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思想”源头PPT参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273268852458fb760b561c.png)
(一)左翼作家联盟(左联)
1. 1928年初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 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关于无产阶级文艺思潮的推广 2.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 立。 1936年春解散。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 自觉地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的,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 学运动的联系。 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的讨 论。
大学语文
第二部分 文学作品赏析
第九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 现代:modem (1917-1949) 当代:contemporary (1949-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一、现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世界文化的催生和新文学对外来文化的择取。 2.自身历史孕育的结果,晚清以来文学变革的态势 启蒙 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思路,强调用现代知识照亮人们的 头脑,用科学民主理性来启蒙。“立人”(“五四”运动称 为“人的运动”)。梁启超提出“新民”,新的是思想, “欲新一国民,必新一国之小说”。 李大钊《晨钟报》:由来新文明之诞生,必有新文艺为之先 声,而新文艺之勃兴,尤必赖有一二哲人,犯当世之不韪, 发挥其理想,振其自我之权威,为自我觉醒之绝叫,而后当 时有众之沉梦,赖以惊破。 文学是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要革新旧文化,就 必须革新旧文学。
(五)文学革命的功绩
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2.思潮涌入:把西方几千年的思潮在几年内全 部搬演一遍 3.社团蜂起: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 4.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5.创作实绩 1918年5月《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问世
三、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
三个特征: 1.“五四”所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 学主潮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政治化。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 论的传播与初步的运用,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此 后二三十年间文坛的面貌 3.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及其 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互相竞争,共同丰富着30年代 的文学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af8db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a.png)
中国现代文学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
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了贡献。
02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鲁迅及其作品
总结词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
详细描述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如《狂人日记》、《呐喊》等,以尖锐的笔触和深刻的 社会洞察力,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国民性的弱点。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对 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流派与思潮
白话文运动
总结词
白话文运动的发起旨在推动文学语言的现代化,打破文言文的束缚,使文学更加贴近大 众。
详细描述
白话文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文学领域的一场重要变革。它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使文学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一运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京派与海派文学
总结词
京派与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重要流派 ,分别代表了北方和南方的文化特色和风格。
详细描述
京派文学和海派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大重要 流派。京派文学以北京为中心,代表了北方的文化特 色和风格,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海派文学以 上海为中心,代表了南方的文化特色和风格,注重吸 收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创新。两大流派的差异和特色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创作提供了规范的语言文字基础,促进了当代文学的传播和发展。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文化交流与传播
01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了解中国
2024版《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
![2024版《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eade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3.png)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目录CATALOGUE•中国文化概述•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哲学思想•中国文学艺术•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中国饮食文化01CATALOGUE中国文化概述文化的定义与特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
文化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传承性、变异性、共享性和象征性等特点。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同时也保持着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它认为人类和自然是一体的,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仁爱思想中国文化强调仁爱思想,即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热爱和平,这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它主张在处理事物时要保持适度、避免极端,追求平衡和和谐。
礼制精神中国文化注重礼制精神,即尊重传统、注重礼仪、讲究规矩,体现了一种对秩序和规范的尊重和维护。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02CATALOGUE中国语言文字结绳记事、仓颉造字等传说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汉字的结构与特点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发展阶段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以及汉字的表意性质03020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语的特点声调语言,音节清晰,词汇丰富,语法灵活汉语的传播与影响对周边国家语言文字的影响,以及汉语国际推广的现状与趋势汉语的魅力表达细腻,音韵和谐,文化底蕴深厚汉语的特点与魅力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中国方言的概况七大方言区及其特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样性、丰富性及其保护传承的重要性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价值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贡献03CATALOGUE中国哲学思想儒家思想概述0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
中国文学常识PPT课件
![中国文学常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09339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5.png)
南宋词
以“抚时感事”为主的辛派词人时期
辛弃疾生当南宋衰世,有出将入相之才,满怀抗金 报国的凌云之志,但受朝廷妥协苟安政策的羁缚, 壮志难酬,郁愤深积,只得将一腔爱国情怀寄之于 词,使宋词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达到了光辉的高 度。他继承东坡词的豪放风格而加以发展,尤其是 他驾驭语言的功力极深,能将经史子集之语熔铸入 词而一如己出,前人称其“以文为词”,后世属于
《墨子》《韩非子》
先
《庄子》
秦散《左传》 Nhomakorabea文
历史散文 《国语》
《战国策》
13
秦汉文学
14
辞赋
两汉文学
铺写帝王和都市生活。
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被誉为汉赋四大家。
乐府民歌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汉民族的第一叙事长诗。 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16
两汉文学 诗歌
欧阳修倡导平易流畅、注重气骨、长于思理的诗风,
形成宋诗的自身特点。北宋诗坛上影响最大的两位诗
人是苏轼和黄庭坚。苏轼诗说理抒情,进一步发展
了宋诗好议论、散文化的倾向。黄庭坚和他的江西诗
派的诗歌宗尚杜甫,重视诗法。陆游是宋代最伟大的
爱国诗人,他的诗篇最感人的是表现了他老而不衰, 死而不渝的抗敌复国的爱国壮志。到宋末,文天祥、 汪元量等人的爱国诗篇,浩气磅礴,为这期诗坛增 添了最后一抹光彩。
55
清代文学
小说
曹雪芹《红楼梦》 吴敬梓《儒林外史》 蒲松龄《聊斋志异》
戏曲
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56
近代文学
57
反帝爱国和民主主义成为文学 的基本主题,显现出强烈的政治 性、战斗性。 维护封建统治、抗拒新思潮的 正统文学,虽然日渐陷于窘境, 但仍在不断挣扎。
中国文学的起源
![中国文学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59ab86ae852458fb760b565a.png)
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
(《山海经·海外北经》)
精选ppt
6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 ,白喙,赤足 ,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 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海内东经》 ) 这个神话反映了当时人们想要征服自然的愿望,歌颂 了人同自然做斗争的勇敢精神。
精选ppt
7
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饮③,饮于河、 渭④;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⑤。未至,道渴而死⑥。弃 其杖,化为邓林⑦。
①逐走:竞跑,赛跑。逐:竞争。走:跑。 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③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欲,想要 ④河、渭:即黄河,渭河。 ⑤北饮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北:方位名 词用作状语,向北方,向北面。 ⑥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 ⑦邓林:地名,今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 邓林即“桃林”。
精选ppt
5
(二)中国古代主要神话(从类型上划分)
• 1,自然神话:以山川风雷和鸟兽草木为对象----反映 先民敬畏和征服自然的心态。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
•
(《山海经·海内东经》)
•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
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为物,
原始人相信某个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者无生物有特 殊的血缘关系,此物就成为该氏族的“图腾”,也即是 保护者和象征。图腾有时又成为全氏族的忌物,他们并 举行祭祀,形成图腾崇拜。 (二)为什么会产生图腾崇拜,其大致原因有二:
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PPT课件
![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e01a5383c4bb4cf7ecd1aa.png)
第二节 神 话(2学时)
▪ 一、神话的概念。神话是远古人民以其幼 稚的认识能力,通过幻想的、形象的方式 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做出的具有艺术 意味的解释和描述,以象征和隐喻来表现 它的意蕴。
▪ 二、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 1.反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神话。如
“鲧禹治水”、“女娲补天”、“精卫填 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
▪ (3)《尚书》都是独立成篇的,而且结构都比 较完整,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结构组织意识。
▪ (4)《尚书》语言技巧较之甲骨卜辞和铜器铭 文有了很大的进步,古奥艰涩之中也体现了一定 的形象性、生动性。
12
▪ 二.《春秋》
▪ 1.《春秋》。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大事纲要式 的编年体断代简史。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料修订而成的。记 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它提纲挈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二百四十二年间的政治、军 事、外交等历史大事,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 部史书。
11
▪ 2.《尚书》的文学价值:
▪ (1)《尚书》以“记言”为主,主要是记载帝 王或大臣的讲话、告诫、誓辞等。其记言多是具 有政治性的言论,主要是说理论事,因而说理论 证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奠定了后世论说散文 的基础。
▪ (2)《尚书》的说理、叙事,总体上说比较简 单质实,重在意旨的表达,不尚藻饰。
▪ (2)《尚书》的真伪和今文、古文之别:古文《尚书》。古文《尚 书》是指先秦时期用古文字所写的《尚书》本子,但已全散佚。伪古 文《尚书》。伪古文《尚书》是东晋梅赜所献,其中所增二十五篇即 是。今文《尚书》。今文《尚书》是“秦火”后,由汉初伏生传授, 用隶书写定的。包括虞、夏书各二篇,商书五篇和周书十九篇。一般 认为商、周书较可靠;虞、夏书则为春秋战国人所作。
中国文学史第3版上PPT第一章 中国文学的源头
![中国文学史第3版上PPT第一章 中国文学的源头](https://img.taocdn.com/s3/m/5cf9b3eabb68a98271fefae3.png)
7
相传为伊耆氏所作的 《蜡辞》正是蜡祭仪式中所唱的歌曲: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 特牲》)歌曲祈望水土各得其所,昆虫不要为害庄稼,草木 归根于薮泽,不要生在耕稼之土。这种 “对话”形式,显然是 把水土昆虫草木作为有灵知者来对待;而其所求,则见出原 始人类对物产增殖的渴望。
第一章 中国文学的源头
2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
3
文学起源问题回答文学发生的动因、形成的基础及萌生的时间。
文学艺术的起源问题一直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古往今来,中外许多文艺理论家都对此给予关 注,并提出了许多不同见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等。
“模仿说”把艺术的起源归因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涉及了文学艺术与自然、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联系,却没有 解决原始人模仿动植物、模仿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根本动因问题;而且,它既无法解释大量表现主观意 愿和情感的讴歌,也无法解释在悬崖深穴发现的那些显然不是为单纯模仿而作的作品 (如尼沃洞穴 “中箭 的野牛”和利米依尔遗址线条重叠的动物岩画)。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生产的 “劳动说”,曾是我国文艺 理论和文学史界的权威起源说,今天看来,简单寻求举夯劝力 “杭育杭育”之类的劳动与艺术的直接联系, 对于大部分并不由劳动引发的文学艺术现象也难给出圆满解释。
10
真正在人类手中创造出的第一件产品所用的材料就是泥土。由此推想人的最 初创制也是由泥土变化而来,或从泥土的胚胎中孕育长成,正合乎原始人物 我一体、万物有灵的思维逻辑。而 “抟”,即抟成蛋卵,这又是卵生神话的变 形,抑或就是模拟巫术的写照。还有,由开首 “天地开辟,未有人民”一句, 可以推想女娲造人仅是创世神话的一个部分,在此之前,还应有一番开天辟 地之业。据 《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之问,知女娲之前已别无创 生大神。如此说来,女娲不仅是人类始母,也极可能是创世大神。
中国文学史课件.ppt
![中国文学史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c06416126fff705cc170ad1.png)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
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的小说。它的 的兴盛与士族义人品评人物、崇尚清淡的风气相 关。 “轶事”类即志人类小说的内容主要是记载 自汉代以来一些名士的言行,其中有一部分确系史 实,也有一部分则出自传闻,全不可信.后来三国至 晋初人的著作中也有类似的内容.其间往往夹以评 论.到东晋时则纯记事实,绝少评论.这类小说中至 今较完整地保存的则是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 语》.
世说新语
周处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汰多门”。内容写西晋大官僚贵族石崇 骄奢靡烂的生活和拿人命做儿戏的凶狠残暴的行为,客观上有暴露作 用。作品写了三个人物:主人石崇草菅人命,固然残忍的令人发指;将 军王敦居然无动于衷,且幸灾乐祸;丞相王导以忠厚长者的面目出现,但 亦无劝阻.文字简约,却很深刻形象.不足之处,由于作者的阶级局限,文 中对统治阶级的丑恶本质缺乏有力的鞭挞.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生于公元四 零三年(晋安帝元兴二年),死于公元四四四 年(宋文帝元嘉二一年),彭城人.是刘宋宗室, 袭封临川王.作过豫州刺史一类的官.喜好文 学,门下召集了不少才学之士.他的著述除 《世说新语》外,还有《宣验记》,《幽明记》 等.
世说新语
华歆王朗
本篇选自《世说新语》“德行门”。全文通过患难中 对人的不同态度,肯定了华歆急人所难,言行一致的优良 品质,鞭挞了王朗为人虚伪,自食其言的丑陋行为。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 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 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 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 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世说新语
石崇王恺
本篇选自《世说新语》“太多门”.写石崇,王恺争豪斗富的故事, 反映出晋代士族阶层的豪华奢侈生活和践踏宝物的罪恶.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PPT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ccac46ddccda38366baf13.png)
• 蒋光慈、钱杏村1928年1月办《太阳》月刊,李初梨、
•
• • • •
冯乃超、彭康办《文化批判》,共同倡导“革命文学”。 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人1928年3月办《新月》月 刊,倡导自由主义文学。还有朱光潜、沈从文、萧乾等。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1929年9月提出“三民主义文艺”, 潘公展、朱应鹏发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147 -149) 第二个十年文学思潮的特征:1、政治化;2、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的运用;3、多种文学倾向的竞争。(147) 鲁迅、茅盾的处境。(149) “左联” 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 海,成员有鲁迅、冯雪峰、郭沫若、郁达夫等50余人。鲁 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讲话》。他们的纲领是:反 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文艺,从事无产阶 级文艺的产生。后来,他们办有《拓荒者》、《萌芽月刊》 等刊物,在日本设有分盟,在国内一些城市设有小组,在 北平设有“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吸引了一批追求革命的 青
• 语丝社:1924年11月成立于北京,办有《语丝》周刊, •
•
•
•
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 平伯等,针砭时弊的小品文(语丝体)。(122)莽原社、 未名社、沉钟社、湖畔社。(18) 胡适的文学理论 1、白话文学论:1916年在美国留学即 提出这个观点;2、历史的文学观论。(19-21) 周作人的文学理念 1、人的文学:1918年12月发表于 《新青年》;2、平民的文学:1919年1月发表于《每周 评论》(仲密)(21-24)1923年出版<自己的园地>. 对林纾、“学衡派”、“甲寅派”的斗争 1、林纾(琴 南),《荆生》(10)。2、学衡派:因1922年创刊于南京 的《学衡》而得名,梅光迪、胡先驌、吴宓,主张用伦理 道德来凝聚中国(文化保守),他们受到了鲁迅等人的批 判。(11)3、甲寅派:因章士钊复刊的《甲寅》而得名, 认为白话文不能代替文言文,《评新文学运动》,与新文 化运动者发生争论。(10-11)复古派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成 份。 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特点:理性精神的显现、感伤情怀的流 行、主体个性的张扬、多种方法的尝试。(24-30)人与文。
大学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诗歌)给学生PPT课件
![大学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诗歌)给学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bab9c50b4e767f5bcfcece.png)
叙事立场变化:从共同社会理想转向个人叙事 立场。
写作方式转变:文学叙事转向更贴近生活本身 的个人写作方式,出现"新生代"作家。
-
8
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专题
一、小说的主要特点
以叙述为主,表现人物、反映社会生活。
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微篇 手法: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 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具虚构性、典型性。 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9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小说
1.五四:写实与抒情 2.中叶:战争硝烟中的心路历程 3.末叶:从写实到虚构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 寻根小说 先锋小说 新写实小说
-
10
三、作家作品选讲 1.鲁迅《孤独者》(现代小说)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 1925年10月写《孤独者》 选自小说集《彷徨》
(1)体现荒诞离奇的情节“美”
作者描写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是为了 展现一种情节的 “错位”之美,一个充 满世俗味和人情味的“美”的世界。
-
23
①常规是庙住和尚,庵住尼姑,但“荸 荠庵”却住着和尚。
②按戒律和尚不杀生,而这里的和尚 “年下也杀猪”,并且“杀猪就在大殿 上”。
③戒律要求不邪淫,而这里的和尚不仅 准备将来还俗娶亲,就是在庙里也可以 有老婆。
-
18
1961年到北京京剧团工作 1963年出第二部小说集《羊舍的夜晚》 1963年后参加样板戏创作 1979年重返文坛,作品源源不断 1997年病逝。
-
19
代表作品:
《大淖记事》(nào):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 小说奖。
《故里三陈》、《受戒》、《异秉》 小说多写童年、故乡 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 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第一章:中国当代文学概述.ppt.Convertor
![第一章:中国当代文学概述.ppt.Convertor](https://img.taocdn.com/s3/m/c2d8746baf1ffc4ffe47ace5.png)
第一章:中国当代文学概述一、中国当代文学:大陆、台湾、港澳三度空间的本土化文学(一)中国现代文学:实现了对传统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变革与超越。
(二)中国当代文学:形成了大陆与台港澳地区分流甚至对峙的局面。
1、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差异:面貌不同;2、传统文化内涵的共性与特征:最终走向交流、整合。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一)最直接、最主要的源流我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特别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的解放区新文学。
五四新文学的主要任务是彻底反帝反封建。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觉与工农兵相结合。
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当代文学延续和发展了此方针;是1942年以来新文学的继续和深化。
(二)间接联系1、中国当代文学与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学有着密切联系。
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文学中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追求自由平等、敢于斗争等思想内容,并借鉴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卓越成就。
2、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也有着密切联系。
尤其是新时期文学,对世界现当代文学的广泛借鉴和转益多师。
三、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任务(一)性质中国当代文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
(二)任务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宗旨。
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提出“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影响了当代文学宗旨的实现。
1980年,党中央决定停止使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明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使当代文学的任务更为确切。
四、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的分期和发展概况(一)十七年文学(1949—1966)1、文艺路线基本正确,文艺工作成绩显著。
2、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如《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红岩》、《红日》、《保卫延安》、《百合花》等,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比较成熟;3、塑造了一批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如朱老忠、许云峰、林道静、梁三老汉等。
4、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中国文学常识11664ppt(共172张PPT)
![中国文学常识11664ppt(共17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a73e3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4.png)
《尚书》
• 《尚书》的尚常见有三种解释方法:一种说 法认为“上”是“上古”的意思,《尚书》 就是“上古的书”;另一种说法认为“上” 是“尊崇”的意思,《尚书》就是“人们所 尊崇的书”;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尚”是代表 “君上(即君王)”的意思,因为这部书的 内容大多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所 以叫做《尚书》。
《左传》
《左传》内容
《左传》的思想
《国语》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 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 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
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体制: 记言为主,记事为辅。 各国“语”在全书所占比 例不一,每一 国记述事迹各有侧重。
•《周语》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论政记言。 •《鲁语》记春秋时期鲁国之事,但不是完整的鲁国历史,很少
一、先秦诗歌
线索: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 诗 ——唐诗——宋词——元曲
传统: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 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
《诗 经》
创作者
•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 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 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 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 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 的参考。
托尔斯泰及其《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散文萌芽)一、先秦文学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 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 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
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 《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写作背景
•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 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 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中国当代文学史ppt课件
![中国当代文学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7e819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0.png)
2024/4/3
中国现当代文学(2)
11
• 第三,中国当代文学是随着新中 国的诞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的。
虽然它在50、60年代向这个传统中灌注了过 多的政治内容,也曾经出现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 元独尊的偏向和并不十分成功的“两结合”的尝试, 甚至在“文革”中将这一传统变成了一种僵硬的政 治模式。但是,“文革”结束以后的新时期文学却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再一次使这 一传统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且在不断地融合异质艺 术因素的过程中,使这一传统更加发扬光大。
• 当代文学与中国新文学的整体 的历史联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称为 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正是从文学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属性方面, 说明了当代文学与作为中国新文学 主流的革命文学的历史具有本质上 的一致性。但除此以外,当代文学 还有其他各种表现形式。这些表现 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2024/4/3
中国现当代文学(2)
22
1、文学现代性追求的深化。
中国文学自20世纪初的文学革命完成了从 古典向现代的转变之后,从内容到形式的现代 化一直是新文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当代文学是 中国新文学这个统一的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 发展阶段。
在50、60年代步履维艰,在“文革”中甚 至处于一种完全中止的状态,但经过“文革” 后的“拨乱反正”,80年代以来,它又复归于 正常发展轨道,而且表现出更加开放的态度, 也进一步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当代文学正以前 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它必将实现中国新文 学所确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的历史目标。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PPT课件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c1ddf3af45b307e9719779.png)
特征。当代文学思潮就是对中国当代所发生的文
学思想整体发展和状况的描述。
-
13
对于这样一个定义,我们应该注意:
▪ a、文学思潮是在文学活动的整体系统中展 开的,完整的文学思潮不仅涉及创作,也 涉 及理论、批评和鉴赏(接受)等活动。 文学思潮好比是大海中的海流,而创作现 象 只是表面上的一些浪花。
▪ b、美学性、历史性和思想性并重。文学 思潮的美学性是要强调“文学思潮”的 “文学性” 。强调文学思潮的历史性,实 际上是阐明文学 思潮产生、形成、发展的 社会政治、经济变 革和阶级斗争、社会思 潮等历史条件、思想- 基础的制约和影响。 14
文学思潮特点1以一定的文学思想为旗帜2多以运动的形式存在和发展3以文学名著为标志4带有艺术上的开拓性1横向上看它不社会的政治绊济变革社会思潮哲学思潮密切联系3具体看1一般说来社会处二大挫折大变革新旧交替时期也就是产生各种文学思潮时期2不社会思潮有十分密切关系3和哲学思想的关系亦十分密切4文学思潮的诞生离丌开文学自身的继承和革新5主体因素即作家理论家的敏锐性创造力和感应力同样非常重要
▪ 本课程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存在的基本事实出发, 以新时期的思潮论为主,以新时期的文学思潮作 为理论概括和学术提升的重点。
-
3
▪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 预修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文学 概论、中国古代文论、当代西方文论
▪ (三)考核方式
▪ 1、平时能力考核
▪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参与课堂讨论,完成小论文 情况,读书笔记等写作情况量化后占最后总成绩 的40%。
(现象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和七、八十 年代两次作家队伍的重组;50年代小说的戏剧 化;“文革”中戏剧成为主要的艺术形式;80 年代的文学自主要求和艺术创新热;90年代的 散文热和长篇小说;新世纪的小叙事和底层文 学,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0
授课:XXX
10
要点:
(1)出世与避世; (2)“问津”暗喻“问(人生之) 路”; (3)抑笔侧写.
2021/3/10
2021/3/10
授课:XXX
9
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道:“您是谁?”子 路道:“我是仲由。”桀溺道:“您是那鲁国 孔丘的门徒吗?”子路答道:“对的。”桀溺 便道:“像洪水一样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 同谁去改革它呢?你与其跟着(孔丘那种)逃 避坏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逃避 整个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
授课:XXX
7
4、《论语》的基本特点:
▪ A、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含哲理。 ▪ B、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 C、于记言叙事中突出人物性格,多方面刻画
了孔子的具体形象。
2021/3/10
授课:XXX
8
《长沮桀溺耦而耕》
长沮、桀溺两人在一同耕田。孔子从那儿 经过,叫子路去问渡口所在。
长沮问子路道:“那位驾车子的是谁?” 子路道:“是孔丘。”长沮又道:“是鲁国的 那位孔丘吗?”子路道:“是的。”长沮便道: “他呀,早晓得渡口在哪儿了。”
授课:XXX
11
三、《孟子》
• 1、孟子(前372-前289),宋代以后称为 “亚圣”。
• 2、《孟子》的作者、篇数和主要内容:《孟 子》之作有三种说法:自著;弟子著;与弟子 合著。今存七篇十四章,即《梁惠王》、《公 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 《告子》和《尽心》,每篇均各分上、下章。
• 3、孟子的思想主张 • A、“性善论” • B、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反对霸道主张
王道,实现“保民而王”。
2021/3/10
授课:XXX
12
2021/3/10
授课:XXX
13
4、《孟子》的艺术成就
A、善于论辩,富于技巧。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贤明吗?我明白
告诉你。现在有位楚国官员,希望他的儿子能学会说 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 呢?”戴不胜回答道:“当然找齐国人来教。”孟子 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 每天用鞭子逼着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假如带 他在庄、岳闹市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楚 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你说薛居州是个很好的人,让 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 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是如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 君王同谁一起做坏事呢?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 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不是像薛居州那样 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一起去做好事呢?一个薛居州, 又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什么是“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
如何做到“仁”?“克己复礼为为仁”。
以西周礼乐制度为蓝图:“男女有别、长幼 有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重视文艺的道德教化作用:“怨而不怒、温 柔敦厚”、“兴、观、群、怨”等。
2021/3/10
授课:XXX
3
诸子散文的总体特征:
1、思想上,关注现实与人生,表现出强烈 的理性精神。
2、文风上,各逞言辩,放言立说,个性鲜 明,显示了“士”对于社会的特定作用。
3.语言上,浅显生动,善于取譬设喻,富 于形象性和感染力。
诸子散文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语录——论辩——专论
2021/3/10
授课:XXX
▪ 老子:“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十 三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 “无为而无不为”。
▪ 庄子更重“自由”:“无己、无功、无名、 无待”可达“心斋”、“坐忘”的绝对自由 境界。
2021/3/10
授课:XXX
17
2021/3/10
道教的炼丹炉
授课:XXX
18
(自由自在)直觉经验 ︱语言表述▲ ︱知识建构︱ ︱伦理秩序︱ ︱欲望控制︱ ︱道德沦丧︱ ︱心灵遮蔽︱ ▼绝圣弃智︱
直觉还原(自由自在)
2021/3/10
授课:XXX
19
五、《庄子》
▪ 老、庄的区别:老子重个人而庄子重人与社 会及自然的关系。
4
二、孔子及其《论语》
1、孔子: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论语》的编定、体例、篇数及流传情况:
东汉时列《论语》为“七经之一”,南宋朱熹 合《大学》、《中庸》、《孟子》为“四书”。
2021/3/10
授课:XXX
5
2021/3/10
授课:XXX
6
3、孔子的主要思想:
其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
第二讲 中国文学的“思想”源头
——先秦时代的诸子:孔、孟、老、庄等
2021/3/10
授课:XXX
1
2021/3/10
授课:XXX
2
一、所谓诸子:
▪ 主要指儒(孔、孟、荀)、墨(墨子)、道 (老、庄)、法(韩非)、兵(孙子)、农 (许行)、阴阳(术士)、纵横(苏秦、张 仪)和杂家(技术类)等;
2021/3/10
2021/3/10
授课:XXX
14
B、感情充沛,气盛强劲,个性鲜明。 C、取譬说理,深入浅出,形象传神。 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语言通俗,明快畅达,精练准确。
附录: 孔子主正心、修身、齐家;孟子则更强调治国、平
天下。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义学说,荀子则继承了孔子的
礼乐学说; 孟、荀各执一端立论: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
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不轻利;孟子专法先王, 荀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
2021/3/10
授课:XXX
15
四、老子与《道德经》
1、老子的生平和《道德经》的成书时间,历 来说法不一,约与孔子同时。
2021/3/10
授课:XXX
16
2、《道德经》是关于“道”的学说:
“道”有三义: A、从“首”,“起始、开头、起初”。“道” 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四十二章) B、从“走”,道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最终 根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 C、“言语、说”,“道可道,非常道”(首 章)。“绝圣弃智” 。 延伸出“气”、“性”、“命”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