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结构体系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中混合结构的设计与应用实践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中混合结构的设计与应用实践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中混合结构的设计与应用实践案例分析混合结构是指由多种类型的结构构成的复合结构体系,常见的混合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的组合、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组合等。

混合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可以充分发挥不同材料和结构的优点,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整体的安全性能,同时还能满足建筑形式和空间需求的多样化。

一、混合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考虑因素在进行混合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材料选择与组合:根据建筑的特点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组合。

例如,如果需要大跨度的空间,可以采用钢结构作为主体,以提供足够的抗弯刚度和刚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相互作用,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 结构优化与均衡设计:混合结构的设计需要在不同材料之间实现合理的力传递和协同工作。

通过结构的优化设计,可以实现不同结构间的力的均衡分配,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和承载能力。

同时,在进行混合结构设计时,还需要考虑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和温度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偿和调整。

3. 经济性与可行性:在混合结构的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同时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周期,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混合结构的应用实践案例分析下面将以某高层办公大楼为例,进行混合结构的应用实践案例分析。

该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的混合结构设计,钢结构用于支撑大跨度的楼层和梁柱,钢筋混凝土用于构筑整体的承重和抗震结构。

在结构设计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措施:1. 材料的选择与组合:钢结构采用了高强度钢材,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而钢筋混凝土则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和预应力技术,以增强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2. 结构的优化设计:通过对结构的优化设计,采用了合理的工艺和材料组合,使得结构在受力情况下能够实现力的均衡分配和协同工作。

混合结构体系课件

混合结构体系课件
促进多学科交叉
混合结构体系的研发涉及材料科学 、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 科的交叉,有助于推动多学科的协 同发展。
混合结构体系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混合结构体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早 期主要集中在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简单 组合与性能研究。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 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结构体系的研发 逐渐深入,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
减排和生态化。
长寿命和可回收性
混合结构体系具有较长的使用寿 命和良好的可回收性,有助于减 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节约资源
,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环境影响评估
在设计和应用混合结构体系时,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 评估,包括能源消耗、碳排放、材料消耗、水资源利用等 方面,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特点
混合结构体系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可设计性,能够实现材料性能的互补和优 化。例如,通过结合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可以获得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性 。
混合结构体系的重要性
实现高性能材料
混合结构体系可以显著提高材料 的力学、热学、光学和电磁性能 ,为新材料的研发提供新的途径

拓展材料应用领域
由于混合结构体系具有多样的性能 和可设计性,使得它们在航空航天 、电子、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
感谢观看
THANKS
VS
发展
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生物技术等领域 的快速发展,混合结构体系的研究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纳米尺度的混合结构体系 在电子、光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 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随着3D打印等 增材制造技术的进步,混合结构体系的制 备和应用将更加便捷和高效。
02
混合结构体系的构成
混凝土结构
01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一、混合结构体系混合结构房屋一般是指楼盖和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木结构,而墙、柱和基础采用砌体结构建造的房屋。

也可认为是指同一房屋结构体系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成的承重结构根据承重墙所在的位置划分为横墙承重方案其受力特点是:主要靠横墙支撑楼板,横墙是主要承重墙。

纵墙主要起维护、隔断和维持横墙的整体作用,故纵墙是自承重墙。

该方案的优点是:横墙较密,房屋横向刚度大,整体刚度好,其缺点是:平面布置不灵活.纵墙承重方案其特点是:把荷载传给梁,由梁传给纵墙,纵墙是主要承重墙,横墙只承受小部分荷载,横墙的设置主要为了满足房屋刚度和整体性的需要,它的间距比较大.优点是:房屋的空间可以比较大,平面布置比较灵活,墙面积较小,缺点是:房屋的刚度较差。

纵横墙承重方案根据房屋的开间和进深要求,有时需要纵横墙同时承重,即为纵横墙承重方案。

这种方案的横墙布置随房间的开间需要而定,横墙的间距比纵墙的小,所以房屋的横向刚度比纵墙承重方案有所提高.内框架承重方案房屋有时由于使用上要求,往往要用钢筋混凝土柱代替内承重墙,以取得较大的空间。

其特点是:由于横墙较小,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差.二、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是利用粱、柱组成的横、纵两个方案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

它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由梁和柱这两类构件通过刚节点连接而成的结构称为框架,当整个结构单元所有的竖向和水平作用完全由框架承担时,该结构体系成为框架结构体系。

有钢筋混凝土框架、钢框架和混合结构框架三类。

框架结构体系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

同时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①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②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性;③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荷载所产生的弯矩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

混合结构体系

混合结构体系

7
内框架承重方案
楼(屋)面板

外纵墙 外纵墙基础 柱 柱基础
地基
8
底部框架承重体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章 建筑结构体系与选型
3
三、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布置
按墙体承重体系,其布置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案: 墙体承重体系 其布置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案: 1. 横墙承重方案 2. 纵墙承重方案 3. 纵横墙承重方案 4. 内框架承重方案 5. 底部框架承重体系
4
横墙承重方案
与纵墙承重方案相比,横墙承重方案房屋的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 与纵墙承重方案相比,横墙承重方案房屋的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 对抵抗风荷载、地震作用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更为有利。 对抵抗风荷载、地震作用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更为有利。
5
纵墙承重方案
纵墙承重方案楼面荷载(竖向)传递路线为: 纵墙承重方案楼面荷载(竖向)传递路线为:
板 梁(或屋梁) 纵墙 基础 地基
6
纵横墙承重方案
房屋的平面布置比横墙承重时灵活,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比纵 房屋的平面布置比横墙承重时灵活,纵墙 梁 基础 地基 楼(屋)面板 墙承重时更好。 墙承重时更好。 横墙
1
混合结构体系
一、定义及组成
混合结构体系又称砖混结构,是指房屋的墙、 柱和基础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砌体结构,而屋 盖、楼盖等水平承重构件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 构(或钢结构、木结构)所组成的房屋承重结 构体系。墙体是混合结构房屋中的主要竖向承 重结构,也是围护结构。
2
二、混合结构的优点
(1)主要承重结构(墙体)是用砖砌,取材方便。 (2)造价低廉、施工简单,有很好的经济指标。 (3)保温隔热效果较好。

混合结构体系

混合结构体系
合结构体系概述
● 混合结构是指乘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混凝土制成,以砖 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的承重结构 所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均为混合结构,混合结构,又可以说是砖混结构,虽然也用钢筋浇注,但墙体 具是承重功能,不能乱拆。
● 特点:质量较框架略差,质量较好,寿命较长,造价略低,适合6层以下,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 但平面灵活性差。
● 分类:型钢柱+混凝土梁+混凝土筒归入混凝土结构 ● 型钢柱/钢管混凝土+钢梁+混凝土筒归入型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1.2 实例工程项目概况
● 金茂大厦,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是 上海目前第二高的摩天大楼(截止2008年)、中国大陆第三高楼、世界第8高楼。大厦于1994年 开工,1999年建成,有地上88层,若再加上尖塔的楼层共有93层,地下3层,楼面面积27万8707平 方米,有多达130部电梯与555间房客,现已成为上海的一座地标,是集现代办公楼、五星级酒店, 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 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 由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设 计师Adrian Smith 设计。 因为中国人喜欢塔所以中国才把金茂 大厦设计成这样。
其结构体系为巨型型钢混凝土翼柱+内筒混合结构体系。这种混 合结构体系的巨型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内筒通过刚性大 梁构成一个整体的抗侧力体系,而且其抗侧力体系的力矩很大, 效率很高。这种体系还可以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其外围洞口可 以做的很大。
建筑结构分析总结
●1、金茂大厦体现了现代超高层建筑与中国历史传统文脉相结合一种建筑设 计理念--即数字8与宝塔外观造型的深度融合; ●2、高层建筑基本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 力墙体系、筒体结构体系; ●3、巨型高层结构型式包括:巨型混凝土框架结构、巨型钢刚架结构、巨型 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竖向桁架结构; ●4、金茂大厦是巨型高层建筑结构型式中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典型代表, 是现代工业高新技术下应用性与艺术性融合的典范。

第三讲-混合结构体系

第三讲-混合结构体系

现浇混凝土楼盖施工工艺
支模板
模板有柱通过处.模板要断开
绑扎钢筋
完成钢筋工程
浇筑混凝土
无梁楼盖
无梁楼盖形式上 是以结构柱与楼板组 合,取消了柱间及 底的梁。楼板可以通 过柱帽或无柱帽支承 在柱子上,这时周边 的楼板最好均匀出挑, 可使结构较为单一。
(4)、装配整体式楼盖
压型钢板组合楼盖
优点
现浇式楼盖 装配式楼盖 装配整体式楼盖
整体性,耐久 节约材料,造 综合了前两种优点
性,抗震性较 价低,施工进
好,灵活性较 度快,有利于

建筑工业化
缺点
耗费材料,造 整体性抗震性 使用的限制条件比
价较高,施工 较差,灵活性 较多。
工期长。
不好。
(7)、现浇空心楼盖
定义:利用预制空心楼盖的概念,将空心圆孔 管埋入钢筋混凝土板中,按不定方向排列,现 场浇注成型,使原实心钢筋混凝土板变成空心 板。
(3)、适用范围
2、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布置
墙体布置方案 (一)横墙承重方案 (二)纵墙承重方案 (三)纵横墙承重方案 (四)内框架承重方案
(一)横墙承重方案
1受力特点:主要靠横墙支撑楼板 横墙:承重 纵墙:维护、分隔、维持横墙的 整体作用、承担自身重量
2优点: (1)横墙较密,房屋横向刚度大,
(3)、现浇式楼盖的选型
结构型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
楼板结构稳定性分析
楼板传力分析
单向板:两对边支承,或四边支承而l1/l2 ≤2 优点:计算简便,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双向板:四边支承而且l1/l2 ≤2 优点:梁较少,接近正方形,天棚平整,外形美观,适用 于门厅部分或公共建筑的的楼盖 缺点:配筋构造复杂,施工不方便

房屋建筑概论 第二讲 混合结构体系

房屋建筑概论 第二讲 混合结构体系

多层与 高层建 筑结构
大跨度 建筑屋 盖结构
建筑结 构选型
什么是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选型的原则 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 的关系 建筑结构的组成与分 类
砌体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筒体结构体系 巨型框架结构体系
单层刚架结构体系 桁架结构体系 拱式结构体系 网架结构体系 薄壁空间结构 网壳结构 悬索结构
第一章 混合结构体系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1.1 混合结构体系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1.2 混合结构体系的承重方案
纵横墙承重方案
1.2 混合结构体系的承重方案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4)内框架承重方案
定义:外围用外墙承重,内部用梁、柱承重的结
构为内框架承重方案。
特点:以柱代替内承重墙,在使用上可取得 较
大空间。
1.2 混合结构体系的承重方案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缺点
砌体的抗拉和抗剪强度都很低,因而抗震性 能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砖石的抗 压强度也不能充分发挥 粘土砖需用粘土制造,在某些地区过多占 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 。

混合结构横墙承重体系的特点

混合结构横墙承重体系的特点

混合结构横墙承重体系的特点
混合结构横墙承重体系是一种常用于建筑设计中的结构系统。

它由混凝土横墙和钢框架构成,具有以下特点:
1. 承重能力强:混合结构横墙承重体系充分利用了混凝土和钢材的优点,横墙承担了建筑的主要水平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而钢框架则承担了垂直荷载。

这种结构的组合能够有效地抵抗地震和风力等外部荷载,提供了强大的承重能力。

2. 经济高效:混合结构横墙承重体系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混凝土横墙可以利用现场浇筑的方式进行建造,降低了施工成本。

而钢框架则可以在工厂进行预制,提高了施工效率。

3. 空间利用率高:混合结构横墙承重体系通过合理的布置和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空间。

由于混凝土横墙的存在,建筑的柱子可以减少或者集中布置,从而增加了建筑内部的可用空间。

4. 灵活性好:混合结构横墙承重体系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由于钢框架的使用,结构可以采用悬挑设计、大跨度设计等创新的形式,满足不同建筑设计的需求。

同时,也便于后期的改造和扩展。

总之,混合结构横墙承重体系是一种结合了混凝土和钢材的结构体系,具有承重能力强、经济高效、空间利用率高和灵活性好等特点。

这种结构系统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常见混合结构及组合结构设计研究.doc

常见混合结构及组合结构设计研究.doc

常见混合结构及组合结构设计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高层建筑越老越多。

建筑结构体系是指结构抵抗外部作用的结构构件组成方式。

本文重点介绍常用的混合结构体系和组合结构体系,以及压型钢板组合楼板设计方法。

关键词:混合结构组合结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随着建筑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结构的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相继诞生了许多新的结构体系。

这些结构体系使用方便,受力更加合理,既经济又便于施工。

混合结构体系和组合结构体系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一、常见的混合结构体系1、混凝土墙-钢框架体系混凝土墙-钢框架体系中,混凝土墙分成预制和现浇两种。

混凝土墙-钢框架体系中,钢框架是主要的承重构件,混凝土墙是主要的抗侧力构件。

由于预制混凝土墙-钢框架体系是通过在框架间配置一定数量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所组成的,所以水平荷载引起的倾覆力矩主要由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墙板所形成的联合体来承担。

在现挠混凝土墙-钢框架体系中,现浇混凝土墙具有较大水平截面,而且沿高度是连续分布的,因而具有较大的抗侧移刚度。

在水平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墙承担大部分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框架部分承拉由于变形协调所分配的小部分水平剪力。

2、混凝土芯筒-钢框架体系“混凝土芯筒-钢框架”结构体系,是指出钢筋混凝土芯筒及铰接或刚接钢框架所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

3、混凝土框筒-钢框架体系“混凝土框筒-钢框架”体系,是指由外围的混凝土框筒和内部钢框架所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

这种体系主要是靠钢筋混凝上外框筒抵抗水平荷载,内部钢框架仅需承担竖向荷载。

钢柱可以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使截面尺寸达到最小值。

外框筒也可以起到围护作用,省去了外墙板及安装工作量。

在施工方面,内部钢框架的安装和外圈钢筋混凝土框筒的绕酒,可以交锗进行,从而避免厂劳力密集型的施工作业。

4、混凝上墙—钢框筒体系“混凝土墙-钢框筒”结构体系是指由钢框筒和嵌置于钢框架间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所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

钢框筒是一个空间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它的整体抗弯能力甚强。

推荐:什么是混合结构体系?

推荐:什么是混合结构体系?

什么是混合结构体系?由多种不同材料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称为混合结构体系。

由于不同材料制成的构件有不同的特点,有其明显的优点,采用不同材料构件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实际上是各种构件的优化组台。

钢筋混凝土构件、钢构件的性能众所周知,不再赘述。

钢管混凝土构件是有效利用混凝土的约束强度,在三向约束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比单向抗压强度提高数倍。

正是利用这一特点,混凝土处于三向约束的钢管混凝土最适宜用于以受压为主的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柱以及其他受压构件。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主要优点是抗压强度高。

延性好,浇灌混凝土时不需模板。

广泛用于高层建筑的柱子、拱桥的受压拱圈,高层建筑与高耸结构的受压弦杆等。

型钢混凝土构件是在混凝土中主要配置型钢(包括轧钢型钢与焊接型钢)的构件。

一般也配置一些构造钢筋及辅助受力钢筋,型钢混凝土可制作成柱、梁、剪力墙、筒体等。

它们的特点是强度高、刚度大、断面小、延性与抗震性能好,防火性能好等。

它可以和钢结构混合使用。

例如下部若干层为型钢混凝土结构,上部为钢结构,以增大高层建筑的刚度。

减少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侧移。

型钢混凝土结构也可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使用。

例如核心筒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框架为型钢混凝土的框架一筒体结构。

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中也可下部数层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上部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高规》中仅列出丁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与型钢混凝土框架一钢筋混凝土筒体两种混合结构体系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

常见建筑结构体系建筑结构体系有多种类型,根据地质条件、环境位置、设计形式、实际需求等因素可以有几大类的常用结构体系:一、混合结构体系混合结构体系一般是指楼盖和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木结构,而墙和柱采用砌体结构建造的房屋,大多用在住宅、办公楼、教学楼建筑中,一般在6层以下。

混合结构不易建造大空间的房屋,优点是房屋的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但平面使用性较差。

二、剪力墙体系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

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方便;缺点是侧向刚度较小,当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过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如隔墙、装饰)破坏进而影响使用。

在非抗震区一般不超过15屋。

三、剪力墙体系剪力墙体系是利用建筑物的墙体做成剪力墙来抵抗水平水。

优点是侧向刚度大,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缺点是剪力墙间距小,结构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用于大空间公共建筑,结构自重较大,一般建筑高度在180米以内。

四、框架-剪力墙体系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剪力墙的结构。

优点是结构平面布置灵活,空间较大,侧向刚度较大。

一般在建筑高度在170米以内。

五、筒体结构超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愈来愈大,此结构是抵抗水平荷载最有效的体系,一般由内筒和外筒组成,内筒由电梯间和楼梯间组成,两者通过楼盖连接成整体。

建筑高度在300米左右。

六、桁架结构体系桁架由杆件组成的结构体系。

节点一般假定为铰节点,当荷载作用在节点上时杆件只有轴向力。

一般用于跨度较大的屋架。

七、网架结构网架由许多杆件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网状结构,是高次超静定结构。

是一种空间体系。

一般用于体育馆屋架体系。

八、拱式结构拱是一种有推力的结构,主要内力是压力,可利用抗压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建造大跨度的拱式结构。

适用于体育馆、展览馆等建筑中,赵州桥就是著名的拱式结构。

九、悬索结构是比较理想的大跨度结构形式之一,在桥梁中被广泛应用,目前悬索屋盖结构已达160米。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介绍如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指在钢结构中设置混凝土构件来形成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混合结构体系则是将钢结构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合起来,形成系统性较强、刚度较高的综合结构。

以下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的介绍:一、关键技术研究1.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方法: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任务,需要在钢结构与混凝土构件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整体的受力性能,最终实现结构的安全稳定。

2.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承载能力研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承载能力是制约其工程应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其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复合结构的组合中都受到影响。

3.混合结构体系的构造与连接技术:混合结构体系是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多种结构形式的组合,必须通过特殊的构造和连接技术来实现其整体性能的提高和协调。

二、工程应用介绍1.钢结构与框架式混凝土结构组合应用: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但其刚度较弱,需要配合一定的混凝土构件以提高刚度和承载能力。

同时,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组合应用也可在大型工业厂房、车辆避难库、体育场馆等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2.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能够很好地实现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之间的优势互补,具有承载能力强、耐火、抗震、隔声等优点,适用于大跨度的建筑和桥梁等工程领域。

3.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应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是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综合应用,不仅具有各种结构形式的优势,而且能通过综合优化的设计和施工来实现最佳的整体性能。

三、总结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程度。

其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性能。

因此,未来应在加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体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以满足我国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增长和发展需求。

第二章 混合结构体系

第二章 混合结构体系

五、现浇楼盖的组成
现浇肋梁楼盖:楼盖、 现浇肋梁楼盖:楼盖、 整体式基础 单向板肋梁楼盖、 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 板肋梁楼盖 组成: 次梁、 组成:板、次梁、主梁
六、现浇楼盖的传力系统
单向板:板→次梁→主梁→ 柱或墙→基础→地基 双向板:板→梁→柱或墙→ 基础→地基
七、现浇楼盖中的梁板的尺寸要求 强度、刚度 ql 4 控制挠度: 1/200~1/300l f = 系数 *
EI
刚度、 刚度、使用要求
l 单跨简支h ≥ 30 单向板 屋面板h ≥ 60mm楼面板h ≥ 70mm 多跨连续h ≥ l 40 l 单跨简支h ≥ 板厚 40 双向板 h ≥ 80mm 多跨连续h ≥ l 50 悬壁板h ≥ l 12
(三)纵横墙承重方案
1受力特点: 纵横墙共同承重 2.优点:平面布置灵活性好,房屋刚度介于前两者 之间 3. 适用范围: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
(四)内框架承重方案
钢筋混凝土柱代替内承 重墙,外墙为承重墙, 内部为 梁、柱的混合 承重方案,外墙和柱子 都是主要承重构件。
1受力特点:外墙和内柱共同承重 2.优点:可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 3.缺点: (1)房屋横墙少、空间刚度差 (2)墙柱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结构易产生内应力 4.使用范围: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的房屋,如图书馆、商住楼
2-2 砌体
(一)砌块 1.实心砖 “秦砖汉瓦” 青砖 (炭的不完全燃 烧)有金属之声 故宫砖墙回音壁(天坛皇穹宇垣墙施 工精良磨砖对缝 烧结普通砖,非烧结硅酸盐砖。
2、承重粘土空心砖 早在战国时就出现了用长一米宽30—40厘米的大块 空心砖砌铅的墓室。空心砖孔洞率10%—40%之间 减 轻自重,隔声效果好,节约资源,保温隔热,“节能” 又“环保”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 3、石材 抗压强度高,而久性好,给人以稳定感 4、其他砌块 砼砌块,砼空心砌块,加气砼砌块…… 我国标准砖的尺寸为240×115×53mm

混合结构房屋的承重体系与静力计算方案

混合结构房屋的承重体系与静力计算方案
① 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 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50%
② 横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 ③ 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 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总高度的1/2。
第12页/共45页
图3 混合结构房屋的计算简图
(a) 刚性方案;(b) 刚弹性方案;(c) 弹性方案
第13页/共45页
数量少,房屋横向刚度相对较差。
第2页/共45页
2、横墙承重方案 横墙是主要承重构件,纵墙起 维护和分割作用。房屋的空间 刚度大,整体性好。屋盖结构 简单,施工方便。与纵墙承重 结构相比,材料使用量少。
第3页/共45页
3、内框架承重方案 房屋的使用空间大,平面 布置较灵活;空间刚度 小,建筑物抗震能力差; 内框架结构一般用于商店、 旅馆、多层工业厂房等。
一般单层厂房、仓库、礼堂、食堂等多属于弹性 方案房屋。
第10页/共45页
(3) 刚弹性方案 房屋的空间刚度介于刚性与弹性方案之间,在荷
载作用下,房屋的水平位移较弹性方案小,但又不可 忽略不计。这种房屋属于刚弹性方案房屋,其计算简 图可用屋盖或楼盖与墙、柱连接处为具有弹性支撑的 平面排架(图3(b)
《规范》规定,刚性方案多层房屋只要满足下列 条件,可不考虑风荷载对外墙内力的影响:
第38页/共45页
《规范》规定,刚性方案多层房屋只要满足下 列条件,可不考虑风荷载对外墙内力的影响:
① 洞口水平截面面积不超过全截面面积的2/3。 ② 层高和总高不超过表3所规定的数值。 ③ 屋面自重不小于0.8kN/m2。 (4)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控制截面 在进行墙体承载力验算时,必须确定需要验算 的截面。一般选用内力较大,截面尺寸较小的截面 作为控制截面。
表2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β]值

【精品文档】混合结构体系要求

【精品文档】混合结构体系要求

【专业知识】混合结构体系要求【学员问题】混合结构体系要求?【解答】目前我国在一般建筑中所采用的混合结构形式,多以砖或石墙承重及钢筋混凝土梁板系统最为普遍。

这种结构类型,因受梁板经济跨度的制约,在平面布置上,常形成矩形网格承重墙的特点。

所以对于房间不大、层数不高,且为一般标准的某些建筑,例如小学学校、办公建筑、医院等是比较适用的结构类型。

在这三个示例的平面布局中,内外墙的划分,皆显示出了砖混结构的特点,即内墙和外墙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和支承上部结构重量的双重作用,另外,承重墙布置的方式有纵墙承重和横墙承重之分,应结合布局的需要加以选择。

混合结构中的承重墙体,因需要承受上部屋顶或楼板的荷载,应充分考虑屋顶或楼板的合理布置,并要求梁板或屋面的结构构件规格整齐,统一模数,为方便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

对于这种结构特点,在进行建筑布局时,应注意以下要求:(1)为了保证墙体有足够的刚度,承重墙的布置,应做到均匀、交圈,并应符合《砌体结构规范》(GB500032001)的规定。

(2)为了使墙体传力合理,在有楼层的建筑中,上下承重墙应尽量对齐,门窗洞口的大小也应有一定的限制。

此外,还应尽量避免小房间压在大房间之上,出现承重墙落空的弊病。

(3)墙体的厚度和高度(即自由高度与厚度之比),应在合理的允许范围之内。

混合结构的建筑,除承重墙之外,还有非承重墙,也称隔断墙。

因其不承受荷载,只能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一般多选用轻质材料,如空心砖、轻质砌块、石膏板、加气混凝土墙板等。

在混合结构类型中,还有砖木结构体系,即采用砖墙承重和木楼板或木屋顶结构建造的建筑,但因为木材消耗量大,目前我国很少采用。

此外,也有采用石墙承重混合结构体系的建筑及其他类型承重墙的混合结构体系的建筑。

由于选材不同,建筑的空间组合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在设计构思中权衡利弊,综合地取优除弊后,审慎地加以解决。

在设计中应依据建筑空间与结构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分清承重墙与非承重墙的作用,做到两者分工明确、布置合理,使整体建筑在适用、坚固、经济、美观等几个方面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须注意横墙间距的大小 (二)纵墙宜尽可能贯通


(三)墙体要适当加设壁柱
(四)墙体要适当设置伸缩缝 (五)墙体要适当设置沉降缝


第三节 混合结构房屋的楼盖布置



一、装配式楼盖的选型:铺板式 二、装配式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横墙、纵墙、纵横墙 三、现浇式楼盖的选型:单向板肋形楼盖、双向板肋形楼盖 四、现浇式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梁、板的经济跨度,根据实践经验大致如下: 单向板:2~3m(最好2.2~2.5m之间); 双向板:3~5m 次梁:4~7m 五、现浇楼盖的组成及传力系统 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传递路线为; 板→次梁→主梁→柱(或墙)→基础→地基。 双向板肋梁楼盖荷载传递路线为: 板→梁→柱(或墙)→基础→地基。



三个主要优点: (1)主要承重结构(墙体)是用砖砌,这些材料 在任何地区都很容易得到,符合就地取材原则。 (2)多层房屋的纵横墙体布置一般容易达到刚性 方案的构造要求,故混合结构房屋的刚度较大。
(可以说,它的性质与剪力墙结构体系类似,只不过它的 “剪力墙”材料是砖砌体而已。诚然,利用砖砌体的剪力 墙材料是很不理想,也很不合适的)。
第四节 混合结构在房屋建筑中的地位与将来的展望


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广大城镇中仍占大多数的是 五、六层的多层房屋,其中,砖混结构仍是我国 建筑中建造量最大的造价最低的结构型式。 在地震区,还要加强研究抗震措施,提高砖混结 构的抗震能力,因为砖混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即使是在地震区也还是一种主要的结构体系。
六、现浇式楼盖中梁、板尺寸的要求
单跨简支时 h 单向板 多跨连续时 h 单跨简支时 h 板厚 双向板 多跨连续时 h l 悬臂板 h 12 l ,而且,楼面板 h 6cm 30 l , 而且,楼面板 h 7cm 40 l ,而且,楼面板 h 8cm 40 l 50


(三)纵横墙承重方案
横墙布置随房间的开间需要而定,横墙间距比纵墙承重方案的小,所以房屋的横向刚度比纵墙承重方 案有所提高。


(四)内框架承重方案
由于横墙较少,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差。 以柱代替内承重墙在使用上可以取得较大的空间,故内框架承重方案一般用于教学楼、 医院、商店、旅馆等建筑。
二、墙体构造要求
第一章 混合结构体系
混合结构房屋是指同一房屋结构体系中采用两 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成的承重结构。目前一般 是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和砖墙承重的结构体系, 也称砖混结构。
第一节 混合结构的优点和应用范围

一般五层或五层以下的楼房,如住宅、宿舍、办公室、 学校、医院等民用建筑以及中小型工业建筑都适宜采用混 合结构
0.026m 3
90~120块 约4工
墙体改革

混合结构也有它一定的缺点。由于砖砌体的强度毕竟还很低,故利用 砖墙承重时,房屋层数受到限制,同时,由于抗震性能差,在地震区 使用也受到一定限制。混合结构的更大缺点,还在于墙体砌筑工程繁 重,施工进度慢,不能满足建设形式发展速度的需要。


大型墙板和砌块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一种型式, 尤其是大型墙板,几乎是全装配化的结构体系, 要实现装配化,必须有“三化”配合(建筑设计 标准化、构件生产工业化、施工技术机械化)。 当前由于条件所限,大型墙板和砌块结构还处于 摸索试验阶段,只能说是墙体改革的一个开端而 已。 墙体改革趋势的另一个反映,是框架轻板结构的 出现 。加气混凝土板、合成纤维板、石膏板、塑料板等。
第二节 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布置 一、墙体布置方案 (一)横墙承重方案


优点是横墙较密、房屋的横向刚度大,故整体刚度好。由于外纵墙不是承重墙,故外纵墙立面处理比 较方便,可以开设较大的门窗洞。其缺点是横墙间距很密,房间布置灵活性差,故多用于宿舍,住宅 等居住建筑房间的空间可以较大,平面布置比较灵活,墙面积小。其缺点是房屋的刚度较差,纵墙受力集 中,纵墙较厚或要加壁柱。

1 1 h ( ~ )l 11 15 次梁截面 b ( 1 ~ 1 )h 2 3
1 1 h ( ~ )l 8 12 主梁截面 b ( 1 ~ 1 )h 2 3
1 h l 6 悬臂梁截面 b ( 1 ~ 1 )h 2 3

(3)三大材料主要用在楼(屋)盖上面,可以节 省三大材料,有很好的经济指标。
混合结构每平米建筑面积 对比相同层数的钢筋混凝土结 构所用工料 所用工料 钢材 水泥 木材 砖 劳动力 8~10 kg 80~90 kg 约 0.023m 3 200~250块 约3工 20~28 100~140
kg 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