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或者教育建议 维度包括学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或者教育建议维度包括学历、民族、人格·

1.,关于爱情的相关研究

加拿大学者John.Alan.Lee(1976)通过对文献作品的分析,提出了爱情色轮论(Color ciroleofloving),将爱情分成六种形态:(1)情欲爱(EroS):又称为浪漫爱情,是一种最容

易发生一见钟情的爱情,容易以貌取人、缺少心灵沟通、热烈而专一,靠激情维持。情欲之爱者注重外表吸引力,碰到与理想形象相符的人就会狂热地追求,渴望知道对方的一切,爱听对方的承诺,且易发生性关系。(2)游戏爱(LuduS):以自我为中心,将爱情视为一场让异性青睐的游戏,不愿被爱情束缚,不会将真实的情感投入;不承担爱的责任,寻求刺激与新鲜感;将性视为欲望的发泄或是一种战利品。(3)友谊爱(Storge):爱情的发生是从做朋友开始的,交往过程中是信赖、平和与温馨的,能够协调一致解决分歧,是宁静、融洽、温馨和共同成长的爱情,即使分手亦能维持良好的关系。(4)现实爱(Pragma):兼具游戏之爱与友谊之爱,冷静、平稳,站在现实的角度上选择最符合条件的爱人,以期让自己的酬赏增加且减少付出的成本。(5)占有爱(Mania):兼具情欲之爱与游戏之爱,对对方有强烈的依赖感、占有欲和嫉妒性。(6)奉献爱(AgaPe):兼具情欲之爱与伴侣之爱,带着一种牺牲与奉献的态度,深情且坚定,以对方为中心,为求对方的快乐不断付出且常不要求回报。

罗宾(1970)提出爱情态度理论,将爱情归为社会心理学的人际吸引,认为爱情是对某

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多面性态度。他从文艺著作、普通常识及人际吸引的文献资料中寻找拟定叙述感情的题目,经过项目分析、信度、效度考验而建立爱情量表(lovescale)和喜

欢量表(likingsoale),他发现爱情与喜欢有质的差别。其爱情量表中包含三个成份:一是

亲和和依赖需求;二是帮助对方的倾向;三是排他性与独立性。

Sternberg(1986)提出的爱情三角论(Thetriangulartheoryoflove)认为,爱情是由

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及决定/承诺((De。ision/Commitment)三个结构组成的。

所谓的亲密是指与伴侣间心灵相近、互相契合、互相归属的感觉,属于爱情的情感成份;激情是指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动机,也就是与“性”相关的动机驱力,属于爱情的动机成份;而承诺则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份,短期的部份是指个体“决定”去爱一个人,长期的部份是指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诺,属于爱情的认知成份。他认为,爱情的这三要素可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代表爱情关系,并且可以排列组合成各种不同的爱情类型。

爱情关系的依附风格理论,认为个体婴儿时期与人建立的依附关系,会使个体形成一个

持久且稳定的人格特质,这项特质对个体在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时自然流露出来。他们认为小时的人际亲密关系的型态对后来的爱情互动型态可能有因果的关系存在。Hazan和Shaver (1987)将成人的爱情关系视为一种依附的过程,即伴侣间建立爱情连结的过程,就如婴幼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文献综述

儿在幼年时期与双亲建立依附性情感连结的过程一般,他们根据Bowlby的依附理论和Ainsworth等人的三种婴幼儿倾向,提出爱情关系的三种“依附风格”:安全依附(Secure Style),与伴侣的关系良好、稳定,能彼此信任、互相支持;逃避依附(avoidantStyle),

会害怕且逃避与伴侣的亲密;焦虑/矛盾依附(anxiousambivalentstyle),时常具有情绪不

稳、极端反应的现象,善于忌妒且希望跟伴侣的关系是互惠的。Bartholomew和Horowitz (1991)以上述爱情依附风格理论的概念为基础,以“正向或负向的自我意象”和“正向或

负向的他人意象”两个不同的向度来分析,得到四种类型的爱情依附风格:安全依附:由正

向自我意象和正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焦虑依附:由负向自我意象和正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 排除依附:由正向自我意象和负向的他人意象所造成;逃避依附:由负向自我意象和负向的

他人意象所造成。

Rusbult(1980,1983)的投资模式,以社会交换论的观点来看亲密关系的发展,认为亲密

关系中的双方,在此关系中互相有所得失,并以一种理性且公平的评估方式,衡量自己在此关系中付出与收获,再以此评估为基准,决定其对关系的应对方式。Rusbult认为男女亲密关系中的承诺(eommitment),是由满意度(Satisfaetion)、替代性(alternatives)及投

资量(investments)等因素所共同决定。根据投资模式的预测,当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对关

系有较高的满意度、知觉到较差的替代性品质、以及投资了较多或较重要的资源时,便会对此亲密关系做出较强的承诺,也就是较不易离开此关系。简单来看,可用一个方程式加以说明:“满意度一替代性+投资量=承诺”。

Murstein(1987)提出SVR理论,他认为亲密关系的发展,依双方接触的次数多寡来看,

可分为刺激(stimulus)、价值(value)、和角色(role)三阶段。刺激阶段:通常双方第一

次的接触即属于刺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双方彼此间互相吸引,主要建立在外在条件上,例如被对方的外貌或身材所吸引。价值阶段:一般而言,双方大约第二次至第七次的接触,便属于价值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彼此情感上的依附,主要是建立在彼此价值观和信念上的相似。角色阶段:通常双方大约第八次以后的接触,便开始属于角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彼此对对方的承诺,主要建立在个体是否能成功地扮演好在此关系中对方对自己所要求的角色。在亲密关系的每个阶段中,这三种因素对关系都有影响;只是在每个阶段中,各有一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恋爱观主要分为择偶取向、恋爱动机、恋爱中的依恋方式和恋爱中的性行为取向四个维度。前三个维度反映恋爱的社会性方面的特点;第四个维度则反映恋爱自然性或生理性方面的特点。

1.1.

2.3爱情的依恋模型

Hazan和Shaver第一次提出成人爱情关系中的情感联结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

依恋关系,确立了爱情的依恋模型。他们认为,爱情关系与母婴依恋的情绪及行

为动力为同一生物系统所控制,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以提高生存的机率及安全性,

并列举了两者之间的许多相似之处,如寻求与情侣的亲近,当与情侣相处的时候

会觉得安全和舒适,当与情侣分离的时候会感到焦虑等。另外他们观察到爱情关

系中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与母婴关系中的个体差异颇为一致,因而推论爱情关系

中的个体差异源于早期依恋经验中形成的对亲密关系的期望和信念的差异,换言

之,即在早期依恋经验中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是相对稳定的〔7〕。

近年来,在成人依恋理论的基础上,关于依恋类型对成人的婚姻成功〔的、亲密

关系质量〔9]以及理想伴侣形象〔10]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1.1.

2.4进化理论

近30年来,进化心理学家从进化论角度对人类的择偶观和择偶行为进行了研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回顾

究。这种取向的观点认为,人类的择偶观和择偶行为具有进化基础。最有代表性

的是Buss提出的性策略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男性、女性为了

获取资源或配偶而赢得最终的生育成功,他们各自面临着不同的“适应性问题”,

在解决各自不同的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择偶偏好或行为方式。从理论上

讲,男女分别进化了不同的“性策略”,有短期性策略和长期性策略川。

Buss等人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种族和人群

中,尽管存在着地理位置、文化、种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巨大差异〔121,所有的

男性比女性更强调未来配偶的身体吸引力和较年轻,而女性比男性则更重视未来

配偶的经济能力、雄心和勤奋等特征〔‘3’。

1.1.

2.5集束理论

DaviS认为友谊之中的喜欢可以理解为8个主要因素:欢乐、互助、尊敬、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