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间接价值)。
1.
生态系统服务的直接价值——生态系统产品 生态系统合成和生产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有 机质及其产品。
每年各类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1.8×109t粮食,肉类
6.0×109t,鱼类1.0×109t;同时还提供木材、纤
维、药材等工业材料。
2.
生态系统服务的间接价值:太阳能固定、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及稳定水文、保护土 壤、贮存必须营养元素、维持进化、吸收 分解污染物等。
②
定律应用需考虑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果有一种营养物质的数量多或易于吸收,就会
影响到数量少的那种物质的利用率。
3. 耐受性定律(Law of tolerance)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 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
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将衰退或不能生
存。
4. 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理论
垂直带谱
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依次出现的植被带 具体顺序依不同地区而异
2. 最小限定因子定律(Law of minimum)
低于某种生物所需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 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①
定律只能用于严格稳定条件下: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不
是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不能应用。
1.
人参与的人工或半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包括生物和
旅游人群,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
2.
高流动的生态系统:旅游生态系统不断与外界 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人口、资金、信息的流 动。
3.
综合系统调控功能:旅游生态系统有自然生态 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也受旅游开发经营者调
控,还受经济、资金、市场、交通、科技等间
体现的现象。
6.
信息流:既包括符号信息、声音、颜色、气 味等物理、感观信息,也包括生物与生物、
生物与环境间的化学信息与生物信息;其分
为自然信息流和人工信息流两大类。
二.
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ecosystem services)的概
念是1970S提出来的,目前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
样性、景观多样性
12.
生态环境承载力理论(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apacity) 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自我调节能 力与缓冲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容能力及 其可维持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 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资源承载力、环境 承载力、生态承载力。
13.
我国从东到西水分条件从湿润到干旱的明显变化,依次
分布三大植被区域:
湿润森林→半干旱草原→ 干旱荒漠
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温度、降水随海拔变化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相当于平地北移60公里
降水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界限后,降水量又降
低
垂直地带性
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自然生态系统有规律地垂直交替
来的旅游效应。
一般而言,具有竞争性的旅游地或旅游项目应分散布局,
具有互补性的旅游地或旅游项目可以集中开发,有利于
形成整体优势。
18、旅游地选址导向理论
旅游地与旅游项目选址要遵循生态环境导向、
交通导向、低价导向、区位结构导向、产业 导向等基本原则。
19、旅游门槛距离与行为区位理论
旅游存在门槛距离,即在门槛距离以内,随着距 离增加,旅游人数增多;超过旅游门槛距离,旅
5.
科学研究功能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
各种化学元素在不同层次、不同大小的生态
系统内,沿特定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又从 生物体回归环境,不断地进行流动和循环的 过程。
林德曼效率
10.
生物多样性理论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 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学过程的总
和。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
生物一方面需要从环境中不断获取物质和 能量,不断适应改变的环境;另一方面生 物也不断改变周围环境。
5. 生物间相互作用理论
生物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着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的关系。 正相互作用、负相互作用、中性作用。
6. 生物间协同进化(coevolution)理论
一个生物的性状对另一生物性状反应而进
旅游屏蔽
是指在高等级的旅游地的周边地区出现同类型
低等级旅游地时,该低等级旅游地将失去市场, 即产生高等级旅游地对低等级旅游地的“屏蔽 效应”或“阴影效应”。
旅游共生作用是指同一地区具有多样化、异质性的旅游
地或旅游项目之间发生的相互促进作用。
旅游偏利作用是指高等级旅游地的周边地区出现异质性
低等级旅游地时,低等级旅游地会得到高等旅游地所带
在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由于海陆分布格局与大气环流特点,水 分梯度常沿经向变化
植被因水分状况而按经度呈带状依次更替:
沿海的湿润区的森林→半干旱的草原→干旱区的荒漠
我国植被分布经度地带性
我国东西横跨经度约62度
陆地上大气降水的主要来源是海洋蒸发的水汽,我国东
临太平洋,西连内陆,受海洋季风影响的程度不同
纬度引起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导致太阳辐射量
不同,产生热量差异
从赤道到两极,每增加一个纬度,温度降低0.5-0.7
度
纬向地带性
生态系统纬向地带性
随着纬度的增加,从南到北,由于热量带的更替,
各种生态系统类型也相应地出现有规律依次更替的
现象,出现植被类型有规律的更替
从赤道向两极依次出现 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一. 1.
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生态系统概念及其特点
1936年,英国Tansley首先提出。在一定空间
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
量的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
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特点
1.
包括了生命和非生命成分
2.
3.
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
时间变化特征
4.
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之间也相互作用, 系统的能量、物质、信息的流动需要生物与环境共 同完成。
游人数随距离增加而明显下降。
一般而言,不同城市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门槛距离也不同。经济发达的门槛距离大,门槛
距离衰减曲线缓慢;经济不发达,门槛距离小, 门槛距离衰减曲线迅速。
第三章 旅游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第二节
旅游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结构特点
旅游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第一节 旅游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结 构特点
其定义进行了阐述。
Daliy等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 物种所提供的能满足和维持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条件 和过程”。 欧阳志云等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
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
与效用。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调节功能、载体功能、生
产功能和信息功能,其功能类型大致可分为 生态系统产品(直接价值)和支持与维持人
旅游生态学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章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体系
旅游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理论框架体系
旅游生态学属于生态学的一门年轻分支学科,
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与生态学理论,尚未形
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旅游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1.
地域分异规律(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独立或分离关系:有时资金流和能流、物流
发生分离,出现了“经济外部性”,即成本
外摊和收益外泄。
成本外摊:是指生产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
自然资源成本和利用了自然环境成本,或者破坏 了自然环境,但没有在系统的成本核算中得到反 映的现象。
收益外泄:是指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增值了自然资
源,改善了环境,但没有在系统的经济核算得到
旅游生他系统类型:
A.
以自然生态环境为
载体的旅游生态系 统
旅游 人口 各种 生物
自然 环境
旅游 人口
人工 环境
B.
以纯人工环境为载 体的旅游生态系统
A 旅游 人口 人工 环境 C
B 各种 生物 自然 环境
C.
以半自然半人工生
态环境为载体的旅 游生态系统。
旅游产业生态系统
是以旅游业为核 心,由与旅游相
接调控。
3.
多样化的服务功能:生产与生态功能,
也具有休闲、娱乐、文化教育、身体保 健等生活功能。
第二节 旅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一.
1.
旅游生态系统功能流 人口流:主要是客流,具有双向性、全方位 性、多层次性、多载体性、季节性特点。
2.
物流:包括自然物流和人工物流(食物流、商 品流、废物流等)。
3.
刺激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产生联动的“乘数
效应”或“公共汽车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社
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17、旅游地聚集与分散理论
旅游地和旅游项目之间如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也存在竞争、“屏蔽”、共生等作用。
旅游竞争是指在一定客源市场情况下,同一地区具 有相似或相同,乃至不同旅游地或旅游项目之间在 旅游吸引力上发生的互相排斥现象。
三、旅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
生产服务功能:即各种旅游产品(物质产品、 精神文化产品)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
生活服务功能:旅游生态系统是人们进行娱乐休闲
的良好场所,可为人们提供各式各样的生活服务。
3.
生态服务功能:合成有机物质、制造氧气、改善气
候等生态服务功能。
4.
文化教育功能:不同旅游地可让游客了解不同地域 的地理环境特点、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文化传统 等。
15.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
加拿大地理学家Butler (1980)提出该理论,
其认为旅游目的地和其他生物一样有“从生到
死”的过程。其提出了旅游目的地要经过探索
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
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16、旅游乘数效应
旅游业是建立在第一二产业和部分第三产业基
础上的服务性行业,其可以直接和间接带动或
景观生态学原理 旅游生态学有很多涉及景观层次的研究,需要景 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作为指导。 景观整体性、异质性、等级性、尺度效应、动态 变化。
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 既满足当代人需要,有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 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公平性、可持续性、共同性、 发展性、和谐性、协调性、需求性、安全性、 高效性、参与性10个原则。
是由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等因素的 时空差异,而引起的自然环境与生物群落在空间 地域上发生分化及由此产生的差异。 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地域性
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或沿经度方向从高到
低的有规律分布
纬向地带性 经向地带性
(1)纬向地带性
随纬度升高,温度有规律变化
能流:自然能流和人工能流(电能、机械能、 人畜能等)
4.
物种流: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
之间的时空变化状态。
5.
资金流:指劳动价值的形成、增值、转换和实 现过程。资金流伴随着游客的旅游消费,伴随 能流、物流而产生。其与能流、物流间存在偶 联关系、独立或分离关系两种关系。
偶联关系:资金流和能流、物流相伴发生,但 方向相反,数量之间成正比。
→寒温带北方针叶林→苔原
我国植被分布纬向地带性
从南自南沙群岛,北至黑龙江,跨50多个纬度
从南向北形成各种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
带和寒温带
在湿润森林区域内,植被类型由南到北顺序为:
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寒温带针叶林
(2)经向地带性
从东到西,由于水分的变化,植被类型也相应地出现有规律的依 次更替的现象。
对外界环境高度开放的系统 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功能
5. 6.
生态系统基本组成
1.
2.
生物组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环境组分:水、空气、土壤、辐射等
二、旅游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一.
旅游生态系统及其组成
旅游生态系统是由人参与的,以旅游活动 为目标的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或人工系 统。其通常包括旅游人口(游客、经营管 理者)和旅游环境(自然、半自然半人工、 纯人工环境)两部分。
交通运输 业系统 商业服务 业系统 邮电与商务 服务系统 周边旅游地 生态系统
餐饮服务 业系统
宾馆服务 业系统
银行服务 业系统
关的其他服务业
组成的产业链而
旅游产业 生态系统
构成的一个区域
乃至跨区域的自
其他服务 业系统
周边居民 社区系统 区域旅游 组织系统
然-经济-社会复
合生态系统。
旅游生态系统特点
化,后一种生物的性状又是前一生物性状 进化的驱动因子。
7.
生态位(Niche)
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包括各种环境条件、所利用的资源和发生的时间。
8. 竞争排斥原理(Competition)
具有相同生态位的物种在同一稳定环境中, 不能长期共存。
9.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