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八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摇篮掺和装饰等主要词语。
3、能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浓厚的音乐氛围,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
4、继续学习总分结构段的作用,能够学习处所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2、了解维也纳成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3、学习生字。
一、导入:在我们家乡,你觉得什么东西能够成为我们城市的标志在欧洲的奥地利,它首都维也纳的标志就是音乐,古典音乐就是她的城市名片。
(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有几个问题(维也纳在哪里为什么说她是音乐之都)二、初步朗读课文:1、下面我们就通过朗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吧。
在朗读的时候注意本课的生字。
2、我们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认真听,把读得不够准确的地方用铅笔轻轻地划下来。
3、我们首先回答大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维也纳在哪里谁来告诉大家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
从这短短的两句话中,你了解了什么2、提到阿尔卑斯,我想大家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画面就是奶糖,而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重要的一条山脉。
3、你觉得维也纳所处的环境怎么样因为当你到那里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用再美的词来形容都不为过的。
4、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有名山作为依靠,有名河穿城而过,这里一定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5、齐读。
四、初步学习课文:1、下面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理由,用笔划出来。
我们看看谁的速度快,谁找得准。
2、反馈: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3、你们是怎样快速地找到答案的4、的确,二、三、四自然段是通过先概括后具体的方式进行描写的,这样的写法条理清楚,事实明白。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苏教版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目标:1、自学字词,理解“摇篮”、“装饰”、“金碧辉煌”等词语的意思。
2、自学课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和内容提问,积累和音乐有关的词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维也纳被称之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4、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陶冶艺术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维也纳被称之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2、自学课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和内容提问,教学过程:一、导入听……(播放音乐)多么令人陶醉的乐曲啊!(月光奏鸣曲)听着这么优美的乐曲,我们不禁要问: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能够孕育出如此美妙的乐曲?是音乐之都维也纳。
(出示课题)(板书19.音乐之都维也纳)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同去这个令无数游人着迷的美丽城市,打开书。
二、精读训练(一)学习第一段。
(1)维也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
(教师出示带背景音乐的图片)(2)看了图片,谁来读一读第一小节。
(教学:麓)注意:麓的读音。
听了她的朗读,维也纳这座城市给你留下怎样的初步印象?(“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3)多迷人的城市啊!让我们板着小夜曲的美妙旋律一起来感受她的美丽,齐读第一小节。
(指导朗读)(配乐)(4)出示幻灯片,了解奥地利。
奥地利的地形特征都跟音乐有关,怪不得有一个有音乐之都美称的首都维也纳。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那么为什么把维也纳叫“音乐之都”呢?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呢?用直线划出有关的中心句。
交流:(1)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2、看了这四个方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大致为以下问题:(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3)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4)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3、你想知道答案吗?带着你最想知道的问题,再去读课文,找一找答案,读一读有关句子。
教育技术中级《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设计
附:《麋鹿》导学单
一、预习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二、预习学案:
(一)字词
1.我会读
姜子牙哺育沼泽跋涉繁殖颠沛流离
觅食公爵别墅杀戮厄运销声匿迹
2.我知意
饲养:
放养:
陆续:
相继:
悄无声息:
颠沛流离:
(二)我能知
1. 这篇文章围绕麋鹿主要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
麋鹿是鹿科的一种,它外形很奇特:、、、,俗称“四不像”。
是我国古代神话小说中的坐骑。
2.本文在介绍麋鹿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找到了这些句子摘抄下来:
列数据:
作比较:
(三)我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四)我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之都维也纳
教学目标:
1、自学字词,理解“摇篮”、“装饰”、“金碧辉煌”等词语的意思。
2、自学课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和内容提问,积累和音乐有关的词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维也纳被称之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4、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陶冶艺术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维也纳被称之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2、自学课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和内容提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播放音乐)多么令人陶醉的乐曲啊!(月光奏鸣曲)听着这么优美的乐曲,我们不禁要问: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能够孕育出如此美妙的乐曲?是音乐之都维也纳。
(出示课题)(板书19.音乐之都维也纳)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同去这个令无数游人着迷的美丽城市,打开书。
二、精读训练
(一)学习第一段。
(1)维也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
(教师出示带背景音乐的图片)
(2)看了图片,谁来读一读第一小节。
(教学:麓)
注意:麓的读音。
听了她的朗读,维也纳这座城市给你留下怎样的初步印象?(“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3)多迷人的城市啊!让我们板着小夜曲的美妙旋律一起来感受她的美丽,齐读第一小节。
(指导朗读)(配乐)
(4)出示幻灯片,了解奥地利。
奥地利的地形特征都跟音乐有关,怪不得有一个有音乐之都美称的首都维也纳。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那么为什么把维也纳叫“音乐之都”呢?
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呢?用直线划出有关的中心句。
交流:
(1)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2、看了这四个方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大致为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3、你想知道答案吗?带着你最想知道的问题,再去读课文,找一找答案,读一读有关句子。
4、学生自由阅读。
5、全班交流。
(一)第一方面。
出示第二自然段。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教师指导理解“摇篮”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
A、这是一句比喻句,把谁比作摇篮?
B、摇篮是什么意思?(我们最初生长的地方。
)
(摇篮是我们最初生长的地方。
婴儿舒服的港湾,是甜蜜的家园。
)
照样子,写句子。
C、为什么把维也纳比作摇篮?你找到哪些句子?(请看着幻灯片,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音乐家介绍给大家。
)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
4岁学习钢琴,7岁登台演出,12岁成为宫廷首席小提琴师,被称为“乐圣”。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
5岁开始作曲,6岁就登台演出,被称为“音乐神童”。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被称为“歌曲之父”。
海顿:奥地利作曲家,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和小提琴演奏家,被称为“圆舞曲之王”。
逐句朗读理解。
闭上眼睛,听着这乐曲,是不是感觉自己在舞池里,翩翩起舞。
身边还有一位美丽的公主,或者一位英俊的王子。
(2)教师总结:维也纳就是那些著名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这里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极大的影响,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
所以“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生说)”。
板书:音乐摇篮
(二)第二方面。
出示第3段。
(1)交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2)交流“到处可以看到”、“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也用……”(根据学生回答展示图片文字等资料。
)
如果你来到维也纳,站在这些音乐家的雕塑和铜像下,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3)练习说话:
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一组玫瑰花组成的巨大的高音谱号格外引人注目,每一朵花瓣好似(。
)
(4)“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中的“装饰”与“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中的“装饰”有什么不同?
(5)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再来感受一下维也纳这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教师引读)
这儿真是一个音乐城市啊!(板书:音乐城市)
(三)第三方面。
出示第4段。
(1)交流为什么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2)交流:“随时可以听到”、“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在晚风中飘溢、回荡”、“室内演奏”、“最有趣的是”。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音乐资料)
整个城市到处是音乐,走在街上的感觉多么美妙!谁来读,能把这样的感觉带给我们。
(个别读)在蓝天、彩云的巨大背景下,倾听音乐,真是惬意。
让女生柔美的声音带给我们这种享受吧!(女生读)
在家里自娱自乐,怎不错!(男生读)
我们一起把这种只有维也纳才有的有趣现象来读一读。
(齐读)
老师也忍不住要和同学们一起来感受维也纳的音乐生活了。
(板书音乐生活)
你们一句,老师一句,我和大家比赛,看谁读得更有味道?总起句,我们一起读,然后你们先读。
(听音乐)
(3) 说话练习: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是因为();是因为();是因为();更因为()。
(4)学习了这一自然段,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维也纳真不愧为“音乐之都”)
(四)第四方面。
出示第5、6段。
(1)交流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看了这段,你觉得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怎么样?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宏伟壮观……)课文是怎样来描写他的宏伟壮观的?找出句子。
(2)交流歌剧院的宏伟壮观。
A、交流:“1642个座位”、“567座位”、“110人的乐队”
指导朗读,表示数字的词语读重音。
(出示相应图片欣赏)
B、看了图片,说说你对“金碧辉煌”理解(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给它找个近义词(富丽堂皇)
课文怎样吧歌剧院的“金碧辉煌”展现给我们的?(抓住几个“金色”)
C、作者是通过金色墙壁、金色大门、金色胸像、金色镂花梁柱把剧院内部金碧辉煌的展现给大家,那么多内容一起写,为什么读起来文字不乱呢?课文运用了几个方位词,请你找出来。
(交流)(3)总结写法:总起分述,运用方位词将剧院内部金碧辉煌有条有理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C、让我们拿起课本,再次走进这座“金色大厅”。
再一次欣赏这件完美的艺术品。
(指导朗读)
小结:国家歌剧院金碧辉煌、宏伟壮观,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璀璨的明珠,她无愧为“世界歌剧中心”,不愧为音乐圣殿。
(板书:音乐圣殿)
(4)这么宏伟壮观的歌剧院一定会举办盛大的音乐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所有知名的乐团、歌唱家都以在此演出为荣。
我国歌唱家宋祖英就曾在金色大厅举行了独唱音乐会。
让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节。
教师引读:“每年除夕,………。
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
”
五、总结拓展。
(1)音乐是唯一一种全世界人民都能听懂的语言,美妙的音乐、动听的旋律能净化人的灵感,维也纳就是这样一个音乐圣都。
世界上还有像维也纳这样的名都,今天的作业。
(2)作业:学习卡片
A、搜集有关介绍世界名都的资料,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B、设计一个中心句,然后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个方面展开叙述。
板书设计:
音乐摇篮
音乐城市
19、音乐之都维也纳音乐生活
音乐圣殿(金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