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第一章 小学班级和班级管理 文档资料
小学班级管理制度条例
小学班级管理制度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权益,制定本班级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班级管理制度适用于本班级全体师生,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并且要以之为准绳,以维护本班级的秩序和稳定。
第三条本班级管理制度的宗旨是:管理有序、教书育人,严明纪律、促进进步,严格要求、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爱、团结互助的精神。
第二章学生的基本权益和义务第四条学生在本班级有权利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学权,有权利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事务。
第五条学生有义务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服从老师和班级干部的管理,自觉维护学校和班级的正常秩序。
第六条学生有义务认真学习,遵守学习纪律,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第七条学生有义务文明礼貌,尊敬老师和同学,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第八条学生有义务维护学校的财产和公共设施,保持环境整洁,不损坏学校和班级的公物。
第九条学生有义务维护集体荣誉,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不做损害集体形象的事情。
第十条学生有义务接受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
第三章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十一条教师有权利依法行使教育教学管理职权,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第十二条教师有权利合理安排课程,讲求教学效果,诚心关怀学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第十三条教师有权利制定教学计划和考试大纲,组织考试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学习问题。
第十四条教师有权利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矫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十五条教师有权利管理班级事务,指导学生参与班干活动,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
第十六条教师有义务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第十七条教师有义务热爱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第十八条教师有义务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小学班级管理》
二、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
(一)管理的含义
1、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
、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 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这一定义有四层含义:第一,管理是一个过程;第二,管理的核 心是达到目标;第三,管理达到目标的手段是运用组织拥有的各种资 源;第四,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2、管理的基本职能 (1)计划
。 (2)逆反心理的正确处理 尊重学生
注意说话时的语气、语调与用词,尽量避免使用命令的辞令。
委婉地纠正儿童的错误 学会聆听
第十二页,共79页。
(二)群体影响
1、什么是群体
群体动力学家肖(Shaw,1981)将群体定义为两个或更多互动且相互影响的人。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特纳(Trune,1987)认为,群体成员把自己群体的
(一)从众与逆反
1、从众现象
(1)什么是从众 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多数
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
(2)从众的表现形式——顺从(或服从)与接纳 (3)从众的意义 就从众心理的客观影响来看,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看从众行为的具体内容
2、逆反心理
(1)什么是逆反心理 社会心理现象之一,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反抗心态
2、管理的任务——泰勒提出了一些新的管理任务:
① 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② 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 ③ 与工人的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④ 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那部分工作承揽
小学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小学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小学班级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协作能力,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第一条学生有受到居住区域教育的权利,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条学生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的权利。
第三条学生有受到居住区域基本医疗保健的权利。
第四条学生有受到家庭关怀和保护的权利。
第五条学生有受到居住区域文化的权利,有接触各种形式的艺术的权利。
第六条学生有受到社会关怀和帮助的权利。
第三章学生的基本义务第一条学生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第二条学生应当尊敬教师,父母和同学。
第三条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第四条学生应当诚实守信,不骗人,不抄袭。
第五条学生应当勤奋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第六条学生应当保护和爱护学校的设施设备,珍惜公物。
第四章学生的纪律要求第一条学生应当遵守课程安排和学校规定的上课时间,不迟到,不早退。
第二条学生应当尊重教师上课的权威,不随意打扰。
第三条学生应当安静听讲,认真思考,积极提问。
第四条学生应注意卫生,保持教室和操场的清洁。
第五条学生应当安全就餐,不贪吃,不浪费。
第六条禁止携带电子产品,手机等进入教室,严禁随意使用。
第七条不准打架斗殴,不准欺负同学,不准辱骂或诽谤同学。
第五章违纪和奖惩办法第一条对于违反学校规定的学生,将按照相应的情况给予批评教育,并进行相应处理。
第二条对于违规行为较轻的学生,给予口头警告,并进行心理疏导。
第三条对于违规行为较严重的学生,将给予书面警告,并进行思想教育。
第四条对于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学生,将按照学校规定的程序,进行调查处理。
第五条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将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其继续努力。
第六条学生违反规章制度和纪律后,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做好教育工作。
第六章家校合作第一条学生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支持学校的工作。
第二条家长要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保证孩子的正常休息。
第三条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与班主任沟通。
(完整版)10488班级管理学
第一章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第一节班级与班主任一、班级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班;又因为班处在一定的骄傲与阶段上,这就是级。
班级是一定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组成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一)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率先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十七的著名教育家埃拉莫斯,但班级授课制工人的奠基人是17世纪结课的打教育家夸美纽斯。
(二)班级是一种教育组织二、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他(她)对学校中的基层教育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
班主任这种角色也有自己的特殊性:班主任不仅的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①学校班级的出现产生了对班级管理者的需要②班主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角色。
他的教师的角色和管理者的角色游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
在管理中实施着教育,在教育中实施着管理。
由于班级管理者是教育组织的管理者,他的管理对象是作为受教育者的人,在这种管理中应当充满着精神关怀的色彩。
三、小学班级与小学班主任①小学班级(特点)1、小学班级是少年儿童的学习组织。
2、小学班级中平行的少先队组织3、小学班级是一个班队合一的或具有双重性质的组织。
在小学的班级里存在这两个平行的组织——班级行政组织和少先队组织,因为班级组织和少先队组织是同样的成员组成的,所以小学班级实际上是一个班队合一的组织,或者说它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组织。
同一群人两个组织,但两个组织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班级作为一个少年儿童的学习组织,是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主要是为把小学生培养为合格的公民服务,而它作为少先队组织,则是为把少年儿童培养成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②小学班主任1、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骨干力量。
2、小学班主任的双重管理者角色:既是班主任,有时少先队辅导员。
③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种专门性的工作第二节班级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一、管理简说管理是社会组织活动中的现象,它是组织管理者运用自己被赋予的领导权利,采取计划、组织和协调等管理措施,为实现组织目标开展的活动。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模版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小学生班级管理,维护校园秩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小学所有小学部班级的学生。
第三条小学生班级管理应遵循科学有序、公平公正、活泼有趣、尊重个性的原则。
第二章班级组织管理第四条班级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班级班主任应制定详细的班级管理计划,包括每日活动安排、学生考勤、学习任务布置、家校沟通等。
第六条每个班级应设立班委会,班委会由班级班主任担任主席,班级学生代表和其他班干部组成,负责班级的协调与管理。
第七条班级班委会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班级事务,制定班级规定,促进班级的团结和进步。
第三章学生考勤管理第八条学生应按时参加每天的上课,离校前应向班主任请假。
第九条学生的迟到、早退、旷课情况应及时记录,并及时通知家长。
第十条连续旷课或迟到早退累计超过五次的学生,应记过并向家长作出说明。
第四章学习任务管理第十一条班级班主任应按照教学大纲和年级规定,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
第十二条学生应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一旦作业未完成,应向班主任请假并说明原因。
第十三条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学习问题,但不得抄袭他人作业,发现抄袭行为将依照学校纪律进行处理。
第五章班级纪律管理第十四条学生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尊敬师长,友善待人,遵守纪律。
第十五条上课期间,学生应安静听讲,认真完成课堂任务,不得随意说话、走动、打闹,不得干扰他人学习。
第十六条学生应爱护班级里的设施设备,不得损坏公物,如有损坏应照价赔偿。
第十七条班级应建立奖励机制,对表现良好、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生进行奖励,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第六章家校沟通管理第十八条班级班主任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表现。
第十九条家长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班主任保持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十条家长如发现学生有疾病、过错或其他需要关注的情况,应及时向班主任提供相关信息。
可上传班级管理(一到三章)李学农主编
(二)班级的性质
社会正式 组织
教育组织
学习组织
社会关系 的存在
存在差异 的组织
1.小学班级作为一种教育组织
(1)目标:实施小学教育目标并满足小学生成长 与发展的需要。 (2)特征:学生年龄在6-12岁左右,年级为一到 六年级。
两种学制:五年制和六年制。 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班级人数不等,大班 额和小班额现象并存,但小班化是现代教育发 展的趋势。
三、课程考核
引子
第一章:什么是小学班级管理 第二章:小学班级管理的对象 第三章:开展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因 第四章到第九章:班级管理的方法
第一章 小学班主任作为管理者
想一想:如果你现在刚接手一 个班级,请问你要如何做班级 管理的工作,作为一名班主任,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角色的?
一、班级的由来与性质 (一)班级的由来及含义
第十一条 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 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第十二条 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 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第三节 学校教育活动中的 班级管理及其功能
一、“管理”的理解
(一)字典解释:
1、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如管理财务,管理班 级 2、保管和料理,如管理图书 3、照管并约束(人或者动物 ),如管理学生
一、课程介绍
性质:该门课程是小学教育、语文教 育、科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以班主任为研究对象,重在对学生与 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与教育,具有很 强实践性作用的理论学科。
目的: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理 论,透视学生行为和班级现象,增强 班级管理能力,并进一步提升解决班级授课制紧密联系,是现代学 校制度的产物。班级指同一年龄段、发展水 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 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班;又因为班处在一定 的教育阶段上,这就形成了级。
第一章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
(二)班主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角色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 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理解: 理解: 班主任最根本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最根本的教育理念,最重要的教育品质 就是对学生的精神关怀; 就是对学生的精神关怀; 给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为“精神关怀者” 给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为“精神关怀者”,由 于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的关系, 于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的关系,这样的教 师角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师角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且受到学 生的欢迎。 生的欢迎。 给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为“精神关怀者” 给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为“精神关怀者”,强 调教师对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所应担负的职责。 调教师对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所应担负的职责。
(一)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 现代社会的班级是与“班级授课制” 的建立联系在一起的。 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 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莫斯。 但公认的班级授课制的奠基人是捷克 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从实践和理 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从实践和理 论上阐明了这一学校教育制度。 “国语学校的一切儿童规定在校度过6 “国语学校的一切儿童规定在校度过6年, 应当六班,如有可能,每班一个教室, 以免妨碍其他班次。”《大教学论》 以免妨碍其他班次。”《大教学论》
1.你们做好担任小学班主任的准备 1.你们做好担任小学班主任的准备 了吗? 2.讨论:小学生有哪些心理特点? 2.讨论:小学生有哪些心理特点?
案例 两个孩子和两个老师 相同的是,两个孩子都是上小学六年级,都偷拿了 同学的10元钱,不同的是他们遇到的是两个不同的 同学的10元钱,不同的是他们遇到的是两个不同的 老师和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于陕西省华阴市黄河工程机械厂子弟学校的小学 生王某,他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崔某把他带到办公 室,当着另外两个同学的面,将他的头按到墙上, 残忍地用锥子在他的右面颊上刺了个“ 残忍地用锥子在他的右面颊上刺了个“贱”字,以 示“训诫”。事发后,王某爷爷到当地派出所报了 训诫” 案,这位给孩子脸上刺字的老师被派出所拘留(见 1999年 1999年9月21日,9月23日《北京青年报》)。 21日,9 23日 北京青年报》
小学班级管理第一章 小学班级和班级管理-文档资料
二、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
(一)
管理的含义
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是同别
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工作活动完成得更有效 率和更有效果的过程。
四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二)班级管理的界定
案例:见P7 讨论:
结合概念界定的分歧,你认为究竟应 如何理解班级管理?它的目标、内容、手段 应是什么?
1、谁是班级管理者? 西方:班级管理主要指课堂管理, 所有教师都是班级管理者。 我国:有人认为是班主任,有人认为 是所有相关的班级教育者。 2、班级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最终目标:实现班级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3、班级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各种管理资源(人、事、时、地、物)的 处置。
(三)小学班级管理的特性
1、 主观:小学生更容易服从管理 年龄更小、更明显的“向师性”、更尊敬班主任及相关教师、更容 易把他们纳为班级成员、也更容易接受其管理和领导 2、客观:小学生更需要管理 第一次踏入正式的学校系统、可塑性强而辨别力弱。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主 要理论依据
一、教育学理论与班级管理
途径和方法:“追求远景”
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理论
观点: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变好的愿望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动力。 自我教育应从童年到少年早期。 教育目标:使一个人开始思考自己是怎样的 人,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缺点。
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与学生自治 理论
观点:1、要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必须: 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和双手、解放小 孩子的空间和时间。 2、“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3、 民主用在教育上的三个要点:教 育机会均等、宽容和了解、在民主 生活中学民主。
2、班级是学校这一公共组织中的“细胞”
公共组织强调其社会责任和义务。它以 服务驱动,即主要提供“公有”产品或服务; 它与公众关系密切,往往有多重目标。同时 它的“目标”还可以被“理想”所替代。班级是 学校这个公共组织中的一个基本单元,社会 责任和义务是班级活动的宗旨。
最全小学班级管理制度
最全小学班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小学各个年级的班级管理,包括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等相关人员。
第三条班级管理应当依据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
第四条班级管理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五条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应当认真履行班级管理职责,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学生管理第六条学生应当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珍爱校园环境,不得有违纪行为。
第七条学生应当按时到校,认真听讲,完成作业,不得逃课或旷课。
第八条学生应当爱护学校的设施设备,不得损坏学校财物,保持校园卫生。
第九条学生应当自觉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不得擅离班级,不得在课堂上妨碍他人学习。
第十条学生应当遵守校纪校规,不得偷窃、打架、欺凌等违法乱纪行为。
第十一条学生应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弘扬正能量。
第十二条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禁令,不得擅自进出学校,不得在学校内外乱扔垃圾。
第十三条学生应当尊敬老师,遵循教学安排,努力学习,不得抄袭作业,不得舞弊作弊。
第十四条学生应当热爱劳动,参与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持之以恒的劳动意识。
第十五条学生应当加强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第三章班主任管理第十六条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应当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工作,关心学生生活。
第十七条班主任应当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教育学生遵守。
第十八条班主任应当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保持教育教学的质量。
第十九条班主任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第二十条班主任应当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第二十一条班主任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严格要求、宽松教育。
小学班级与班级管理
五、班级管理的方法
(七)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指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劳动等实践活动中, 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的行为改变技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矫 正,使其知行统一,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行为训练法的常用方式是及时强化,并与说服教育相结合,逐步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03
小学班级管理与小学班主任
五、班级管理的方法
(二)目标管理法
班级教育管理者和学生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学校任务实际情况,共同规划班 级或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要达到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一定的层次、逐级落实, 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使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方法。
目标的设定,不能像成功学的“洗脑大师式”,只停留在设定目标上,却忽 视了目标的执行。
一、班级概述
16世纪:出现
19世纪:传入中国
18世纪:定型与推广 17世纪:理论基础
一、班级概述
(一)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 (二)班级是一种组织
1.班级组织是一种社会性组织 2.班级组织是一个教育性组织 3.班级组织是一个文化性组织 4.班级组织是一个生命性组织
二、班级组织结构
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五、班级管理的具体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了解班级及学生情况,把握班情、
学情的基本方法。 “决策之前,调查先行”,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减少执行过
程中的盲点,光靠“容嬷嬷式”的“盯”,难以出成效,而且还影响 师生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运用调查研究法,可以采用问卷、谈话等方式,向 家长、任课教师、学生了解学情、班情,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 教育管理,扬长补短,促进学生和班集体和谐健康发展。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 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小学班级班级管理制度
小学班级班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小学班级的健康发展,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提高学习效率,特制定本班级管理制度。
第二条班级管理的宗旨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制度化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三条班级管理工作应该遵循公平、公正、严明的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四条班级管理工作必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第二章班级组织第五条班级领导机构包括班干部、学习委员、卫生委员、团支书、文体委员等,每个成员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共同促进班级发展。
第六条班干部必须经过班级全体学生的民主选举产生,任职期限为半年,职责包括组织协调班级各项活动、宣传学校政策等。
第七条学习委员负责协助老师管理学习秩序,促进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帮助学习困难生。
第八条卫生委员负责班级的卫生整洁工作,每天组织同学进行卫生清扫,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第九条团支书负责联系校团委,协助班级团委组织团日活动,推动团员的成长。
第十条文体委员负责组织文体活动,包括课外读书活动、体育比赛等,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第三章班级日常管理第十一条学生必须按时到校上课,迟到早退的学生将受到批评、处罚。
第十二条禁止擅离校园,离校需提前向班主任请假,并经批准。
第十三条禁止打架斗殴,学生之间应当友好相处,互帮互助。
第十四条禁止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维护校园的和谐氛围。
第十五条禁止带手机、电子产品上课,违者将没收并扣留3天。
第十六条课间休息时,学生要保持安静,不得在教室内大声喧哗。
第十七条学生要爱惜校园环境,不得乱扔垃圾,保持学校环境整洁。
第四章班级奖惩制度第十八条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班级将给予表扬并奖励,奖励形式包括班级荣誉证书、奖品等。
第十九条对于违纪的学生,班级将进行批评教育,并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罚,处罚方式包括写检讨、罚站等。
第二十条对于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班级将积极给予帮助,进行重点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
班级管理制度细则 小学
班级管理制度细则小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班级秩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凝聚力,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小学XX年级XX班。
第三条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班委成员是班级管理的助手,全体同学是共同管理的主体。
第四条班级管理宗旨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发展学生的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促进良好学风和班风的形成。
第二章班级组织第五条每个班级设班委会,班委会由班主任担任主任,班干部组成,成员由全班同学投票选举产生,班干部包括班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文体委员等。
第六条班委会负责班级课堂管理、卫生管理、学习情况管理和日常活动管理,每个班干部都要认真履行职责。
第七条班委会应每周定期召开班委会议,总结上周工作,布置本周任务,及时协调解决班级内部矛盾和问题。
第三章学习管理第八条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班级要加强学习管理,提高学生成绩。
第九条每天下午自习时间,全班同学必须在教室自习,不得随意活动,保持安静。
第十条禁止抄袭、作弊、做弊,如发现有抄袭行为,一律取消成绩并进行严肃处理。
第十一条每周由学习委员进行学习情况汇报,每月将成绩单送家长签字。
第四章纪律管理第十二条班级建立纪律管理制度,加强纪律教育,提高学生自律意识。
第十三条禁止在校内打架斗殴、诽谤他人、传播不良信息等行为,一经发现,立即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禁止在校内吸烟、酗酒、赌博等不良行为,一经发现,立即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每周举行一次班会,班主任对上周表现优秀和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批评。
第五章卫生管理第十六条保持班级环境卫生是每个同学的责任,班卫生委员负责每天打扫卫生,班级卫生达标率不得低于90%。
第十七条禁止在教室内乱扔垃圾,保持教室卫生整洁。
第十八条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打扫,班级卫生委员负责制定卫生工作计划,分工明确,有序进行。
第六章日常管理第十九条班级每日上学期间,上学路上要保持队形,保持文明礼貌,不能发生追逐打闹等行为。
班级管理第一章
的首要职责。该理论力图将学生的气质修
养和行为举止的塑造与发展学生的道德判
断力结合,
(三)价值澄清模式 价值澄清模式是美国心理学家拉思斯、 哈明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基本的价值观辨析 过程,由三阶段七步骤组成,即选择(自由 选择——尽可能自由选择——在考虑后果后 进行选择);赞赏(珍视自己的选择——公 开自己的选择);行为(按选择行事——重 复行动)。
第三节 班级教育与管理者的职责及工作特点 (一)新时期班主任的职责: 1. 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与心理健康; 2. 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的养成; 3. 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体育卫 生习惯; 4. 关心学生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 展,引导学生合理支配闲暇时间; 5. 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建设良好的班 集体。
一、班级授课制”创设时期的班主任工作理 论 夸美纽斯的班级教育与管理理论 1. 尽早开始正面教育; 2. 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3. 发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 言传身教; 4. 择友; 5. 运用一定的规则与教悔 。
二、西方现代德育模式中的班主任工作思想
(一)认知发展模式
认知发展模式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发展心
我国在学校设置具有“班主任”性质 的教师,始于清朝末年。当时称之为“学 监”或“管理员”。
我国采用班级教学最早的雏形是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它的 教学组织形式是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 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 在学校设置“班主任”,并作为一种 制度固定下来,则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 1952年,在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暂行 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 案)》就明确提出,学校每班设班主任一 人,由校长从各班教员中选聘。由此开始, 我国教育正式确立了班主任制度。
小学班级管理规定范本
小学班级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小学班级的正常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小学各年级班级的管理。
第三条小学班级的管理原则必须遵循民主、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并与学校的风气、精神文明建设保持一致。
第四条小学班级必须建立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条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是班级管理的基础,班级管理是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六条班级管理规定要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不得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规定。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第七条学生是班级的主体,享有平等的学习和发展权利。
第八条学生有义务按时、按规定完成学校和班级的各项任务。
第九条学生有义务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纪律、制度和规定。
第十条学生有权利获得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学环境。
第十一条学生有权利通过合法途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二条学生有权利在遇到问题时寻求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第十三条学生有义务关心班级的荣誉与形象,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第十四条学生有义务尊敬师长,与同学相互尊重、友爱、包容,积极发展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第十五条学生有权利享受和平、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三章班级纪律和守则第十六条班级纪律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保障。
第十七条学生要按时到校,迟到必须向班主任请假。
第十八条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教师的教导和安排。
第十九条学生要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十条学生要尊重师长,对老师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第二十一条学生不得擅自离校,学生外出必须经过家长同意,并提前向班主任请假。
第二十二条学生在校园中要注意环境卫生,爱护公物。
第二十三条学生要有自律意识,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定。
第四章班级干部的责任和权利第二十四条班级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力量,具有相应的责任和权利。
班级管理第一章 班级管理概述
(二)概述
班级是学校按照教育培养目标,把年龄特征和 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组合起来,分成不同的级别, 再分成具有一定人数的班,以便进行教育、教学和 管理的组织。
班级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学 校教育结构系统中最基本的群体单位,也是促进学 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学生接 受教育最基本组织形式,教育的客体。
班级管理
授课教师:余 霞
课程介绍
性质: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以 班主任为研究对象,重在对学生与教育教学活动 的管理与教育,具有很强的应用指导作用的理论 学科。 目的: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理论,透视学生 行为和班级现象,增强班级管理能力,并进一步 提升解决管理与教育问题的能力。
课程要求
考核要求
1、班主任是什么(班主任的性质)?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做什么(班 主任工作内容)怎么做?(常规班级 管理原则、方法)? 3、具体遇到问题该如何处理(班集 体建设、目标管理、班规制定、班干 部选举、意外事件处理、评价管理、 班会活动、课外活动)?
考核方式
第一章:什么是小学班级管理 第二章:小学班级管理的对象 第三章:开展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因 第四章到第九章:班级管理的方法
4、小学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存在 特殊的社会关系指在班级这一组织机构中存在人 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主要为师生之间与生生之 间的交往关系。
5、小学班级是存在差异的组织 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第一是班级构成的差 异,第二是班级特性的差异。 前者主要是人数的差异和单级班和复式班 的差异;后者主要是学生生活环境与发展 特点所带来的班级的不同特性。
B、学级。依照感觉论思想,他规定儿童在 校度过六年,其学科教学的顺序是语法班、
物理班、数学班、伦理学班、辩证法班、修 辞学班。
小学班级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班级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小学班级工作,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纪律意识,建设和谐班集体,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班级管理机构和职责1.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包括:1)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2)组织开展班级各项活动,促进班级凝聚力。
3)做好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管理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及时解决学生问题。
2.班干部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力量,主要职责包括:1)配合班主任管理班级,协助开展各项活动。
2)带头遵守班级规章制度,维护班级纪律。
3)积极协助班级工作,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4)关注同学需求,帮助解决同学困难。
第三章班级活动组织1.班会每周召开一次班会,内容包括班级管理、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班主任要做好班会准备工作,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2.班级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班级活动,如文艺汇演、班级运动会等,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3.班级奖惩制度建立班级奖励和惩罚制度,奖励学生表现优异的行为,惩罚违纪行为,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
第四章学习管理1.考试管理及时通知学生考试安排及成绩情况,认真组织学生复习备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2.作业管理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批改作业,建立作业管理台账,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3.课外辅导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课外辅导和帮助,制定个别辅导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章生活管理1.卫生管理班级卫生是班级管理的基础,要求学生保持课桌整洁,班级卫生整洁,定期开展卫生检查。
2.生活习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早睡早起、饮食健康、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3.心理健康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组织心理测试和活动,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六章家校合作1.家长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介绍学生学习、生活情况,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问题,促进家校合作。
班级管理第一章-班级与班级管理
第1章班级与班级管理(1)【本章学习提示】在学校教育组织中,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教育主要是以班级教学形式展开的。
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也是依托班级组织实现的,是在班级活动过程中得以展开的。
为了更好地发挥班级的教育教学功能,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章主要围绕班级和班级管理的内涵及其历史沿革;班级的特征;班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等方面而展开。
【本章学习目标】1.班级的内涵、班级的基本特征、班级制度的历史沿革。
2.班级管理的概念、班级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班级管理的任务、班级管理的内容。
第一节班级概述一、班级的内涵班级即学校教育组织里的年级和班的总称。
“班”意指工作或学习的组织,表示的是一群人。
“级”意指年级,表明的是学生的发展程度。
一般来说,“班”和“级”是联系在一起用的。
班级在其产生之初,其职能主要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组织和集体。
发展到现在,教育理论及实践工作者为了开发班级的多种职能,更倾向于把班级看作是教育性的学习集体和生活集体。
由此,从内涵角度可以把班级定义为:班级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的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它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
[1]二、班级的基本特征[2]儿童一进入学校就被编入特定的班级,作为班级的一员接受指导。
一般来说,班级具有如下特点。
(一)学习性对于班级中的学生而言,首要的属性是“学习者”,其基本任务是学习。
学生学习是为将来进入社会生活做准备的“奠基性学习”。
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学生的“奠基性学习”,尤其是社会文化的奠基性学习不可能在个体独处的空间里完成,必须在群体生活环境中进行。
班级组织正是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种在校期间群体生活的基本环境。
班级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既有社会为其安排好的,如教学科目的显性课程,也有如班级组织中的各种规范、角色、人际关系等的隐性课程。
小学班级纪律管理规章制度(4篇)
小学班级纪律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创建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制定本班级纪律管理规章制度。
第二章学习纪律1. 准时上课:每个同学必须准时到达教室,在上课铃响起前进入教室,并迅速整理好桌椅和课本。
2. 集中注意力:上课期间,每个同学要保持安静深思,专心听讲,不得打闹、嬉笑、说悄悄话,不得玩手机、电子游戏等影响学习的物品。
3. 课堂秩序:课堂上,每个同学要自觉遵守座位、停靠小红花、禁止吃零食等规定,不得在课堂上交头接耳,不得互相打闹和抄袭。
4. 作业完成:每个同学要按时和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不得抄袭、代写,书写字体工整,规范,在作业本上正确标注姓名和日期。
第三章安全纪律1. 安全出行:每个同学必须按照学校的交通安全规定,安全上下楼梯,守规矩排队,不得翻越栏杆、奔跑、打闹,交通工具要正确使用并妥善保管。
2. 食品卫生:每个同学要自觉遵守学校食堂的卫生规定,不得随地乱扔食物残渣,不得随意换座位,保持食堂整洁,用餐文明礼貌。
3. 课间安全:每个同学在课间要保持安静有序,不得互相追逐、斗殴,要认真爱护学校财物,不得损坏和乱丢书籍、文具。
4. 火灾安全:每个同学要认真学习火灾逃生知识,遇到火灾要保持冷静,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逃生,不得逞强或懵懂无知。
第四章行为纪律1. 尊重师长:每个同学要尊重和爱护老师,遵守老师的教学纪律和管理要求,不得对老师进行辱骂、恶作剧或其他不礼貌的行为。
2. 同学友善:每个同学要友好相待,互相帮助,不得欺负同学、嘲笑同学,要和睦相处,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
3. 禁止打架:每个同学都要遵守和平相处的原则,禁止打架斗殴、欺凌他人,发现打架斗殴行为要及时上报老师。
4. 文明礼貌:每个同学要保持文明礼貌,有礼貌地对待他人,不得说脏话、恶语相向,不得摔门、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5. 禁止偷窃:每个同学要诚实守信,不得偷窃他人财物,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害他人的利益,如有发现偷窃行为要及时向老师报告。
小学班级管理制度范本
小学班级管理制度范本班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凝聚力,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全班学生,并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的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条班级管理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素质为重点,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第四条教师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家长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
第五条班级管理团队由班主任、班级团委成员、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
第二章学习管理第六条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第七条学生要认真听讲,专心致志地听课,不得打瞌睡、吃零食、打闹等。
第八条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得随意进出教室,不得擅自离开座位。
第九条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勤于思考,勇于提问。
第十条学生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按时上交。
第三章生活管理第十一条学生要维护卫生秩序,保持教室、操场、食堂等公共场所的整洁。
第十二条学生要爱护公物,不得擅自拆卸、损坏学校设施和设备。
第十三条学生要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吃饭、上床休息。
第十四条学生要讲究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仪表形象,不得穿着违反学校规定的服装。
第十五条学生要遵守校规校纪,不得参与赌博、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
第四章班级活动管理第十六条班级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第十七条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第十八条活动要按照安全和规范的原则进行,学生要服从组织和安排。
第十九条学生要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共同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第二十条班级要加强对活动的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措施。
第五章奖惩管理第二十一条学校将按照学校的相关奖惩制度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惩罚。
第二十二条学生的奖惩情况将列入评优评先和班级考评的依据。
第六章家校合作第二十三条学校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第二十四条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会和班级活动,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师在年龄、生理、认知方式、情意 特征与小学生相差较大,教师越成 熟,与小学生“代沟”越突出。
2、教师在知识经验和心理上都比小学生 有绝对的优势。
2、小学班级中存在着平行的少先队组织
非正式组织:由于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爱 好,以共同的利益和需要为 基础而自发形成的团体。
小学班级是一种正式组织,但其中也有一些非正式组织。
图1.1 传统的层级式班级组织
班主任
督察团队
学习促进 团队
活动组织 团队
生活管理 团队
宣传团队
外联团队
图1.2 扁平化班级组织示例
(四)班级组织的发展
杜威:芝加哥实验学校坚持把各类孩子编成 一班,没有年级、固定教科书和教学 内容的分级;
3、班级的目的是培养人 班级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形成的组织,是一种“教育性”的文化组
织。班级组织的目的:为了教师更顺利地从事教育活动,培养在“德、 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班级组织的生存目标具有“内指向性”,属于“自功能性组织”。 学生的发展是其最重要的目标。
4、班级组织由学生和相关教师共同构成
组织的三个特征:明确的目的、人员、 都发展出一些或更具传统色彩或开放灵活的 精细结构。
2、班级是学校这一公共组织中的“细胞”
公共组织强调其社会责任和义务。它以 服务驱动,即主要提供“公有”产品或服务;
它与公众关系密切,往往有多重目标。同时 它的“目标”还可以被“理想”所替代。班级是 学校这个公共组织中的一个基本单元,社会 责任和义务是班级活动的宗旨。
陶行知
解放儿童创造力与学生自 治理论
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
核心内容: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并为了集体 而进行的教育。
教育的任务:培养集体主义者 观点:集体并不等于一群人,而是一个有目
的有组织起来进行活动的机构,是一 个有活动能力的机构,而且应成为“社 会的有机体。” 途径和方法:“追求远景”
苏霍姆林斯基 ——自我教育理论
1、谁是班级管理者? 西方:班级管理主要指课堂管理, 所有教师都是班级管理者。 我国:有人认为是班主任,有人认为 是所有相关的班级教育者。
2、班级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最终目标:实现班级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3、班级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各种管理资源(人、事、时、地、物)的 处置。
(三)小学班级管理的特性
原则:“团结起来再教育”
班主任:通常兼任中队辅导员
少先队组织与班级组织虽有共同的教育性目标,但两者的性质、主要 目标及内在规范等有诸多区别。
(三)小学班级的结构
正式组织: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而明确规定组织成员之间 的职责范围和相互关系的 一种结构,其组织 制度和 规范对成员具有正式的约 束力。
观点: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变好的愿望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动力。 自我教育应从童年到少年早期。
教育目标:使一个人开始思考自己是怎样的 人,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缺点。
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与学生自治 理论
观点:1、要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必须: 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和双手、解放小 孩子的空间和时间。
广义上讲,班级由学生及其相关教师构成; 狭义上讲,班级的构成主体为学生。 (1)学生:是班级的主要成员。
班级学生既有共同特征,有是千差万别的。 (2)班主任:也是班级成员。
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同时也是教育者。 (3)任课教师:也是班级成员。
与学生在某科上有共同的目标,但会同时属 于不同的班级。
讨论:
案你例认:为见班P主2 任与任课教师可
否算作班级成员呢?
(二)小学班级的特性
1、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构成 主要成员是年龄大约在6-12岁之间的未成年人。
在生理上,6岁儿童脑重量为成人的90%左右,到12岁才基本达 成人水平;
在心理上,认知处于皮亚杰的“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 段”;
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处于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第四个关键 期——“勤奋感对自卑感”;
第一节 小学班级与班级管理的内涵
一、班级与小学班级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学校为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划分出的学 生单元,以及与为其配备的相关教师所共同 构成的一种组织。
1、班级是一种组织
组织,是人们为某一目的而形成的群 体,是确保人们社会活动正常协调进行、顺 利达到预期目标的体系。
2、“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3、 民主用在教育上的三个要点:教 育机会均等、宽容和了解、在民主 生活中学民主。
二、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班级管理
(一)从众与逆反;
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 变。有时坏、有时好、有时却无关 紧要。有两种形 式:顺从和接纳。
(二)群体影响;
群体:两个或更多互动并相互影响的人。 社会助长作用、懈怠、去个性化、群体极化
古德莱德和安德森:《不分级小学》; 我国很多地方尝试“分层走班制”。
二、管理与小学班级管理
(一)管理的含义
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是同别 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工作活动完成得更有效 率和更有效果的过程。
四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二)班级管理的界定
案例:见P7 讨论:
结合概念界定的分歧,你认为究竟应 如何理解班级管理?它的目标、内容、手段 应是什么?
小学班级 管理
第一章 小学班级与班级管理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 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淮南子·说山训》
学习目标:
? 明确班级、班级管理的概念,树立班 级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意识。
? 理解小学班级和小学班级管理的特性。 ? 知道班级组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了解与班级管理相关的理论,树立以理论指导班级管理实践的意识。
1、 主观:小学生更容易服从管理 年龄更小、更明显的“向师性”、更尊敬班主任及相关教师、更容
易把他们纳为班级成员、也更容易接受其管理和领导
2、客观:小学生更需要管理 第一次踏入正式的学校系统、可塑性强而辨别力弱。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主 要理论依据
一、教育学理论与班级管理
马卡连柯
集体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 自我教育理论
三、冲突与和解
冲突解决的方法: 1、确定法规以限制利己的行为; 2、将群体分为较小的单位; 3、让人们能够充分地沟通; 4、改变激励机制使合作得到更多 的回报; 5、倡导利他的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