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课件 第六单元写作 多角度描写景物 主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课件 第六单元写作 多角度描写景物 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03b690011ca300a7c3902f.png)
秋天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正面 侧面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动静 动静
动
静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结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合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
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 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 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 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 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 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 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 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 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 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 好得远。
1、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抓特征)
2、动静结合,相映成趣。(有动有静)
3、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 官来描写景色。(多角度)
4、层次分明、写静景由低到高、由远及近;写动景 由高到低。先写整体,再写局部。(有层次、有顺序)
5、从语言特点上,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 辞手法;运用生动、形象、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运 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等结 构句式。(用修辞和句式)
秋夜(二)初秋的夜晚是寂静的,虽然有几只秋虫在“唧 唧”地叫,但那也只能衬托出夜的寂静。秋庄稼,那些 高粱啦、玉米啦、满身撒满露珠,发散出润湿清新的气 息,只听见它们“咯吧咯吧”拔节的声音。
抓住了秋夜的“静”和秋夜所独有的“秋虫”的叫声、 “秋庄稼”的气息、拔节的声音来进行生动的描写,不但静中 有动,动中显静,同时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秋夜独有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景物描写,让文章亮起来》教案新人教版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景物描写,让文章亮起来》教案新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7b6c67f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4.png)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景物描写,让文章亮起来》教案新人教版1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景物描写,让文章亮起来》教案新人教版1《景物描写,让文章亮起来》教案教学目标1、2、3、欣赏美文学习景物描写作用。
品名家片段学习景物描写方法。
学以致用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景物描写,在习作中灵活运用。
一、导入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三幅画作为我们的见面礼。
请看:蜻蜓和翠竹相互映衬,使画面轻灵飞动;点点紫兰轻轻勾画,使兰花更显幽稚芳清;片片荷叶的渲染,使荷花显得更加清新脱俗。
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幅画,优美的景物描写能使我们的文章锦上添花。
我们的中考作文大多是千字文,以写人记事为主,不适合大段大段的铺排,最适合一两句蜻蜓点水式的景物描写穿插其中使文章更灵动。
“滴水瓣花总关情”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景物描写,让文章亮起来。
(板书课题)二、活动任务:1、学习景物描写方法。
2、学会在习作中灵活运用。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拿出讲义默读《栀子花笑了》,本文对“栀子花”的形态、香气进行了多次的描写,请从文中的(A)(B)(C)三句中任选一句,试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在阅读中赏景默读《栀子花笑了》,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示例:(A)句,渲染了秋日校园温馨美好的氛围,为后文表现美好的情感作铺垫。
(B)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侧面烘托了人物的性格与情感。
明确:我们常用到的三种景物描写的作用: 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心情/性格)3推动情节。
总结:景物描写在文中不是附属品而是装饰品,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是使我们的文章亮起来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过渡语:七彩人生,豆蔻年华,如果刚才我们还沉浸在栀子花中纯真友谊的美好氛围里,那么现在我们就到名篇佳作中去淘宝,向大家们学习写景方法。
)三、在赏读中悟景1、莫泊桑这里是有意写景,海还是那片海,从“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到“天边紫色的阴影”是因为心情变了所以景物变了。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上六单元综合练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上六单元综合练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d3b92514791711cc7917f1.png)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练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
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使用修辞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来写景。
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细致地描写景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的引导,以生动直观的画面和佳作,来让学生掌握如何多角度描写景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美文和画面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来描写景物。
2学情分析
新课标中提出: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写作的能力。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示。
针对八年级学生比较善于模仿,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一特点,我在这堂课中设计了景物描写的小练笔,让学生来感悟景物描写的妙处,以及生活的美好。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景物、细致地描写景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景物、细致地描写景物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一、课内探究,小组交流
小组活动一:。
【名师部编版】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教学设计6
![【名师部编版】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教学设计6](https://img.taocdn.com/s3/m/9444931dcaaedd3382c4d344.png)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目标导航】1.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通过赏析经典美文与分析习作相结合,培养想象与联想能力。
3.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1.如果让你在校园内,或在你家附近,观察一处景物,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什么新发现。
把这些观察角度和观察结果写下来。
字数不限。
2.找出你以前的写景作文,根据“多角度描写景物”的要求进行修改,尽量多增加一些描写角度,丰富文章的内容。
不少于500字。
3.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展现了秋天的画卷。
你的家乡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象?是那饱满诱人的果实,还是金黄灿烂的田地?是天边的山岭,还是高远的蓝天?或许一片落叶让你感叹岁月的脚步声,一丝清凉让你发思古之幽情?细细观察,细细品味,从多个角度描写“家乡的秋天”。
不少于500字。
【新课导入】为了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写作时可以采用多种角度,比如:可俯视、仰视,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现实景,也可写想象虚景。
通过多个角度描写景物,景物特点能展现得更加充分,鲜明,让读者如临其境,更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写作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景物,全面了解景物的主要特点。
2.增加一些描写的角度,力求具体生动。
3.写秋之景,立体地感受景物之美,并适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技法点拨】1.立足一点,多角度观察就是选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对景物进行观察,然后做细致描写。
例如《答谢中书书》,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观潮》,远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近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山东省临沂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多角度描写景物(写作)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山东省临沂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多角度描写景物(写作)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d6d5dac01f69e314232944d.png)
山东省临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多角度描写景物(写作)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临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多角度描写景物(写作)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临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多角度描写景物(写作)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多角度描写景物(写作)学案导学1、学生明白什么是景物描写和怎样抓住景物特征。
2、要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
教学过程同学们:所谓景物描写,通常指描写自然景物,但也包括对社会景物即社会环境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
山川大地,风雷云电,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这些事物的交错组合就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
写作的目的则因文而异.有的在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则借写景而抒发某种感情。
要写好景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
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
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
因此,要求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手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
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
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
白昼、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2d4f7dc02020740bf1e9bd1.png)
四川省宜宾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宜宾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宜宾县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课型教学课时学生姓名评价多角度描八年级上册语文新授课N0 01写景物学习目标1.通过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有序的观察和描写景物。
2.从多种感官出发,借助修辞手法,多角度描绘景物.3.通过描写景物的写作练习,关注大自然,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学习重点1。
通过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有序的观察和描写景物。
2。
从多种感官出发,借助修辞手法,多角度描绘景物.学习方法归纳法、合作法、点拨法、练习法预习(8分钟)一、独学:1。
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描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2。
在朱自清先生的《春》里“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人教部编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人教部编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写作学习描写景物](https://img.taocdn.com/s3/m/e4994bc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9.png)
人教部编版初二语文上册教案:写作学习描写景物【目标导航】1.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通过赏析经典美文与分析习作相结合,培养想象与联想能力。
3.学会在观看和观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1.假如让你在校园内,或在你家邻近,观看一处景物,想想能够从哪些角度来观看,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会有什么新发觉。
把这些观看角度和观看结果写下来。
字数不限。
2.找出你往常的写景作文,依照“多角度描写景物”的要求进行修改,尽量多增加一些描写角度,丰富文章的内容。
许多于500字。
3.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展现了秋天的画卷。
你的家乡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象?是那饱满诱人的果实,依旧金黄辉煌的田地?是天边的山岭,依旧高远的蓝天?或许一片落叶让你感叹岁月的脚步声,一丝清凉让你发思古之幽情?细细观看,细细品味,从多个角度描写“家乡的秋天”。
许多于500字。
【新课导入】为了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写作时能够采纳多种角度,比如:可俯视、仰视,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能够写现实景,也可写想象虚景。
通过多个角度描写景物,景物特点能展现得更加充分,鲜亮,让读者如临其境,更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写作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景物,全面了解景物的要紧特点。
2.增加一些描写的角度,力求具体生动。
3.写秋之景,立体地感受景物之美,并适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技法点拨】1.立足一点,多角度观看确实是选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对景物进行观看,然后做细致描写。
例如《答谢中书书》,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观潮》,远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近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动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指导《多角度描写景物》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指导《多角度描写景物》教学设计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0ed10c6edb6f1aff001f5f.png)
《多角度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景物在记叙类文章中的作用。
2、掌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地描写景物。
4、从描写景物的实践中去感悟大自然的魅力,从而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重难点】掌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引思
角度不同,效果有别。
引出内容——多角度描写景物。
二、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1、提问学生知道哪些写景方法?
2、通过教师的引导,以课文为范本让学生掌握如何多角度进行描写景物。
方法明确:(1)定点观察;(2)移步换景;(3)各种感官相结合;
(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5)巧用修辞,抒发情感;
【结合学过的课文例子讲解】
3、总结方法(生回答)
三、我写我练(课件展示图片)
1、要求:任选3种方法完成片段作文
2、作品评议、展示。
四、总结
1。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同步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同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f66b6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6.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同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同步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描写景物,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单元选取了多篇描写景物的文章,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于景物描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局限于单一角度的描写,缺乏新颖性和生动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这一学情,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描写景物,提高写作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景物、表达景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写景物,丰富写作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和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提高写作效果。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例文,让学生了解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技巧。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描写心得。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中关于景物描写的文章,准备写作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景物的不同特点,激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关于景物描写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分析文章是如何从多角度描写景物的。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写作任务:以校园一处景物为例,从多角度进行描写。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课件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d292a0cf84b9d529ea7ab0.png)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 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 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 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 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 了,秦淮河的水又太暗了。可爱的,我 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朱自清《绿》
——朱自清《绿》 巴金《海山日出》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 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 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 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 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 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 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 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 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 奏着的名曲。
要求1:绘好色彩
_______的露珠映着初 升的朝阳,缀在 _______的叶子上。
要求2:动静结合
➢在上题的基础上,采 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扩写 句子。要求3:修辞手法
发挥想象,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将这一景 物描写得形象、生动、形成文段。
示例:
玲珑透明的露珠映着初升的 朝阳,缀在亮晶晶的叶片上。 瓢虫轻爬,露珠儿串串地滚动 着,嬉笑着,推推攘攘,拥拥 挤挤,好不活泼热闹!
——朱自清《荷塘月色》
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 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 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 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 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 她松松的皱缬(xié)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 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 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 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 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 不透她!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 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教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 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教学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5ed75b168884868762d66f.png)
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精彩开篇词许多人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后,都到清华园参观,想一睹他笔下那迷人的景色,可惜却失望而归。
现实中的清华园显得是那样的平凡,那样的景致在哪里都能看到,可为什么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却显得如此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多角度描写景物,并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提高我们写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文题展示你的家乡的秋天有哪些富有特征的景象?是那饱满诱人的果实,还是金黄灿烂的田地?是天际处的山岭,还是高远的蓝天?是壮丽的落日,还是初升的朝阳?细细观察,细细品味,从多个角度描写“家乡的秋天”。
不少于500字。
二、写作导航为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写作时可以采用多种角度,比如可俯视、仰视,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现实景,也可写想象虚景。
通过多个角度描写景物,景物特点能展现得更加充分、鲜明,让读者如临其境,更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魅力。
以下从几个方面提示如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第一,定点观察。
就是选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对景物进行观察,然后做细致描写。
例如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第二,移步换景。
就是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同侧面、局部,以及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
第三,观察和描写景物,要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会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形象。
甚至可以从现实之景延伸到想象之景。
三、例文引路秋天的赞歌很多人喜爱春天,喜欢它的千枝吐蕊,蓓蕾待放,而我却喜欢秋天。
我不仅喜欢它的秋高气爽,更喜欢那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景象,因为它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给人带来希望,带来喜悦。
金色的秋天来了,树上的果实和农田里的庄稼都已成熟了,它们满载了人们殷切的期待和辛勤的汗水。
初中语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教案
![初中语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bec64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2.png)
多角度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的描写景物。
2.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会适时的融入景物描写,但是学生们只会对景物作简单的状态介绍,这只能算得上简单的景物叙述,他们不会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也不会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更不会综合运用一些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使文章内容生动形象起来,让文章的语言美丽多姿。
教学步骤
一、导入:议一议
比较两句描写孰优孰劣
二、方法指导
(一)观察篇
怎样描景状物,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细致观察景物,才能写好景物,那么你知道怎么观察吗?
1.定点观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移步换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动用多种感官: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二)描写篇
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即便是同一事物,在同一时间,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因此,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为了避免其单调,就应该结合各种手法,对景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描写。
4.正面、侧面,动静,虚实结合
三、小结
四、课堂练习
按照所学的写景方法,评点同桌的写景片段,写出优点和不足,修改成段。
作品展示:小组展示,选出佳作,全班展示。
五、作业布置
请以《家乡的秋天》为题写一篇写景作文。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95b9b27aa00b52acec7ca71.png)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1.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经典美文的赏析与学生习作的分析相结合,调动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
3.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课时曾经有这样的故事,许多人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后,都到清华园参观,想一睹他笔下那迷人的景色,可惜却失望而归。
现实中的清华园显得是那样的平凡,那样的景致在哪里都能看到,可为什么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却显得如此美呢?下面就让我们回归文本,仔细推敲作者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我们写作的能力。
1.品读经典,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诵读原文第四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画面从哪些角度写月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2)如果让你拍摄月下荷塘的画面,你怎样安排镜头?远→近,上→下,静→动。
(3)这幅画面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通感、动静结合。
2.诵读原文第五段。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同步课件-附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同步课件-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4b9870ed630b1c59eeb5fb.png)
㈠ 分列标题式。
如,某考生在《母亲陪我长大》一文中,选择了“童年 锻炼”、“恋爱风波”、“考前放松”充满生活气息的 情节,让我们看到“母亲”对子女的信赖和良好的家教 方法。小作者在行文中,以“锻炼”、“信赖”、“减 压”三个小标题展开文章,不但在形式上有所创新,而 且条理清晰地把主要内容显示出来了,能达到吸引读者 的目的。评分时,这样的文章往往比同类文章高3~4分。
由于济南独特的地形地貌(小山把济南整个 围了个圈)让人感受济南冬天的美好。
提示:要注意地域与时代的特征。
小结:多角度景物描写
❖ 1.虚实相结合 ❖ 2.动静相结合 ❖ 3.多种修辞方法相结合 ❖ 4.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相结合 ❖ 5.正面、侧面相结合 ❖ 6.选择恰当的观察点多角度描写 ❖ 7.描绘景物的形声色
《三 峡 》
夏天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正面描写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侧面描写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秋天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正面 侧面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动静 动静
动
静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结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合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
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 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 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 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 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 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 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 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 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 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 好得远。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6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6](https://img.taocdn.com/s3/m/d5622b905acfa1c7ab00cc19.png)
课题:融情于景悟真谛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一、教学内容分析部编版七上写作微课程系列之写景抒情篇七年级写景是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注重自然,细心感受大自然的景物变化,从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诗文中吸取精神营养,并借鉴写作方法。
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学习过写景的相关写作知识,也写过写景的作文。
本单元的写作教学意在让学生在原有的写景根底之上,有所提升。
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借景抒情的方法,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创设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
不但要用眼睛,更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真谛。
让写作融入生活,让生活因为写作而更富足、更有诗意。
二、教学目标1、理一理:理解借景抒情及其特点;2、悟一悟:由浅入深,悟出景物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并总结出具体的写作方法;3、写一写:使用所学景物描写的方法〔五觉写景、修辞绘景等方法〕实行写作训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景更是别具风情:那春日的杨柳是否让你油不过生依依难舍的情意,那夏日的荷花是否让你昂不过有蓬勃似火的热情,那秋日的雁影是否让你骤不过起恋亲思归的幽思山水有情,草木知意,原来此景与此意是那么天然合契!我们用手中的笔,如何才能做到以情驭景,以景传情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融情于景悟真谛〞,即学习使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作为写作微课程系列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手段,以“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启发引导,合作探究〞为教学策略,对写景抒情实行由浅入深的学习,进而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会用选择和自己心情协调一致的景物,抓住特征实行描写,抒发个人独有的情感体验。
本教学设计,立足于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自己去实践、去探索。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开展的学习水平,促使学生已有经验获得生长,个体知识得以生成,重视学生探究品质的培养和个性的自由开展,契合新课程强调注重表达、交流、共享水平的理念。
八年级上册语文作文经典专题-多角度景物描写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作文经典专题-多角度景物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0f00e9ddccda38376bafb0.png)
多角度景物描写》教案八年级“读写”结合:多角度描写景物;——描写的专项训练;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景物在记叙类文章中的作用;2.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过程方法:;1.通过教师的引导,以课文为范本让学生掌握如何选;2.通过两两交流、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读与评;3.注重启发、示疑、引导、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比;从描写景物的八年级“读写”结合:多角度描写景物——描写的专项训练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了解景物在记叙类文章中的作用。
2. 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地描写景物;过程方法:1.通过教师的引导,以课文为范本让学生掌握如何选用感官角度和修辞手法进行描写景物。
2. 通过两两交流、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读与评中理解体会,不仅理解作文,也体验到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3.注重启发、示疑、引导、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考、讨论、交流从描写景物的实践中去感悟大自然的魅力,从而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学会多角度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教学环节:一、导入写作,激趣引思: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一年四季,风景各不同,这样的美景如何在我们笔下写活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写景的方法――多角度描写景物。
(板书)二、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明确写景要做到:1.抓住景物2.抓住特征三、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多媒体出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学生交流讨论,后全班总结写作方法:1.正面与侧面相结合2.虚实结合3.人的各种感受相结合4.动静相结合5.各种修辞手法相结合学习本册第六单元课文,加深理解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
曾经有这样的故事,许多人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后,都到清华园参观,想一睹他笔下那迷人的景色,可惜却失望而归。
现实中的清华园显得是那样的平凡,那样的景致在哪里都能看到,可为什么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却显得如此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多角度描写景物,并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提高我们写作的能力。
1.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文题展示
你的家乡的秋天有哪些富有特征的景象?是那饱满诱人的果实,还是金黄灿烂的田地?是天际处的山岭,还是高远的蓝天?是壮丽的落日,还是初升的朝阳?或许一片落叶让你感叹岁月的脚步声,一丝清凉让你抒发思古之幽情?细细观察,细细品味,从多个角度描写“家乡的秋天”。
不少于500字。
二、写作导航
为了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写作时可以采用多种角度,比如可俯视、仰视,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现实景,也可写想象虚景。
通过多个角度描写景物,景物特点能展现得更加充分、鲜明,让读者如临其境,更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魅力。
以下从几个方面提示如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第一,定点观察。
就是选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对景物进行观察,然后做细致描写。
例如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第二,移步换景。
就是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同侧面、局部,以及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
例如鲁迅《社戏》写“我”得到家长的同意之后,跟小伙伴们乘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沿途所见夜景,包括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都一一展现,甚至还写了返程时所见景物,有清晰之景,有虚幻之景,有远景,有近景……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各不相同,各呈异彩,细读之后会生出无穷的美感。
第三,观察和描写景物,要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会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形象。
甚至可以从现实之景延伸到想象之景。
例如朱自清《春》中的这段描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三、例文引路
秋天的赞歌
很多人喜爱春天,喜欢它的千枝吐蕊,蓓蕾待放,而我却喜欢秋天。
我不仅喜欢它的秋高气爽,更喜欢那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景象,因为它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给人带来希望,带来喜悦。
金色的秋天来了,树上的果实和农田里的庄稼都已成熟了,它们满载了人们殷切的期待和辛勤的汗水。
农民伯伯望着这丰收的景象,不禁喜上眉梢。
你瞧,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枝头,黄灿灿的稻谷汇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在风中微微摇曳着,还有金黄的柿子、小红灯笼似的山楂,以及栗子、枣、橘子和其他水果。
多么美丽的一派丰收的景象啊!
秋风拂面,给人们拂去夏日的燥热,送来一份凉爽。
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下来。
街上,刷刷作响的声音仿佛一首乐曲,每一片落叶都是这首乐曲中的一个金色的音符。
秋雨,是连绵不断的。
它既不像春雨那样细如牛毛,也不像夏雨那样倾盆而至。
它无声无息地降落下来,轻柔地洒在我们身上,使衣服潮湿起来,嗅到一股秋的气息。
细雨丝丝,带给人们清爽、凉快的感受,使人们不禁赞叹道:“这喜人的秋雨!”秋雨过后的景色也是不错的,呼吸着刚被雨水洗刷过的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立刻就会拥有一份轻松的心情。
树枝上,那尚未落下的叶片上面挂着晶莹的水珠,真是美极了!
秋天的阳光是温暖的。
清晨打开窗子,阳光照耀在身上,你会发现这世界是多么美好。
秋天的阳光是温和的,它贴近你的脸颊,让你感受到舒适;秋天的阳光是温柔的,使你不由得就爱上了它。
再说那千姿百态、昂首怒放的秋菊,虽然不及春天的姹紫嫣红,但这正是秋菊的美丽之处,每一朵秋菊都在争相为秋天增添风韵。
秋天,不像春天那样鸟语花香、繁花似锦,不像夏天那样烈日酷暑,也不像冬天那样银装素裹、萧瑟一片。
它自有一份恬淡的秋的韵味,我喜欢这迷人的秋。
【名师点评】历来人们都以赞美春天作为描写主题,而小作者则从自己的视角描绘了金色的秋天。
文章围绕着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一主线,描写了满目的丰收景象,由此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并通过对秋风、秋雨、秋菊及温暖阳光的描写,展示了小作者对秋天这个季节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表达了小作者对秋天预示着收获,寄予人们以希望之情的喜爱。
四、板书设计
定点观察多角度描写景物移步换景调动各种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